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022-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认识哲学

【收稿日期】2011-02-16 【作者简介】陈文通(1941— ),男,河北乐亭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在理论认识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哲学的本质和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实证科学兴起和唯物史观确立后哲学的命运,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而这些论述与学术界的主流见解明显不同。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也反映在社会实践上,主要表现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未能始终如一地得到贯彻,辩证法有时也被唯心主义地运用。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在重温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哲学”,科学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重新认识

一、哲学是产生和存在于一定条件的历史范畴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涵义是什么,如何科学地认识哲学的本质,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下论点。

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一般意义(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是指脱离现实的观念;特殊意义上的哲学则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解放的精神武器)的同义语。可见,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哲学概念的。

在一般意义上,哲学是非现实的观念,是社会历史和国家制度在观念上的延续和反映,是和神话相提并论的。马克思说:“正像古代各民族是在想象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一样,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作为哲学的哲学是“观念历史的遗著”,是“梦想的历史”。“因此,德国的实践政治派要求对哲学的否定是正当的。该派的错误不在于提出了这个要求,而在于停留于这个要求——没有认真实现它,也不可能实现它。……一句话,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P7-8)马克思在这里明确地表示,这种一般意义的哲学,也即旧哲学,是“思想上”的、“观念上”的、“想象中”的、“梦想的”、“神话般”的、“非现实”的东西,因而,这种哲学应当否定或消灭,而消灭哲学也就是使哲学成为现实。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固然是德国的情况,但具有普遍意义,只是德国更加具有典型的性质。

在特殊意义上,马克思也曾经用“哲学”来表达“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1](P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P15-16)这种可以被无产阶级“变成现实”从而可以作为精神武器的哲学,是已经变成现实的、自身被消灭了的哲学;已经不是非现实的观念,而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不仅经常使用“哲学”这个概念,而且以此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对“旧哲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在这里,马克思不过是用“哲学”这个旧概念表达了全新的内容——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如果把哲学的一般涵义和特殊涵义、本来涵义和新的涵义区别开来,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把这种特殊涵义和新的涵义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马克思在这里用“哲学”范畴所表达的,已经不是“哲学”本身的内容,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理论思想;而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是同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相联系的,而且也是同马克思本人早期的思想认识相联系的。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把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争论看作是“经院哲学”的问题,他并不认为“新唯物主义”仍然属于哲学,从而和“哲学家”划清了界限。他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5-57)后来,马克思不仅改变了以哲学语言表达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从哲学角度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考察。自从马克思从对哲学的考察转向对经济学的考察,也就不再使用“哲学”这个概念了。正如马克思不把自己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样,也不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实际上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没有哲学专著。

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恩格斯明确指出,哲学作为意识形态与国家形态的存在相联系。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以法律、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存在,但远离经济事实或经济内容,从而远离经济基础。首先是法律形式,而“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2](P253-254)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认为,德国哲学就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它“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1](P73)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楚地阐明了哲学的本质。首先,哲学具有时代性质和阶级性质。哲学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从而也是和阶级的存在相联系的。正因为如此,哲学总是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家哲学”或者“官方哲学”。这不仅在西方国家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但问题不在哲学家本身,古代以来的哲学家不过是这种国家哲学或官方哲学的人格化。其次,哲学具有远离经济事实、经济内容和物质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说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已经独立于经济基础,那么,哲学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就更加远离经济基础了。法律是现实经济基础的直接表现和法律保障,而哲学和宗教却可以远离经济基础,从而具有超经济基础的性质。再次,哲学具有阶级性质。哲学的胚胎形态产生于文明时代的初期,但它的发展形式和完成形态则是同现代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相适应的。如果说,在古代思想家那里,哲学还只是以萌芽或漫画的形式存在(古希腊哲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如此),那么,在进入资产阶级社会以后,哲学就形成了一整套思想体系(德国的古典哲学是欧洲哲学发展的顶点和典型代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愚昧无知的观念。关于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P223)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据此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另一方面是回答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人们对此作出了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归结为这样或那样的观点。恩格斯特别强调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2](P224)

迄今为止,人们仍然主要是在“哲学的基本问题”本身兜圈子,而没有深入地想一想:这个基本问题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是什么,在唯物史观形成以后的现代社会是否仍然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恩格斯的论述告诉我们:第一,作为哲学的哲学,或者说“旧哲学”,仅仅属于人类认识能力和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哲学家只是借助头脑的“智慧”,构思事物的总联系和描绘未来的图景。正因为如此,哲学才被称为“智慧之学”。因此,哲学不应当是超历史的一般范畴和永恒范畴,而是历史范畴。哲学也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一样,只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所依据的材料和回答的问题也只属于那个特定时代。第二,哲学具有类似于神学、宗教那样的超现实的虚幻性质。哲学和神学、宗教一样,都根源于经济落后和愚昧无知,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特别是唯物史观)还没有问世时的理论表现。如果说宗教是对自然神的崇拜,那么,哲学则是对人的智慧、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的崇拜。第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会成为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因为在实证科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以前,人们还没有能力科学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而一旦有能力科学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会提出了。在现代实证科学面前,下述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客观事物是可知的,真理是可以探寻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但每一步正确的思维都只具有相对真理的性质。

二、实证科学的发展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如果说在实证科学出现以前,人们只能在哲学范围内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在实证科学出现以后,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认识就不再是哲学了,而是实证科学了。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只能到经济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哲学中去寻找。因此,哲学必然面临生存的危机。

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认识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关于这种一般世界模式论、关于这种存在的形式原则的科学,正是杜林先生的哲学的基础。如果世界模式论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和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 “其次,既然哲学本身已不再需要,那么任何体系,甚至哲学的自然体系也就不再需要了。”[3](P375,376)

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认为,单纯从头脑中构思出一般模式和抽象原则,是哲学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一旦理论模式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基本原则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我们就不再需要哲学了,而是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再是哲学了,而是关于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也就是说,自从实证科学出现以后,我们既不需要哲学,也不可能产生哲学了。既然如此,任何单纯由头脑构思的体系都不再需要了。当然,在整个转变过程中,除了非此即彼,还会有亦此亦彼。

