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道德问题综述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今时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一些道德危机。不少人认为宗教可以化解科学的道德危机。近些年来,科学宗教的关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主要关注点为:二者的功能互补关系、科学的道德危机是否需要宗教、二者如何发展三方面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科学道德问题综述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当代科学道德问题综述论文 篇1:

道德情与理

摘 要:道德,是当代心理学关注的核心议题。进入20世纪以来,当代道德心理学在认知主义的思路下,把研究重心放在道德判断上,产生了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心理学,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主知主义的理论范式。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中西方道德文明碰撞加剧的研究新现实,道德心理研究回应时代的主题,走向研究视角多元化、多学科共治、多元文化并存、情理共治的局面,我们称为后科尔伯格时期。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研究致力于消极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借鉴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实验哲学的研究成果,拉近理性和感性的鸿沟,整合身体和心智的认知,对道德情感、道德情境与道德理性等“情与理”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创新研究。

关键词:转型期;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学

一、道德实然与道德应然的研究过去

中西方哲人对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有道德的人探讨由来已久。在古代,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儒家认为德既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心。进入20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精神在西方学术界兴起,波及伦理学、道德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开始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对道德问题进行研究。现代道德科学认为,道德的科学研究关注道德是什么实然问题,道德应该是什么的道德应然问题不是科学研究的领域,应该予以剔除。造成了道德实然和道德应然的巨大鸿沟。

理论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人们对道德实然和道德应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向纵深处发展。20世纪初,弗洛伊德通过对人类深层心理学“本我——自我——超我”和“潜意识”的研究,提出“超我”的道德性命题;班杜拉从“行为”的角度研究道德心理与行为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指出道德发展的核心机制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道德知识是人类不斷探索内心并与社会环境互动而持续不断建构的。道德具有向前发展和阶段性的特点,道德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主知主义道德心理学,研究主要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认为道德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在后科尔伯格时代,道德心理学研究走向认知理性与情绪情感共治,在研究手段上呈现多元化、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特点。

二、后科尔伯格时代道德认知与美德伦理的并驾齐驱

(一)后科尔伯格时代道德心理研究综述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奠定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科尔伯格的理论持理性主义的立场,认为人类道德是理性的存在,思维是道德的核心,儿童具有独特的道德思维能力,是“作为道德哲学家的儿童”(The Child as a Moral Philosopher),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客观包含客观的发展阶段,即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论”。科尔伯格把道德心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个体的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及道德推理能力上,“使道德发展领域的研究焦点从行为主义的道德观转变到考虑道德判断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质变”,“科尔伯格的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个体道德判断的潜在结构,而不是内容或个体做出的独特决定”。?譹?訛

在科尔伯格去世后的二十多年里,道德心理研究得沿着认知理性的方向,不断拓宽和深化对道德理性的认识。有学者认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没有很好地解决道德认知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同时,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也并非如科尔伯格所言是单向度递进的,甚至会出现倒退。而且科尔伯格过分重视认知等道德形式因素,从而忽视了道德内容、情绪、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科尔伯格理论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对道德认知的研究,从个体走向社会,从单向度走向多维度。以至于我们可以说,近二十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已经形成类似于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管理学丛林”学科现象。各种理论层出不穷,理论内核不断修正和互补。新的观点和新的研究工具、研究视角不断创新,加速推进着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回归传统的道德心理研究——美德伦理的回归

道德“实然”与“应然”的鸿沟由来已久,其哲学基础则是规则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之争。“前者强调通过自主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后者则强调通过传统美德的教育促进儿童品格的形成”。?譺?訛道德认知理论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代表,美德伦理研究近年来则以品格教育理论(character education)为代表。品格教育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美地区重新兴起,是对道德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观及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因素的一次纠偏,是对当代社会人们缺乏道德和精神支柱的一种呼吁。品格教育理论认为好的品格应当包括认知善、趋向善、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此三者都是道德生活所必须,构成道德上的完整性;?譻?訛品格教育理论认为人类在千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积累沉淀了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正是这些道德特质,使人类能够合作和共同生活,形成社会和国家。这些道德品质具有跨文化和普遍性的特征,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强调人的道德品质,而不是行为本身”。?譼?訛为此,品格教育理论通过对美德的现代回归发展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有效的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譽?訛国内外很多研究也表明,人类确实存在某些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传授优秀的、人类共享的传统品德,使儿童形成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当代道德心理研究的探新——情理交融的道德心理学

