爱民固边礼茶情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民固边礼茶情范文一:

“联防维护好治安,坏人见民都逃远,助民发展好生产,经济收入搞上去,帮扶解决贫困户,资助儿童读书好……”“爱民固边模范村,意义重大广又远,维护边境的安全,安居乐业好欢心!”

今年10月1日晚,在广西凭祥市文化广场举行的壮语山歌比赛中,有一支由8名身着民族服饰的壮乡妇女组成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演唱的壮语山歌《爱民固边真是好》,成为了比赛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这支队伍,便是由广西崇左市边防支队隘口边防派出所组建的“女子山歌队”。她们以传唱山歌的形式,演唱一批反映边防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为百姓谋福祉的歌曲,以歌传情,真诚感谢边防民警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帮助全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让我们跟随礼茶爱民固边模范村“女子山歌队”的脚步,走进这个地处中越边境的美丽村庄,感受爱民固边模范村里的新风貌。

管教结合涤荡“毒尘”

“‘女子山歌队’原本是‘女子帮教队’演变而来。”提起“女子山歌队”,礼茶村村支书凌振森感触良多,“事情还得从六年前说起。那时礼茶村2000多人中吸毒人员最多时竟达60多人,因引发的偷盗、抢劫、斗殴、拐卖人口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外人都管这里叫‘吸毒村’。”

“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2007年,隘口边防派出所将礼茶村纳为“爱民固边模范村”进行创建,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主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禁毒文化的渗透力。因村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大多只懂本地语言,这给民警宣传帮教工作带来了困难。在此情况下,派出所民警便试着组织一些责任心强的妇女成立“女子帮教队”,专门对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教,没想到几个月下来,吸毒人数下降了一大半。见效果显著,民警又发动“女子帮教队”将法律法规编成脍炙人口的山歌,逐村逐屯传唱给村民听,引发了村民极大兴趣。半年下来,大家慢慢接受了“不能和沾边”这个道理。后来,“女子山歌队”越来越出名,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队伍,唱的内容也多起来,不仅唱法律,还唱起党的政策、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等山歌。

“刚开始,村里的吸毒者听到我们唱禁毒山歌,拔腿就跑,后来村民们听多了,也跟着唱起来。”山歌队队员李爱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凌振森说:“今年,我和派出所官兵共同编写了20多首壮语山歌,把爱民固边、禁毒法、治安管理法和村风民俗等相关内容,编成脍炙人口的歌词,组织山歌队员逐村逐户传唱。如今,山歌队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禁毒使者’。”

隘口派出所这几年不仅在村里成立了“女子山歌队”,还成立了“女子民兵队”、“警民联防队”、“妇女禁毒协会”、“母亲劝戒队”、“党员服务队”等多个群防群治组织,基本上在村子里覆盖了一张“禁毒网”;同时通过创建派出所民警、镇干部、村干部与脱毒志愿者相结合的“四位一体”重点人员帮教网,结对帮教刑释解教和吸毒人员,使辖区15名吸毒人员全部成功脱毒,两名刑释解教人员完全转化。

“都说借得民力好扬帆,我相信只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我们的边防工作一定事半功倍。” 隘口边防派出所所长邓力很是自信地说道。

联防联控维稳固边

在派出所前往礼茶村的路上,放眼望去,只见对面的半山腰上,一幢幢装饰一新的楼房镶嵌在翠绿的树林间,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这个位于友谊关下的美丽村庄,就是有着“南疆国门第一村”美誉的全国“爱民固边模范村”――凭祥市友谊镇礼茶村。

“我们村能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得感谢隘口边防派出所的全体官兵!”58岁的村民黄辉和对记者说,礼茶村有7个自然屯756户3400多人,其中有6个自然屯与越南接壤。由于地理特殊,情况复杂,过去的礼茶村治安十分混乱,偷窃案件频频发生。

曙光屯距礼茶村委13公里,位于凭祥市友谊镇、上石镇与越南交界的“三角地带”,17户人家祖祖辈辈在此种植八角林,人均耕地5.78亩八角,果熟摘下就是钱。但八角带来的不仅仅是富裕,还有麻烦。2001年全屯八角成熟的时候,曾被外来人员哄抢一空,村民们百般阻挡不住,只得望树哭诉,“树是自己的,果却是人家的。”回忆当年的遭遇,礼茶村曙光屯村民农贵东说:“别人是‘点香拜佛’,我们是‘点香拜贼’。每年都盼果熟,又怕果熟。”他算了一笔账:每公斤八角生果卖13元钱,一棵树结的果可卖到3000元左右,平均一家300株八角,一年下来可以修建一栋“八角楼”,怎能不让人垂涎三尺?

