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青春万岁读后感

2023-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王蒙青春万岁读后感

王蒙《青春万岁》电影观后感

经典电影《青春万岁》观后感

《青春万岁》是王蒙早期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952年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同时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作品主要描写了郑波、杨蔷云等一些学生党员对一些生活困难、思想落后的女学生——如天主教会“仁慈堂”中长大的孤儿呼玛丽、出身资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苏宁、一心想当科学家,对集体和他人缺乏热情的李春等人的热心帮助,使她们最终都能融入到学校这一大家庭中来,共同进步,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学生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和很高的思想觉悟。同时作品中也穿插描写了郑波和杨蔷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郑波与田林、杨蔷云与张世群之间的不成熟的、朦胧的爱情故事。1981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

电影是根据王蒙同名小说《青春万岁》改编的。 1952年北京市中学生夏令营的营火晚会上,年轻人围着篝火狂欢着。女七中高三学生杨蔷云热情洋溢地朗诵着赞美青春的颂歌,表达了共和国诞生后,一代青年的崇高理想和激情。影片的创作者在原著的基础上,抓住50年代初期中学生特有的青春美,写出了一群不同思想性格、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学生的神态风采,谱出了一曲社会主义的青春之歌。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历史性生活,浓烈的时代感,贯穿于整组人物形象的艺术创造之中。对她们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没有图触和拔高,细致入微地向人物内心活动的纵深开拓、挖掘、隽永、淡雅的艺术风格,在节奏上掌握动中求静、静中寓动、相反相成的表现方法,创造一种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风貌的情境,自然、和谐地出现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

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的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我们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对于我们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们与她们一样,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潇洒芬芳,为了昨日的期待与明日的憧憬,我们不甘寂寞,我们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价,有泪水与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热情去凝固和铸就。绚烂的岁月,火红的青春,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一种不服输不自傲的清高,最后更是一种学会审视自我灵魂的成熟。如梦的青春,贵在青春!就让我们一同高喊“青春万岁”,共同放飞青春!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部老电影,画面不清晰,声音不动听,当我看到一群活泼纯真的学生载歌载舞时,我却忍不住的看完了,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忠实于原著,电影充满了激情,人物形象也塑造的非常丰满。很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不但看得投入,更是能够从这些电影人物身上找到自己和同学的影子。李春的霸道,不关心集体,杨蔷云的坦率,郑波的宽容和成熟,而我也从苏宁,玛丽身上认识到了自己精神的空虚。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人物性格,想起自己曾经的同学中有的像李春,有的像杨蔷云,而这一切都是回忆,青春的岁月已经逝去很多,留个我们的只有珍惜,珍惜身边的伙伴,珍惜身边的生活,更要珍惜即将逝去的青春。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有理想,有信仰的生活是多么的有意义。

青春是多么美好的日子,我想,如果现在再让他们去朗诵那首《青春的日子》一定会充满激情: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第2篇:青春万岁 王蒙

青春万岁 王蒙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 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 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 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王蒙万岁,

也是/充满王蒙青春万岁朗诵的日子, 万岁朗诵的心愿/迷离, 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 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 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 也是/青春朗诵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 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 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 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青春万岁的/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 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 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 擦完了机器, 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 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 注视你们!

第3篇:青春万岁 王蒙

《青春万岁》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第4篇:《青春万岁》读后感

刘静远 读《青春万岁》这本书,觉得身上暖烘烘的。 《青春万岁》讲述了北京一个中学毕业班中一群女生的故事,生动细致的描写了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建设前期,青年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祖国献身的渴望,以及在她们追求这个美好目标过程中的成长。

这是多美丽的一群女学生啊!纯真、善良、真诚、热情、正义相互交汇着,在她们身上闪耀出美丽的光芒,青春的光彩。她们大胆、浪漫、有思想,对任何错误一针见血的批评,对有困难的同学诚心诚意、尽心尽力的帮助,她们不断交流思想,批评、改正错误思想,欢乐不断,小摩擦也有。这一切组成了充满激情的生活,这样美好,这样沸腾。她们之间充满了友谊,充满了爱,她们欢悦在洒满阳光的道路上,使我禁不住要感叹青春——她这样的生机勃勃,热血沸腾,它有它的苦恼,也有它独一无二的美丽。

