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人性化就业体系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多维度、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构建高校人性化就业体系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构建高校人性化就业体系论文 篇1:

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新境遇与新作为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重心和方式呈现出新境遇和新挑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部门联动与协调推进不匹配、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不匹配、就业定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现实困境。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就业主体、就业客体、就业介体、就业环体等方面入手,精准匹配好人和岗,构建“精准培养、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对接”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关键词]新时代;精准就业;新境遇;新作为

[作者简介]汪俞辰(1990- ),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江苏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思政专项)“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新境遇与新作为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0083)和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高校精准就业工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202102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强调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将稳就业放在“六稳”的“第一稳”,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居首位。同时,国家对各地区、各高校就业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些对于提高精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到精准就业,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推动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精准就业就是为了解决就业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结构性矛盾,高校要在精准培养、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对接上下功夫,实现求职者和目标岗位精准匹配。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凸显出在就业工作中人才培养、部门施策、过程管理、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的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 倡导高质量就业成为就业新风尚。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疫情防控压力持续显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影响,不少单位减员停招,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就业观念相对消极,稳就业任务艰巨繁重。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型企业存在发展困难的情况,众多行业、企业均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给人们的正常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很多人“被待业”。另一方面,伴随着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就业即失业”现象的出现,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积极或被动地转变就业理念,投身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行业的招考大军中,力争谋求一份“金饭碗”。工作稳定、高质量就业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风尚。

第二, 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就业新常态。为了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大型招聘会和聚集型的招聘会议都从线下转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教育部、各地方政府、各高校都可以通过网络“云求职”继续推进就业工作,如“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就业“一对一”指導、就业面试、网上签约都通过网络进行。另一方面,科技的创新进步使得网上就业课堂、云端指导变得越来越便捷。腾讯会议、We Link等会议软件都拥有较好的多人视频功能且各有特色,同时具有实时同步多人招聘的强大优势,正所谓“一机在手,应有尽有”,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招聘模式。许多地方政府、企业、学校更愿意通过网络开展招聘推介和招聘工作,省时省力还省钱。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就业工作的新常态。

第三, 以学生为中心成为评价就业新标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检验高校对就业工作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方面,各高校在第一时间就成立应对疫情影响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践行“爱与服务”的教育理念,全力恢复就业招聘市场,努力提高网络招聘会的频次,不断强化对学生就业信念的教育,鼓励毕业生们提升自我素养。另一方面,高校也在不断加强与重要行业的联系对接,努力开展网络专场招聘会、“企业开放日”、“就业大篷车”等项目,把企业“引起来”,让学生“走出去”。疫情防控是一块“试金石”,凸显了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但是“爱与服务”的工作理念也更加深入师生心中,成为检验就业工作优秀与否的新标杆。

第四, 构建精准就业共同体成为政校企生各方新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大大加深了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度,高校就业工作也不单是学生个人的行为,而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一方面,政府、学校、企业有稳定就业和人才招聘的需求,需要多措并举推动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保证社会稳定,实现毕业生“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学生不再被动地等待招聘,而是需要及时关注政府、学校、企业安排的招聘会、宣讲会等,主动作为,才能尽快实现就业。只有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形成就业工作的合力,才能实现精准就业共同体。可以说,“构建精准就业共同体”是政校企生各方新共识,也是就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新境遇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总体背景,对高校就业工作重心和方式产生一定影响与挑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部门联动与协调推进不匹配、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不匹配、就业定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现实困境。研究疫情背景下出现的就业困境对于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的本质工作就是立德树人,要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内容,更是检验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一是对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研究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更多注重课程授课、科学研究,导致在政策敏感度和组织力度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二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力度不够。高校的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指标等与社会的真实需求衔接不够,高校人才培养导向上有误差,造成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紧密度不够。大学生活更多的是校园生活,学生与社会接触面较为狭窄,社会认知和阅历明显不足,导致学生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不够强且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要早衔接、早谋划、早推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第二,部门联动与协调推进不匹配。毕业生实现就业是高校和社会的一次有效衔接,需要全社会和全校上下一心,统筹校内外各方资源并充分利用,提升就业工作水平,有力促成“1+N”的良好局面。但是在高校精准就业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就业”工作统筹机制建设不足。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是学校和学院的负责人,但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的作用发挥甚微。成立的各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运行机制不畅、工作抓手不实、投入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就业工作推行困难。二是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理念宣传不到位。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动员一切力量,但是共促就业的工作理念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宣传与融入力度不够,教师主观上还存在一定的“不作为”,对就业工作积极主动不起来。三是校内外就业资源的联动实践经验不足。高校尝试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招聘企业数量,但是校内外就业资源联动机制不健全,导致校内外协同推进、协同合作、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氛围难以实现,就业工作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第三,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不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是被动的、毫无章法的,而是有策略的博弈,这就要求高校要有精准的指导和服务作为保障。但是现阶段的就业服务大都是粗放型、宽泛型的指导。一是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举办招聘会、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各类就业指导培训班等,侧重于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打造“完美人设”,忽略了对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和有力提升。二是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有待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理论化较强、实践性较弱、个性化不足,侧重于对就业理论和案例的讲解,学生缺乏深层次理解、互动式的参与、真实性的体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大部分不属于专业课的范畴,大部分授课教师是由辅导员、文科类教师兼任。这些“半路出家”的教师没有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仅仅经过一定的培训就直接对学生进行授课,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不足,导致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下降。

