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经济分析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体育经济视角发展背景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当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加强政策引导,体育产业的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避免脱离社会发展趋势情况出现,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低碳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体育经济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体育经济分析论文 篇1:

对开展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 本文从高校体育如何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开展高校体育经济的实践的可行性分析,为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事业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经济 现状 对策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这个基础,它依赖于经济又服务于经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下,高校体育的发展已不仅局限于事业性质。而是提高场馆利用率,增加社会效益,发挥高校体育人才作用等,运用价值规律,促使其良性运作和发展。

一、现状分析

1.体育设施方面

高校拥有数量可观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除了满足教学、群体、训练需要外,完全有能力面向社会开放,满足全民健身计划推行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体育场所器材的迫切需求。

2.体育劳务方面

高校体育教师,既有丰富的运动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在培训、技术辅导、康复咨询等方面向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

3.拥有体育人才

高校中有一小部分达到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体育尖子,是竞技运动市场后备人才的重要部分;在高校中极小部分达到较高指导水平的教练员,是竞技市场教练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渐兴盛的体育人才市场中,这两部分人都可能成为有偿服务的对象。

4.拥有体育科研

高等院校浓厚的学术气氛、科技设备和科技水平,使之成为我国竞技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高等院校的体育科研成果不但能直接推向体育科技信息市场和体育图书音像市场,而且可直接服务于运动训练和指导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利用高校体育经济开发现存的四个有利条件,按照社会和高校对体育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发展经营体育,扩大资金来源,增强自我补偿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势必成为高校体育走向市场的明智抉择。

5.能够利用媒体力量,宣传品牌

利用比赛进行宣传报道,如运用电视、报纸、网络和广播等媒体,实现了立体报道,全方位传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利用比赛举办之机,充分展示了高校筹办大事的精心、开幕式的精彩、运动健儿的英姿,进一步树立了该校的良好形象。

可以以体育为媒介,打造品牌和加强交流,强化品牌。如通过体育比赛的东风系统介绍了学校的现状、办学模式和特色,使社会各界对学校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同时,突出本土特色。对优秀运动员的报道,也是对学校运动员培养模式的肯定,同时也是提升学校知名度、强化特色型的有效途径。运动员的出色表现,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良好的体育传统,大大提高了该校体育工作的知名度。此外,探讨培养模式,追溯体育传统也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

通过比赛,吸引了来自各地区的运动员参赛,如果是举办国际比赛,还可以吸引各国运动员参赛,给大学带来了多样的文化和气息。大赛新闻中心则派出各路记者,跟踪采访,系统地报道了他们说出对主办学校的印象、参赛的感觉、对大赛组织安排的感受等内容。通过比赛促进交流,可以在接触中了解和,举办大赛的意义也可以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也可以使大学的品牌形象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开展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思考

1.亟待提高开展我国高校体育经济认识

当前,许多人对高校体育的看法一直沿袭了原来那种旧的观念,认为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附属品,除了为教育服务外就不能谈市场和效益,其投入也要由高校财政供给,这些很少的财政投入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使高校体育的发展举步艰难,停滞不前。同时,由于许多高校对体育的管理模式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仍将体育部门列为学校的三级单位,使学校体育工作既有垂直领导,又必须横向联系,使之(诸如经费支出,师资培训,参观学习)等应及时解决的问题出现了层层汇报,甚至推诿、拖肖、踢皮球的现象。把体育部门进行的一些合理有偿服务,认为是投机行为。这些都与当今经济信息社会所要求的节奏和效率极不相称。同时,也影响了高校体育市场化的进程。

2.大力培养和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世界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锐步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后发现,仅存20%的体育用品真正用于竞技体育,而80%的份额来自大众体育消费。在这80%的大众体育消费中有7成以上来于高校体育消费。另据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公布《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的体育人口约为31.4%,达到近4亿人,而高校的体育人口就占了60%以上。这是个潜在的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我相信,随着人们健身和消费意识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特别是高校的大学生,从而推动高校体育市场化的发展,使高校体育消费市场逐步壮大。

