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历史中考仿真卷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012年历史中考仿真卷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原卷版)

2018年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卷

本学科试题卷共6页,二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黄帝

B. 炎帝

C. 禹

D. 舜

2.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3.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着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4.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5.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南海 D. 南海诸岛

6.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相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⑥⑤ C. ②③④①⑥⑤ D. ②①③⑥④⑤

7.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追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其

8.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有明显历史错误的是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⑤ 9.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0.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A. B. C. D.

11.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 上海

B. 南京

C. 重庆

D. 延安

1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D.

14. 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罗马

D. 古希腊

1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 处死了国王 B. 推翻了专制制度

C. 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A.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D.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东欧剧变

18.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标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两次世界大战 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D. 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9. 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 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 B. 世界经济的发展 C. 国家之间的关系 D. 人类生活的方便舒适 20. 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位于

A. 湖南澧县 B. 湖南临澧 C. 湖南长沙 D. 湖南宁乡 21. 湖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 A. 常德 B. 长沙 C. 湘潭 D. 衡阳

22.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指的是 A. 宋教仁 B. 谭嗣同 C. 蔡锷 D. 梁启超 23. 中日双方代表就日军投降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洽谈是在 A. 常德 B. 长沙 C. 岳阳 D. 芷江

24. 在湖南境内,歼灭白崇禧集团主力,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创造有利条件的是 A. 常德会战 B. 湖南和平解放 C. 衡宝战役 D. 湘西剿匪

二、材料分析题(25题12分,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4分,共52分。)

25.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担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军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材料四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材料五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六 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分别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4)材料四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五中侵占台湾的“贵国"是哪个国家?台湾收复后,清政府是怎样管理台湾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6)材料六中,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下《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26. 中国近代史,既是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性……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案文献

材料四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常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征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材料五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4)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陕变”的?“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材料五所指的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是什么?

27. 世界格局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640年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

材料二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五 如下图所示

材料六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旧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英国的哪一部文献为“新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势力结成的邪恶集团,写出其名称。

(4)材料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5)材料五中,图一所示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6)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体现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以及该举措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28.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平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カ……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大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材料一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次战役?

(3)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可以看出日本对这场法西斯战争持什么态度?

(4)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材料中“同心合力”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第2篇:2012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考试样卷

一、单项选择(下列个体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

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24分,12小题,每题2分。)

1.201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A.中国共产党成立B.皖南事变

C.抗战胜利D.辛亥革命

2.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宏观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A.8.9%B.9.5%C.9.2%D.10.2%

3.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

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A.“嫦娥一号”B.“天宫一号”C.“嫦娥二号”D.“天河一号”

4.2011年12月2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2012年1月1日起征收国际航空根据规定,凡是飞往欧盟的飞机都得向欧盟缴纳该费用,即便航班的大部分行程不在欧盟境

内。中国明确表态,反对本国航空企业缴纳该税。()

A.燃油B.碳排放C.进口D.检疫

5.“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这

首诗告诉我们()

A.人生易老,青春易逝,要及时行乐

B.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要学会自我调控

C.青春期情感丰富,情绪多变

D.青春是活力的象征,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激情

6.小杨看见许多同学都穿上了名牌运动鞋,就不顾自己家庭实际情况,硬让妈妈也给他

买了一双。他穿着新鞋去上学,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他感到很得意。小杨的这种心理是

()

A.自尊B.虚荣C.自信D.自卑

7.“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

励志名言。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内学会

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

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

了231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

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刘伟的事迹说明()

①自强是成功的阶梯②挫折对强者来说是成功的垫脚石

③情绪是一把“双刃剑”④坚强的意志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在郑州市,有位买馍的张大娘,她的经营方式很特别:无人售馍。坚持七年回家吃饭

时不守摊,只需把摊子一撂,放一个公告牌让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

的是()

①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能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②张大娘能够以善良、仁爱之心去审视和对待世人

