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生活充满偏见,和对的人在一起

最早开始对新媒体文学有所关注,是源于与一个微博公号“right”(现已被销号)的相遇,后来在微信改名为“记载文本”,是全国最大文艺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的成员之一。“right”公号每天发布一篇原创的拥有数字版权的非虚构作品,发表的作品偏好“故事性”,它们宣告于众的是这样的主张——“希望以个体命运在大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与态度为切入点,还原当下社会生态。它不喜欢暴力,对极端亦不感兴趣。它相信世界持有偏见,并鼓励和对的人在一起。希望以个体命运在大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与态度为切入点,利用非虚构、特写、传记、速写、调查等方式,来还原当下社会的生态。它希望的方式是柔软的,轻逸的,优美而不失力量地去观察与反映生活。他不喜欢暴力,对极端也不感兴趣”。在当代文学期刊界或者出版界,关于什么是好的文学这个基本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判断和沉默不语的共识,已经很少有这种汇聚一体的表达。亮出自己的宣言这个行为本身即是挑战与区分,它用非常文学化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叙事半径,“不会第一时间直接进入一个事件或者热点的真相核心,如果别的新闻媒体热衷于侵入一个具象报道热点对象本身,那我们可能一直想到的是,追逐它投射在大地的影子……它是对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碎片化以及时效性冲击下的一次反思以及决定好后的彻底背离”。

我们常常对新生事物寄予无妄的理想和渴望,对那些能够刹住习惯性运转的事物谓之以新时代。而新媒体时代这个称呼,因为我们尚且置身其中,磨谷的碾盘还在重复转圈的过程中,必然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其背后的潜台词则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吁求、期待的与它合拍而共鸣的文学形式,就像我们以后续描述的方式从历史上习得的诗词之于唐宋,曲之于元朝。而诗词曲在它们自己的时代从来就不仅仅是审美的、文艺的,它们互致问候,牵肠挂肚,试探问路,应酬答谢,甚至还可能是咒骂发泄,当把诗词从这些人情世故的牵连中抽取出来,典之以文学的最高荣誉时,文学形式的生活意味已经在被遮蔽和消磨。如果真有一个新媒体时代,由于还在延伸和生产之中,我们才能发现那些缘由生活而产生的尚未精致化的带着生气的文学形式。

“right”的非虚构故事就像我们置身的社会生活一样不修边幅,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文革”故事,还有各种在传统文学故事出现但并没有如此逼真的社会情态,比如气功、斗狗、被警察抓、看手相、抑郁症、无人区生活、县城的摇滚青年,编辑部的故事等等,有着“我”的亲身经历和忧伤青春故事的底子,但还没有被抒情现实主义所吸纳,粗糙、凌乱、未经仔细打磨,带着一种类似乡野被主流所关注时的那种殷切和急迫,好多文章都有充斥着强烈的倾诉欲望,而不是对自己生活的认真审视。殷罗毕的《那些年,想抓住子弹的气功少年》是一篇较为成熟的作品,记录了曾经在中国人生活中显赫一时的气功现象,在一个少年的心中留下的印记。在描述这个印记的过程中,一个与当代文学中的“上海”形象对话的地域形象和地方志呈现出来,这是这篇非虚构文章的超越之处——“那时候,我家还住在郊区,三林镇,属于现今早已从所有人记忆中淹没的一个地方——上海县。隔壁的杨思乡则属于另一个也不复存在的地方——川沙县。如今,杨思、三林全部归为了三林街道。这两个县也统统归并到了一个全新的地名里——浦东新区。在这里念叨这些不复存在的地名,因为在我的记忆中,练拳、练功、练气功都是与这些地名和年代连在一起的。当这些地名消失,上海县、川沙县都成为了浦东新区之后,似乎练气功的那些人也都消失不见了。这是在2000年左右的事情。似乎那些农民的楼房被拆迁之后,也就没有客堂那样空大的场地,自然也就没人练拳或者练气功了”。最打动人的一篇是魏新《那些唱摇滚的曹县青年人》,这篇作品的推荐语里说:“刚刚结束的五一音乐节季,爆出诸多狗血新闻,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这大抵已是摇滚常态。但来自山东某县城的魏新,却展开了一幅城市青年所陌生的摇滚图景:乡镇青年用大嗓门吼着过时的Beyond、崔健、唐朝。音乐之外的生活里则是江湖、梦想、成长烦恼、生存问题、爱与性……这种时而黑色幽默,时而荒诞的生活,又何止是乡镇摇滚青年们逃不出的困境。”县城与摇滚这个非常错落的搭配,让这部作品充满荒诞落寞和哀伤的可视感,一方面作者抒发着时下青年作家们陈词滥调式的感情“为什么我每次回到故乡,都感到它一点一点在苍老”,另一方面他又执着于对此地摇滚青年的人生关注,他们和大城市、乡村、家庭、周围的同龄人、流行音乐、观众都有着值得细致描摹的关系和故事,这一切让这个人群的弹跳具有弹性和广度。魏新使用的方式也是对比式的,有一个潜在的对话目标引出这一群落的人生故事:“有人给中国的摇滚人分代,我想,县城的玩摇滚的人,是不是也能分代?如果说给县城玩摇滚的人分代的话,这个红发小伙要排到第几代呢?前面那些代,他们去了哪里?如今在做些什么?”

