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广播电视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计算机网络病毒、非法攻击无所不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有着不同的安全要求,按相应的防范等级进行等级保护势在必行。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播出等多个环节,安全防护等级要求不尽相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要按要求进行等级评测和保护,通过技防和人防相结合,抵御各种来自内部、外来的破坏,保障广播电视业务正常开展。

第一篇:广播电视论文

成都广播电视近况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1112万人,总户数391.6万户,其中农村人口640万人,农村总户数213.8万户。

成都把2010年定义为“城乡一体化纵深推进年”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元年。

现状及存在问题

成都广播电视系统固定资产24.6亿元;市级播出机构2个,网络传输机构2个;县级播出机构12个,转播机构2个,网络传输机构14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6座,转播台12座。

1、光纤有线电视网络

①全市总户数391.6万户,有线电视用户212.7万户,占总户数54.3%。其中:主城区及城关镇户数177.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76万户,城区入户率高达99%;农村地区户数213.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36.7万户,农村地区入户率仅17%。

②全市222个农村地区乡镇全部实现光缆干线联网,光缆通达率100%;2283个农村地区行政村中,896个实现了光缆干线联网,光缆通达率39.2%。

③全市光缆干线总长16060缆公里,其中农村地区8150缆公里;光纤有线电视网络约3500个光节点,其中农村地区1877个光节点。农村的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2、无线广播电视覆盖

2009年末,成都共建电视转播发射台21座,调频广播转播发射台16座,有线广播电视台12座,传输广播、电视的城乡干线网络总长20190千米。广播电视在成都行政区域内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

中央、省、成都市的模拟广播电视基本信号以无线开路方式对全市大部分地区有效覆盖。广播信号覆盖农村地区95%的用户,约203.1万户;电视信号覆盖农村地区63%的用户,约134.7万户。随着模拟电视上省广播电视高塔发射以及龙泉驿等12座模拟无线电视转播台建设,2008年实现模拟无线电视信号覆盖农村地区95%。

3、卫星电视地面接收

成都约有27.6万农村边远山区用户通过接收传输卫星信号收看电视节目,占农村地区总户数的12.9%。卫星地面接收方式收看电视的农户比例偏大。

4、广播电视服务水平及内容

①成都主城区及城关镇有99%的用户,约176万户;农村地区有17%用户,约36.7万户,通过光纤有线电视方式可收看到约50套模拟电视节目和约110套数字电视节目。

②农村地区有60%的用户,约128万户,通过模拟无线开路方式收看电视(低标准)只能收看到5套电视节目和收听到3套广播节目。

③农村地区地域人口居住分散,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成本高、投资收益低,广电网络公司不愿投资;农户需交纳较高的入网费,安装有线电视意愿不高,大部分农村地区用户还不能接入光纤有线电视;不能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高的广播电视节目。

成都有线电视运营主体

成都城区内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主体是由省网络公司、市兴网公司、市网络公司共同分享,形成了“三网并存”、“三网分治”的“三国”格局,其中兴网公司用户数量最多。各家公司情况如下:

1、四川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负责全省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的专门机构,从事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并经营广播电视扩展业务和增值业务。现拥有的全省广播电视网络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计划在3-5年内投入资金达15--20亿元。网络已覆盖全省19个市(州),省级干线全长48642皮芯公里。在成都市也建立了有线电视用户接入网络,覆盖成都地区。

公司地址:成都市天仙桥滨河路1号,客服热线:96655

2、成都市兴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是经成都市政府(成办函〔2004〕160号文)批准于2004年7月27日组建的国有网络经营机构,注册资本2.27亿元,资产总额8亿元,员工1600余人,拥有三家分公司和十四家郊区(市)县子公司,光缆线路总里程5万多公里,全网覆盖80多万芯公里,覆盖光节点6000多个。2010年有线电视用户18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近80万户,双向互动电视用户6万余户。

公司地址:成都市顺城大街341,客服专线:96543

3、成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由四川省有线电视台、成都市有线电视台和成都聚友泰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主要从事成都二区(成华区和武侯区)的光缆连接、支线网络施工及区县网络改造升级工程,并对整个光纤网络进行管理和营运,在市内建有5家服务站,总投资近亿元,可新增25万用户,使用户量达50万户。

公司地址:成都青羊区太升路街道顺城大街252号,客服:028-87650993

网络资源整合

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用户数约1160万户,但由于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分散在省内200多个网络经营机构中,管理落后,经营粗放,严重阻碍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产业的发展,使四川在全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加快四川广播电视业改革步伐,打破条块分割状况,按照《整合四川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资源、组建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方案》,以四川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资产为基础,由四川1个省级股东、21个市(州)、96个县(市、区)的共118个发起人(股东)单位共同发起组建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月21日,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成为国家广播电视行业的省级网络公司,承担四川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运营和管理职能。公司拥有覆盖四川各市、州的广电光缆干线网络和到用户的光纤同轴混合网络(HFC),这是一个从国家级干线到省级干线,从省级干线到地方接入网,相互连接、结构独立完整。目前,公司已广泛提供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数据广播、互联网综合服务和数据通信服务等多项业务。

2010年成都广播电视的目标

2008年8月,成都市广播电视局和四川省广播电视科研所起草《成都市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总体规划方案》(2008—— 2012年)。《成都市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意见(2009-2012)》提出要大力实施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人人看”三大工程,明确了2010年目标:

1、按照国家“三网融合”要求,研究提出成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建议,在《成都广播影视发展策略研究》基础上,做好成都广播影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组织实施《成都市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组织开展 “成都广播影视信息系统”、“全域成都电影市场现状及发展”、“全域成都公共广播网”等重点项目的研究论证工作。