③“无人售馍”,源于相邻之间的人际信任、道德守约

④诚信和善良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主流和脊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随着期末考试脚步的临近,某班班主任号召全班同学在复习中互相结对子,发挥“

1+1>2”的效应。这要求全班同学()

A.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B.团结协作,避免竞争

C.要将“哥们儿”义气D.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10.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我国法律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②只要有了法律,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③消费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生产者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少生产问题食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1.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消费已不再是一句口号, 打击问题食品

而应是具体的行动。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

A.长时间不用电器时,拔掉插头B.用电子邮件发送祝福

C.到饭店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D.上街购物时,自带布袋

12.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

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

出实施调控。这一举措的实施()

①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②可以有效遏制低俗之风的蔓延

③减少了电视台的收益④能够满足广大观众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6分)

【透视现象感悟道理】

13.(8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给漫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2)如何解决漫画中的问题?(6分)

【探究情境明理导行】

14.(12分)以下是小刚同学一天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

究。

(1)早晨,小刚背起书包去上学,在去学校的公共汽车上,小刚发现有小偷行窃„„

他应该。(

2分)

理由:。(2

分)

(2)午饭后,针对校门口乱摆摊设点问题,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反映情况。

小刚积极行使了权。(2分)

他还可以通过方式行使这一权利。(2分)

(3)下午放学后,他乘坐公交车回家,车上只剩下一个座位,他坐了上去,这时又上

来一位老人„„

他应该。(2

分)

理由:。(2

分)

【最美群体德耀中华】

15. (10分)2011年,有这样一群普通人,获得了人们最热烈的掌声。

“2011最美中国人”群体,在他人危难的时候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杭州的“最美妈妈”

吴菊萍,毅然伸手接住了从十楼掉下的小妞妞,左手因此粉碎性骨折;重庆的“最帅交巡警”

王静,同样是徒手,安全接住了跳天桥轻生的少女;广东佛山的陈贤妹阿婆,扶起了被车撞

倒的小悦悦;山东烟台的“最美女孩”刁娜,为防止马路上受伤的女子再次被撞,付出了一

条腿重伤的代价;还有南昌的19名农民工,生生用双手,抬起了上顿重的轿车,也抬起了

车下女子生的希望。江苏南通的客车司机殷红彬,温州的餐厅服务员李小峰、成小燕,还因

为救人导致了误会、矛盾,甚至被冤枉。

2011年,是这样一群“最美中国人”,用他们的行动驱走了冷漠和麻木,重新印证了

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和真情。

(1)搜一搜:生活中美与丑的现象比比皆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各举一例。(所

举事例不得与材料内容重复)(2分)

(2)辩一辩:某班围绕“最美中国人”的事迹展开了一场“什么是真正的美”大讨论。

请你说说你的观点。(4分)

(3)想一想:2011“最美中国人”的事迹启示我们应怎样对待危难中的他人?(4分)

【快乐童年幸福成长】

16.(12分)2011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

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多幸福的

能力,节目组开展了全面征集《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活动,有数以万计的民众参与

到这场幸福大讨论中,为《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献言献策。在节目现场,成龙、杨

利伟、邓亚萍、郎朗,于丹等社会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会首次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

宣言》。

《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节选)

成长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乐观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

自信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超越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是赢。

……

(1)请根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仿照《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续写一条你的幸福宣言。(2分)

在《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中有一条:“感恩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每天想三个感恩了理由。”

(2)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值得你感恩的人或事并写出理由。(4分)

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生活,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3)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生活,你认为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做些什么?(6分)

【红歌满江淮党恩耀中华】

17.(14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部署全国开展隆重热烈的纪念活动。为此,安徽省文明办宣布,将于2011年6月19日在合肥举办全省性的以“红歌满江淮,合唱促崛起”为主题的大型合唱比赛总决赛。某校为相应中央、省文明办的号召,开展“红歌传唱,众心向党”歌咏比赛活动。

(1)“唱红歌”活动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分)