“right”的非虚构故事比许多小说有“看头”,因为它们很少陷入常见的套路,但与成熟的“非虚构”这种文学形式还有诸多差异。卡波特在《冷血》的记者招待会中,称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他强调《冷血》不是“纯粹的新闻写作”,而是“一种严肃的新艺术形式”。这是“非虚构”在美国流行的开始。其后,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村声》杂志都开始了各自的非虚构尝试,最终形成了一场被称为“新新闻主义”的文学运动。其后,非虚构被定格为文学的一个新类别,而美国新闻的样式也被彻底改变。非虚构写作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如梁鸿的梁庄系列作品、阿来的《瞻对》、李娟的《我的阿尔泰》、薛舒的《远去的人》等等,他们都是在实践一种不同于日渐疲惫和程式化的小说写作的严肃的新艺术形式。与出版界“非虚构”文学的声名鹊起不一样,新媒体上非虚构是一种类似于个人志的文体,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带着个人体温,又能在大概念与小自我之间穿插躲闪,并且迅速集结起以共同人群为基础的共鸣感。这种文体是自媒体时代诞生的,篇幅、写作方式都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和习惯,从文体上看是一种区别于小说、诗歌、散文、新闻报道等传统权威文体的、既新且旧的文体,更接近广义上的“文章”。

在这种非虚构个人志式的写作中,“真实”依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纳博科夫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在我们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或可援用,在他那里真实既不是真正的艺术的主体,也不是它的客体,艺术创造它自己的真实,他说:“真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我只能将它定义为:信息的一种逐步累积和特殊化。举个例子,如一支百合,或任何其他自然物体,一支百合在博物学家那儿要比在普通人那儿真实。而对一个植物学家来说,它更真实得多。要是这位植物学家是个百合花专家,那这种真实更胜一筹。这样,你离真实就越来越近,但你不可能完全达到真实,因为真实是不同阶段、认识水平和‘底层’的无限延续,不断深入、永无止境。你可能对某件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但你难以对这件事情无所不知。这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们的生活多少被幽灵般的客体所包围。”新媒体的重要之意即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传播已经突破了传统文学的互动性的藩篱,并且打开了传统文学和真实的定义。虚构、非虚构写作在这个意义上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原有的意义。正是在这个向度上,不断深入、永无止境成为一种写作的品味和取向。

文学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装置,日积月累获得习焉不察的普遍性,并且规约着我们对文学和作家的想象。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因为其工具性的命名所暗示的广阔性,必然是复杂难明的状态。但有一个倾向是确定的:文学从理念高蹈之地向朴素平实和细分的转向。当我们指摘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时候,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批评它脱离时代的疾苦,或者没有对历史承担的勇气和没有对时代发言的欲望,以及对信仰、真理的探索,民族、家国的意识差等等。现在的文学已经不复1980年代充满理想主义和参与意识的文学,也不再是万众仰慕的事业,作家也不可能承担社会灵魂的工程师的重任,对公众发言并获得积极的响应。它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由此也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朴素本质的机遇,卸掉了过多的重负。这样说并不是要放弃文学的传承,我们当然要保持对那种天才文学的向往和尊重,对苦难的理解,对社会的关怀,对自我的反思,但这些文学的高贵品质永远不可能在口号的阶段开花结果,它们必定要落实在想象的空间、故事的讲述、细节的记录、叙事的语调中,并且需要朴素而不是喧闹浮躁的文学土壤。

