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理论下市场经济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手段服务论和统一结合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计划和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体制理论下市场经济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体制理论下市场经济论文 篇1: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摘要:《资本论》作为一部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含有丰富的涉及到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例如市场经济体系理论、市场经济主体理论、市场经济分配体制理论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资本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光辉著作,它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作出了正确的科学分析,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南。《资本论》问世已经一百多年,资本主义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则仍未过时,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有力武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虽然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没有专门研究和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有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原理,在《资本论》中也有很多设计,其中不乏被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预见。《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资本论》对市场经济问题作出了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市场经济”的概念,但是他使用了很多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词语或者市场经济的同义词,如商品生产、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等概念,特别是其中有关商品价值和货币的理论是我们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

第二,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运动的《资本生产过程》、《资本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对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运行理论、市场经济宏观平衡理论和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理论,在市场经济体系理论中对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都作了深刻的论述,为我党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养料。

第三,《资本论》对市场经济共有的市场运行机制作了精辟的论述,它所阐述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有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如马克思对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的阐述,以及对竞争、供求、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的解释,等等,都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建设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不可缺少的。

第四,《资本论》关于流通理论和市场的理论,关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等理论,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的指导性理论。

第五,《资本论》关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的原理,关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原理等等,关于社会主义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理,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所有制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股份制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1]党的十五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吸收当前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深入阐述:“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①

总之,在《资本论》这部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阐述。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再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可能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相关理论,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疑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特征结合起来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依据。(1)邓小平同志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2)他吸收和采用了《资本论》的很多观点、方法和理论阐述,使之成为他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涉及到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创立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然要求要以马克思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为基础。在邓小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关社会主义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等的阐述中,都可以看到上述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的影响。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不变;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上述几个方面相适应,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从这个基本框架的内容来看,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我国国情的紧密结合,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通则和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一般原理。这表明,党中央在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时,也是以马克思《资本论》当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指导的。

三、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充分认识和学习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并以其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同时要注意吸收当前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才能够取得不断的进步,才能够保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健康进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市场经济细胞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运行理论、市场经济宏观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运行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分配体制、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理论,等等,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资本论》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统一性。学习《资本论》,对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源头、理论渊源,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进一步正确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资本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都不能丢。当然,我们也不能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就是说,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使之作为我们观察和理解问题的钥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的理论阐述,就应当成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基本指导性思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96.

[2] 邓小平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

作者:雷桂贤

经济体制理论下市场经济论文 篇2: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价值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手段服务论和统一结合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计划和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有利于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利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理论自信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并认为其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全球规模的信息流动和交往,使人们可以对不同的制度和文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人们得以鉴别出能够最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物欲和自尊需求的制度和文明”。〔1〕 (P12)西方国家在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稳定发展,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与苏联东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面衰落形成鲜明对比。这使人们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以此为起点抓住时代主题转换所提供的机遇逐步走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著名论断,这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大胆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我国建立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P236)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

(一)手段服务论

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P373)也就是说,计划和市场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非区别姓“资”、姓“社”的标志,它们只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将它们与不同性质的社会基本制度区别开来。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实践亦证明,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计划经济方式以国家计划为中心,用行政性指令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分配,市场经济方式则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

既然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方法,只要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就可以利用。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4〕(P203)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在这一点上,邓小平认为,关键就是要把握住“为谁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哪怕含有资本主义的成分也是社会主义的,因为“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的东西,是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5〕(P181)

(二)统一结合论

邓小平在总结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时,认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6〕(P148) 只搞计划经济无法更好地解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必须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要求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他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7〕(P148)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也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8〕(P247)的经济。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总体格局上,市场是基础、是第一性的,计划则是必要的保证,它既反映市场的要求同时又调控市场的发展。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而且将来会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它们的统一结合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体现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目的出发,同时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共性。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设想以前,长期以来流行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主流观念是排斥市场经济的,这些观念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属于经济制度属性的概念,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①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样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重新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认清了它们是同一社会基本制度下的两种手段,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必然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社会形态之中。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9〕(P367)邓小平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两个等式,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计划和市场并非对立,二者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方法,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非对立,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平衡机制,而且更需要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市场机制的运用就能极大地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计划和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

