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应对城市化浪潮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江日报》的《美丽乡村》周刊以“三农”为主要报道对象。“在城市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试图用开放的视角和人文情怀记录中国农村的变化和演进。”这份运行了两年多的周刊,在浙江这片中国城市化较有特色的地方记录下了时代脉动。走读: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走读”是《美丽乡村》周刊的品牌栏目,也是周刊最常见的表现形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乡村社会应对城市化浪潮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社会应对城市化浪潮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实现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其中,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乡村文化治理是凝聚乡土精神文明、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式,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布局。推进乡村文化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在厘清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治理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继而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寻求乡村文化治理的创新路径,对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治理;乡土文明;创新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繁荣乡村文化”[1],随后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文件发展乡村文化,体现国家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势冲击中,乡村文化呈现出衰落之势,乡村文化治理也面临着现实困境,需要在乡村振兴的契机中积极寻求创新路径,以实现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推动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乡村现代化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在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后,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被提到新的高度,成为乡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思想灵魂和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思想保障。乡村文化治理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实现方式,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结合起来,挖掘和培育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是乡村在历史传承中积淀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精神凝聚力,但是“衰落”成为乡村文化的当下生存状态和客观事实[2]。乡风民俗、优秀传统艺术以及文化遗产等都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日渐式微。需要通过乡村文化治理来提高乡村文化认同、强化乡土精神凝聚、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文化复兴。

(二)鄉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指标。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略的顺利完成使广大农民基本摆脱了物质条件的限制,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工业文明发展中产生的不良价值观,严重影响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同时,城市化发展也造成了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人口结构逐渐失衡,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乡村文化工作者减少,人才匮乏,乡村文化的传承呈现出后继无人的态势[3]。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乡村传统产业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生产效益低下,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剧了农村空心化,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加困难。

(三)乡村振兴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契机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发生的很多变化。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文化会随着城乡一体化浪潮逐渐消失,甚至于乡村社会都会由于失去其存在的根基和价值而逐渐被城市取代。但是现代化只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目标,它的实现并不意味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的终结。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即使乡村社会变迁,乡村文化也会以新的姿态、表现形式应对城市文化的冲击,适应新的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后又提出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布局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传承的文明成果,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记载和体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乡村文化治理的目标要求,为实现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乡村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传承主体缺失

农民是乡村的建设者和乡村文化的传承者,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由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显著,很多农民向城市转移,不仅造成了农村空心化,还使得乡村自身的本土文化逐步消解,农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消失,建设乡村的意识逐渐淡薄。农村人口的转移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农民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乡土文化失去了存在根基,严重冲击了乡村传统文化[4]。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尤其是一些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更加需要传承。但是由于农村空心化,优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传承文化的能力,很多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困境,这是乡村文化治理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影响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如何传承、弘扬乡村文化,有效实现乡村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供需失衡

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产生了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治理的主导者、乡村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只是停留在旧的文化供给模式上,惯于采用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缺乏与农民的互动和交流,没有真正了解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盲目性[5]。另一方面,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文化政策,使得乡村文化发展与农民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农民实际的文化要求得不到落实。国家对乡村文化发展高度重视,要求送文化下乡,但是政府提供的“送文化”活动中,文化内容较空泛且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农民只能被动接受安排,影响了农民参与积极性。这种脱离农民主体的方式导致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的不协调,既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还影响农民的文化生活。

(三)文化人才队伍力量不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乡村文化治理不仅离不开本土文化人才对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外来先进人才的支持。文化人才队伍力量不足是目前影响乡村文化治理、阻碍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村两委作为乡村文化治理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应发挥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作用。需要具有管理才能和文化背景的人才参与其中,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真正拥有才能的人不愿意参与到乡村文化治理中;而现有的管理者多为本地的原住民,知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乡村文化的发展要求,缺乏有效进行乡村文化治理的文化素养;管理者文化素养的缺乏,带来的是整个乡村文化发展的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收入差异较大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愿意回村建设,这种现象使得乡村文化治理的后备力量不足。同时,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有才能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发展空间,长此以往,不仅消磨了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文化治理范式单一