同时,新媒体文学对地理空间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韩寒曾经讥笑郭敬明的小说是写给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看的。这个说法是符合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的。大都市以其现代的形象一直在引领和塑造卫星城市、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方向。它们以文化和资本的力量创造着生活方式、审美趣味、艺术形象,吸引并能辐射到其他区域去。由此也衍生了都市写作群的一种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对都市生活和细节的某种分享式写作,对异域风光、旅行生活的记录,并且呈现出一种变相的巴尔扎克式写作。网络红人几乎都有一本旅行的书,或者用文学术语说是行走的记录,它们不同于旅行手册,而是在尽力营造和传达一种生活方式。当然在更大的范围内说,这也可能是消费主义的一种规训,不仅要规划你的消费,而且要占据你的业余空间和时间,但他们使用的是没有侵略性的,带着自己体温的方式,并且在传达一种有限的对日常生活压力和制式化生活的抵抗,可能正是这种混杂的情感契中当代中国青年的内心需要。另一方面是微博、微信的出现又在消弭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以及背后的经济文化鸿沟,我们有可能重新发现另一个世界和另外的生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比如豆瓣空间上对乡村、小城镇、古典空间的重新发现和文学叙述。这又会形成另一种向度的引领和回归,从文学上营造共鸣,情感共同体,意义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以及一种知识的共同体。

2

李敬泽在《格格不入,或短篇小说》一文中,对当代短篇小说的危机有过系统的描述。它们在当代中国处境尴尬,无法像长篇一样因为模仿我们涣散感官所能触及到的生活,成为单面生活的表征和安慰,以书写的方式确认和肯定这种生活,继而成为人们的心头所爱;又无法像段子和故事和小小说,回到了文学的另一个源头:笔记、流言蜚语、闲谈,归依于这个时代的生活世界。短篇小说在这个时代的可能性存在于一种更根本的意识:它的确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它是喧闹中一个意外的沉默,因此它们的落寞和不合时宜就成了心照不宣的事实。

但新媒体的发力点好多都是落脚在“短”上。传播最多的文类是评论、散文、短篇小说、诗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短而获得传播优势。尤其是微信,因为它首先考虑的是受众的生理上的阅读需要。《果仁》小说主编阿丁在微博上有一个小调查:1. 你想在手机上或ipad上读到多长篇幅的小说?(字数)2. 花多少钱读一篇原创小说你认为合适?3. 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小说?匿名的读者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并没有很大的代表性,他们的回答有的甚至已经远离问题,但从提问者的角度看,这是寻觅和探索某种共同的规约,或者替内在的判断寻求印证,“出于从移动终端作为阅读工具的普世性和大趋势考虑,敝店仅有一种商品出售,即短篇小说。它是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文体,比如上班途中在公交地铁上就可以读完一个短篇,中长篇耗时费眼,本店暂不经营。如今人类拥有太多的碎片时间,但碎片时间并不等同于垃圾时间。假如被它的主人利用好了,无异于黄金时间。好的短篇小说恰恰具有这一力量。这种短促而精准的文体,最适合作为变废为宝的工具,果仁的使命之一,就是协助热爱阅读的人,把垃圾时间转化为金色质地”。另外一个短篇小说公号“小的说”,也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和发掘原创的平台,它的口号是“拥抱移动互联网,扛起华语短篇小说复兴的大旗;让写短篇的作者,不但有前途,而且有钱途;让读短篇的读者,不但能读到别人,而且能读到自己”。《小的说》对小说的要求是——题材不限,故事性,趣味性,文学性优先。创办者万小刀还给出了一个他本人喜欢的国内小说的参考书目: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苏童《白雪猪头》、安妮宝贝《八月未央》、朱文《我爱美元》、薛忆沩《出租车司机》、李傻傻《一个拍巴掌的男孩》、小饭《为什么没人跟我讨论天气》、韩寒《一起沉默》、蒋峰《我打电话的地方》、路内《十七岁的轻骑兵》、葛亮作品集《七声》等,对篇幅的要求非常明确:万字以内的华语短篇小说。“小的说”还有一套培养作家的计划,给在平台上发表原创小说的作家出书,举办面向更年轻写作群体的小说大赛。这背后都有一种挑战主流文学体制的欲望。《小的说》给出参考书目的行为本身其实是在传达暂时难以明确表述的文学趣味。《果仁小说》在这个方面走得更远,主编阿丁对这项事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规划:“向热爱阅读的用户推介不同于所谓主流文学的优秀小说;致力于成为被传统文学期刊选稿标准拒之门外的写作者之发表平台;把用户的碎片时间变废为宝,以阅读抵抗虚无;让文学更有尊严;无害的阅读使用户离自由更近,而非更远”。无论是区别于“主流文学”的姿态、对抗虚无的旨归,还是对作家尊严的考虑,都具备了一个成熟的共同体设计的框架。很难说新媒体对“短篇小说”的热衷与推崇会迅速改变短篇小说的处境,但“短”篇小说或者短篇故事具备“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时代的一切便利,新媒体的加持应该会加速这个文类内部的自我更新和丰富。

