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对外披露招股说明、募集说明、上市公告、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资料。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论文 篇1:

海洋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

【摘要】 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指数报告显示,渔业作为农业类上市公司行业,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最差。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于发掘渔业整体行业潜力至关重要。文章通过信息熵构建反映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模型,评价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水平以及生物资产状况5个因素的影响力,进而提出提升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标准的建议,增强渔业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物资产披露

一、前言

作为上市公司,需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但目前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导致投资风险增大,投资额降低,竞争力下降,甚至影响到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旨在以信息熵构建反映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模型,确保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高标准、高质量,进而推动渔业整体行业的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

依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有义务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其中,能够阐明并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资金流动、经济活动的重要信息,如上市公司的运营效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均属于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国外学者高度重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迄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系统。Botosan(2015)以农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将Edwardst等研发的“基于会计价值公式”用来度量农业类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认为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高质量和详细程度有助于提高公司综合实力并降低资本成本;Levitt(2016)提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靠度与上市公司的经济收益呈正相关,Laporta(2017)得出不同地域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状况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Paulhealy and Bushman(2017)提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的规模、管理决策等密切相关。

我国学者围绕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杨世忠(2012)提出必须制定具有综合性、质量高的会计规则以满足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靠性等特征要求;袁玉梅(2014)认为保障上市公司资产安全、完整、提升公司竞争力的重点在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以及丰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李惠蓉等(2015)认为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约束管理层更好地管理公司,吸引资金快速流入企业,降低资本运作成本;王雅菲(2018)认为有效规制既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前提,也是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要构建全方位的法律规制体系,以外界力量保证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多样化、层次化的建立与完善,證券市场逐渐成熟,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渔业上市公司却始终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渔业上市公司不仅是上市公司与渔业公司的综合体,也是连接渔民和市场的纽带。蔡月梅(2014)根据其设计的渔业生物资产披露规范性指数指标体系得到渔业上市公司各项指标值及其规范性指数,认为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的标准化、信息披露的高质量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正相关;陈祥碧(2015)发现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生物资产分类越详尽、内容越丰富,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彭麓霖(2016)着眼于农业资产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资产的人为再生产性相互交织的角度,提出构建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并采取专家赋值、公众打分的方式,评价结果显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现象在渔业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陈霁玥(2019)从渔业上市公司进行自我评价的环节入手,探讨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受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力度的大小,进而规范上市公司的运营行为以降低审计风险;易烨(2019)以渔业上市公司作为案例揭示其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出现的违规问题,要求渔业上市公司要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高质量,不断提升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综上,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决策的风险性密切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的各项重要信息,促使资源合理流动,渔业上市公司应通过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优化自身的发展潜力,提升渔业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达到推动我国渔业资源优化配置、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三、海洋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考评与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考评

依据证监会行业分类结果(2019年第1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选取渔业类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海洋渔业上市公司的分类结果为基础,最终获得9家渔业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具体如表1所示。

到2018年12月止,渔业板块总计9只个股,总股本为531 880.50万股,其中总股本在10亿以上的只有一家(好当家,600467),总股本在5亿以上的仅有三家(獐子岛,002069;ST东海洋,002086;国联水产,300094)。依据最新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考评等级包括A、B、C、D四个等级。深交所公布的2012—2017年海洋渔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渔业上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达到A或B的优秀公司极少,2012年和2013年期间仅有1家的评价考核为A,尚未达到深交所披露信息质量的平均水平,2014年至今无一家考核为A。考核结果为B和C的占比数量较多,根据表2,2014—2017年考核为B的比例为依次为60%、40%、60%和60%,考核为C的比例分别为40%、40%、40%和20%。与总体平均水平相比较,渔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明显偏低,这也凸显了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独特性、复杂性。

(二)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为了全面地说明情况,本文统计了截至2018年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情况。近年来,监管机构统计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理情况,本文选取了第三产业中分别占GDP比重达8.79%、6.87%的金融业、房地产业与第二产业中数量居首位的机械电子业以及与居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水、电、气供应行业等同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会计披露情况进行比较。

由表3可知,仅有农业类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比例高达143%,远超其他行业比例。

