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困生小学数学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视野逐渐转向教育,而学困生也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努力探索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寻求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完成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与时俱进地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学困生小学数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学困生小学数学论文 篇1:

国内关于中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 要:对关于中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各个年级阶段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和转化策略,进而对提升数学学困生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特点;转化策略

数学成绩一直以来在小升初、中考、高考分数中占很大的比例,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很有必要。本论文针对近五年来学者对中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数学学困生2009~2014年记录共有1418条结果,对这些论文进行分类,筛选出124篇论文进行详细分析,也参考了万方数据中48篇关于学困生的研究论文,2008~2012年共有学困生方面的著作6本,对学困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一、数学学困生的定义

学困生一般有两种界定,一种是智力型学困生,指的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限从而影响学习的学生;另一种是非智力型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数学学困生也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种,一般对非智力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更有意义。

二、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近五年来,我国学者对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的研究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主观原因就是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数学基础不牢;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意志薄弱;心理素质低。客观的原因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对数学学困生的影响也非常大;社会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认知。

三、中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以及转化策略

不同阶段的数学学困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困难表现不同,在转化策略上也有差异,因此分别讨论小学、初中、高中学困生的特点和转化策略很有必要。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在心理方面体现为自卑、厌学、应付心理,其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灵活思维能

力差。

根据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学者提出了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有研究提出要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关心和爱护学困生;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也有研究提出要开展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层教学,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

根据已有研究提出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以及近五年来各学者的研究得出,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1)从学生自身去提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习惯、思维和意志力入手。(2)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好的教育理念,一视同仁,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帮助、辅导和鼓励。(3)家庭也要配合学校,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解决问题。

2.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策略

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的特点是意志力薄弱,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不愿在数学上多花时间,存在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疲劳、惰性心理和畏难心理。

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学者提出了转化策略。有研究提出社会方面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网吧严把关。家庭方面父母要正确教导,尊重平等;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力量;帮助数学学困生梳理学习数学的信心、恒心。学校方面首先是纪律方面要科学教育、信任和尊重,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创造氛围、积极拉拢;其次是教学方面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较小难度、分层教学,设立动态标准、人人达标;最后是心理和品德方面要帮助数学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调动兴趣、树立信心,采取动态的评价标准。也有研究提出要关注学情,及时辅导补差;注重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让学生想学、愿学;注重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

习惯。

初中数学学困生由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会带来心理活动的冲击,心理上存在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对事情都比较敏感,数学成绩差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学生会自暴自弃。根据这些特点和学者的研究,笔者总结出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主要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这几方面去着手。重点关注不同学困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给予合适的指导,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3.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策略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征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数学知识欠缺较多,认知网断链,思维狭隘呆板,计算慢而多错,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差。他们学习数学的压力比较大,往往会出现烦躁、失落、否定自己,着急而无奈的心理。

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学者提出了转化策略。有研究提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转化:(1)从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转化。包括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意志力和自制力。

(2)从智能培养方面进行转化。包括数学逻辑、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3)从情感方面进行转化。包括自尊感、自卑感和责任感。(4)从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化。包括思维定式、图形表征、分层教学、成功教育。也有研究通过对文献总结归纳出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数学方面、学校方面以及家庭方面进行转化。其他学者研究提出的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都包含在以上观点中。

高中数学的学习跟初中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高中数学的难度大、内容多、考试形式灵活,聪明但不勤奋也学不好数学。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要特别重视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习的意志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我国对数学学困生研究的不足以及展望

我国学者对数学学困生的研究基于特点提出了许多转化策略,但极少有创新点,关于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的论文大同小异。笔者认为对数学学困生的研究应从多角度去进行,提出创新点,例如,基于脑科学改进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研究。学者对数学学困生的研究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对学困生微观的关注,已有的论文把学困生的共性和普遍适用的转化策略进行了总结,但在实际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需要因人而异,建议对不同转化策略产生的数学学困生转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帮助数学学困生有效提高成绩。数学学习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但现有文献几乎没有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思维训练对帮助数学学困生转化很有价值。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研究学者深入一线去观察研究,更好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参考文献:

[1]金秀玲.城市少数民族学困生成因个案分析和干预策略探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05).

[2]季玉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征与管理对策[D].兰州大学,2009(10).

[3]刘毅.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3(8):47.

