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论述了“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技工学校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了与该理念相适应,如何对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新型教学方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计算机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1:

慕课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 要:《计算机技术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研究旨在解决目前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标。本文在对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和相关慕课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中心,两项活动,三个阶段,四类实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了学习资源、学习支持等要素,并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效果,并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慕课;资源建设;学习支持

一、引言

慕课的发展在不同层面引发了新的思考。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慕课对大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1]2017年2月,新媒體联盟的《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式学习灵活地将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满足学生们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教育技术发展短期内的关键趋势。[2]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当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面临的现实是:知识内容更新快、学生基础差异性大、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但学时有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等。与此同时,随着慕课的发展,国内外近年已经开设的计算机类基础课教学慕课课程已经较为丰富,edX、Coursea、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慕课平台都有多门优秀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课程与资源改革和创新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当前在线学习环境下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1.问题分析

上海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为本科一年级必修课程。上海大学自2011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对近年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同一化的课程内容和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及个性化需求问题

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计算机技术能力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现在的课堂授课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能力需求,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但学时有限的矛盾所带来的知识掌握不足,实践强度不够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既要完成现有课程体系内容的传授,又要紧跟最新科技发展,讲授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技能,因此知识内容更新快,教学内容覆盖面较广,每周2节课的教学时数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很多知识只能省略或点到为止,因此造成了学生掌握不全、理解不深、实践强度不够、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

(3)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现有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被动、依赖”,缺少自主参与意识,从而影响了知识传授效果,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计算机基础类慕课课程分析

我们对edX、Coursea、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六个慕课平台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与计算机技术基础相关的课程共有32门,涉及内容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基础、编程基础、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如图1所示。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练习资源、实验内容、习题等,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慕课发展所创建的资源环境,我们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1.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围绕一个中心,两项活动,三个阶段,四类实践展开。一个中心是“以学生学为中心”、两项活动为在线学习活动和课堂学习活动,三个阶段包括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学习阶段和课后拓展阶段,四类实践包括在线练习实践、课堂研讨实践、上机实验实践、创新项目实践,充分将实体课堂教学系统与在线学习系统的优势结合起来,如图2所示。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在课外通过视频资源进行学习、通过交互式在线练习对知识进行测试和巩固,通过教师在课堂或答疑时间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辅导,从而有效解决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但学时有限的矛盾。其中学生在线学习的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和小组形式在线学习,教师对课程的教学通过课前导学、课堂助学、课后督学等环节实现。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慕课、微信等社交网络、Blackboard课程平台等在线环境,在云平台、知识管理工具等支持下展开混合式学习过程。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各个阶段,从而促进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课内外多项实践环节的安排,保证学生充分的实践活动。通过混合式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2.教学资源建设

(1)资源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对学习内容与资源的组织和呈现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内容修订与结构调整,精心设计课程资源。融合学前测评、在线课件、视频课程、操作练习、线上讨论等多种混合式学习元素,确保知识有效传递和技能的科学利用。

我们对主要国内外计算机基础课慕课课程进行分析、选择和整合,并结合现有本地化资源,以模块化、阶梯式、分层次为核心,兼顾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知识点内容与实践内容,构建了一套适应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系。其中视频、课件、测试为每个单元的基本资源,同时结合不同单元的特点,提供软件实践和实验操作等资源。在该体系下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起点,根据自身基础,自定步调,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视频或者相关辅助资源进行学习,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2)资源组织

在教学资源的组织上,借鉴BOPPPS模式[3]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将教学资源按照不同阶段和学习活动分解为各个单元。围绕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由导言(Bridge-in)、先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评估/后测(Post-assessment)及总结(Summary)各个资源模块组成,将教学内容切割为一个个单元,灵活应用于混合式教学中。

3.学习支持系统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应为学习者提供完善的课内外学习支持服务,通过移动应用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持学习者在任意位置、任何时间、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学习服务。在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除了Blackboard等传统课程管理平台,我们设计实现了多种支持工具,从而保证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及时的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1)微信平台支持

微信作为一款具有通讯沟通、社交属性、平台架构的移动应用软件,为移动学习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和应用方式[4]。我们设计实现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交互互动、资源分享、资源发布、资源检索等学习支持。

(2)课程云实验平台

虽然当前学习者大都具有个人电脑等设备,但学习过程中需要涉及Windows、Linux等多种环境和操作软件,个人电脑难以配置完整。我们提供了课程云实验平台[5],如图4所示。云平台提供了课程各类实验环境和操作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自行预约,在云主机上进行各种系统和环境的配置和软件应用,完成实践练习。

(3)智能学习助手

智能学习助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应用,具有自然的人机交互与便捷的知识获取等特征,有助于个性化学习和学习分析。[6]课程设计了基于微信和QQ课程群的智能学习助手,如图5所示。智能学习助手应用所设计的课程问题知识库、知识点知识库,能够实现智能化对话交互。

