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回顾了上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以来经历的三个阶段,总结了上海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特色与经验,分析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建立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全科医师队伍,不仅在于培训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论文 篇1:

基于全科医学理念开展中医老年病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培养全面掌握老年病学知识的临床医生日益重要。中医老年病学教学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中医老年病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全程贯穿全科医学管理理念,建立中医老年病学全科医学理论体系,开展多途径学习模式,为培养实用型中医老年病学人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医老年病学;全科医学;教学改革

老年病学(Geriatrics)是老年学和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概念在1909年首次被美国医生Nascher提出,其研究内容涉及老年人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多个方面[1]。

全科医学(General Medicine)是面向个人、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专业学科[2]。其范围涵盖了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和群体健康融为一体[3]。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人口老龄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的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达13.3%和8.87%[4]。据数据显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6%—89%,且随年龄增大发(患)率明显升高,其患病率是全人群的3倍以上[5]。鉴于上述国情,为了保证老龄社会健康稳步发展,我国必将投入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来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疾病谱的改变。由于老年病学具有多学科关联、交叉的特点,这便要求老年病科医务人员既要精通专科技术,又必须具备全科医学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全科医学中管理最多、最复杂,需求最多的也是老年人,其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两部分即是老年医学与缓和医学[6]。因此,将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引入中医老年病的临床教学实践中,改革中医老年病学教学模式,适应中医老年病的特殊性,对促进中医老年病学学科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一、中医老年病学的特点

老年病学作为一门相对综合学科,其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年病学教学内容纵向涉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包括预防、医疗、康复全过程,教学广度涉及生物、社会、心理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学科特殊性[7],具体特点如下。

1.多病共存,缠绵难愈。多病共存是老年人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根据资料统计,社会中有30%的人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病,5%的人有五种以上慢性病[1]。《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老年患者,年事已高,脏腑虚损,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单一脏腑受累少见,时常多脏同病(如:脾肾两虚,心脾两虚等)或一脏存在多种病理变化(如:肺气亏虚和痰湿蕴肺),或一病未愈,他病又起。老年人脏腑虚衰,内有宿疾,时常复感新邪发病而至病程缠绵,疾病难愈。如喘证素有痰饮内伏,外感六淫极易引动伏痰而复发病。故老年病科临床教学中,并不是从学习某一疾病入手,而是倾向于老年人综合评估的多疾病多阶段的系统管理。

2.医养结合,相得益彰。衰老是人体不可避免的复杂的生理退化过程,疾病是老年人衰老过程中器官功能减退或损伤的累积效应。中医老年病学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的疾病状态,其临床及教学尤其重视与医疗同步的预防、康复等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祖国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老年病学提倡医养结合正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体现。

3.身心同调,关怀始终。在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由于人具有生物性及社会性的双重属性,人的健康和疾病我们从生物学角度来考虑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心理、社会以及生态问题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老年病人更是如此。《干金翼方》记载“人年五十以上……损与日至,心理减退……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情志心理因素是影响老人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病表现和持续终身是老年病的主要特点。“身心同调”贯彻老年病预防、治疗、康复的始终。

临终关怀是以目前医学条件尚且无法治愈的临终患者为服务对象,其宗旨在于尊重临终患者尊严,缓解患者极度的身心痛苦,增强患者对临终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其内容同时还囊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生理、心理慰藉和支持。我国目前在医学院校和住院医生培训阶段,涉及临终关怀的课程很少,住院医生培训项目也鲜有涉及临终关怀的训练。而在老年病科的临床中,识别即将死亡风险高危患者,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明确患方的期望值,交代预后,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生存尊严等都是对临终关怀的最好实践。

二、中医老年病学在全科医学理念下的教改实践

(一)建立中医老年病学全科医学理论体系

虽然我国全科医学体制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采用全科知识理念和思维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已初见成效。在全科医学模式下进行中医老年病学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建立独特的中医老年病学全科医学理论体系,具体如下。

1.对全科医学重点管理的老年病制定相应的中医诊疗规范。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针对全科医学重点管理的老年病常见病种如: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制定相应的中医诊疗规范。相应规范主要是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病”,结合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相关中医知识,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证型归纳总结(辨证分型),依相应证型指导临床谴方用药及起居饮食的调护。以高血压病为例:高血压病归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在辨病“眩晕”的基础上,辨证分为“痰瘀互结”、“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四个证型,辨证属痰瘀互结者,应予治法化痰祛瘀,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中医調护包括适当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膳食须饮食有节,切记暴饮暴食,慎食肥甘醇酒;等等。