(一)道德心理研究内容走向情理交融的新综合

当代道德心理学研究力图通过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反映人类道德的原貌,将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机交叉渗透,道德心理研究的“新综合取向”(new synthesis approach)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道德心理学家海特等人提出了“道德基础理论”(Moral Foundations Theory)包括:关爱、伤害(Care Harm)、公平、欺骗(Fairness Cheating)、忠诚、背叛(Loyalty Betrayal)、权威、颠覆(Authority Subversion)、洁净、堕落(Sanctity Degradation)。?譾?訛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突破了过去道德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层面认知发展以及道德形式的局限,把研究视域拓展到社会层面和社会关系、道德内容方面。同时,道德判断五基准理论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也证明了情绪也参与了道德推理的过程,即人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负责处理情绪信息的腹内侧前额叶(VMPFC)被明显激活,其他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如脑岛、扣带后回和楔前叶)也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因此,道德判断五基准理论试图向当代道德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引入一种全新的、普世的道德理论,用以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共同道德规范准则。提出了寻找和确认人类共同遵守和分享的核心价值观。

(二)道德心理的研究方法向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发展

道德心理学与情绪情感研究的结合。一直以来,在理性认知的支配下,道德心理学研究始终把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认知的核心。海特(Jonathan 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social intuitionist model. SIM)认为做出道德判断依赖的是道德直觉而不是道德推理,认知和道德推理所起的作用是为道德判断做事后的解释和寻找理由,对此,西方学术界近年来进化心理学、灵长类动物学以及神经解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理性认知在道德判断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道德判断本身并不能排除情绪和情感直觉的参与过程。

道德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带有强烈的“具身性”特色,学术界提出“具身认知”的概念(embodied cognition)。具身认知科学及实验伦理学的最新发展,发现“身体”等物理条件(包括光暗、高低、前后、左右等客观环境条件)对道德概念隐喻、道德感的形成均有影响。微小的物理环境的变化也能引起道德能力和道德判断的变化也得到一系列心理实验的证实,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等人为此提出了“道德的心理物理学”概念。

道德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细分。“领域理论”(domain theory)又称社会认知领域理论(social cognitive domain theory),代表人物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家特里尔(Elliot Turiel),被誉为继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之后“建构主义道德心理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特里尔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区分了阶段发展和领域发展。对个体的社会认知领域进行了细分,包括道德领域、习俗领域、个人领域。认为道德推理适用于道德领域而不是其他两个领域。加深了对道德推理的理解,并对不同领域间相互作用影响下个体思维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影响下进行的,确立了“领域、文化、背景”三大研究主题。使对道德认知的研究,从单纯抽象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回归儿童的道德生活世界。

人性善恶问题、道德判断的情与理、道德特质的个体性和普遍性、道德的文化差异、道德的价值等关切当代全球化社会福祉的重大问题,都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可以说,道德研究之所以常做常新,正是因为道德问题的解释及理论生成关涉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公共空间、人类的行为和文化等生活世界的重大议题,因而与人类命运同呼吸、共命运。未来,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呼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价值,与西方逻辑理性的道德哲学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对全球道德文明的建设及和谐世界生成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韶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方文.转型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费多益.寓身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唐芳贵.具身道德——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杨韶刚.一种整合的道德心理学取向[J].道德认知与品格教育,2011,(06).