[4]殷淑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浅析[J].教育革新,2014(3):29.

[5]李小敏.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5.

[6]孙宗春,王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12):51-53.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56-260.

[8]王媚.基于脑科学改进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3.

[9]王雷娜.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延安大学,2012:6.

[10]刘淑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高二数学学困生转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6.

作者简介:杨颖香,女,1990年出生,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沈健,男,1963年出生,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田雄壮,男,1990年出生,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编辑 薛直艳

作者:文/杨颖香 沈健 田雄壮

我国学困生小学数学论文 篇2:

浅析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视野逐渐转向教育,而学困生也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努力探索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寻求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完成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与时俱进地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国内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对学困生的界定、成因和转化方法作了归纳、比较和总结,以期对帮助初中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作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对策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初中学校中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由于诸如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初中学困生还呈现着越来越多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从长远看,还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因此,研究如何对初中学困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对初中学困生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转化对策,以期对学困生的研究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启发。

一、关于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国学者关于学困生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学困生是指感官、智力正常,但在学习策略、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心理的某些品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智力没有完全开发还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这一观念认为,学困生是暂时的,是可以转化的;第二种说法认为,学困生指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换言之,即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就被认为是学困生。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界定,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真正的差生是不存在的。不管怎么界定,学习困难学生主要归因于生理、心理和环境上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学困生基本上能得到一定的转化。

二、造成初中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并非一开始就“学困”,一些家长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子女在小学时成绩还很不错,到了初中怎么就不及格了呢?而导致初中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

1、学生自身的问题

(1)传统观念的影响。“读书不赚钱”,“没有文化照样发财”这些观念在校园里流行着,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类观念更多的存在于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不学也能致富”的负面影响致使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学困生。

(2)缺乏意志力和自信心。學困生大多是一些缺乏意志力,不能努力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的人。在学习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并且大多数学困生是缺乏学习自信心的,他们认为自己是比不上别人的。由于自信心不足,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逃避困难,导致学习成绩差。

2、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农村家庭。在农村,绝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子女的学习也漠不关心,认为只要勤奋了,就会取得好成绩。有的家长还用过时的家庭教育经验,对孩子进行“拳打脚踢”这种暴力式的教育。

(2)家庭不和谐。现在社会夫妻离异现象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特别是单亲家庭甚至让孩子成了无人管的孤儿,这样的家庭环境如何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在背负这样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又怎么能学得好?

3、学校教育的失误

(1)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在“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不少学校重智轻德,忽视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应付考试上,冲击了学生的文体活动和其他兴趣的培养与发展,“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学生的厌学情绪由此而生。

(2)教师对差生的不重视。有些老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不重视,甚至厌恶歧视这些成绩差的学生,本来就为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而苦恼不已,教师再用不恰当的方式对待他们,只会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为难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3)教育教学质量差。一些教师由于生活待遇低而不安心教学工作,无心钻研教材,对所教内容不熟悉,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感,只管自己教,不管学生学。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学校的温暖,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学困生本身由于自控能力差,对于各种不健康书籍、电视电影及网络资源和娱乐场所完全没有抵抗力。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这些都是学困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根源所在。

三、初中学困生的转化

虽然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了自身原因,但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学困生自身原因也可以从学校教育出发来进行转化。

1、家庭教育的策略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尤其重要。

(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从内心去了解、关心孩子,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主动去了解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到学校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还应该多鼓励孩子,多欣赏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给孩子重新树立自信心,重新点燃他们的学习激情。

2、学校教育策略

(1)教师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家庭和同伴中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因此许多学困生在与同伴生相处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于学困生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困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转变学困生图热闹,凭兴趣的情绪化。培养学困生的意志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强制性目标管理,促进学困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3)发现学困生的特长。“投其所好”,发挥他们的特长。虽然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不是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学困生也有体育健将,绘画行家,唱歌能手,劳动标兵,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4)和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要重视家访,经常与家长联系,随时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3、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严查、严禁有关暴力、色情等不利于初中学困生健康成长的书籍,音像、影视作品,净化社会风气,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形成文明和谐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崔叶香. 学习困难生的起因和教育策略[D].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 郭 颖.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3] 王继江. 浅谈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困生的影响及学困生的转化[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

[4] 林永强.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王春梅, 辛宏伟. 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J]. 教育探索, 2003.