2.制定有全科医学科操作的诊疗标准和转诊标准。针对老年病学的特殊性,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有全科医学科临床技能操作的诊疗标准:如心肺复苏术、胸腹腔穿刺术、动静脉穿刺术等的诊疗标准,同时制定中医望闻问切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实习医生接诊及处理病人的能力。老年病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维持不治之症和残疾患者的最大自主独立性使其能够回归到社会和家庭当中,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老年病科患者病情加重或缓解时的转诊问题。如当老年患者病情出现危急重症时,老年病科医师须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在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依危急重症转诊指征转重症医学科或相关专科行进一步诊治。当患者病情缓解,通过对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等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估,结合患者家庭实际情况,转诊于下级医院、社会养老机构或回归家庭。培养实习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的能力,通过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3.根据老年生理病理特点,培养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原则。全身脏腑机能退化所致的衰老是老年人主要的生理特点,衰老进程中,阴阳失调、脏腑亏虚、多痰多瘀是老年人主要的病理特点,本虚表实,虚实夹杂是老年人主要的病机变现形式。为此,著名老中医、保健专家高辉远先生主张老年人用药宜:“辨证要准,立法要稳,选方要精,用药要轻”。临床老年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下用药原则: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补不宜偏,攻不宜猛;病机错杂,首重脾胃;气血阴阳,畅达为要。

4.培养全科医学的老年人心理沟通能力。老年人因身体罹患多种疾病,适应及接受能力下降,加之离退休等心理社会刺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恐惧、无用感、遗弃感等不良情绪,原有疾病常因心理情志因素而加剧。老年病临床教学不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更重要的是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的培养,不仅培养学生预防诊治疾病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全方位去理解患者,从而掌握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患者进行心理关怀,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5.掌握中医对老年人群保健的知识和技术。在老年病临床教改实践中,我们大力推行老年人群保健的知识和技术,主要以以下形式来呈现:健康养生讲座,食疗养生宣传手册,中医传统特色治疗:如针刺、灸法、耳穴埋豆、推拿、游走罐、中藥熏洗、三九三伏穴位贴敷等非药物疗法,同时还开展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养生运动疗法。这些保健知识和技术极大地丰富拓展了临床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很大帮助。

(二)开展多途径的学习模式

在中医老年病的教学中,我们一改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多途径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学习老年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

1.讲课与教学研讨。笔者在开展常规面授、专题讲座等形式的理论教学的同时,也积极探索运用近年来颇俱教学优势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因其信息量大,界面美观明快,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全科医学理论与中医对老年病的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医老年病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老年人在不同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掌握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同时在教研室内部通过教学研讨了解教授学习状况,总结教学经验,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2.带教和病案讨论。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加强床旁教学,实行三级教学查房,进行临床诊疗指导;通过对病房的病案讨论增长老年病的诊疗能力;通过大量的老年病门诊人群,学习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病人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Case-based Learning)。学生在具体病案中,两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检测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非常有利。

3.文献阅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教改实施过程中,笔者还介绍了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如:PubMed、CNKI、万方信息资源系统等。通过网络信息资源查询,了解老年病学的新知识和新动向,实现各高等院校和医院之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临床医学的老年病诊治和管理水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开阔视野。

4.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医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达到工作的要求,因此,需要此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些尝试,创建了“自学、讨论、答疑、总结”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不仅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而且还能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有益的。

三、结语

老年医学和全科医学均以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均以患者为中心,涵盖多学科,需相互协作,对健康管理及医疗保健具有序贯连续性,目的均是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在充分考虑到中医老年病学特殊性的情况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应该全程贯穿基于综合评估的全科医学管理理念,建立中医老年病学全科医学理论体系,开展多途径学习模式,将中医老年医学知识有机整合,为培养临床实用型中医老年病学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及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峥.老年病的管理[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257-261.

[2]吕兆丰,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3]乔晓艳,李华.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与现状[J].云南医药,2015,36(3):365-367.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11,19(8):511-512.

[5]刘竟芳,陈哲,杨非柯,等.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外医疗,2014,(23):194-198.

[6]谭潇,齐海梅,黄大海,等.全科与老年科的无缝对接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692-696.