①在启动高标清同播基础上,确保高清节目制作能力在2010-2012年达到40%以上。

②研究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

2、组织实施“户户通”、“村村响”、“人人看”三项重点工程,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加快推进电视“户户通”工程:

①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50户以上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有线光纤通达率100%,年内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完成378个村的中央第二批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配置工作;

②2010年6月底完成成都地区地面数字电视覆盖暨“村村通”无线发射台“模改数”试点工程。

③加快推进广播“村村响”工程,实现 2009年以前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中的30%和2010年所有新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广播电视室;500个村建立广播电视室。

3、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配合做好全省网络整合工作,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改革发展,工作重点要放在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目前用户投诉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宾馆饭店等重要点位的广电节目有效覆盖,配合解决主城区内有线电视网络“三网并存”、“三网分治”带来的若干问题,努力形成主城区统一的节目平台、服务平台和传输平台;

4、全力组织实施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加快推进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和综合应用。

5、支持中广传播四川公司开展手机业务(CMMB)和地面数字电视在成都的覆盖试点工程。

建设情况

2010年上半年,全市广播影视灾后重建项目共完成投资9636.83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2.2%;完工项目2个。15个广播电视灾后重建项目共完成投资19180.12万元,完成投资额占规划总投资的88.5%;总共完工项目10个,在建项目5个。18个电影灾后重建项目已于2008年底投资72万元全部完工。

1、成灌快铁是灾后重建第一重大交通项目,也是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成灌快铁郫县段沿线全长30余公里,涉及36个村。郫县为每新安装用户财政补助400元,共计取缔卫星锅盖300多个,拆除户外天线8600余个,兴网公司安装有线电视用户8961户。

2、成都2009年为全市3015个20户以上自然“盲村”77804户农村群众配置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完成全市新建成的651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有线光纤通达民生工程,648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室建设。经省、市发改部门确定的15个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开工在建项目13个,完工项目2个;共落实资金17886万元,完成投资7969.7万元;全年共投入民生工程建设资金约2300万元,投入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室建设约900万元。完成建设项目有线电视系统质量检测180个,覆盖用户约17万户,覆盖终端约37万个。

3、金沙院线公司率先在全国开通了“GPRS远程监控系统”和“数字节目卫星接收系统”, 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两项高科技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单位。

网络设备供应商

2006年5月21日,兴网传媒公司实施的成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入围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供应商有: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共五家。

2007年6月16日兴网公司启动了成都市数字信息化社区双向互动电视项目;

2010年2月5日,兴网公司互动数字电视系统边缘调制设备(IPQAM)及网络管理系统入围代理商有:北京汇集视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代理的哈雷NSG 9000,深圳市宇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代理的思科RFGW,北京安达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代理的泰德EQ8096;

2010年1月20日兴网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入围供应商有:成都华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华塑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力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17日兴网电缆入围供应商有:杭州宏峰电缆有限公司、四川爱通电子线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一舟线缆有限公司;

2009年7月13日兴网EOC设备入围供应商有:成都华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数爱信,成都市广达电子电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自产),深圳赛瑞琪电子有限公司(自产),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公司(自产),武汉峰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6年25日兴网线电视双向互动平台系统入围供应商有: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思华科技(上海)有限公司、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2009年6月30日兴网光有源设备及有源设备入围供应商有:

①1550光放大器/1550光发射机:四川省大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璧虹广播电视新技术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雷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凌云天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通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②1310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四川省大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汇源广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广达电子电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无锡雷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③干放、栋放、供电器:四川省大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新力光纤网络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线电视“户户通”试点工程

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都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08〕98号)的要求,2008年选择7个镇共约3万农户有线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进行了试点建设;“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试点建设的建设成本:

1、试点工程涉及镇以下二级光纤传输网和同轴电缆接入网部分,光干线部分:镇(乡)到行政村光干线建设中,每个行政村光节点平均费用为7-9万元,行政村以下每个光节点建设平均费用为1.5-2.5万元/个;

2、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接入网部分:集中居住区户均工程造价约为200元/户,相对集中居住的坝区、丘区、山区工程造价分别为280-350元/户、370-440元/户、480-550元/户。

3、按照“财政补贴一点、公司投入一点、农户承担一点”的原则分摊,二圈层的双流、温江按网络公司40%,市财政30%,县财政30%的比例分摊投入,实际网络公司、市财政、县财政投入费用平均约为:200元/户、140元/户、140元/户;三圈层的邛崃按网络公司40%、市财政40%、县财政20%的比例分摊投入,实际网络公司、市财政、县财政投入费用平均约为:220元/户、220元/户、110元/户;各试点地区仅向入网农户收取100元/户的费用。

“户户通”目标

到2012年末,成都要实现全市行政村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光纤通达率100%,即“光纤两到”;实现农村地区70%的农户通过光纤有线电视方式入户,25%的农户通过无线数字电视方式入户,5%的农户通过直播卫星方式入户的目标。使成都农村地区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实现光纤有线电视“50+10”标准,无线数字电视“25+10”标准的广播电视“户户通”,比国家要求的2020年实现“8+4”标准的“户户通”提前8年。

1、用户发展目标

成都在2009-2012年完成1387个行政村的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使光节点达8968个,新发展光纤有线电视用户113万户,入户率达到70%;新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51.6万户,入户率达到25%;接收直播卫星信号用户控制在10.7万户左右,入户率约占5%。

2、工程建设目标

①充分利用电信、电力等部门的国有杆路资源,敷设光缆18491km,新增光节点8968个,完成1387个行政村、7581个农村集中居住区和相对集中居住区的有线电视光缆干线通达,实现全市行政村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光纤通达率100%,即“光纤两到”。

