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下的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分析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和政策依据,针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认定机制不够健全、重物质脱贫、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选择。关键词:教育公平;资助育人;贫困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益活动下的特殊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益活动下的特殊教育论文 篇1: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

摘 要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其新的内涵和价值。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心已从“体力教育”转变成“能力教育”,并有效培育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加强劳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目标融合,必须对现实的劳动教育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核心素养;中小学

文献编码 A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一切”思想的延伸和发展。知识的创造、人才的培养、创造的诞生都离不开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形式的演变,劳动逐渐异化和“沦落”,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也不复有其崇高的含义,变得边缘化和形式化。这直接导致了学生责任感的淡薄甚或丧失。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成教育主流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看,我国的劳动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的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年),主要关注学生的体力劳动教育。当时为了解决社会各界普遍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设了一系列劳动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促进我国生产劳动的发展。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并重时期(1977-1998年),这个阶段劳动教育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而是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个部分,二者既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劳动思想教育与当时的品德教育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劳技课,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来完成。第三个阶段是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年)。199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这一阶段已没有了独立的劳动课程,而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劳动技术素养。

从上述几个历史进程看,劳动教育課程虽然在逐渐减少和弱化,但国家对劳动教育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从体力劳动到手脑并用,再到今天的综合素质要求,其中的明显脉络是劳动教育内涵已从“体力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

2015年7月24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一门课程,一种实践活动,在校内具体为一种兴趣小组,在社会泛化为公益劳动,在家里落实为家务劳动[1]。此前,有关劳动教育是体力教育还是能力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话题,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这一争论终于有了明晰的答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素养明确提出了劳动意识这一基本要点。其重点主要有: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可发现,“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2]。如果说“20世纪素养”对应的是工业时代,那么“21世纪素养”对应的则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创造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越来越多的重复低端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替代,与此同时对脑力劳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主要由依靠体力劳动转而依靠知识创新。例如现代农业的发展正逐步进入机器人操作时代,而其中如农业机械的制造、驾驶员的操作等多个生产环节,都须由脑力劳动、能力劳动来完成。同时,由于机器无法代替人类发明创造,因此现代社会中人的创造性劳动更显可贵,而培养创造性能力正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目的。从这个角度看,核心素养是体力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化的产物。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

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决定了核心素养的养成绝不是依靠哪一门学科就能够实现,而是德智体美劳多门学科共同培养的结果,其中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价值。

(一)在劳动教育中学会“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主要指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3]。这一素养的养成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在劳动过程中,成功或失败都可以给劳动者以深刻的心理磨练,从而促使劳动者在心理品质上逐渐成熟。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少参加劳动,缺少在劳动中的实践磨炼,缺少与他人和集体相处合作的机会和实践。这些缺失使得一些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了心理调适能力弱,耐挫能力差,不善与人交往等问题。加强劳动教育,对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些问题大有益处。

(二)在劳动教育中提升“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素养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4]。劳动教育对人文底蕴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因为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都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产物,为人民大众服务;二是只有源于生活的人文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如果学生不参与劳动,就会缺少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认同,不能形成高尚的人文情怀和正确的审美情趣,造成一些学生盲目追从外来文化,忽视中华文化的问题。因此,提升学生人文底蕴,不仅要加大对人文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也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的审美情趣。

(三)在劳动教育中懂得“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主要指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5]。其中社会责任涉及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团结互助、敬业奉献等素养。当前,在中小学培育这些素养主要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这种重应试轻实践的教育现状,导致许多中小学生有责任担当意识,无责任担当的行为和能力。从根本上说,这与劳动教育的缺失有密切关系。中国教科院孟万军认为,德之根在心,人之本在劳,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立德树人的根本[6]。劳动创造人,劳动改造人,劳动成就人。在劳动中,人们可以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树立生活的信心。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防止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惯,从而让责任担当素养落地生根。

(四)在劳动中“学会学习”

劳动教育可以为学习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其本质自然性决定了劳动教育是自然的,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自然自觉[7]。在劳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解放,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乐学善学的习惯养成。如在家务劳动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劳动的内容,自主支配劳动的时间,自我评价劳动的效果,自觉调控劳动中的情绪。另外,现代劳动的社会性和复杂性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能力[8]。当今时代,劳动教育已从简单重复的体力教育转化为多学科能力联结的能力教育,智力劳动的综合性、复杂性促使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取信息,主动鉴别、使用信息。如在进行机器人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广泛涉猎物理、科学、数学、美术、人文等多方面的信息知识,学生在收集、评估、鉴别和使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

