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学数学老师职称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活动主题(请在你的选择项上划前√,如示:√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升学就业危机干预。设计背景: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高一年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学习上出现适应困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创小学数学老师职称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创小学数学老师职称论文 篇1:

为工作找一个“伴侣”

工作最好有一个“伴侣”。有了“伴侣”,才不会觉得孤单,才会有人与之牵手,与之对话,才会走向幸福、完满和美好。工作最好的“伴侣”是谁呢?笔者认为是写作——教育写作。

可能有人会说:“教师平时工作很忙,哪来时间写文章呢?”其实,恰恰因为忙,才需要把工作变为研究的过程,变为发现的过程,变为伴随着思考和写作的过程,让眼前的工作因写作而变个样子,变得可爱起来。如,有一年笔者教完一届学生后由六年级下来教三年级。学生交来作业,咦!错别字还真有意思(好几年没教三年级学生,有了不少新鲜感)——“慈”字少写了一点,像人少了一条眉毛,我说快把“眉毛”给添上去;“垂”字最后一横写得太长,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鱼的形状,让学生把“垂”写成“鱼”(中间宽,两头窄)的样子,注意最后一横写得最短;“承”字左右两边部件写得太高,我对学生说,“小手”长到颈脖子上去啦……我把这一个个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最后形成了《少了“眉毛”,多了“尾巴”》的文章向杂志社投稿,后来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生了此心,我眼前的作业变了样子,由一座座“大山”,变成一座座“金矿”,因为里面藏着无穷的宝贝,等待自己去开掘。面前的学生变得可爱起来,批作业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你怎么又写错了”的埋怨,而是“怎么会错成这个样子”的发现,还可以进而去研究错字背后学生的认知特点、智力背景。还会对学生另眼相看,学生观、教育观也随之发生改变。

写作不仅让人获得精彩的转身——由教学任务的完成者变为教学现象的研究者、教学项目的开发者,还使人始终保持高涨的职业热情和专业敏感性,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工作。表面上看,写作是一项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而实际上写作是创造和发现的过程。当你爱上写作以后,你就绝不愿意去重复过去的做法,你会跟自己过不去,不断地否定自己,想方设法弄出点新意来,以供写作之用。如,教学《自相矛盾》时,我放着现成的教案不用,非要弄出点新意来,后来想到了拆字法,把“夸”拆出“大”和“亏”字,围绕两个问题教:一是楚国人说了什么大话,二是楚国人吃了什么亏。听课老师觉得这一教学思路新鲜、有创意、有效果,都给予了肯定。再如,教学生写建议书,如何教学才有新意?我改变传统的讲的方法,把建议书的写作要求用建议书的方式呈现。学生看到小黑板上挂出来的老师写的建议书,笑了,他们明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开始动笔写起了建议书。这样富有创意的做法,可以直接形成案例类的教育文章。《〈自相矛盾〉教学设计》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学生写“建议书”》发表于《小学青年教师》。同时带来的效果是,教学工作得到了改进,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这里,教学效果与写作结果说不清谁是主产品,谁是副产品,可以说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全、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样于己于人都有好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也许有人会说:“写作固然好,但我不喜欢(不会)写作。怎么办?”必须承认,人可以不喜欢写作,人可以不写作。但要知道,不是喜欢了才去写作,而是写了之后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才爱上写作,才离不开写作。管建刚一开始也不喜欢写作,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母亲不识字,父亲只上过两年学,家里没人看书、读报,也没有一本课外书。小学里,除了连环画,不知道世上还有报纸、杂志和课外书。读师范,数学一直顶呱呱。师范毕业,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了语文老师。”后来,不喜欢写作的管建刚拿起笔来写了,写着写着,管老师成了能写作、爱写作的人——“转眼,二十个年头过去,一个从小怕作文、怕语文的人,竟在语文的海洋里成长起来,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教师博览》等刊发论文、随笔200来篇。”当然,这样的改变,与管老师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坚持,才能实现改变;坚持,才能创造奇迹。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投保条件是:“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有位老师按照朱老师说的去做了,从2006年至2016年,坚持每天写千字文一篇。十年之后那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十年之后,年至不惑。我现在的状态是什么呢?我还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显山露水’之处,但我极其热爱工作,丝毫不觉倦怠;生活简单快乐,感觉有滋有味;关心社会发展,常怀济世之心;精神愉悦舒畅,感觉充实丰富。真的没有夸张,我是如实道来。”可以说,这是一位幸福的老師,这是一位成功的老师。美好的状态和感受是出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这是成功最重要的内在标志。