〔6〕張梦圆,苑明亮,寇彧.论西方道德心理研究的新综合取向:道德基础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巫斌

当代科学道德问题综述论文 篇2:

21世纪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综述

摘 要:当今时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一些道德危机。不少人认为宗教可以化解科学的道德危机。近些年来,科学宗教的关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主要关注点为:二者的功能互补关系、科学的道德危机是否需要宗教、二者如何发展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与宗教;关系;综述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怀特海认为,影响人类最大的两种力量是宗教与科学。然而,科学与宗教总是互相诟病,科学认为宗教的基本教义缺乏经验证据而不可靠,宗教则认为科学缺乏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宗教政策,但人们还无法对宗教持肯定态度,仍然认为宗教是错误的思想和信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宗教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21世纪,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以科技为手段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对科学的信赖日益加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不断改变,社会出现了生态污染、生态破坏甚至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危机。有人认为宗教可以化解科学的道德危机。21世纪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综观近15年来,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主要关注点为:二者的功能互补关系、科学的道德危机是否需要宗教、二者如何发展三方面的问题。

一、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一)宗教与科学的互补关系

21世纪以前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主要观点是对立或者是对立但相互促进两种。21世纪以来,学界对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关系已经争议不大,主要争议集中在二者的功能进而互相影响的二者关系,特别是关注科技发展时代的道德危机是否可以由宗教来消除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前学者不再将二者关系简单片面化,而是趋向理性。

多位学者在承认宗教曾经迫害科学家、阻碍科学发展的事实同时,也认为宗教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氛围等等,甚至二者在发展中可以相互促进。

杨足仪挖掘二者相似、相通之处。他认为,科学追求知识的确定性,而宗教追求知识的完备性。二者的相同之处:(1)同根同源:都开始于人类的惊疑。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易逝的人生,我们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崇服之情。这种感情体现为感性的情感和冷静的理智,前者积淀为宗教,而后者升华为科学。(2)认识旨趣:都希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人类的需要。(3)终极追求的归一性:“对人类日常生活都表现为在世的关怀,但其最终指向都是对人类的终极关切”,终极追求是一致的。

以钱时惕、闵丽为代表的学者指出科学的缺陷性。闵丽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不具有工具唯一性,有局限性,不是万能的,而宗教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可以予以弥补。只坚持科学而否定宗教是科学主义,会造成严重后果。宗教作为一种非理性思维方式有情感慰藉、行为规范和理想社会导向的功能,同时对理性认识和科学研究有激发功能。因此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平行的、功能互补的。

刘立夫认为,宗教与科学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但在功能上互补。李申则从人类需要的角度出发,认为二者既有冲突,又有有限的包容。他认为,科学与宗教是人类的需要的产物。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产生了科学;人类需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产生了原始宗教,需要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产生了人为宗教。宗教阻碍科学发展,因为它将人类的精力引向宗教而偏离科学。但即使是在宗教占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时代,科学也未曾中止发展。因此我们不可夸大包括宗教在内的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宗教与科学有冲突,也有包容。科学旨在不断发展、创新,而宗教则追求稳定的教义以获取民众的信仰,因此二者会有冲突。然而,宗教徒将之对宗教的虔诚用于科学研究,教会的目的却不是发展科学而是自我教义的证明和解释,科学只能在宗教所允许的范围內活动,因此宗教对科学的包容是有限度的包容。

孙永艳和董群认为,“中世纪启蒙运动背景下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非单纯的对抗关系,而是以对抗为标志又兼具相容性的双向互动关系”。

高慧敏和毛瑶五认为,在中世纪长达1 000多年的时间中,科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此,宗教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将科学与技术加以区分,中世纪的宗教对科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与技术也关系融洽,宗教为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它营造利于技术发展的社会价值导向,从而促进技术发展。

王萌和高慧敏、毛瑶五都认为基督教对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教会成为科学研究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资助。高慧敏、毛瑶五认为宗教为科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支撑体系的严格论证方法,提供了培养科学人才的组织机构,对科学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王萌则认为,教会是科学能够发展的最主要的资助者;基督教文化对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孕育作用,三人都从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文明而没有在其他如中国或印度等文明产生来论证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孕育作用:近代文明是古希腊文明与中世纪文明的融合,西方文明则以基督教文化为依托的。