“绝不能让哄抢八角的恶性事件再次发生!”隘口边防派出所急村民之所急,广泛借鉴各地警民防控的先进经验,与村委会研究出台了“十户联防”、治保会葡萄串式管理等防控措施,从派出所到村,再到户,层层落实联防责任,只要一户发现治安问题,迅速通过有线广播、打电话、大声呼喊等方式,将信息传至每家每户,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民警还到曙光屯驻点,帮助村民看护八角,直到销售完成,每年为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现在果熟落袋,再没有人敢来偷八角了。”如今,曙光屯的“八角楼”成为边境线上“喷喷香”的景致。

“这几年,我们村的刑事案件零发案,治安案件、矛盾纠纷也基本为零,村民们都能自觉维护这种‘户不拾遗’的治安环境。”凌振森,这位从1995年起就连续18年任礼茶村支书、村委主任的壮乡汉子,掏出心窝话,“我不容易感动,但我十分感谢隘口边防派出所。没有民警的帮助,就没有礼茶村的今天。”

授人以渔助民致富

“板茶屯曾经是全镇最贫穷的自然屯,许多男人都娶不到老婆。这几年,我们联系农技专家在这里开展种养技术试点推广,板茶屯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富裕屯’,很多姑娘都抢着嫁过来呢!”礼茶警务区警长韩中宽很有兴致地谈起了村民的“致富经”。板茶屯附近的几座山上都种植着郁郁葱葱的火龙果树,山上修建果枝的村民一看到边防官兵,相距很远就开始打招呼问好。

刚走进板茶屯,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就迎了上来:“小韩又来驻村啦?有空来我家坐坐吧!”这位村民叫梁健,四年前到广东打工时沾上了毒瘾,将赚到的钱“吸”得一干二净,不得已又回到村里务农。为帮助他走出生活的困境,从所领导到驻村民警先后30多次与梁健促膝长谈,帮助他逐步戒除毒瘾,并联系农技人员指导他在山谷里放养黑山羊和黄牛。经过四年的辛勤劳作,梁健的种养规模从当初的十几只扩大到今天的几百只。

在宽敞的牛圈前,梁健自豪地介绍,“我所养的牛羊根本不愁销路,现在每年可以赚二三十万,韩警官前几天又帮我开通了宣传网站,相信我的养殖规模还可以扩大一倍以上!”说话间,梁健紧紧握住韩中宽的手,心里满是感激。

“派出所这几年开展的‘三访四见’、‘爱民固边’等活动,给我们村带来了巨变,现在村里偷鸡摸狗的人基本没有了,勤劳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了!”凌振森兴奋地讲述着村里的喜人变化。

为扭转礼茶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近年来,隘口边防派出所官兵立足边疆实际,积极“授民以渔”,不仅招商引资建成“爱民固边游泳池”和40多个红木加工厂,还先后帮助村里引进了黄皮西瓜、免耕马铃薯、优质火龙果,以及黑山羊、果林鸡等12项适宜南方气候的种养产品,协调农村信用社银行争取无息低息贷款,帮助村民扩大种养规模。全村2013年人均收入9000多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村里家家户户建起了两三层的小洋楼。“如今的礼茶村,人心齐了,村容整洁了,村风文明了,村民们都很支持派出所的工作,就连我的女儿也嫁给了派出所的警官。”谈及自家与派出所的“联姻”,凌振森不禁开怀大笑。

“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是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方面,派出所官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礼茶村村民梁国自深有感触。在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中,隘口边防派出所积极与村委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筹集资金建立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修建独具南疆特色的“爱民固边图书室”、健身场、体育中心等场所,建造示范性公厕、垃圾池和引水渠道,实现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谈及礼茶村的变化,崇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雷多荣动情地说:“这是近年来公安边防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之举,让礼茶村人民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