②建设与光纤干线配套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接入网,完成行政村和农村集中居住区38.7万农户和相对集中居住区74.3万农户的接入。

③在金堂土桥等地提升改造无线数字电视发射台6座、发射站8座,形成覆盖全市的无线数字电视网络体系。完成51.6万套无线数字电视接收装置的安装。

④新安装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装置10.7万套,解决山高谷深,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农户收看电视的问题。

3、进度安排

①2010年完成镇(乡)到376个行政村光干线建设,使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100%;完成行政村到2727个农村集中居住区和相对集中居住区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的建设,新敷设光缆8176公里,新增光节点3103个,并完成相应的同轴电缆接入网的建设。基本完成成都有线电视光缆干线网络的布局。

新发展光纤有线电视用户31.3万户,入户率达到47.6%;

新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3.7万户,入户率达到14%;

安装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装置5.2万套,入户率为5%。

全市农村地区总体入户率达66.6%。

②2011年完成行政村到1394个农村集中居住区和相对集中居住区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的建设,新敷设光缆1654公里,新增光节点1394个,并完成相应的同轴电缆接入网的建设。

新发展光纤有线电视用户28.6万户,入户率达到61%;

新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5万户,入户率达到21%;

直播卫星电视入户率为5%。

全市农村地区总体入户率达87%。

③2012年底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当年完成新发展光纤有线电视用户19.3万户,入户率达到70%;新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8.6万户,入户率达到25%;直播卫星电视入户率为5%。

全市农村地区总体入户率最终达100%。

“户户通”资金

建设资金按照“财政补贴一点、公司投入一点、农户承担一点”的原则分担。

1、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概算

工程建设概算投入资金总额89117.22万元

①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投入61653.84万元

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总计投入61653.84万元,其中:二级光纤传输网工程建设投入26258万元(户均232元);

同轴电缆接入网工程建设投入35395.84万元(户均313元)。

②无线数字电视网络工程建设投入22127.28万元

无线数字电视网络工程建设总计投入22127.28万元,其中: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投入1500万元(户均29元);

无线数字电视接收装置投入20627.28万元(户均400元)。

③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投入5336.1万元

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装置总计投入5336.1万元(户均500元)。

2、工程建设资金分担原则

①二级光纤传输网工程建设部分,由市本级财政和县级财政共同出资,出资比例为:

二圈层地区由市本级财政出资50%,县级财政出资50%;

三圈层地区由市本级财政出资70%,县财政出资30%。

②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建设部分

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提升改造工程由市本级财政出资。

③同轴电缆接入网及无线数字电视接收装置工程建设部分

由成都兴网公司及其子公司和接入农户共同承担,承担数额为:

二圈层地区由农户承担100元,其余部分由成都兴网公司及其子公司承担;

三圈层地区由农户承担80元,其余部分由成都兴网公司及其子公司承担。

④直播卫星地面接收工程建设部分,由中央、省级和市、县级财政以及接入农户共同承担,承担数额为:

二圈层地区由农户承担运输安装调试费100元,其余部分由由市本级财政出资50%,县级财政出资50%;

三圈层地区由中央、省级财政补贴909万元,农户承担运输安装调试费80元,其余部分由市本级财政出资70%,县级财政出资30%

3、工程建设资金分担方案

按照中央、省级、市本级财政,各区(市)县级财政、成都兴网公司及其子公司共同出资,以及接入广播电视信号农户分担一部分的方案,共筹集资金总额89117.22万元,其中:

①中央、省级财政共同出资909万元。

②市本级财政出资20658.73万元。

③县级财政出资10624.26万元。

④成都兴网公司及其子公司共同出资41812.09万元。

⑤接入广播电视信号农户共分担15113.14万元。

2012年底该工程建设完成后,实现全市行政村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光纤通达率100%,即“光纤两到”;实现农村地区70%的农户通过光纤有线电视方式入户(即“50+10”标准),25%的农户通过无线数字电视方式入户(即“25+10”标准),5%的农户通过直播卫星方式入户的总体目标。

结束语

《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年8月9日获国务院批准。成都现已获批的地铁线路有两条。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5.99公里,工程总投资约69.87亿元,预计2010年建成试运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

根据成都市城市快速地铁线网规划,成都地铁将拥有7条线,线路总长度274.15公里,其中地下线长度144.24公里,地上线129.91公里。这7条地铁线路将在2035年全部完工,届时,在主城区15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铁线路的覆盖率将达到80%。资金投入为:

1、2006年至2014年,预计投入300亿元,完成总长为83公里的地铁1、2号线建设;

2、2015年至2024年,预计投入500亿元,完成总长为123公里的地铁3、4、5号线建设;

3、2025年至2035年,预计投入300亿元,完成总长为80公里的地铁6、7号线的建设。

在绵阳三网融合试点的经验积累下,随着成都地铁的开通和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将给成都的广播电视事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作者:代月波

第二篇: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与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的比较

【摘要】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国营广播电视体制、商业广播电视体制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广播电视制度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在性质、节目内容、服务的对象、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有着更多的相似点。两者的定义比较模糊、趋同,或者说还不太准确。

【关键词】公共广播电视体制 国营广播电视体制 比较

一、两种体制的概述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是一种介于完全的商业化和完全的政府控制之间的模式。它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但并不由国家直接管理,一般通过国家委托、特许的公共机构提供广播电视节目,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其日常的运作经费以观众的电视机执照费、社会团体与个人的捐助为主,国家财政补贴为辅。大多不接纳商业广告,有的容许少量的商业广告,但明确规定不能影响节目的内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下制作的节目一般定位高雅、讲究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社会责任至上。最著名的有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放送协会(NHKl、美国公共广播公司(CPB)、公共电视网(PBS)、全国公共广播网(NPR)等公共广播机构。