“村民自治”是我国探索并实施的一项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对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乡村文化治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政府对乡村的行政干预较为明显,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行政化”问题。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乡村文化治理过于“格式化”,一些管理者由于自身缺乏治理能力,盲目效仿成功的治理案例,没有与本地文化资源和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适合本地区的文化治理模式;同时政府不能从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忽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文化体制僵化,缺乏文化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长期受到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政府在推动乡村文化治理的资金、人才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采取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没有形成多元有效的文化投入机制,从而导致在文化治理中政府的治理范式单一,治理成效不明显。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治理路径创新

(一)坚守文化根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真正了解乡村文化的发展规律,体会乡村文化的历史底蕴,才能更好地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而如何对待乡村文化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对待乡村文化要批判地继承,乡村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繁杂多样的文化。这些文化良莠不齐,文化治理应该探寻乡村文化的优秀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合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农民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认同,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对于本土文化更有归属感。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需要传承,是因为它发源于厚重的历史根基中,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是人们的精神财富。而怎样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与时代相结合,融入新科技、新理念,使得传统文化更为现代人所接受,为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多元供给,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治理的领导者,应该发挥其特有优势,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添砖加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乡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要投入资金支持文化创作,推动优秀民间文化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乡村举办的各种活动需要政府提供资金、设施等资源的支持,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乡村文化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动了解村民的文化需求,将资金真正用于村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中。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进行充分有效的管理,在乡村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加强监督。可以采用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在乡村文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仅仅依靠单一力量难以实现有效的供给,需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主体协同共建乡村文化供給格局。

(三)加强教育引导,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是文化治理的主体,需要着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始终把满足农民的文化利益、文化需要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体参与文化活动、体会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乡村本土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参与本土文化治理的主动性,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其次要挖掘本土文化人才。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以及文化遗产等都需要传承和创新,只有培养强大的后备人才队伍,乡村文化才能长久持续的发展。最后是要引入先进人才。乡村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乡村本土人民,更需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文化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制定一系列人才培训和选拔机制,定期进行学习培训,使他们真正融入乡村,用自己的所知所能为乡村文化发展贡献力量,赋予乡村文化新的内涵、新的发展、新的可能性。

(四)规范治理机制,建设现代文化治理体系

首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政府工作人员要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探寻农民的真实文化需求;统筹各方面因素,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制定出符合当地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方案,形成乡村文化治理的长效机制。其次,要实现协同建设。乡村文化治理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文化建设。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文化治理,更需要多个主体、多种力量形成合力,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主体的文化治理体系。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线上文化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网络空间,实现乡村文化治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治理的活力和动力,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将乡村文化治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建立起现代化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6]。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2] 李三辉,范和生.乡村文化衰落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J].长白学刊,2017,(4):134-141.

[3] 吕宾,俞睿.乡村文化自信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8,(4):71-72.

[4] 张琦,杨铭宇.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逻辑起点、理论机理与实践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114-121.

[5] 任贵州,曹海林.乡村文化治理:能动空间与实践路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98-106.

[6] 孙刚,罗昊.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政策路径[J].江汉论坛,2021,(7):85-90.

作者:蔡育晶

乡村社会应对城市化浪潮论文 篇2:

城市化乡土之变中传媒的文化责任呈现

《浙江日报》的《美丽乡村》周刊以“三农”为主要报道对象。“在城市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试图用开放的视角和人文情怀记录中国农村的变化和演进。”这份运行了两年多的周刊,在浙江这片中国城市化较有特色的地方记录下了时代脉动。走读: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

“走读”是《美丽乡村》周刊的品牌栏目,也是周刊最常见的表现形态。它要求记者深入乡土社会,边行走边记录。在浙江,都市文明、资本意识在农村的渗透,不仅对传统农耕生活产生解构作用,而且,伴随着这个进程,一种对乡村的重新审视,蕴涵着城镇化的整体转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相对于传统的乡土叙事而言,《美丽乡村》周刊的“三农”报道紧跟时代变化,表现层次和范围更广泛,有更强的现实气息。