没有哪个时代的青年像今天这样与媒体(网络新媒体)的关系如此亲密共处,并且几乎没有可以后退的路,就像如今没有办法再复原毛笔、繁体字的日常使用一样。尽管新旧媒体对文学的影响一直是争端焦点所在,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人都在时代中,不会因为暂时的回避和个人态度而改变大势。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自外于新媒体时代。以1980年代出生的人为例,网络世界对他们来说,从来就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工具和平台,而是塑造并组成他们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青春与成长跟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而写作的成熟期又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契合。可以说网络既是生命空间,也是群体精神的栖息地,还是进行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共同体”。以豆瓣读书为例,尽管受众群十分广泛,但青年还是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自2004年出现以后,迅速成为青年读书、交流、写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它以小组、发言、收藏等功能,成为写作、读书、思考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到2005年增加“和你口味最像的人”,还在部分书的介绍页里开通了“豆瓣成员认为类似的书”等功能,成为文学青年寻找族类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年在自己的文化空间产生自己的文学想象、理念和认同就有了各种铺垫和支撑。而在新媒体时代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学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去观察和探究的话题。

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便捷的交流阅读模式,使作家个人的传播能力得到强化。在此过程中,既有天下大同的感觉,也会逐渐形成不同的阅读群体和文学风格。无论作家有没有意识到,都会在无形中强化作家的读者意识和自我暗示,并且走在一条不断规约的路上。新媒介除了日常生活的互动性,也在继续深入个人生活空间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生活充满偏见,和对的人在一起”,“对的人”可能是对读者的族群认同最简单直接的概括。与传统媒体的论战、网络大战不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写作,很少涉及尖锐的议题和观点,或者是在论战的历史中淘洗出来的一份平静,和对的人共享某种精神,分享某种情感。至于和对的人在一起之后,再要做什么,随着各种作家作品的出现会给出更多提示。比如豆瓣上邓安庆的散文、小说,沈书枝的古典知识化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古典意蕴的复苏,以及一种自我知识和世界的重新梳理,这是豆瓣这种媒体打开的文学世界。微信公号“上海那摩温”,致力于一种人文志的写法,重建上海的记忆和知识,他们在叙述语调上的诚恳,不虚浮,抱诚守真的一面让文学的世界更扎实。

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警惕的是,巨大的信息含量、广播式的推介方式,毫无疑问也会带来一种阅读的虚假繁荣。说句拂逆时代的话,有效的阅读也许在根本上并无改观,尤其是对已经形成自己文学视野的几代人来说,不同文学观念的族群因为接触到其他的文学讯息而改旗易帜的几率并不会很大,而更可能是在信息海洋中重新找到有利自己的例证,巩固自己的文学理念。但这无疑分散了焦点和对立,于是在分享的意义上,所有人都是有效的。我们分享喜怒哀乐,分享我们的生活经验,分享我们的世界。在日益壁垒森严、互相隔膜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告诉陌生人是如何生活的。这无论是从文学上还是心灵慰藉的意义上,都成为一种需求。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非虚构文学声名鹊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所有人都分享艰难的时代,共享一个未来前景的可能越来越小,那么和对的人在一起,就成为最小公倍数式的文学理念。至于这个观念是不是懦弱者的精神鸦片,还有的是时间让我们边走边看,就像雷蒙·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中所说的:“我觉得我们就像是在经历一次漫长的革命,关于这场革命,我们最好的描述也只是局部性的解释。”

责任编辑 申霞艳

作者:项静

第2篇:别和负能量的人在一起

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完全独立的存在,所以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的受他人的影响。与不同人接触,他们的观念、习惯、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作用着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俗的说就是:多靠近正能量的人,你也会渐渐地积极起来。