[7]任延平,黄若文,韩亚利.基于全科医学理念开展老年病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6):661-663.

作者:贾华楠 刘雪辉 梁超 袁野 曹平

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论文 篇2: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进展与挑战

摘 要 本文回顾了上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以来经历的三个阶段,总结了上海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特色与经验,分析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建立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全科医师队伍,不仅在于培训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全科医师培训 进展 挑战

Th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training in Shanghai

FANG Liu1, ZHANG Kan1*

(1. Shanghai Municipal Health Bureau,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hree stag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training in Shanghai since 1990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xperience of GP training in Shanghai,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gives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o establish a team of GP who are willing to “going down, staying down, and making good use of ”, it is not only to lie on the training system itself, but even more important to build the policy environment which is attractive to GP and contribute to their development.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s training; progress; challenges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也是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重要措施。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的有效开展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师队伍。上海市通过积极探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不断推出各项新举措,加大投入,增加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全力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工作。

1 上海市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回顾

1.1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自1994年起,针对当时基层医师全科服务意识淡薄、业务理论培训机会少的特点,上海市卫生局依托上海职工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根据上海卫生服务的需要开展了全科医师概念培训班,主要内容是40学时的全科医学基本概念,至1996年共培训500余人。

1997年开始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师进行600学时的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初步适应上海开展全科化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培训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断学基础、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科目。

2001年依托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本市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任务。通过10多年的培训,本市的社区医师已基本接受并完成了培训,成为全国率先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至2005年前完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目标的省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为本市社区实施全科化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到2005年底,全市街道地段医院全部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综合性全科医疗服务的试点。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完成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市卫生局于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社区全科医师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04-2007)》,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科医师的实践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半年。

2007年在完成技能培训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原定计划进度启动了新三年培训计划。市卫生局根据参加培训医生的职称和岗位的不同,组织专家分别制定了七个组别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实现了个性化和分层次培训。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37所区域综合性医院和43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培训任务。

1.2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中通过转岗培训途径培养全科医生的指示精神,市卫生局结合本市已基本完成全科岗位培训、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际,与区县卫生局签订了责任状。由区、县卫生局全面负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同时落实转岗培训临床实训基地,并由实施单位承担转岗培训的临床带教任务,以“导师制”或“一对一”的带教形式,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对学员进行培训。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临床医学本科的执业医师,到区县中心医院接受为期两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在各区县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共有95名医师参加了转岗培训,超额完成卫生部下达的90名全科医生任务,并按计划在区域医疗中心接受规范培训。

1.3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

200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为期4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新分配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中山医院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第一批23名学员、第2批59名学员、第3批16名学员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6年入学,并分别于2004年12月、2008年8月和2009年8月毕业,目前全部在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

与此同时,中山医院获得美国医学会项目基金的支持,从2000年起免费培养全科医师,该项目2000~2004年连续五年分别招收全科医师19名、22名、10名、17名、6名,共培养全科医师74名。

但这种单位选派人员参加培训的方式也逐渐显示出了局限性。由于参加规范化培养的学员为新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学毕业生,属于“单位人”,其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为其支付工资、奖金以及培养费用,而其在接受培养的四年中大部分时间不在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人员参加规范化培养的积极性。

1.4 实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新模式

针对过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中突出存在的“工学矛盾”等问题,2006年起市卫生局决定创新培养模式,采用“社会化管理”的模式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即面向全国招收应届和近两年毕业的往届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行规范化培养。培养期间的人事、劳动管理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培养经费按照市、区县政府与用人单位及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

1.4.1 制定办法

本市采用“社会化管理”模式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得到了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经市政府办公厅同意,2007年市卫生局会同上述三个部门共同制定并印发了《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2006-2010年)》。该文件规定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培养目标、培养机构、培养对象、培养规模、培养方式、组织管理、考核制度等内容,并重点突出了学员待遇和经费保障,使本市的全科医师培养工作有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1.4.2 招录程序

市卫生局根据各区县卫生局每年上报的培养对象需求数,指导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按照规定的招录程序组织招生录取。学员在网上报名后,市卫生局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后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笔试内容主要为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题目。面试由各临床基地带教师资、市卫生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有关区县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参加,重点考察报名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对全科医学的理解、从事全科医学服务的坚定性等,通过笔试、面试并且体检合格者被正式录取。