(二)宗教与科学的整合

既然宗教与科学功能互补,二者是否可以整合呢?段新龙论述了肯·威尔伯关于宗教与科学的整合的观点。肯·威尔伯认为,如果科学与宗教无法达成某种和解的话,人类未来将朝不保夕,因此二者需要和解和整合。那二者如何整合?根据存有巨链,宗教放弃神话主题,以克服原教旨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对立。宗教的精髓要义在于灵性体验而非神话主题。同时,科学要成为一种广义的经验论。肯·威尔伯想让宗教也立足于实证,在科学中增添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智慧以克服其非价值立场的缺陷,从而使二者整合。这种观点只能是启示,实现难度是相当大的。

二、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特点

(一)具体性

大多学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都是以基督教与欧洲社会为依据来论说的。因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而所谓的宗教与科学冲突也主要发生在欧洲。近代科学发源于西方,宗教与科学的矛盾最先在基督教国家爆发,而且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背景,学者往往以基督教为中心来关注宗教与科学。21世纪以来,一些学者们反对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做一种抽象概括,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王萌从历史的视角认为,“每一种宗教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文化体系,它的核心的宗教观念及其经典诠释、神学思想、宗教仪规与组织形式也在不断演变过程中”,宗教与科学既不能是单纯的冲突或和谐关系,二者关系受客观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历史内容。

钱时惕也将在分别论述基督教与科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近代以及20世纪以来的关系,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刘蓓探讨了13-17世纪的宗教关系:13-15世纪,二者之间有冲突,但以融合为主;16-17世纪二者发生激烈交锋。但是二者的接触促进了二者的发展。

刘立夫认为二者的关系有多样性,即使是同一种宗教,它与宗教的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20世纪以来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逐渐由对抗转为对话。

(二)复杂性

刘立夫认为,二者的关系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在考察宗教与科学关系时,仅限于基督教。宗教有多样性,基督教曾与科学在历史上发生过冲突,但并不是所有宗教都与科学冲突,如道教、佛教等东方宗教几乎都未与科学爆发过冲突而是有包容。我们考察宗教与科学关系时不能忽视并非所有的科学学科都排斥宗教,像化学、医学、几何学、心理学的发展并未受到宗教干预而只是天文学和生物学受到宗教干预。

王萌也指出宗教功能的复杂性:宗教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动力,但是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也会成为进一步科学成就的桎梏。如科学家牛顿,他在生命后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来证明和研究神学问题,以致科学方面则几乎没有成果。早期的宗教信仰给他的是积极作用,晚年的却是消极影响。不仅牛顿,其他科学家也有这样的经历。科学就是在与宗教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發展的。

三、宗教与科学的概念进一步清晰化

(一)宗教

之前爱因斯坦所论述的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总被一些学者用来论证二者功能互补或者宗教功能的不可或缺。钱时惕和宋慧芳对此更正:爱因斯坦所说的宗教并非基督教或传统意义上的任何一种宗教,而是一种他所信仰的宇宙宗教。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识得益于海森堡、约翰·霍顿、保罗·蒂利希。这三人认为,宗教与科学的职能领域不同,二者并行不悖,应该互不干涉。爱因斯坦非常支持上三者的双重文化价值观,认为宗教与科学界限分明,相互不可取代,而且相互依存。宗教与科学有冲突,但特指传统宗教(恐惧宗教和道德宗教)而非他所信仰的宇宙宗教。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表述事实的,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宗教的职能是表达情感准则、确定道德标准等,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传统宗教之所以冲突重要的原因是二者没有明确二者的职能范围而相互干涉。