第四,就业定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一是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理想和现实、自身所能和市场所需之间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大部分学生存在“就业一步到位”“初入职场,就得到人人欣羡的单位”的就业思想,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就业观念有待形成。二是学生对职业实践体验不够。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以学校学习为主,对市场形勢、社会需求、职业认知都处在懵懵懂懂的状态,缺乏真实社会经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就业定位和职业追求。三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足,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工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这些强有力的政策及文件在推动高质量就业工作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泛化、虚化的现象,政策和文件运行不畅、落不到地,导致高质量就业工作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缺乏坚实基础,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的新作为

现阶段是稳就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完善高校精准就业工作机制,从而为保障稳就业提供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工作需要对接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从就业主体、就业客体、就业介体、就业环体等方面入手,精准匹配好人和岗,构建“精准培养、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对接”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第一,精准培养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就业是人才培养的出口,更是社会用人的入口。高校要坚持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三级联动,就业工作、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全过程联动。高校要聚焦国家产业需要、高等教育需要和用人单位需要,注重内涵建设,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聚焦国家产业需要,培养专业型人才。国家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就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专业。社会对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是否认可,集中体现在市场对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认可上。学校要坚持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聚焦市场导向,聚力深化改革,要满足相关产业发展、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主动接轨市场需求。二是聚焦高等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流学科创建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中,一项人才培养的观测点要求填报学科近十年来毕业生在学科领域的突出贡献者情况。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流人才,不仅要用好闪亮校友名片,更加要在学生就业之后持续开展毕业生的跟踪帮扶,护航校友发展,培养并宣传高质量就业创业典型,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对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发力。三是聚焦用人单位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色,调研企业用人需求,并将其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习实践投入和学分设置。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的工作,惠及更多学生,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就业。

第二,精准施策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校要将被动转为主动,实施就业工作“一院一策”“一生一策”计划。一是要借势政府政策。要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好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的利好政策、惠民措施,让毕业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底气和信心,将就业危机转化为高质量就业良机。国家层面通过实施“百日冲刺”行动,扩大硕士研究生、专升本招生规模,地方政府启动“云招聘”,出台多项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既为学校扩大生源输出提供良机,也为学生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强有力地提升了岗位的需求分析和学生适配性的匹配。二是要完善责任体系。高校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负责,落实全员就业,将就业工作各个环节责任细分和压实,明确就业分析谁开展、就业方案谁制订、就业指导谁落实、就业推荐谁负责。辅导员和就业委员要紧密对接,专业老师、研究生导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就业合力。部门和学院要明晰职责,使每一个毕业生都有明确的就业帮扶责任人。三是要优化协同机制。在校内做好个性化服务,有效整合网络招聘信息,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的学生。对外积极发动广大校友、校企合作单位,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积极宣传学生的优势,共同做好就业工作的指挥员、信息员、推销员、服务员和协调员。