实证科学对现实的描绘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如前所说,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中把哲学看作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当作人的解放的“头脑”的时候,“哲学”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同义语来使用的。这时候,尽管“哲学”的实际内容已经完全同它的概念本身相脱离了,但哲学概念仍然继续使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是用哲学的语言(例如“异化”)对国民经济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就如同,酒已经是新的,而酒瓶仍然是旧的。但事隔两年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进一步认为,随着实证科学的出现,“哲学”概念继续存在的理由已经没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明确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1](P73-74) “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1](P76)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认为,作为单纯头脑产物的思辨哲学,作为为各个历史时代提供药方和公式的哲学,不过是“意识形态的空话”。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实证科学的兴起,“独立的哲学”正在逐渐丧失生存的环境,并被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所取代。这些一般的抽象和概括,无非是那些超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例如“生产一般”。而这些抽象概括本身一旦离开了现实的论述,就没有任何价值。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例如,生产一般的知识丝毫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遇到的问题。这时候,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这时候,他们也就没有必要用哲学来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了。

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经济中,而不是存在于哲学中。恩格斯指出,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总是求助于理性,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这样。他们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在旧社会本身中还没有普遍地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只能求助于理性来构想自己的新建筑的基本特征,因为他们还不能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事实上,“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3](P617-618)

从恩格斯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实证科学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以前,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力图求助于理性,用理性作为判断的标准,用理性来构筑理想的国家。这是完全不现实的。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变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头脑和对理性的诉求中去寻找;应当到经济现实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哲学中去寻找。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使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

如果说实证科学已经使独立的哲学失去了生存环境,没有了立足之地,那么,唯物主义历史观一开始就是作为哲学的对立物和取代物出现的,从而使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既然如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以后,哲学的命运会如何呢,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哲学呢?我们看一看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和观点。 

现代唯物主义使凌驾于其他各学科之上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关于现代唯物主义产生后哲学的命运问题,恩格斯指出,一方面,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新近的进步,发现了自然界在时间上的历史。恩格斯说:“在这两种情况下,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3](P364)在恩格斯看来,哲学“已经死去”了。[3](P366)

在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第一,现代唯物主义,无论就历史观来说还是就自然观来说,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这就是说,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然观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法。因此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平列起来,或者,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第二,作为哲学的哲学——旧哲学或思辨哲学,是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是关于事物知识的总联系。但是,既然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其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既然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新的进步和成果,并发现了自然界在时间上的历史,那么,就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相对于各门实证科学来说,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都是多余的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不是事物的“总联系”本身不存在了,而是由哲学家的头脑构思的、作为哲学的“总联系”不存在了;不是揭示“总联系”的科学成为多余的了,而是凌驾于实践和各门实证科学之上的特殊学科成为多余的了。“总联系”是客观存在,但“总联系”不是被哲学家的头脑发现的,而是被科学家从自然事实和历史事实中揭示出来的。因此,哲学不是被“消灭”的,而是被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所“扬弃”的;恩格斯绝不是想“消灭哲学”。 

作为旧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的现代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而不是哲学。恩格斯指出:“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没有能力弄清思维对物质的关系。……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但是在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唯心主义也站不住脚了,它被现代唯物主义所否定。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因此,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就是说,‘既被克服又被保存’;按其形式来说是被克服了,按其现实的内容来说是被保存了。”[3](P481)

恩格斯在这里告诉我们,现代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否定之否定的产物,因而也是对哲学自身的否定。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以及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了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因此,它已经不是哲学,而是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需要在一种特殊的学科(哲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而是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这是哲学被扬弃的过程,或者说,是哲学向世界观转变的过程。当哲学的形式被克服以后,它的基本内容将包含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中,包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之中。只是在这个时候,哲学的神秘面纱才真正被揭开了。在这里,恩格斯不仅把现代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了,而且把哲学和世界观区别开来了。

哲学被扬弃之后保留下来的只有逻辑学和辩证法。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后指出:“这种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的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2](P257)

按照恩格斯的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以后,哲学被从自然界和历史中“驱逐”出去了:一方面,辩证法的自然观结束了自然哲学;另一方面,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历史哲学。这时候,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独立存在的,只剩下逻辑学和辩证法了。但它们不再作为哲学的内容存在了,而是作为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存在了。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把辩证法概括为若干“辩证法的规律”——量和质的转化规律;两极对立的互相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规律;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规律;发展的螺旋形式规律;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中间状态表现为亦此亦彼的特征的规律。

总之,随着实证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不成其为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了,事物的总联系已经不需要借助于哲学来构思了,哲学本身已经成为“多余的了”,“不再需要”了,“被扬弃了”,“被驱逐出去”了,“已经死去”了,“消失掉”了,一切科学研究的成果已经“不再是哲学”了。因此,作为哲学的哲学必将为实证科学所取代,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所取代。另一方面,逻辑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东西,但作为一般思维规律的学说,作为单纯的方法和工具,已经不再是哲学问题了。在恩格斯看来,把通过实证科学可以证明和揭示的东西仍然叫做哲学,是完全不合理、不科学的。对于恩格斯这种深思熟虑的观点如何认识,完全可以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和争论。问题在于,长期以来,恩格斯的这些观点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甚至有意回避,这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态度。

四、应当重新认识和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

综上所述,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哲学”本来的涵义是指“非现实”的观念,是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历史过程相适应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产生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人们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认识是实证科学,而不是哲学,独立的哲学已经失去生存环境;现代唯物主义使凌驾于其他各学科之上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现代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而不是哲学,哲学已经被扬弃了。既然如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哲学”这个范畴呢?如何重新认识和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为科学范畴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如前所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找不到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范畴的理论依据。现在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内容来说无非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将其称为哲学。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称之为“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它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基本内容[4](P32),因而也是撰写《资本论》的总的指导思想;把唯物辩证法称之为“我的实际方法”,或“辩证方法”。关于二者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5](P20)无论是“方法”,还是“基础”,都不必用“哲学”来概括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是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的。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学说”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我国理论界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即“哲学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P310-311)但是,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重新作了概括。[6](P418-425)在这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列宁不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原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则称之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阶级斗争。但列宁没有把马克思的世界观归结为“哲学”。第二,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列宁把马克思的世界观和主要组成部分(内容)区别开来了。从表述的方式来看,二者不是并列的关系,前者属于指导思想和方法,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三个,包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策略,但是内容有变化。马克思的世界观并没有在题目中出现,不再作为组成部分之一,而是放在三个组成部分之前。原来的“阶级斗争学说”一分为二,分为“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策略”两个部分。第四,列宁虽然仍然使用了“哲学唯物主义”这个概念,但它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而且内涵缩小了,它只是马克思世界观的四个内容之一,作为“哲学唯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

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又分解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7](P424-454)在这里,斯大林同样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而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他虽然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这个概念,但也只是作为“哲学唯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已。

列宁和斯大林都不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绝不是偶然的,说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既然如此,我国的理论界(首先是哲学界)为什么仍然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方法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呢?可能的原因也许有两个:

一是把“哲学”作为一般范畴继承和延续下来,就像有些古老的经济范畴被现代人(甚至被社会主义者)继承和延续下来一样。但是,既然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内容是全新的,已经不是作为哲学的哲学了,那么,以新的范畴代替旧的范畴就是必要的了。

二是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存在误解,以为文中三个编的标题——“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其实,这三个标题是针对杜林的三本书及其理论体系提出来的,它们既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从恩格斯的多次论述中可以看出,构成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不是所谓“三个组成部分”,而是“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以及由此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科学社会主义。

无论属于上述两个原因中的哪一个,可以肯定的是,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没有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意,在列宁和斯大林那里也找不到有力的根据。其实,哲学也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就其发展形式和完成形态来说,都是资产阶级时代的理论表现。这些理论思想是人类精神成果不断发展的一个阶段,应当享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这些理论成果主要适应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只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身和理论前提而存在。

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扬弃旧哲学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如前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作为哲学的哲学已经“成为多余的东西”了。但是,这个转变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后发展国家那里,这个过程将长得多。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对此也是留有余地的。他说:“自然研究家由于靠旧形而上学的残渣还能过日子,就使得哲学尚能苟延残喘。只有当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本身接受了辩证法的时候,一切哲学的废物——除了纯粹的关于思维的理论以外——才会成为多余的东西,在实证科学中消失掉。”[2](P308-309)直到现在为止,作为哲学的哲学,固然受到了现代科学和唯物史观的强大冲击,但仍然没有消失,甚至还没有到“苟延残喘”的地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仍然存在哲学借以生存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环境;人们仍然需要哲学,就像人们仍然需要神学、宗教和法律一样。哲学最终被唯物主义历史观所扬弃,是需要很高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应当说,哲学被唯物主义历史观扬弃的条件,同时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的条件,同时就是现代国家被高级的社会共同体取代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生产力和科学的高度发展,就是人类从贫穷和愚昧、孤立封闭、依赖关系、自然规律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就是个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就是能够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这样的条件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第三阶段——自由联合关系阶段。在人类的现阶段(属于人类社会的第二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和相对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在现代科学还没有普及和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形式仍然处于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在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哲学和神学、宗教一样,必然有相当大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的认识能力还十分有限,他们的很多认识还不是直接间接地来源于实践,他们需要从神学、宗教和哲学那里得到智慧和启示。德国古典哲学虽然终结了,但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形而上学还普遍存在。当我们得意地自以为“活学活用”了辩证法的时候,很可能是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观念中进行的。因此,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哲学正在被扬弃的论断,就应当看作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虽然经过努力有可能缩短这个过程。

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到“旧哲学”的思维模式之中。尽管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缺乏理论依据,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和贬低在这个范畴中包含的科学内容;也不应当否认,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义下,已经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普及到全党乃至人民群众之中。甚至,在对哲学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说明之后,并不排斥在赋予“哲学”以全新内涵的前提下,继续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把“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别开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哲学内容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就目前来说,内容的科学性比范畴的科学性更加重要;范畴的科学性可以留待以后逐步解决。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第一,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仅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由于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不是马克思确立的,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未必恰当了。第二,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方法不是彼此独立和并列的两个东西。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的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对经济社会研究的“总的结果”)是科学的“辩证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归结为“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性。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至于辩证法,一方面,它在历史科学中的应用已经包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了;另一方面,就辩证法的“内核”来说,是黑格尔发现和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不过是把头手倒立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过来而已。第三,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到“旧哲学”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中去,不能把各个实证科学领域(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都看作是一个个哲学学科。

在以往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在一些哲学家那里,哲学不仅被神化了,而且被泛化和滥用了,以至成为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在的精神领袖,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一方面,一些人仍然把哲学凌驾于各个具体的实证科学之上,成了超实证知识和社会实践的东西;另一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实证科学,都同时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越是远离实践的东西和抽象一般的东西,越是成为哲学;而且,战略、思路、对策、方法等等都被戴上哲学的桂冠。甚至于,各种历史性的经济社会关系——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之间的关系,影响生产力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利益关系,阶级关系,等等——都变成了哲学问题。一个最近的例子是,有些学者把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观和哲学领域的发展观混为一谈了。哲学领域的发展观,是关于宇宙事物是否发展以及发展的原因和过程的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依照基本观点的不同区分为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而辩证法的发展观又区分为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唯心主义的发展观。总起来说,区分为科学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发展观。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观,是指经济社会和人本身的发展,所涉及的是何谓发展(发展的涵义)、为何发展(为谁发展,为什么目的而发展)、发展什么(发展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如何发展(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发展)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和前者相比,是两种不同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在前者那里,“科学”在于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后者那里,科学在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本来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总纲和基本指导思想,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系统表述,所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但长期以来,也被看作是专门的哲学著作。一些学者“发明”了和不断“发明”着各个领域的“哲学”,构筑各种新的哲学体系。所谓“种地哲学”、“建筑哲学”、“造船哲学”、“经商哲学”、“公关哲学”、“科技哲学”、“安全哲学”、“军事哲学”,等等,都成为新的哲学门类。其实,这些所谓的“哲学”门类,以及人们经常讲的很多所谓“哲学”故事,所涉及的主要是辩证法,不过是辩证法在自然界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的范例。把一般思维规律的实际运用看作是一个个独立哲学学科,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背道而驰的,实际上又倒退到“旧哲学”去了。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把唯物主义历史观摆在首要地位。既然作为哲学的哲学还远没有最终被扬弃,既然人们已经习惯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来表现已经不属于哲学的理论思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的辩证方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内容,并以此武装我们的头脑。从我国建国以来的实践来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唯物主义已经逐渐广泛扎根;在涉及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诸方面,辩证法也几乎到了普及的程度。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得不够彻底和不够得力,“实事求是”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辩证法时常被唯心主义地运用,或者被用歪了,变成了辩护论和诡辩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辩证法离开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当前,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都必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应当是使更多的人们学习和掌握唯物主义历史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随着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形态。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弊病是不需要当事者个人负责的,社会中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每个质上有区别的发展阶段都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在条件基本上还不具备的时候,既不能使旧的形式灭亡,也不能使新的形式产生。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自然的发展阶段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取消的。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人类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任何新社会的因素都是在先前的旧社会内部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各种对抗的社会形式和发展阶段,因而个人乃至整个阶级都不可避免地作出牺牲,但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本身发展的利益是一致的。当原来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时,革命必然要发生,但革命的性质和新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式、经济制度、分配方式等等的认识,对我国现阶段同资本主义(制度、道路)相互关系的认识,对不同的资本主义(从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等等,都可以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得到启示。