按照现行的解释,国营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社会主义国有模式,因为社会主义的政府代表人民利益,所以是政党和人民的喉舌和宣传工具;第二种主要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如老挝、斯里兰卡等,它们都在20世纪初从殖民统治下取得独立而产生的。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民族问题亟待解决,政局的稳定成为一切的前提,执政者自然将广播电视作为宣传工具而牢牢把持在手中;第三种为一些西方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希腊等,这些国家根据它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往往自成体系。采用了广播电视国有为主的模式,国家拥有并控制该系统,由国家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或经营。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当属于第一种情况。属于国营体制。为了分析方便,我们选取中国的广播电视体制作为国营体制的代表。与公共体制进行比照。

二、两种体制的不同之处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至少在四个方面有着差异。

第一,双方在所有权和管理模式上有着差异。在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中。公共广播电视既不属于私人,也不属于政府,比如英国广播公司。1927年,英国王室为改组后的英国广播公司颁发了皇家特许状,根据该特许状,英国广播公司作为公共营业性质的独立广播事业组织。拥有在英国进行全国无线电广播的垄断权。它的最高决策机构为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首相、反对党领袖等,具体操作由下设的总经理负责。日本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NHK的管理机构由政府首脑提名、议会批准。管理机构确立后就独立运转,不受政府的领导或控制,从电视台的办台方针到财政预算、节目制作、播出,都由管理机构最终决定。在国营广播电视体制中,公共广播电视属于国家财产,政府直接进行管理。政府有专门的行政部门管理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台的主要人事任免实行行政程序,接受政府的控制。如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接管理,并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导。

第二,双方在经费来源上有着差异。在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中,广播电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机的执照收入、社会个人团体的捐助以及国家的财政支持。其中以国家的财政支持为辅。如2003年度日本NHK的收支预算,事业收入为6802,6亿日元,其中视听费为6711,1亿日元。而在国营广播电视体制中,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其他任何部门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不得在电视台投资或参股。广播电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保证电视台的正常运作,同时也接受团体和个人的赞助。

第三,双方在性质和目的上有着差异。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由于收入最主要来源于公众。遵从为公共服务的原则,目的是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避免为政府和商业集团所左右,提供自由、公开、理性与多元的公共领域,让公众共享、公用。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由于政府的直接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政府和执政阶级的耳目喉舌出现,它的宣传报道方针必须和政府的施政纲领保持一致,承担着宣传政府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履行教育、引导、娱乐、传播信息的功能。

第四,双方在节目内容、表现风格上有着差异。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由于着眼于公共服务。在节目内容和风格上多注重新闻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并进行深入讨论,从而赢得较高的公信力。如作为以“毫无畏惧地追求事实真相”而著称的公共媒体的BBC。会制播很多直接针对政府的调查性报道,在一些严肃的调查类报道中,BBC真正起到了代替民众监督政府的作用。震惊一时的“凯利案”就是一例,尽管赫顿报告导致了BBC的失败,但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英国公民认为BBC在此事中比政府更可信。在伊拉克战争中,BBC接连报道了英国士兵虐待战俘、驻伊英军性丑闻等对英国军队十分不利的消息,为全世界人民全方位地了解这场战争提供了窗口。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由于着眼于宣传和教化功能,在节目内容和风格上则多体现舆论的导向和国家政策方针的落实。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关于1998年的特大洪灾的系列电视报道中,前后持续的时间共有六个多月,这在世界的灾难新闻报道史上都是空前的。统计当年的电视新闻和涉及洪灾的所有电视节目,我们可以发现,直接客观报道灾难进展情况、当地人民生活情况和救灾进展与效果的新闻和节目不到三分之一,关于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动员、全国人民声援灾区、军队和地方救灾的模范英雄事迹的宣传性节目占了大部分,由此看出,国营广播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鼓动群众情感,树立领袖权威,声讨社会邪恶,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两者的共同之处

在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的时候,如果引入商业广播电视体制,两者的共同之处就会尤为明显。

首先从经费来源和经营手段分析。商业广播电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广播电视商业化,用市场的手段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市场需要什么,商业广播电视体制就提供什么。它完全采用的是企业的方式进行运营,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广告收入。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虽然有不同,但两者都有着固定的资金来维持,不完全依赖于广告收入。

其次,从节目的内容来进行分析。由于商业广播电视体制采用市场化操作,盈利才是最终目的。这就决定了商业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一定是为广告商服务,难免就要出现媚俗倾向和娱乐化泛滥的趋势。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显然在节目品位上的定位要更严肃和注重公信力,内容形式上循规蹈矩。保持克制。

第三,商业广播电视体制的积极因

素给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因为遵循市场的原则。商业广播电视对节目收视率的高低尤其关注。收视率决定商业广播电视体制下的一切节目。在这种鞭策下。商业广播电视体制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引用各式各样的最新科技,提高、丰富节目的制作水平,提供精彩纷呈的节目内容,满足各式各样的受众的需要。收视率的提高带来巨大的广告收入,从而又为制作更精彩更丰富的节目提供了物质保证,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相比之下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虽然节目品位高雅,但缺乏观众;虽然经费能够保证播出,但是却有质量提升乏力的困难。由于缺乏竞争,节目缺少活力且在耐看性上存在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冲击,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都开始借鉴商业广播电视体制的积极因素,引入市场的手段。