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方法,二者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具优势和不足。计划手段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和宏观性等特点,在宏观经济领域能发挥关键性作用,但不能有效地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手段则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反应灵敏等特点,在微观经济领域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会导致社会生产的无序状态和两极分化。毋庸置疑,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更有优势。因此,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能够克服计划和市场各自的缺点,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计划配置资源的作用。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总体格局上,要“搞得更灵活一些”〔10〕(P306),市场是基础、是第一性的,计划则是必要的保证,因为它既反映市场的要求同时又调控市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了包括计划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将计划和市场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邓小平说:“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11〕(P11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私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实行以剩余价值剥削为根本特征的按资分配,其后果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维护少数人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下,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奋斗。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这说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价值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经验、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并得以完善。当前改革时期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它必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有利于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要大胆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东西,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的东西,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同它矛盾斗争的一面,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同它借鉴合作的一面。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12〕(P236)也就是说,只有找到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体制下适用的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更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差异,才能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解决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等。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自身运作,必然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贫富分化严重。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最佳组合有利于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有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长期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一直困扰着人们,搞市场经济是否就是资本主义,搞计划经济是否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以计划还是市场为主,哪个更优?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从未得到统一,从而没有把握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许多有利的发展机遇。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市场和计划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出发,分析了市场经济在我国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而扫清了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思想障碍,明确我国所要发展的经济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破除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束缚。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建立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有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有利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倡导者,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3〕(P237)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必须代之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大为增强,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内矛盾日益多样化之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还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不是真理的终结,它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结语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理论上非常明确地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惑人们的一个重大问题,即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的理论误区,形成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回顾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充分证明了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制度性”范畴,而是一个“体制性”范畴,同时为人们在市场经济姓“资”、姓“社”问题上冲出抽象思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增强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自信。因此,新世纪新时期必须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主线,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蓬勃生机和新鲜活力。

〔参 考 文 献〕

〔1〕 王翔,曾长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8〕〔1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4〕〔5〕〔6〕〔7〕〔9〕〔10〕〔11〕〔1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张平凡〕

作者:杨敏军

经济体制理论下市场经济论文 篇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文化精神

摘要: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本文从社会结构的两大层面,即社会利益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的两大文化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和经济理性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具体包括民主、平等、自由,伦理道德,社会公平三大精神;经济理性精神具体包括市场竞争意识,科技理性,科学管理,法制意识四大精神。

关键词:社会利益结构; 社会职能结构; 价值理性; 经济理性

所谓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商品经济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运行和发展机制,它体现着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模式的规范化以及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秩序化。所以,市场经济是对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等体制特征的总概括。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文明,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自身的精神文化特性和特有的文化精神。但以往对市场经济的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它的经济特性,而对其精神文化特性则关注的不够,本文试图对其作初步的探讨。

我们对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利益性结构和社会职能性结构这两大层面上展开。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显然更多地与社会利益性结构相联系;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则更多地与社会职能性结构相联系。但二者又难以截然分开。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性是追求高效率,因而追求高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经济价值追求,与此相联系也就产生了市场经济的主要文化精神。市场经济的主要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市场主体的竞争精神,内含于市场经济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及其经济活动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以及市场活动主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率的科学管理精神和为了维护市场经济有秩序的有规则的运行所体现出来的法制精神。因为这四大精神直接和间接地同市场经济对经济效率的追求有关,因而我们把这四大精神概括为经济理性精神。而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因为它们主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以社会职能性结构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这四大经济理性精神,也可以称为市场经济的功能性精神。但是,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在特定的社会利益性结构中运行并受社会利益性结构的制约。而且社会利益结构对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制约和限定,从市场活动主体的文化精神来说,主要不是通过经济理性精神表现出来,而且以价值理性精神表现出来,所以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不但包括经济理性精神,而且包括价值理性精神。因此,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是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中,价值理性不但规范着市场主体的行为,赋予市场主体以民主和自由,而且引导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因而价值理性精神同样是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市场经济的价值理性精神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作为市场经济秩序基础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公平的精神。