警地联建共创模范

礼茶村特殊的人文、地理和社会环境,决定了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的复杂性、艰巨性。90年代以来,礼茶村由于历届班子成员凝聚力不强、组织建设不规范,党支部示范效应差,导致村民不愿接受村委管理。

“那时的群众认为村‘两委’就是‘一盘散沙’,遇有困难村民们宁愿求助‘黑老大’也不愿找政府办事。”礼茶村的老党员黄继强向记者介绍。

为了从根子上提升村“两委”的公信力,2008年,隘口边防派出所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与礼茶村党总支部结为共建对子,并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在派出所党支部班子的帮扶指导下,礼茶村党支部创新党建思路,建立健全基层支部组织制度,严格党内生活规范党务流程,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南疆边陲建成了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

“我们通过换位体验,相互选派党员代表到结对支部参加组织生活,进行业务观摩、岗位体验,以互换角色,让各支部党员亲身体验不同党组织的生活,达到了相互借鉴,相互批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隘口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周桂聪对联建的经验做法如数家珍。

党建促创建,结对赢发展。在联建工作中,双方党支部深入开展“党旗耀农家”、“党员边关心连心”等活动,警地携手推进特色宣教、帮扶困难儿童、帮教重点人员、化解矛盾纠纷等维稳工作,将36名警地党员划入12个“1+1”联建小组,共同对礼茶村756户家庭进行“网格化”管理,使每名党员都有“责任田”、每户家庭都有联系人、每个困难户都有帮扶者。

由于创建活动成绩显著,礼茶爱民固边模范村先后被评为公安边防部队“十佳爱民固边模范村”和广西“十大爱民固边模范村”,隘口边防派出所也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禁毒人民战争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并荣立集体一等功。2009年6月8日,凌振森书记作为壮族护边员代表,赴北京参加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报告会,受到时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高度称赞。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礼茶村委会主任助理、隘口边防派出所民警韩中宽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这也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个人的最高荣誉。

(和平军人――公安边防部队纪实之八十四)

爱民固边礼茶情范文二:

**同志,女,36岁,中共党员,副主任科员,自20xx年从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以来,始终围绕社保局的中心工作,坚决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忠诚戍守本职,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平凡的岗位,倾情服务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繁杂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使广大退休人员安享晚年,其埋头苦干的作风和真诚服务的态度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倾情奉献,树立带头服务的良好形象。某某同志将退休干部职工视为自己的长辈和亲人,用真情提供满心满意的服务,以宽容和理解化解工作中矛盾,努力为老同志度过有尊严、有保障的晚年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每当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她总是认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并督促各单位开展相关活动;每当重阳节,她总是不辞劳苦到各单位检查工作,指导各单位组织丰富多彩的健身、养生等活动,丰富老同们的精神生活。近几年来,退休人员信访接待量较大,占来信来访量的90%,协调工作难度非常大,某某同志切实将信访人员所反映的每一件小事放到心上,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维护离退群体的合法权益。在日常信访接待中,她总是心平气和,力行耐心、热心、细心、诚心服务理念。

去年冬天,一名来访的老同志情绪激动,具有较强协调能力的某某同志,首先微笑地安排他坐下,端上茶水,认真倾听老同志的诉说,然后赞扬了老同志的突出贡献和维护大局的风格,最后耐心地讲案例,举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党的政策和国家法规,成功地消除了误会,让老同志满意而归.靠着真诚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沟通技能,多年来某某同志成功处理800起信访事件,不但有效宣传了政策法规,而且维护了离退群体的利益,树立了基层党员带头服务的良好形象。6年来,她从未被服务对象投诉过,相反,成了许多老同志主动倾诉的对象,他们愿意找她反映问题,排忧解难。

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几年来,国家新的社保政策不断出台,离退管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为了出色完成任务,某某同志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等法规,认真学习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并撰写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把自己培养成一名知法、守法、护法、宣法的工作者;另一方面,努力研究新形势下离退群体管理出现的新矛盾,学习礼仪学、沟通学、公共关系学相关知识,与时俱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具备了应付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素质。她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技能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能可贵的是某某同志6年如一日地忠诚戍守平凡岗位,倾情服务离退休群体,始终急老同志所急,想老同志所想,帮老同志所需,用实际行动参与创先争优,彰显了一个基层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社会,带头争创佳绩的良好精神风貌。

上一篇: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