从表4可知,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被处罚比例远超其他行业,高达88.89%。由于渔业上市公司存在特殊性,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好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对外公告,否则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真实情况的判断。这要求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更倾向于披露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才能使投资者更加了解上市公司的现状,比如生物资产的种养殖信息、交易信息、风险管理情况等会计信息。如2018年2月4日,獐子岛(002069)公告称因扇贝死亡等原因造成亏损6.28亿元,而此前獐子岛针对生物资产的相关情况,如数量、质量状况等未进行公告说明,在2017年第三季财务报告中显示公司盈利4 000多万元,但第四季报告却显示亏损数亿元。

四、海洋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一)建立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熵值模型

以国内外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为参考,并结合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风险水平、生物资产五个方面构建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熵值模型指标体系,设立5个影响因素指标F={f1,f2,f3,f4,f5},8家渔业上市公司(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集合G={g1,g2,…,g8 },构造初始影响因素评估矩阵X=(xij )8×5:

其中Xij是渔业上市公司gi的影响因素指标fj值。对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值为:

Yij=[Xij-min(Xi)]/ [max(Xij)- min(Xi)] (i=1,2,…8;j=1,2,…5)

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信息熵以多维度综合测量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根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指标的信息熵为H1,H2,…H8。

Hi=E[log21/ P(Xi)] (j=1,2,…5)

通过信息熵计算渔业上市公司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各指标的权重:

Wi=(1- Hi)/(K-∑Hi) (i=1,2,…5)

(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指标选择

1.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披露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和有效性,因此,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要着重考虑效率和效果的价值意义。熵值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完善不同渔业上市公司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可比性,即公司间横向可比,以及同一渔业上市公司不同会计年度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可比性,即公司内部纵向可比。

由于会计信息对不同信息需求者的重要性、详细程度均有差异,因此,不仅要侧重于渔业上市公司的年报,而且按照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以及重視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立该指标,在此过程中,需着重考虑渔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保留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较敏感的指标,剔除相对不重要的指标,提高指标体系对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解释力。经优化后,确定的最终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2.因素分析。已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公司财务状况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立足公司治理角度,公司规模(SIZE)以及盈利能力(ROEFIT)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立足财务状况角度,偿债能力(DPA)以及风险水平(RISK)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1)Botosan(2015)选择美国农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公司盈利水平越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越高。(2)Levitt(2016)认为公司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正相关,即公司规模越大,披露会计信息内容越丰富、质量越高。(3)偿债能力与经营杠杆系数上,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与经营利益、经营风险、市场低估风险呈正相关。渔业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较少的会计信息,以缓解高负债率传递给信息需求者的负面影响,易烨(2019)发现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其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问题也较多。(4)受限于渔业上市公司季节性与区域性的特点,其生产经营过程和生物资产状况都比较特殊,在市场上面临着较高的自然风险,因此围绕计量、记录、报告、盘点等方面披露生物资产状况(BAD)也尤为关键。

3.数据来源。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2015—2018年渔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Excel、matlab 2017等软件整理分析数据。为保证结果准确性,删除数据缺失或数据异常公司,以8家渔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自然对数、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生物总资产历史成本的自然对数、速动比率、经营杠杆系数共5个指标,构成本文研究指标原始变量,此外还收集了深交所、上交所对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评级数据。

(三)熵值权重计算结果

以模型为依据,处理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而得到5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值如表6所示。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层面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财务状况层面的偿债能力、风险以及生物资产状况对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很大,所含的信息量多。风险水平以及生物资产状况的权重较低反映了渔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无法有效控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无法准确详细列示生物资产状况的问题。如何对渔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对数、经营杠杆系数、生物总资产等进行有效监督成为渔业上市公司面对的重要课题。

(四)实证结论研究

渔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体现企业的风险水平、偿债能力、生物资产状况等,记录着公司的收益与壮大,公司治理情况则凸显企业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吸引着外部的投资与成长。研究表明会计信息披露受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对数、经营杠杆系数、生物总资产的影响较大,这也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偿债能力、风险水平及生物资产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呈正相关,会计披露信息越多,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能够更好地吸引外部投资,有利于扩大公司规模,而规模越大的公司就会越倾向于披露更详细的会计信息,社会公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针对渔业上市公司的独特性,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将生物资产状况单独列示,会计信息才具备较高的可信度,才能获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