随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影响力的扩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面向全国的招生规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年增加,2006年招收32名,2007年招收60名,2008年招收148名,2009年招收127名。

1.4.3 人事和业务管理

培养学员被录取后,市卫生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按照随机原则将培训学员定向分配给各区县,由区县财政承担学员的生活待遇、保险待遇等费用,市财政承担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的相关费用。规范化培养结束、培训学员经考核合格后,各区县卫生局负责将分配到本区县的培养对象安排到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期间,有关人事管理和日常培训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分别由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培养对象被录取后与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外省市户籍培养学员由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向市人事局申请办理上海市引进人才居住证。

市卫生局注重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教学过程的督导和管理经验交流,定期分别组织各基地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基地主任、学员班主任召开座谈会,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基地的建设情况、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基地能够正常运行、教学制度能够得到落实、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1.4.4 基地建设

规范化培养分理论学习和技能强化、临床基地轮转、社区基地实践3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在临床基地进行,最后一个阶段在社区基地进行。本市分两批认定了中山、仁济、新华、同济、华东、长海、长征、三院、金山、瑞金、华山等11个临床基地,30个社区基地。其中中山、仁济、新华3个基地从2006年开始招收学员,其余8个基地从2008年开始招收学员。2010年临床基地增加到15个,2011年又认定了7个临床基地,目前共有全科医学科临床基地22个,社区基地54个,另有中医全科培训基地4个。

为提高各培养基地师资的带教水平,保证全科医师的培养质量,我局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对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的带教师资、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进行了培训,深化了他们的全科医学理念,提高了各基地的管理和带教水平。

1.4.5 培训质量保证措施

2006年以来,上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在总结多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细则》、《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手册(临床医学培训篇)》、《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手册(社区卫生服务培训篇)》、《临床医学培训考核录》、《社区卫生服务培训考核录》、《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标准》和《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考核管理办法》,使本市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全科规范化培养注重与社区工作实际需要的紧密结合,把培训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基本治疗和康复上,在卫生部颁发的《全科医学专科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培训》、《医学营养学》、《临床心理咨询》、《合理用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急诊医学及双向转诊指征》、《社区预防保健》等重点加强全科医师综合卫生服务技能的科目。

在全科带教中,注重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的互动,一方面,要求临床基地的师资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性培训计划、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适宜的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临床基地要负责帮助所联系的社区基地,通过进修、病例讨论、教学交流等形式,提高社区基地师资的技能和带教水平。

市卫生局注重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教学过程的督导和管理经验交流,定期分别组织各基地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基地主任、全科班主任召开座谈会,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基地的建设情况、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基地能够正常运行、教学制度能够得到落实、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依托医学会全科专委会和市全科师资培训中心,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全科教学活动,如全科典型病例的分析、全科教学方法的交流等。

1.4.6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会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1)输送统一标准的培训合格的人才,保障学员的培训积极性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虽然在不同的基地内进行,但各基地遵循相同的培训实施细则,各基地参与带教的师资经过相同的全科培训,培训学员使用相同的《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手册(临床医学培训篇)》、《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手册(社区卫生服务培训篇)》,确保学员接受到同样层次的训练。培训结束后,市卫生局委托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举行统一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确保不同基地培养的学员能都达到同一标准。

(2)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愿送人出来培训的矛盾 上海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从2000年开始,在2006年5月份以前采用的是“单位人”培养模式,培训学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新分配到本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为参加培养的学员支付工资、奖金以及培养费用,而学员在接受培养的四年中大部分时间不在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担心其学成后跳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人员参加规范化培养的积极性。而“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则采取先培养再分配的形式,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愿送人出来培训的矛盾,保证了今后社区全科医师的素质。

(3)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全科医师培养工作 全科规范化培养学员统一受训、统一管理,有利于社会各界参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为全科医学事业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外部条件。2007年市卫生局和市慈善基金会签署了《关于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合作协议》,市慈善基金会所属唯爱天使基金资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对象每人每年3 000元,对其中不超过20%的品学兼优、家庭困难者,奖助每人每年4 000元。此举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的生活待遇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爱岗敬业精神的养成。

2 新医改下的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师队伍、尤其是基层临床医师队伍的诊疗能力乃至整体技能水平和确保医疗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已成为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临床医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既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利民之举,又是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之一。

根据国家医改方案的总体要求,上海把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作为打基础、管长远、可持续的五项基础性工作之一加以重点推进。

