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各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了良好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篇1:

笔谈:县委书记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三)

寻找县域经济的发展之道

县域经济发展先讲“好”还是先讲“快”

“好”优先和“快”优先都有道理

何尚民(中共陕西省铜川市新区管委会主任、书记)

目前比较普遍的关于发展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又好又快发展是对全国发展过程提出的总要求,对于一个县来讲应该首先考虑如何快速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比较落后、偏僻、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的县,应优先考虑快速致富的问题,暂时没必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生存质量的问题,而且这些县的经济总量一般都比较小,对全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一观点强调“快”优先。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全国经济普遍高速增长的同时,应注意发展的质量问题,宁可速度慢一些,也不能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路子,不论是什么地方都应该执行全国统一的政策;要加大考核的力度,把保护环境、减少排放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加以考核。这一观点强调好和快并重,甚至在某些区域以“好”优先。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各有各的道理,不能完全否定第一种观点,对第二种观点也需加以修正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可行。一是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注意地区间共同富裕的问题,注意既富县又富民的问题;二是分类指导,对重点发展地区和环境保护地分别制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地的付出和回报问题,尽量缩小重点发展地区和环境保护地的收入差距,以免产生新的不平衡,导致新问题的出现;三是关注民生,解决好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健全环境保护地人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大投入,解决好环境保护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必需的医疗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的建设;四是实事求是,分类考核,分清重点发展地和环境保护地的不同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

扭住发展决不是扭曲发展

董永祥(中共湖北省竹山县委书记)

我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组织,多数仍然为经济穷县、农业弱县。因此,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加快富民强县奔小康仍然是我们的根本政治责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一个地方,年年山河依旧,变化不大,就谈不上“勤政”,更谈不上“宗旨”,为官也不可能留下好的“口碑”。当前,虽然国家总体上要控制经济过热,但对我们欠发达地区、贫困山区县来说,总体上是发展滞后、基础脆弱、投入不足、开发不够、发展更不够。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高举发展旗帜,能发展多快就要发展多快。即使这样,也仍然是蚂蚁翻跟头,没有办法与大象走路相比。当然在推进发展过程中,要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遵守国家刚性政策。一句话,扭住发展,决不是扭曲发展。

必须保证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杨德华(中共贵州省石阡县委书记)

在我国,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而县域经济的总量却只有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快速扩张县域经济的总量。极少数人不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刻内涵,仅从字面上入手,要求各地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先讲“好”再讲“快”、先要“质”再要“量”。孰不知,没有“快”的速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好”;没有量的快速扩张,就谈不上所谓的质。我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快”字上下工夫,在“量”上做扩张。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就没有所谓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是要慢发展,而是要快发展,并必须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发展县域经济,“只要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加快发展、能快则快”。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快”而忽视了“好”,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量的扩张,又追求质的提高,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运行效益。

县域经济该如何定位

县域经济不可能是全能的,

只能发挥比较优势

唐福泉(中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书记)

县域经济的产业功能不可能是全能的,只能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一两项主要功能,培育一两个主导产业或强势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这就是县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依托县域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产业。对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定位固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特色不可能是预先设定的,往往是在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中形成的,政府工作的关键是把握时机并搞好引导,从趋同到不趋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特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发展,需要创造。一个地方某一个时期的特色,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没有特色,或成为其他地方的特色。因此,对每个区县而言,决不能总抱着原有特色不放,既要学会保持特色,更要创造特色、发展特色。

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内容

尤猛军(中共福建省安溪县委书记)

县域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县域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富有吸引力的源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打造县域特色经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必然选择。特色经济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资源稀缺性,表现为“你无我有”;(2)市场适应性,表现为“你弱我强”;(3)规模效益性,表现为“你小我大”;(4)竞争优势性,表现为“你泛我专”;(5)发展持续性,表现为“你劣我优”。

