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学实验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型化学实验是指利用小型仪器、实验装置与少量试剂进行的化学实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型化学实验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型化学实验论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全面细致的观察,获得相关的化学信息,从而到达教师的教学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实验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文就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做几点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微型化学实验;应用

1问题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学生动手为主的化学实验必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扮演无法替代的角色。

2在化学课堂中,引入微型试验的新理念

2.1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

2.2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

2.2.1节省实验经费。实验表明,微型试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约90%,比如,点滴板代替试管可广泛应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溶液性质与离子检验实验,具有试剂用量少,对比现象明显,滴加试剂和洗涤简便等优点。同时可以用很多废弃的代用品进行实验(如:废弃的青霉素瓶,易拉罐瓶等)。故微型试验大大节约了实验经费。

2.2.2操作安全、污染小。由于微型试验所需实验试剂用量少,反应产物少,实验中不会造成危险,同时生成的污染物的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

2.2.3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微型试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验。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进行高一化学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一课教学时,讲述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这一性质,在授课班级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现象,只有少数靠前排的学生能够清晰的观察到试管中的液面上升的现象,后排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很不清晰的,同时学生被动的观察实验现象,没有有效的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思考,我决定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事先用注射器收集好二氧化硫气体,发放给每位学生,把注射器放入小烧杯中,往注射器中吸入少量的水,静置观察现象。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由于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盼着上微型化学实验课,做作业、复习或预习等,根本不用教师督促。

2.2.4节省实验时间。微型实验同常规实验相比,具有仪器简单、反应速率快、现象明显的特点。例如,用在针筒中先放入少量亚硫酸钠,再抽取少量70%浓硫酸,制得的二氧化硫气体就收集在针筒中,不仅可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集气利用率高、纯度好,而且取用方便,通过推动活塞杆形成二氧化硫可随意进行相关实验。这种方法还可制取氢气、氯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微型试验在化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能节省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5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即生活,而常规化学实验犹如象牙塔,学生在生活中很难开展相应的实验。微型实验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废弃物开展实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寻找一些代用品进行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在现在的条件下自行设计一些装置,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仪器用于实验。如用废弃的小药瓶加以改造变成小试管、小酒精灯,用一些废弃的如扑感敏之类的药品包装铝箔当作井穴板,用废旧的青霉素瓶做集气瓶;输液管可改装成导气管;用废弃的塑料眼药水瓶替代多用滴管等,让学生在课外也拥有一套自己的微型实验仪器。

3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前景

1994年,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托河南郑州铁路分局普教委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全国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所以决不能丢开常规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来搞微型实验,只有真正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化学实验教学和根本目的。这需要我们化学教师一起努力,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努力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引入微型试验的理念,相信不久之后,微型实验的运用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有效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远蓉.现代化学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研究室,2002.8.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3]周怀宁.微型无机化学实验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13-214.

[4]刘合群.现代教学论新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

作者:陆文宝

微型化学实验论文 篇2: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有关微型化学实验的设想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那个时代就已经有学者提出较为完整的微型化学实验方法,直到八十年代,在美国学者首次采用微型制备实验成功制取微量化学试剂后,掀起了微型化学实验的热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充分满足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符合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质量要求。本文针对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应用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型试验;应用

化学课程是高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想要学好化学,就离不开化学实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中微型实验因其实验成本低、实验过程安全、实验现象明显、对环境污染小、方便学生操作等诸多优势,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上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教学任务。

1.将微型实验应用于演示实验,降低演示实验难度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很多的教学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在正式课程开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化学知识、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完成新课标任务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演示实验的材料是有时效性的,时间稍长就容易导致实验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尤其是高中教师在一个学期内教导两个班的学生,课程安排紧凑,一套设备不够用,如果提前准备两套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实验,由于时间的原因,第二套装置就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且实验材料也不易制备,依靠传统实验方法如果想要保证实验效果,就必须将两个班的演示实验岔开,这会影响教师的教师安排,而使用微型化实验,将实验装置重新设计,减少实验材料的用量,就可以有效保证时效性实验的实验结果。

例如验证NH3和HCl喷泉演示实验,由于具备良好的观赏性而被学生喜爱,而传统的实验装置放置时间长一些就会出现气密性降低,实验效果变差的情况,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试剂,解决密封性问题,可以使用凡士林封住进水管口,但是因为烧瓶口径处依旧需要留出足够空间安装双孔塞,就会导致使用的烧瓶过大,进而导致使用的试剂过多,但是如果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将实验装置微型化,就可以减少氨气和氯化氢的用量,可以用球形干燥管或者胶头滴管代替烧瓶,这种装置不需要额外安装装水的滴管,能够省下大量的原料,降低了实验难度,同时保证了演示实验的效果,方便教师开展演示实验。

2.课堂实验中应用微型实验,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教材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实验能力,因此,在高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教材要求的实验内容,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实验材料或是实验产物安全性的问题,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亲手操作实验,如果根据微型实验的思想,重新设计实验,在保证实验现象足够明显的前提下,减少试剂用量,就可以让学生的操作过程更加安全。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性质的内容时,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过程,更好地记忆实验结果,但是金属钠价格较贵,且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钠的性质太活泼,反应速率太快,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故可以减少实验时用钠的量,每一位同学发少量的金属钠,比如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上的煤油,再将其放入酚酞水溶液中,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总结现象為通俗便于记忆的口诀,比如“浮融响游红”,这样不仅学生实验过程安全,更让学生可以在较近距离细致观察,比传统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3.趣味性实验微型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编制的化学教材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趣味性,教材通过趣味实验激励学生深入学习教材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实验设备或原料的因素,趣味性实验开展存在问题,如果采用微型实验,将所需的仪器变简单、便宜,同时减少实验材料用量,方便缺少实验设备的高校进行实验。