2.1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做法

2010年,上海正式在全市开展统一模式、统一准入、统一考核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岗位聘任和晋升临床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从当年开始即不能再聘用未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

2.1.1 完善培训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具有医学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毕业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至少培训3年、2年、1年后,方可申请参加全市统一的住院医师培训结业考试。开展培训医院资质认定,首批39家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获得了住院医师培训资格,培训对象进入39家培训医院实行集中统一培训,其余医疗机构不再具有住院医师培训资格。为保证培训质量,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开展了带教师资培训,建立了培训质控体系。

2.1.2 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配套政策

人事政策方面,培训对象以“行业人”身份接受培训,与培训医院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培训结束后合同自然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工资社保政策方面,明确培训期间计算工龄,按培训医院同类人员标准发放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其水平高于当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并逐年提高;培训期间依法参加并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经费保障方面,明确政府、培训医院和用人单位共同分担的原则,政府承担培训设施购置、培训对象基本工资等费用;培训医院承担培训对象的绩效工资;用人单位录用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后,按照培训成本出资补偿。

2.1.3 推动住院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

在教育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于2010年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改革试点,成为最早启动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改革试点的核心是“三个结合”,即研究生入学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接受培训的本科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住院医师,又是硕士研究生;完成培训后获得“四证”,即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上海市教委、卫生局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导师遴选标准、学位授予等管理标准和要求。

根据上海市2010年住院医师实际招录人数,教育部2011年下达了900个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名额的单列计划;2011年、2012年分别下达了500个名额。因此,2010年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全科基地培训的住院医师有望在3年培训结束后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2 全科医师培养与住院医师培训并轨

从2010年起,上海将全科医师培训纳入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统筹考虑,全科医学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7个培训学科之一。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全科岗位工作,参加培训的本科学历人员有望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全科医师培训的招录、人事管理、工资福利待遇、培训和考核方式等均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其他学科相一致。自此,上海全科医师培训的招录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共招录住院医师培训对象1 841人,其中全科医学专业253人;2011年共招录住院医师培训对象1 986人,其中全科医学专业302人;2012年共招录住院医师培训对象2 280人,其中全科医学专业355人。随着全科住院医师规模的扩大,相应扩大了全科培训基地的规模,目前共认定了22家临床基地,54家社区基地,涵盖了上海所有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和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特点与经验

3.1 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全科医学

2010年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参照全科医师的培训模式,在全市统一平台上实行了“行业人”管理,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由于全科住院医师的身份和待遇更有保证,许多“985”、“211”高校毕业的医学生也优先选择全科作为自己的培训方向,招录人数逐年增加,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在全面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市卫生局重点加强了对全科住院医师的管理和政策倾斜。每年详细调研全科岗位的需求,单列招录计划。对承担全科培训任务较重的医院,在启动经费上予以倾斜。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市卫生局共设的“优秀住院医师奖”中单列全科住院医师奖励指标,占总奖励名额的20%。在住院医师的招录中,重点宣传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和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深化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理解和认同。

3.2 学位衔接取得重大突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改革试点项目的培训对象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不仅可以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还有望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及学历证书,这一改革措施极大的吸引了优秀本科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师培训,培训过程要求更加严格,培训质量全面提升。

3.3 建立了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和“行业人”的人事管理模式

培训制度坚持“政府主导”的运行原则,在管理上,明确了政府、培训医院和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在经费保障上,明确了政府、培训医院和用人单位共同分担。实行了以“行业人”为特征的一体化人事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培训对象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也有利于人才流动。

3.4 严格培训与确保待遇并举

培训工作按照标准细则严格进行、严格考核,确保了培训质量。同时,通过制度设计,确保培训对象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和社保待遇,从而吸引优秀医学生参加培训,确保临床医学人才的来源质量。

3.5 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

2001年依托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本市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任务。

为提高各培养基地师资的带教水平,保证全科医师的培养质量,市卫生局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定期对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的带教师资、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进行培训,深化了他们的全科医学理念,提高了各基地的管理和带教水平。

2011年5月,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为依托的“上海市中美全科医学培训与交流中心”成立,通过引进美国成熟、先进的全科医学培训与评估体系,推出“5+3”全科医师培养新模式。即以5年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再加上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借鉴美国家庭医生标准化培养体系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建立标准化的全科医学培训体系。

