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对地勘施工项目,建设施工企业必须把责任成本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合理划分核算对象,正确归集成本费用,规范费用分配原则;这样使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建立在的责任会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成本预测,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篇1:

责任成本管理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获得市场主动权和竞争优势的基础。责任成本目标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提高经济效益。针对项目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找到一套切实有效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责任成本管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用

一、责任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1、责任成本管理的定义

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包括项目责任成本目标和计划成本目标。责任成本是各成本中心发生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分为预算责任成本和实际责任成本。简言之,就是工程项目所发生的直接费和间接费的总和。责任成本管理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工程项目部、班组和职能部门为责任中心,以项目成本中的可控成本为对象,通过预算管理、定额管理、会计核算等方法,确定目标成本及利润,对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行控制和考核。

2、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及作用

与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相比,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表现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静态的管理,工程完成后算账,即使亏损也无法弥补;责任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的成本管理,可及时协调成本计划,保证项目责任成本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单一的算账,具有单一性;责任成本管理是包括工、料、机、质量、安全、进度等在内的全面管理,具有综合性;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业务部门算账,算、干分离,职责不清;责任成本管理是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参加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参加算账,参加管理,真正的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和控制。责任成本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工、料、机的消耗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节约成本和挖掘潜力措施。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计。将计划成本目标分解落实,为各项成本的执行提供明确的目标、控制手段和管理措施。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严密的生产组织,能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施工企业中引入项目经理的概念已多年,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本公司项目部在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如不恰当过分扩大项目经理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企业与项目经理之间出现利益矛盾,导致责、权、利不到位而影响成本控制工作。项目部考核机制不健全,施工成本考核是指在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成本制度进行考核。项目部考核指标不全面,以实际成本进行考核时,导致成本控制失去作用。权责利考核不完善,导致相应的奖励和处罚不合理,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2、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

首先表现在定额管理方面,项目部虽已制定相关定额制度,但实际执行中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如没按定额领发料,计算人工定额偏差,导致成本上升。

其次项目部在材料的采购、用料保管环节都存在问题,缺乏责任成本控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如采购无计划采购人员与用料部门协商不好,致使采购的材料不符合要求,造成材料积压,资金闲置。部分采购人员私拿回扣,致使材料价格偏高。材料使用管理混乱,材料领用无限制,大部分材料实际用量都超过定额。开始施工时因保管不善,电缆、管材等发生被盗人为损耗导致成本上升。

3、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重核算轻分析

成本分析只是局限于事后的定期分析,没有开展责任成本的日常分析和预测分析;只局限于对企业成本的分析,没有进行责任成本分析;只局限于對成本数据本身的分析,没有开展针对成本产生过程的分析,从而使成本分析限于表面化;

三、为满足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需要,提出以下对策

1、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

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按各责任中心所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和成本责任范围,分别编制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针对责、权、利不到位的原因,调整有关各方的关系,落实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根据项目建设时间的长短和参加建设人数的多少,编制间接费用预算,并对上述预算进行明细分解,以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或业务人员责任成本的形式落实下去,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成本考核制度应包括考核的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评价与奖惩等内容。以施工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作为考核主要指标分别考核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只有以责任成本为成本中心考核和评价的依据,才能保证成本中心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是相适应的,才不会出现权责利相分离的情况。

2、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成本计划,是实现降低施工成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人工费的控制,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确定用工的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动合同进行控制。材料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价格。料要及时按规定处理或者退库,防止丢失。材料价格控制:材料价格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耗等所组成,因此采购部门控制材料价格,主要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完善内部审计对控制活动的作用,严格审查企业控制活动。将员工实施内部控制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控制措施做到对于金额较大或情况特殊的销售业务和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变现能力强的资产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重要的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3、完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成本分析

采取现代成本管理手段,将责任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对施工项目工期内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比照已完成或将完成的项目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单位成本或总成本。开展企业总成本分析,推行责任单位成本分析。利用成本核算资料与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把分析对象扩大到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全价值链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分析方法,把分析重点由事后分析为主发展为事前分析为主;由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转移到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实行经济效益最优化。

四、结论

成本指标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好坏的基本指标,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全员的动态管理工作。只有通过自身战略调整,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安全质量规范化、进度控制刚性化、文明施工常态化、成本管理精细化,通过严格的成本过程管控,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张清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

[3]赵国忠,仲岩《管理会计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4]凌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9年17期

作者:赵萍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篇2:

浅析地勘施工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

摘要:对地勘施工项目,建设施工企业必须把责任成本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合理划分核算对象,正确归集成本费用,规范费用分配原则;这样使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建立在的责任会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成本预测,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地勘企业,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一直是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现对地勘施工项目中推广和应用责任成本管理与核算谈几点体会。