(五)在劳动中树立“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灵魂,主要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当代中国,学生们的科学精神还十分缺乏,现实教育的功利性是其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中小学教学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重知识教育,轻实践训练,重机械训练,轻质疑探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扼杀,科学精神被湮灭。反观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科学精神十分突出,其共同原因在于他们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如美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1.2小时,法国0.6小时,孩子们在劳动中可以获得充分自主发展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潜质。实践证明,在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其观察力能不断提升,批判质疑的意识不断增强,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多次试验中得以培养,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不断磨合中走向统一,形成全面认识。

(六)在劳动教育中领悟“实践创新”

中小学阶段实践创新素养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等等。要实现这些目标,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劳动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生产劳动或者科学试验的机会。中小学生头脑灵活,思维发散,在劳动实践中,他们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当遇到新问题时,这些问题会促使他们思考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研制新的工具,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建议

(一)实现劳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目标融合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九年义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首次正式表达了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提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兼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其中7-9年级提出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这一目标要求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目标的培养是多角度的,这与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在劳动课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将核心素养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融入到劳动教育的每一课目标中去。例如在开设手工制作课程时,可以将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素养融入课程之中。具体操作时,教师应认真研究劳动教育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并将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同时要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科学设计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路径。

(二)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式的转变

劳动教育的内容选择应该遵循贴近社会、贴近学校、贴近学生的原则。中小学劳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人才,因此劳动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为此,必须坚决抵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脱离生活实际的劳动教育内容。同时,应十分重视劳动素养的教学指导。根据劳动课程中所承载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劳动教育课堂上开展跨越学科的教学。如在机器人实验课堂上,教师既可教授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也可结合机器人介绍物理中电路的相关知识。通过资源整合,不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我们既需要重视劳动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劳动实践的落实。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多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问题启发、实践操作等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课堂外,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安排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例如,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校本课程,如家务劳动、手工、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三)实现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

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是提高劳动教育地位的有效舉措之一。在实施劳动教育评价时,不能仅关注基础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体认和再现,而要重点聚焦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的评价。具体表现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诚信友善、敬业奉献、遵守规则的责任担当;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表现;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诸多方面。同时不能只关注成人对学生的评价,而应倡导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自我的评价;不能过于重视结果评价,也应看重过程评价等。

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以浙江高考改革为例,目前浙江高考实行了三加三的考试模式,其中选课科目增加了一门技术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据了解,技术课程纳入高考科目以来,受到了许多学生的青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变了学生轻视劳动技术的观念,更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技术课程的实施给我们中小学劳动教育带来了诸多启发,比如是否可将学生劳动教育情况和材料纳入成长记录袋,将之视为升学推荐、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除建立档案袋方式之外,还可采用学生自我反思、利用信息技术如ppt展示、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评价指导。不管选择何种方式,都应坚持以观察为前提。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力求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

核心素养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价值,我们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认清现代劳动的本质和需求,注重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教育,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改革重构,让中小学劳动教育重放光彩,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劳动和生活。

参考文献:

[1][7]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7):91-94.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7-19.

[3][4][5][8]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22-6.

[6]章振乐.正新立德 劳动树人[J].中国特殊教育,2017(5):27-2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作者:张童明 丁玲

公益活动下的特殊教育论文 篇2:

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和政策依据,针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认定机制不够健全、重物质脱贫、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选择。

关键词:教育公平;资助育人;贫困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之一。在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的资助育人体系,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有力地保障了教育公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一)理论依据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比较详细地概括了教育公平的内涵,他指出:“第一,公平的教育应该使每个人持有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这种教育机会不应该受种族、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第二,个人的能力应该以有益于整个国家的方式去发展,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不能以妨碍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代价。”马克思认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只有通过国家政权施行的普遍法律才能办到。”恩格斯也明确提出:“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当社会使愚昧成为贫穷的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对人犯下了双重的罪过。”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得出,教育公平首先应该是机会公平,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平等地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有义务和责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等方面的资助,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政策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0年12月14日通过《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公约第一条明确指出“本公约目的,‘歧视’一语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教育上的待遇平等……。”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继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機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扶持困难群体,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以上的公约、法律、政策和报告,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定机制不够健全,削弱资助育人公平性

