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成两个组别,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中。护理后,对比两个组别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优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优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篇1: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 要】目的:观察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 2017 年 1 月~ 12 月收治的患者 102 例,随机抽取 51 例作为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另 51 例作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护理纠纷、护理 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可提高护理质 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预防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妇产科;护理效果

妇产科护理包含比较多的内容,导致工作较为复杂,护理操 作实施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进而直接影 响护理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妇产科护理管理者应积 极的识别存在的风险因素,有效的应对,改进护理中存在的不足 之处,提高护理质量,最终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预防出现护患 纠纷,保证顺利开展医疗工作,促进患者康复。研究显示,妇产 科按照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后,护理效果可明显提升。 本院妇产科即在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 2017 年 1 月~ 12 月收治的患者 102 例,年龄 22 ~ 67 岁,平均(45.8±3.7)岁;妇科患者 68 例,产科患者34 例。随机抽取 51 例作为优质组,另 51 例作为常规组,两组差 异并不显著(P > 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遵医嘱指导患者服药、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干预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等为主要的护理措施。此基础上, 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如下 [1]:(1)加强沟通: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就 是护士,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的接近患者,多沟通、多交流, 减小护患间的距离,和谐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任护理人员的程度; 护理人员称呼患者时,要符合患者年龄等特点,让患者从中感受 到尊重。(2)维持病房环境舒适:病房内物品有序的摆放,定时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将提示牌摆放在易发生不安全事 件的位置,如卫生间、走廊,新鲜花卉、绿色植物等摆放在病房 窗台上,提升病房环境的温馨程度,增强患者在病房中的舒适感。

(3)健康教育:高年资护理人员共同制作知识手册,手册中内容 包含防治常见妇产科疾病的方法、常见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原因、 自我保健策略等,专题讲座定期举办,不断的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 同时,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4) 饮食指导:妇产科患者治疗期间,微量元素、蛋白质需大量的补充, 以保证营养充足,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止食用,避免康复效果受 到影响,对于产妇,饮食方案要个性化制定,使哺乳需求得到有 效的满足。(5)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将病房、 科室及医院环境介绍给患者,使其尽快熟悉,消除陌生感;向患 者传递可反映本院医疗水平的信息,稳定患者情绪,消除不信任感、 恐惧感等;通过日常交流,判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实施有针对性 的疏导,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缓解;另外,也可组织患者观看娱乐 节目、听音乐等,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

1.3 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纠纷、护理投诉事件发生例数,患者出院前,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包含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

1.4 統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8.0 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 检验,P < 0.05 表 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优质组 51 例患者中,发生护理投诉 1 例,发生率 2.0%;无护理纠纷发生。常规组 51 例患者中,发生护理投诉 8 例,发生率 15.7%;发生护理纠纷 7 例,发生率 13.7%。优质组护理投诉、护 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 < 0.05)。

2.2 护理满意率比较 优质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 < 0.05),见表 1。

3 讨论

在整个医院中,妇产科是一个重要科室。近年来,不断的增 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日渐的升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患 者及家属不满意护理工作的现象经常发生,而这与护理人员缺乏 熟练的技能操作水平、缺少友好的护理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 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比较强,更易出现不 满意情绪,因此,妇产科必须要探索能够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 度提高的护理方法,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 护理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到妇产科后,不 仅护理质量可有效提高,且患者满意度也能进一步的增强。一方 面,妇产科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以患者需求为依据,实 施个体化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患者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另一方面,按照具体治疗时期,选择恰当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 促进护理效果提升的同时,患者满意度也会明显增强 [3]。本研究中, 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则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显示, 与常规组相比,优质组显著的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率,并明显减 少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效果良好。

综上,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可促使护理人员 主动的向患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让患者 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 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防护理投诉、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维护 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邹颖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中国社区医师 ,2016,32(08):167+169.

[2] 曹必霞,曹艳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J]. 临床 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3):177-178

[3] 吴联芬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4(01):113-114.

作者:薛永萍 周敏

优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篇2: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探讨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 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成两个组别,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中。护理后,对比两个组别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妇产科;满意度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在逐渐的增加,容易引发较多的妇科疾病。女性相对较为敏感,在进行相关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不但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也会对其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 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中月经不调患者13例,子宫肌瘤患者9例,阴道炎患者14例,孕妇9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年龄最大为43岁,平均年龄(32.5±2.4)岁;对照组患者中月经不调患者10例,子宫肌瘤患者12例,阴道炎患者17例,孕妇6例,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45岁,平均年龄(35.5±1.1)岁。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每日例行检查身体指标,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胎儿的状态,结合医嘱提供药物护理,定时清理病房。