但在新中国的光辉照亮了大地的时候,旧社会留下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这些女生当中也不乏有受了旧社会巨大伤害的人。她们比其他人心中有更多的痛苦,但她们依然背着沉重的心里包袱坚持生活了下来。比如家况复杂的女生苏宁,她不仅坚持生活了下来,在最后还与敌人做了勇敢的斗争,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从旧社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我们在困难时要乐观,要向着太阳,要有勇气。我觉得,比起她,我真是太幸福了,她给了我多少勇气啊,每次在我难过时,眼中总会幻出苏宁向我伸出手来,苏宁看上去是个软弱女生,其实还是很有力量的。

书中还有一个受了旧社会影响的女生——先丧父后丧母的郑波。但她没有因痛苦而夸下,而是积极地为祖国尽力,用一颗真诚的心帮助同学。她的乐观、她的坚强,使我明白了“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及“化悲痛为力量”的道理。

读这本书,总有一个感觉不断地充满心头,这种感觉是那么温暖,犹如春天的阳光。

第5篇:《青春万岁》读后感

《青春万岁》读后感范文

“青春万岁”当我会上《青春万岁》这本书时,心里由衷的发现这样的感受,尽管主人公与我吗现代的2个人但是对组国的热情和对青春的眷恋之情,却把我们紧紧连在了一起。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青春万岁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青春万岁读后感1

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你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你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于你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像书中所描绘的一般,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在书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们与她们一样,为了自己充满神气魅力的大学梦,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潇洒芬芳,为了昨日的期待与明日的憧憬,我们不甘寂寞,我们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价,有泪水与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热情去凝固和铸就。绚烂的岁月,火红的青春,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一种不服输不自傲的清高,最后更是一种学会审视自我灵魂的成熟。如梦的青春,贵在青春!就让我们一同高喊“青春万岁”,共同放飞青春!

青春万岁读后感2

《青春万岁》描写了1952年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同时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和她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和很高的思想觉悟。

王蒙的《青春万岁》所描写的虽然与现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但却是拥有相同的青春的人。

在事故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郑波。郑波是一个自强、奋进的女孩,她是班里的团支书,思想上进、关心他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她为了解一道数学题,整整花了九个小时,牺牲了自己的娱乐时间去解出那道数学题。

郑波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喜欢她的自强、喜欢她的奋进、喜欢她的坚持不懈……而同龄的我们,正需要郑波这种精神,以她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动力。从郑波解题中也告诉我们,想要知道正确答案,就要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一定的付出,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

而李春她本是一个自私刻薄的人,只顾自己学习,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勇敢承认错误,改正了缺点。这一切生动地表现出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有些人总是独来独往,不交朋友,也不和同学相处。我觉得一个人除了亲人外,最重要的就是有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顺顺利利,总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除了亲人能帮助我们之外,就是朋友了所以我们应该多交积极向上的朋友,学会关心集体和他人。

杨蔷云也是我所钟爱的人物。她正直、勇敢,正因如此,她容易正确、也容易出错,但她一有错就一定能改过自新。她的热情、大方,体现的是一种青春风采。

读了,《青春万岁》这本书,我从主人公的闪光点中汲取了营养。想要成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一定的付出;要做一个团结互助、关心他人、正直勇敢、知错能改、有上进思想的好青年。

青春万岁读后感3

在一次又一次的“揪出反动派”“打倒x”的红色疯狂的席卷背后,互相揭发,就连曾在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于是,王蒙那一代人,在自己最青春最纯洁的时光中,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满怀憧憬地向往着共产主义的大热潮中,庆幸着自己能够生于这个伟大的年代,庆幸自己能够不受旧社会的罪,成长于毛主席的怀抱下,于是,他们加入学生自治会,参加集体游行,爱国爱党爱人民,喊着口号,像今天我们追星一样崇敬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地下党员,抗美援朝志愿者……