第三,精准指导促进高质量就业层次。精准指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就业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养成多元的择业观,认识职业生涯的发展性,彰显“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和个性化指导。一是要发挥就业主体的积极性。要利用就业指导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鼓励学生减少对就业地域、就业薪酬、就业类型设限,更加积极地应对就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养成多元的择业观。二是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职业生涯的发展性。高校要分专业、有针对性地举办就业指导“云讲座”,积极构建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企业、家乡共同发展。三是要彰显以人为本的细节。要特别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加强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要完善数据库建设,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做好跟踪服务,让学生感到就业工作的温度。要提高毕业生家庭对就业工作的参与度,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也要向家长们宣传正确的就业观,使之与学校就业工作同频共振。

第四,精准对接促进高质量政校企合作。新时代“云求职”成了就业的新常态。高校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精准对接用人单位。一是要用好校企合作“放大镜”。要立足地方产业布局,明确学科优势,衔接好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深入拓展就业市场,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对不同的用人单位类型进行分析和对接,制订详细的对接方案,不断深化科技人才合作,进而持续拓宽双方的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效能,打造学院品牌,加大学生就业机会。二是要戴上个性服务“显微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学历层次、个性、特长、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招聘联动、信息共享、精准输送,推进信息智慧匹配,有效发布和投送就业资讯。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望远镜”。因为后疫情时代的实际情况,面对面的对接与服务减少,“云招聘”成為常态,高校要创造性地利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通过电话会议、网络视频等技术手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络,开展“云宣讲”“云招聘”,促进“云就业”。整合好社会招聘平台网站资源,共享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李辽宁,倪圣茗.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遇与新作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4-8.

[2]石国亮,胡忠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新视野——兼论育人与育才的统一[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6):63-72.

[3]王永珍.高校精准就业指导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1(8):98-102.

[4]张云涛,陈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挑战与应对之策——以法学专业为例[J].教育与职业,2021(16):110-112.

[5]周必勇,朱琳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图景探析[J].传媒观察,2020(12):55-64.

作者:汪俞辰

构建高校人性化就业体系论文 篇2:

系统化的经管类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多维度、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经管类高校就业生 毕业生教育 工作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高校育人目标,而且关系到对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系统化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做好毕业生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求。

我们认为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关心毕业生、服务毕业生为宗旨,合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通过学院领导、辅导员、家长、专业老师、往届校友的紧密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整体协调、运作规范、组织严密、体系完善”的特征。“整体协调”指全院上下共同关心、全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服务工作,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各环节相互衔接;“运作规范”即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要求和学院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组织严密”是指工作机构设置合理,各部门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体系完善”是指学院能够根据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就业工作体系和模式,使其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就业工作模式没有成为一项全局性工作。

虽然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源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存在资源整合不足、工作时段性波动等问题,各种就业资源依然未被完全开发与整合,没有形成合力和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开发的各种校友资源未能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由于毕业生工作非常琐碎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在缺乏明确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加之分工不明晰,使得从事毕业生教育工作的人员容易出现倦怠感。

(二)现行的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工作多元化发展的新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渠道的逐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既可以报考公务员,参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考试,又可以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就业,更可以申请自主创业。与此相应,高校毕业生教育指导工作存在与社会和毕业生实际需求脱节,教育指导工作偏向理论而流于形式,工作人员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三)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根本上看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应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专业设置进行适时调整,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和全方位的指导。

二、系统化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针对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毕业生教育方法,形成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且针对性强的系列模块化的毕业生教育体系,探索经管类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深入毕业生宿舍,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动向,帮助毕业生解决相关困难。学院定期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毕业生工作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会议总结前期工作经验,部署下阶段毕业生工作重点,形成全员育人的毕业生工作氛围。学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毕业教育中。学院领导为全体毕业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勉励在青春岁月实现大学梦的毕业生们要学会感恩祖国、社会和父母,并希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业生们反响热烈,认为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大家即将扬帆远航之际来自师长的嘱托和期望,坚定了广大毕业生追逐梦想、努力前行的信心。