小华所在班级参赛的曲目是《颂歌献给亲爱的党》。歌中

唱道:“党啊党啊亲爱的党/……/把幸福的光辉洒遍新疆/哎/

有了你天山春水流淌/有了你草原牛羊肥壮/有了你毡房奶茶飘

香/哎/有了你生活蒸蒸日上”

(2)歌词表明,在党的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巨变。请你说出我国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4分)

小华演出后情不自禁地改写了歌词:“党啊党啊亲爱的党/……/温暖着各族儿女的心房/哎/有了你人民生活小康/有了你①/有了你②/哎/有了你祖国灿烂辉煌”。

(3)请你以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成就为内容,仿照划线部分,写出①②两句歌词,与小华共同感受祖国的巨变。(不得与原歌词重复)(4分)

(4)小华还在微博(一种网络日记)上写下自己的体会。请你将其内容补充完整。(4分)

微博①下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B5.D6.B

7.D8.D9.A10.A11.C12.B

二、非选择题

13.(1)如:变化

(2)国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等。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公民要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答出两点即可)

14.(1)悄悄告诉司机或报警。

理由:我们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我们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监督

还可以通过: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3)主动给老人让座。

理由: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我们要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5.(1)略。(美、丑各一例)

(2)真正的美不在外表,而是从内心深处散发的独特魅力。人的美应该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对危难中的他人,我们要怀有关爱之心,弘扬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从精神上鼓励他们战胜困难,从行动上尽自己的所能深处援助之手。

16.(1)略。(符合题意,表达顺畅即可)

(2)略。

(3)家长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多余孩子交流沟通等。学校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社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等。

17.(1)精神文明。或:先进文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示例:太空“嫦娥”翱翔;大地动车欢唱;上海世博赢赞扬;港澳回归国兴旺等。

(4)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爱党的热情转化为具体行动等。(答出两点即可)

【评分说明】非选择题部分,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并符合该题给分条件,均可给满分。

第3篇:2012年历史中考经验总结和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在2012年中考中,我校历史学科同仁们排除了课时少、生源差等困难再创佳绩,总结以往经验,我们认为有下列几点经验可以和全区同仁们共同探讨。

1.备课组团结一致,集体备课加强反思

自从课改实施以来,学校每周都要举行校级听评课,一把手亲自把关,形成良好的课改科研氛围,从去年开始,学校每周举行两次课堂调研,学校五大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全体学科老师参与听课评课,给课堂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课堂调研中,历史组多次出课评课,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三个备课组也加强了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教研组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对每个备课组的进度、导学案、教学方法等进行教研交流。特别是为初三历史的复习提

供了往年宝贵的经验。

2.立足课堂,狠抓课本知识的落实,着力夯实基础

初三历史面临的现实困难是课时太紧,任务太重,快节奏的学习和复习会有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弊病,所以在学习新课和复习时,适时控制进度,对重点课、重点内容放慢速度,给学生消化掌握的时间,还注重了对教学目标的落实,做到

教学目标堂堂清。

3.以潍坊市《中考考试说明》为指挥棒,以必考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的进

行复习

作为毕业班的老师,务必要了解中考考纲说明的范围,细读大纲要求,鉴于初三课时少任务重的现实,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复习显然是不可能的,“找草下锄尚不能除尽”,遵照《考试说明》,严格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还是能解

决课时不足带来的复习困难的。

4.找出本学科的边缘生加以重点关注。

学生升入初三后,级部领导和班主任们都会对本班之内有希望升入高中的同学做一下基本的梳理,偏科的学生和边缘生都会得到关注,对介于B和C边缘的同学我们加大了课堂关注和课后检查的力度,致使这批学生在复习时不掉队。

2013年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第一轮:梳理教材、夯实基础

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潍坊市《中考考试说明》为指挥棒,以必考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的进行复习,此阶段复习时间从明年2月份开学到-4月15日,大约20课时,内容是中国历史第

一、

二、

三、四册,世界史上下册,中间穿插潍坊乡土史的学习和复习,此阶段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复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课的学习目标,提出复习内容和历史线索,做到复习线索清楚、重点突出,这一阶段的复习是初三总复习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夯实基础方面要加大力度,多给学生留出记忆背诵的时间,教师少讲精讲。