高校中认定贫困生的基本标准都是以学生提供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为依据,通过班级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确定本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报学院认定工作小组审核、公示,再报学校学生助学管理中心批准。但是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的提供方面,存在着不少弄虚作假的情况,也就是一部分并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当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民政部门出具虚假证明,造成了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首要环节就出现了偏失,影响了后续各个环节的评议、审核、确定。这种提供虚假贫困证明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班级认定小组等没有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了解,只能以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为评议的主要依据;第二,部分学生及家长受到一些经济利益的驱使置个人的诚信于不顾。因为一旦被评为贫困生,就可以享受政府、学校、社会等的资助,而且在资助方面相对于其他人更具有竞争的优势。比如,同样是两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都可以获得学校奖学金,但如果其中有一个是贫困生的话,那么该生就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资助金额,那么该生获得的资助将会远远超过其他同样努力的非贫困生。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有些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贫困生。第三,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被评为贫困生后,即使是因为提供虚假贫困证明等违规行为被撤销贫困生资格,基本上只是取消该生的资助资格,而不会受到纪律处分等,即弄虚作假行为被发现而遭受惩罚的机会成本很小,对于弄虚作假的学生没有形成威慑力。

(二)重物质脱贫,轻精神脱贫

政府、学校、社会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上的“脱贫”帮助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就有6000元/学年、国家助学金2000(4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除大新生外)、校奖学金和社会助学金等。只要是一个在大学里表现比较优秀的贫困生,每学年获得的奖助贷金额基本都能够保持在10000-16000元左右,扣掉学费和住宿费6000-7000元,那么手中还剩4000-9000元的生活费。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只要是在学习等方面表现优秀的贫困生,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可以得到很好保障的。虽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学生物质脱贫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物质脱贫”成绩,但对于广大贫困生的“精神脱贫”方面却有些令人心寒,一些受资助的贫困生完全没有认识到党、政府、学校、社会给予的关怀和温暖,没有感恩之心、没有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普遍缺失、没有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挂科重修补考等。

(三)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资助育人效果打折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资助,接受相关方面的考核监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目前高校中对于贫困生的考核监督是很不到位的,致使资助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对贫困生的考核不够具体,很多考核都是比较粗糙的,没有一个细化的考核标准体系,造成一些贫困生在学习上不努力、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等;二是对于贫困生的资助监督不够到位,比如有些贫困生用资助金购买高档手机和苹果电脑等奢侈品、请吃请喝等,助长了一些不良之风:三是未建立起动态的监督考核机制,对于考核监督不合格的贫困生,没有及时移除贫困库,在学生当中造成了比较不好的影响。

(四)政府学校资助多,社会力量资助少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显示:“2013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4.07万人次,资助总金额574.11亿元,比2012年增加26.28亿元,增幅4.80%o其中:财政资金288.29亿元,占2013年度资助总额的比例为50.22%。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并支出资助资金117.74亿元,占比20.51%。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149.84亿元,占比26.10%0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以下简称社会)捐助资助资金18.24亿元,占比3.18%”由此可见,2013年政府和高校资助金额占该年度资助总额的比例为70.73%,而金融机构资助金额占比为26.10%,社会捐助资助资金仅占比3.18%,这些数据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我国目前资助金主要是以政府和高校为主,社会力量资助少得可怜。

三、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选择

(一)健全认定机制,保障源头公平

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就必须在学生提供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贫困证明材料方面严格把关,审核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保障资助源头的公平性,不至于造成该资助的学生未能获得资助,而不该资助的学生获得了资助。一要综合传统宣传手段和新媒体技术手段,大力宣傳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相关资助的程序、类型等信息,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整个资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建立调研机构和制度。针对贫困生提供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贫困证明材料,高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调研制度,组建以辅导员为主的调研队伍和机构,将整个学校(学院)的贫困生按地区划分,分派调研人员深入实地调查了解核实相关情况,保证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都是真实的,保证资助源头的公平。三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在学生申请贫困生资格认定时,与每一个学生签订资助育人诚信承诺书,如果在认定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弄虚作假情况,将按校纪校规严肃处理,取消个人在大学期间切评优评先的资格,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伴随个人一生。通过签订资助育人诚信承诺书,让学生弄虚作假的机会成本远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等,将能够很好地遏制住弄虚作假的不良之风。