针对渔业上市公司构建关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信息熵值模型,从定性的角度进行考核评价,在渔业上市公司的治理层面以及财务状况层面分别选取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通过计算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生物资产以及风险水平的权重等5个影响因素,帮助投资者了解渔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客观的数据结果,优化了渔业公司信息披露结构,缓解了渔业公司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的问题,提升了渔业公司的整体实力,降低了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风险,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能有效发挥渔业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功用。

五、渔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建议

针对渔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熵值权重大小所显示的生物资产信息披露、风险管理能力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会计制度规范

依据生物资产自然性的特点,渔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通过细化、规范渔业上市公司的生物资产分类信息能够有效实现高质量的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从而保证决策者依据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因此,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生物资产以及与生物资产相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确认、计量以及计提折旧的措施和方法以及明示生物资产的收益信息等要充分披露。

(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会计信息风险预警系统,对渔业上市公司整体的生产过程、运营过程和财务过程等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渔业上市公司的运营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这一风险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例如:向保险公司投保、海产品期货的套期交易等方式。

总之,渔业上市公司充分利用现代有效的信息和管理方式,在借鉴其他产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的同时要立足自身行业的独特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有效促进渔业整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霁玥.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3):140-141.

[2] 蔡月梅.中国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规范性研究——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15-320.

[3] 刘伟.中国渔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测度——基于KMV 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5,(4):84-88.

[4] 赖惠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披露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5,(4):45-47.

[5] 罗云芳.林业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碳汇视角[J].财会通讯,2019,(10):29-31.

[6] 杨世忠.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暨审计质量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42-48.

[7] 于雪彦.基于信息熵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模型及经济后果研究[J].投资研究,2017,(5):67-80.

[8] 刘琨.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9,(3):123-126.

[9] 袁玉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分析[J].时代金融,2014,(9):155-157.

[10] 刘澄.基于熵值法——C&RT算法的财务困境预警[J].财会月刊,2013,(9):15-18.

[11] 彭麓霖.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质量评价[J].财会通讯,2016,(22):16-20.

[12] 陈祥碧.从中外比较视角论中国农业会计政策的改进[J].世界农业,2015,(8):106-109.

[13] Levitt,Miller M H.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6,53(3).

[14] Laporta.On the Irrelevance of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7,64(6).

[15] Paulhealy,Bushman.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7,5(2).

作者:郑鹏 胡亚琼 孟晓雯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论文 篇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指的是上市公司根据法律的要求,实时地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自身财务和经营活动的状况,且将一份可靠的报告出具给社会公众,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和公平地应用披露的有关信息,从而有助于应用信息者进行合理的决策和判断,最终减少资产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情况。为此,分析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现状、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影响因素;提高对策

会计信息指的是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主体形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之后获得的信息。在上市公示披露信息当中,会计信息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这有利于有关利益者进行决策和投资活动。在十几年的制度建设中,国内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业已大致形成。然而,相比较于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的美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依旧面临比较大的差异性,上市公司缺少披露信息的积极主动性,进而造成国内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比较低。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不利于有关利益者进行应用,并且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现状

第一,不及时地披露会计信息。不及时地披露信息指的是上市公司在进行经营的时候,不及时地披露可能影响到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事件。会计信息的作用是为了引导其他方面或者是所有者决策经济,因此要求具备时效性的特点。倘若不能够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那么就会使时效性丧失。对于重大事件,故意拖延时间,要么是不及时地解释清楚或者是公开说明影响到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原因,就会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以及大大地减小了应用效能,最终使实际意义丧失。

第二,不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是真实性的会计信息。并且,不可以存在不真实、虚假的信息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最本质的标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证券市场有利于企业发展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筹集资金、转换企业体系、资源配置的优化。然而,国内的证券市场依旧处在初级发展时期,还面临相应的不足之处。其中,不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是最为显著的问题。如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地体现企业的经营现状、财务情况等,这造成企业的所有者跟管理者间面临冲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债权人、投资者、其他有关利益方决策经济的关键所在,并且也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所在。为此,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但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不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总之,不及时披露会计信息,不但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让投资者难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与经济现状进行把握,而且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第三,不积极主动地披露会计信息。目前,国内披露会计信息太过被动与强制性,上市公司也常常抵触会计信息的披露,因此难以积极主动地披露会计信息,并且将其当作一种负担。倘若不能够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那么上市公司就难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主动性,常常是不披露或者是少披露,这不利于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二、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