二、总复习第二轮:注重专题,重点复习、加强训练

本阶段的复习时间从4月底-五月底,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强化对《考试说明》中的必考内容的重点之重点的复习,了解中考考纲说明的范围,细读大纲要求,立足课本兼顾课内外阅读,研究近三年来的命题动向,筛出重中之重,结合区第一次中考模拟的命题动向和模考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搜集兄弟学校和各县市区的模拟考试题,进行一些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在第二轮复习中,以专题复习为主,侧重于细节和各个单元中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注重讲述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使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形成能力,有效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特别是应试的技巧。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

力,轻松迎接中考。

三、总复习第三轮:史时结合+重点问题汇总

本阶段复习时间从5月底-6月9日,本阶段是中考的冲刺阶段临近中考,时间非常紧迫,这时要引导学生不要再去做大量重复的练习,对本年度发生的重大时事进行归纳与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对今年中考的热点考点和重点进行整合,并搜集和设计有关的题型进行训练,这一阶段很有可能会出现因为复习时间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感到心里没底的现象,所以我们还要把《考试说明》

中的必考内容整理一个重点问题汇总,进行穿线复习,做到查漏补缺。 以上是我们关于中考复习的一些心得和我们的复习计划,不当之处,敬请同

仁们不吝指教,不胜感激。

五中历史教研组

2013-12-20

第4篇: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简析

纵观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不难看出,今年的试卷延续了近几年中考历史的出卷思路。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中国古代史的文化(选1),思想(选2)政治(改错1)经济(改错

2、3)等等。 图文并茂,题材新颖。如选(

1、

4、6 、

7、10)

第二、不避热点,难易结合。符合中考考纲的要求,并在考纲之中突出其为高级中学选拔人才的特点。拉开距离,如材料一;二中的最后两小题,活动与探究的最后两题。

但是,今年的中考历史试卷也有不同往年的特点,从试卷的分数比例中有以下几个不同与往年的特色:

第一、由以前的薄古厚今向古代史倾斜,今年古代史考查共10分占1/7值得关注。

第二、中国史部分占的比例变大,全卷共有43分,占总分数的61.3%。

第三、今年的一些大事记,周年、热点问题,都没有考查,这是一个新的动向,这说明我们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

第四、看似简单,但是有许多的题目考生无从下手。如材料

15、16的最后一问。活动与探究的最后一问。

通过分析我个人拙见,在我们以后的历史课堂教学与复习中要有以下几点注意的点:

第一、平时教学中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形成知识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指导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开卷能力。

第二、复习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特别要关注中国史的复习,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这不重要,那不重要,一定要面面俱到。仍然要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周年,今年不考不代表明年不考,我们要时刻警惕考试的变化。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开卷能力,学生在开卷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去翻书,即使翻书也找不到,今年的中考历史试卷中就有以下的状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如何去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内涵,从中找出规律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在不要书本的情况下找到想要的答案!

以上是我对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不太成熟的一些看法,我总是认为,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失败中找寻成功的思路,找到可以让学生轻松中考的思路,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可以操作的平台!让我们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中考历史中不会太难!

第5篇:2012中考语文仿真模拟题1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点缀狼籍锐不可挡大爱无疆无人问津(jīn)器宇轩昂B..妖娆静谧进退维谷相形见绌(chù)莫衷一事语无伦次 ............

C.嶙峋惭怍 草长莺飞 怡然自得潜心贯(guàn)注消声匿迹D.玷污讪笑(shàn)断章取义深恶痛疾 持之以恒 同舟共济 .............