4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挑战

全科医师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关系到新医改能否顺利推进、新医改成果是否得到老百姓认可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整体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将继续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为基层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师如何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不仅在于培训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居民信得过的全科医师队伍。

4.1 转变教育模式,吸引优秀人才

我国目前的医学院校教育多以培养医学生到大型医疗机构工作为主要方向,在校期间甚少有机会接触全科医学,医学毕业生缺少基层工作意识和全科医学知识的相关培训。而在毕业后教育阶段,多以自发性的短期培训为主,尚未建立全国规范性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可在医学院校本科教育阶段设置全科医学必修课,在校期间安排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触临床工作,让医学生早期接触社区、接触全科,及早树立全科医学的理念,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毕业生立志从事全科医学。同时建立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明确规定医学生毕业后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3年,接受全科医学训练,合格者即成为全科医师。完成全科培训后,若要成为专科医师必须再进行其他专科的训练。[1-2]

4.2 规范师资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师资少、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十分突出,从事全科医师培训带教的以大型教学医院的专科医师为主,这类师资虽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但由于对全科医学了解甚少,缺乏社区临床思维,难以满足全科医师培训的要求;而社区实践的带教老师虽然长期在基层工作,熟悉基层情况,但因为自身教育的“先天不足”,缺乏带教意识和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也难以担当重任[3]。因此,必须启动全国性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工作,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建立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通过培训提升带教医师的全科医学理念,了解全科医师的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

4.3 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发展环境

我国目前全科医师的收入待遇、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甚至社会地位都与专科医师有较大差距,这是全科医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科医师培训合格后能否会下到基层并长期服务于基层必须要靠机制,如果没有好的从业激励机制,全科医师培训质量再好,也是“下不去、留不住”的。所以必须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4],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通过增加社区卫生人员编制、健全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收入,逐步缩小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强调两者只是分工不同;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明确全科医师首诊制,真正实现全科医师“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提高全科医师的社会地位。

4.4 改革执业制度,调动医师积极性

国外大部分全科医生是自由执业者,而国内基本上是在编工作人员。执业方式改革也是推行全科医生制度的动力之一。全科医生既可以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职或兼职工作人员,也可以独立开办诊所或与他人开办合伙制诊所。这样既可促进全科医生的合理流动,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也可以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通过服务获得合理收入,提高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张勘.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瞻[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5(6): 441-442.

[2] 张勘. 上海全科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展望暨国内外概况[J].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10): 47-48.

[3] 张勘, 许铁峰, 胡天佐. 国外全科医学发展与上海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探索与实践[J]. 社区卫生保健, 2007, 6(3): 153-156.

[4] 张勘. 上海市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回顾和发展愿景[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 7(8): 547-548.

(收稿日期:2012-08-07)

作者:方吕 张勘

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论文 篇3:

中医运动医学临床现状与分析

摘要:为了分析我国中医运动医学临床现状,研究中医运动医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和访谈对全国18家体育医院、体育康复中心、体育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中医运动医学临床开展情况,包括科室的设置、人员规模、治疗手段、研究课题等。研究表明:我国中医运动医学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是,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投资力度不够、科研环节薄弱等问题,建议在技能培训、投资力度、办院特色、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中医;运动医学;临床现状;治疗手段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而运动医学也融入到中医之中,是养生学的一部分,例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都是养生者较常采用的锻炼形式,同时中医在防治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运动医学具有历史悠久,疗效可靠,廉价简便等特点,在各大中医院、西医院都常以中医来治疗运动性疾病或运动损伤。中医运动医学是中医学、现代医学与体育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运用中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从而达到在运动中防治伤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目前我国运动队的日常医疗服务主要通过体育医院、体育学院的附属医院、运动康复中心、运动队的治疗室来完成,而中医治疗手段在这些体育医疗单位中运用非常普遍,对运动员的伤病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掌握中医运动医学的临床现状,对18家体育医院、体育康复中心、体育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成都体育医院、广西体育医院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育医院进行了考察和访谈。现将调查与访谈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体育医疗单位概况

整体来看,全国各专业运动队都有自己的康复治疗室,这是最小规模也是最基础的治疗部门,规模较大的治疗部门则成立了专科医院或康复中心。一些省市取名为运动创伤专科医院,例如,吉林运动创伤医院,山东成立运动员康复中心,负责全省各运动队运动员的医务工作;很多体育学院成立了自己的附属医院,例如,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学院医务条件还不够好,就取名为卫生所或医务室,如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卫生所;全国挂牌的体育医院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上海体育医院、成都体育医院、陕西体育医院、广东体育医院、广西体育医院、湖南体育医院等。

