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历史遗址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

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有感

2011年10月2日,我和妈妈冒着小雨,到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在排一会儿队的工夫,我看见有一些人在穿着孙中山式的衣服和道具,拍照留念,参观还没开始我就对这一些革命先烈产生了敬畏之情。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红楼”。这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我们就默默地去顶礼膜拜。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起义史陈列,鄂军都督府陈列,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看着这些照片与历史记载文字,想到这些英烈们,是曾经为正义,为全民族自由而战的英勇战士。

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化,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数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次参观后,我更加了解到整个革命的过程,是异常复杂和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者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悲愤,胜利和失败都来得迅速。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将来的顶梁柱,青少年的素质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将来的面貌,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努力奋斗,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现在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多多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第2篇:5月思想汇报:参观革命遗址,弘扬革命精神[大全]

敬爱的党组织:

为积响应党组织和党课学习的班的号召,同时也增强我们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昨天下午,我们文学院第47期分党校班第七组来到昙华林,缅怀革命先烈,参观革命遗址。这次的活动,使我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树立了早日入党的坚定信念。

紧挨着大教室的是这些学员的训练场和学生寝室。现在的操场上满是郁郁葱葱的草,给人一种勃勃的生命力;学生宿舍的被褥都有些旧,但叠得整整齐齐。讲习所实行全军事化管理,这里的学员每天早上5点钟必须起床,然后是两小时的军事训练,还有理论知识的学习,纪律十分严格。食堂虽小,但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毛泽东等一大批教员优势在这里和学生们共同进餐。在种种先进因素的影响下,这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并不能让我们对党的历史有全面深入地全部了解,但是却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社会实践活动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是对理论的最好阐释。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实践活动带给我的思考却没有结束,那就是“思考与责任”。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思考着救国之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坐在屋子里空想。这是一种理性地思考。

入党是一种信仰问题,党员的先进就在于思想进步。而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关键就在于思考。平时,对社会最新动态和现象,多进行分析、思考、总结,及时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营养,多对思想进行过滤和提纯。同时,我们更要勇敢的担负起知识分子肩头的责任。责任并不是一种重荷,压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喘不过气,而是一种动力,一种支撑。我们必须要多思考,多总结,要勇于担起我们的责任,用心去经营每一件事,用心去服务,去奉献,理性的看待问题。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作为一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一名成员,我们更要勇敢担负起肩上的责任,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对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汇报人:试卷下载网

2012年5月2日

第3篇:新闻10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心得体会

参观红色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我班于11月17日分别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址和中共“五大”会议会址,领略了红色革命时期党的发展历程;回校后我们又开班会分享参观学习的心得,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他们回顾历史,结合目前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良好氛围,就对党和自身责任的认识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以下对大家的心得体会作个总结。

1、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正确的党,我们要永远跟党走。

“八七”会议会址的一楼辅助陈列分为三个部分,即“风云突变”、“重大转折”、“星火燎原”,展出的300多件文物、照片和珍贵历史资料,再现了“八七”会议的历史,讴歌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力挽狂澜、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的光辉历史。二楼的原状陈列,复原了“八七”会议会场,通过简单朴实的陈设,展示当年开会的实况。“八七”会议会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中共中央遂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尽管武器、兵力相差悬殊,仍大义凛然地起来革命,对抗使中国民不聊生的国民党。我们党成立的初衷是推翻封建统治、赶走帝国主义,建设一个独立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中国。如今经过

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到现在将近9千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可见党深得人心。

在中国共产党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而成长,尽管在这个道路上,也遭遇了重大挫折,但它还是挺过来了。邓小平同志纠正错误,提出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主张,坚持改革开放,后来的党的领导人也在健全党的制度,旨在使中国繁荣富强,如今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便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我班同学大多自觉加入中国共青团,还有几位已成为光荣的党员,我们将永远跟党走,提升自身素养,承担起建设中国的重任。 2、 争做优秀团员、党员,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作为一名团员、党员,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应以身作则,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目前我们在学校里,能参与的社会活动不多,但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拟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成才之路,然后坚持不懈地奋斗。

平时,“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早起早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课前充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少玩游戏多自习,将来必成高富帅。最重要的是,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应当趁此大好年华勤苦学习,努力奋斗,将来争做时代弄潮儿。

3、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把十八大吹响的奋进号角化为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砥砺奋进,狠抓落实,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要敢于担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党的意志,是全国人民的期盼,是历史的重托。面对新的使命、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不能无动于衷、不能无所作为,而要敢于面对,敢于负责、敢于担起历史的接力棒。在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把干事创业放在第一位,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竭力干事,勤勉干事,增强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高度自觉,强化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事业心,拿出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干劲、百倍的才智,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切实开创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要敢于比拼。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举世公认。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不能有半点懈怠和停滞不前,而要冷静地看到,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面临诸多新挑战。全球化的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可见,我们要正确看待成绩,居安思危,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始终保持不骄不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凝神聚力,团结一心,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着力