十年坚持每天做一件事,这件事再小也不简单。这位教师坚持了十年很了不起,一般的人可能无法做到。那我们不妨降低一点要求,先减半再打折,变“每日写千字文一篇”为“一星期二三次,一次三五百字”的练笔。这样的“台阶”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感到困难。

其实,人总要找些事做。人最难受的不是有做不完的事,而是时间当中没有内容。不写作的话,我们会把时间用在哪里呢?旅游、摄影、养花、钓鱼、下棋、会友……我们照样会找些事来,把时间给填满。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星期二三次,一次三五百字”,实际占去了人的全部时间的七分之二到三(一星期二三次),乘以二十四分之零点五(一次写作三五百字所需时间约半小时),得数为0.9%都不到。这样算来,写作对于生活不构成一丁点儿影响,写作对于生活的多元选择也不构成一丁点儿影响。我们照常可以拥有旅游、摄影、养花、钓鱼、下棋、会友等其他爱好,我们还可以把写作结合进这些爱好,写旅游、写摄影、写养花、写钓鱼、写下棋、写会友……这样,其他爱好因写作的介入而大放异彩。

写作会让一件平常的事增加附加值,写作让人的生命走向丰厚。周国平说:“那时读小学的时候,只有八九岁吧,有一天我忽然觉得,让每一天这样不留痕迹地消逝太可惜了。于是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每天到哪儿去玩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等都记下来,潜意识里是想留住人生中的一切好滋味。”生命中值得留住的东西太多了。人不同于动物,人有记忆,有想象,人活在当下,可联结着过去,通向着未来,应当比动物的存在具有更大的丰富性。三十年、四十年这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工作时间,一年又一年我们所留下的,如果仅仅是一本本备课本再无其他,那显然是不充分的。不妨以写的方式,记录下几十年教育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工作留给我们细细回味的东西就会多一点,生命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拉长和扩展,我们就变得富有了。

同学聚会时邀请老师去参加,最让人尴尬的是学生对老师记忆犹新,甚至能说出过去师生相处中的某些细节,而老师对学生却有点陌生甚至全无记忆。若是有动动笔头的习惯,写些教育叙事之类的小文章,就是不发表,没获奖,也没有关系。在这样的聚会上,或是在菜市场、商场里遇到有人喊你×老师的时候,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面前的学生是谁,我们还会跟学生幸福地回忆起种种往事,我们就不会出现“是吗?”“是我的学生吗?”“是哪一届的?”等不该有的疑惑和尴尬。要知道,教师的最大财富是过了若干年以后,学生还能记得老师,老师也能叫出学生的名字。

写作如此之重要,那我们不妨拿起笔来,从最简单的地方做起,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做好日常工作的反思和记录,作业中、交流中、听课中、备课时、上课中、开会时、生活中、读书中……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想法及时记下来,让记录变为常态,让记录成为习惯。同时,要注意记录的几个要求——即时记录:在第一时间记下所遇、所思、所想;个性化记录:文字、照片、原材料等都是记录的方式;微记录:不一定太长,但要有内容,以最少量的文字承载最大的信息量;多样化记录:教学以外的也要记录,处处有教育,处处是教育;自然化记录:习惯了就自然了,自然了就不觉得累了;综合性记录:除现象描述以外,把即时产生的想法也写下来。

记着记着就有了材料,有了材料,文章就完成了大半。有些好的材料,本身是一颗颗珍珠,不串起来,也在闪闪发光,也有存在的价值。若不满足于这样的零散状态,可以用某一理念统领起一些材料,再分三四个方面架构起整篇文章的结构,形成所谓的教育论文。那就不仅有内容,而且有思考,如同把一堆建筑材料,搭建起了一座精美的洋房别墅。原有的写作材料也因这样的组织实现价值的转化,给人更多的启发和启示。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常熟市实验小学,有位退休后还留校教写字的季殿玉老师。他一直津津乐道于自创的写字教学“点回法”,见着人就讲,与人讲话总是三句不离本行。我听听蛮有意思,进而不满足于听他讲写字,还到他的课堂上去看他教写字。于是每天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供应上来,自然而然形成了相关文章,有珍珠收集型的《快快樂乐学写字》,有洋房别墅型的《“边缘处”的风景——习字教学“点回法”的原创意味与学理哲思》。文章先后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似乎没有“用”(他派不上用场——退休了,不评职称了;我派不上用场——这是人家的教学经验),却是写得最轻松最自然最有内容最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因为有一大堆材料摆在你的面前,无法不写,不写似乎会对不起这些材料。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的是,有了米自然能轻易翻出各种各样的新花样,做着做着就“熟”了,就“巧”了。