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必须建立在唯物主义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3](P484)辩证法的规律主要包括:“量和质的转化——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2](P259)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辩证法的理解还是肤浅的,甚至是不确切的。一方面,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辩证法不过是从现实存在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纯粹的聪明和智慧;另一方面,人们对辩证法规律的理解并非完全准确。例如,“量和质的转化规律”,本来的涵义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质的变化一定包含着量的差别,或以量的变化为前提。但往往被人们不确切地概括为“质量互变规律”。“两极对立的互相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的规律”,本来强调的是事物的两极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但往往被简单化地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甚至不确切地表达为“一分为二”或“合二而一”,从而引起了带有政治性的激烈争论。如果我们能够在唯物主义、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的实践中,科学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辩证法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少犯很多错误,少走很多弯路。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指导。注释: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说:“当欧根•杜林先生大叫大嚷地跳上舞台,宣布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中已经实行了全面的变革的时候,理论的社会主义和已经死去的哲学方面的情形大体上就是这样。”[3](P366)他在文章的结尾又呼应说:“当我们谈完哲学、经济学和共同社会的时候,当我们不得不逐点加以评论的这位著作家的全貌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就可以直截了当地摆出对他这个人的看法了……。”[3](P676)杜林的三部著作分别是:《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责任编辑 郭彦英]How Marx and Engels Understand Philosophy 

CHEN Went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Haidian, Beijing 100091)

(续接第50页)

Space and Party Members: the Effective Exertion of Party Members’ Roles in Transitional Communities—— A Structural-Functional Analysis

QI Weiping, GONG Shaoq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inhang, Shanghai 200241; Se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Zhabei District Committee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Zhabei, Shanghai 200435)

作者:陈文通

第2篇:《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辑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为了编辑这部文集,经中共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的著作按编年和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方式编排:第一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至1848年期间的著作;第二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9年期间的著作;第三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64年至1883年期间的著作;第四卷收入恩格斯在1884年至1895年期间的著作;第五、六、七卷为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第八卷为《资本论》手稿选编;第九卷收入恩格斯的两部专著《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第十卷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选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著作的译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和第二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为了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课题组根据最权威、最可靠的外文版本对全部译文重新作了审核和修订。校订所依据的外文版本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柏林)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莫斯科、伦敦、纽约)。部分文献还参照了国外有关机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编辑出版的专题文集和单行本。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和名目索引,第十卷还附有《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课题组对原有的各类资料作了审核和修订,力求资料更翔实、考证更严谨。在注释部分,重新编写了全部著作的题注,增加了对各篇著作主要理论观点的介绍,以便读者把握这些著作的要义。在对各篇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流传情况的介绍中,增加了对重要著作中译本出版情况的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和研究这些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第一卷说明

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48年的著作,系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

本卷开篇部分选收的三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论述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同时首次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局限性和虚伪性,强调消灭私有制并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评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影响,分析和批判了它的主要范畴,强调只有消灭私有制、全面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他用异化劳动的理论批判资本主义,指出工人阶级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瓦解的历史趋势,强调无产阶级必须而且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情景及其社会根源,指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促使他们奋起抗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他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强调哲学家们过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设新社会的任务。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对抗性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资本主义终将为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新社会所代替,而工人阶级就是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伟大革命阶级。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历史的发展决定了无产阶级必将完成埋葬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使命。

本卷还选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其他一些重要论著和演说。

第二卷说明

第二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1859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

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的历史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的界限。《宣言》的七篇序言阐明了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强调《宣言》所阐述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的重要著作,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策略并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概念;阐明了“劳动权”的科学內涵,强调劳动权就是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总结了德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强调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并坚持无产阶级独立的革命策略;无产阶级要不断革命,直到彻底消灭有产阶级的统治。

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是总结德国革命经验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将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同德国1848年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两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恩格斯的《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证明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

恩格斯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对德国1848年革命作了全面总结,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原则。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评述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揭示了历史运动的规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思想,论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扼要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马克思的《法国的动产信用公司》第一次评述了股份公司的作用和影响。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的书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阐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阐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辩证统一。

在论中国的一组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列强对华战争的侵略本质,指出封建专制压迫和列强侵略是引起中国革命的原因,中国革命必将对欧洲产生重要影响。在论印度的两篇文章中,马克思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质和罪恶行径。

第三卷说明

第三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协会成立的目的和意义,规定了协会的原则、目标、手段和机构。

马克思的《工资、价格和利润》和恩格斯的《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

《法兰西内战》是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强调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权机构来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同时充分肯定了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民主措施。

在《论蒲鲁东(给约·巴·施韦泽的信)》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哲学思想、经济学观点和社会改良方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观点。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批判了蒲鲁东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提出的种种“救世计划”,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论述,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马克思的《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政治冷淡主义》、《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和恩格斯的《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论权威》等著作,批判了巴枯宁派主张无产阶级放弃政治斗争、立即废除国家、否定一切权威和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的错误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继承权、权威、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土地问题的观点。

恩格斯的《流亡者文献》通过对波兰、法国和俄国的革命运动的分析和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回顾,论述了欧洲革命的前景,阐释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分析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同时阐述了研究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

《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工人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著作中,恩格斯概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创立过程以及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并科学地预言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马克思应法国工人党的请求起草的《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目标。

在《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中,恩格斯批判了基督教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唯物主义者对待宗教的态度。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述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毕生革命活动,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

第四卷说明

第四卷选收恩格斯1884—1895年的著作,以及他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导言和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分析了国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本质特征,指出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明了它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详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和本质区别,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领域中引起革命变革的实质和意义,全面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在《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关于普鲁士农民的历史》、《〈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等著作中,恩格斯结合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了经济、政治、历史、民族、宗教等问题,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重要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和〈新莱茵报〉》、《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纪念巴黎公社十五周年》、《美国工人运动》、《保护关税制度和自由贸易》、《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恩格斯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纲领、战略和策略。

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人民国家报〉国际问题论文集(1871—1875)》序言和《国际社会主义和意大利社会主义》中恩格斯批判了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机会主义观点并揭露了机会主义的实质。

在《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德国的社会主义》和《答可尊敬的乔万尼·博维奥》中,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社会主义运动新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无产阶级新的斗争策略。

在《波克罕〈纪念1806—1807年德意志极端爱国主义者〉一书引言》、《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中,恩格斯阐述了一些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恩格斯在1893年5月11日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谈话中,强调了社会主义者是不断发展论者的观点。

第五卷说明

第五卷是《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直接生产过程中包含的各方面的关系。

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中论述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马克思在建立《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时,使用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