(二)重视精神力量脱贫,培育资助育人文化

国家资助的目的是要达到育人的效果,高校作为资助育人的主导阵地,不能只注重贫困生的“物质脱贫”,更要注重贫困生的“精神脱贫”。只有在精神上脱贫了,才能让广大的资助对象感受到国家、学校、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才能让广大的资助对象更加地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在“精神脱贫”方面,高校要努力培育各种资助育人文化,让资助育人文化成为一种引领贫困生的精神风尚。一方面,要培育诚实守信文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今天,对于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文化的培育显得更加重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们明白诚信为人的重要性,在大学里如果有不诚信的行为将记入个人的诚信档案,将会成为今后人生中一个洗不掉的污点。针对贫困生更要通过主题讲座、诚信征文、知识竞赛、观看影片等途径培育诚实守信文化,并始终贯穿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之一,在自己一言一行中彰显诚信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要培育感恩励志文化。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至今。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要通过举办传统感恩优秀文化讲座、欣赏感恩微电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受资助的学生感受到党、国家、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和关心,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国家、学校和社会的栽培之恩。同时,贫困生在家庭环境、教育机会等方面相对于其他非贫困生具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更要鼓励贫困生励志励学、发愤图强,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能力都很优秀的学生。在这方面,要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可以邀请优秀的贫困生励志校友等,给广大贫困生开展励志讲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志气和潜力。

(三)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提升资助育人效果

为更好地达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的效果,十分有必要建立起一整套的针对资助对象的考核监督机制,这样才能确保资助主体的资助育人目的不会付之东流。首先,要建立健全考核标准体系。各项考核指标用具体数字规定,比如资助对象在学习上不能挂科补考重修或者挂科不能超过1科、在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每学期不得少于20小时等,并由相关部门负责提供考核数据指标给辅导员。辅导员根据考核标准体系,对于达不到考核数字指标的贫困生,将取消下学期的资助金额和下学年的贫困生认定资格等。其次,要拓展监督渠道。要将受资助学生的名单在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的公示栏、网站、微博、QQ群、微信进行公示,设立监督热线、监督邮箱等各种监督平台,接受师生、社会的监督,发现有将资助资金用于购买高档物品等违规行为的,进行批评教育,影响恶劣的,给予校纪校规处分。再次,建立动态监督考核机制。针对考核不合格的贫困生、有高消费等不当行为、其它造成比较恶劣影响事件的贫困生,应当及时移出贫困库,并取消再次申请贫困生的资格。

(四)加大政府学校资助,鼓励社会力量资助

据报道,“在今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再增长10%以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也表示,10%相当于2.8万人。这意味着今年将有约30.6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另外加上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拿出的2%的招生指标招收农村学生(约为8500人),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将超过31万人。”面对高校贫困生人数继续上升的趋势,政府学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资助育人责任,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外,应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政府方面,应该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等,对于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捐资助学的慈善行为绐予税收、贷款、投资、融资方面的优惠,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高校方面,应该和一些企业、社会团体建立良好的对口支援关系,在这些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勤工助学基地,推荐优秀的贫困生去勤工俭学和实践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的把握,甚至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生未来的就业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将能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将会给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梦想插上一双翅膀,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更多更好的宝贵人才资源。

作者:陈乃团

公益活动下的特殊教育论文 篇3:

多元智能理论下高师全纳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和全纳教育理论是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如何在多元智能理论下进行高师全纳课堂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只有把高师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全纳教师,才能使他们在将来成为合格的中小学全纳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进行全纳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笔者重点阐述了全纳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化、教学策略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全纳教育理论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许采娟(196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教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沙欧(1978=),女,吉林吉林人,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吉林 长春 13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全纳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96号)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来的,是一个对正在生成中的智能开发的重要理论。它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注重评估个别学生的成就,重视发展学生的潜能,以及重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仅为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多元的切入点,为世界范围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对新时期的高师全纳课堂有着诸多的启示。