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争创发展的新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要敢于胜利。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落实十八大的部署,实现这些目标,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遇到的很多问题没有现成解决方法,只有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攻坚克难,完成任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目标一旦确定、任务一旦明确,我们就要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一刻也不懈怠,一刻也不停顿,一刻也不放松,做到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努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实现十八大制定的美好蓝图,需要我们发扬“亮剑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投身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实践中去,努力开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第4篇:历史不能忘记 ——寻访革命遗址的的调查报告

实践过程:

时间安排:

8月2号—8月3号:网上资料查阅

8月4号—8月5号:参观历史遗迹

8月6号—8月7号:总结调查结论和书写调查报告 实践内容:历史不能忘记——寻访历史遗址 研究方法:资料法,观察法 参考文献:

【1】《黄桥战役总结》 【2】《新四军黄桥战役史料》

【3】《黄桥战役中统战工作的战略性地位》 实践效果:了解了黄桥的历史遗迹

(一)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二)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历史不能忘记 ——寻访革命遗址的的调查报告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具有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它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黄桥历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334省道、如黄线、姜八线在镇区内交叉穿越,宁靖盐和宁通两条高速公路从黄桥擦境而过,新(沂)长(兴)铁路在黄桥设有客货编组站。

黄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黄桥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2000余间,以及少量的宋代建筑。现有东、南、西3片传统古街区,总面积近30公顷。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街巷24条、古寺庙3座、宗祠7座,还有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有影响的文物古迹有工字楼、陶勇指挥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明清建筑群、御史府、何氏宗祠、福慧寺、宋顾孝子亭、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丁西林故居、粟裕同志墓、牛皋洗马池和“致富”、“文明”二桥等。宋孝子顾昕、明太仆寺少卿何棐、清音韵家何萱、辛亥元老朱履先、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著名生命科学家王德宝等都诞生于黄桥。黄桥又是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著名的黄桥战役之地,至今仍保留着不少革命历史遗迹遗址。抗日救国时期,一场震惊中外的黄桥决战成为黄桥的历史增添的新的辉煌,一曲黄桥烧饼歌从此唱响了大江南北。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为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一)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为纪念黄桥战役的胜利,缅怀战役中牺牲的900多位新四军烈士,对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艰苦奋斗,省政府决定,于1989年10月建成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纪念塔坐落在姜八公路和如泰公路交会处的黄桥镇东门广场中央,塔高23?8米。造型是两面飘扬的红旗,相拥相吻,象征八路军、新四军胜利会师和“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动人场景,对应陈毅“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的诗句。塔基为八角形,寓意八路军为抗日救亡、拯救中华的磐石。四周台阶为4层,步步登高,寓意新四军造福人民康乐幸福的阶梯。八与四的构思,又象征着

1 新四军与八路军胜利会师。

纪念塔主体为混凝土浇铸、汉白玉贴面,塔基由花岗岩铺设,塔名为粟裕手迹,用金箔嵌贴。塔身北面镌刻了陈毅的诗句手迹:“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巍峨的纪念塔和气势磅礴的诗句,相映生辉。

纪念塔的建成,为泰兴又添一处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特别是清明节前后,人们成群结队,到塔前开展祭扫活动,缅怀烈士的革命精神。

(二)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接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任命韩德勤为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8年初韩德勤任国民革命军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实际代理总司令)兼89军军长,并于当年5月兼任江苏省代理省主席,参加徐州会战的南线阻击战。5月上旬,日军佐藤支队从盐城北犯,韩德勤率部(89军、57军及保安旅)迎战。但因韩部多为保安团改编战力较低,而且韩部兵力分散(因防守东海和增援台儿庄,其所辖之57军仅一个旅参战),正面阻敌失利。蒋介石一度通电斥责韩德勤。日军攻占阜宁后,因在沿途等地留守兵力较少,国军韩德勤部保安旅等部队对天生港、南通、如皋、东台等地的留守日军进行反攻,并挖毁公路、破坏桥梁,致使日军通向后方的200公里运输线断绝,日军被迫组织武装船队转而走水路运输。由于后方交通线遭到破坏、各据点被连连攻击,日军华中派遣军被迫命令阜宁日军停止前进,以一部向海州(连云港)挺进。日军101师团之101旅团在驻守阜宁期间“扫荡附近之敌”,遭韩德勤第24集团军之111师、117师有力反击,产生很大伤亡。[1] 白崇禧在回忆录中曾称:“五战区于徐州会战时,韩德勤为江苏省主席兼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保有苏北、皖东以至运河以及通海公路(南通—海州)之北端,且迭次向津浦路南端游击,减轻我第五战区之特别威胁,于台儿庄之胜利有间接之贡献。”[2] 此后韩德勤领导下的苏北国军积极对日作战,巩固和扩大了以淮阴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陇海津浦交通线,牵制了日军的行动,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军事活动,也给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1939年1月,国府军委会划定“长江以北,津浦铁路以东,老黄河以南为鲁苏战区,以于学忠为战区总司令”,辖第

