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是由管理学、传播学和信息技术形成的交叉学科,大数据的出现给该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具体的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一些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论文 篇1:

论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充斥着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资源应用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工作单位还是个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营企业,都将信息智能化管理视为必行之路。两位笔者将结合自身在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工作经验,以当下信息管理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需要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推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发展和变革做出点滴贡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信息安全;对策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管理是一种智能化信息管理方式,是指人们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记录、整合、分析和处理的信息综合利用过程。该种管理方式与陈旧的档案室管理方式不同,将信息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而更方便管理人员进行采集、归纳、整合。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大数据”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大数据”蕴含着巨大潜能,拥有不可限量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时至今日,世界各国各组织已经将大数据发展和应用设定为必行的战略目标,对传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发起挑战:在推广数据的同时,还要深刻发掘大数据的社会应用价值,推进信息变革和社会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现状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数据,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并且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于传统式的信息储存手段,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管理,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将数据转换为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更加快捷、便利地实现数据信息的应用和处理。遗憾的是,当前的信息处理技术还未能实现智能化,因此仍需要工作人员对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筛选甄别。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流量呈现出可观的指数增长趋势,促使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将实现智能化信息管理提上日程。以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技术为例,开始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人力资源信息化,根据大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后得到的信息数据将成为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以此来研究组织发展战略,设定发展目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进行方案调整,从而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达到调整组织人才战略的目的。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越加多样化,但如何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仍是当前的信息技术开发公司和大数据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

信息管理的核心在于,培养专业人才,掌握科学的现代管理基础和技术手段,科学、高效地进行信息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完成分析、规划工作,推动办公大数据化、信息化进程。在这样一场变革的推进过程中,信息管理人员势必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一)数据规模逐渐增大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类型变得更加繁杂,数据集合大规模增长,这不仅是对数据分析人员的挑战,更是对专业化信息管理工作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主要分为六部分: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分享数据、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信息、获取数据和存储数据。相关工作人员以分析数据为首要任务,在进行大数据流信息管理时,要对信息进行甄别,选择重要的、有用的信息,提高分析效率。而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信息,是挖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将工作重心回归到数据本身,提高部门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的采集也同样并非易事。不同于小数据时代、相关部门往往因为技术制约而不得不选择样本进行抽样调查的数据记录方式,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记录是数字化的,需要海量数据进行支持,使人们获取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从而更全面地掌握数据库,进而从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测出食物发展趋势,消除发展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数据共享的推进,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逐渐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成了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保证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设定信息安全标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是大数据信息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们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当前,我国在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各种巨大挑战:国民网络安全意识薄弱,不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大数据技术不成熟,专业人才紧缺;许多黑客在利益的驱动下放弃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对大数据平台进行攻击。

三、应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挑战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制定好有利于大数据技术有利发展的政策。除此之外,国家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保护机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以法律為武器,对违法行为进行威慑和约束,保护好每个人的信息权益,保障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

(二)增强保密意识,从个人做起

在我们每个人享受大数据为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如笔者们一样进行大数据信息管理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首先,要增强保密意识,从根本上杜绝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不随意上网,不浏览来源不明的网站,保护好个人信息、账号密码、指纹密码等重要信息。其次,要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制定合乎规范的安全使用条例,提高职工的保密意识,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参照条例进行规范操作,督促员工相互监督,杜绝信息泄露。

(三)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人才

层出不穷的黑客攻击往往让数据库难以招架,因此,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建立系统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信息安全。其次,新技术的提升能够有效加强单位内部信息管理,存储更多数据,提升单位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相关单位、企业,都要加强信息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和大数据科研人才,定期展开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重视数字化建设,更好地为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事业服务。

(四)简化管理归属

大数据基数庞大,信息多元化,因此,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是一项艰难且复杂的任务。因此,相关单位在运行期间,应针对相关“疑难杂症”,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简化管理环节,明确责任归属。但相对的,管理工作不能盲目“简化”。身为单位的领导者或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避免部门之间争权夺利,确保每一个职工都明确部门工作目标,明确个人工作目标,使职工拥有简单轻松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确保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智能化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相关工作人员就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面对信息规模增长和信息安全问题引发的挑战,从业者们只要采取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不断开拓创新,就能克服困难。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增强个人保密意识,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人才,简化管理归属,就能够有效地完成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的任务,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和信息数字化建设,完成信息变革,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  蒋越.浅谈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智能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金融经济,2018.11:150-151.

[2]  钱普.论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8):459.

[3]  王文杰.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125-126.

[4]  王丛琳.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智能化的挑战和对策[J]. 管理观察,2019.5:82-83.

[5]  王辉.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258.

作者:孙卫 崔连伟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论文 篇2: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是由管理学、传播学和信息技术形成的交叉学科,大数据的出现给该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具体的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概论;教学改革;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急剧增长。在大数据环境下,传统教育也受到了相应的冲击,高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承担着两个职能。第一,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与应用,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构建起学科框架体系,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第二,向学生“灌输”专业理念,培养专业情感,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专业情怀,并学会利用专业思想看待事物、思考问题、解决困难,提高专业理论修养与实践水平。鉴于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授课内容的多样性,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是本文分析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管理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1.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内容体系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内容涵盖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传播学、管理学、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学科的内容。这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学科交叉性强、知识点更新快的特点,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有一定难度。从统计数据来看,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编写的《信息管理学基础》和《信息资源管理》(第二版)、四川大学党跃武教授编写的《信息管理导论(第二版)》以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孟广均研究员编写的《信息管理导论》等教材的使用频率较高。

