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较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幼儿教师,其教育水平、教学经验等都是影响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理念得到了改革和创新,对人的作用和力量越来越重视,幼儿园管理也不例外,幼儿教师这一主要群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论文 篇1:

幼儿园如何管理和引导幼儿教师

摘要:教育指南给幼儿学习。幼儿园教育深入改革与发展对老师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幼儿老师专业素质核心是了解幼儿、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老师 ;理解 ; 幼儿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这一学习特点是由其年龄特征、认知特征、所持经验特征等所决定,只有这样学习幼儿才能学得有趣、学得有效、学得有用。幼儿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过程,是幼儿主动的探索周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过程。大量事实证明,在当前,许多幼儿老师将幼儿学习片面的理解为仅仅是老师教、幼儿学;老师讲,幼儿听;老师指导、幼儿操作过程,将幼儿园教育倾向于小学化,重视学业学习,轻视品质培养,忽视生活教育。因此,如何引导幼儿老师转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并掌握幼儿学习特点,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关键。

一、准备充足活动材料,保证足够自主活动时间,为孩子们提供“玩中学”机会

教育研究表明,幼儿学习有两种不同性质知识:“一种是成人教给他们现成知识,另一种则是在游戏中自我学习知识”。成人教知识幼儿往往容易忘记,而他们自己在游戏中自主学到知识与能力却能够长久的保持并灵活使用。在游戏中发展起来自信心、合作意识、语言与交往技能等,会对他们日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一直影响到其成人生活。但在幼儿园,有许多老师意识深处,认为幼儿玩是瞎玩、没意思、学不到东西,因而没有引起老师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幼儿园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组织集体活动占据幼儿一日生活大部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自主活动几乎变为课间过渡环节,受小学化模式影响较为严重。究其原因,许多老师有这样感受,觉得孩子们在自由活动过程中,总喜欢以“打闹”为主,没有明确玩法,所以认为孩子们自主活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孩子们安全,组织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其实,好动是孩子们最大特点,他们要时时有事可作,但由于班级经常不给孩子自由开放活动时间,因而孩子们没有相关经验作支持来自觉开展游戏活动,另一方面老师为孩子提供活动材料往往是数量不够充足、种类不够多样,无法满足孩子们正常活动需求,从而造成自主游戏混乱;因而他们只会用唯一方法——“打闹”行为来宣泄自己情绪,达到自己活动目。现在有许多独生子女,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没有自主活动环境做支持,缺少与同伴合作经验积累,久而久之,就养成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产生与同伴不会沟通交流、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有问题就直接找大人帮忙解决等经验缺失现象。幼儿游戏活动是孩子获得知识,积累感知经验直接体验过程,“玩中学”才是最适合于幼儿学习方式。有经验与无经验幼儿在与同伴交流中有明显差异。如人与人交流以语言为主,当孩子喜欢别人玩具而很想玩一下时候,有些孩子会直接去夺取;有些孩子会用自己玩具去换取,并用语言沟通:“我们换着玩一下好吗?”;有些孩子直接用语言交流方法去商量:“你玩具我玩一下可以吗?我不会损坏它,我会很快还给你。”这不同处理方法正是孩子们与人交往技能直接体现。我们只有给孩子创设自由结伴、自主活动环境,孩子们才会在不断、反复自由活动中根据自己认定建立游戏规则,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发展自己与同伴之间交往态度、合作技巧、交流方法等。要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只有为孩子们提供足够自由活动时间,投放充足自主活动材料,在自主游戏活动中逐步积累孩子们经验,以提高其自主活动能力。

二、透析孩子心理,采取開放形式,在“做中学”中全面提高孩子能力

“凡是幼儿能想到,就让他们自己去想;凡是幼儿能做,让他自己去做”。 不把幼儿当作没有能力孩子看待,而是把他們当作能完成任务大人来对待,能放手孩子、信任孩子,始终运用 “你能行”赏识教育,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留给孩子们充分发展空间。如:“我是老师小帮手”活动,大班孩子每天推选值日生轮流负责班级一天桌面整理、抹擦;活动材料布置、发放;幼儿活动简单安排、秩序维持等。