《水稻与苗木的争夺战》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独立调查,讲述了富春江畔1700亩水稻田命运的故事,种植苗木经济效益明显高过种粮,农民如何选择?报道开头,特意选择了农历“芒种”那天,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夏种之时”,种粮大户周午福掀开了播种季的序幕。近三年来,相邻的萧山大面积种植苗木,频频创造高产纪录的千亩粮食功能区危机四伏。最终,“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的观念占了上风,但仍埋下—个悬念——这场“稻香保卫战”的结局到底会如何?

《美丽乡村》周刊时常记述的,就是这样一些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实案例,展露后工业时代的乡村现实,这背后,不仅是粮田的命运,更是农民的命运。

《灶头边的村庄》是一个独特的专题策划,它从一开始,就让这趟“浙江乡土美食的寻味之旅”脱离了纯粹谈论美食的范畴。浙江11个地市,从海岛到山区,从城镇到乡村,报道从2013年1月在《美丽乡村》周刊推出第一期4个整版,计划历时一年完成。

《泥土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园的味道》,四个章节的主题展现了策划深刻的内涵和主旨:记者寻访的不仅是美食,更多的是美食背后——有山有水的地域、有共同生活习性的族群,展现一种真切的“乡村味道”。

时间,改变了灶头上的村庄,锅里的乡土美食。农民,也跟着城市化的脚步,走出了别样人生。专题策划者用一种全新视角解读乡土美食的内涵,体味其中与自然的交融变迁,对家园的忠诚和眷恋。

另一个典型的策划是2012年5月,借“中国旅游日”之机,记者从浙江宁海出发,沿着徐霞客曾走过的道路,对徐霞客游线有关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文化遗产点,进行了一次历时25天的重访和记录。一条399年前的旅程,一路寻迹,感悟那段与旅行交织的人生,实际是认识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

《美丽乡村》周刊的很多报道,都有别于一般农村报道的平铺直叙,带着浓厚的情感和思考,渗透了对变迁中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学解析,所透露的是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乡土中国情结。记录:城乡变迁中的行进脚步

一道看似随意的墨迹,是《美丽乡村》周刊“记录”栏目的标志。它的旁边,有这样一段话:记录一段状态,记录一种生活,记录城与乡的牵连,记录行进中的人们的内心。栏目名看似平淡无奇,却收获了最多关注。从题头的这段话不难看出,它着重记载了城市化背景下的融合和冲突。城市化,是一道宏大、复杂、艰巨的命题,关系到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动力,也关系到数亿市民、农民的微观生活与福祉。

改变乡村,寻找中国乡村社会的生存之路,这几乎是中国几代人执著的追求:从费孝通的“江村”、晏阳初的“定县”到温铁军的定州“翟城村”都是乡村调查的范本。而《美丽乡村》周刊所寻找的,是浙江乡村建设中的种种创意和实践。

作为感知社会变革的最敏锐触角,一直以来,大众传媒的文本越来越多地被当作考查社会变革进程的重要参考。例如在中国报纸和白话文尚未流行的19世纪中期,1851年创刊的《纽约时报》怀着宗教目的以及商业动机,在大洋彼岸记录了上海城市化的步伐。而在新一轮城市化的浪潮面前,《美丽乡村》周刊所采纳的视角,也跳出了单一的农业领域,更关注城乡融合中发生的故事。

《山里实验:混搭与碰撞》,讲述了一个平凡、封闭,甚至有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小山村,极富想象力地把动漫卡通和乡村话语联系在一起。“山里故事”是一出真实的乡村动漫剧,它将“乡村动漫节”如何重新创造财富、恢复公共生活、建设完美乡村,展现得细节分明。一直想搬下山去找活路的老农,被山谷里的蜘蛛侠吸引,整个村子,也“仿佛注入了一股精气神儿”。记者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城乡文化元素的良性互动的画面,以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本性,传达给读者一种理念:“越贼市,越乡村”。