(二)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发展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应聘技能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近年来,根据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学院每年都举办多场细分发展方向、细分行业的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和沙龙,分别在出国留学、国内深造、公务员(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应聘、外资企业求职、民营企业求职等方面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才回校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在毕业生毕业前夕,为了让广大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伊始便展翅高飞,学院还专门邀请各路优秀企业家为全体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及职业发展教育交流座谈,为广大职场新人指点迷津、保驾护航,为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和选择方面提供建议和经验。企业家们勉励同学们要讲诚信、勇担当、创卓越、抓机遇,在各自的领域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同时,还要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各专场交流的主讲嘉宾们成功的职业经历、睿智的人生见解,引起了毕业生的共鸣,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化、系统化的毕业教育工作,如“树一面光辉旗帜”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主题宣传活动,将我院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毕业生事迹以主题宣传栏的形式向其他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展示。专门组织多场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以一个优秀毕业生联系一个新生班的形式,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师弟师妹向优秀学习。分层次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中开展毕业生安全防范和文明离校主题教育活动,督促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确保毕业生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四)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毕业生受就业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毕业季容易产生焦虑、迷茫和畏难情绪等心理波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针对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心理健康快车专题辅导活动,结合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定期的毕业生宿舍走访关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与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全院上下积极开展毕业生困难群体“帮扶助困”活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大力争取资源为困难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助,重点困难对象专门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给予个性指导和重点关怀。

(五)毕业离校活动和感恩母校教育。

为了给毕业生留下在母校毕业的美好回忆,学院精心组织欢送毕业生系列活动(包括毕业生晚会、毕业生聚餐和毕业典礼等),并拍摄毕业视频、在活动现场放置专门毕业生留言板,征集毕业生感言,会后将以上素材以电子相片、视频和新闻等形式放在学院网站供毕业生下载留念,在广大毕业生中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反响。

根据新时期大学毕业生的特点,我们还开展了符合同学们情感认知的感恩责任教育:毕业生以“爱心捐赠,旧物传情”为主题的爱心超市活动,学院安排专门的志愿者上门为毕业生服务,毕业生将自己的旧物(教材、台灯、文具等)定向捐赠给学院贫困生群体,倡导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将爱心在学院传递下去;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我为学院建言献策”为主题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邀请毕业生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从学生角度为学院提参考意见,整理收集多条合理化建议;举办本科毕业生“感恩杯”师生篮球赛,组织学院的老师和毕业生之间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在毕业的时光里通过同场竞技的机会进一步增进师生情谊。

三、大学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设计毕业教育工作安排。

以往的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开展时间相对集中、缺乏系统设计、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年来在毕业生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毕业教育并不单单指在毕业生离校阶段集中进行的文明离校讲座,它应更系统化、多元化,在时间上可以贯穿第八学期甚至是第四学年,内容安排上更丰富多彩,贴近毕业生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开展形式上更人性化,营造出更温馨感恩的毕业氛围。形成毕业生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期让广大毕业生生在毕业前获得较系统和合理的指导、关怀和帮助,为其顺利毕业、文明安全离校、尽早适应社会和职场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二)更重视感恩母校教育,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优秀的毕业生是母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学校社会声誉的提升。因此,在毕业生离校之际,要更重视毕业生的感恩母校教育,结合毕业生的特点,加深毕业生“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观念,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在毕业生教育中,要根据新时期毕业生的审美特点和情感共鸣,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采取有意义的形式开展毕业纪念活动,抒发感恩爱校情怀,留下集体和个人的温暖美好的印象。

(三)逐级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

要以“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对待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形成全员关心就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局面。要在工作的“深、细、实”上下工夫,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他们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承受过高的择业成本,在择业过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是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因此,要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助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级分类管理。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分为有形市场的管理和无形市场的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和服务方式。可将校内时间相对固定的大型供需见面会和小型供需见面会相结合,把小型、行业性、区域性供需见面会固定时间进行。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引导毕业生进入就业无形市场,帮助毕业生收集和鉴别信息,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进行分析、整理,将用人单位划分为大、中、小用户三类,实现用人单位的分级管理。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将毕业生分为不同类型,并根据这些类型采取不同的推荐措施,提高签约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罗葆青,王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8):257-258.

[2]郝鑫.关于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166-167.