发展特色经济要特别注意克服几大观念误区:(1)克服“资源误区”,摒弃“见物不见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维意识,重视发挥人文历史、人才技术对特色产业的作用;(2)克服“支柱误区”,支柱产业不宜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要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3)克服“规模误区”,避免“多、小、散、乱”,上规模、上档次,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贪大求洋;(4)克服“经验误区”,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别人的经验。

发展主导产业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吴平(中共河北省阜城县委书记)

发展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坚持三大原则:(1)竞争发展原则。要始终从有利于市场竞争出发,不能只立足于本地资源和现有主导产业,而是要瞄准整个市场需求及需求结构,注重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成长性好的产业。(2)差异化发展原则。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普遍具有规模小、实力差的特点,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没有优势可言。因此,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走差异化的路子,也就是坚持成长性准则、比较经济效益准则和关联效应准则,在产业链条上截取一个或几个附加值和比较效益较高的增长点,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形成错位竞争,打造比较优势。(3)可持续发展原则。任何产业发展都分起步、高峰和衰退三个时期,要为产业不断注入活力,延长其高峰期,使其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前期,主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期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后期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按照这一规律不断进行产业调整、转型和升级。

发展县域经济要树立五种理念

刘荣(中共云南省寻甸县委书记)

发展县域经济要树立五种理念:牢固树立县域经济是开放经济、市场经济的理念,把市场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牢固树立县域经济是特色化、多样化经济的理念,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牢固树立县域经济是民营化经济的理念,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牢固树立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经济的理念,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牢固树立县域经济是环境经济的理念,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用企业经营理念指导县域经济发展

青理东(中共四川省南江县委书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换一种理念执政,用企业经营理念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第一,要强化百姓就是“客户”理念,让发展主体更加突出。始终坚持发展富民、服务惠民、还权于民。第二,强化干部就是“执行官”理念,让发展思路更加科学。各级干部要做目光敏锐、勇于创新、立说立干的执行官。第三,强化城市就是“名片”理念,让发展环境更加优越。要牢固树立名片理念、着力构建名片载体、努力提升名片效应。第四,强化特色就是“品牌”理念,让发展优势更加明显。要突出比较优势抓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增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创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哪些因素

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困难

江洪(中共安徽省肥东县委书记)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宏观调控的影响。土地、信贷政策日益趋紧,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制约,再加上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多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2.生产要素的影响。受世界和全国总体能源紧张形势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煤、电、油等生产要素都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3.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县域范围小,长期资本短缺、投资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消费不旺、外向度不高、城镇化率低等都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卢忠(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委书记)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滞后。我国为了确保农田面积不少于18亿亩,对城镇建设、工业用地进行了控制。西部地区城镇建设、工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用地指标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导致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功能不全,工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聚集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劳动者素质不够高。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总量中农业经济仍占据优势;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四是政策体制性影响。受县域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国家的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相对而言,县域由于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投入也远远大于农村。

要为县域经济发展

提供机制保障和政策环境

宋文豹(中共湖北省宜都市委书记)

要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根本性的措施是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和政策环境,切实解决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体制障碍。二是切实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其一,在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把县域招商引资计划项目、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小城镇建设项目等纳入年度用地计划,适时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年度执行计划的调整工作,不断优化县域土地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正当需求;其二,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改革县域用地审批办法,提高审批效率;其三,在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有关部门要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健全(下转第35页)(上接第44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积极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三是切实解决好县级财政困难问题。其一,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县域经济的比重。其二,加大向县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其三,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减轻财政供养压力。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一般性经营领域,增强对公共支出的财政保障能力。其四,中央、省要建立支农资金整合协调机制,赋予县市一定的调控自主权,把支农资金集中用于群众最急需的地方和项目。其五,中央、省在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投入的同时,建议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管理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管理长效机制。四是切实解决县域融资困难问题。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要求,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另外,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在精简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应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凡是能一步到位将审批改为备案的,一律取消审批;凡是能下放到县一级的审批权限,一律下放到县级;对极少数不能取消或下放权限的审批事项,也要进一步简化手续,限时审批。要对现行的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改革,推行扁平化管理原则。对垂直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归并整合,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效率。