一、责任成本的基本概念

责任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担的成本。通俗地讲责任成本就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把可控成本归集到负责控制成本的责任中心的帐户上,一个责任中心以所发生的可控成本之和构成这个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项目部所有责任中心发生的责任成本之和构成了项目部的责任成本。如某责任中心负责隧道衬砌工作,那么在衬砌过程中发生的模板,浇混凝土和拆模板等与衬砌工作有关的发生的可控成本就应该由中心负担。

责任和成本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又有主次之分。在一个统一体中,成本是责任范围内的成本,责任是成本范围内的责任。二者相互包含有机统一。责任是主,成本是次,只有责任范围明确,成本才能正确归集和校核,先明确责任,后归集成本。因此科学划分责任,明确责任范围是搞好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

二、责任成本管理的历史演变

责任成本管理是西方责任会计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我们吸取西方责任会计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嫁接出来的一种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西方责任会计的发展与演变

西方责任会计的形成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经验管理阶段,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在这期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资本家和企业管理者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已经意识到科学管理、责任的重要性,但那时,主要还是经验管理。

2.科学管理阶段,从19世纪末期开始,以美国泰罗为首的经济学家倡导了科学管理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如何使工人提高劳动效率。他认为当时工人提高劳动效率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采用了标准化、定额化等管理的方法。

3.现代管理阶段,在经验管理阶段,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已经认识到了责任管理的重要性;在科学管理阶段,为了建立工人的责任履行情况,实现了标准化、定额化的管理;在现代管理阶段,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充分调动人的内在能动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系统程序,并采用运筹学等方法,确定企业的目标,组织、控制、决策等并使之达到最优组合,以实现企业总目标。

(二)国内责任成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90年代初(1991年)以邯钢为代表的责任成本管理模式出台,其核心思想是“倒逼成本,一票否决”。随着邯钢经验的推广,责任成本管理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开始在全国普及。

责任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社会进步产物,是企业先进管理文化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懂责任成本管理,就是一个不称职的企业管理者,不抓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失职。

三、责任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成本核算对象是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归集和分配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

1.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的原则

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根据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有的工程项目无法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核算对象确定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脱节。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划分的过粗,把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不能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工程成本的升降情况。当然成本核算对象如果划分的过细,会出现许多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增加核算工作量,又难以做到成本准确。

2.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方法

地勘施工工程—般应以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如某大型金属矿勘探项目)应尽可能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同一工程项目由同一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工程量较小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确立后,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应为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有关费用的界限,正确计算工程成本,应设置“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间接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

(三)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

(四)费用核算与分配工程成本核算

就是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根据有关资料,通过“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汇总,然后再直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成本核算总的原则是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分不清的需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

(五)对未完工程的成本计算

项目经理应在期末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按照预算定额规定的工序,折合成已完部分的分项工程量,再乘以该部分的分项工程预算单价,以计算出期末未完工程成本。其公式为:期初未完工程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未完工程成本=本期已完工程成本。

(六)成本的均衡性

施工的过程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人、材、物的投入有所不同。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也都有其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多加注意。

1.施工项目在筹建期一般是没有产值的,费用除计入固定资产及福利费以外,其余一般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科目,工程开工后分期摊入成本。

2.正常施工期间,北方冬季不能施工,但也要有费用发生的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属于未完工程性质,应计入相应科目核算。如果来年开工后,有可靠的价款收入,则当期发生的费用不预结转,待开工后—次或分期结转,否则直接计入当期成本

3.正常施工期间,应对收尾的费用予以充分估计,通过预提费用计入成本。这样可以防止工程先盈后亏,也能保证工程尾工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七)分包工程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分包工程的核算往往是以款项的支付为依据,而不是采取应收、应付制,以免造成成本不均衡。分包工程的利润体现在自营工程中,不包括在整个核算体系内。

(八)成本核算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因其内在缺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短期行为,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应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是预计收入与目标利润的差额,企业的目标利润率应达到同类企业水平;工程项目的目标利润只有达到企业要求的水平,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

四、结语

勘探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勘探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地勘企业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符合专业实际、行之有效、具有特色的勘探项目管理方法,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湛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在今后的发展中,勘探项目管理必然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最终更加趋于完善,带来更大的勘探效益。

参考文献:

[1]任泽波,赵连登,沙明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6.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丛书编委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迪尼斯著.石油工业会计核算—原则程序和问题[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作者:余 锐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篇3:

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 文章主要分析了施工项目的物资成本管理,重点介绍了在施工项目中进行物资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这些方法策略不仅能改善现有的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而且具有多种特有的优势。通过研究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以期为施工项目的安全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施工项目 物资成本管理 方法措施 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施工项目中,物资成本占据了整体施工项目成本的六成左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其有着巨大的管理和节约潜力。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进行控制管理,一方面,能够节约大量的施工项目所需要的各方面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施工项目成本,实现经济与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文章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当前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施工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项目中的物资成本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节约施工项目的成本资源,也不利于施工项目的资源成本合理分配。本部分将对当前我国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对物资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我国许多施工项目在实际开工建设时,项目管理者对于物资成本管理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形成物资成本管理的观念。管理者对于物资成本管理认识不足,会导致整体的施工项目没有物资管理这一工作内容,容易引起施工项目物资供给的短缺。同时,由于施工项目自身有着施工工期长、成本较高的特点,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资成本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建设施工进程[1]。