全纳教育最初出自1994年的《萨拉曼卡宣言》。199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宣言指出:“所谓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从多元智能理论看全纳教育,二者都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怎样在多元智能理论下做到全纳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要把高师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全纳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进行全纳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怎样在多元智能理论下实施高师全纳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论的系统化

加德纳认为,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某种独特的能力,也可以是多种能力的组合。他先后提出了言语—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多元化的心智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了解世界,不信奉谁最聪明,而看重谁在哪个领域更聪明。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找到他的才能并尽情施展。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杀了学生的潜能,积极的举措是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多元智能的发现和提出,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我国传统的教学注重老师的作用,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着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数学逻辑智能,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注重语言文字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其他智能上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优势智能,拥有自信,找到自己发展的潜能。

二、教学策略的多样化

(一)合作教学

1 师生合作教学。全纳教育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困难,这_,尤需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需要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任课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共同进行评量。师生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全纳教育的关键。合作教学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为基础,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劳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基本理论的讲解,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开设达修课,如开设“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语文课程多元解读”“语文教育名家研究”“语文教材分析”等,让学生选择学习,并在之后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师生建立合作关系,为每个学生提供资源和帮助。

2 生生合作教学,全纳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在学习中主张学生个体的习得,学习活动总是在合作与沟通的条件下进行的,共同活动中的信息交换不仅构成了教与学活动相互关系的基础,而且构成了学习者之间合作的基础。当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流围绕着目标加以组织并得到有效指导时,合作学习活动就展开了。上微格课时,可以把学生7-10人分成一个小组,让学生模拟讲课和说课,小组成员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技能训练及教学研究等方面,相互帮助,提出不同的见解,在资料的获得与利用、教学设计与实践评析等方面进行互动与对话式参与。

3 全员合作教学。全纳教育的理念,强调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自己突出的智能类型,因此全员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要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相互合作,即在课堂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三维立体特征。学生在微格教学中,全体都要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佳境。

(二)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全纳教育的重要理念,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个性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在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的基础上,强调让每一个个体发挥优势智能。实施个性化教学是改变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使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随着全纳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特别是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个性化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和全纳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都具有各自的智能和生活环境,学生之间有思维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等,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速度和目标。我们要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生活环境,多渠道、发展性地、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智能类型,为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分类指导、分流施教为原则,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2 注重个性化活动。全纳教育认为学生的个性会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高师院校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如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一运动智能;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一节奏智能;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一数理智能;公益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等。在活动中强调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熏陶

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教师要经常变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完整的个性。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全纳教育认为不应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关注学生的全面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是多角度的,不仅重视教师的评价,而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高师学生的全纳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1 教师评价。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众多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讲授的基本理论考查学生是很关键的一步。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试卷成绩(基本理论),二是微格教学成绩(模拟讲课和说课),三是平时作业成绩(教案和说课稿的编写、课堂导入语的运用、板书的设计等)。在评价中,教师应相信学生都能成功,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通过教育、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肯定学生发展的长处和优势,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念。

2 学生自评。这是目前比较受重视的评价类型。学生最了解自己,既可使评价信息更准确、全面,也可使评价对象提高评价意识和评价水平。在上微格教学课前,先给学生讲解评分标准,然后让每个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评价自己的讲课和说课,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引导学生确定新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学生自评,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待学习成果的态度。

3 学生互评。这是比较受重视的评价类型,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上微格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相互评价打分,互评中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更加清楚他人和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理解并欣赏他人,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待自己和他人,对培养自我内省智能大有益处。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全纳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态度、学习策略、自信心、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因此,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学习信息。

如高师学生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时,考核的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除基本理论的考核外,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讨论的聚焦点是根据八种多元智能发展程度的自我判断,寻找自己的优势智能。让学生在课前5分钟谈谈对于学到的基本理论的感受——评价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通过微格教学、同学互评、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各种课文中背景音乐的配备,评价学生的音乐一节奏智能;通过板书设计,评价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能等。

(三)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标准既要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要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采用“常规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自我参照评价”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师全纳课堂教学的启示还有很多,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必将为我国高师全纳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思路。

作者:许采娟 沙欧

上一篇:培训技能培训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考试作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