正是由于拓宽了关注领域,挖掘了话题的深度。《美丽乡村》周刊尝试让三农报道在重大事件面前亦发声,不缺位。专题报道《触摸奥运的乡村女工》推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选题源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引发全球关注的“呜呜祖拉”,浙江宁海的一个小作坊牵动了全球媒体的视线。城市化牵连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商品流动、人口迁徙、信息交换、观念撞击,带来了无穷的新鲜话题。

于是编辑部想到了浙江众多生产奥运商品的农村工厂,距离义乌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不远的一个“国旗村”吸引了记者注意,此时媒体上正好有一则消息,中国工厂击垮了美国本土最大的国旗生产商,成为“独立日”时美国国旗最大的供货来源。

“浙江女人章笑莲和奥运会似乎毫无瓜葛:她从不看运动赛事,也不认识一个体育明星……在永康市前仓镇界牌村,这个女人坐在自家还没有粉刷的房子里,不停歇地给一面面14cm×21cm的各式國旗‘车’上旗腰,老公章业胜用大剪刀飞快地剪开连串的旗子,汗水浸湿了他俩的衣背。”

一段看似平淡,却生动形象的白描,勾勒出浙江腹地的一个小山村里关于生计的奋斗形象。

努力拓展视野,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社会生态,也成为《美丽乡村》周刊不断行进的革新要求。《希望之光,照亮我的家门》解析“农民工免费上大学”的意义,在于一个流动性加剧的时代,为奋斗者提供公平的舞台,实现“人人皆有可能”的包容性发展;《春茶季,问龙井》还原一个真实的龙井村,体味一个知名产茶区、名胜区、商业区的人文百态;《下一站,是梦想》记录地铁边的村庄正发生的剧变,如何飞速驶向一个个繁华世界……

《美丽乡村》周刊理解的乡土之变,不仅仅是农村变城市,也不仅仅是农民变市民。而是城乡关系从封闭走向协调、平衡、合作和共同发展。几十年改革发展,给乡土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追根寻源,是广大农民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结果。乡土中国,总是以它厚实的自然底蕴和生存哲学,给望乡:传统与现代的家园之思

乡村,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基础,也是很多人的精神家园。然而,与中国高速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是以同樣速度消失的农村及农村记忆。

“让我们的心灵有依靠,有归宿。”《美丽乡村》周刊从创刊起,就推出了特色版面“望乡”,很多文章源于读者来稿。征稿启事也相当唯美:“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欢迎来电来稿,以纪行、亲历、探访的形式,守望、展望、回望那片乡土、那座乡村和那缕乡风,散文、随笔、言论皆可。”

《农家物语》说的是农耕文化展示馆如何用古旧的农耕工具,复活先辈生活的痕迹。“一夫不耕,或授以饥;一女不织,或授以寒。”当人们轻触那些农具,它们仿佛有生命,淡淡地诉说昨日果实的丰收和田园的恬静,让人们感到先人们的智慧在农耕文明中熠熠生辉。

《狮城痕迹》,讲的是千岛湖水下古城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和记忆。毫无绘画功底的老人,居然凭借着记忆,把狮城在白纸上勾勒了出来。山川、河流、城墙、村庄,店铺、庙宇、水井,甚至沿着城内的街巷,还密密麻麻标注着当年居住其间的户主及其后代姓名。穷尽13年光阴,他终于将古城完整地重现在地图上。

梳理民间记忆,关注本乡本土。《美丽乡村》周刊用这些源自真情实感的美文,凭借孜孜不倦的坚持,去唤醒那些古朴而珍贵的芬芳,激起了极大的共鸣。它所设计的栏目名也别具内涵:最忆——埋藏于我心深处的记忆,就像铁轨一样绵延悠长;呐喊——即将消逝的事与物,唯有用力呐喊,方有存留之机……

这样的设计,源于对乡村精神的认知,是为了传递一种声音:在都市化浪潮的喧嚣中,不懈努力以保存文明之根。“城市有城市的价值,我赞美乡村时也并不全然否定城市的。城市和互联网一样,是人类合作精神的伟大产物。我只是希望我们建设城市的时候,不要失去乡村。不要只见城市而不见乡村,没有乡村的城市化没有未来。”