2 中医运动医学的临床现状的分析

目前我国体育医院的发展正处在上升阶段。图1反映出体育医院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华北、华东、华南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体育医院数量较多,而华中、西南、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数量较少,但却是这些所占比例小的地区的体育医院发展比较好,例如,成都、武汉、西安等地的体育医院都是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医院。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起步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成它了医院,因此,在多年的发展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在行业内有了知名度。而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充足,可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医院,但是,起步晚,特色不够突出,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方向。东北地区虽然在比例上占有22.2%;但是,其起步晚,资金投入也不充足,因此,都是规模不大,是以体工队医务室为主的医疗机构。

2.1各体育医院主要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员情况

各个体育医院中从事中医工作的人数占到医院总人数的比例都比较高,约占到48.98%(见表1)。成都体院附属医院中共30多人,几乎都是从事中医方面工作,而陕西体育医院的36人中从事中医工作的有25位之多。其他医院不论规模大小从事中医的人数也较多。可见,中医是体育医院中较有特色的项目,是体育医院发展的重点。以规模最大的成都体育医院来说,此医院又称中医骨伤医院,也是成都骨伤研究所,可见,中医在成都体育医院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各体育医院中从事中医的人数较多,但是,53.58%的人是中医院校毕业的,其他学校中医学(例如成都体院中医学)比例占到43.96%。而上海体育医院32位中医工作人员均来自中医院校,山东省运动员康复中心的10位中医工作人员也是如此。由此作如下分析。

1)各体育医院在对人员引进问题上偏向中医学这个对治疗损伤相对实用的学科,对与体育其他相关学科,例如,运动人体科学不是很重视。

2)中医在各体育医院中占主要地位,是各体育医院中的特色项目。

2.2各体育医院中医科室设置情况

各体育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并不全面,除了山东省运动员康复中心对各个科室并没有细分,只有1个运动员治疗室外,其他医院中有12家医院有针灸科,11家医院有推拿科,13家医院有中医骨伤科,只有7家医院有中医内科,4家医院设置了中医外科。而像武汉体育学院医院这样发展较好的医院也只设置了中医骨伤科这一个与中医有关的诊室。这主要是跟体育医院的治疗特点有关,大部分体育医院以治疗运动员为主,而运动员是受伤较多的一个群体,因此,治疗损伤的骨伤科是医院普遍设置的科室。而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科室治疗的一些疾病与运动员联系并不那么密切,因此,没有设置此类科室。

2.3实习生进修情况

大部分实习生进入医院是在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科实习。推拿科室一般情况下是允许实习生进行操作的,但是,针灸科、骨伤科学生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基本上只是在做一些拔针或者拔火罐的工作,这对于实习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也对于医院后备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瓶颈作用。

2.4中医应用的比例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手段在体育医院中应用平均比例有66%~71%,最少的应用中医治疗的比例也有40%~49%,而最多的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已经达到了80%。可见中医在体育医院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而中医在治疗运动性疾病和损伤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医在运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5各体育医院中医治疗的手段

中医在体育医院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表4中数据综合来看,最常用的方法是针灸、推拿、中药外敷。这主要还是由运动员受外伤较多的特点所决定的,运动员在训练量大的时候容易疲劳,而肌肉、韧带等部位在训练中也十分容易受伤,因此,针灸、推拿这种以外治内的治疗方式十分受欢迎。中药应用也是以外敷为主,其主要方药为运动损伤专家郑怀贤教授所研发的“新伤药”“旧伤药”。内服的方药使用最多也只是六味地黄丸或者四君子汤等调理类的药物,这与运动员要经常参加比赛的特点有关,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兴奋剂检测使他们并不可

能随意服用中药。

2.6各体育医院中医运动医学的科研情况(见表5)

各医院科研课题还不多,级别也不高。由于医院治疗最多的为损伤类的疾病,因此,临床的研究也就在损伤方面和运动性疾病方面是最多的,约占到31.8%和34.1%,其他,例如心理应激的调理,传统养生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的课题很少。分析原因是与医院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有关:首先许多体育医院目前还在起步阶段,没有足够的研究实力申请到级别高的课题;其次如何增加医院收入是工作重点,要保持医院一定的门诊量,在资金有限情况下,医院投入的科研精力和资金自然有限;再者可能与运动队的合作不够密切,仅起到了一个治疗服务的作用,没有对疗效机理、治疗新方法、新药开发、提高运动队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7“中医运动医学”学科发展问题