51、

57、89军等正规部队和大量地方部队、游击部队。4月军委会特于苏北兴化成立战区副总司令部,韩德勤任鲁苏战区副

2 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所辖包括苏北33个县市(占江苏省的二分之一),主力有第89军和第57军之第112师(时第111师划归于学忠指挥),还指挥苏北的江苏省10个保安旅、6个区保安司令部、1个税警总队,共约10万人。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部的设立,是江苏省国民党敌后战场形成的标志。

当时苏北国军抗日武装主要由正规军、准正规军,地方团队和民间武力组成。苏北正规军,主要是第89军(下辖33师和117师两个师,后又增设独立第6旅),这是韩德勤的嫡系部队;东北军的第57军,后来主要由于学忠指挥,在鲁苏边境活动。苏北准正规军,主要包括第8军游击队(税警总队)和李明扬指挥的游击部队(二李部队)。第8军游击队为原财政部税警部队所改编,一度挂靠在第8军名下受其指挥,但实际上和第8军并无渊源。第8军游击队游击司令初为曾锡珪,后因与韩德勤矛盾重重、差点内讧而被撤职,以黄埔一期生陈泰运接任司令。李明扬为国民党元老,参加过辛亥革命、护法战争、二次革命和北伐战争,抗战前曾一度做过江苏省政府委员、省保安处长。抗战爆发后李明扬先后任徐州行政督察专员、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苏鲁皖游击总指挥、苏北第四游击区总指挥等职。徐州会战后,李明扬转移到泰县发展,自成体系。李明扬手下有李长江,为其亲信兼副手,因此当时多合称其二人为“二李”。鲁苏战区成立后,李明扬所部改编为鲁苏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部,下辖7个支队及苏北保安团一部,后来扩充为8个纵队、2个独立支队和1个独立团[3] 。二李的辖区分为泰县和沛县两个中心,以泰县为主。

黄桥决战胜利结束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陈毅、粟裕领导下,乘胜北进,沿通榆路,直取海安、东台。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为了策应黄桥战役,日夜兼程南下,经涟水强渡盐河,突破韩德勤的黄河防线,占领阜宁、益林、盐城。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和八路军两支先头部队会师于东台、盐城之间的白驹狮子口。两军会师后,新四军在苏北的兵力部署是,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3个纵队12000多人,集中于东台、海安以及(南)通、如(皋)、海(门)、启(东)一带。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3个支队17000多人,占领皖东北及淮海区、盐阜区的大部分地区。黄克诚和陈毅两支部队密切配合,基本控制了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纵横数百里的苏北地区。

3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花园回廊曲径,古朴典雅。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于1979年4月筹建,198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是人类的精神遗产,是我们瞭望未来的思想刻度。家有小结,国有大结,抗日历史遗迹,见证了一段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血泪史。

第5篇:参观考察革命历史纪念馆

作业

请同学们自行回家参观考察家乡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红色景点,没回家的同学参观考察梅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江南校区对面剑英公园内),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第8周内撰写相关的考察报告、体会文章。感想体会题目自拟,字数为800字以上,一律用文稿纸抄写,要求字体端正,语言流畅,一定是自己的感想体会,感受出传统和精神,感悟出人生的真谛,寻找出奋发向上的动力,望同学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反对抄袭,一经发现以零分计。此次文章在第9周上交,以总分20分计。

刘加洪

2013.10.13.

第6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我受益颇深,感触良多。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面对它们,时而震撼我心,时而令我胆颤心惊。

在馆内,有几处场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的。伴随英国鸦片的入侵,我们国人的国民素质以及战斗力日益下降。看着展馆中吸食鸦片者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萎靡不振,弱不禁风。林则徐有感于国运安危,发起禁烟令,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风生水起。虽然透过历史我们知道,禁烟运动没有圆满结束,但毕竟打击了英国对我国倾销鸦片,挽救了一批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那是我们历史辉煌的一刻,的确应该永远载入史册。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的礼场是如此的恢宏壮观。宽敞的场地,整齐的桌椅,洁白的桌布,醒目的青天白日旗,场地上方还挂满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旗国徽。整个礼场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日本轰炸广州,我们百姓惨不忍睹。在馆内陈列着一个倒塌的房屋,有躺在地上被砖块和木头掩盖的母亲,还有一个在旁边哭喊的小孩,样子甚是悲凉。此情此景,令我触目惊心。再看看,旁边的文字介绍: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轰炸广州超过800次,投弹10000多枚,炸死炸伤民众5000人以上,炸毁民房1000多幢,这是广州市民被日机轰炸的惨状。顿时,我内心百感交集,既有对日军的憎恨,亦有对百姓的怜悯。

广州起义的坚不可摧。面对杀戮,我们唯有反抗才有存活的可能;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民众的力量。广州起义的烈士们,你们站起来是一座雕像,你们倒下去亦是一座丰碑。是你们阐释了什么是革命精神。

我继续往前探索,馆内十分安静,充满了严肃的气氛,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每一个参观者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发生的这一切。有辉煌的历史亦有耻辱的历史,我们只有正确的面对历史事实,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结束屈辱史,延续并创造辉煌史。

上一篇:安全教学工作计划总结下一篇:项目部内部管理制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