在这里,《美丽乡村》周刊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公众抒发情绪和喟叹。他们可以说三农热点,读世间百态,也可以写乡野奇趣,看农村新貌,感悟家园与土地共生的意义。在一个生产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这样的理念和行动,意在唤起全社会的力量,一起筑牢共同的精神家园。而其中所彰显的智慧,是对乡土之变从容应对,亦彰显了媒介的文化责任,远远超越了信息传播的范畴。

编辑 陈国权

作者:沈建波 蒋蕴

乡村社会应对城市化浪潮论文 篇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典型村落更新保护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乡村出现人口不断流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乡村振興战略的提出,使乡村发展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文章以未纳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非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在更新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改造更新的必要性,总结出非典型村落景观更新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为后续村落景观的更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市化;非典型村落;景观改造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促使大量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可是数量更为庞大但特征不够明显的非典型村落却无人问津,逐渐被城市化侵蚀。无明显特征是非典型村落较为棘手的问题,而乡村景观改造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更新和改造乡村景观,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的振兴,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保留村落的原真性,让人能忆得起乡愁。

一、非典型村落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乡村的研究可分为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之内的典型村落与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之外的非典型村落。典型村落包括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大量历史遗存和完整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有着独特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这类村落受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较为完整的建筑风貌,村落特征较为明显,有着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对于非典型村落的研究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研究的非典型村落包括村落布局相对完整,保留部分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村落,以及村落风貌完全消失,村中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掺杂各半的现代乡村。笔者认为这些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之外的乡村都是非典型村落的一部分。这些村落人口老龄化严重、村内劳动力稀缺,乡村景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对于非典型村落景观改造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且改造方式多来源于传统村落,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需要解决[1]。

二、非典型村落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村落异化严重,环境日益恶化

近年来,乡村建筑的造型以及材料更加趋近于城市,大量现代建筑代替了原有的传统建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的现象导致村中建筑种类驳杂,整体风格遭到破坏。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典型村落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村民自发对村落格局及人居环境进行改造,致使村落异化严重。城市发展对非典型村落改造的影响较大,虽然满足了村民的需求,但是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环境。如:垃圾在村中随处可见,无人回收;村内大量林地、耕地转为建筑用地,甚至有些土地因无人管理变成荒地;村内原有的土路和石板路换成了水泥、沥青道路;大量现代建筑的无序扩张导致村中公共空间匮乏,并且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2]。

(二)文化遗失严重,价值认可度弱

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相比典型村落丰富的历史遗存,非典型村落的物质资源相对匮乏,没有成片的历史建筑群,仅存的历史建筑零星分布在现代建筑中间,在乡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受重视的程度不高,大多历史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过于破败被人遗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出现了断层的现象,村内特色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等,受城市化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遗失了许多本土文化。而一些传统文化保存完好的村落,原住居民流失严重,村内的青壮年对自己的规划更多偏向于在城市发展,导致传统技艺和民风民俗集中于村内的老年人身上。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传承且缺乏承载的保护空间,使人难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继承与发扬[3]。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村民的保护意识不足,出售或损毁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村中保留的历史文化遗产缺乏有特色的空间或形式来承载,较难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社会上对此类村落的价值认可度弱,更加突出了当前非典型村落文化遗失问题的严峻性。

(三)政策不够完善,方案千篇一律

受城市化影响,村民的生活方式、思维及需求不断改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了国家对于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然而对于无人问津的非典型村落而言,保护政策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乡村改造政策的不完善导致乡村建筑异化严重,不同风格的建筑出现在村中,改造后的建筑不仅功能单一且外立面简陋。千篇一律的改造方案在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非典型村落施行,不但没有给乡村带来更好的改变,反而让乡村变得更加没有特点[4]。并且,村内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路灯、公厕、公共活动区域等公共设施都较为缺乏。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政府以及村民还不够重视,文化遗失以及文化破坏的现象层出不穷。