但事实上,海森堡、约翰·霍顿、蒂利希和爱因斯坦所说的宗教都是以道德目标和伦理价值构建而成的。

(二)科学

当前学者所说的科学,不再仅就科学的狭义——自然科学而言,开始涉及科学的广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比如李申在论述宗教与科学关系时就说到,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四、宗教与科学的当代关系:是否该大力发挥宗教的道德功能

高度发展的科学,使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给人们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困境,使人们面临滥用科学技术有可能造成人类毁灭的危机。宗教迫于科学的发展退出一个又一个的解释领域。这些让一些人对社会上道德滑坡现象归咎于科学的快速发展、宗教的道德功能的未显现。因为他们认为,曾经宗教盛行时代的道德状况优于宗教已经退居认识领域二线的当代。那么宗教是否可以成为当代社会的道德救星?

吕大吉、高师宁认为,科学确实产生了双重的社会效果,但科学是中性的,如何利用科学却是由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决定的。“一个对全人类全社会具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又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后果由全面准确的认知的社会集体,可以应用科学技术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但其操作在特殊的利益集团和反动的社会阶级之手,也会为他们自己的特殊利益服务,给人类社会带来比自然更严重的社会灾难。”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科学,而在于社会结构。而宗教却未曾建立过合理的社会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社会结构符合道德理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进步而不是求助于宗教来消除科学的弊端。

李申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程度上在于利益集团在工业中的不负责。而要消除人们所谓的科学的弊端——生态环境破坏,还有赖于科学来提供方法。科学给人类提供着新道德,正如他给人类提供新的生产和生活手段一样。没有宗教,人类也可以有道德。因为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这些社会科学可以提供比宗教更可靠的道德指导。科学所需要的献身精神和人们的精神归宿都不是必须求助于宗教。我们容许宗教组织使宗教向道德宗教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忽视自身创立道德的能力而去求助于宗教。

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二者发展

关于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刘立夫认为,科学要发展,但宗教不能人为消灭。他说,“我们要在科学上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应该提倡科学精神,但也不能搞‘唯科学主义’,历史已经证明,近代实证主义那种取消宗教的企图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相信宗教的消亡,但更重视宗教的自身消亡,因为宗教消亡的条件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宗教反映的最终消失。对此,我们需要深入的反思。”

对于二者如何发展,孙永艳和董群认为,当前“科学已成为文化主导方式,宗教逐渐从一切科学可及的世界退出,退守在科学受限的领域,二者应找到各自的定位,保持恰当的张力,在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中发展。”

李申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都是社会的需要。这种说法似乎与马恩之意类同。宗教的道德功能并非我们社会道德建设必不可少的。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其中的社会科学就有道德功能。因此,宗教并非我们维护社会道德的必需品。我们的社会有科学就够了。

王智慧、魏屹东认为,在当代宗教与科学的对抗中,宗教已经明显处于弱势,它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教义解释,试图努力证明在一个科学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世界,上帝仍有重要作用。尽管他们这一调整必然会受一些宗教徒的反对,但是与科学融合已成为它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或者一种生活方式,宗教仍将存在并发挥其在价值与伦理方面的作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宽容对待宗教。

王智慧、魏屹东认为,宗教与科学存在根本差异但并不是必然对立,在走向融合的过程中会有摩擦,科学应当在进步的同时找到接纳宗教的理由,而宗教则应该在不断调适中选择恰当的方式与科学共存。

海森堡、约翰·霍顿、蒂利希和爱因斯坦以道德目标和伦理价值构建宗教的观点为宗教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若宗教真的只是个人的私事,不去干涉政治的时候,不仅科学不会去干涉它,国家也不会去干涉它了。事实上,宗教的道德功能是建立在其教义基础上的,即使是一些人认同的道德功能,我们也不可能只利用它道德功能而迫使它抛弃其教义,这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使其教义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这也正是宗教改革者当前所采取的措施。