第一,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内部影响因素。针对公司内部而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受到内部控制现状、董事会组成部分、股权结构等的制约。在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组成部分当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是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中占据主导的又是国家股,缺少独立的董事,如此会太过集中股权,以及使股东的利益失衡,最终小股东缺少话语权、大股东独断专行。这样一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全凭大股东说了算,进而造成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难以体现相应的功能。并且,作为公司当中行使监督权的机构的监事会也缺少相应的监督功能,因而难以纠正和监督对小股东利益进行损害的决策。有的上市公司当中的监事会和董事会成员也是高管或者是经理,如此一來,导致较难开展监督事项,从而有助于公司对真实的现状进行隐瞒,编造不真实的数据,为自身谋取最大的利益。如一些公司的财务造假就是因为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董事长一人掌权。

第二,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外部影响因素。针对公司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言,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受到中介机构、会计制度、法律环境、监管等的影响。国内固有的会计法律规范查出的披露信息的违规违法案件的主导是行政责任,其次是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其惩罚力度比较小,因此难以有效地威慑与惩罚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注重利益的过程中违规成本小,就易导致严重的后果。上市公司披露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与局限性的特点,基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固有的会计准则常常难以跟新的会计行为相符合。并且,一味凭借会计准则而不具备有效的监管体系难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在国内披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时候要求中介机构的审计,审计的意义在于监督会计信息。通常来讲,因为中介机构具备专业的服务与独立的身份,以及为了自身的信誉,可以以第三方作为视角公正和客观地评价公司披露的信息。然而在实际中,国内的一些中介机构缺少较高的信用度,存在通过漏报、粉饰、隐瞒、拖延等一系列形式披露会计信息的情况,这造成难以有效地披露会计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系列的现象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造价违规,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三、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对策

第一,实现有关会计信息披露法规的完善。法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约束会计信息披露的执行。为此,需要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有关法规的健全,从而使会计信息透明性提升。国内的《证券法》《会计法》《公司法》等规定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并且,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治理上,务必创建和完善法规机制。只有如此,才可以避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情况出现。对于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面临的不足之处,国内的立法部门需要对有关的法规进行完善,制定出较为具体化的细则,清楚惩治违法违规现象的对策,对一系列的部门进行协调,互相配合,清楚权责,确保能够真正地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完善法律法规面临的缺陷。

第二,注重监管上市公司。一是政府部门注重监管上市公司。立足于法律的基础,政府部门需要监管上市公司,确保上市公司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这样能够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情况的出现,从而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并且,也有助于上市公司合法、合理地开展经营,最终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二是社会注重监督上市公司。在监管上市公司的过程中,中介机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在治理上市公司中有效地体现中介组织(评估机构、审计机构、证券公司、法律服务机构、基金公司等)的功能。中介机构应当做到守信诚实、尽职尽责,从而有效地约束上市公司的治理。总之,注重体现中介机构的职责,能够有效地监督上市公司,从而有助于上市公司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立足于内部控制,实现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一般来讲,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缺失,这主要是因为股权机构的一股独大导致难以有效地协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由根源上防止企业让经理、董事长、内部人一人控制的情况。并且,还应当开展事后监督,在平时核查企业的内部,确保事先预防和事后监督。其次,企业需要完善董事会的权利约束制度,健全独立董事会机制,实现第一股东特股份额的减少,提高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进而实现股权结构的优化。最后,完善监事会的监督体系,确保监事会体系监督的功能,且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意识与监督权力,并且确保独立董事会真正地跟公司的管理相独立,确保监督执行的有效和公正,从而不会影响到股东的权益。