让写作牵手工作,用写作来支撑工作,我们在完成“渡人”的同时实现自我关照,完成“渡己”的精彩转身。只有当自身向着完满的方向发展,才有可能担负起完善他人的使命。写作,一个不错的工作伴侣,理应成为当代教师的理想选择。

(周振芳,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215500)

责任编辑:石萍

作者:周振芳

原创小学数学老师职称论文 篇2:

爱上学习so easy

活动主题(请在你的选择项上划前√,如示:√学会学习):√学会学习 认识自我 人际交往 情绪调控 升学就业 危机干预。

设计背景: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高一年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学习上出现适应困难。在教学与咨询的实践中观察发现,初中优秀的学生到了高中其学业适应困难的原因包括并不限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适应困难,激烈竞争下成就感的减少、自我效能感降低等因素。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较好、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高中生,帮助其探索对学习的情感、了解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明确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有助于其进行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

活动目标:了解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明确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学会进行合理归因,运用认知策略,积极寻求资源等方法进行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

参加对象:高一学生。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准备:AB剧脚本。

活动内容与过程:

课前一分钟课堂气氛营造:视频播放广告《So easy》

一、话题切入【预计时间:5 min】

师:同学们大家好,老师今天来到咱们班,一进到我们教室,老师倍感亲切,希望我们今天能合作愉快。刚刚给大家播放了一则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广告,看看大家都笑了,也有听到有同学在模仿。于是,老师开始好奇了,大家觉得学习是一件easy的事情吗?

同学分享。

教师小结:学习并不easy。

师:你们爱学习吗?

二、完成学案与讨论【预计时间:13 min】

1、提问与调查:(1)如果10分是满分,0分是相反的一面,你对学习的爱能打几分?(2)你曾经或者现在爱着它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与感受?具体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境下?

2、完成学案(详见学案):(1)给学习的爱打打分(2)“爱你不容易”的原因是(3)“爱之所以爱”的原因是。

3、提问:(1)在未来你希望自己给学习几分的爱?(2)如果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分给学习的爱,那会是因为什么?

三、人生AB剧【预计时间:20min】

AB剧脚本:小强的故事

小强,男,15岁。爸爸是高中数学老师,妈妈是会计。小强念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时不时考个100分,喜欢看漫画和打球。因为爸爸是老师的原因,一路读书老师们大都对他照顾有佳。中考的时候没考上爸爸所在的重点高中,但因为爸爸是高中老师的缘故还是进入了重点高中学习。开学一个半月以来,小强觉得学习的时候越发的没劲无法集中注意力,自己觉得自己很笨能力不如别人,有的时候也羡慕那些考得好的同学。

小组任务:以邻近的前后6-8人为一组,选出一名导演,其他人包括但不限于小强饰演者、小强爸爸饰演者、小强妈妈饰演者、小强的好朋友、小强的老师。

以教室的纵轴为中心分左右两侧,左侧为A剧,要求往喜剧的方向发展;右侧为B剧,要求往悲剧的方向发展。

10分钟讨论剧本,至少选出A、B剧各一进行表演。

讨论与小结:哪些因素可以让小强的情况变得更糟?哪些因素,哪些人、小强做些什么可以让小强的情况变得更好?

四、心理小讲堂【预计时间:5min】

小强的真实故事:小强爸爸求助于他的好朋友——心理学教授董老师。董老师在假期不经意地请来家里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做了一份智力测试。小强自己做完测试自己查表看结果,发现自己的智力竟然高于同龄人的水平。让他觉得非常诧异,开始觉得自己可以学好,于是向董老师请教学习方法。董老师把学习方法与计划(小强爸爸早就制订好的,未告知小强制订人)拿出来给了小强。一学期后,小强一跃成为了年级前30名。

分析与讲解:(1)影响学习的五大因素:智力、情感(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教学方法;(2)学习与动机的相互促进;(3)在学习和动机的互动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认为智力可以改变、把成功归因于内容或可以控制的原因,自我效能感将会提高,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对学习可以采取更有效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学业成绩。当学业成绩提高,通过归因又进一步提升自我效能感。

五、收获分享与总结【预计时间:2min】

邀请3位同学分享本堂课的所感所思所悟,以及日后可能采取的行动打算。

学习不是一件easy的事情,想说爱它也不easy。心若在,梦想就在,路也在!