[3]赵昕.对高等学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7):238-239.

[4]王为正.谈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5(02):84-85.

[5]覃吉春,戴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210-211.

[6]杨晶晶.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5):327.

[7]郑红岩.高校毕业生全程化教育与管理并轨模式构建[J].北方经贸,2013(04):174-177.

[8]孔志宏.高校如何评估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J].新西部(下半月),2007(06):103-104.

[9]李浦豪.谈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07(07):136-137.

[10]曾碧元.改进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4):156-157.

[11]李玉胜.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01):76-78.

[12]刘友洪.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11):140-141.

[13]郝秀娟,陈剑,王瑞玲.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5+47.

作者:高梓航

构建高校人性化就业体系论文 篇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完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形式与内容结合,开拓研究深度;重视专业启蒙引导,保障职业规划;贯彻“以人为本”学科设置理念,利导人才培养;科学开展实践培训,提升人才能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翻译人才 培养模式 高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急需翻译人才进行辅助,进而实现交流合作的目标,因此,目前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为了提升交流合作的效果,社会急需高水平以及综合能力强的翻译人才,高校作为翻译人员主要的培养与输出机构,其承载着全方位培养翻译人才的责任,故需要详尽细致地研究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充分把握现有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进而探讨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保证我国高校为社会培养能力强、专业精的翻译综合型人才。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高翻译人才质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翻译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高校翻译人才模式,可以健全完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规范翻译人才的培养形式,积极提高高校翻译师资队伍水平,加强高校翻译专业相关设施的配套设置,充分利导翻译专业教师依据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翻译人才个体化特征,寻找出适宜有效翻译人才培养的方案,从而开设相关翻译课程,并有利于发掘适宜的教学手段,确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专业精湛、思维敏捷以及表达流畅的高校毕业生,进而有效提升高校翻译人才的质量。可见,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培养模式可以全面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积极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国家间的各项事务联系都呈现密切状态,我国要实现国家繁荣发展,要积极与各国保持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数量与日俱增。高校是社会翻译人才主要培养机构,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是社会翻译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较为随意,致使培养的翻译人才数量不多,翻译技巧缺失,环境适应能力薄弱,翻译灵活性把握欠缺,无法满足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得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规范科学,翻译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迅速提升,进而有效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可见,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利导对外交流合作。我国要加强对外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于语言翻译的要求较为严格,然而高校在未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前,培养的翻译人才专业水平不足、应用能力欠缺以及灵活应变能力不强,从而直接影响对外交流合作的效果,因而高校需要积极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把握翻译专业学生学情与学生自身特点,针对性设置相宜的翻译课程,进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翻译人才,进而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翻译人才的利导作用。可见,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并全面收集相关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资料,注重对于社会翻译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充分结合翻译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而设置比较具体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较适宜的教学手段,配备相对精良的师资力量,进而构建出结构较为规范、形式较为科学以及体系较为完整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中,也暴露出形式重于实质内容、专业引导欠缺、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以及实践训练及培训缺乏等问题。