3.推动体育品牌在高校的发展

众所周知,国外有许多著名体育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阿瑞娜等,这些体育大公司利用体育明星来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如美国耐克公司利用篮球巨人迈克尔.乔丹为其在食品业方面创利润52亿美元,服装、鞋帽和其它方面获得35亿美元。而这些有70%是从高校消费市场中获得的。

总之,高校体育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开展体育经济的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茆宝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价值的思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2]陆红:《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1期

[3]郝英:《高校体育俱乐部资金筹措及使用》.《科技创业周刊》 2006年第3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邢连军

我国体育经济分析论文 篇2:

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分析

摘要:在体育经济视角发展背景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当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加强政策引导,体育产业的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避免脱离社会发展趋势情况出现,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平稳快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低碳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体育经济是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要将体育产业低碳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才能确保体育产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增强我国体育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1、体育经济与低碳经济基本概述

1.1体育经济发展分析

体育经济实际上是将体育作为发展核心,通过对体育资源的应用,落实生产经营工作,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体育经济包括体育商品制造产业、体育文化产业等。发达国家的体育经济起步较早,与之相关的事业都已经逐渐完善,例如,美国的耐克品牌、NBA商业赛事、乔丹体育等。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是每年都在稳步提升,在拉动GDP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低碳经济发展分析

低碳经济理念被人们称之为减少高碳能源消耗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主张将节约更多碳资源作为重点与关键,并加大节能型经济模式建设工作,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碳元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碳元素包括石油、煤炭资源等。在以往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加强城市经济建设、加大资源开发作为重点,使得我国面临严重的资源紧张与资源枯竭问题。现阶段我国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应用,避免严重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2、体育经济发展背景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体育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体育产业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要给予更多重视,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经济政策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身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国家针对低碳经济建设工作给予更多重视,因此,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朝着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确保自身在资源节约、环境建设中,将自身优势与价值发挥出来。此背景下,建設低碳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属于一项重点工作,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与国家发展步伐,满足让人们对体育产业的要求。

通过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可以为体育产业转型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在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发展中,低碳发展模式需要企业在建设工作开展中,使用更少的资源高质量完成产品制造与生产工作,对生产制造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推动体育产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3、体育经济视角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途径

3.1加强政策引导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会采用很多不同模式,比如,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体育产业建设模式等,体育经济发展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在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在加强政策引导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国家针对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体系与规章制度。国家体育总局在相应的规划内容中对体育产业发展作出明确规定,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这对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低碳体育发展制定合理规划,推动体育产业能够朝着更好方向进步,更快完善低碳体育产业建设工作。

地方政府部门针对地区内体育产业的发展,要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我国体育生产制造产业一般都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但是在其中并不包括知名的安踏企业与李宁企业,大多数都是小工厂,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生产技术都相对落后,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资源过度消耗问题等。如果政府在监管期间发现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或者工厂,按规章处理惩罚,可以为其他工厂、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警示作用,为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保障。

3.2加强体育用品产业低碳化发展

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中,中型规模的体育产业,以及大规模体育产业,采用的往往是一体化销售方式,就是人们所数值的前店-后厂销售方式,因此,体育用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体育销售型产业,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以往体育经济建设工作开展中,产品生产制造工作的开展,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基于此,在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中,要将体育用品产业低碳化建设作为重点与关键,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体育用品产业在低碳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从生产制造环节入手,因为生产制造环节会使用很多不同社会资源。社会市场针对体育用品用料、生产标准化工艺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实现对不同生产环节的有效控制,这样可以将体育用品生产能耗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体育用品产业在低碳化经营发展期间,要对低碳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确保体育用品生产制造的节能性。在低碳技术应用的同时,要对不同新型材料进行合理应用,此类材料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体育用品质量,实现体育用品生产转型。

针对体育用品销售环节的低碳建设工作,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重视程度。在具体销售工作的落实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销售规划工作,创建生产销售一体化工作模式,能够结合销售量情况制定完善的生产计划,创建体育用品库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的一体化销售理念,这样可以为体育用品销售企业节约更多成本,为低碳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低碳是如今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污染,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更多资源。基于此,在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针对体育用品产业低碳化发展要给予更多重视,同时政府部门在政策上要予以支持。针对体育产业生产制造工作的开展加强监督与管理,发现在其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尽量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

参考文献:

[1]朱利兰.从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重要论述探新时代的体育功能的延伸[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06):20-24.