三、研究非典型村落更新与保护的必要性

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促使人们对于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增加,独具特色的乡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显得更为珍贵。而乡村景观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乡村景观不但能够增加非典型村落的特色,美化乡村环境,还可以舒缓人们的情绪,改变乡村被城市发展同化的命运。我国目前对于非典型村落景观改造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与之相关的理论少之又少,大量村落即将消亡,更加明确了非典型村落改造的必要性。本研究有助于梳理乡村景观同生态、生活之间的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多学科的视角对无明显特色村落景观的改造方式进行探讨,增加了非典型村落景观改造的科学性,对日后非典型村落景观改造的发展提供指引,为乡村景观的发展研究不断补充新的理论支撑和创新实践。

四、非典型村落更新实践应用

——以云南省母格村为例

(一)母格村非典型村落特征

母格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北部,全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自然资源丰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第二、三产业,将种植的蔬菜、水果以及烤烟向全县城销售。母格村属山区,交通不便,保留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到城市务工,许多历史遗产无人继承,从而出现了断层式的发展现象。村内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老旧房屋年久失修被人遗弃,道路分布杂乱无章,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村内原有的历史遗存呈现出碎片化的分布趋势。在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今天,实现乡村振兴对促进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让人民收获更多的幸福感,留住“土”味,记住乡愁。

(二)母格村改造更新策略

母格村作为非典型村落,它的更新保护方式与传统村落有着很大差异,传统村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其开发的重点更多放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上。而非典型村落由于没有明显的特点,则更应该发掘其自身优势,对当地文化资源、建筑特色以及景观元素进行资源整合并进行更新和保护。

1.修复自然生境,增加多元特色

景观环境是非典型村落发展的重中之重,对现有的景观环境进行重塑与更新,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对乡村的记忆,还能够增加地域景观特色。修复景观环境首先需要对母格村进行整体景观规划,通过对不同时期母格村空间肌理的分析,根据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需求,从不同角度对村内建筑、道路、植被、公共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对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乡村特色植物,对破损建筑进行修缮,重建异化建筑。重新规划道路将村内各个节点串联起来,形成既低碳又环保的绿色步道,让村落更具整体性和连贯性。发展多元特色产业,增加村民和游客的体验感,将母格村划分为农业科普体验区、森林观景区、民宿体验区、养老服务区、休闲健身区、入口景观区、中心集散区以及展示广场区,设置三级景观轴线环绕整个山村,该景观在原有基础上只做小幅的改造,目的是保持山村的地域景观特色,给游客带来原真性的体验。

2.提高保护意识,合理开发资源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政府、企业及社会大众的参与。首先,政府应对当地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知识普及,增强村民对母格村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其次,应该对母格村未来的发展制定详细的策略,统筹规划,并且引导外部力量来帮助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提高医疗及教育质量。最后,发挥母格村的优势,合理对资源进行配置,多元化地开发不同规模的景观资源,避免出现类型单一的情况。对资源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使母格村的特色更加多样化提升乡村知名度,还有利于乡村经济的提升,从而让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高村民对母格村的保护动力。

五、结语

乡村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如何发掘乡村特色是非典型村落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典型村落的研究现状、发展困境、改造的必要性以及更新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并针对非典型村落的发展方向及改造方式进行总结,以为其他非典型村落的更新与保护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美麟,蔡辉,张瑜茜.基于空间句法的“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咸阳市泾阳县岳家坡村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2):67-73.

[2]韩俊艳.地域文化背景下非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以漳州市南靖县官洋村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袁晓霄,汪涛.城市近郊“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对策探讨:以常熟市碧溪新区问村为例 [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國城市规划学会,2019:11.

[4]普忠鸿.社会工作参与城市边缘“非典型古村落”振兴发展的路径:以社区为本位的1+N整合联动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6):105-111.

作者简介:

汪浩源,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与理论。

郑绍江(通讯作者),博士,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村落人居环境。

作者:汪浩源 郑绍江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管理论文下一篇:创业投资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