可是在我们身边,无数的早恋造成许多无可挽回的事件的例子,有些甚至毁了某人一辈子。关于早恋,绝对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全部否定,而要看他(她)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人。

任何一段感情,无论年纪,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共同进步,让彼此变得更好,那么这样的感情早点儿发生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互相耽误,明明在该学习的时候选择了享乐,互相比着退步,这种感情还是早点儿断了好。

我的一个朋友,之前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人,喜欢打篮球,学习也很刻苦。在高考那一年,竟然喜欢上了一个负能量爆棚的女生。女生在那个时候染发、打耳钉,长期和不良少年鬼混。我们坚决反对,他告诉我们:“万一我能改变她呢?”

男生很努力地去感染这个女生,女生虽然嘴上说学习很重要,而且每天都会和他一起学习,但坐在自习室里不停地用各种方式打扰他;她虽然说考大学很重要,却每天晚上回家一定要和他打够一个小时的电话。 男生不舍得放手,但每天晚上被折腾得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听课没效率,自习没有目的,晚上时间还被占据。逐渐,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我曾经提醒过他:“感情最重要的是两个人拥有独立的心灵和共同进步,不是一个迁就另一个、一个牵制另一个。”直到高考结束后,他才明白了我说的话。

复读那年,他坚决地说了分手。几年后,他当了大学老师,上课的时候,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的另一半,决定着你的高度。”然后若有所思地摇摇头。他的学生经常会在人人网上吐槽,说他是找了一个多低或者多高档次的老婆。但我知道,他现在的婚姻很幸福。

关于恋爱,找一个能让你进步的人,很重要;找一个能让彼此进步的人,更重要。

友情

鲁迅笔下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角色:祥林嫂。她身上发生的是一个不好的故事,但无论是多感动的故事,讲三遍都会让别人反感,何况还是悲剧。在我们身边,其实到处都有祥林嫂。他们喜欢讲一些悲剧和黑暗的事情,可能是他们讲这些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可能是他们说这些能展现自己很有学识和经历。

但是,这些人很自私。他们自己讲high(高兴)了,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这种朋友的身上是有“毒”的。他们的存在会一点点地损害你对生活的信心,会减少你身上的正能量,会加剧你对世界的抱怨。可是,他们给不出解决方案,给不了你希望,这样的人,虽然不坏,但会潜移默化地伤害别人。

我曾经写过一些不注意言辞的人对别人的伤害。但比起那些直接传递负能量和大量讲述自己人生苦难的人,那些只是皮毛的伤害。

我的一个朋友是负能量大使。每次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她总能把自己的苦难翻出来讲。她告诉我自己多不容易,这个世界多万恶。她见过的人多,讲的故事也很多,但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尾:你说他(她)是不是很傻。我听得云里雾里,然后说:“是。”她继续说:“还有一个事……”

等她抱怨了半小时后,结尾完全一致:“你说他(她)是不是很傻。”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了了,就冒险地直言:“你每天都在跟我讲自己的悲惨故事,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你讲完这些事情后,有时候我会烦很久。”

她回答了一句话,噎得我哑口无言:“你上课的时候不是也经常讲自己的苦难故事?”

我想了想:“可我传递的是正能量啊!” 后来我在写剧本的时候,被一个导师点醒了我和她之间的不同。他告诉我:“你知道你原来作品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吗?”

我说:“不知道。”

他说:“你写北京的空气,只是在批判;你写摇号政策,只是在指责;你写女孩子被包养,只是在抱怨。谁愿意听这些负能量的东西呢?”

我说:“可是它们是存在的。”

他说:“可是,你不能剥夺别人的希望。你批评过北京空气,你需要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你指责车牌摇号,可你没有给出更好的方法;你抱怨女孩子被包养,可你没有写出女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独立的。你在结尾处,没有给人带来希望,这样的作品,就是负能量的,就是大家不喜欢的,就是有‘毒’的。”

几句话直接把我打醒了,那时我明白了,交朋友也是一样,明明讲的都是一段苦痛经历,而负能量是在鞭笞别人的不好、责骂社会的不公;正能量是在讲完后告诉你,即使再苦,我依旧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一些。

如果你不是网络大V(网络粉丝很多的知名人士),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能让执政者看到你的抱怨和悲剧,就不要一贯地抱怨、传递负能量,因为这样只会让身边爱你的人难过,何必呢。