第四,注重诚信建设,提高会计从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只是凭借法律制度的制约是远远不及的,在企业道德规范跟经济利益出现矛盾的情况下,诚信建设显得非常关键。并且,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缺少了诚信,就难以体现会计的公允性、可靠性、真实性。从初始行为而言,虚构财务信息和会计造假等会计信息失真情况都是缺少诚信观。为此,需要注重诚信建设,在人的品质中内化诚信观,并且提高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从业者在进行鉴证或者是信息服务时,不但要在相关规范、法规的制约下从事会计工作,而且还需要具备符合职业要求的较高道德素质。总之,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会要求会计从业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会计从业者自身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不但需要从外部制约会计信息不透明的情況,而且需要注重诚信建设,真正地实现会计从业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正、公平、公开证券市场的创建基础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这不但是由于上市公司体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由于上市公司是利益创造者,其利益跟多方利益有关联。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现状是不真实、不及时、不积极主动地披露会计信息,究其原因,有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为此,需要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监管上市公司、开展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注重会计从业者的诚信建设等。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程睿.公司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对中国上市公司2001—2013年年报披露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6,(1).

[2] 张程睿,林锦梅.公司年度报告信息的披露管理——基于对业绩预告、年报、财务重述的比较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6,(4).

[3] 张程睿,黄志忠.CEO薪酬激励、盈余管理与劳动力市场成本[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张炳红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论文 篇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 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及时性对投资者及时作出决策、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理、在证券市场上营造公平交易环境,维持市场秩序等,均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还处于年轻阶段,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在规范性、审计监督、全面性、及时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仍有诸多问题,结合目前证券市场背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遇到的各个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我国上市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对后续理论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对于上市公司的定义,单从字面上看,上市公司是指公司的发行股票,一定要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一个公司想要上市不仅需要得到相关机构批准,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上市公司一旦将自己的股票及其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社会大众即可在证券交易所的规则下,自由买卖交易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证券,买入公司股份的社会大众将成为公司的股东之一,并且享有股东权益。

那么关于上市公司所需要进行的信息披露,首先会计信息是一种数据,这种信息能够比较有效的反应公司当前的经营的状态,而上市公司所涉及到的股票的交易面向外界,就需要把这些信息公开,这样公众的投资者就会依照此信息对公司进行评价,然后决定是否投资。信息披露能够对上市后股票交易的公平性起到相当重要的保障功能。需要进行披露的信息有几个部分,比如有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有公司的运营情况,有资金的流量这几个方面的信息。需要有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也需要定期的报告和出现重要事情需要的临时报告。

上市公司需要从外界获取到更多的资金来加快发展,那么投资者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否适合对其投资,这就需要会计信息披露,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情况,做出更加合适的决定。反过来,把信息公开出去,对于公司本身也是有好处的,这样做可以吸引到投资者,有利于获得投资,尤其是自愿性的披露,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获得更好的声誉,更容易吸引投资,也能增加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披露制度还是强制性的,上市公司必须这样做,这是必须承担的义务。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

目前多数的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认知还不够准确,总是把会计信息披露做为负担,而没有发觉到它其实是自身所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而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很规范,各种规定比较散乱,管理不统一,这使得不按规则操作的公司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尽规范,披露的十分不积极,能不披露的内容尽量不去披露,要求一定要披露的内容也要想办法简化。并且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报告好的信息,而隐瞒了相对坏的信息,甚至对披露的好信息过于夸大化,造成了真实值与预测值有很大的偏差。

2.会计信息审计监督有效性不足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当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尽量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所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技术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然而让大家遗憾的是,调查近年来的上市公司违规案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不规范有关,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使得社会大众对审计持有怀疑的态度。比如说在“琼民源”和“红光实业”等重大的违规案件中,负责对他们审计的事务所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令人羞耻的角色,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状况的转变,上市公司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从国有企业转过来的,政府在这些公司里面通常都是占据相当大股份的大股东,容易出现内部控制问题,也就是说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公司的决策方面出现了受其控制的局面,而这些管理者就可以以此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这就影响了公司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

3.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

上市公司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时候,经常是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在会计信息不是特别完美的符合其心意的情况,就会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隐瞒,在进行披露的时候只对外公布自己愿意公布的那一部分。不全面的表现比较经常出现的是在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时候对于一些信息的陈述不够详细,实际内容比较空,因此效果不好。举个例子,在招股说明书里面,对于投资风险应当有比较充分的披露,在其中应当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有详细的介绍,对于经营的状况,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财务方面的情况等具有较大影响的方面都应有详细介绍,这对于投资的的判断和决定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实际上披露的信息,虽然披露了,但是对于数据只是简单列在一起,信息的获得者难以在信息中得到应有的作用。

