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设备与机械加工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机械制造行业企业众多,如何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保持企业长久发展,就要高度重视机械制造行业的载体一机械加工设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加工设备与机械加工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工设备与机械加工论文 篇1:

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摘要:机械加工设备具有连续与高速、复杂与系统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机械加工设备出现了故障,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机械设备做到预知性的维护及防范,不仅可以使其实现安全、可靠以及高效运行,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此,探究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维修及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设备保养

1 机械加工设备故障问题

1.1主轴系统常见故障

与普通的机械加工设备结构相比,如HF4-2型龙门式加工设备多了刀具的自动夹紧和切屑消除装置、准停装置。

1.1.1膛孔精度下降,主角铣头发热、圆度差、噪声大

①故障现象。HF4-2型龙门式机械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膛孔精度下降,主角铣头发热、圆度差、噪声大。②故障分析。当设备出现以上问题时,应认真观察设备主轴定心锥孔和镗刀杆,发现该设备在多次换刀过程中拔刀和插刀失误,主轴锥面出现了轻微的损伤,徒手拨动主轴,阻力较小,企业设备维修人员随及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厂家拟委派专业人员来更换主轴部件,由于考虑到境外人员更换主轴费用昂贵,且更换周期长。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只要经过修理后就可以正常运行,无需更换主轴。③故障产生的原因。维修人员在把主轴拆下来并经过仔细检查之后发现,该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主轴润滑系统中混有水分、粉尘、切屑液有轻微泄露造成主轴膛孔精度下降,主角铣头发热、圆度差、噪声大。2)主轴锥孔表面碰伤,锥孔与刀具配合不良,出现偏心。3)主轴轴承预紧力下降,游隙变大。4)主轴部分弹簧疲劳失效,刀具未能被完全拉紧,出现窜动。

1.1.2主轴部件拉杆钢球损坏

①故障现象,HF4-2型龙门式机械加工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发现主轴部件拉杆钢球损坏、刀柄拉紧螺钉锥面损坏。②故障分析。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初步发现该设备主轴松刀与机械手动拔刀配合动作不协调,正确换刀流程如下:主轴定位,机械手抓住主轴和刀具,推动拉杆向下移动,压紧刀具弹簧,刀柄松开,发出松刀信号,机械手旋转180度,将交换的刀具插入主轴和刀库即可。③故障产生的原因。1)开关螺丝钉松动,螺塞顶杆紧锁螺丝松动,使活塞顶杆行程减少,松刀过程延迟。2)气液增压缸气压不足,弹簧预紧力过大,活塞顶杆弯曲,依次检查各个部位可能出现的故障点发现,限位开关安装在气液增压缸尾部,虽然气缸活塞动作比较到位,但是增压缸活塞并未到位,使得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刀柄还没有完全松开的状态下强行拔刀,造成主轴部件拉杆钢球损坏。

1.2轴承常见故障

1.2.1轴承材料变形故障

轴承变形故障又可以分为轴承塑性变形、轴承断裂两种故障类型。轴承塑性变形指的是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大于承受能力时出现凹坑,使轴承运行偏离正确轨道,产生摩擦,进而损坏其他零部件的一种现象;轴承断裂主要是因为其承受的荷载超出了自身最大的承受范围、或者是轴承安装不当、工艺不合理以及质量缺陷等等都是造成轴承断裂的重要因素。

1.2.2表面损伤故障

轴承表面损伤故障主要包括胶合、点蚀以及疲劳运转剥落等等。其中,胶合指的是轴承在高速、重载和润滑不良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故障,此时轴承由于摩擦不停生热,温度迅速上升;轴承点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轴径、轴承座和基座孔发生位移,导致轴承表面出现火红色和黑色的锈斑。②当电流经过HF4-2型龙门式机械加工设备的轴承时,轴承因受电击而表面凹凸不平。③轴承与酸性润滑剂接触,受化学成分腐蚀形成点蚀。同时在交变荷载作用下,剪力部位出现裂缝,导致轴承表层出现脱落坑,或者出现大面积脱落。

2 机械加工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维修管理体系

拥有一个完整的维修管理体系,对于制造业来说意义非凡,是弥补问题的关键,也是让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所以在企业创业初期,就需要重视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个问题。要想让企业稳步发展,首先就需要制定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严格规定工人的操作标准以及步骤,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工人操作的约束条件,让工人规范操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发挥规章制度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聘用操作人员的时候,需要选择有扎实专业知识的操作人员,这对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制定的实施精密维护与保养措施

通过精密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的处置方法,进而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运行质量,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紧密维护与保养时,首先需要注意设备本身的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等,从根本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筛选,控制隐患,确保机械的稳定运行。除此之外,精密维护和保养,还要注意维护和保养过程中检查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确保零件的精度符合要求,保证精密维护效果。避免出现零件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维修和保养的整体水平[1]。例如,某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过程中,引入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最后,要进行周期性维护,所谓周期性维护,就是结合实际需求,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保证设备始终处于高性能的状态。