2.根据要求默写下列诗文。(每题1分,共10分)

(1)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2),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5)(龚自珍《己亥杂诗》)

(6)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3.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①恰当)的位臵,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②(冒险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

⑴给文中划线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⑵文中划线的句子是病句,请在原句上修改。

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充完整。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下列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会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B.“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段名言是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的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C.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在水泊梁山火并王伦。

D. “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封建主义的代称,玉帝是最大的封建主的化身,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和平民的代表。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花果山,历数了孙悟空的数条罪状后,孙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诚实精神。

5.探究题:根据下列提供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6分)

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侵蚀着世界实体经济,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当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增长,稳就业。”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会使新增就业岗位增幅下滑和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会使企业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缩小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也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其影响将由外而内、由小到大地逐步波及许多领域,就业困难也将从农民工向城镇职工蔓延。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到明年年底将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专家分析,中国的大学生产生就业难除了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外,教育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盲目扩招和扩招时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择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学历至上”思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存在诸多问题。

(1)从材料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产生哪些影响?(3分)

(2)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3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家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起笔说明季节是秋天,统领全篇,写出了边塞景物与江南一带迥异。

B、“衡阳雁去”写出了词人的孤独之旅,在外镇守边疆的凄凉;“四面边声”说明了当时战场上的激烈场面。

C、“长烟”“落日”“孤城”说明了西塞边陲的荒凉,暗示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风格婉约激昂。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陈胜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日:“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臵,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有删节)(丙) 陈胜为王,妻之父兄往焉。胜以众宾待之。妻父怒曰:“怙强而傲长者,不能久焉。”不辞而去。是其事类也。(《索隐•顾氏引孔丛子云>)【注释】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②辩数:反复解说。③为通:即“为之通”,替他通报。④遮道:拦路。⑤伙颐:语气词,表惊叹。⑥沉沉:同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⑦发舒:放肆,随便。⑧颛:通“专”。妄言:胡说。⑨引去:自动离开。引,退。⑩怙(hù):依仗、凭借。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1)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2)或说陈王曰⑶苟富贵,无相忘⑷死国可乎⑸天下苦秦久矣⑹吴广以为然 ......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召见C大楚兴,陈胜王陈胜已为王,王陈D扶苏以数谏故言陈王故情 ........

9.翻译句子,(6分)

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⑶胜以众宾待之。

10.陈胜斩杀“故人”的原因是(用“乙”中的语句回答)(2分)

11.上面三材料分别从陈胜对待表现了他 的个性特点,导致他的结局,为他最终失败做了注脚。(4分)

(一)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一一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一一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一一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⑩⑧⑨④⑤⑥⑦①②③

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3.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

14.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3分)

15.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3分)

(二)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A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B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但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而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16.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3分)

17.根据第③段的内容,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3分)

18.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任选一处指出它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选处

19.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不少于50字)(4分)

(三)安魂之境李劼

人们常说坐化是生命的奇迹,高僧打坐,人随魂去,生命静静地转换,一如睡莲悄然开放。在这转换的时刻,与其说生命终止了,不如说死亡消失了。死亡变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向永恒的天空缓缓飞去……据说,《水浒》故事中的鲁智深就是这样坐化的。我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在《水浒》好汉中,唯有鲁智深是最具佛性的,鲁智深是个快乐的胖大和尚,说他快乐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私仇,从来不报仇雪恨,既不为兄杀嫂,也不大义灭亲。鲁智深仿佛是一个专门来到人间为受苦受难的人们打抱不平的菩萨似的,快快乐乐的普渡众生,既救落渡落难者,又超度施恶者;他一生所为,不掺带丝毫个人恩怨。鲁智深是所有梁山好汉中唯一的一个菩萨,这样的菩萨当然以坐化写完人生的最后一笔,所谓圆寂,指的也许就是这样的圆满和寂静。