结论

在分析了两种体制的异同之处发现,其实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在定义上有着相当的含糊。从字义上来理解。公共的含义包括公益和公众的因素,根据我们对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分析,国营广播电视体制也有着类似的成分,同样是面向公众,传播公益性为主的节目和信息。而从国营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同样离不开国家的控制,像英国广播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节目内容由内务大臣监督,内务大臣向议会负责,并有权随时吊销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如果所播节目的政治观点与政府或议会的观点相差过远,政府有最后的否决权。这样理解起来,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也可以看成是国家运营。依前文所述的通常意义的国营广播电视体制,有一种形式为一些西方国家所用。如法国、意大利、希腊等,根据它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出发,自成体系。采用了广播电视国有为主的模式,国家拥有并控制该系统,由国家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或经营。它们的状况其实与BBC、NHK等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大致相同,也可以称为公共广播电视体制。

所以,要更好地区分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我认为应该以社会制度作为参考。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化,国有经济的成分不是主导,它的广播电视体制立足公众、追求客观、代表公众利益,这种体制就可以归纳为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所以像原来划分在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的法国、意大利、希腊等,不论其广播电视机构的所有权是国有还是公有,都可以划为公共广播电视体制。而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私营经济的成分所占的比重不大,它的广播电视体制应该由国家直接控制,注重的是宣传和教化功能,可称为国营广播电视体制。如此。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和国营广播电视体制有了本质区别。尽管有很多相似点,但仍可以轻松辨别。

作者:赵海奇

第三篇:浅析广播电视信息安全

摘要:计算机网络病毒、非法攻击无所不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有着不同的安全要求,按相应的防范等级进行等级保护势在必行。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播出等多个环节,安全防护等级要求不尽相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要按要求进行等级评测和保护,通过技防和人防相结合,抵御各种来自内部、外来的破坏,保障广播电视业务正常开展。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广播电视;网络;病毒

 

随着广播电视业务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过去的盘带拍摄、制作、播出已全面数字化,传统意义上的制作、播出安全已全面扩展至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领域。在提高人员素质降低主观差错、提高硬件设备运可靠性、增强数据冗余等有效措施来增强广播电视业务的安全同时,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广播电视的工作人员时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具备抵御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风险,规避风险,保障广播电视业务系统的顺畅运行。本文就通过对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涉及信息安全的方面进行分析,让业务人员了解网络带来的各种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解决方案。

1 信息安全概念以及我们正在面临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的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都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而面临的信息安全却十分严峻。1982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大爆炸、2003年8月份的北美大面积停电、2010年伊朗核电站离心机损毁等等一系列的电脑入侵并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件,近期曝光的“棱镜门”事件,更是暴露出美国情报机构在过去一直从事计算机入侵和网络攻击工作。据CNCERT的统计数据,仅2013年5月境内近162万个IP地址对应的主机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内被篡改的网站的数量为9205个,其中政府网站数量为670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9535个,其中政府网站342个,有7612个网站被境外黑客通过植入后门实施远程控制。处于技术被动、设备落后的我们不得不让我们对信息安全必须重点保障。

1.1 什么是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信息,就是平时和我们每时每刻打交道的各类数据。为了保证这些数据安全在传输、使用过程中不被破坏或修改,就要为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必要的技术安全保护。保护保护这些数据不因偶然、恶意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显露。这种保护工作就是信息安全工作,这里的安全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概念:其一是软件层面,包含计算机及其网络中各种软件不被篡改或破坏,不被非法操作或误操作,功能不会失效,数据信息不被非法复制,各个信息子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能正常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同时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状态,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另一个是网络硬件和存储媒体的安全。网络硬件是软件运行的载体,要全面了解各个硬件的性能,确认这些硬件设备不存在后门和漏洞,要有有效的技术手段保护这些硬件设施能正常工作,不受损害;存储媒体保存有重要的数据信息,一旦被破坏后果非常严重,要采取多种安全措施进行保护。信息安全工作就是要同时保障这两个方面安全,保护网络中的资源完整且不被非授权访问,它是保障网络安全最根本的目的。

1.2 信息安全风险来源及做好信息安全工作要求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有四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病毒感染、传播的能力和途径也变得复杂、隐蔽,不易觉察,尤其是高速网络带宽和电脑性能的提高为病毒传播、生存提供便利的条件,让这些威胁不易被发现,病毒运行消耗大量服务器、网络系统资源,影响系统性,发作还会给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带来损坏。

2)黑客攻击

黑客无时无刻都在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协议及数据库等方面的漏洞和缺陷,采用后门程序、信息炸弹、拒绝服务、网络监听、密码破解等手段侵入计算机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进行信息破坏或占用系统资源,服务器在受到黑客攻击时,轻则运行速度下降,无法对外提供服务,严重的系统数据库被黑客非法下载或是遭到破坏无法恢复。

3)信息传递的安全风险

数据信息在网络传输时存在安全风险。例如:①数据被非授权用户截取;②被非法篡改;③被非法用户通过假冒合法身份进行盗取。信息传递安全性是信息安全中需要重点防范。

4)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存在的问题

系统数据只对具有權限的人员用户访问,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不能访问。为了防止网络系统被非法使用,往往采用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来限制使用人员的使用范围,这样做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用户口令过于简单,容易遭到破解,不能确保账号的使用安全,从而危及到整个系统的安全。

以上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当然网络安全还会受到将来其它未知来源的攻击,这要求我们要时刻加强防范意识,不断的积累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那么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首先是数据的保密性,由于数据在网络传输,系统无法确认是否有未经授权的用户截取网络上的数据。这就需要使用数据加密技术来防止被非法截取。让未授权用户无法使用数据。其次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就是数据从传送端到达接收端不能被非法修改,数据校验是主要的手段,通常我们是采用的MD5校验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最后还要让数据具备可用性,数据的可用性主要是保证我的数据能够让合法用户正常使用,而攻击者往往使用非法手段侵占服务器资源让合法用户无法访问,达到攻击目的,例如DDOS攻击就是利用大量的无效访问消耗服务器的资源,使服务器无法对外进行正常服务。