马克思在第一篇中研究了商品和货币,他从分析商品开始,阐明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种矛盾的萌芽。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最后产物,又是资本发展的最初表现形式。马克思还详细论述了货币的各种职能,批判了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在第二篇至第六篇中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工资等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马克思论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这种转化的决定性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特殊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第七篇中论述了资本的积累过程,阐明了资本是怎样从剩余价值中产生的,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他考察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他认为,从生产的不断循环中,可以看清可变资本不是资本家自己的预付,而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周期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不管最初来源如何,经过若干再生产循环之后都会成为被逐年占有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同时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再生产过程一方面生产出物质财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另一方面生产出除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他们注定要受雇于资本家。马克思列举了产业后备军的各种存在形式,指出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也是这种生产方式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在本篇最后考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用铁的事实证明,历史上劳动者被剥夺生产资料的过程决不是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史册的过程。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第六卷说明

第六卷为《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在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他阐述了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资本家作为买者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2)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3)资本家回到市场上出售生产出来的商品。在这里,资本依次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形成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马克思分别分析了资本的三种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他从分析资本循环中得出重要的结论:第一,一切循环的共同点是价值增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第二,只有在三个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过程的连续性。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对抗性质和无政府状态,这种连续性不断遭到破坏。

在第二篇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周转,即单个资本的周而复始、不断往复的循环过程。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也就是使预付资本得到增殖,因此,要分析资本周转就必须分析预付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在付出同样多的预付资本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按预付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种形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还指出:固定资本的寿命,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构成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在第三篇中马克思研究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这一篇在第二卷中占有中心地位。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包括资本周转或循环。它要求投入生产的货币最终回到它们的起点。马克思指出,再生产有两种情况:或者是再生产按原有的规模进行,或者是发生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积累。前者是简单再生产,后者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构成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简单再生产的一般要素时,马克思得出结论:在每一场合,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因此,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下降必然导致生产下降,周期性的危机必然使生产规模缩减。

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再生产的重要结论。他把社会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为消费资料的生产;马克思考察了两大部类的关系,指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中每一部类的年总产品的价值由消耗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组成;第一部类供给第二部类以生产资料并满足自己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第二部类供给第一部类以生活资料并满足自己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马克思分析了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指出简单再生产的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因此,马克思认为,从简单再生产过渡到扩大再生产,要求第一部类的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表明,社会总产品是否能顺利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生产部门是否按客观的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实现的。

第七卷说明

第七卷是《资本论》理论部分的终结卷,主要揭示和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各种具体形式。

第一篇主要分析了剩余价值到利润、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存在秘密。

第二篇主要考察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论》前两卷假定商品按价值出售,但在现实中,等量资本不论其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如何,都得到等量利润。这似乎与价值规律相矛盾,是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破产的难题之一。马克思破解了这一难题。

第三篇主要阐明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在矛盾的展开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只是同物质生产条件的一定发展时期相适应的、历史的、暂时的生产方式。

第四篇主要探讨了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向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的转化,阐明了商业资本的由来及其特征,并阐述了货币经营资本的形成和职能,并考察了商人资本的历史。

第五篇主要研究了货币资本到生息资本的转化以及相关问题。职能资本家借入资本取得这种使用价值后从事经营,经过一定期限向贷出者还本付息。生息资本的发展导致银行和信用体系这些具体形式的产生。信用体系又进一步导致股份资本的形成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流通,除现实资本的运动外,又出现虚拟资本的运动。由于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的出现,资本取得了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的形式,资本的职能和资本的所有权分离开来,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自身范围内的扬弃,是向更高生产方式的过渡点。不过,这一切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

第六篇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地租,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地租的表现形式,指出资本主义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产生于土地经营的垄断,来自土地等级、地理位置和连续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异,其源泉是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产生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来自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构成,其源泉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第七篇主要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及其来源。这一篇是《资本论》三卷的总结,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收入归结为三位一体的公式: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马克思揭开了这一公式所掩盖的秘密,指出上述各种收入原本都来源于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强调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性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与上述三种收入形式相对应,存在着三个社会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将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瓦解。

第八卷说明

第八卷为《资本论》手稿选编,节选了马克思的三部经济学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5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作为对《资本论》的理论观点的补充和阐发。

本卷从1857—1858年手稿中摘选13个片断,并全文收入附在这部手稿中的《导言》。马克思在《导言》中详细地论述了他所从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马克思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创立了自己构建经济学体系的逻辑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还阐发了关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文学艺术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在本卷摘选的1857—1858年手稿的13个片断中,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三种社会形式,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剖析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本质和矛盾,评述了机器体系的发展及其应用的重大意义,阐明了科学技术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还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

本卷从1861—1863年手稿中摘选了4个片断。在论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片断中,马克思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是指和资本相交换并为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灭亡后,当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自己消费的价值而有余额时,这种劳动就是真正的生产劳动。在论述危机问题的片断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作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存在的危机可能性怎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为现实的过程。在论述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片断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机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它对社会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科学的应用、机器的发明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从而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变,最终会引起工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论述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的片断中,马克思具体论述了未来社会中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问题。

本卷从1863—1865年手稿中选收了起初为《资本论》第一卷而写但后来未收入的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这一章中,马克思论述了作为资本产物的商品和作为资本前提的商品相比所具有的许多新的特点,指出作为资本产物的商品量是资本的转化形式,这个商品量的价值能否实现是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否实现的条件。本卷还摘录了未收入《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二册第I稿中论述流通和再生产问题的片断。在这里,马克思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因素”,分析了再生产过程中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互相影响和互为前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理论是对再生产理论的重要补充。

第九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收入恩格斯1876—1878年写的《反杜林论》,并节选恩格斯1873—1882年写的《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为批判欧根·杜林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宣扬的错误观点而写的一部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系统阐述。

在《引论》中,恩格斯阐明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指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在《哲学》编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科学阐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他还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平等观和自由观。

在《政治经济学》编中,恩格斯系统阐明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暴力论,阐述了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社会主义》编中,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据对这一矛盾的分析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他科学地预言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论文、札记和片断组成。

在本卷节选的部分中,恩格斯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科学重要成就;批判了自然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自然研究中的认识论和辩证逻辑问题。他还对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了科学论证,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

第十卷说明

第十卷为书信选编,按时间顺序收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年至1895年期间写的280封重要书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探索、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世界观的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书信中批判了唯心史观,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思想,揭示了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历史规律;通过对1848—1849年欧洲革命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阐述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恩格斯晚年批判了把唯物史观片面化、庸俗化的观点,强调历史进程表现为社会生活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归根到底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是国家、法、意识形态等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历史进程产生反作用,影响历史斗争的进程和形式。