三、重视一日生活点滴,渗透习惯品质教育,抓住“生活中学”教育发展契机

幼儿自己生活既是幼儿学习内容,也是幼儿学习途径,学习、生活、发展三位一体,是幼儿学习最大独特之处。幼儿一日生活中没有纯粹学习与生活之分,生活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在孩子入离园,餐点、饮水、入厕、盥洗、午睡、户外活动等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学习与发展契机,只要老师善于正确引导,孩子会学到许多生活本领和生活知识。如:吃饭是一个很简单行为,但又是基本生活能力掌握过程,但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综合性学习过程。吃饭前要洗手、准备碗筷;吃饭时要学习正确的使用筷子、并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良好习惯;吃完饭后要用正确方法擦嘴巴及主动的整理餐桌等。在吃饭环节,各年龄段幼儿又有不同培养目标,比如:小班幼儿学会自己端比较干饭,中班幼儿要自己端汤饭,到大班时候,幼儿要学会自己盛饭,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生活能力提高过程。由此来看,幼儿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都是幼儿重要学习内容、途径与过程。但是许多老师受观念、专业水平影响,对幼儿“生活本领”与“生活知识”学习比较轻视;有老师为了迎合家长要求,存在着“重上课、轻生活环节”心理,在一日生活中,往往对上课很认真、很重视,而对非常重要午睡、餐点、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入离园环节等,却没有引起重视,贬低其教育价值;有园所甚至于一天到晚给孩子们上课,没有安排其它活动时间。其实,幼儿生活品质与习惯非常重要,有些甚至影响其终身。如:有些小学生书包里面凌乱不堪、自己房间里到处堆放着书本、玩具等,没有自觉整理书包或房间意识。甚至于有些大人都没有养成整洁、主动整理自己衣物良好习惯,其实这些都归结于幼儿时期习惯培养。如何巧妙并充分的利用一日生活环节,实现其对幼儿教育价值,将是幼儿老师专业化素质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主编 ;出版社

作者:扈雪艳

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论文 篇2:

浅谈幼儿教师流动与幼儿园教师管理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较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幼儿教师,其教育水平、教学经验等都是影响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理念得到了改革和创新,对人的作用和力量越来越重视,幼儿园管理也不例外,幼儿教师这一主要群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关键词:幼儿教师;流动性;幼儿园;管理模式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管理者认识到人才对于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很多幼儿教师的从业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幼儿教师转行或者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幼儿教师流动频繁,给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阻碍。

一、幼儿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

1.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较大

幼儿教师的工作非常繁琐,不仅要照顾幼儿午餐、午睡,还要开展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安全负责,导致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我们时常会听到幼儿教师说累,他们平时照顾幼儿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幼儿哭闹、家长不理解和园长批评等,幼儿教师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下去就会出现幼儿教师转行或者跳槽的情况。

2.幼儿教师的薪资普遍较低

由于幼儿年龄和心理上的特点,其在学习和生活上需要幼儿教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幼儿教师与其他阶段的教师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幼儿教师的收入与其付出是不成比例的。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相比明显较低,存在收入不均衡的情况,导致幼儿教师的汗水和付出得不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和回报。

3.专业化进程受到一定阻碍

幼儿教师的工作繁琐,工作周期较长,这样的工作现状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出现“经验主义”,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相对较为薄弱。很多幼儿园管理人员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不重视,不利于幼儿教师自我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导致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脱节。再加上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导致幼儿教师的发展受到阻碍,一些有抱负的幼儿教师会去更好的幼儿园寻找自我提升的机会。

二、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管理方法

1.改善幼儿教师的工作条件

幼儿园管理人员应该尊重幼儿教师,为其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围,针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同时幼儿园管理人员也应该合理安排班级人数,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合理配置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幼儿教师支持,不能一接到家长投诉就批评幼儿教师。例如,有些家长在向园长投诉或者反映某个幼儿教师的问题时,园长首先要做的是安抚家长的情绪,了解事件的原因,与幼儿教师沟通和交流,理解幼儿教师的难处,正确认识和看待问题,避免盲目地让幼儿教师承受不必要的批评与抱怨。

2.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

幼儿园管理者应该主动为自己园区的教师谋取福利,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取得政府或者是其他部门的帮助,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同时也应该制订一定的晋升制度以及员工福利政策,让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有一定的归属感,从而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动,让其更好地为幼儿园服务。例如,幼儿园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幼儿教师工作年限的不同为其提供晋升机会,提高工龄较长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并为其发放相关福利,这样不仅可以留住老教师,同时也可以让新教师有留下来好好发展的欲望,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动。

3.增加幼儿教师的培训机会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幼儿园应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以及多形式的在职培训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同时,培养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信念与愿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例如,幼儿园管理者在幼儿教师足够的情况下安排工龄较长的老教师去参加专业培训,每次接受培训的机会应该均等,保证每一个教师均有机会参加。幼儿教师接受新的观念,将更好的教育教學模式带回到幼儿园,之后组织园内教师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优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开展良好学前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给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不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对幼儿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构建一支稳定且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瑶.幼儿教师流动与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相关研究[J].亚太教育,2016(15):184-185.