1、活动操作建议。重点放在“人生AB剧”的组织实施上,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中的人物内心感受。

2、有关说明。(1)本活动设计完全为本校或本人原创,曾在2014年1月进行校内公开课,后进行教学研讨。此活动方案是在教研的基础上修改实践后的结果。(2)活动效果:学习心理在心理健康课上是非常难讲的一个模块,蔡老师的这堂设计制造了很多机会让学生去深入体验内心的感受,并运用心理剧的形式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南昌二中专职心理教师、高校讲师职称 汪芸 同行教研时点评。)

学校推荐意见:蔡佳老师的这堂课对学业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体验式地探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并从积极寻求资源的角度开展自我探索与改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作者:蔡佳

原创小学数学老师职称论文 篇3:

我与科学结奇缘

我与科学结奇缘,完全是天意,命中注定。鬼使神差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发动创新理念大革命,反对权威名人炮制的“共识”“创新学习”“两暴主义”等伪科学。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学说解释,则是客观环境造化使然。

天生穷苦劳累命

农历1946年8月24日,我出生在一个贫穷农民家里。才三岁,得了病,没钱医治,发高烧抽风,直到气息全无,母亲心疼不让埋,过了两天,临入土前那一刻突然睁了眼。

五六岁了,没鞋袜穿,偏偏年年风雪大,年年长冻疮,流血流脓,厉害时,双手撑地行走。

八九岁便半夜上山砍柴挑炭卖。

“大跃进”时,没见过油荤,别说吃饱饭,连盐都没有。常常以芭蕉蔸,麻根、豆叶、糠饼充饥,拉不出屎来,要人掏,肛门痛得我呼天叫娘。

祖母79岁了,受不住煎熬,得水肿病去世。

1960年,秋收后,全家只分得10多公斤稻谷。妹妹饿瘦得皮包骨,不久也离开了人世。当我写到这里时,想起她那骷髅样,还止不住流下心酸泪。

妹妹比我聪明。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字,回回考试得满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老师的得意门生。她瘦的皮包骨,患脑膜炎,就因为家里没粮没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她不该死啊,死得太冤枉呀!她该怨谁恨谁?每想起她,我都心酸落泪。

还有更悲惨的家庭。同队一刘姓人家,五口人,一周内全部走上不归路。本县还发生过骇人听闻的悲剧:屠子而食。

我开始水肿时,考上了县中学,每天有6两口粮,虽说填不饱肚皮,满足不了发育的需要,还常以薯豆代,却也保住了命。

我初中毕业,已经是17岁的大小伙子,体重只有73斤。

在学校,我还当赤脚大仙。冬天从热被窝里起来,赤脚踏踩霜雪,那滋味实在难受,直到麻木失去知觉。

读高中了,冬天我还穿着父亲一件破旧青布夹袄,内无汗衫,外无罩衣。

那时,每人每年领1.8尺布票,父亲还拿去换了钱,我还能奢望穿暖穿好么?

读书12年,我富有过一次,兜里放有2两粮票,5分钱。

我最大的享乐是读课外书。课外读,课内也读。白天读、晚上读,没有灯,用木炭火照看读,一边吹,一边读。书读多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终身受益,不读那些书,我也许至今是个应声虫,思想创不了新。

我也度过幸福时光。

1968、1970年,我两次参加中央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金水桥侧观礼台上看过“五一”烟火,进人民大会堂见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聆听周总理报告。有生以来敞开肚皮吃白米精面,还有鸡鸭鱼肉。

从北京归来,又跌进了地狱。因为我对人讲过江青想当武则天,王洪文坐火箭爬上副主席宝座,根基不牢迟早要垮台,张春桥也许真是叛徒,被关进了“批清”学习班。

在清查期间,我坚持认为“毛泽东思想可以一分为二”,“错误思想来源客观歪曲客观”,“审查与被审查对立转化”,惹恼了县里掌权的“马列主义者”,召开县三干会斗争我,批判我的“系统反动怪理论”。