我不喜欢祥林嫂式的朋友,他们不断唠唠叨叨地给我们洗脑,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他们喋喋不休地强调痛苦,会点点滴滴地腐蚀我们的正气。

离开这些有“毒”的人,去交那些能鼓励你的朋友,交那些在挫折中能激励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决定你的高度。

关于和父母那些旧观念的矛盾,最好的方式不是改变他们,更不是妥协地变成他们,而是独立地生活、自立地活着,并且尊重他们管你的权利。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里都多多少少地受他人的影响:爱人、亲人、朋友。身边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多多少少地决定着你的人生。跟着蜜蜂能找到花朵,跟着苍蝇只能找到厕所。

安静的时候,注意时不时地看看身边的人,远离那些能让你变得消极的朋友,多和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摘要:你的朋友也无外乎是三种:人性朋友、狗性朋友、狼性朋友。交朋友一定要交人性朋友,也可容忍狗性朋友,但绝对别交狼性朋友。对野兽的容忍,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犯罪。

很久以前,有一位猎户,住在深山老林,以打猎为生。养妻育子,其乐融融。有一天,日暮时分,没打到一只猎物,正在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返回时,突然发现一声狼嚎。

他顺势望去,只见一只受伤的狼爬在血泪中,身边满是撕打有痕迹。

猎户喜出望外。当走近一看,老狼泪眼矇眬,嗷嗷求救。

猎户顿生恻隐之心,就小心翼翼地把狼背到家里,精心喂养并疗伤。

媳妇好言相劝,让他把狼杀了,以绝后患,他痛斥妻子。

猎狗有时在狼面前示威警告,他痛打爱犬。

终于有一天狼伤愈体健,不辞而别。

有一次,媳妇回娘家,山高路远,就把孩子留在家。他上山打猎不放心,就将猎犬留到家看护幼儿。 晩上回家时,眼前的一幕彻底将他惊呆了!

儿子躺在地上,已经断气。满地血迹,猎狗也浑身是伤,满嘴血迹,爬在儿子身边嗷嗷直叫。

猎户不容分说,追着猎狗一阵痛打。

当追到房后时,发现他曾经喂养过的那只狼浑身是伤,死在了那里。

这时,猎户才明白眼前的一切,一边安慰被误会的爱犬,一边嚎啕大哭,后悔自己的善心害死了心爱的儿子!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你的朋友圏肯定有三种人: 一种是人性朋友。志同道合,亲密无间,最低也能说人话,办人事,具有最基本的人性;

一种是狗性朋友。知恩图报,忠诚可信,最多是有时本性难控,翻脸无情,狂叫几声;

一种是狼性朋友。用着叫爷,不用充爹,能利益共享,有难各奔东西,甚至反咬一口。为了自身的一点点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交朋友一定要交人性朋友,也可容忍狗性朋友,但绝对别交狼性朋友。对野兽的容忍,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犯罪。

特别是在生意场上,人性朋友可以为你挑大梁,狗性朋友可以与你做伙伴,狼性朋友只能成为你的客户,现钱交易,一把一清。

如果合伙干事业,人性朋友会与你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追随陪伴你走到事业顶峰;狗性朋友难免喜怒无常,牢骚甚多,虽不时也对其它主子摇尾讨食,但不成大事也坏不了大事。

最可怕的是狼性朋友,从来骨子里就没有一点人性,不管你是否经常与他一起喝酒吃肉,也不论你不时给他多少恩惠,啥时都是只喂不熟的“狼”,一但你手里没肉就野性大发。为了赖账,可以编出人说不出的话。为了多得点利益,可以干出人没脸干出的事。

将门无犬子,官家无白丁。讲的是世上神奇的“五一定律”,不访你晚上躺到床上冷静地思考一下,你最亲密是有影响的五个朋友的情况,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就是你的名利地位。

因为在耳闻目睹中,你的思想观念、处事方法、创业意识趋同,绝对跳不出这个圈。这就是跟随大官地位升,跟随老板钱袋丰,跟随赌徒垒长城,跟随小贩卖大葱。

不过既然交了这样的朋友,你也不用悔恨。靠赖账永远不会富有,花亏心钱一定得不到幸福,沾小便宜必然要吃大亏。 人无信不立,无诚不久,失信失去的是最可依的朋友,远离的是最可靠的贵人,注定一生悲惨。你舍去的老天爷一定会送给你。舍得一定有得,这就是谁也无法抗拒的因果定律。