2.3 提高维護保养意识

为保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效果,就需要提高设备维修和保养意识,通过强化维修保养意识,促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设备维修和保养的意义,并且能够切实有效地参与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中,进而提高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效果,从而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另外,还要加强对维修和保养人员的培训,促使维修和保养人员的技术可以符合维修与保养的需求,从而提高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效率,降低后续设备的故障频率,满足实际施工的基本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如今的机械加工行业发展很快,为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贡献。在机械加工中,要想保证加工生产的效率、质量与安全,就必须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正常。然而,在实际的加工生产当中,机械设备常出现一些故障,如轴承故障等,影响了加工生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这就需要认真对故障进行排查,并及时地进行检修,平时要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严格禁止设备带“病”工作,以便保证机械加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晋崇华.关于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90-91.

[2]姚文力.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J].世界有色金属,2021(15):27-28.

作者:吕翔

加工设备与机械加工论文 篇2:

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机械制造行业企业众多,如何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保持企业长久发展,就要高度重视机械制造行业的载体一机械加工设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要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另一个是要加强机械加工设备平时的保养和维修.只有通过这两方面才能确保机械加工设备正常运行,为机械加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以及发生的各种问题。确保安全生产,更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管理;维修

引言

我国不乏大中小型制造产业,虽然我国制造产业每年所带来的产值已经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和美国、德国、日本等也能‘较高下,但是在产品质量把控中还是欠缺不足的。我国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缺乏自己的专利,且缺少对设备的安伞管理和维修工作,严重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制造成本的提高也限制了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末来的几十年中,我国机械制造产业应该着力于产品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以产品的质量为基础,降低设备投入的成本,促进机械制造加工发备能够持续、稳定、高效的工作。

1  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在我国当前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我国制造业中已普遍使用机械制造工艺设备,但是这种制造工艺水平是不高的,这与我国高校教育理念也有定的关系。

我国高校教育中普遍比較重视理论教育,而不重视实践教育,这就造成机械制造工艺人员专业技能普遍不高,这是阻碍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更好的发展的因素之。其次,国家对机械制造业不够重视,工作人员的待遇不够高,导致此人才外流。由于国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机械制造工艺,造成国家制造氽业中并没有完伞普及机械制造工艺,例如现在一些小型制造企业还在使用原来需要大量人工的制造力式。最后,我国虽己在全国大范围普及了机械制造工艺,但是这种机械制造工艺水平是不高的,而且机械制造设备也相对落后。以机械制造工艺的自动化水平为例,很多工艺和设备还处在原来的科技水平阶段,而现在国家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民众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利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落后的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升级。

2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问题的解决措施

2.1严格设备管理人员录用考核,加强管理人员责任心

设备管理人员作为机械加工企业的重要组织管理力量,不仅是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坚力量,更是机械加工活动的指挥官。

由于他们在机械加工生产活动中很重要,因此企业要在设备管理人员录用、安排工作等+系列活动中严格把控。录用阶段,要重点考核管理人员的机械加工设备方面专业知以,同时还要考核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保证录用的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设备专业技能和过硬的管理能力知识。录用以斤,要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增加设备管理知识的储备。要对录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周期口J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口j以以周、月、季度为单化组织考核,对业务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欠缺的管理人员予以解聘。通过考核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同时还能督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

212机械加工设备合理调度、合理安排加工生产

由于机械加工企业设备较多,为提高加工生产效率,必须在安排生产加工之前,制定合理的设备使用计划。科学组织生产,采用流水施工作业模式,也口J以采用伞部投入施工作业模式。流水施工作业模式是指,先安排批机械加工设备投入生产加工,完成加工任务后,再由另一批机械加工设备继续进行后续生产。这样可以保证机械加工设备流水作业,不出现机械设备闲置,还乃便管理。全部投入施工作用模式是指,工期紧张情况下,需要加大设备投入。在这种背景下口j以选择所有施工设备伞部投入生产加工。这种作业模式可以大大缩短加工周期,但同时会增加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及时跟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合理的加工生产计划,口J以很大程度上缩短生产加工周期,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3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

作为企业加工工人和管理人员,要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平常保养和维修。工人每次加工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所用设备的零件和机身完好性。每日做好机械加工设备使用记录。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工人反馈的设备问题,并现场检查复核。对已确定的机械加工设备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探讨解决力案,及时给出解决意见,并组织工人进行维修。企业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机械加工设备的定期保养,做好设备保养维护记录。可以在机械加工设备上粘贴设备保养检查铭牌,使工人能够清晰知道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企业的维修设备人员要及时修复有问题的机械加工设备,对不能修复的,要及时上报领导,进行发备的更新换代,保证机械加工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2.4强调对设备使用管理和维修的重视

在大中小型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在设备的保养工作中是做的最好的。小微型企业的工厂面积较小,工作量较低,往往个企业中的机械加工设备只有几台。小微型的企业的盈利有限,企业领导者认为保养工作只会降低企业的利润。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企业应该强调对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的重视,这是第点。第,,当设备使用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后,不应该吝啬保养费用,因为从长期的角度考虑,设备保养所支出的费用,是远远小于设备本身的费用的。而企业如果能够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后,对企业本身和工作人员的发腱都是有好处的。