[2]曾美,曾大会.幼儿教师流动与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相关研究[J].教师,2017(5);438-439.

作者:王玉丽

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论文 篇3:

幼儿教师流动与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相关研究

摘 要:教育是我国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一步,而幼儿教育更是所有教育的奠基石,搞好幼儿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特别重要。影响幼儿教育的最直观因素即是幼儿教师,其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流动性的大小都是影响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幼儿教师流动和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找出幼儿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师流动;幼儿园教师管理

一、幼儿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聘用方式影响教师流动意愿

经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意愿明显低于民办幼儿园教师;而私立幼儿园中的贵族幼儿园教师流动意愿也低于一般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其中在公办幼儿园里,隶属于编制内的教师其流动意愿和比例是最低的,基本趋于不流动的局面,而聘用制的教师的流动意愿还是比较大的。

究其原因,是编制内的教师相当于拥有了铁饭碗,基本不用担心失业的风险,生活压力较小,过得相对来说较为安稳,所以其流动意愿并不大;而贵族幼儿园教师虽然不属于编制体系,但是其工资比其他幼儿园教师工资高,所以也更能使教师留在园里工作。由此可知,教师聘用方式(编制内还是聘用制)和教师所处园区水平都是影响其流动意愿的原因。

(二)幼儿教师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其他教师

众所周知,基于幼儿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其在学习和生活上更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教育和生活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这些投入相比,其产出是十分微薄的。

有关数据显示,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平均在八百左右,而公立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也不到一千五百元;而像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等,其工资的平均水平也在两千五百元左右。这就造成了收入不均衡的现象,同样是教育工作者,而且就投入的精力和心血来说,幼儿教师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其他教师少,但是工资待遇差别却如此显著。除此之外,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不会随着其教龄的增长、工作时间的增加以及学历的提升而得到同比例的提升;尤其是在私立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工资都是从学生交的保育费里扣除,所以发工资的时间往往不是固定的时间节点,这也使得其生活难以得到固定保障。以上现象是幼儿教师流动的又一原因。

(三)幼儿教师培训机会不多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要求的增多,很多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机会去提升自己,只有提升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但是在一般的幼儿园中,对教师的培训并不重视,很多园区都是希望招收新进的教师,而不愿意将园里的老教师送去参加培训。这样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即园区里的幼儿教师在自我提升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帮助,培训机会少使得其与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脱节,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幼儿园自身的发展。

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并不像其他教师,得以外出参加讨论会、交流会、试讲会的机会少之又少,对于教师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幼儿教师想要提升自己的水平,就必须转向其他条件更为优厚的幼儿园或者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这会带来教师的流动。

二、从幼儿园教师管理寻求减少教师流动的方法

(一)完善幼儿园人才激励机制,提高聘用教师的地位

人才激励机制是为了调动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采取一定的激励方法和手段,使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的一种激励方法。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中,幼儿园管理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设立不同的管理目标和计划,采用竞争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将任务发布出来,并让有能力的教师接下这一任务,待任务圆满完成之后给予该教师额外的奖励,以此培养教师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减少其流动的想法。

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可以设立如“明星教师”之类的奖项,使得聘用教师可以和编制内的教师一同竞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自己的待遇等。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

作为园区的管理者,应该努力为本园的教师谋福利,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和当地教育局反映幼儿教师工资普遍偏低的情况,寻求政府帮助以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其次要保证幼儿教师的基本工资,作为园区管理者,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压榨教师工资,而应该想办法保证其基本工资得以实现。另外,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晋升制度或者员工福利,让教龄高的教师对幼儿园有更高的归属感,使其愿意继续为幼儿园工作(教龄高的教师往往拥有更多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减少其流动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让有能力的教师更愿意为幼儿园服务。

(三)增加幼儿教师的培训机会

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多多创造机会使自己园里的教师得以参加培训,在提升教师自身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园自身的办学水准。在有培训机会时,管理者应该均衡考虑,不能只让管理层外出培训,也应该考虑普通老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可以在自己的园区开办讨论会、交流会、试讲会等,邀请其他幼儿园教师参加,在交流中提高双方的水平。

三、结语

幼儿教师流动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一些园区的家长反映,孩子们刚刚熟悉一个老师,没几天又换了一个新的老师,这种现象一定不利于幼儿教育。要解决幼儿教师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就要从幼儿园教师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中寻求解决方法。本文列出了三点问题和三点建议,以期对处理幼儿教师流动问题有所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孙葆森,刘惠容,王悦群.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彭小虎.社会变迁与教师流动[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2.

(作者单位: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幼儿园)

作者:张成瑶

上一篇:党支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村干部述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