六、总结

科学经历了血和火的考验,如今它已经在意识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我们不能以宗教曾经在占统治地位时期的压制过科学的发展,而在当今科学占领上风的时代,对宗教进行报复性打击和压制。历史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有具体性和复杂性。理性时代,我们不能靠口诛笔伐,而应该理性看待二者关系。科学发展给我们带来物质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们不能唯科学主义,否则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灾难。科学可以取消一些盲目的崇拜,但是当前还不能消除宗教的影响。宗教消亡是一种历史趋势,但不是短期内的事情,更不是靠口诛笔伐可以消灭的。当前的科学在社会功能方面有缺陷,当今的宗教确实有其生存价值。面对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而产生的精神道德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精神道德建设,我们不排斥宗教能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警惕它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重要指导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宗教也采取与社会相适应的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其有所作为,如宗教管理制度化,使其法制化、透明化,否则会使其成为腐败的温床和世外桃源。在科学与宗教共存的现阶段,我们应该积极调动二者的和谐,互相促进,让宗教与科学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钱时惕.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吕大吉,高师宁.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77.

[3]李申.科学与宗教简论[J].哲学研究,1998(7).

[4]宋慧芳.爱因斯坦对宗教科学关系的辩证诠释及其引发的思考宗[J].哲学研究,2001(11).

[5]刘立夫.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及其功能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

[6]高慧敏,毛瑶五.论中世纪宗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J].晋阳学刊,2004(6).

[7]刘蓓.十三—十七世纪的宗教与科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8).

[8]王萌.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性略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9]段新龙.宗教与科学的整合途径:存有巨链与三大领域的衔接[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12).

[10]孙永艳,董群.西方文化启蒙背景下的宗教与科学[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11]闵丽.论宗教与科学的认识差异及其功能互补[J].宗教学研究,2011(4)

[12]王智慧,魏屹東.宗教与科学关系发展的新趋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4).

[13]杨足仪.宗教与科学:终难解开的结[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7).

[14]王智慧,魏屹东.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当代审视[J].人文雅志,2014(3).

作者:王欢

当代科学道德问题综述论文 篇3:

朱熹道德思想研究论文述评(2005—2014)

摘 要:2005-20014年学界所发表之朱熹道德思想论文数量很多而质量明显下降,大多数朱子道德教育思想论文是联系实际谈启示意义,但沿袭前人成果较多,无多新意。其中只有刘克兵、朱汉民文章所论为朱子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认识,研究细致翔实,较有价值;陈延斌文章专门提出朱子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围绕论题进行论述,有学术价值和意义;萧仕平文章对朱子诚信术语之解释视角独特,联系国外理论阐释朱子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陈苏珍所论朱子善恶观有自己体会,论述质量较好。

关键词:朱熹;道德思想;述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朱子道德思想论文开始增加,其直接的影响则是80年代初期发表的张善城的《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和周德昌的《朱熹的德育理论和方法》两篇文章。2000年到2004年朱子道德思想研究论文已经达到9篇左右,而2005年到2014年学界发表的朱子道德思想研究论文,数量大增,从我们具体考察之近60篇论文可知,重复前人研究成果现象较为严重,而出色者并不是太多,本文对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作具体评述,其他重复性、堆砌别人成果的文章就不再分析。

张成权的《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建构初探》[1]一文所说的几个环节是朱子生平事迹中的重要环节,诸多著述都论及这些问题,从这些环节切实论述朱子道德伦理学说的形成很有学术意义。文章对朱子已发未发之说进行解析,学界有许多专著加以论述,本文所论未超出前人范围。文本所论主要内容是:朱子的已发未发说;朱子的穷理论;朱子的心论;朱子的阴阳变化性命之说;朱子关于人生学问的博和约的关系;朱子的博文和约礼的关系;朱子关于立志学圣贤的论述;朱子论圣贤气象;朱子论尊德性与道问学;朱子论知行关系;朱子论操存涵养;朱子论天理人欲。上述论题在陈来的《朱子哲学研究》中均有辩证精细的分析。