四、实践与总结

混合式教学模式已进行了小范围的应用实践,实践结果如下:

(1)在考试成绩上,实验班与普通班无明显差异。分析原因在于课程考试为课程基本知识点的考核,混合式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只要能够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并独立完成课程作业的,都可以达到考核要求。

(2)在实验考核中,实验班优于普通班,表现在对于新的实验操作内容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在访谈中,实验班同学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较高,认为个人在知识运用能力,把握核心知识点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但也提出對一些问题,如部分视频资源中缺乏互动与反馈,学习中需要较高的自控性,学习者之间的协作需要加强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一步的研究与实践除了对现有内容的优化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设计。在考核设计中,给出更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知识等的综合评价。另外,继续探索如何确保线上学习的有效性的方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也普遍感受到了角色和作用的改变,是资源的设计者,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和辅导者,知识传递的方式已经由单向转为多向互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2017-05-0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

[2]NMC.2017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EB/OL]. (2017-02-15)[2017-03-01].http://cdn.nmc.org/media/2017-nmc-horizon-report-he-EN.pdf.

[3]HLWIKI Canada. BOPPPS Model[EB/OL].(2015-10-20)[2017-03-01]. http://hlwiki.slais.ubc.ca/index.php/BOPPPS_Model.

[4]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88-95.

[5]SHUCC.云实验室.(2015-12-25) [2017-03-05]. http://cloudlab.hoc.ccshu.net/virtual/.

[6]Goksel-Canbek N, Mutlu M E. On the track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rning with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Sciences, 2016, 13(1):592-601.

(编辑:王晓明)

作者:王萍 陈章进 庄伟明

计算机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2:

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技工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论述了“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技工学校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了与该理念相适应,如何对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新型教学方式。

关键词:学生为本计算机技术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为本”是指在教学过程从学生的需求导向出发,教学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加以重点考虑,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多个方面培养才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将“学生为本”作为教学理念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在学习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具体来说,“学生为本”理念下的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适应时代需求重新定位技工院校计算机技术教学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后才能进行实施相适应的改革体系。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现代教育已进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面向新时期的具有创造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并且只有将技校的学生朝着复合型的人才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技校学生的培养,要朝着符合时代的需要,同时还要朝着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的方向前行。

二、以“学生为本”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改革

学习是一个活跃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学习而不是全面控制学习,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技工学校的学生早就厌倦了“课堂”的教学模式,然而需找到新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职欲望。

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计算机的新技术已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无论是在那个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然而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就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学生就占有主体地位,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基础。在课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前提,并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提问和实践的能力。要充分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并给予鼓励,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翁。

三、以“学生为本”理念进行鼓励式教学改革探究

要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且深化举措,那么就有必要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那么就不应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这门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文件管理操作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那么在整体计算机知识学习中又有什么影响,教师都应作指出。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作出讲解,对于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对于文件创建、快捷方式创建等要进行系统地教学。并且要结合上网操作实践来进行教学实践工作。

在系统的基本操作中,要让学生对系统的控制面板进行熟练使用,要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时间等基础设置要有明确的掌握。在系统安装上,要让学生对系统盘进行辨认,对于电脑启动的设置要有讲解,要进行多种系统安装方法的教学,并且对系统备份、镜像安装等也要有基本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安装计算机系统,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学会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系统安装之后,可以让学生对系统的窗口、菜单、任务栏等操作有上机实践来完成,并且在上机实践中充分掌握鼠标和键盘的用法,然后再对输入法的知识进行讲解,对于五笔、拼音等打字速度快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計算机教学方式的改进,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可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仅仅只是注重计算机的操作,而忽视了其理论性的了解。

例如在学《VB程序设计》的时候,要了解其VB语言的特点,以及此种语言所写的程序可以发挥的功能范围,在VB语言的教学的时候,较为经典的案例是采用冒泡法来处理排序问题,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展开讨论,积极的组织学生讨论出其自己的算法,以此来实现排序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VB教学的时候充分的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并且要以鼓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为目的来对其实施鼓励式的教育。

四、总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断向前迈进,近年来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所以面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元性的变化,复合型人才受到当今社会的一致认同。社会对学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更着眼于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因此在学习的方法上存在着不断的革新,本文依据“学生为本”的基本思路来改善当前的技工学院对于计算机人才的教学,以此来实现对我国新型教育制度下的教学革新。

参考文献:

[1]张文惠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师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30):324-325

[2]石荣荣以学生为本,推进高职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219-219

[3]乔红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63):18-19

[4]董玉香浅谈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学改革的作用[J]语数外学习:九年级,2013(3):94-94

作者:黄丽丽

计算机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3: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计算机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是老师当下教学目标,但在当下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被体现出来,学生学习动力较低,进而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较差。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积极性。基于此,该文主要讲述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对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进行有效研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发;高职;计算机;运用探析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法,特别是在高职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实践及感受来进行学习,以此来满足当下时代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计算机教师应当探寻多种教学方式,并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合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效率,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机知识,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计算机课堂氛围。