(一)过于注重形式,研究深度缺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中,注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形式上的完整规范,能够严格遵循模式构建原则以及要求进行形式方面的优化整合,如积极借鉴及套用高校其他专业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齐全、结构完整以及衔接过渡自然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我国高校过于关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构建,忽视了模式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整合,导致不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具体操作不易以及人性化不足,杂乱的培养目标致使在翻译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无法有效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科学课程设置,不能全面依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从而影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诸多学者仅抓住表面现象进行研究,针对表象存在缺陷进行完善,极少涉足模式的核心方面,进而使得研究只停留于表面现象,不够深入具体,进而使模式许多核心问题无法发现并解决,进而直接影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二)较为关注教学,专业引导欠缺。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高校积极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关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情况,注重凸显翻译专业课程的安排配合,重視检查教师教学的备课、上课、听课及评课等情况,较为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求教师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创新翻译课程的教学形式,用以提升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热情。然而,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教学方面关注较多,对于翻译专业的启蒙引导欠缺,使得学生翻译专业学习目标模糊不清,专业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未来职业定位不够准确合理,致使高校翻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认识模糊,择业时较为盲目,从而制约高校翻译人才的职业发展。可见,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时,忽视对于翻译专业的引导,使得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不能因材施教。高校为了向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优秀翻译人才,十分重视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积极进行专业类型的研究分析,较为注重课程设置前的相关调研考察,重视参考高校较为成熟的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同时积极借鉴国外以及其他高校翻译课程设置方式,使得高校课程设置形式及内容结构较为合理统一。但是,也存在忽视国内外不同高校间学生的差异性的问题,致使部分高校开设的翻译课程较之本校学生理解掌握极其困难,抑或部分高校设置的翻译课程对于本校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并缺乏实效性,同时,同所高校由于学生仍然存在个体差别,因而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未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对于涉及的部分翻译课程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重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不足。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由于翻译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弱的专业,故对翻译人才理论教学方面倾注的精力较多,重视理论教学的研究完善,使得理论教学的水平较高。然而,高校对于实践性教学及翻译培训关注较少,对于翻译专业实践性教学,诸多高校无专门的实践教学场所,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境氛围,实践教学往往随意应付,有的高校甚至未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从而使得学生单纯掌握书本知识,面对实际应用反应滞后,运用知识较为生疏,语言表达过于生硬,影响了高校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针对高校翻译专业的培训,学生参与职业实习及培训的机会不足,培训内容较为简单,培训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使得学生专业认知及视野较为禁锢封闭,翻译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为薄弱,进而阻碍高校学生步入社会的专业发展以及职业选择。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对策

(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结合,开拓研究深度。由于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较为关注模式的形式构建,忽视模式的实质内容选择设置,使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形式完整,但缺乏完备的实质内容,因而需要重视模式内容的规范选择。高校需要加大模式内容的研究力度,制订科学可行的内容设置方案,全面把握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指向性,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确定清晰可行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强化配合,进而确保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形神兼备的效果。同时,在进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开展模式研究,抓住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存在的制约模式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全完善,提升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效率。

(二)重视专业启蒙引导,保障职业规划。目前,我国要提升翻译人才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效性,不仅需要关注高校对于翻译人才教学方面给予的力度,还需要重视进行有效的翻译专业启蒙引导。然而,我国高校对翻译人才教学方面投入的支持力度较大,对于翻译专业启蒙引导关注力度不够,使得诸多翻译专业学生缺乏明确的专业目标,专业认知不明,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模糊,专业指向的职业群知之甚少,职业生涯规划缺失,进而影响专业学习的动力,致使未来就业阻碍重重。因此,高校需要重视专業启蒙引导,开设专业引导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翻译专业的优势特点,注重带领学生进行专业指向性研究,获知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了解翻译专业涉及的社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对于翻译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利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能力、性格、专业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等主客观方面,确立清晰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进而实现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贯彻“以人为本”学科设置理念,利导人才培养。我国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为了适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必须转变传统的翻译学科课程设置理念,将传统的课程统一设置变换为“以人为本”的学科设置理念,做到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级进行相应课程设置,针对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区别的课程设置,实现真正的到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从基础专业知识逐渐向深度专业知识自然过渡,进而实现课程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设置特点,使得翻译专业学生能够遵循知识理解掌握规律,更好地内化专业知识,从而提升专业学习的热情,使得专业学习的效果趋于理想,进而健全完善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构建模式。

(四)科学开展实践培训,提升人才能力。由于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重视翻译专业的理论教学,开展专业相关的实践培训数量有限,进而影响翻译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因而需要加大翻译专业实践培训力度。因此,高校要结合翻译专业特点及地域翻译人才社会需求,开展有关翻译专业方面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内化,进而增强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来校培训,也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实习培训,以此提升高校翻译人才的专业能力。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开展高校翻译专业实践培训,能够有效健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谨慎分析现已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模式实践凸显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善策略,从而保障完善后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利导功能,进而推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轶群.浅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8)

[2]张宝玉.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4(6)

[3]尚亚宁.挑战与应变: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翻译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吴翠,蔡进宝.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之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6)

[5]陈竑琳.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5(6)

【作者简介】覃潘燕(1982— ), 女,广西宜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责编 卢 雯)

作者:覃潘燕

上一篇:三坐标测量实践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团支书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