吴凡明的《诚与信—体用的分疏与统合——朱熹诚信思想的理论建构》[2]认为,现代话语系统中的“诚信”含义与朱子思想中的“诚信”概念不同。前者是指“一种个人德行或社会道德”,后者则把诚和信作为两个不同的“伦理”范畴。诚属于天理论的哲学体系,是道德的形上本体,信则是属于人伦日用的范畴,是诚体之用。本文质量比较而言尚好。

鄢建江的《朱熹〈大学章句〉道德教育理论的当代启示》[3]专论朱子《大学章句》中的道德教育思想。作者对于《大学章句》中的道德教育理论作出了考察和分析,根据学界研究朱子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概念,引用一些《大学章句》的文字加以解说,并能联系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讨论,有参考价值。

刘佩芝、冯会明在的《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4]一文所论述内容为学界前人多所研讨的话题,但具体论述条理颇为明晰,观点较为中肯,语言表达亦实在可观。对所引证资料,归纳分析,简洁明了,文风平实,效果较好。

高志东的《对朱熹“明天理,灭人欲”道德修养论的历史分析》[5]一文综合了学界陈说,但观点正确,有意义。文章引用资料认为朱子的“明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论,是针对南宋社会统治危机的现实提出的,也是学界前人陈说。但此观点有意义价值,真正的思想家的理论无一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关联。

毛勤勇的《从形而上至道德本位的论证——朱熹社会思想探微》[6]一文提出了关于朱子理气关系说和人性学说。作者承认学界的流行观念:陈持历史进步观,朱持历史退化观。从直接争论的内容来看,这当然不错。然实际上是误解朱子历史观。历史观的进步与退化不可以其对于王朝评价的先后加以评判。朱子的历史观是客观辩证深刻的。后文对于朱子与陈亮的王霸义利之争的评述偏向对朱子的肯定,大体不错。

刘克兵、朱汉民的《朱熹思想体系中的知识与道德》[7]一文主要观点是:朱熹重视和突出了知识意义及其独立性的同时,指出了知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也强调了道德对知识的范导意义与知识的道德指向。这些观点前人已有讨论。本文论述的即是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用朱子等前贤的话语来说就是“道问学”与“尊德性”的关系。本文资料翔实,层次分明,论述细致,语言流畅,是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

崔雪茹的《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8]一文把朱子的道德伦理思想改为“德性伦理思想”,这样与前人文章的论题在字面上就有了差异,这是中国学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重德轻欲”“治国德性”都是变化词句的产物,前者属于朱子“存天理、灭人欲”论题的范畴,后者实际上是朱子论为政以德的论题。本文引文出處具体清晰,其所论为学界前人多有论述。

黄富峰的《朱熹的道德认识论》[9]一文,其具体内容诸如天理人欲、理气关系、格物致知、主敬、省察、知行关系等等,都是学界讨论甚多之课题,然文章作者有一定理论素养,喜欢用名词术语组织文字,语言表达有新意。

王敬华的《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10]一文主要论题是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所云“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即学界所常说的一些方法,亦是总结学界资料、联系实际也引他人联系现实情况的文字叙述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毛长娟的《略论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意义》[11]一文论述了“明人伦”的道德教育目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修养的方法、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和作用等方面,综合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陈延斌的《简论朱熹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12]核心内容为学界以前论著研讨过,如“教以人伦”是其道德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和训练使儿童“学眼前事”。本文特点是专门提出“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的问题,围绕此论题进行论述,目的在于为当代社会未成年人之道德建设提供借鉴。本文行文实在,对传播圣贤思想有学术价值和意义。