(本文责任编辑 赵端)

作者:何尚民 等

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篇2:

湖北省县域经济2006年度发展报告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各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态势

1、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增强,发展提速,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006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3866.61亿元,同比增长11.86%,是“十五”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7%。县域整体实力增强,一些县市展现出新的亮点。2006年,全省30个县(市、区)的GDP过5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个;20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过2亿元,增加了9个。以宜都、蔡甸为代表的20个经济综合强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排头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仙桃、潜江、大冶等8个县(市、区)的GDP过100亿元,仙桃市达到162.51亿元。全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1.94亿元,增长17.25%,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8%;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7.2%。48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7个;江夏区、新洲区、大冶市、仙桃市、潜江市的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其中潜江市达到13.93亿元。

2、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6年,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18.85%;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由上年的29.85%提升到31.8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蔡甸、阳新、大冶、丹江口、宜都等11个县(市、区)的工业化率达40%以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县域非农产业加快发展。县域第二产业增长17.4%,高出全省第二产业增幅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2.6%,高出全省第三产业增幅1.6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9∶35.5∶35.6调整为26.9∶37.4∶35.7,非农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

3、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县域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5亿元、利税237.97亿元,同比增长24.2%和43.3%,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增幅4.2个和23.7个百分点。2006年县域工商税收达到61.92亿元,比2003年增长68.26%,是同期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3.8倍,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38.8%提升到55.3%。工商税收大幅增长,为改善县级财政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县(市)培育起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当地重要的财源。县域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441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50家,39个县(市)拥有3家以上的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

4、产业聚集度提高,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群

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据调查,全省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企业2755家,其中规模企业840家,从业人员达到28.8万人,关联企业比2004年增加了778家。2006年,集群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01.26亿元、利税60.1亿元,与2004年相比,年均增长33.5%和36%。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谷城蓄电池、大冶劲酒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006年,全省县域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前两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增势依然强劲,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县(市、区)共引进内外资644.8亿元,同比增长19.84%;有20个县(市、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08.24亿元,增长27.97%,有26个县(市、区)的增速超过30%。全年县域开工工业项目4809个,比上年增加了987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的工业项目1656个,实际完成投资396.98亿元;投资过1亿元的工业项目143个,实际完成投资134.3亿元。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6、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

近年来,各县市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不断做大县城面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近3年来,县域每年有33.7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7.72%,比2003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二、三产业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大冶、老河口、京山、赤壁、仙桃等的城镇化率在40%以上。2006年,76个县(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达到1449.13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237.72万人,占县域社会从业人员的57.45%,比2003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

二、基本经验

湖北省县域经济2006年发展提速,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三化”、实行扩权强县政策以及全省上下齐心努力的结果。其基本经验是:

1、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指导方针,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2002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全省两大战略重点之一(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连续5年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些重大举措,把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直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5年来,省委、省政府的这些重大举措在全省上下产生了强烈反响,“一主三化”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各县(市)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2、坚持以扩权强县为突破口,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多予、少取、扩权、放活的原则,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了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审批制度入手,2003年下放了239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2003-2006年,先后分三批赋予42个县(市)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资金、信息、项目、计划直达,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从2004年起对52个县(市)实行省直管的财政体制,对县域新增工商四税省级和市级分成部分全部返还县(市),三年来财政返还资金约15亿元。财力下移,充分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民营化进程。2002年,全省推广了仙桃市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各县(市)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度,按照“三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安置和企业债务处理到位)的原则,大力推进民营化进程。目前,全省县域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8%,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给全省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5年来,各地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企业向关联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关联度。2006年,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协调安排52亿元政策性贷款,重点支持县(市、区)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县域开发区发展到92个,聚集企业2.14万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336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企业的聚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聚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省县域共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179个,关联企业5711家,职工总人数106.79万人,年销售收入1292亿元。全省还涌现出了一批特色经济板块,如潜江的化工,仙桃彭场镇的无纺布,汉川的纺织服装,洪湖的化工装备,鄂州的金刚石刀具,京山县的轻工机械,荆州区的石油机械,黄冈的食品工业,公安、曾都、谷城、丹江口的汽车零部件,枣阳的汽车磨擦片,广水的风机,通城县的涂附磨具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2002年至2006年,全省招商引资资金总额达2118.7亿元。目前,园区经济、招商经济、特色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势头强劲。