2 广播电视行业信息安全

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播出、存储全程文件化和播出自动化,业务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的需求越来越频繁。记者远程接入、内外网的文件交换、新媒体业务的开发等业务系统与外部都有互联、交换要求。为保障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让广电员工了解信息安全风险、抵御风险工作刻不容缓。

图1为电视台网络架构图,节目制作、传输、播出、存储等都需要与外部互联,受到的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很大,在内网段,虽然是封闭运行,也不能保证没有非法用户通过非法途径侵入,为了降低网络风险、节省投入,对系统不同的组成部分实现安全信息分级管理,各个业务平台以及平台与主干之间的互联按安全需求的不同实现不同的安全等级管理。

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规定的要求,按照侵害客体和侵害程度不同信息安全等级划分为五个安全级别:

信息安全等级由国家公安部门认证的专门评级机关进行评测,其中对于广电系统一级和五级不进行评测,广播电视系统主要涉及二级到四级这三个级别。

为了便于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评估, 2011年5月,广电总局首次发布行业信息安全规范性技术文件:《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D/J 037-2011),《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D/J 038-2011)两个行业标准,2012年11月,广电总局发布行业信息安全测试规范性技术文件《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D/J 044-2012),根据上述标准,本着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对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各个信息子系统进行分类,对重要了系统实现三级以及向上的高等级安全管理,对于一般性的子系统实现二级低的安全级别管理,如下表,目前的广播电视系统定义了11个子系统:

上面这11个子系统中,对应不同级别类型的广播电视中心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有所区别,下表是我国现行电视台主要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级要求: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播出系统,除了国家电视台要求为四级,其他的不分级别都是三级要求,这和我们以前总局提出的“不间断”放在首位是相吻合的,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测评的一个基本“标尺”,是一个最低安全达标线,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按照相应等级的基本要求进行保护后,应具有不低于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能力。

3 怎样保障目前状况下的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安全

不同的安全等级对应的安全策略和要求是不同的,对三级及以上级别的安全等级要重点防范,确保系统不被破坏。这也是我们现行的安全工作的要领,日常的安全保护工作可在软件技术和物理防护两个方面对现有系统加以保护,保障系统安全可靠。

3.1 软件技术方面

1) 加解密技术。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进行信息数据的加解密,加密体制可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在加密过程中要加强对公共(publickey)、私有密钥(privatekey)的保护,防止数据被解密而被窃取。

2)VPN技术。VPN即虚拟专用网,在非信任的公用网络(例如互联网)对系统数据的访问,可采用VPN连接,保障端到端的私有连接安全,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3)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可以对访问进行控制。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访问过滤, 防止外界对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以及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

4) 入侵检测技术。人侵检测技术IDS是防火墙的补充,帮助系统防御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技术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5) 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应该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目前,虚拟存储技术已日趋成熟,有条件的可在异地安装一套存储设备进行异地备份,没条件的可将备份介质异地存放。

6) 安全审计技术。包含日志审计和行为审计。日志审计协助管理员在受到攻击后察看网络日志,从而评估网络配置的合理性和安全策略的有效性,追溯、分析安全攻击轨迹。并能为实时防御提供手段。

通过对员工或用户的网络行为审计,可确认行为的规范性,确保管理的安全。

7)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信息安全管理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于信息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强化技术人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提升使用人员的安全观念。

3.2 物理技術防范

主要的保护方式有抗干扰处理和电磁屏蔽。

硬件防护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对重要的数据机房要有专人管理,做好维护记录。机房接地一定要安全可靠,要做好防雷、防外界的干扰,对数据流磁带等磁介质数据载体一定要做电磁屏蔽,不要等磁带被外界磁场破坏后出现无法恢复的灾难,更高的安全级别还要防止电磁泄露,以免数据被非法截取。

4 总结

在我们的广播电视系统建设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信息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信息安全工作一定要以相关的保护要求为标尺,对相应的了系统进行专业等级测评,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将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保障日常节目制作、存储、播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

[2]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D/J 037-2011)

[3]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D/J 044-2012)

[4]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 江苏广播电视局信息安全培训-张瑞芝

作者:王华

第四篇: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广播电视监测技术是用于进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监测以及电视节目播出质量检测的技术。下面本文将就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一、广播电视监控工作的技术现状

广播电视监控工作是一项为了更好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所进行的监控工作,其大致包含以下四个任务。首先,广播电视监控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对广播电视电波的发射特性进行检测,从而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其次,广播电视监控人员还需要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进行监控。这一方面可以得知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进而对节目进行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广播电视节目出现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抢修,从而令其可以按时播出。第三,广播电视监控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收测广播以及电视信号接收效果进行监控,进而确保用户可以顺利接受广播电视台所发出的电波。最后,在广播电视的电波受到干扰时,广播电视监控工作人员还需要及时查明干扰原因以及非法电台等,从而尽快恢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在传统的广播电视监控工作中,这一系列工作均是由专人负责监控的。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力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工作需要,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监控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广播电视台在人工监测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以及卫星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等,并针对广播电视监测进行了网络化的建设,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监测与人力监测相融合的广播电视监测体系。

二、广播电视监测的网络化建设

广播电视监测的网络化建设不但能有效提高各类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效率。众所周知,广播电视分为无线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以及卫星广播电视三种。因此,为了可以应用于不同种类广播电视的监控,广播电视监测的网络化建设也需要分别从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以及有线电视广播监测系统三方面进行实现。