第3篇: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奥斯卡王尔德说,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开心果,是人群中的快乐源,与有趣的人相处,你会觉得整个世界也开始变得有趣,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各式各样的人,可惟独有趣的,最难遇到,如果你有幸遇到,请一定要珍惜。 和有趣的人相处,才能做有趣的事。有趣的人不一定读万卷书,但是他的内心是丰盈的,有趣的人不一定行万里路但他的生命永不止步,并且一直有故事发生,。想成为一个有有趣的人,当然你需要有些知识储备,有些幽默细胞,才能在任何时候都巧妙的接上话题,谈笑风生。

第4篇:和舒服的人在一起美文

这天,我正在写一篇随笔,一位陌生人请求加我为QQ好友。我礼貌地问她是谁。对于刚加入的陌生人,因不熟悉,我设置了不让对方进空间的权限。这位刚加入的“好友”,没回答我的问话,直接责问:“为什么要关闭空间!?写文字难道不是让人看的吗?”我耐下性子,询问她是哪位好友介绍来的,她说了一个网友的网名:“她让我来向你学习写作的,不让看就算了!”语气很是不客气。我有些不舒服,回复她:“我没什么好学习的!”可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就把我删除了。遇上这类事,我常会付之一笑。人与人交往是讲缘分的,相互尊重才能产生匹配的气场,才能走进对方的心里。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一个优秀的人,就是能让你相处起来舒服的人。让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不设防、不伪装就是一种魔力。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像聽着音乐,喝着咖啡,看一朵花开放,时光如流水一样漫过恬淡和素净。

同学群里,女生秀只要一出现,群里立刻就热闹起来,那些潜水的、不说话的全冒了出来。秀独立,幽默,一开口众人的目光就离不开她。不少同学说,和秀聊天,很惬意,没压力,很舒服。秀懂得尊重别人,但也不丧失自身原则。这种魅力背后,是她拥有一颗善良宽容童真的心,一种在平淡中发现美好的情怀。秀不仅仅给同学群带来了欢乐,更难得的是让朋友们在相处中感到舒服。一旦少了她,群里的气氛就变了味,她能衬托班花的绽放,也能接得住同学发来的赞美。

老年大学学期结束时,文学班表演了诗朗诵。芝第一次登台演出,有些紧张,把握不好诗的韵味,我一方面表扬芝的优点,另一方面指出芝朗读时出现的不足。演出很成功,芝动情地对我说:姐,和你在一起就是让人感觉特别舒服,既得到了提高,也让自己体验到表演的乐趣。

与人相处,让人感觉舒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格魅力!

第5篇: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和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远离消极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积极地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明月。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

有句话说的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搏击长空,翱翔蓝色?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如果你想象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 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乃成功之道。

女人最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掌握三大法宝——理解、尊重与信任。

1、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跳槽,哪个公司都有问题,哪个公司都有优点

2、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3、公司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公司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4、心怀感恩之心,感谢公司给你的平台,感谢同事给你的配合,离开公司你连根葱都不算

5、为公司创造利润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6、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

一个人之所有成功能成功,一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真的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的性格、习惯、行为和内在驱动力,这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1、 订目标,达目标——学会每年、每月、每周、每天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和

计划,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天天坚持着做。

2、 尽可能多的帮助他人成功

3、 不停息地编织人际关系网。自己要给自己列人际关系打造计划:比如领导圈、运动圈、

音乐圈、时尚圈、管理圈、美食圈、旅游圈等等、

4、 定期与朋友沟通,联络感情——比如:常打打球、看电影、喝咖啡、吃饭、结伴旅行、

沟通聊天、做有益的事情

5、 勇敢和自信。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勇敢的人、自信的人。

6、 尊重他人

7、 凡事100%的准备——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做任何事,见任何人之前,都要做足充

分的准备。准备好你的心态,准备好你的时间,准备好你的精力、资料、知识

8、 养成列清单的习惯——对每天的工作,重要的事情,约见的客户,一定要按时间、轻重

缓急的顺序列一个清单,并在计划的时间内去完成,养成做事有条理、专注、坚持的好习惯。

9、 坚持每天看书30分钟

10、 学会分享。做一个善于分享的人,你的心得、才华、能力、经验、感知、经济、新

闻、意识、激情都要及时向好朋友分享,分享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种成功法宝。

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就急着对生命下判断。有些人,今天和明天的人生观会差很多。如果因为一时的情绪掉进谷底就伤人或毁己,明天的自己必然后悔莫及。——吴淡如