结合革命斗争实践、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公社、欧美各国工人政党斗争实践的书信中,密切关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实际进程,宣传并捍卫关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斗争目的和斗争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的根本原则,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帮助各国无产阶级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制定革命的行动纲领;同时,他们历来重视革命策略问题,善于把革命原则和革命策略结合起来,主张在始终坚持革命立场的同时,灵活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实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一切阶级统治的目的。

围绕《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重要著作的创作进行理论探讨的书信。这些书信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切磋探讨,也包括他们对有关著作结构和阐述方法的构思和解释,对某些具体问题和观点的阐发和补充。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用实践和发展的观点对待科学理论、看待社会现实的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不顾实际情况把他们的理论照搬照抄的错误做法,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他们强调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认识未来的社会发展,反对凭主观愿望和想象预先作出虚构。

研究欧洲和亚洲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探讨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的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书信中分析了有关国家(包括中国)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条件,揭露了资本主义扩张给这些国家造成的灾难,探讨了这些国家发生社会变革的途径和前景,阐述了民族解放斗争对于国际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意义,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

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的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书信中广泛涉猎各个科学领域,对诸如科技、军事、文艺、语言、民族史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精辟见解。

此外,本卷还适当收录了一些生动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以及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的书信。

(据1月7日《人民日报》)

作者:中央编译局

第3篇: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论”差异探析

[摘要] 就俄国公社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差异并非矛盾或对立,实际上只是论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所谓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以及革命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看法存在根本性分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是不能成立的。

[关键词] 农村公社; 跨越论;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 俄国革命; 西方无产阶级革命

[

总有人在不断制造“马恩对立”的神话!在有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讨论中,这一神话再次被重写。学术界一些人认为,就对待农村公社与“跨越”问题的基本态度、思路和观点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或对立的。如美国学者诺曼·莱文认为,从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论述来看,他的历史哲学完全是经济决定论的,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历史在任何地方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沿着单线道路前进的。与此相反,马克思不相信存在着可以应用于一切社会的按单一模式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过程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线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特做一专门分析。

有一种观点认为,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从相关文本看,实际上马克思主张俄国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恩格斯则认为,俄国根本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其发展必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逐渐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一方面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给俄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造成的这种矛盾性以及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做出回答。

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说,根据对大量资料的深入仔细研究,对于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卷,第340页)那么,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呢?从这段话中是否可以得出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马克思实际上是主张俄国不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呢?我们认为,不能。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二字。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得承认,自1861年以后,俄国正在逐步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当时俄国的客观现实。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任何思索都不能无视这个正在发生的现实。其次不能否认,当时的历史环境也为俄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即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其实现受制于种种条件。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说,“如果”俄国继续走它正在走的道路,即资本主义发展之路,那么它必将“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受那些铁面无情的规律的支配。可见,马克思对俄国社会未来走向的判断,完全抱一种科学分析的态度,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奉劝”俄国人不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尽管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设想,但他始终强调,这只是一种可能性。马克思没有忘记,俄国社会的发展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当时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实性,即俄国逐步向资本主义的发展。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俄国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不能否认,和原先的农村公社相比,资本主义毕竟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世界历史环境和俄国国内形势不发生根本性的改观,资本主义必然破坏着农村公社,并最终在俄国社会取得统治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恩格斯又是如何看待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呢?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与民粹派分子特卡乔夫的论战中,恩格斯就指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俄国向资产阶级方向的发展,即使没有俄国政府的‘刺刀和皮鞭’的任何干涉,在这里也会把公社所有制逐渐消灭掉的。”(同上,第3卷,第281页)因为与农村公社相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它有力地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19世纪90年代初,就如何看待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恩格斯曾与民粹派分子丹尼尔逊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与丹尼尔逊把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完全看作是“倒退”和“祸害”不同,恩格斯则给以积极的肯定,认为随着农村公社的解体,俄国农民生活的全部陈旧的东西,对个体农民来说不但会失去其价值,而且会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并指出:“既然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之后需要有本国的大工业,那它只能拥有一种形式即资本主义形式的大工业。而有了这种形式的大工业,它也就要承受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其他所有国家所带来的一切后果。”(《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24页)

但是,是否恩格斯只承认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而否认其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呢?不是的。实际上,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恩格斯就早于马克思提出了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他说,尽管“俄国的公社所有制早已渡过了它的繁荣时代,看样子正在趋于解体。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可能使这一社会形式转变为高级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82页)这里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一语,但意思是十分清楚的。19世纪90年代初,针对俄国越来越快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很大一部分农民越来越快地无产阶级化,旧的共产主义公社也越来越快地崩溃这一新的现实,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一文中,恩格斯还是发问,俄国的农村公社是否还能够得到挽救,以致像马克思和他本人所希望的那样,能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尽管这种可能性已显得越来越渺茫,但是他并未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可见,所谓马克思主张俄国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而恩格斯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否认农村公社"跨越"的可能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都既看到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现实性、必然性,它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又不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性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二者并行不悖,共存于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当中。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俄国革命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俄国发生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就可以通过保存和发展农村公社,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直接迈向社会主义;而恩格斯始终强调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认为没有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革命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俄国公社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马克思的确强调俄国革命的重要性。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他说,要能发展,首先必须生存,可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俄国农村公社当时正处于危险境地。所以,“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并说,“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优于其他还处于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卷,第771,773页)显然,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没有俄国革命,对农村公社的一切积极性因素的分析都只是空谈,所谓“跨越”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果没有俄国革命,那么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理论可能性将被残酷的现实碾得粉碎,俄国最终将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从马克思谈论俄国问题的两个文本《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来看,他确实没有讲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公社实现“跨越”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这是事实。但问题是,马克思没有讲,是否就意味着他不认为二者之间有关联性。我们认为,不能做出这种推断。众所周知,马克思一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实现,只能首先发生在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认为这是落后国家“缩短”自己发展进程和减少“痛苦”的根本条件。所以,尽管在这两个文本中,马克思没有提到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俄国实现“跨越”的关系问题,但这应该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实际上,马克思从来不单独看俄国革命及其意义问题,而总是把它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对于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要旁边有一个沙皇专制的俄罗斯存在,彻底胜利是不可能的。有鉴于此,他始终注意俄国社会的动向,支持俄国的革命运动。因为只要俄国爆发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整个欧洲的形势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特别是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如果那时俄国爆发革命,将是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新高潮到来的“信号”。而只有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俄国才能获得帮助和支持,从而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与马克思不同,不管是19世纪70年代中还是90年代初,恩格斯始终强调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公社实现“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早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恩格斯就指出,俄国公社要实现向高级形式的过渡,“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会发生,即西欧在这种公社所有制彻底解体以前就胜利地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并给俄国农民提供实现这种过渡的必要条件……如果有什么东西还能够挽救俄国的公社所有制,使它有可能变成确实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那么这正是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同上,第3卷,第282页)在90年代所写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对俄国的公社的这样一种可能的改造的首创因素只能来自西方的工业无产阶级,而不是来自公社本身。西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以及与之俱来的以社会管理的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这就是俄国公社上升到同样的阶段所必需的先决条件。”(同上,第4卷,第441页)在同民粹派分子丹尼尔逊的论争中,恩格斯也说道,毫无疑问,农村公社及劳动组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起来,使俄国不必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但是无论根据他还是马克思的意见,实现这一点的第一个条件,是外部的推动,即西欧经济制度的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最先产生它的那些国家中被消灭。