2.1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

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是通过广播电视监测的网络化建设所实现的,其主要包含有硬件與软件两部分。在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的硬件部分中有包含有收测站、监控站、监控中心、收测中心以及传输网络等。收测站主要负责对电波数据进行采集,当收测站完成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后,便会发送至收测中心,通过收测中心广播电视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对电波发送数据及接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计算。而监控站则主要负责对电波发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远程监控与远程控制。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监测效率,同时也可以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停止电波发送设备的运行,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广播电视台的损失。监控中心则主要负责对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中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测、控制。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中,传输网络主要负责实现不同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的软件部分中则主要包括有操作平台、传输协议以及各类辅助软件等。其中操作平台主要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对不同硬件进行远程控制。而传输协议则主要负责保障数据传输的正常运行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中的各类辅助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2.2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

除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外,在广播电视监测网络化的建设中还引入了卫星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卫星信号接受与传输以及图像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在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中共包含有中央处理模块、信号监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与用户管理模块等。其中中央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其余模块进行管理、调动。而信号监测模块则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以及视屏信号进行监测。信号采集模块的主要功能则是对音频信号以及视屏信号的发送数据以及接受数据进行采集,从而供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在卫星电视广播监测系统中的存储模块则主要负责对音频、视屏的传输信号以及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其中数据处理模块是实现数据信息分析、计算的主要模块,通过这一模块,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卫星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是否处于的正常的工作状态。最后,用户管理模块则主要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其可以有效防止外人通过本系统对卫星信号传输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2.3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

为了有效对有线广播电视进行监测,我们在广播电视监测网络化的建设中还引入了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通过引入有效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可以有效提高对有线广播电视射频、音频以及视屏数据信号的发送监控。为了提高有线广播电视监测范围以及监测效果,我们将其系统分为了三层。第一层是数据信息监测中心,通过这一层工作人员可以准确、便捷的了解到各地数据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状况。而第二层则是各省、直辖市的数据信息监测中心,其主要负责将本省或本市的信号接收状况进行收集,并发送至数据信息监测中心。最后第三层则是各个地级市、偏远地区的数据信息监测中心。其主要负责收集对应地点的有线广播电视信号接收状况,并在收集完成后负责将其上传至各省的数据信息监测中心。

三、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简介

在上文中曾提到广播电视监测是指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状况进行监测。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我们在进行广播电视监测工作中引入了频率测量、电场强度测量以及调制度测量等技术。

3.1频率测量

频率测量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仪器,从而了解到电信号瞬时值所重复的时间与次数。在对广播电视频率进行测量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读数法从而直接从机械频率表中读出频率数。通过对广播电视发送频率进行测量,工作人员不但可以了解到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同时还可以避免类似波段之间产生干扰。

3.2电场强度测量

电场强度是指电荷所受磁力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的比值,其可以用于表示电场的强弱。而电场强度将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发送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电场强度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影响,工作人员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电场强度进行测量。在对电场强度进行测量时,我们既可以使用示波器对电场脉冲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到电场强度,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场定义并利用E=F/q公式进行计算。

3.3调制度测量

调制度是电波中用于反映载波的度以及频率等相关信息的重要参数。对调制度进行测量不但可以有效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效率,同时也可以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对调制度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则需要通过使用示波器或调幅度仪进行测量。在使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观察出信号的波长与频率以及波形。而通过调幅度仪对调制度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不断调节电压进而得到调幅度读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监测不但可以使工作人员了解到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以及不同用户的接收状况,同时还可以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状况以及节目播出质量有一定的了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监测工作也开始了网络化建设,并在其中引入了先进的频率测量技术、电场强度测量技术以及调制度测量技术等。相信随着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陆伊倩.浅析大数据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20,40(01):99-102.

[2]王晓琴.广播电视系统监测与网络安全技术的阐述[J].科技传播,2020,12(03):117-118.

[3]安群星.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和监测技术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9(10):96.

作者:颜江海

第五篇: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广播电视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消费者对视节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了画面清晰度和音质水平等,给传统的广电行业带来驱动力。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是一种融合数字化理念的传播模式,将原有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处理,在接收端能够有效还原恢复高质量的音画视频,是目前广电技术的主流趋势。通过介绍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原理和意义,讨论在广电技术当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随着广播电视产品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模拟信号设备已经逐步淘汰,由更加精细清晰的数字化产品替代。为保证广电信息的传播技术能够和谐产品形成较好的衔接对应,在信号发射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进行数字化转换处理,通过控制发射的频率和强度能够实现不同区域范围的覆盖,是一种能够更好的保障信号稳定传输的方式。在地面数字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有许多注意要点需要技术人员加以控制,确保消费者能够收听收看高质量的音画视频,不断推动我国数字化技术发展。

1.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概述

1.1 技术原理分析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应用主要是指在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与接收过程当中,将模拟信号调制转化为数字信号,在接收段能够直接实现数字信号的恢复,与用户的数字电视广播设备能够形成较好的匹配。

数字电视广播具有质量高、传输稳定等优势,且能够和卫星广电、有线广电之间形成良好的补充衔接,对于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够较好的满足。地面数字系统在运维的过程当中成本有明显的降低,是一种较为安全且环保的运行体系,也是我国目前广电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其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提前进行测试和计算即可,更加便捷高效。