于是我想起嵇康,想起嵇康和他的《广陵散》。四百年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一遍又一遍地为嵇康扼腕,为嵇康喝叹,以示感慨之意,以抒悲悼之情。但人们从来没有品味过嵇康在人生终了时显示出来的生命境界,从来不曾体悟过那曲《广陵散》作为绝响究竟绝在哪里响在何方。嵇康临刑之前,既不大碗喝酒,也不大块吃肉,而是悠悠地弹奏了他那曲《广陵散》。刑场上响起了婉转的琴声,狰狞的死亡由此被击碎,如同一片碎纸纷纷扬扬。我是说,嵇康弹奏《广陵散》,弹着弹着,悄悄地随着琴声走掉了,在刽子手杀死他之前,嵇康随着《广陵散》飞逝了。正因为这样的飞逝,《广陵散》才成了绝响。作为一曲绝响,《广陵散》绝在生命随琴声而去,从而让生命的旋律回响在纯净的天空。印度的一位禅师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一刹那变成了基督,从而使葡萄变成了美酒。葡萄是鲜活的,但又是暂时的;美酒是酿成的,因而是永恒的。当生命修炼到一个点上时,葡萄就酿成了美酒,暂时的变成了永恒的。当嵇康对着夕阳弹奏起他的《广陵散》时,嵇康就变成了《广陵散》,一如葡萄变成美酒,耶稣变成基督。所以正如鲁智深是个快乐的菩萨一样,嵇康也是快乐的。他是一位快乐的名士。魏晋的名士风度在嵇康变成《广陵散》的时刻达到了生命的极致。相形之下,阮籍是怯懦的,阮籍是自欺欺人的。阮籍喝酒佯醉,与其说骗了别人,不如说骗了自己。葡萄在阮籍那里始终没有变成酒。阮籍只是喝酒,但他自己却变不了酒。阮籍的生命没有像嵇康那样转由一种辉煌而宁静的极致境界而进入永恒。我为阮籍扼腕,一如我为嵇康庆幸。阮籍的聪明使他的生命停留在了头脑的灵活上,从而无以深入生命的内心世界。同样身为竹林七贤,生命在阮籍那里由于聪明而萎缩,生命在嵇康那里因绝响而开花。生命从阮籍的醉酒向前跃进一步是《广陵散》,生命从嵇康的《广陵散》向后倒退一步则是阮籍的醉酒。醉酒是吸毒,《广陵散》是入境;一个向下坠落,一个向上飞升。在阮籍醉啊醉倒在地上的时候,嵇康飞啊飞到了天上。一代风流就这样风云流散。

美丽的故事。不仅古老,而且风尘遮蔽。正如西方人逐渐忘记了耶稣成为基督的生命意味,中国人始终不知道嵇康变成《广陵散》的动人故事。正是这样的遗忘,使美国人在编排电影《莫扎特》的时候曲解了莫扎特和他的《安魂曲》。那位美国导演既不知道莫扎特为何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也不知道《安魂曲》对莫扎特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这部影片荣获了世俗透顶的奥斯卡奖,因为这部影片误读了莫扎特最后有关《安魂曲》的写作。编导从商业文明的立场把莫扎特写作《安魂曲》的故事读解成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使之在金钱的压力和魔鬼的诱惑下辛苦劳作,力竭而死。在莫扎特和《安魂曲》面前,商业文明的愚昧一如东方专制国家的庸众。商业的头脑没法领略一个艺术天才的灵魂及其生命的开花。因为正如嵇康弹着《广陵散》走掉了一样,莫扎特写《安魂曲》写着写着写了进去,变成了《安魂曲》,或者说其生命凭借这《安魂曲》远去了。这与其说是一种奇迹,不如说这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乃是因为后人在阅读这个故事时缺乏应有的内心准备。

20.作者认为在《水浒》好汉中,唯有鲁智深是最具佛性的。你怎样理解鲁智深“既救渡落难者,又超度施恶者”?(2分)

21.作者为什么为阮籍扼腕,替嵇康庆幸?(2分)

22.在作者看来,鲁智深的坐化、嵇康的临刑弹奏《广陵散》、耶稣的受刑、莫扎特的创作《安魂曲》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23.下面说法与本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的重点在写莫扎特创作《安魂曲》,这从文题是《安魂之境》可以看出。

B.本文在结构上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写鲁智深坐化、嵇康临刑和基督受刑,结构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C.本文认为莫扎特创作《安魂曲》与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富有艺术灵魂的天才作曲家的生命的开花,后者则是为了商业的目的、经济利益的驱动。