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才二十出头,好一个青春年少,于是,他也像书中所有主人公一样,虽然对所谓的“革命”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但理解却是肤浅的。《青春万岁》出版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面对同样的一部作品,它对王蒙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青春时代的文学理想。他说,这是为了纪念,纪念被x,被“四人帮”,被红色革命所革掉的纯真的记忆。如果说王蒙好几部中篇和短篇小说是用呐喊的方式来诉说那个十年对人性的压抑,对人格的扭曲,那么,《青春万岁》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诉说其中的痛苦。整部作品就好像一部青春回忆史,虽然琐碎,但却真实,展现了那一群群五十年代的高三学生的组织、学习、家庭和生活。解放伊始,“三

反”“五反”运动的余热还未完全退去,而除去了一切国民党统治过后的北京,连小学生都懂得了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那一群女校的准大学生,尽管学业紧张,尽管也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尽管也曾发出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我还不了解。生活里,有许多残酷”,尽管不得不面对新旧社会交替在思想关上的困惑,但这,仅仅被她们轻轻理解成了“党和国家的敌人”“被毒害太深的同志,需要我们好好去改造她。”,于是,她们逐渐地,逐渐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不论是贫下中农,工人,还是地主的小姐,天主教的小教徒,都被这股团结的力量吸引了,融合了。“当我看着睡下了的帐篷,还有这清明的天空和满池的荷叶,我想起我们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经过去了的,和我的正在进行其中的中学时代,幸福就好像从四面八方飞来,而我禁不住流泪……”生活是美好,学习是美好,同学还有同志是可爱的,于是不分你我,推心置腹,虽然一声声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我们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一遍一遍的对伟大壮丽事业的想象,虽然引起了别人对她们“沉重的负担,无谓的忙碌和虚妄的热情”的可怜和她们“小小年纪就这么严肃”的反对,但依旧挡不住她们的青春热情。这就是“五零”后的青春吧。

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

我无数次吟颂,无数次咏叹,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已不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游岳坟,了解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我们观韶山,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们游三峡,欣赏祖国的壮丽山川;我们泛舟于西湖,领略西湖的美好光景。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

青春万岁读后感4

文中的郑波无疑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物。在斗争时期,年纪尚小的她就勇敢地参加了战斗,毫不退却,成为了团的分支书记。在结束了斗争,国家号召和提倡学习的时候,她又开始努力学习,那种拼命学习的劲头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郑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她乐于助人,勇于拼搏。书中郑波的形象是近似于伟大的,无论何时都可以努力走在大家的前面,做大家的领路人,郑波是大家学习的优秀榜样。

相较而言,杨蔷云便显得活泼可爱,且热情似火,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她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可爱的张世群,忧郁的苏宁,沉稳的郑波。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坦诚直率,因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郑波曾对杨蔷云说我羡慕你,羡慕你的热情的火,你的不顾死活的勇气。你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你到处留下痕迹,到处都是主人。”这一段评价足见蔷云的可爱特别。

李春是一个带有些反面色彩的人物。她对人大方,但内心自私;她博学多才,却不愿帮助别人;她才华横溢,却自以为是。这样的性格使她在每每接近成功时注定失败,她却将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李春在失败的打击,同学的批评,老师的指引下,终于一步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也开始帮助别人,参与各种活动,为班级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份真诚,一份快乐。

青春万岁读后感5

红色,是最迷人的颜色。

万山红遍,红色彰显充实;血染黄沙,红色氤氲豪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红褪,山河碎。这一抹褪去的红,也随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走了多少欢愉,沉淀了多少忧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词人难免感时伤春。樱桃之红,固然增添几分妖娆春色,却实在掩盖不了她忍受风吹雨打的辛酸。这一抹红,于樱桃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沧桑

自古以来,红色就被无数中华儿女赋予了众多含义。在这些数不尽的红当中,有一抹红最耀眼,最神圣,拥有“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这一抹红,凝聚着共产党人的鲜血,凝聚着爱国为民的信仰。这份信仰,支持着无数爱国志士奋勇向前,支持着无数热血青年挥洒自己平凡而耀眼的汗水。这一抹红,这一份信仰,贯穿《青春万岁》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奏响属于那个红色时代的最强音。