综合大部分教材及考研知识点,可以将信息管理概论课程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理论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如信息、信息资源、信息化、信息管理内容及CIO;信息管理的学科基础,包括信息科学、管理学、传播学的相关内容。

(2)信息管理的相关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内容,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通信技术等;另一方面为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例如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其管理措施。

(3)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主要是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及原理;信息组织的原理及应用;信息的分析方法及应用;信息的报道服务、检索服务、资讯服务及网络服务等。

(4)信息管理的应用。主要是信息管理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应用介绍。例如,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的应用案例。

(5)信息管理中的管理。主要是指相关信息产业及其管理,信息管理中涉及的人文环境,如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2.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論教学枯燥。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是信管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涉及信息科学、管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相关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对每个学科的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所以每个学科的内容都没有具体展开,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学重点不突出。信息管理概论课程包括理论、技术、过程、应用及相应的管理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知识点多且杂,许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重点和难点不突出,使学生很难把握学习方向。

(3)教学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教材主要内容和课后习题多是对基本概念或理论的介绍,缺乏对该学科领域内前沿技术的介绍,不能跟上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二、大数据的概念及其特点

1. 大数据的概念

从数据集的角度来讲,大数据是指蕴含巨大价值的信息数据集;从技术方面来讲,大数据是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技术,包括新的数据存储技术、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从思维方式来看,大数据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2. 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具有五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1)大体量(Volume):从数百TB到数十倍PB、甚至EB的规模。

(2)多样性(Varitey):包括各种格式和形态的数据。

(3)时效性(Velocity):很多大数据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

(4)准确性(Veractiy):处理的结果要保证准。

(5)大价值(Value):大数据包含很多深度的价值,大数据分析利用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三、大数据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1. 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出现,给信息类课程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管理概论课程以往的教学内容多围绕信息的相关概念、基于B/S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等,不能体现出最新的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不利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教师和学生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丰富了教学资源库,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共享平台的后台数据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价值、心态、行为的变化,进而调整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在资源库中可以随时查找国内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检测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调整、完善教学。

3.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往往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在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下,学生可以对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浏览、下载和分享,满足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形式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平台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也使其学习自主权得到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在大数据环境下,应该一改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方式,将学生的考核分为两个部分:

(1)讨论学习模块。一学期共设三次讨论课,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以分组的形式准备课件、开展讨论并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准备及发言情况打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展示从相关的慕课或微课中学到的相关内容。

(2)开卷考试模块。对于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在学期末,还是需要进行一次笔试的。但是这个考试不采用闭卷的形式,主要是为了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促使其理解相关的一些知识和内容。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全方位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为了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要求,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紧跟国内外前沿理论知识,依托大数据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J]黄肇明.信息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大众科技,2010(8):202.

[2]刘慧姝.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33):195.

[3]张颖超.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4]黄宜华.深入理解大数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文受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201111、JT201504)项目资助。

作者:郝伟 李忠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论文 篇3:

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摘 要]本文围绕大数据的出现、影响和发展,结合信息管理专业特点,提出其专业课程建设方法和内容,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 云计算 专业课程建设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天体物理学和脑科学等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学科[1]。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大数据已经成为科技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2],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意志,其重要性可以与当年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较。当前国内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和偏差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现状,分析大数据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影响,并根据信息技术、社会需求和培养人才现状提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方法和内容。

一、大数据的影响

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作者Thomas等人将数据分析称作“21世纪最热门的职业”。[3]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从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转移到建立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中心方面,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除了软硬件工程师外,还增加了数据工程师职位等。美国的费埃哲公司(FICO)[4],主要负责为政府机构和银行、保险、医疗、零售等行业的客户运作大数据项目。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等都有非常知名的数据学专业,还有许多其他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数据学课程。[5]这些信息对于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正在挑选大学和专业的学生有所借鉴。

二、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基于以上分析,大数据与云计算密切相关,云计算的目的是解决大数据计算问题。作者认为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面临着围绕大数据相关的教学改革,进行专业课程调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关于信息系统应用相关课程建设,一方面,考虑应用系统课程中增加将传统的应用系统迁移到云计算平台的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增设云计算的移动应用理论和开发技术,而不局限于传统的Web和HTML开发技术等内容。

2.数据库相关课程建设,一方面,增设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存储建设课程;另一方面,增设云计算环境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开发方法和技术。关于数据库相关的主干课程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

表2 数据库相关的主干课程建设计划表

三、结语

大数据是当前信息技术的主题,云计算的出现无疑为发掘大数据价值提供了技术保障。归根结底,大数据的用途在于发现数据中隐藏的价值,即数据中隐藏的数据。同样,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必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利用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专业学科建设的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国杰.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计算机学会通讯[J].2012,8(9).

[2] Tom Kalil.Big Data is a Big Deal[DB/OL].http://www.whitehouse.gov/blog/2012/03/29/big-data-big-deal.

[3] Thomas H.Davenport,D.J.Patil.Data Scientist:The Sexiest Job of the 21st Century[DB/OL]. http://hbr.org/2012/10/data-scientist-the-sexiest-job-of-the-21st-century/ar/1.

[4] 费埃哲.发布分析云平台 推进大数据创新[DB/OL].2013-5-30,http://www.fico.com/cn/Pages/default.aspx.

[5] Anne Fisher.Wanted: Data scientists. No math chops?No problem[DB/OL].http://management.fortune.cnn.com/2013/05/10/big-data-jobs/.

[责任编辑:左 芸]

作者:苏玉召

上一篇:绩效考核制度三篇下一篇:学校部门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