萧仕平的《两种道德要求的分疏和转换——朱熹的“诚”、“信”之别及其对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启示》[13]一文论述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解析朱子诚、信的不同含义,并与法理学家富勒所说的“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作比附,认为朱子的诚即是愿望的道德,信即是义务的道德;二是从朱子诚信观念出发联系当前社会诚信道德建设工作,揭示其当代价值和意义。文章对于朱子诚信的解释有独特视角,虽然未必完全符合朱子诚信的本意,但其富有现实意义则毋庸置疑。从朱子论诚信言,学界前人论之甚多,本文并无新意;从联系国外理论阐释朱子诚信并联系当代社会道德建设言则本文有自己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毕新英的《朱熹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启示》[14]一文乃是根据学界朱子教育思想资料联系实际加工而成。在30多年来朱子伦理教育研究论文中,此文联系实际最多,内容最丰富,个性最强,但作者对于朱子教育思想并无真正研究,只是借此话头联系职业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庄梅兰的《朱熹知行统一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15]一文所论亦为学界讨论很多之话题。所引朱子关于知行关系的文字比较全面,论述也比较周密详细,文字表达较好,联系实际谈高校德育工作则有积极意义。

吕宜倩的《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综述(2000-2012)》[16]对于学界朱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综合,并对这些文章作出了合理的分类,作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本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对后人研究朱熹德育思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姚进生的《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7]一文所论述之朱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亦是综合学界前人观点,如所谓“理一元论哲学”“形上学”“心性论”“理想的人格”“变化气质”“修养论”等等。联系实际论述朱子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当今我国社会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观全篇,语言表达尚可观,所引文献准确,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文风。

陈苏珍的《朱熹善恶观的德育内涵及现代价值》[18]一文所论亦是学界前人已经多所论述,然本文论述有自己体会,行文亦可观,所引文献均有具体出处页码,总体论述质量较高。

本阶段所论朱子道德思想研究论文接近60篇。比较学界前人研究成果,此时期学界所发表之朱子道德思想论文数量最多而质量明显下降。此期朱子道德思想研究论文大多联系实际谈启示意义,但沿袭前人成果较多,无多新意,其中也有些有价值之作,如刘克兵、朱汉民文章所论为朱子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认识,前人虽有论述,但不够全面,该文研究细致翔实,较有价值;陈延斌文章专门提出朱子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围绕论题进行论述,有其学术价值和意义;萧仕平文章对朱子诚信术语之解释视角独特,联系国外理论阐释朱子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毕新英文章在30多年来朱子伦理教育研究论文中,联系实际最多。吕宜倩的综述文章对学界朱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作出综述,然作为唯一的综述文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陈苏珍所论朱子善恶观学界多有论述,本文也有自己体会,论述质量较好。

——————————

参考文献:

〔1〕张成权.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建构初探.合肥学院学报,2005,(1).

〔2〕吴凡明.诚与信—体用的分疏与统合——朱熹诚信思想的理论建构.天府新纶,2005,(3).

〔3〕鄢建江.朱熹《大学章句》道德教育理论的当代启示.伦理学研究,2006,(4).

〔4〕刘佩芝,冯会明.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6,(12).

〔5〕高志东.对朱熹“明天理,灭人欲”道德修养论的历史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1).

〔6〕毛勤勇.从形而上至道德本位的论证——朱熹社会思想探微.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7〕刘克兵,朱汉民.朱熹思想体系中的知识与道德.湖南大学学报,2008,(4).

〔8〕崔雪茹.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理论与现代化,2008,(6).

〔9〕黄富峰.朱熹的道德认识论.齐鲁学刊,2009,(6).

〔10〕王敬华.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啟示.湖北社会科学,2009,(7).

〔11〕毛长娟.略论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意义.中州大学学报,2010,(2).

〔12〕陈延斌.简论朱熹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武林学刊,2010,(5).

〔13〕萧仕平.两种道德要求的分疏和转换——朱熹的“诚”、“信”之别及其对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启示.道德与文明,2010,(6).

〔14〕毕新英.朱熹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启示.职业教育研究,2012,(7).

〔15〕庄梅兰.朱熹知行统一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6〕吕宜倩.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综述(2000-2012).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17〕姚进生.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9).

〔18〕陈苏珍.朱熹善恶观的德育内涵及现代价值.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时名早 李士金

上一篇:3月某教育局工作总结下一篇:上半年收费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