对于市场经济精神文化特性的研究,首先要分清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内含着两大基本层面:一是反映经济过程及社会结构基本历史性质与特性的制度要素,它为现实的经济过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从而形成了人们在其中活动的基本制度环境。这一基本的制度要素,从整体性的社会结构的利益性结构与职能结构(功能性结构)的关系来看,它主要属于利益性结构的范畴,它的具体的存在形式,主要体现为基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二是在基本制度环境下的具体的制度和体制安排,它比前者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基本制度环境中选择相同的经济体制,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因为这从整体社会结构方面来看,后者主要属于社会职能结构的方面,而不属于利益结构的方面。所以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属于社会职能结构的范畴。由此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就既包括反映基本的经济过程及社会结构基本历史性质与特征的制度要素,也就是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这是它所具有的社会利益结构方面;另一方面,也包括具体制度安排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社会的职能性结构。因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本的制度要素和具体的体制要素的统一,社会利益性结构和社会职能性结构的统一。从一般意义上讲,两者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但在特殊情况下,手段往往高于目的,因为没有好的手段也就难以达到目的。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否则就会危及到社会主义的存在;但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也就难以达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这就是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所要探讨的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特性,也就是从“制度”的这两大层面出发,深入到这两大社会结构的内在构成中,通过对利益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分析,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的精神文化特性。

要从“制度”要素的两大层面和社会的利益结构和社会的职能结构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特性,就需要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基本制度要素,特别是作为社会利益性结构本质体现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具有的精神特性以及社会职能结构,特别是经济体制所具有的精神特性作一般性的分析。所谓社会的利益结构,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力结构,也就是社会的根本制度,特别是经济制度,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而在社会利益结构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活资料的分配关系,是社会利益性结构的核心内容,它规定着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质。党的“十五大”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切实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规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既解放了生产力,又保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充分体现了社会利益结构内在的辩证关系。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看社会利益性结构和基本制度的精神特性,基本内涵是它具有的价值理性和共同的价值标准。所谓共同的价值标准,就是特定经济过程的参与者为保证该过程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而产生的共同需要,这种共同需要以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了特定制度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理性精神,或者说制度观念是特定制度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理性。既然制度是一定经济关系价值观念反映的物质化表现,它所具有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内含着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利益的否定,而对公正、合理的利益的肯定和企盼。因此,对公正性和合理性的追求,也就成了判断某一“制度”合理不合理的价值标准,并由此构成了某一社会利益结构和“制度”的主要的价值理性精神。但作为社会利益结构观念反映的市场经济的价值理性精神,不但包括公平合理的精神,而且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平等、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作为市场秩序基础的伦理精神。因为它们都直接和间接地与市场主体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相联系,具有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特性和功能。具体说,民主意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自由精神、平等观念,特别是民主意识、民主权利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不同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的主要标志。市场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真正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的获得是否具有合理性的重要的价值尺度。至于公平精神,特别是社会公平精神,它不但是社会利益结构规范下的最基本的价值精神,而且社会公平意识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众所周知,把交换价值的追求看作自身的主要目的的市场经济,它只具备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这种公平已内含着不公平),但它内在地拒斥竞争结果的公平,或者说公平竞争必然导致竞争结果的不公平,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本性。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社会公平,否则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两极分化,引起整个社会的动乱。所以,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应是效率基础上公平,公平前提下的效率,二者相对平衡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我们之所以强调,作为社会利益结构观念反映的价值理性精神,不但包括公平合理的价值精神,而且也包括其他价值理性精神,就因为它所内含的共同利益的价值标准,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因为“制度”内含的共同利益,就包括对个人利益的承认,而且阶级和集团的共同利益只有在个体利益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马克思说,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全部行为的动因的共同利益,虽然是被双方承认的事实(在制度规范下——引者加),但是这种共同利益本身不是动因,它可以说只是在自身反映的特殊利益背后,在同另一个人的个别利益相对立的个别利益背后得到实现的”,个体“同别人利益相对立的个别利益的满足,正好就是被扬弃的对立面即一般社会利益的实现”。①因此,作为共同价值标准物态化的“制度”,它自身就是个体利益冲突的折衷与混合的反映。“制度”所内含的共同价值标准,应该说不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都包含着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否则就没有市场经济共同价值标准的形成。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上看市场经济,对于市场经济的利益价值追求,就不仅要求它符合阶级集团的利益,也要求它符合个人的利益,同时个人利益的获得要以不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原则。市场经济的各种价值理性精神,就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所应有的社会和个人双重的利益性,而形成了市场主体必须具有的精神品格。