(二)物资成本管理人才缺乏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施工项目的物资成本管理人员都是從施工队伍中进行选择,这样的方法虽然便捷、快速,但是忽视了物资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问题。物资成本管理人才是物资成本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其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部分管理人员还存在态度消极、管理行为懈怠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会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制约物资成本管理的效果和作用。

(三)物资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工作一般会涉及诸多内容与环节,较为繁杂,因此,需要在每个环节过程中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制度,从而规范和约束实际的物资成本管理。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施工项目的相关单位企业,并未在项目中建立物资成本管理制度,导致整体的物资成本管理工作混乱、低效,严重影响着物资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和效果。

(四)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获得与处理信息数据变得更加轻松、便捷、高效,诸多信息技术应用逐渐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普及应用,推动了行业领域的发展进步。但是在我国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明显不足,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使物资管理的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原则

对施工项目的物资成本进行管理,必须要在具体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只有在理论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的施工项目需要进行物资成本管理,才能发挥出物资成本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本部分将分析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原则。

(一)物资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物资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要保证施工项目以最少的物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建设产出。第二是要以最少的人力、财力、时间,完成更多的物资成本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提高物资成本管理有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建立相应的隶属关系,上行下效、上传下达,实施制定的管理措施,并通过定期检查监督的方式,提高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具体的规章制度,利用法律或者行政手段进行成本管理[2]。

(二)物资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物资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是要保证施工单位、施工企业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理论进行运用,将其实施在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中,解决、改进并优化当前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工作的不足,从而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效果。

(三)物资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进行物资成本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控制和节约项目施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物资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最为根本和关键的原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项目情况与需求制定成本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控制物资成本,同时需要保证施工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

(四)物资成本管理责任制原则

对施工项目进行物资成本管理,还需要以物资成本管理责任制原则为指导。责任制原则,旨在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进行全面、多层级、高效的管理,一方面,责任制原则能够规定、划清每个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将其与奖惩制度挂钩,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全面管理的水平,做到多方面结合,优化整体的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工作。

三、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方法策略

上文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物资成本管理的指导原则进行了阐述,提高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效果和水平,推动施工项目建设,提高综合效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本部分将阐述和研究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物资成本管理组织措施

施工项目的物资成本管理,是由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形成并进行工作的。因此,一个首要的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方法,是优化物资成本管理组织措施。组织措施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方面:(1)依照管理责任制原则成立物资成本管理部门小组,确定相关管理负责人,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进行全面、多层次的综合管理,确保每一个物资方面都能最大化地进行成本节约控制。(2)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专业能力与素质,提高物资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效果。(3)建立物资成本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每一个具体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合作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质量水平[3]。

(二)物资成本管理技术措施

物资成本管理的技术措施,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的制度方面,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项目情况与成本控制的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物资成本管理目标与制度,包括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管理规定等,做到既能宏觀指导管理,又能发挥管理实效。另一部分是施工中的具体工艺技术应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合理选择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施工,从而减少各方面物资成本的使用消耗。同时,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以科学技术作为一项主要的管理技术进行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资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和水平。

(三)物资成本管理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中最为主要和基础的措施,涉及诸多内容,包括施工材料与设备、施工人员、供应商与采购、物资验收与发放等众多环节。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对施工项目所需的施工材料与设备进行管理,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达标的前提下,多方面选择,以期降低施工材料的成本。其次,需要详细分析施工人员管理费用,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在不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的条件下,减少施工人员数量,从而控制人力成本与劳工费用。再次,在供应商与采购环节,施工单位企业需要加强供应商管理,在长期合作基础上,获得相应优惠,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实现采购过程的合理性,做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施工项目所需要的全部物资。最后是物资验收与发放环节,在采购工作后,需要对物资的验收和发放进行科学管理,坚持入库与出库的验收工作,坚持先进先出原则,做好物资验收与发放的记录工作,以及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处理工作,提高物资库存管理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控制和管理施工项目的物资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施工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的背景下,如何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进行管理,控制物资成本,减少施工项目的成本损耗,提高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益,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对施工项目物资成本管理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提高物资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浅谈施工项目物资成本控制措施[J].经营者,2014,28(1):38.

[2]仇诗远.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物资成本管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10307-10308.

[3]董伟.浅谈施工项目物资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5):279.

作者:郭长青

上一篇:地税机关服务工作报告下一篇:建党90周年学生征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