在调研的体育医院中有66.7%的医院对“中医运动医学”这门学科的成立是抱有信心的,认为这门学科在5年内可以成立,而这些医院也会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入。88.9%的医院认为从事中医运动医学的人员应该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注意相互的联系与学习,对“中医运动医学”的建设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 结论与建议

3.1加强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中医在防治运动员伤病上的优势

可以看到,对于运动员的伤病治疗,中医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当运动员出现较重的损伤,我们采用西医手术手段,但是,在其康复阶段仍要用到中医药,刘翔、姚明等著名运动员在术后康复阶段中医药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好的证明。在日常应用最多,处理小的损伤方面,中医手段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中医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对运动员的伤病进行治疗,还可对运动员的身体进行调理,从而预防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性损伤。

我们应加强对体育医院工作人员的中医临床技能的培训,在体育医院之间、体育医院与中医医院之间进行人才的流动或进修学习等,不断学习,例如,小针刀、特效方药、独特推拿手法等中医治疗损伤、促进康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3.2增大投入,建设更多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育医院

调查发现,体育医院的规模与数量还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增大这方面的投入。很多地区只是以体工队治疗室的形式在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引进更多的人才,也不能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医院,因此,限制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使其医疗特色无法发挥。建设以中医特色的体育医院相对投入较少,在针灸、推拿、中医骨科上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中医在治疗运动员伤病上的优势,对提高运动成绩和保护运动员少受损伤都是十分必要的。事实证明目前成都、广西、武汉的体育医院主要以中医为特色,医院已形成规模,除对运动员进行日常医院服务外,对外诊疗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运动医学学科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3发挥中医药与运动在保健康复中的作用,加强体育医院保健康复职能

体育医院除了治疗伤病的职能外,还有提高国民体质与保健康复的职能。运动康复及中医药在康复保健上非常有优势,但是,还没有一家体育医院以运动康复、健康促进为特色,而且,如前所述,医院在引进人才时,也少有运动人体科学或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体育医院目前忽视了保健康复的职能、对全民健身的指导。一方面,希望尽快建成一些以运动康复保健为特色的体育医院,突出运动疗法、中医药在康复保健中的作用。上海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引进了相关设备及专业人才,望能率先成为以运动康复为主要特色的知名体育医院。另一方面,现有体育医院应加大康复保健设备的购置与投入,引进专业人才,为促进国民健康作出贡献。

3.4加强国际交流,扩大中医运动医学的国际影响

在运动医学领域,西医运动医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研究,比我国传统医学为载体的中医运动医学更具有主导地位。事实上,西方运动医学对我国传统中医是非常关注的,2009年5月美国运动医学第56届年会就邀请我国从事中医运动医学的科研教学人员6人组团参加,因此,在不断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真正的让传统的中医运动医学疗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运动医学,学习中医运动医学,中医运动医学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3.5重视中医运动医学的理论研究,以科研带动临床

应该看到,运动医学的蓬勃发展,与基础与临床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医运动医学同样如此。实际上,科研与临床应互相促进,科研工作做得好,课题的级别、研究成果有突破,对充分发挥中医药调理运动员的身体技能,改善其竞技状态,缓解比赛带给运动员的种种压力,激发运动员潜能,提高运动员成绩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样,运动队成绩好了,医院知名度自然得到提升,便可吸引更多的病人,增加医院的收入。

总之,通过以上中医运动医学临床现状与分析,认为中医运动医学的临床优势和特色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依照辨证论治寻求更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或药膳对赛前应激的调理、中医药提高运动能力、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运用中医运动医学的理论对运动者进行咨询服务、辩证指导等。应该充分看到中医的强大潜力,充分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运动医学理论模式。这样才能发挥祖国医学的强大力量,使中医运动医学真正在运动医学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进而真正促进运动医学的整体发展。

随着运动医学的不断完善发展,中医在其中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也将是以后运动医学临床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手段。

作者:邹军 吴瑛 屠嘉衡 张丽 秦淑娟 董苗淼 林菲

上一篇:税务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大三学生自我鉴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