1.2.2观察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以常规性护理作为基础实现优质护理,实现产妇全过程临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优质饮食护理、优质产后护理、优质基础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初期,引导妇产科患者熟悉科室环境、病房环境等等,对疾病知识、检查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保证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住院期间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重视患者心理的观察,及时讲解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有效缓解患者在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信任感,促使患者更加主动的配合治疗,提升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向患者及时讲解介入治疗的优势,讲解具体治疗方案以及手术后注意细节,借助有效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正确认识康复治疗、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讲解术后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知识,尽可能减少医患护理纠纷。例如,孕妇分娩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工作。首先,为产妇饮食提供指导,告知产妇需要尽可能选择高蛋白营养食物;其次,产妇需要重视身体保养,不能够吹风、受凉等等;最后,产妇住院治疗过程中,需要产物注意健康事项,有效开展健康教育,诸如,科学的哺乳,如何保养身体等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的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种类进行比较,包括产后出血、胎兒窒息、难产。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近几年提出的护理理念,该理念主要是以患者为重心,在基础护理的同时,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护理责任制,提高护理整体质量。优质护理干预,转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思想上与医疗行为上都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结合疾病特征,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护理工作开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属于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女性进行生产及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场所,而妇产科的护理风险相对来说较高,其护理服务的质量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逐渐成为了临床护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妇产科常见的疾病较多,包括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部分女性对疾病了解较少,在查出疾病后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的研究显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有效满足妇产科患者的护理需求。妇产科患者多为分娩患者,其护理难度较大,而常规护理管理范围有限,干预效果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临床需求。优质护理管理则不同,其能够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管理,且护理管理内容更为细致、管理方式更科学,不仅加强了临床医疗行为管理,同时也增加了人文关怀,全面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且无风险事件发生,证明优质护理管理效率更高,对患者护理安全有着积极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敖冬梅,佟颖,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微[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26.

[2]周治萍,高花,蒋红,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41+147.

作者:彭婷

优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论文 篇3: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取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管理,两组人数比例1:1。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管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 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无风险事件发生,对照组有3例纠纷病例和2例产妇产后出血病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与管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中的干预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优质护理;妇产科;满意度

引言

分娩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对于妇女来说,担心分娩带来的阵痛,加上对分娩缺乏了解,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因此原因很多妇女选择剖宫产,不利于产后恢复。故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旨在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无精神类疾病,能够正常沟通;患者均能够配合治疗和调查。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49.8±11.3)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5例,产妇孕周平均(39.6±0.4)周,产妇体重平均(52.8±3.6)周。管理组:患者年龄平均(49.2±11.4)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5例,产妇孕周平均(39.6±0.4)周,产妇体重平均(52.8±3.6)周。

1.2护理方法

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1)优质环境护理: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为其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周围缓解安静;定时更换床单、被罩等。2)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掌握其心理状态,预取得患者信任;在为其讲解疾病和相关治疗知识的同时做好情绪疏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指导其给予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3)优质生活护理: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来完成相关的检查及药物治疗指导,可为病情较为严重且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洗头和擦拭身体等护理服务;对于实行剖宫产的產妇要指导其进行母乳喂养。4)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禁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食用易消化、维生素和纤维含量高、高蛋白的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保证机体所需营养。5)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病情对其开展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的运动和休息,了解并掌握自身疾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以此来保证治疗效果。6)孕妇护理:术前详细向孕妇讲述生产过程,提前指导生产过程中应用到的呼吸、用力知识,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反复核对孕妇信息,注意过敏药物,确保手术器械到位且清洁无菌,用亲切温和的语气与孕妇沟通,给予孕妇安全感和自信心。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对会阴部的护理,鼓励患者下床运动。7)优质产后护理提供疾病知识的讲解服务,通过为病患讲解病情,促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方案,为患者日常疾病预防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可以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或者是为患者建立微信群,为患者学习提供指导。考虑到大部分的女性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存在着恐惧心理,对手术介入治疗持排斥态度,对术后的并发症以及不良结果持忧虑态度,这就使得患者容易出现不安情绪。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向患者及时讲解介入治疗的优势,讲解具体治疗方案以及手术后注意细节,借助有效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正确认识康复治疗、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讲解术后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知识,尽可能减少医患护理纠纷。例如,孕妇分娩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工作。首先,为产妇饮食提供指导,告知产妇需要尽可能选择高蛋白营养食物;其次,产妇需要重视身体保养,不能够吹风、受凉等等;最后,产妇住院治疗过程中,需要产物注意健康事项,有效开展健康教育,诸如,科学的哺乳,如何保养身体等等。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2]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调查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表,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被调查人越满意。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风险管理组无风险事件发生,对照组有3例纠纷病例和2例产妇产后出血病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与管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为5.26。

3讨论

优质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从患者的生理、心理、日常住院各方面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更具科学性的指导孕妇生产后的育儿知识。优质护理干预是科学护理模式,护理工作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与问题,制定更具有针对性解决方案,提升实际护理质量,尽可能坚守纠纷与投诉,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妇产科所涉及护理工作较多,整体护理较为繁琐,护理过程中难免由于多种因素而产生护患纠纷,对科室护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影响医院的名声。优质护理干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更多专业性护理知识,掌握健康教育机理,为患者解答各类问题,尽可能获取患者信任。

综上所述,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应用于在妇产科患者中可以明显降低妇产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各方面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敖冬梅,佟颖.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微[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26.

[2]周治萍,高花,蒋红.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41+147.

[3]潘芙蓉.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124+126.

[4]高静,党进.浅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03):34-35.

[5]段丽娜.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5):80.

作者:尹玮璐

上一篇:最新集团财务部工作报告下一篇:农机市场检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