D.在作者看来,奥斯卡奖也是世俗透顶的,因为它往往用商业文明的立场解读一切,包括像莫扎特这样的艺术家的追求。

E.在写作手法上本文多次使用对比,有段落之间的对比,如鲁智深、嵇康、莫扎特的对比;有段落内部的对比,如嵇康与耶稣,嵇康与阮籍,嵇康与莫扎特,莫扎特与巴尔扎克等。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样的美丽是别样的美丽呢?思念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孤独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失去是一种别样的美丽;流泪的妈妈有一种别样的美丽;

爸爸恼人的呼噜声有种别样的美丽;一直疏忽的风景有种别样的美丽……最好突出平凡中的不平凡,厌恶中的喜欢,痛苦中的快乐……

1.请以“别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

2.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也可能会有许多你想知道的奥秘。请以“谁能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现你的疑惑、好奇、幻想或探索等。

3.容颜转换,心态改变,梦想摇曳„„曾经,生活再艰难,我们总会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曾经,怀抱着崇高理想的我们,信心满满地走进陌生的环境,只为一份寻觅一份向往。

请以“曾经”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自行立意。

要求:①补充题目;②记叙文;③适当运用描写、议论等,展开合理想象,抒发感情。

3.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4.C

5(1)①就业岗位减少;②就业人数增多;③就业困难波及多个领域。(每点1分)

(2)①国家应采取措施,遏制金融风暴的影响,保增长、稳就业;培养人才应充分考虑劳动力的需求结构;②高校应科学制订扩招政策和合理设置专业;③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改变择业观念;④用人单位应破除“学历至上”的思想。(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6.D

17.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

18.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2分)

19.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1分)

20.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3分)

22、没有私仇,帮助需要帮助的弱者;拔刀相助,惩治恃强凌弱的歹人。(意思对即可)

(2分)

23.阮籍是小聪明,他本可以像嵇康一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可他没有。嵇康是大智慧,他在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艺术地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意思对即可)(2分)

24.都是超凡脱俗的、纯粹的生命意义的艺术提升,是生命的升华而不是结束。(意思对即可)(2分)

25、AB(4分)

8、①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②短期气候预测的含义;③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发展的进程;⑤短期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9、短期气候预测是相对于长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以“月”、“季”“半年”“一年”为时间概念的气候预测。

10、列数字(1分)作用:用数字说明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危害巨大(2分)(意思对即得分)

11、对气象学本身,可以谈“科学研究允许失败”、“科学研究要不断修正失误”、“科学研究无止境”等;对说明文写作,可谈“实事求是”“准确”等。

第6篇:2012年安徽中考历史复习攻略

六安九中

吴跃广

(一)

安徽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已走过11个年头,在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上,开卷考试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伴随着十一年考试开卷,广大教师在应对开卷考试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给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怎样既能科学的甄别学生的成绩,又能让试题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是摆在中考历史出卷老师面前的难题。因此,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出现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试题的背景化或材料化。二是关注时事热点和周年事件。

试题的背景化或材料化,即很多题目都提供一些新鲜的背景或材料。不仅传统的列举题、辨析题、材料题等呈现着鲜明的背景化或材料化的特点,即使是选择题,也越来越多的出现背景或材料。这类题目,背景或材料往往只是引子,同样是考察某个考点,因为背景或材料的不同,题目就有了新意,而如果剥离掉材料,他就是某个历史知识点,因此,这类题目只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读懂考察信息,要做好并不难。

历史有7册课本(包括乡土史),时间跨度更是上下几千年,在70分的试卷里,选择怎样的考点,非常考验出卷老师的智慧。然而,自古以来,学习历史的主要功能都是知古鉴今,初中历史课程的考察自然也不会忽视这一点。事实上,这几年无论是谁主导中考命题,都会非常关注时事热点和周年事件。这些题目大都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热点以及周年事件,让学生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知古鉴今、史为今用。2011年中考试题,粗略统计,关注周年和热点事件的题目,选择题占5题,其中,第