正当“马列主义者”们要以反革命罪逮捕我时,林彪坐飞机外逃摔死了。我因此得到解放回乡务农。

农活永远干不完,天未亮出工,日落而未归息。还照旧穷,吃了上顿愁下顿,口袋空空,买一包火柴,也经常掏不出钱来。资本主义尾巴割得干干净净,地角院边栽窝瓜,拔了。养只鸡喂只鸭,进了集体田,啄了社里粮,抓了杀。

农活累,累得我厌烦透项。

打稻谷,稻草叶割得满身伤痕。赤日炎炎,带盐的汗流如注流进伤口,痛如针扎。空气闷热,尘灰扑鼻,叫人喘不过气来。我血糖血压都偏低,疲劳得想瘫在地下,牙关咬了又咬,才堅持住不歇工,只为每日2毛工酬。

为了减轻收稻劳累强度,我还设计制作过收稻机。

耕缺水晚稻田,成天泡在泥浆里,过一两天,腿肚开裂,血痕象密麻麻的地图,似火烧一样疼。漏屋偏遇连夜雨,我长了脚气,脚丫溃烂得连走路都难,下得田去,踩上稻茬,血流不止,痛得钻心。

冬天也不得闲,下地之外,做篾活,手上长了厚茧,象老松树皮,又开皲口,虎口处最深,露出了骨头。姆指一裂两瓣。看了吓人。我讲的是实话,绝对没有丝毫夸张。

农民穷,农民苦,农民累,我当怕了农民,内心深处羡慕居民,羡慕工人,梦想吃每月27斤供应粮,逃离七老八十还耕作不息还少口粮还得交皇粮的苦难日子。为了有口粮,我积极鼓动生产队包产到户。

这两件事,后来竟然成了我的“反革命罪状”。

偷度人间生活

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苦如黄连,劳累似牛马,天将降大任于我么?

说来羞人,一个高中生,才疏志短,那有做惊天动地大事业的壮志雄心?

然而命运天定,无法抗拒改变,在我完成上天交给我的任务之前,阎王都护卫我。

1967年“文攻武卫”,两派杀红了眼。全县有两百多人死于武斗。

一天刚黑、在一块四季豆地转角处,我遇上对立派前来抓我的人,在即将迎面碰头的千钧一发之际,一条凶猛的狗从我身后窜出狂呔,在对方惊疑喝问时,我闪进了地里,眼看着十几个彪形大汉肩扛手提着钢钎朝我的住处扑去。

那回要是被抓去,他们保准送我这个“头号敌人”去见马克思。那年,我还得了严重肝病,一位医生说最多可活五年。给我治病的是一位中医师,他听从我的建议,采用大剂量虎狼药猛攻。经过一年,居然治愈了。

1977年7月,我这个反“四人帮”的“反革命急先锋”,被定性为“四人帮”帮派骨干、“现行反革命”,遭逮捕,关押在看守所里。放风时,我问看守所所长,我犯了什么罪逮捕我?他答:“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还不明白,在梁平抓‘四人帮’帮派骨干不抓你还抓谁?”

在那里,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自由,体验到了自由有多么珍贵。

被关押的人随时可能遭毒打,罚跪,上脚镣,戴死铐。所谓死铐,是一种铐紧双手不能活动的铁戒具。一铐几天,甚至几个月,吃喝拉撒不方便,睡觉不能翻身,没办法穿脱衣服,脏臭熏人。

有位得精神病的熊老师,犯反革命言论罪,被打断了胳膊,长期拖着沉重的脚镣,脚踝勒破了,不晓得护理,溃烂得走一路滴一路脓血。他倒霉至极,不审不判关押了近20年才平反释放。

不是亲自经历,说什么我也不会相信。打牙祭,陈绿豆煮肉,碗面上漂满了毛毛虫,长的有一寸;存贮青菜泡成了糊,老母虫开沟打洞的红薯用水搅搅便下锅。我端给值班看守所长看,问他能吃下去不?他瞪瞪眼,严厉譬告:“你要煽动闹事么?小心重判”。

囚犯为争一口汤打得头破血流的事时有发生。说来也难怪,关在监仓里,成天想的便是吃,越想越馋,越馋越饿。有个姓景的青年,餐后用凉开水洗菜桶喝,顿顿要喝三大碗。我也喝淡盐水止饿。