4、坚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5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了100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0家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重点培育;选择40家产业集群重点跟踪,并于2006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连续几年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举办了两届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在专项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在煤、电、运上予以重点保障,同时还加大了考核力度。到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7645家,当年净增983家,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和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在速度、效益、后劲上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家重点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大批企业得以迅速成长壮大,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柱。

5、坚持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法制环境建设,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法促进法〉办法》、《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二是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大力实施“文明湖北”、“信用湖北”、“最佳金融县(市)”等信用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表彰了一大批发展民营企业的带头人,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家创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充分激发了投资者的创业热情。四是加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5年来,全省共建立了113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贷款124亿元,初步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担保体系,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注重加强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体系建设。目前,全省上下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措施

湖北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1、着力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营造发展的软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将扩权县(市)扩大到所有县(市),依法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再下放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继续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完善省管县市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县(市)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扎实推进“文明湖北”、“信用湖北”创新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守诺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宣传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保护、支持、关心、培养企业家,形成企业家干事业、创事业的良好风气。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信用担保、投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育、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五是完善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六是采取措施,加大对“三乱”查处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七是加大法规政策督办落实力度,定期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同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2、着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围绕全省“千亿元产业计划”的实施,抓住全省培育汽车、钢铁等4-6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大产业的契机,选择优势产业和企业,打破区域、部门界限,推进大产业在我省区域内的配套协作,带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引导各县(市、区)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重点培育1-2个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较好的县(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命名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四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工业能耗每年下降4%的目标。组织好小纸厂、小水泥、小火电等专项治理工程,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以创精品名牌为突破口,加大激励措施,加强引导和资源整合,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3、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督促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好52亿元开发行政策性贷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加强县(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合理确定开发区和园区各分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功能、示范作用和体制机制创新功能作用,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向关联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产业群、产业园和产业链。把园区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产值利税贡献率。严把项目入区入园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安全生产要求。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将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区与发展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百镇千村”工程,通过产业兴镇,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4、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组织实施《湖北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和措施。全省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工业板块。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等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上下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做大做强,努力把其打造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二是加强协作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关联产业、企业、项目与龙头企业链接,实施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生产;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引导企业产品向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不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逐步将一些配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衍生或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新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认真总结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要把招商引资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兴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批企业,壮大一方经济。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和网上招商。注重项目的引进,在引进项目中,打“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不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注重引进技术档次高、成长前景好、对经济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和世界知名品牌。每个县(市)力争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关联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

6、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把培育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的产业基地,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粮食、棉花、畜禽、油料、蔬菜、水产、林业、水果、茶叶、烟草等主导产业,在全省重点培育3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个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50个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型龙头企业。二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立一批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示范基地。四是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整合资源,打破区域界线,加大政府扶持,培育20个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七是积极支持创汇农业,鼓励农产品出口。

作者:湖北省委政研室、湖北省经济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

县域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论文 篇3:

试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优化策略与路径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

关键词:县域经济;法治环境;发展;策略;路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状况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地方的法治环境,对于促进招商引资,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推动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

1.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

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它包括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等内容,其中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利益的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相对集中,由此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而最重要的是加快法治环境建设的步伐。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认真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各方严格依法办事的浓烈氛围,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健康有序地运行。