但是,恩格斯在强调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公社实现“跨越”的前提条件的同时,并不否认俄国革命的重要性。早在70年代中,他就指出:“俄国无疑处于革命的前夜”,而“这次革命单只由于如下一点就对全欧洲具有极伟大的意义,就是它会一举消灭欧洲整个反动势力的迄今一直未触动的最后的后备力量。”(同上,第3卷,第285页)90年代初,即使俄国的公社所有制已大大解体,在谈到农村公社是否还存在“跨越”的可能性时,恩格斯也不忘俄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他说:“要想保全这个残存的公社,就必须首先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必须在俄国进行革命。”因为,俄国革命不但会使农民获得解放,而且更重要的是,“俄国的革命还会给西方的工人运动以新的推动,为它创造新的更好的斗争条件,从而加速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胜利;没有这种胜利,目前的俄国无论从公社那里还是从资本主义那里,都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的改造。”(同上,第4卷,第450页)可见,对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农村公社“跨越”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马克思、恩格斯在“跨越”问题上存在革命差异说的最有力驳斥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他们写道:“《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惟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同上,第1卷,第251页)如果说在其他文本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革命的论述存在着差异的话,那么这段话,准确无误、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他们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最后,要指出的是,绝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俄国问题时侧重点的不同解读为,马克思主张历史发展“多线论”,而恩格斯主张历史发展“单线论”。事实上,在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思索中,不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始终坚持一种辩证思维,即注意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各民族具体发展道路、现实性与可能性有机统一起来,综合加以考虑。所谓“多线论”和“单线论”完全是一种片面的不合实际的理解,不能把它们分别强加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头上。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社科院)

责任编辑 余 岩

作者:罗保国

第4篇: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感

学前11502班45号

赵若曼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

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

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

第5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后感

一、《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读后感

1841年12月24日,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用虚伪的自由主义词句掩盖其专制主义的出版政策,以取代威廉三世颁布于1819年10月18日的“旧”书报检查令。此“新”法令由于其字面上的保障言论、出版自由而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马克思认为“书报检查令”就是官方的批评,书报检查的标准就是批评的标准。书报检查令明显地印刻着“官方的容颜”,代表官方的立场。无论是这项法律本身还是执行它的检察官都不可避免的披着虚伪的面纱。检察机关“不仅调整个别公民的行为,而且调整社会精神的行为。”因此,国家的一切行为都在检察官的掌控下,公民得不到应有的自由权利。他进一步分析得出,检察官纵然是行使法律指令的工具,但法律本身存在更多的问题。检察官也就成了专制法律的牺牲品。而法律本身也在玩弄文字游戏。马克思辛辣地嘲弄道:“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

从1835年到1842年是马克思从康德主义向黑格尔主义的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法哲学观,即新理性自由主义法哲学观。在资产阶级激进政治运动的发展,争取民主反对专制、崇尚理性摒弃神性、追求自由否定强权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抨击专制法律并深入分析了法与自由的关系。人类的各种自由从来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有时表现为特权。马克思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其专制,他强调人的自由,尤其是精神的自由,他认为,人的精神存在的样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将这种自由的精神扼杀,最终只能滋长专制和愚昧,世界最终会变得黑暗。但是检查令却指定用一种形式、一种风格来表现精神,即严肃和谦逊的态度,这种规定本身就是对自由创作的一种抹杀和限制。

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自由观的解读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因此新闻出版自由就同时是人的类本质的表现。这里实质上是采用黑格尔哲学的语言,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包含的观点推到了极点上。这里指出了新闻出版自由的重要性,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充分体现人类意志自由的自然权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强调与张扬。同时马克思提出了自由的整体性,个体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关系。自由的每一种形式

是相互制约的,新闻出版自由作为自由的一种重要形式,若其不能得以实现,就会影响和限制其它形式自由的实现。正如作者说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自由是普遍存在的,是整体存在的,马克思“所主张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自由,而是人民的普遍自由;而自由的形式也应具有普遍性”[3]。自由的每一种形式是相互制约的。人类自由的存在,强调个人在现实世界的独立地位和独立意识。柏林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理论亦强调自由不受他人干预和限制,自由要自己依赖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而新闻出版自由是个人独立地位、独立意识的集中体现,若其得不到真正实现,人类的其他自由就会成为泡影。

三、早期马克思法律思想自由观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受黑格尔的“理性说”的影响较深。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精神本质即理性的化身,是每个人的国家;人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法律,而国家和法律都应保护全体人民的自由权利。马克思接受了这个理性说的基本观点,井作为其法律思想自由观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精神自由来考察出版自由。他认为,人的理性是自由的,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人类的本质。因此,出版自由本身就是人的思想的体现、理性的体现、道德本质的体现。马克思就是在以下这些方面接受了“理性说”,并拿起这个武器,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的书报检查制度、努力地争取出版自由的。马克思认为,出版自由是一种伟大的天赋特权,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是人的理性最美好的东西,而限制出版自由等是同人类的精神自由相对立、是对普遍理性和精神的压制与迫害。

然而,马克思又超越了黑格尔自由观的“理性说”。黑格尔的“理性说”,虽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他认为,出版自由要以服从国家利益与政府的同意为前提,这实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拥护普鲁士的专制国家制度,结果只能是少数人的政府、官员的自由,而非一种普遍的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体现,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出版自由就是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制定出版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有真正而充分的自由。从这点上看,马克思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因为这个时期马克思不仅从理性的角度去争取个性自由、出版自由,马克思首次运用阶级分析法,对议会各等级代表对待出版自由问题采取不同态度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和评论,站在人民的角度,主张以出版法代替检查法。马克思的阶级观点和革命意识已初露端倪。“