1、11题考察的属于周年事件,第

2、

3、5题考察的是热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材料解析和分析探究题则全部在内,关注的有辛亥革命(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日本大地震和核安全等。这些题目分值核算达到近50分,占总分比例近70%,真正是“得热点、周年者得高分”也。

中考试卷关注时事热点和周年事件的特点给我们学生的中考复习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学生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很难有时间从媒体上去关注那些热点事件,而初中生概括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还较弱,因此,到底要关注哪些热点?历史老师对热点事件的搜集、辨别、概括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去关注哪些热点和周年事件,同样考验着历史老师的智慧。

(二)

2012年,我们该关注哪些热点事件和周年大事呢?进入新学期以来,我一直在整理相关材料,迄今共编辑了今年的12大热点,这12个热点分别是:

极端天气搅动全球,美国霸权影响世界; 末日预言无稽之谈,战争魅影阴魂不散; 一衣带水交心不易,欧债危机难解之殇; 世贸组织又添新丁,伦敦奥运扬帆即航; 两岸关系和而趋同,党的会议指引方向; 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我们一一来看:

极端天气搅动全球:2012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是重要的推手之一。这个热点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全球变暖的原因、环境、资源的保护、人类面临哪些共同的问题及如何面对这些共同问题等。美国霸权影响世界:中美关系一直是中考常态热点,而2012年还是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发表40周年,刚刚在2月,习近平副主席还访问了美国。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中美关系是今年热点中的热点。美国的发展史、中美关系的变迁、如何发展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和充当的角色等今年都应该充分关注。

末日预言无稽之谈: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预言看来是不会成真的,因为,预言本就是无稽之谈。不过,三角贸易、拉美独立战争、拉美经济的发展还是应该关注一下。战争魅影阴魂不散:利比亚战争、伊朗核危机、叙利亚乱局等向我们昭示着战争魅影阴魂不散。中东问题的由来、防止核扩散和和平利用核能、当今世界的主题、民主的发展、中国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及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等都必须给予关注。

一衣带水交心不易:2012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近段时间,中日两国在钓鱼岛命名上风波不断,而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一再于公开场合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更是激起中国人的愤慨。一衣带水,却交心不易。中日关系一直也是中考常态热点,2011年中考,由日本大地震考察了关于日本的一些知识点,所以今年中考在大题目上考察中日关系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仍需关注中日建交、南京大屠杀等知识点,在选择题、列举题、辨析题上关于日本的知识点还是可能出现的。欧债危机难解之殇:2012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希腊濒临国家破产,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就在欧债危机上寻求中国帮助。去年中考考到了欧盟的成立,但没有更多的关注欧洲,因此,今年中考考察欧盟的发展、欧盟如何应对危机、全球化下的全球合作、中欧关系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世贸组织又添新丁:2011年12月,经历了18年的漫长谈判,俄罗斯终于如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当今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世界贸易和投资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俄国发展史、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中俄关系等在今年的备考中应该重点关注。伦敦奥运扬帆即航:2012伦敦奥运会预定于7月27日到8月12日举行,届时,伦敦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针对此热点,今年中考复习还应该关注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主义等在内的英国发展史、近代以来的中英关系等知识点。

两岸关系和而趋同: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成功连任。2012年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因此,今年中考考察两岸关系的可能性极大。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近代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分离和回归、造成现在海峡两岸相隔的原因、当前的两岸关系等都是中考关注的方向。党的会议指引方向:中共十八大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针对这个热点问题应关注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知识点。

最后两个热点“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也应该关注一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这标志着我国决心要改变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隆重纪念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它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建设文化和谐是当前我们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还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科技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所以,我觉得今年中考考察中国古代史的题目可能会关注文化科技方面,题型可能在选择题、列举题、辨析题等上。此外,我们还要关注科技创新、三次科技革命等相关知识点。

上一篇:党建办公室工作制度下一篇:公司招聘录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