[6] 许昌连. 浅谈学困生的行为表现及转化策略[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0.

[7] 徐世东. 缩短与学困生的心灵距离——学困生成因浅析与转化对策[J]. 师德师资, 2009.

【作者简介】

马秋婵(1988—),女,汉族,重庆忠县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政策法规。

作者:马秋婵

我国学困生小学数学论文 篇3: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课堂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全面实施。新理念实施不仅给课堂带来了生机,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勤奋好学、思路开阔、创新意识极强的学生。然而,在这些“富有群体”的背后,却隐藏一些数学“学困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学困生”,不能让他们一直成为课堂上的“旁观者”,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热情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让学困生能够达到正常水平。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平时表现

1.学习动力不足。2.学习基础差。3.学习方法不对。4.学习习惯不良。5.学习技术较差。6.考试策略较差。7.注意力不集中。8.意志力薄弱。9.智商发展较慢。10.学习环境差。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学生层面

1.先天原因。2.内趋力原因。3.滚雪球原因。4.生源原因。

(二)教师层面

1.拼时间

为了“学困生”,用“起早贪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据为己有,剥夺了“学困生”课内、课外的时间,“学困生”也是苦不堪言,家长更是怨声载道。

2.压作业

有些教师,在作业“一刀切”的前提下,给学困生“加码”,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采用一罚“几”的方法,更加重了“学困生”的负担,导致个别学生“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倒不干”,恶习也就此形成。

3.多指责

本来,一个班级或多或少出现几个“学困生”,是很正常的事,所谓“十根指头有长短”。然 而有些教师总是对“学困生”戴着有色眼镜,无视他们的个体特点,经常对他们指责、训斥,不正常的心理更加重了他们学习的负担,导致因不会而不做,成绩每况愈下。

(三)教材层面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老教材注重掌握基础,每册四到五个单元,讲求一点一得,课时量多,巩固练习量比较大,带有较多的“模仿和记忆”,对于“学困生”相对要有利些。而新教材,每册都有七到八个单元,量少点多量度增加,综合性强,课时量少,讲求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探究”成分多,再加上配套的练习册许多习题偏难,使得部分学生很难适应,逐渐演变为“学困生”。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与特点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有关学习困难的定义较多,目前国内较普遍的看法,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而又没有生理上和智力上的原发性缺陷。这些学生不但学习差,而且常常带有一些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据国外调查,在全体学生中的发生率为8%~12%,国内调查约为6%左右,即使按最严格的标准,也在3%左右。

四、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途径

(一)摸清学困生的成因是转化的前提

采用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包括1.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状况。包括做作业的时间和习惯、看电视的时间、休息和起床时间、与小伙伴的玩耍情况等。2.从侧面了解一些学习、生活、家庭教育、学生的人际关系背景、成长历程等3.在沟通中,有意识地向家长灌输一些教育方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共同的教育 目标。为进一步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4.对于留守学生,首先要取得准确的联系方式(电话及手机),便于及时取得联系。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重点在课堂

课堂是转化的主阵地,这是由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当前的智力、情感、毅力决定的。

1. 课堂中要关注“学困生”。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情感,课前补是课内转化的关键。2.在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情感。

(四)巩固转化成果

通过课内课外共同作用,学困生的知识结构、及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转化,此时最重要的是巩固成果。

1.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好学困生的个人档案,从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找到相应的转化策略。“学困生”的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考试或小测要及时做好成绩记录,做好对比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继续个别教学。

2.以“计算教学”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学困生的转换工作

计算是数学的根本,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为突破口,辅导学困生注意从计算的方法着手,通过多种形式去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从会算慢慢过渡到正确,有一定速度的计算,同时,让学困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技巧,从而到达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及数学成绩的目标。

3.采取多种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在學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在课堂上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在课后,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4.老师要以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及时了解他们在家中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数学学困生的成绩的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班中的曲呷降央同学起初也是“学困生”,采用以上方法的转化后,上课已经能积极的回答问题,且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他以前一见应用题就乱写个算式的,而现在已经能进行理性的分析,寻找解决的策略,并且正确率能达到60%左右,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成为了其他学困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学校、家庭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就能把“学困生”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作者:邓海霞

上一篇:体育局退休干部工作总结下一篇:路政综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