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公共文化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探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构成和必要性,并提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策略,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馆数字化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也从传统的线下、实体传播转移到互联网上,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云平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馆公共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馆公共文化论文 篇1:

浅谈如何发挥文化馆公共服务体系职能与文化馆免费开放

摘 要:为文化馆更好的发挥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创新,在工作中,应该抓住新时代的机遇,为国家、社会、百姓营造精神家园,让全民共享文化权益。同时,还应该抓好文艺创作工作,并树立自身的文化活动品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水平,使文化馆为更多的公民提高文化服务。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服务;体系职能;

一、如何更好的发挥公共服务体系职能

(一)当前形势下的文化馆现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业中,有演出、广播、电影、电视、出版、图书馆、人文旅游、娱乐等类型。文化馆目前所涉足、兴办的行业,看上去容易入手,实际上却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办好,两个效益很难达到理想境界。过去,各地文化馆(站)面向社会的经营,有很多经营教训是应当吸取、借鉴的,把财政投入的场所、固定资产,也就是群众文化的固有资源,简单化地出租,其结果使硬件建设和文化软件分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很难使资源增值。也有过这样的现象,为了创收,有的文化馆离开了自己的本质属性,像普通的经济单位一样,进入与自己无关的经济领域,由此丢失了自身的固有优势。文化馆从事文化艺术群众性辅导是历来的传统工作方法。如果这一方法在产业化过程中加以丰富和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把急需普及的、现代群众需要的文化艺术的样式按商品交换的原则进行普及,同时争取获得两个效益。

以短期培训班,或者单人上门授课,社区、片区分层组织,大力开展乐器、声乐、戏曲、形体、舞蹈、绘画、摄影等传统文化艺术培训,以及新引进的或新产生的一些文化艺术种类的培训。

(二)如何发挥文化馆的公共服务体系职能。发挥文化艺术优势,创建群众文化的金牌团队。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向社会各界包括行政部门、社区组织、企业提供服务。根据各地的民风、民俗和形成市场效益的艺术品种,组织艺术团队,为各种娱庆活动、企业宣传服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介入企业间的商站,用健康文化促进对商品的消费,文化馆组织的团队最适应充当这个角色。适度扩张相关联的文化产业,在人文旅游、饮食文化、娱乐场所等,利用群众文化艺术的精髓进行介入、开发。文化馆可以搜集、发现传统的绘画、音乐、表演艺术遗产,把它们开发成旅游商品,与旅游单位协作使之走上市场。

群众文化艺术的商品属性与高科技接轨是市场发展新的思路。互联网、数据网络的兴起并日趋走向成熟,为群众文化艺术的服务,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艺术可以建立网站,向生活在网络中的所有人提供服务。必须加快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步伐。硬件是场所、场地的建设,以形成启动产业的牢固阵地;软件是具有群众文化艺术素质和市场经济头脑,还富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发掘、培养。

二、如何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

文化馆不仅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为建设好新时期党中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免费开放文化馆势在必行。

在新时期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对文化馆场地、文化馆设施以及教育活动的管理。通过免费开放文化馆来提供对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民生,推进公益性文化的革新,使文化馆建设更加高效完善的管理体制,增强文化馆的自身活力,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现状。在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不仅有公共文化设施经费的问日,还有就是文化馆内服务工作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再者就是在本市的文化馆免费开放中,文化活动内容质量不高,这些都是需要在新时期文化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效率的措施。文化馆免费开放可以保障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采取措施使文化馆免费开并放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提高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文化馆免费开放的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新时期的文化馆场馆建设工作。为提高新时期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做好对文化馆的建设工作,落实场馆建设,争取按照国家规定的文化馆标准,落实场馆建设,以便使文化馆免费开放之日可以更好的为公民服务。落实新时期的文化馆场馆建设工作,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对新时期文化馆服务的认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加强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在文化馆免费开放之余,应该做好对新时期文化馆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并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加强培养各业务门类的专业人才,提高文化馆工作的科学发展进度。选渊博的文化、精通的专业、德才兼备的人员管理文化馆,有了人才作保证,就可以高效地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工作。

三是加强对新时期文化馆的管理。在文化馆免费开放中,应该针对文化馆配备好的领导班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取得进步,能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完成群众文化工作任务。并且在文化馆新时期的管理中,还应该调动公共文化资源,抓准文化馆在公民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文化馆内工作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素质以及能力,强化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原则,且文化馆免费开放中应该行使公共文化权力,调动公共文化資源,承担公共文化责任,向公众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为文化馆免费开放提供资金保障机制。针对文化馆免费开放中,政府应该做好多对文化馆的资金保障,确保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实施,审批文化馆的工作报告以及经费预算报告,抓好馆内活动工作,确保文化馆在公民中的服务文化地位,通过文化馆更好的感化公民。