4.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信息的真实性都不能够保证,那么信息本身的作用就无从谈起。不真实的情况比较严重的有对于公司的盈利状况的造假,通过对相关文件的伪造,使得在计算公司盈利的时候,利润是虚假的,显示为盈利而实际在亏损;另外是对公司的盈利预测这方面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盈利预测是把对于未来企业发展的假设作为依据,按照设定的计算方式,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的运营效果也就是盈利的效果进行有依据的评估。这样的预测得到的信息对于投资者在选择和决定投资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能够对投资行为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引导作用。由于利益的诱惑,有很多上市公司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这项工作,对于盈利预测进行了不怀好意的控制,使得这方面的信息没有科学依据和实际的价值,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5.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信息能否有效的利用,时间这一因素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会计信息必须能够有效地反映公司最近最新的状况。这方面的信息最好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相关人士的手中,能够被相关人士及时获取到。如果及时性不能够保障,那么在相应的时间差里面就可能发生很多事。很多情况是公司拖延了披露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就能够进行内幕的交易,还有一些对于股价能够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件,往往都是已经发生完了才公布出来,股价已经发生变化,由于信息不及时使得有投资人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由于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完整,所以应当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上予以重视,制定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法规,提高公司对信息披露的认识。我国的法律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目前有着一些规定,相关的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管理政策出自多个部门,相对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立法体系。有必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业自律规则进行细致的梳理。最终构建出一个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自律规则为补充的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体系,从而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一个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体系。

2.提高会计信息审计监督有效性

首先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度,注重注会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进一步的对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做宣传,加强这一职业的素质建设,保证在审计过程中发挥出作用。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治建设,规范审计行为,提高会计师依法审计的概念,应健全《注册会计师法》,并且在技术上对审计工作提供最大的支持,使审计的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上市公司必须要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审计委员会,强化内部审计的制度规定,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日常会计业务进行检查与监督,定期审计公司会计事项是否及时准确处理,有无以权谋私的现象出现,并将审计报告上交给内部审计委员会。

3.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全面性

当表内信息不能够完全说明上市公司经营的状况时,可以选择披露一些表外信息。表外信息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让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报表内容,了解公司一系列有利于进行经济决策但又无法在基本财务报告中列示出的重要会计信息。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披露的是历史性会计信息,并且一些事项“不能满足以前意义上的定义、确认、计量标准,从而无法在财务报告中表示出来”。基于这部分局限性,选择披露表外信息是大势所趋的。表外信息不仅可以充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含量,又起着提升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这将是当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4.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具备足够高的能力,并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工作,使信息在产生的时候是真实的。注意人才的培养,或者聘请高级人才,在制作相关报告的时候对数据的处理能更加合理,把信息更清楚的表现出来,有利于使用者更加全面的掌握数据,避免信息无意的失真。内部的管理需要有制衡的效果,监督作用应当得到发挥,使管理层无法对信息轻易地进行恶意修改和隐瞒。在成立董事会的时候可以倾向于选用具有专业知识的内行,可以比较有效的判断信息是否真实,能够找到信息中的错误和遗漏,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外部的监督也应当发挥功能,有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应当加大。

5.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时效性

首先是对各会计事项的处理,在要求的限期内要及时完成,不可以延迟到下一个会计期间或者提前到上一个会计期间,在人才这方面,公司需要具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人员,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从制度上是需要完善相关的规定,严格执行;然后是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及时提供给公司的相关决策者,方便于使用。会计信息可以影响决策者做出决策,但前提是要在决策前提供。可以适当地缩短时间限制,使公司无法刻意拖延,使信息的公开和事件的发生时间差距不大,有效保证信息的时效。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应当完善相关的监管体系,对于信息不及时公开有清楚的规定,并加大惩罚的力度,使其不敢拖延时间,延误信息的披露。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机构专门处理这类事件。

参考文献:

[1]杨承静.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3(3):166-167.

[2]于雅伊轩.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北方经贸,2014(11):115-116.

[3]李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规范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82-84.

[4]邵君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4(14):141-141.

[5]桑淑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165-167.

[6]邬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J].科技广场,2015(5):184-187.

作者:罗嘉欣

上一篇: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