1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计算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计算机教学可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围绕着完成计算机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任务。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带领下,老师的教学思路可以明确,对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可以熟悉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计算机的意义,从而深入计算机教学情况,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水平,例如在基本办公软件“Excel”教学,在以往教学模式中老师一般都是直接给学生讲述相关公式,并让学生熟记,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公式的含义,对于刚学习的计算公式转瞬就会忘记,就会导致计算机教学情况事倍功半。然而在任务驱动法的带领下,老师可以清晰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易混淆的地方多加注意,以此使得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完成教学目标。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

在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老师教学学生听讲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会使得学生注意力不专注,在课堂中容易产生依赖老师进行学习的心理,且此种教学模式较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进而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没有被实现。那么采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老师在教学前安排一个教学任务,并要求每一学生都可以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思想上的紧迫感,老师在讲解计算公式时学生也可以更投入的听讲,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课堂教学成果突飞猛进。而且任务驱动法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可以通过共同努力来探索计算机教学知识,并通过小组协作来解决遇到的难题,老师在侧加以点播,从而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中能够体会到收获知识的满足感,进而在日后学习中也可以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掌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在这个发现问题过程中去发现自身学习及成长的不足,并以此来树立人生的目标。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每一个教学任务探索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相连,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学习计算机知识及内容,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现学习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来整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并且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有效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缩短计算机教学周期。

2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1 明確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教学内容较为复杂,老师在教学前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执行每一项的教学任务,这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任务驱动法,通过制定任务并与教材相结合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教学任务,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较为灵活,教学方法也较为新颖,这就可以帮助老师家里合理的就教学模式,理清课堂教学思路,从而科学合理的创建高效的计算机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完成相关任务。

例如在计算机课程开展过程中,计算机老师可以根据“Word”“Excel”等常用的办公软件展开教学,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完成计算机教学任务。在单元教学时,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积极采用较为具体、详细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并根据相应知识点下达相应的教学任务,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可接受度。那么首先老师就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及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计算机课程最后要检查学生的任务,以此建立学生对课堂的任务的初步印象。其次就是要计算机老师带领学生了解“Word”或“Excel”的使用方法,并先展示其操作规范及格式,然后让学生对涉及的内容深入了解与分析,让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索。再次,老师就要让学生尝试实践,对所涉及的上机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学习,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氛围。最后就是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根据课堂开展前布置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操作或者对学生进行考评,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也能够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下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知识。

2.2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切都课堂教学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践行此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根据任务驱动法来推动计算机教学课堂的开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寻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当下计算机老师要想实现计算机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法,就要不断明确自身教学目标,利用课堂教学任务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同时老师也应当按照自身制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小组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及时形成“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并在此教学观念之上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Excel”公式时,公式内容较为复杂,老师可以按照不同公式设置教学任务,逐个击破。“Vlookup”函数学习较为困难,老师可以安排相应学习任务,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先进行展示,让学生先了解其运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探讨,通过主动学习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让学生自由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3 制定实践教学任务,增强学生技能掌握

对高职阶段计算机教学来说,其教学模式如果只是靠教学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来印证计算机理论知识内容。而对于任务驱动法来说,其教学重点就是任务,老师要制定相关任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要考虑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并没上机操作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那么老师在制定上机学习的教学任务时,要设立相关的教学情景,将教学内容与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相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计算机操作,在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增强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融合相关实践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上机操作,老师也要对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指导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老师在上机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也要关注其学习特点等等,避免因差异过大产生教学误差,进而建立有效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其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共同进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二者结合,并将不同知识难点进行有效分解,避免因难度过大,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最后就是高职学生更注重于动手操作,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布置合理的上机操作任务,并根据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其操作水平,增强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4 开展教学分组讨论,实现学生相互协作

高職院校学习掌握程度及学习素质都有着一定的差别,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理解,部分同学却不太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接受计算机教学知识。老师应当根据学生这一点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逐渐转换为实践操作内容。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不同的差别,部分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快速消化计算机知识及内容,学生在学习之间就会产生差距,进而导致的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及内容。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配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小组内发挥自身优势及特点,从而实现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小组教学分配较难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整体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网页设计,老师可以让小组发挥自身想象力,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来制作网页,而后在计算机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要让学生根据网页设计表达自己的灵感,讲述网页字体、颜色的设计想法,以此学生通过小组可以有效完成任务。老师在此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并表扬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板块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推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开展,老师应当重视此种新型教学理念,并将此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推动计算机的教学。老师首要就是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后再制定相关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主动探索计算机教学相关知识,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以此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实现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茜.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36):20-21.

[2] 王笑宇.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2):105-107.

[3] 冯霞,罗莉.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170-171.

[4] 吴秀英,赖薇.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4):84.

[5] 董朝贤.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70-73.

【通联编辑:光文玲】

作者:周玫

上一篇:十一国庆节促销方案下一篇:教育局卫生安全整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