王蒙先生写这本书时,只有十九岁,正是一个胸怀抱负的热血青年。而《青春万岁》就是他的心声的真实写照。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全国人民都翘首以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年轻的王蒙更是踌躇满志,渴望为他心中的理想献上一份力。《青春万岁》就是描写了一群和王蒙有着相近年龄和相同心境的女生,她们因为怀有信仰而追逐梦想,因为怀有信仰而坚韧不拔。在王蒙的笔下,她们脸上泛起的健康的红晕是那么的可爱,又是那么的神圣。

她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于是她们在学习时犹如飞夺泸定桥,冒着弹雨勇往直前。书中有不少关于其的描写,其中写杨蔷云苦练制图,对着一副小小的图纸较上了几天的劲,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杨蔷云的这种行为不仅基于她不服输的性格,更是由于在她心中长存的信仰。可以猜想,当她看着自己的制图水平愈来愈高,她心里不在想别的,而是在想自己离建筑工程师又近了一步,也就是朝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理想又前进了一步。

不仅学习如此,她们做什么事都是一丝不苟、干劲十足,而且充满了善良的关怀。打扫卫生时的热情与细致、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的诚恳与坚决、国庆节联欢游行时的活力与激情、帮助天主教孤儿呼玛丽重建信仰时的友善与耐心,无不体现出她们身上那颗纯洁、赤诚、火热的心灵。

这颗心灵由那个红色时代铸造,充满了红色的信仰。拥有信仰的心灵是强大的,拥有信仰的人是坚不可摧的。

信仰使人追逐理想。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朝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马不停蹄地前进。

信仰使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陆放翁一心梦想着大宋江山的收复,却至死未能圆梦。纵使“国仇未报壮士老”,但“匣中宝剑夜有声”;纵使“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却“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目睹了南宋的颓败和金国的强盛,经历了几十年光阴的流逝,他临死也没有放弃梦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何等的辛酸与悲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又是何等的坚韧与执着!

其实,高尚的信仰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古代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近代有“救亡图存”,建国以后,也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到了今天,这些信仰,有的被印在教科书上,有的被写在横幅上成了口号。横幅随风而动,那些口号也渐渐虚弱苍白。

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裕,可信仰却越来越脆弱,曾经的红色信仰逐渐被拜金和利己所替代。于是有人悲叹,红色的时代结束了。的确,我们远离了当年政治斗争的狂热,但我们并没有真正远离那一份红色的信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样的思想深埋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永远不会消失。而那一抹红,为这样的思想披上了一件坚韧的铠甲。

我相信,中华儿女完全有能力重新找到这一份信仰。纵使沧海桑田,中国人的心不会变,那一抹红也不会变。她永驻于我们心间,等待我们去重拾。

第6篇: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

不要问我,青春是什么? 青春 是草长莺飞的江南美景

是牛背上 牧童一曲清脆的笛音

不要问我,青春是什么?

青春 是冰封千里的北国风光

是大漠里死而不倒

倒而不朽的千年胡杨 青春 是可爱的小百灵在树丫上跳啊跳啊 青春 是美丽的小姑娘在草地上跑啊跑啊 青春 是一首歌——慷慨激昂、催人奋进 青春 是一条河——奔腾咆哮、永不停歇 青春 是东方黎明蓬勃而出的朝阳——

美得壮观、美得妖娆

青春 是西边黄昏缓缓而落的晚霞——

美得成熟、美得绚烂 青春 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青春 不是老年人的曾经 青春 不是苦涩、张扬、疯狂 青春 不是幼稚、无知、狭隘 青春 是一种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 青春 是一种不畏艰险自我鞭策的精神 拥有青春的人 将拥有生命的支点 拥有青春的人 将拥有幸福的资本

年轻的朋友,请记住 在青春的路上难免会摔跤 那么 请用你的激情 点燃 信心的火把

用你的生命 唱响 青春的赞歌

年老的朋友,请记住 在暮年的日子里并不孤独

只要心中怀揣希望 青春将为你驻足

青春 是登上万里长城 俯瞰江山壮景

豪情地说—— 年轻真好

青春 是再次踏上探寻人生奥秘的征程

欣慰地说—— 我还年轻

青春 是立于泰山之巅 胸怀天下

振臂一呼— 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活出年轻人的沉稳、大气 青春万岁,活出老年人的年轻、康健

青春万岁,万岁青春!

稿

上一篇:失职渎职立案标准下一篇:历年小升初作文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