1.2 应用的必要性

在广播电视设备不断更新的过程当中,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与接收设备已经被逐步淘汰,在相对应的传输技术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能够较好的和终端设备形成匹配,这也是必须要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模拟技术在进行信号处理是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和自身信号的不稳定而出现变形问题,且这一问题会在传播的过程当中逐渐累积。当模拟信号需要实现远距离传输或进行复制放大时会导致原有信号的质量下降,在用户点播了多个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当中这种信号之间的干扰问题会有明显的上升。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对于新号的稳定性和覆盖面积都有较好的解决效果,通过严格的发射频率和强度选择等能够更好的克服信号不稳定和信号死角的现象,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视广播收看收听服务。

2.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确定仪器设备

选择对应的仪器设备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优势,广电中心可以在地区内搭建一个实现模拟运营检验的体系,通过测试寻找不同的设备在应用过程当中的性能特点,促使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能够选择对应的仪器。模拟检验的过程包括了芯片、发出与接收等,能够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检验,并在显示仪器上能够检测到信号发出与接收的相关参数,对后续的信号发射频率与强度确定能够形成较好的参考。在测试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把握不同一切设备搭配之间的使用效果,对于提升数字电视系统设计的经济性也有很大应用价值。

2.2 优化发射天线

数字信号的发射是广电信息传输的起始端,对于发射天线的优化选择能够更好的保证在传输的电磁场以更加稳定的状态实现信号的接收。天线一般是以电磁辐射的方式完成发射,但由于负责信号的特殊性,一般在进行发售处理时还需要电视塔装饰作为辅助,能够更好的保证信号稳定且长距离的传输。电磁波在携带信号传输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方向性,若波形的方向和外界干扰对其产生了影响很可能会导致所携带的画面电视信号出现变形或其他质量下降的现象。在进行发射天线的筛选时要注意保证其传输的区域内不存在干扰和覆盖问题,可以采用高空悬挂的方式克服空间干扰。但需注意,若该项目的应用区域环境较为潮湿或存在茂密的森林分布时还需要对天线进行极化处理,严格判断发射天线的工作状态。

2.3 调节选址角度

信号发射的角度和高度会对且实际传播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提前经過测算分析后才能够确定。一般来说,为避免空间干扰,电视广播等发射天线一般架设在较为高的区域内,但有时天气因素会对其运行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雷雨天气的情况下,发射天线的高度较高,很容易在雷电的干扰之下破坏原有的电磁场,甚至是产生一些极化现象,在传播时到电视广播信号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问题,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在数字传输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地形和环境因素,确保在信号覆盖的范围内能够保证安全稳定的传输。若项目的覆盖面积偏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个发射天线共同完成传播的方式,但必须要注意对其作用范围的严格计算和控制,防止出现发射信号之间的重叠干扰问题。

2.4 确定发射频率

一般来说,发射的频率和信号的质量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联,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所携带的信号特征也更加明显,在进行还原恢复是能够转化为更高质量的视频或音频。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信号的发射频率要和其芯片之间形成有效的对应,如LDMOS芯片对应的发射信号工作频率为YHF波段,若随意调节可能会出现信道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后续的信号调解和恢复。

在工作频率的选取上并非越大越好,必须要考虑到多普勒平移的问题对数字信号所产生的影响。经过研究学者的广泛测试和讨论,数字广播电视的信号发射频率在550~700MHz之间时能够较好的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的需求,但需要注意,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环境,在应用过程当中还需要根据实际进行适度调节,一般在干扰情况较多的区域内应低于额定工作频率。

2.5 确定发射强度

信号发射的强度和其传输的范围之间成正比关系,在实际应用当中还需要考虑到电磁波所携带的信号信噪比问题。在进行发射场强度的确定是还需要根据场建设的经济性、信号传输质量、信号,覆盖面积等不同的考虑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一般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测计算和模拟分析后才能够确定。在信号传输的过程当中,发射场的程度和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之间也有一定的影响性,强度和频率转两个信号发射的参数必须要保持稳定才能够实现长时间的信号传输和接收,在其运行的过程当中要保证场地一致性。

2.6 调节接收角度

在进行数字信号的接收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系统的安装角度问题,这一影响因素一般在家用的电视广播当中不会存在较大的影响,但对于车辆携带的电视广播再次不断的运行过程当中会出现角度的转换和信号强弱的变化,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测算才能够保证信号接收的稳定性。这种在车辆上加载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有较大的用电压力问题,在调节过程当中有时很难确定最佳安装角度,技术人员也可以考虑直接在其上安装终端设备实现数字信号的接收处理。

2.7 GPS的應用

GPS技术和数字电视之间的加载能够更好的矫正信号之间的同步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单频网络的建设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添加这一装置。在GPS系统当中,能够通过卫星联网的方式校正时钟,且这种工作模式和其终端设备所存在的位置无关,准确性和效率得到了影响提升。在GPS系统进行信号同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数字信号和GPS信号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并保证接收机具备自动切换和自动同步的功能。在这片定位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为切实提升其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的综合性能,还可以运用双重恒温晶体的设备来维护信号传输的过程。

3. 结束语

数字传输技术在还原视频、音频的质量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也是未来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设计和应用的过程当中,技术人员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仪器设备,对发射的天线选址、频率强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计算和调节,确保能够以最优的角度完成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实现高质量的广电信息传播。

GPS技术对于地面数字电视的应用有较高的调节作用,能够更好的稳定信号实现同步传输,在优化广电信息传输接收系统性能上有较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郭俊华,李近.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运用探讨[J].数码设计,2017(08):81-82.

[2]木拉丁·乌拉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探析[J].新闻导刊研究,2018(05):239.

[3]马世平.广电中对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9):186-187.

[4]张延颉.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28-29.

作者简介:黄龙,广西桂林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电视技术。

作者:黄龙 马国权 周志明 唐宗欢

上一篇:低年级教学论文下一篇:高考满分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