第6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

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

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

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

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

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体育学院体育1001班 范金鑫2012.9.18

第7篇: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马克思、恩格斯的广阔视野、渊博知识令人钦佩。《选集》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了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考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等的知识,充分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学多才。也正是在渊博知识之基础上,他们方能创立天才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权威”人物。他们的“权威”,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源自他们天才般的才华横溢和先哲式的先知先觉,这当然是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加上勤奋刻苦的主观因素的结果。比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共产主党宣言》问世于1948年2月,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超过30岁(马克思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二是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这是马恩积极在革命实践中将科学理论用于武装群众的结果。马克思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的最优秀的人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并不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这些人自己来向他求教的,马克思所起的特殊的、对运动极端重要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换句话说,马恩的权威,一靠自身远大理想和勤奋努力,二靠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做好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指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处处充满着精彩绝妙的阐述,鞭辟入里的论断,天衣无缝的推理,磅礴宏大的气势,这些都给人以深刻的震撼让人体验到魅力。读经典著作,要用于我们的实践。事实上,马恩两位伟人,也早预料到有人会以歪曲或僵化的态度对待他们创立的理论。为此,他们多次对此问题作了强调。比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也对一些人歪曲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反对。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也对俄国的一位教条主义者表示反对: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经典的魅力,在于能够启迪智慧、洗礼思想、开拓思维、常读常新。惭愧的是自己的肤浅与无知,较长时间来都对经典阅读重视不够,甚至曾觉得读了亦无用。第一次浏览了一些马恩选集,之后,我才深深感觉到,熟读经典,这是一件多么重要事情。

第8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2012年05月24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从1842年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不但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还互相充满感激之情。

1848年爆发的欧洲革命失败后,各国又处于封建贵族专制统治之下。统治者对工人运动严厉镇压,逮捕了许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员。马克思一家从德国迁居到英国伦敦,这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1851年夏天,马克思开始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可是所得的稿酬仍不够一家人的开销。马克思曾经在给恩格斯的信上说:“我不能再出门,因为衣服都在当铺里;我不能再吃肉,因为没有人肯赊给我了。”

1852年,马克思在完成《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这部著作以后,连寄书稿的邮费都没有。他曾十分幽默地说:“小册子的作者因没有裤子和鞋子而被囚禁在家里,他的一家人过去和现在每分钟都受到极端贫困的威胁。”

孩子们缺吃少穿,加上不适应英国潮湿的气候,小亨利·吉多刚满1岁就患肺炎死去。过了1年,小女儿弗兰契斯卡也死了。3年以后,马克思又失去了爱子埃德加尔(在家里,大家都叫他“穆希”)。1855年4月6日,马克思在信中把自己的悲伤心情告诉了恩格斯:“可怜的穆希已经不在人世了,今天五六点钟的时候,他在我的怀里长眠不醒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个可怕的时刻,你的友谊是怎样地减轻了我们的痛苦。”

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到父亲经营的“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

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这一组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因为署的是马克思的名字,所以直到191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发表出来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恩格斯。

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由于恩格斯的慷慨相助,马克思才有可能一方面关心、指导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坐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里,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大量材料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只要家里没有人生病,也没有特别紧急的事需要办理,他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总是坐在不列颠博物馆里固定的坐位上看书。恩格斯也常把有关资料寄给马克思,并且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 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马克思把《资本论》第一卷的手稿交给出版商以后,曾到曼彻斯特恩格斯家中作客。两个人对下一步工作交换了意见,并且商定要在书的附录中做一点补充。恩格斯自然而然地成了这部巨著的第二个校阅者。

《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它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近代社会的经济法则,它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两位伟人友谊的结晶,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第9篇:我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模版)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人。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导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带头人。一般信奉他理论的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并于1841年完成柏林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民主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经验主义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尼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尼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1846年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的故居,现在是马克思博物馆后被驱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尼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海德公园]内。

《资本论》后两卷为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后出版,分别在1885年、1894年相继出版。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剩余生产物增多,使得人类有可能在自身中实行脑体分工。这种分工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野蛮阶段走了出来,进入文明时期。另一方面,脑体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阶级划分的基础。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垄断精神生产的剥削阶级分子与承担全部体力劳动的劳动阶级处在根本利益相互对抗的关系之中,人类自此进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不过是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剥削的程度以及劳动人民对剥削阶

级依附的具体方式的变化。

马克思认为,只有联系生产力发展以及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才能理解: 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K.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1年底和1842年初写出《谢林与启示》等 3篇文章,抨击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家F.W.J.von谢林,维护G.W.F.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青年黑格尔派从事进步活动的功绩,在德国哲学界引起轰动,在国外也有强烈反响。这时,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观上虽然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但他重视革命实践,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实际斗争中,逐步意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同德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加上L.A.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他开始向唯物主义者转变。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他和工人交往,参加他们的集会和斗争,并同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恩格斯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分析英国的社会状况,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为宪章运动机关报《北极星报》和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报》撰稿。1844年3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以社会主义观点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的结果,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消灭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批判英国历史学家T.卡莱尔的唯心史观,初步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清楚地表明恩格斯已经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 1844年 8月,恩格斯在回德国途中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决定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制定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而奋斗。同年 9月,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1846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指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系统地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历史上各种所有制的形式,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1845年,恩格斯根据他在英国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材料,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为了把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恩格斯和马克思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建立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它的改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开的第1次代表大会,向大会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旧的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他为新的同盟先后起草两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和《共产

主义原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在同年11~12月同盟第 2次代表大会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受大会委托,在前两个纲领草案的基础上负责起草党的纲领。1847年12月~1848年 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升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委托,为德国无产阶级制定了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他们立即回国参加革命斗争。恩格斯除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外,亲身参加南德和爱北斐特地区保卫革命成果的几次激烈战斗,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革命失败后,1849年11月10日恩格斯流亡伦敦与马克思会合,担负起重建同盟中央委员会和地方组织的工作,着手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1850~1852年先后写了《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并与马克思合写《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论证工农联盟的必要性,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八九十年代,恩格斯继续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出版,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和家庭的变迁史。1886年4月至5月,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90年和1893年,先后发表《沙皇俄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和《欧洲能否裁军》,分析了九十年代初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和趋势,揭露了沙皇俄国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阐述了无产阶级对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针。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内部右倾机会主义思潮日益抬头的情况,1891年1月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并为之作序,3月再版了《法兰西内战》并写了导言,6月写了《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1895年初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写了导言。恩格斯在这些导言中集中地捍卫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94年11月,他写的《法德农民问题》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农民同盟军、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制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批判了法国工人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农民问题上的右倾错误。他指出,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成为农村中的力量"。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上一篇:企业生产管理调查问卷下一篇:骨干教师教育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