2 5优化加工设备的维修技术以及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虽然我国的经济直在快速的增长,尤其最近几年各行各业的企业的发展总体都是旱现非常良好的态势,但是对于些中小企业而言,他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资金压力’直都是比较大的个问题,因此一中小企业为了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就在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方面进行了成本压缩,他们对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就选择了以人工来替代更多机器的检测,这样兀疑就加大了止风险。为了能确保加工设备的安伞和维修的专业性,就必须要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就要提供维修人员更多的专业培训,只有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才能确保维修的高效性。还有就是要加强提高企业中所有员工对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重视,要让他们明晰如果不进行安今管理和维修会带来的种种可预见性的危害,要不断从多角度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觉悟。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中还有很多需要进步和改进的地方,要尽快解决其中的问题,利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进行升级,使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到达个更高的水平,从而对国家制造产业发展起到切实的作用。但是也要记得将手工工艺作为机械制造工艺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孙品,高刚毅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思考 [J]南方农机,2018,49(21): 62+67

[2]罗华进机械加工领域中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可行性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4):59-60.

[3]魏香林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能量传输模型分析与能耗优化研究  [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8,47(10):85-89.

[4]左薇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伞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南方农机,    2019, 50 (21):123.

[5]耿阔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伞管理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    (11):121-122

作者:颜世牢

加工设备与机械加工论文 篇3:

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明确当前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中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我国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競争力,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维修

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机械加工设备的技术性能不但关系到期运转的效率以及稳定性,同时还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最终质量以及整个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企业发展规模扩大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媒介。由于笔者主要从事了齿轮加工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相关工作,所以本文的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也主要以齿轮加工自动化设备为例进行简要论述其主要存在的管理与维修问题以及相应的针对性策略。

一、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操作制度不健全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机械加工设备出现的故障与损坏都是由于一线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而要想减少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就必须要完善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操作的流程制度化建设。对于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而言,可以指定一定的流程,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流程。对于相对复杂的设备,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指定一定的操作原则,在原则内进行设备操作,也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误操作事件的发生。

(二)重用轻养问题普遍存在

合理的养护是延长机械设备寿命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机械设备的性能与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环节应用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厂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不但不注重安全生产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过载运行的问题。由于许多机械设备长期“带病工作”,不但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更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安全生产隐患,如果不能够及时对类似问题进行纠正和制止,不但会影响正常生产的效率与效果,还会制约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强化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制度建设

作为机械制造行业而言,由于设备的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同时还会牵扯到安全生产的诸多方面,所以搞好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基础之一。就目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现状来看,制度的建设依然排在首要解决的问题之列。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许多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的规模较小,由于企业规模小、人数少,在加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差,所以制度建设往往存在许多漏洞,这些漏洞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充分重视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

制度的建设是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基本保障,但是落实过程还是要依靠从业人员对于制度的遵守,对于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视才能够逐步实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企业领导就应该以身作则,充分重视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在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重要性的前提下,将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作为生产的主要矛盾来抓。这不仅仅是由于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是完善企业生产结构,优化生产质量,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内因,同时也是实现企业较高经济效益,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所以企业应该以决策层带头的形式形成自上而下的学习培训制度,真正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重视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意识,并培养成一种常态。特别针对一些高精尖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不是片面的、笼统的进行检修,这样不但会漏掉许多细节,也不利于后期保养与维修记录档案的填写与记录,从客观上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三)强化管理流程,实现可操作性

对于一些中大型企业而言,尽管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制度,但是由于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其中许多细节不适用于我国的现场管理,所以落实难度较大,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在齿轮模板设备的日常维护中,由于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对精度进行日常检修与调整,而对于其他的设备则主要关注螺丝是否松动,固定是否完善,有没有出现异响等等。在企业内部通过一些较为有经验的老师傅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定一套作用大、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并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够在本质上改变当前企业机械加工设备管理与维修现状,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四)通过三定制度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三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定人、定岗以及定机,其主要的要求是将每一个机械加工设备都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同时该操作人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资质才可以上岗进行一线机械操作,由于该制度的建立在根本上避免了一些新手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操作规则不了解,再加上操作过程不熟练,往往会由于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或故障,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使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生产制造业重要的基础与保障,特别作为高精度加工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在齿轮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对齿比和齿轮强度进行精确质量控制,所以一定要保证机械设备在最佳的状态,如果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还会造成生产次品率上升,影响企业的品牌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类似问题,就必须要强化管理与维修环节,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技术参数政策,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帅.浅谈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J].科技视界,2014,34:265.

[2]梁传涛.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及维修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02:102.

[3]惠琼.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探讨[J].科技展望,2016,27:154.

[4]张光学.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06:6162.

作者:付海 徐亮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优选3篇下一篇:工会总结和打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