[2]马庆.西安体育特色产业低碳发展研究[J].新西部,2018(26):28-29.

[3]巫文辉,周丽英.基于低碳经济论的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评《体育产业经济前沿》[J].宏观经济管理,2018(01):97.

[4]蔡卿.试论低碳经济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17(29):60-61.

[5]靳晶.低碳经济视域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7):42-43.

作者:星娟

我国体育经济分析论文 篇3: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比较早,20世纪就已经在各大囝际体育赛事中获得奖项,为我国体育事业增添了许多光彩。但是体育与经济结合的时间比较晚,直到21世纪初期,体育经济才开始逐步发展。虽然体育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我国经济带来许多新的增长点。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稳定发展阶段,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首先,我国现代化建设还未完成,只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无论是体育产业的投资还是体育产品的消费,都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潜力会被不断挖掘出来,从而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我国已经具备雄厚的技术与设备条件。过去由于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如今,这些基本条件都已具备,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资源,将其有效应用于体育经济发展。最后,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动力[1]。

2.国际体育赛事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吸引了各国游客前来观看赛事,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拉动了我国体育消费的需求,提高了我国体育市场在国际体育市场当中的影响力,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3.体育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被动接受方式,开始主动追求体育消费的质量。从实用性角度分析,人们开始将剩余资金投入到娱乐、健身、锻炼等体育方面,用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观赏性需求分析,人们不仅关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重要的国际赛事,还关注NBA、欧冠联赛等体育比赛,所以对于与这些赛事相关的体育消费有一定的需求。总而言之,我国的体育消费需求比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体制还未完善,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显得格外脆弱。为保证体育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政府在体育经济发展早期就开始介入干预,这就导致体育经济发展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比较传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经济也开始市场化建设,但是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新市场体制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市场发展。

2.缺乏复合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对体育项目有一定了解,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从运动员退役而来,只了解体育项目,但是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不了解市场运行机制,所以在经营管理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3.缺乏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较为分散,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且经营模式单一、产品类型较少、生产效率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当市场发生变化时,这些小型企业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潮流,没有开发新产品,所以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没有强大的龙头企业带领,许多小型企业根本无法得到发展,自然也不会有更多的大型企业崛起[3]。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一)在扩大体育市场规模的同时要保证体育经济发展的质量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量迅速提升,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巨大的内需拉动下,我国体育经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体育经济市场规模的扩大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规模太小,也就谈不上质量控制与结构优化问题。在体育经济市场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许多质量与结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体育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深入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体育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规范体育经济管理体系。其次,政府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对体育产业管理不要过多干预,使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自行调节,并在关键时刻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最后,出台短期政策解决现有体育经济管理问题,但是要注意政策的时效,不能将短期的调控政策长期实施,避免对体育经济发展造成持续性的不利影响。

(三)在推动大型体育企业发展时注意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打造企业著名品牌,将我国大型体育企业推向世界舞台。对此,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之间的合并与重组,组建大型体育企业,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使得我国体育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组建大型体育企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小型体育企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优点,可以为大型企业发展网络的扩散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必须将大型企业的组建与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相结合。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解决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晓微,陈俊萌.论加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4,(1):49-52.

[2] 邹师,章思琪,孙丽雯.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结构与特色[J].体育与科学,2010,(1):9-11.

[3] 孙义良.我国体育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基于體育用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实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

34-60.

[责任编辑 兴 华]

作者:强卫印

上一篇:教师节主持稿3篇下一篇:学生家长会学生发言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