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结构和作为它的基本存在形式的经济制度,应该说它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社会主义的公平、合理,这样一种价值精神。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这种“公平”、“合理”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吃大锅饭,而是一种承认个体的合法利益的公平性、合理性,允许个体通过合法的劳动和合法的生产经营“先富起来”,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所内含的共同利益的价值标准所肯定的,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公平价值观的本质特性。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却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内含的“共同富裕”的制度标准。以前者否定了后者,那也就否定了社会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

社会职能结构与社会利益结构不同,从“体制”角度看,它所规定的不是社会的基本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而是社会的各种管理体制,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政治管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等。“体制”也具有制度的特性,也可以说“体制”是一种具体的“制度”,但“体制”属于“制度”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正因为“体制”不同于基本的社会制度,所以在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经济环境中,也就既可以有地主制,也可以有庄园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环境中,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可实行市场经济。在“制度”与“体制”的关系上,体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目的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因而二者又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正因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要通过一种最佳体制才能体现,社会的利益结构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职能结构来巩固和发展,因此,在特定的意义和范围内,“体制”的改革就比“制度”的调整更重要,社会职能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就比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更重要。因为前者直接涉及到经济的发展是否科学、合理、高效的问题。没有效率就难以实现公平,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正因为社会的职能结构和社会管理体制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效率的问题,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看,科学、合理、效率也就是社会功能结构所包容的基本的文化精神。

那么,社会职能结构及其表现形式的管理体制,它是如何具有并表现出科学、合理、高效率这样一种文化精神的呢?这从社会职能结构的本性说,任何社会要正常地或更好地运转,就像个体生命要活着就必须有自己的生理器官和与此相关的功能一样,社会运行也必须有自己的“社会器官”。所谓保证社会运行的“社会器官”,也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联系中从事不同社会活动的人所具有的不同职能,如经济、政治、文化职能等。因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中,从事每一种活动的人们,都要形成一种人与物、人与人的特殊结合,即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而这种社会结构由于它并不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实现形式,而是“社会职能器官”的实现形式,所以这种社会结构又称作社会职能结构或功能结构。正因为社会职能结构是一个社会不同的职能“器官”,它只是社会职能的实现形式,因而任何一个社会的职能器官如同任何个体生命的职能器官一样,它不但要求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要求每个器官的功能都发挥出来,达到最佳状态,因而社会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社会职能结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追求高效率。所以追求高效率是社会职能器官的本质特性,也是对职能结构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追求高效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性。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既然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社会职能性结构,而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功能是追求高效率,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文化精神的经济理性,必然也就具有追求经济的高效率或保证经济高效率实现的精神文化特性。就此而言,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竞争精神、科学理性精神、科学管理精神以及法制精神。因为这四大精神都与追求和实现市场经济效率有关,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作经济功能精神或经济理性精神。就市场主体的竞争精神而言,显然市场主体是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求得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利益的回报,它是市场经济所允许的,也是市场主体应有的精神品格。因此,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有道理的,因为“经济人”集中体现了这种理性精神。根据我们对市场经济所内含的理性精神的划分,它似乎应该划入价值理性的范畴,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把它划入价值理性的范畴而划入经济理性范畴呢?因为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虽然不排斥市场主体的竞争动力是受自身利益驱动的,但市场主体彼此竞争的结果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效率的精神,因而我们把它划入经济理性的范畴。而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含量,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经济所取得经济效率,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所以科学技术理性在市场经济内含的文化精神之中,不但属于经济理性的范畴,而且是经济理性的最主要的构成因素。至于科学管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更是显然易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30年代,就是通过加强企业的管理摆脱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走向坦途的。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秩序的经济,而市场经济只有法制化,才能保证市场主体活动的有序性,因此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法制化,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的标志。大概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人们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法律本质上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而不属于价值理性范畴,而且是经济理性的最主要的构成因素。因而我们把法律也划入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经济理性的范围。这从社会的职能性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就是这四大经济理性精神,通过各自功能的发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通过经济活动的法制化,使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无序走向有序,促使现代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所以我们认为这四大精神构成了市场经济内含的经济理性的基本内容。