2.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秩序的维护,公平竞争的实现,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的调整、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因此,制定合法、完整、有效的规则,使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公民知法守法,以此来创建一个平等竞争、高效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是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3.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果突破国家的有关规定,自谋对策,搞政策大战,也许能取得一些短期效应,但最终结果必然适得其反,遗患无穷,吓跑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给投资者明确的利益预期,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信用保证,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体会到改革发展给其带来的成果,从而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二、影响法治环境、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营造一个完善、有序的法治环境,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影响法治环境、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治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地方政府来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抓县域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法治建设,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尽可能排除不安定因素,把影响和阻力控制在最小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健康稳定发展。

三、营造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法治环境的策略

1.营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

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经济难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有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首先要抓好政策创新。要在县域权限范围内,围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进一步研究制订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的奖励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开拓更大的空间。有关的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兑现,认真贯彻执行,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在不违背国家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引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要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出发,把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有关政策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

2.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在发展中抢占有利位置,不能凭长官意志,要按照市场规律,在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投资环境上下功夫,创建对内外商具有吸引力的良好环境,以形成“洼池效应”,这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凡能放开的政策彻底放开,能优惠的地方尽量优惠,能帮助的方面全力帮助。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作出承诺服务,做到政治上平等,办照上简化,生产上维护,权益上保护。对外资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大户要严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凡客商的投诉,要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会同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及时受理,从重从快处理各种危及客商生产经营、人身及财产安全事件,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保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不稳定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综合施策,努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化路径

1.依法解决“三农”问题

县域的民众主体是农民,县域经济直接面对的是“三农”问题。执政为民、执政富民,是党的宗旨,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使农民富裕起来。

首先,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一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合法权利。要依法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维护农村的稳定。二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要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规范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同时,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实现农户产业结盟。三要促进农民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依法建立并规范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其次,依法服务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在制定法律法规、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重点培育和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新型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户各自的优势,对资金、科技、管理、土地和劳动力诸要素进行优化组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要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不断加强并逐步规范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鼓励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与企业结合,建立科技型研发企业,依法保护其知识产权。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依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政府性服务、企业化经营服务和农协组织服务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依法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要扩大对“三农”投入的比重,落实对农业实行反哺政策,逐年增加预算内投资,保证农业投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组织建设,形成高效的资源开发配置和完善的组织管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管理。多渠道增加农村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扶持生态技术、清洁能源、高新技术等无污染、少污染产业,引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不断深化机构改革

县域经济发展,无论是硬环境的改善,还是软环境的打造,关键在于当地政府要有一套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机制和体制。要按照“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要求,不断深化机构改革。

首先,调整机构。在依法核定和控制乡镇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同时,应调整组织机构,使之配置更优化,人员更优秀,服务更有效,确保农村基层社会更有序、更和谐。在乡镇合并的过程中,通过人员分流,资源整合,使乡镇自主权明显增强,在降低了行政成本的同时,工作效率也大为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一些部门和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完善机制。配合中央各项政策,逐步建立稳固的社会基础和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改革审批经济体制,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放宽市场准入,准入标准要透明,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影响环境、涉及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情况,要依法办理许可手续。

第三,科学考核。政府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和干部问责机制,从传统的GDP增幅的一维考核向多维考核转变:既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指标,又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既看经济综合指标,又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既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看具体的成效;既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看党的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成效;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3.精心培育成熟市场

市场环境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重点,这要求政府在依法治理市场环境的工作中,重点把职能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上来。

首先,依法规范市场主体。对县域经济而言,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必须通过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要强化中小企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完善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素质。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对富民强县的重要作用,宣传先进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家的事迹,在社会上形成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法律上平等的舆论氛围。

其次,依法培育市场环境。依法培育市场,使产品平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要求政府立足于对内搞活市场,对外开拓市场,加强对城区专业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的体系建设,使市场要由松散型发展到集中型。在培育市场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致力于依法维持市场的良好流通轶序,及时规范城乡的民间流通组织,废止影响流通的规范性文件,切实为工农业产品流通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要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确定一批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予以扶持,彻底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

第三,依法调节市场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公平竞争对于维护县域市场正常秩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经济领域的行政执法,保护合法行为,惩治违法行为,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海安县委党校)

作者:葛晓梅

上一篇:上半年文物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计算机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