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附属医院如何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所属的附属医院既要从事教学科研, 同时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医疗任务, 随着大学职能的延伸,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各地有名的大医院几乎都是大学的附属医院或者挂靠某大学作为大学的教学实习医院, 但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 这些纠纷或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有的医疗纠纷甚至导致医疗闹剧, 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如何避免这些纠纷, 运用大学的资源化解这些矛盾和纠纷, 现陈述几点意见。

1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与医护人员产生纠纷, 医护人员也会因技术, 操作, 设施, 设备, 责任心, 人体的复杂等因素而出现问题和医疗事故。

1.1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

服务态度不好是医患纠纷的主要成因, 往往表现在医务人员态度生、冷、硬, 不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不能在医疗服务中尊重并平等对待患者, 不做细致的解释工作, 没有真正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 将患者置于听命、服从的对象, 本末倒置, 这样导致患者及家属产生反感情绪, 不支持、不配合、不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

1.2 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等

医学是一项科学性强,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 医务人员通过多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摸索, 掌握了疾病的规律, 而患者及家属却对人体和疾病知之甚少, 对医疗工作存有认识上误区, 很多医学上正常的事情, 病人出现意外时往往出现看法上不一致, 意见无法统一, 家属不理解。

1.3 医生之间的解释不一致

对一种病情医生与医生之间认识不一致, 对疾病的解释出现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说法。再就是极个别有人格问题的医生, 故意贬低他人, 抬高自己, 在病人及家属面前大谈其他医生的诊断有问题, 治疗有问题, 用某某药物不当等等, 容易导病人及家属的误解。

1.4 医疗操作不规范

病人在诊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往往不按正常的操作规范进行, 不严格执行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导致发错药, 打错针, 吃错药现象出现。

1.5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部分医务人员不注意学习和操作的训练, 出现病人误诊, 漏诊和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的不当使用, 手术失误, 导致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1.6 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不强是出现医疗纠纷的另一因素, 有的医务人员未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

1.7 身体本身的个体差异

人体素质千差万别, 患同一种疾病转归不一样, 用同一种药效果不一样, 用同一种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 因特异质出现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1.8 科学的局限性

目前还有部分疾病未被我们认识, 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导致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

1.9 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影响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人们的世界观, 价值观发生一定改变, 一但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出现意外致残或死亡, 家属即召集大批人员甚至社会闲散人员在医院纠缠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医院设灵堂, 摆花圈, 封堵医院大门, 严重者殴打医务人员和医院领导, 干扰医院正常秩序, 迫使医院满足他们经济补偿的要求。

2 避免产生医疗纠纷的办法

医疗纠纷和拆迁是号称两大最难处理的工作, 医疗纠纷的处理工作具有难度大, 技术性强, 环节多, 工作量大的特点, 面对形形色色的医疗纠纷医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的医疗纠纷, 均会对社会、医患双方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医院在诊疗过程中, 因科学的局限性, 病人体质的特异性引发的医疗纠纷无法避免, 其它引起的医疗纠纷均可避免发生和不发生。

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视病人为亲人, 为病人保守医密。规范服务语言, 积极提倡礼貌用语, 在诊疗过程中, 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 心理护理等, 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

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和医疗业务学习, 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更重要的是使医务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 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规范,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严格把关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善于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客观实事求是分析病情转归, 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自身疾病的多种可能。

治理医疗行业不正之风, 在目前的药品生产流通环节, 因新药的审批把关不严, 药品的虚高定价, 导致药商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在药品招投标, 确定为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 医院, 临床医生的促销上资金的投入, 最终部分医生选择了成份相似, 疗效相同, 但价格却高得多的所谓新药, 导致看病贵, 病人有怨气。要在管理措施上促使医生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合理用药。

教育医务人员爱岗敬业,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医院应大力表彰先进典型, 严厉查处违纪行为,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 一切服务患者, 一切方便患者。

建立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和医德医风档案, 档案的内容主要是遵守医德规范情况, 遵守各项医疗技术规范情况, 工作的数量及质量, 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情况, 病人的满意情况, 职工之间的评议, 领导对其评议等等。

加大医疗急救设备的投入, 确保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要不断更新和添置医疗急救设备, 确保急救器械的良好运行。

3 正确化解医疗纠纷, 处理医疗事故的措施

大学应利用各类人才齐备的优势, 组织由医学、法学、心理学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协调处理委员会, 内部采取分工负责, 互相协作, 互相配合原则。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判定医务人员有否违背医疗操作规范, 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法学人员从法律的角度引导患者家属依法解决纠纷, 心理学专业人员主要从心理上疏导患者及家属。

建立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应急处置机制, 完善应急预案。对于病人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 就诊不方便引起的不满, 在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时, 表示理解和赞同, 由相关科室代表医院向病人表示歉意, 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医疗纠纷发生后, 要组织管理人员及专家分析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事件中医务人员过失或过错责任的大小, 积极启动协商机制, 将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积极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 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组织下的调解作用。患者及家属往往都比较信赖第三方调解组织的调解, 顺利解决医疗纠纷。

一旦出现医闹或者影响医院正常秩序时, 及时通知公安部门, 按照公安部, 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的通知》处理, 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

向当地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院内部调解和第三方组织调解不成功时, 要积极主动申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积极引导患者家属走司法程序, 在患者及家属不同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 要引导其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摘要:大学的附属医院在接诊和治疗病人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医疗纠纷, 甚至是医疗事故。现就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如何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和处理医疗纠纷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附属医院,法律法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施庆喜, 盛兴产, 姜立学, 等.医疗纠纷的处理及防范-从医疗事故鉴定说起[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6 (6) :84-85.

[2] 刘小宁.论我国医疗纠纷处理的非诉讼机制及其完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11) :753-756.

[3] 姚彬, 刘英, 余力伟.现有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及效果[J].现代医院管理, 2010, 8 (6) :40-42.

[4] 余小塘.医疗纠纷的成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19) :2412-2414.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激励机制的优化分析下一篇: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