话说回来,被关押的人,每月供应28斤米,还有1斤肉,1斤油,农民就差多了。有个游民为了吃牢饭,伪装投机倒把贩卖粮票,自己投案,关进我们仓,乐得合不拢嘴。他说这叫偷度人间生活。

成天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自由和尊严,摆脱不掉恐怖,饥饿,冤屈,无聊,度日如年,正常人那里能忍受?一天半夜几乎所有囚犯突然双手撑床伸长脖子,一脸恐惧神色,“啊啊”齐声惊叫。看他们那副惊弓之鸟状,可见其精神处于高压重负之中。象这样生不如死的煎熬了半年,我读到了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对这个神秘的问题发生了浓厚兴趣,逐渐沉醉于未知世界的思维驰骋之中。

监仓人满为惠,挤得不能平躺,只能侧身而卧。三伏天热得受不了,囚犯们脱得光溜溜的,还汗水不止。我的仓位恰好处于马桶边,天气潮湿闷热,马桶的屎尿散发出令人窒息的臭气,我不管不顾,坐在铺位上,左手执个药盒,搁在膝上,右手在盒盖上书写演算。没有白纸,用的全是粗糙的黄色草纸,正面写完了,再翻过来写背面。

我白天想,夜里想,左思右想,横想、竖想,假设想象,推翻思想再想,自由自在思想,想得如痴如迷,想得忘了痛苦和怨愤,想得在批斗会上听不见震耳欲聋的“打倒现行反革命分子佘赤求”的口号声。

由于学浅才疏,又没有人指导,缺乏资料,思考两年多,收获不大,仅仅设想出几套解决问题方案,发现了以质数表计质数公式。

有位春风得意的预审员看了我的证明草稿,讥嘲说:“你政治上像‘四人帮’一样狂妄无知,学术上比‘四人帮’还要狂妄无知,你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么,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话象利箭刺穿我的心,自尊好强激发了我的《魔心》:“不怛囚皮黑,愧生科学乡,愤起羞人意,魔争神州光”。我更加忘我的思考起来。

证明草稿越写越多,耽心查仓被毁弃,我曾秘密地委托一位获释的仓友带了一包回家。那位仓友参加过抗美援朝,脚打瘸了,出狱后,他十分守信用,竟然跛行了百多里路履行诺言。他是第一位支持帮助我的人。这样,两年多牢狱生活在不止不息的抽象思维中很快就偷度了过去

漫漫求索路

1979年底,县人民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我三年有期徒刑,我以“事实不实,定性不准”为由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经终审裁定我无罪。1980年元旦我获释回家。说来也怪,同仓“张神仙”说:"不管时间长短,你还要坐次牢。”1988年,仇人毒杀人嫁祸于我,抢砸我家,县公安局反把我收审。最奇异的是,案发前两年,我梦见韩医生指着某人捧着的血淋淋的心肝肺对我说:“敌百虫中毒”。发案后尸体检验结论果真如此。奇妙的是,姐哥来看我,在收容所外高喊,我来给你报喜。尸检结果出来了,韩医生说:“敵百虫中毒。”与梦中他讲的话一字不差。

出狱不久经考试“民转公”,我终于跳出了龙(农)门。

这时,我再没有在看守所那么多时间研究了,既要教学,还要忙家务,但是依然走火入魔地思考哥德巴赫猜想。几年后,思虑引发了毛病。骨瘦如柴,畏寒怕冷,三天两日得感冒。冬天,穿了汗衫、毛衣、棉袄加大衣还冷得发抖。吃了饭思维,立马感觉气胀,消化不良。我的胃病根源,就是无休无止的思维。由此看来,一些科学家不能长寿就是因为思维过度。

思维失败使人苦恼,尤其在思路即将清晰明了,奥秘就要揭穿,还有一层窗户纸捅不破时,令人急火攻心,愤怒无比气得五脏六腑快要爆裂了。

我向知名权威教授一而再再而三写信,向国内所有数学专业刊物投稿,一次又一次,1997年8月12日一次投寄信稿便花了160余元。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回信说,他的研究专业不是数论。此外,不是石沉大海,便是退稿。理由是“你的研究方法结果太初等,没有多大价值”。“数学研究所有专人研究这个问题,你一个小学教员,不必再进行下去了,不要象现在这样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让自己短命。”“本刊找不到人审稿”。甚至于某副教授签发了拙文“经验事实”部分,看了“共识”要编辑部撤稿。