五是丰富新时期文化馆免费开放中的活动建设在新时期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应开展组织各类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能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多组织业余文化艺术创作、展览以及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并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去为公民普及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文化馆免费开放中,可以组织群众开展文化理论活动,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以及信息,将民间优秀的文化展示给公民,扩大文化馆内开展活动的受益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

作者:傅树明

文化馆公共文化论文 篇2: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构成和必要性,并提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策略,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 文化馆 数字化

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也从传统的线下、实体传播转移到互联网上,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云平台。利用局域网数据终端进行公共文化的宣传已经成为主流。文化馆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一、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城市中起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建立数字化文化馆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人民可以享受到来自公共文化的服务,以便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响应“两办号召”,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还能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对馆内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数字化的展示和宣传,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排演、展示、宣传、查找,提升文化馆对公共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三个部分。

(一)公共文化云平台

公共文化云平台是利用广域网和局域网,将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传输、计算、储存、处理、共享的文化资源托管技术。它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应用,共同形成公共文化资源池,以便能被高效利用。公共文化云平台是数字化文化馆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展现形式。公众对于公共文化的获取、查阅、学习等数字化形式的展开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云平台上。就目前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文化云两大云平台来看,国家公共文化云使大家能够了解全国各地各县市区文化馆的基本情况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除了对信息资讯的发布外,还有各地活动预约、场馆预约、文化点单、文化直播等功能。

(二)艺术数字资源库

艺术数字资源库是将各类艺术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的综合数字资源库,其中包含公共文化领域所涉及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内容,并按照不同的艺术类别进行科学划分,方便查找。艺术数字资源库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内在灵魂,丰富的艺术数字资源能为公众带来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促进公共文化发展,提升文化馆的数字化程度。以嘉善县文化馆为例,嘉善数字文化馆设有艺术普及专栏,包含网上展厅、名师讲坛、网上舞台、电子阅览等子栏目,上传各类美术、摄影作品展,精彩演出活动,优秀文艺节目及《嘉善文化》电子版等,使广大群众极方便地享受丰富的数字资源。

(三)线下互动体验空间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仅是将文化馆的职能和功用体现在数据端上,还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艺术培训、文化展示、赛事活动等进行优化升级,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增加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在公共文化云技术的推动下,数据资源的下载和利用变得更加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也将更具有方向性。群众可以通过数字化的装备和系统自主体验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馆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加其影响力,使之成为城市里一道醒目的风景线。

三、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实施的策略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包括线上线下两个层面,线上包括对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的连接和应用;线下包括文化馆内设备、活动和人员的发展建设。

针对云平台的建设,要包含文化馆日常工作中所有的主要环节,包括活动查询、展示、报告等。群众通过云平台可以随时查询到公共文化热点信息、近期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艺术数字资源库要收集丰富的资源,并按照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戏曲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同时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方便学习。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利用慕课或者其他的网络授课形式,让群众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方便。

对于线下文化馆内的建设,要能够充分利用互动多媒体设备,例如书法、舞蹈、美术的学习机和模拟机,通过连接云平台调用馆内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书法、舞蹈的互动体验,增强群众对文化馆内服务的满意度,让群众感受到艺术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提升文化馆的使用价值,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学习的兴趣。在注重线上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下设备的应用和引进,提升群众的感受度,实现文化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松.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新思考[J].戏剧之家,2019(24).

[2]庄虹意.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路径[J].智库时代,2019(10).

(作者简介:顾欢,女,本科,浙江省嘉善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劉冬杨)

作者:顾欢

文化馆公共文化论文 篇3: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人须增强“五种意识”

[摘 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系统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文化馆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是更大的考验。笔者认为,文化馆人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危机意识。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五种意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决定》中关于文化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为群众提供比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它对文化系统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要求更高,对文化馆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是更大的考验。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张永新司长指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文化馆的功能和作用是独特的,是具有无可比拟优势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中央的定位和要求,文化馆要承担和发挥骨干作用。”笔者认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任重而道远,文化馆人须增强“五种意识”:

一、增强责任意识,找准定位,勇于担当

按照中央的部署,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将由“办文化”进一步向“管文化”转变,许多之前由政府负责的公共文化活动将交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承担。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都将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相对于图书馆、博物馆等体系,我国目前已建立的文化馆(站)六级服务体系由于具有体系完备、覆盖面广、服务内容丰富等优势,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文化馆人首先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涉及到文化馆的责任做到勇于担当;其次,要对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明晰文化馆的功能定位,尤其是分清哪些任务对文化馆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哪些工作文化馆只是充当辅助角色的,做到有的放矢;第三,要把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建立健全文化馆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机制,推动文化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作为,提升效能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服务是各项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强化服务意识,是文化馆人参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决定》明确,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及“以效能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这既顺应了广大群众的呼声,也是深化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前者强调服务要与群众的评价和反馈意见直接对接,突出群众在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后者强调服务的效能要与绩效考核挂钩,避免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不作为、乱作为,强化了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管。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强化服务这一问题上,文化馆人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增强主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围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这一总目标,在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文化馆在提供好、保障好群众需要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各项服务与群众的需求实现更加有效的对接。包括:根据群众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文化馆的服务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弱势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为群众提供“自助式”、“点单式”的个性化服务;等等。

三、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理念、项目设置、运作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文化馆传统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与年轻群体的文化需求的差距日益明显。许多文化馆的服务群体局限于中老年人,被戏称为“老人馆”。文化馆如果不紧跟时代潮流变革创新,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抛开体制建设方面的创新暂且不谈,笔者觉得,围绕创新这一主题,文化馆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大力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充分应用网站、微信、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平台,努力拓展文化馆的服务内容和空间,通过提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数字文化服务,将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吸引到文化馆中来,让文化馆更具生机和活力。二是在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上多想一些“新点子”,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食粮”,争取更多的群众为我们的服务“点赞”。三是在运作模式上可以尝试与市场接轨。《决定》明确,今后在公共文化的运作中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这意味着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今后在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可以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探索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公益性活动的开展。比如,利用文化馆的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借助社会力量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效果,节约成本;等等。

四、增强品牌意识,挖掘优势,打造精品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等方面也需要有品牌意识。在多年的实践中,文化馆虽然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缺少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文化馆服务品牌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使得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大打折扣。诚如张永新司长所言,“文化馆虽然功能全面,服务内容丰富,但缺少拳头产品,针对性较差。”究其因,一方面在于文化馆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多是“奉命行事”,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万事大吉。另一方面是,作为“资深的”体制内公共事业单位,许多文化馆人都缺乏品牌意识。

文化馆人应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一方面梳理好、呵护好现有影響力较大的活动品牌,将一些坚持多年、群众评价高的“拳头产品”做大、做精;另一方面要挖掘自身优势,将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活动项目有意识地培育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对具有地方特色又广受群众欢迎的活动要“多加关照”,推动其早日向品牌“靠拢”。从文化馆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不仅能大大提升文化馆个体的社会形象,也将有助于不断增强整个文化馆行业的影响力。

五、增强危机意识,直面挑战,敢于竞争

文化馆作为传统的体制内单位,多年来受政策的呵护,也让很多文化馆人养成了“等、靠、要”思想。《决定》中有两点须引起文化馆人高度重视: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二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要建立理事会制度,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算上前面提到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及绩效考核机制,很多文化馆人都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阵阵压力。这也传递出一个很明确的信息: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并不是保险柜,文化馆今后同样要面对市场竞争。

既然“狼”真的来了,作为文化馆人,首先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坚决摒弃以往的“等、靠、要”思想,振作精神,顺应时势,直面挑战;其次要领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深刻含义,努力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将与市场竞争有更“亲密的接触”,意味着文化馆这样的事业单位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偏安于一隅了。我们只有努力提升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机。第三,要尽快熟悉理事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内容,提前做好应对建立理事会和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种准备。对文化馆人而言,建立理事会、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还是新生事物,国内外又无类似经验可资借鉴,有许多问题要面对。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功课”,变压力为动力,相信一定能够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

〔2〕张永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五个方面.中国经济网,2013年11月15日;

〔3〕王浦劬. 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1):P5-19;

〔4〕霍小峰. 如何构建现代化的文化馆[J]. 赤子(中旬),2013(8):P269-270;

〔5〕 李冰. 全民阅读的内涵、特征与时代意义[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P53-55;

〔6〕翠荣.免费开放与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关于市群众艺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J]. 鄂尔多斯文化,2013(3):P42-44;

〔7〕许垂龙. 东莞市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思考[J]. 上海文化,2014(2):P95-100;

〔8〕 郭鹂. 谈新时代文化馆的职能[J]. 大众文艺,2011(18):P203-204;

〔9〕王宏鑫. 基层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化状况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14(5):P76-80;

〔10〕张永新.在首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城市文化馆(群艺馆)馆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2月27日。

作者简介:刘勇军(1976--),男,本科学历,馆员,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作者:刘勇军

上一篇:销售营销方案(精选2篇)下一篇:邮政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