如果把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所具有的四大文化精神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察,那么,它们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应该承认,要保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必然涉及到社会组织管理和体制方面的诸多问题。但就社会经济活动来说,主要涉及经营方式、科学组织管理、科技投入和经济体制。而在这四者之中,后三者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四者虽然都是事关提高经济效率,或者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经营方式主要涉及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当然解放之中就内含着发展),而科学技术投入、科学管理与经济体制则更具有提高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就我国农村改革而言,我国农村改革的最大创举就是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显然属于农村社会职能结构的变革,而不属于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的社会利益结构的变革,因为这一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仍然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勿庸置疑,这场惊天动地的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经营方式也是衡量社会职能结构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却不能完全停留和寄希望于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上,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并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增强科学管理,特别是高科技的投入,实现农业经济的科学技术化,改革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方式。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深刻指出:“农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还要靠尖端技术,靠基因工程”,②可谓一语道破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在谈到近代生产力发展时,十分注重生产结构在组织生产力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特别是现代科学管理在组织生产力中的突出作用。马克思说:“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是:协作、分工和机器或科学的力量的应用等等。”并说:“协作是一般形式,这种形式是一切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社会组合的基础,并在其中任何一种协作中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划分。”③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则更加注重社会职能结构中的技术管理结构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就通过对当代社会的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科层制理论。而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则明确提出:“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社会结构的中轴原理是经济化,这是一个根据最低成本、使用代用品、谋求最佳效果和寻求最高价值等原则来分配资源的途径。……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结构——是一个旨在协调个人行动以达到特殊目的的职能结构。”④从技术组织管理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说,正是技术组织管理结构中内含的科学管理性精神,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增长。

以上我们从两种社会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精神,那么这两种文化精神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就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而论,它作为社会职能结构的主要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人们都清楚它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市场主体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而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也是古典经济学设定的“经济人”的根本目的。但市场主体所追求的这种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的目标,却只有通过市场主体之间严酷的竞争才能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如果从社会交换关系的意义上分析,竞争关系本质上是社会交换关系的一种变体。也就是说,正是在人的社会交换关系中通过制度的调整产生了差异分配,而差异分配的每一步的成功又为下一步构成了一种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了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的分化。因而从社会交换关系发展来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内在地隐含着一种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从文化精神来说,实质上是经济理性(经济人的活动模式)和价值理性(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人身上,便严重暴露了“经济人”所具有的人的本性的缺失。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经济人”,理应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为这是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但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的存在形式,社会经济活动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增加物质财富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现人的目的的价值的活动(它包括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就人自身的本性而言,人不仅仅具有物质的欲望,同时也内在要求社会的合理性(包括社会的公平、公正),这就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的矛盾特性。这也是从“制度”的角度看经济效率,同一般技术管理结构所具有的合理、高效的经济职能的本质区别。因为一般技术管理的合理性,实质上是管理自身的科学性,即科学理性(有人也称为工具理性);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追求经济高效率的合理性,因为它内含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所以我们虽然把它划入经济理性的范畴,但并不排斥它具有价值理性的内涵。如西方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所说:“经济学决不可能是一门完全‘纯粹’的科学,而不掺杂人的价值标准。对经济问题进行观察的道德和政治观点,往往同所提出的问题甚至同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那么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⑤从市场经济自身的运行看,也只有以公正、公平的价值标准为根据才有实现高效率的可能。因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虽然是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但在此追求中,他们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他们的这种追求必然是在相互有利的限度内实现。因此,一谈到经济过程,就意味着具有某种共同的价值标准通过制度化而得以确立并趋于稳定化,以便使个体的评价与选择行为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同一性的联结。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主体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客观化过程,产生了公正合理的价值内容,而制度则在社会意义上提供了经济价值最大化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并要求以法律的形式使这种经济关系合法化。从这种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应该一方面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互惠的环境,一方面又对每个经济参与者追求最大利益进行公正的约束,通过市场制度实现对市场主体动力塑造与约束塑造的统一,公平、公正、合理与高效率的统一。当然,这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做到。特别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由于它完全颠倒了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的关系,它不是把物质生产视为人类发展的手段,而是反过来,把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视为市场经济的唯一目的,而人在这里反而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它理应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颠倒了的人与物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实现市场经济对人的经济动力的塑造与约束塑造统一,使市场经济既具有追求经济利益的品格,又具有公平、公正、合理的品格。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②转引自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0,291页。

④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页。

⑤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页。

(责任编辑 王 刚)

作者:范跃进 栾贻信

上一篇:企业干事爱岗敬业精彩演讲稿下一篇:中国梦框架内的体育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