例如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传统方法需要用到大量的广口瓶、双孔塞、玻璃导管、实验试剂,大量的实验设备又需要较大的操作平台,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趣味实验的魅力,教师可以设计此实验,将设备简化,比如可以在一个粗试管内放入KMnO4固体,试管由双孔塞封口,其中一个孔装入含有浓盐酸的滴管,另一个孔插入排气管,在管口放置带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湿润棉花,于试管内壁上依次粘贴蘸有NaBr溶液、FeCl2-KSCN溶液、石蕊溶液、淀粉-KI溶液的试纸,这样就简化了实验装置,易于携带,方便学生操作。

总而言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教师推进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将微型化实验与演示实验、课内实验、趣味性实验相结合,在课堂内外广泛地应用,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习惯,以达到新课改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丹玲.用实验丰富学生直观体验——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高考,2019,(36):62.

[2]李延萏.新课标下“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131.

作者:韩艳红

微型化学实验论文 篇3:

核心素养下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帮助学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注重思维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微化学实验已成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验的主流。与传统的化学课堂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简便、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此外,还专门为微型实验设置了微型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型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化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教育改革和化学实践改革的深入,微型化学实验逐渐进入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它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教学效果越来越显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微型化学实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所接受和应用。微型化学实验能使学生更直观、清晰地观察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原因,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化学核心素质。

一、微型化学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优势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學习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局限在一道又一道练习题目中,而应当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理解与掌握所学化学知识。在引进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之后,我们的学生率先要分析已有化学实验操作步骤、使用装置、试剂及其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有了这些认知,进而积极思考、认真探索,并尝试着从各个方面入手对原有的实验“微型”化。这样一来,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实验操作水平的提升,而且也是深化所学化学知识认知的一个过程。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创新性思维

化学试剂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大剂量的化学实验必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改变了传统化学实验耗材多、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环保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微型化学实验器具等成本低廉,确保可以在学生中普及应用,而学生动手实践更容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三)节约实验成本

由于微化学实验使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更多的化学信息,因此大大减少了试剂的使用,节约了成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将制作自己的微型化学实验箱和一些化学实验用品,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大量财力和物力投入,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和道德。

二、高中化学微型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

(一)在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在使用微化学实验方法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微化学实验的设计、仪器和过程,使学生对微化学实验有更清晰的理解和理解。根据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生讨论和准备微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比如,在讲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预先准备两张滤纸平铺在玻璃板上,让学生用酚酞试剂充分润湿,再用铁钉与铁丝制作成相关正负极连接的电源。在通电几分钟之后,要求学生在阳极一端滴入氯化钾-淀粉试纸,不少学生也惊喜的发现在滴完溶液之后,试纸立马就变蓝了,这也证明了在电解过程中,有着氯气的生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和探究,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该种反应,以微型实验为主实施化学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点。

(二)在课外探究中的教学实践

微型实验操作简单、安全、便携,不仅适合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相关实验现象,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效地进行操作训练。它特别适合学生在家里或在学校的业余时间进行简单的微型实验探索。比如,传统的“金属焰色反应”教学中,将铂丝缠绕于玻璃棒上,然后蘸取氯化钠溶液并放置于酒精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模式流程相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利用微型实验进行改良,可以使用滤纸取代铂丝,提前在氯化钠溶液浸泡晾干,然后再放到酒精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实际效果与铂丝是一样的。而这种方式更易于在学生中普及推广,适合学生可以在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实验,操作成本也更加低廉,安全系数也更高,由此更容易获得好的实验效果。

(三)基于学生主体的地位因材施教教学实践

微型实验是化学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促进了化学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化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习的视角,将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现场操作、课堂板书等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引进探究式、合作式、翻转式、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确保化学实验课堂丰富多彩。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头脑中引入新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化学核心素养。

(四)基于绿色环保的教学实践

绿色化学概念的确立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渗透到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中。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寻找实验仪器的替代品,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作为替代品。比如可以利用药剂瓶来制作出微型的酒精灯,用止咳糖浆的塑料瓶子制作出化学实验当中常用的微型洗瓶等。然后运用这些自己制作的微型化学实验器械,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在验证硫酸脱水性的实验中,本应该使用敞开的烧杯进行实验,但是这样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并且因硫酸脱水而形成的碳也会因此洒出。为此,可以将带有盖子的细长饮料瓶替代烧杯,并在瓶盖子上插上小孔,然后进行相应的实验,并在小孔上方放置浸泡过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棉,以此来吸收二氧化硫。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节省实验原料,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硫,符合绿色化学的相关理念。

微型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重要策略。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它可以改善传统实验课堂的弊端,使整个实验教学在化学课堂上健康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改革自我观念,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发展自己,使微型化学实验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有力工具,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于荣华.普通高中化学实验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05):44-48

[2]王京.浅议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9(04)

[3]陈同斌,王玲.浅谈在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9(15).

作者:薛双凡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