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

小哲理: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作法,以抵御外来的侵袭。

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就跟着改变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第6篇: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对自己真的很重要

物以类聚,人与群分。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和什么样的人一起,

你也许善良,你的朋友也善良;

你也许有趣,你的朋友也有趣。

你所交往的人,都是和你一样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你所交往的人,都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

和平凡人交往,

谈的是闲事,想的是生活,

和生意人交往,

谈的是项目,想的是利益,

和事业人交往,

谈的是机会,想的是未来。

你想“谈”什么,想“想”什么,

都取决于你与谁交谈。

很多时候,我们身上很多的负能量,

往往都是来自于周遭的环境和人物,

那些充满负能量的人,

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和激情,

使你渐渐变得平庸,和他们一样。

所以,你想留住正能量

取决于你是否继续与负能量之人交往。

你身在什么样的朋友圈,

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你结交了什么样的朋友,

你的脾性也会慢慢接近这些朋友,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

那就不要与燕雀为伍;

如果你想像强者一样强悍,

那就不要与弱者同行。

因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 END -

第7篇:一辈子很长,一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什么才是有趣的人呢?

那些懂你的想法,能够和你说到一起、玩到一起,给你快乐的人,才是真正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该怎么寻找呢?

1、有趣的人,是懂你的人

我们对生活的渴求永远没有尽头,那个真正懂你的人,才能够填满你的内心。

一个懂你的人,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陪在你身边的人。你伤心的时候,不需要多说话,他就会给你安慰和拥抱;你快乐的时候,可以大胆地去找他分享喜悦,不用担心他会厌倦。

有趣的人,懂你的想法,更懂得照顾你的感受。他们或许会自嘲,但不会嘲讽别人,说话不会咄咄逼人,又不会阿谀奉承。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不会觉得尴尬,也不会觉得有压力,他们说话做事会给你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生活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冒险,你总能发现平凡中的不凡,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有趣的人,和你三观一致

有趣的人,一定是和你三观一致的人,他能够理解你的内心,你也能够尊重他的追求,和他在一起,你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你喜欢悠闲的生活,他也追求一份恬淡;你渴望四处游走,他也憧憬外面的世界;你追求不断进步,他也喜欢努力进取。你们在一起总会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这样的生活才算是有趣。

那个有趣的人,他不一定很有钱,也不一定有好看的外表,但是他总能够和你在同一个频道上。你不用担心你说的话他听不懂,不用害怕你的想法会被他嘲笑,你们也不会因为西餐和火锅哪个好吃而吵架。

遇到一个三观一致的人,就像是遇到世界上另外一个自己。你不需要因为感情勉强自己,不用在婚姻中委屈自己,做最真实的那个你,过最有趣的生活。

有趣的人,能和你玩到一起,生活到一起。你想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他也正好想赖床,不会有人一大早就喊你起床;你想拿着工资出去看看世界,他也不是不舍得花钱的人,两个人可以一起去旅游。

3、有趣的人,懂得幽默

有趣的人懂得幽默,他们明白幽默不仅是讲个段子,说个笑话,幽默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尴尬场景,或者人生中的困难时期,学会用幽默的态度化解问题。

和有趣的人相处,你会变成什么样?

1

有趣的人会让你更加热爱生活。

到了这个年纪,最缺乏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对生活的态度。有趣的人就像太阳,自己就能散发出光芒。

2

有趣的人能开阔你的眼界。

最好的交往对象不是光芒万丈的人,而是让你感到舒服、适合自己的人。

3

有趣的人会刷新你的感受

他对事物有更敏感的洞察能力,即使在逆境中,他也能看到美和自由。

4

有趣的人会让你更加有勇气。

人到中年,做事情难免瞻前顾后,再三思虑。

有趣的人有很多,但有趣的人又很少。有的人很有趣,但在你看来很无趣,其实这取决于你对有趣的定义。有趣的人不一定读万卷书,但是他的内心是丰盈的;有趣的人不一定行万里路,但是他的生命从不止步。

你身边有这样有趣的人吗?如果有,请珍惜!

上一篇:旅游市场营销规章制度下一篇:什么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