没有办法,我自费专程去北京一次、武汉两次、成都三次、重庆多次拜访大师,都无功而返。请教家乡邻近区县的数学老师、教授无数。

直到1998年,涪陵师专数学系主任,教授杨世辉签发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恒表质数定理》等四篇拙文。

可惜该刊级别太低,杨教授不是顶级权威,人们不相信。

杨教授又先后向《数学学报》《数学实践与认识》写推荐信。《数学学报》聘请的评审专家拖了两三年,一再敷衍,说“文理不通方法初等,什么也没证明”。拒不评说公式证明之论据、推理、计算对错,能否举出反例,还否定了公式的存在。我激愤之下,《质向评审专家》为什么吹黑哨?

我坚信,某些专家权威践踏的不只是我的心血结晶,还有国家、民族,数学界的荣誉和尊严。在数学史上丢丑的未必是我。很可能是那些泯灭学术道德的权威。

2002年8月,我又自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那里,我散发了致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代表的信(2003年第3期(中外教学研究)刊发了此信),张贴了《闲话共识》(大会保安因此审查过我,因为同情而未制止。后來因为与会者围观,有人高声叫好,招来某会务负责人强行收缴)。

大会会务组不理睬我的鉴定请求,据说执行x部会期禁令。会议期间,纳什作报告,有两位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数学爱好者闯人会场举牌吁请数学大师鉴定他们的成果。《青年报》刊发过新闻和照片。事后我曾和他们交流,得知依然无人闻问。

我还曾向市科协市科委两次申请优秀论文和成果鉴定。专家建议呈送国家数学研究所决断是非。数学研究出成果难,出了成果白送人都不要,要不是自尊自信,我不气死也急疯了。我终于明白,不推翻“共识”,成果别想得到鉴定。

为了论文是非水落石出,我耗尽了精力,花光了微薪。我至今月薪只有750元,总共不下10万元打了水漂。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下岗好几年了,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为了节省,1996年底,因为得了癌症切了胃,没让医生换一次药。一周后即出院,再没用过药。术后得了腹泻后遗症,采取节食的办法防治。

为了研究数学,我的损失非小。误了子女教育,因为没有精力和时间关心辅导他们。头一回评职称,我申报的高级职称,未被批准,引得同行耻笑。打那以后再不闻问,因此职称上不去,每月比成了高级教师的同事同学少了好几百元钱,还丢了面子。最大的损失还是手捧明珠报国无门!

伟大的科学新探睑

历经沧桑,上天堂、下地狱,方知人生幸福。追求真理,忠民报国成为我的信念。

哥德巴赫猜想,恒表质数公式等数学研究成果未获公认,我虽然沮丧,却没有气馁。

胃切除后,我怕时间不多,顾不得胃痛不止,7天后出院便趴在床上写向权成挑战的文章,同时开始了另一项更重大的科学探险。

我认为,创新改变人生,创新改变国家,创新改变世界,创新推动历史进步发展,因此寻求科学的创新思想理论方法成了我的首要进攻目标,试图解答人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创新才华。

其次,在创新实践与研究中我发现,创新(创新思维)的最大障碍,是怎样判定自己的思维认识对或错。于是,试图解答怎样发现真理,怎样识别谬误成了我的第二个进攻目标。

第三个我的进攻目标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那些创新基础条件、素质和实践能力?怎样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由于我人微言轻,许多理念独特,与名人权威的观点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我自诩为理念革命),写成的文章无处发表,只有自掏腰包购买版权,数万字长篇论文只有孤芳自赏,光发短文,就耗去万多元。看着自己的原创性独创性研究成果沦落成学术垃圾,我心如刀绞。不疼银子,痛心于科学贬值,痛心于人们以尊卑论是非,痛心于离开金钱与权力支撑真理至今仍寸步难移!

探索真理宣傳真理捍卫真理的艰辛,酸苦麻辣与无奈不说也罢。

地心说统治世界一千多年才被推翻。我深信要不了百年,“共识”等现代地心说就会统统衰败死亡,我所探险的科学顶峰会被彻底征服。到那时,我的创新、教育、思维的思想理论方法、经验或许会变成经典宝贝。

假如有伯乐、权势、金钱相助,要不了十年,这一天就会到来。

本文原载《中国教育创新研究》2003年第9期(其中‘反对伪科学,拯救数学’一节被删去)。

上一篇:计划生育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年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