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输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普通RFID标签需要贴附于金属物体表面时,金属与RFID标签之间由此产生近距离耦合效应,使得RFID天线的工作特性发生变化,进而严重影响RFID读取器对RFID标签的读取距离,甚至无法读取而导致天线失效。因此,为了保证标签天线可以在金属表面上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性能,近年来大量的抗金属标签天线被应用到RFID标签领域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速公路运输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速公路运输管理论文 篇1:

加强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摘 要】高速公路具有车道宽、车速快、检查少等特点,然而随着经济及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情况十分普遍。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入手,重点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

一、引言

最近几年来,国内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现象不断增多,对高速公路桥梁及路面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情况予以治理,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大执法力度,为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

高速公路超限运输危害十分严重,其不仅损害了公路路面及桥梁的质量,还会对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明显缩短了高速公路的使用时间,增加了运维成本。此外,高速公路的超限运输还会对整个运输市场秩序形成一定的干扰,且不符合法律法规等要求,属于一种不合法的行为。从运输安全的角度出发,高速公路超限运输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超负荷重量会对车辆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三、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原因1.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因对高速公路的超限运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涉及部门比较所,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合作不力的情况,导致高速公路超限治理工作存在推诿扯皮、此严彼松的现象,给部分车主以可趁之机。

2.运量不足,运力过剩

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货物运输车辆数目的不断增多,货运量相对不足的情况逐步显现。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广大车主及货主只能走降低运价的道路,不自觉的进入了不公平竞争的怪圈。加上,运输过程中收费项目的增加,如果不采取超限运输的方式,则会出现亏本情况。

3.与现行政策有关

当前,我国实行的通行费、养路费征收政策是与车辆荷载吨位联系在一起的,超载意味着漏缴规费,在明显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利润,这也是很多车主冒险超限运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治理策略

1.加大对广大车主思想教育力度,实现长效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运输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广大车主思想教育的力度;第二,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严禁出现钓鱼执法的情况;第三,在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立足长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模式,统筹兼顾,全面监管;第四,扩大路政管理的工作范围,有效实现全网式覆盖,并在重要路段及路口安装监控设备,同时安全专人不定时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拦截超限车辆,让车主的侥幸心理得以彻底破灭。

2.确保运输市场的规范性

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对货运税费的改革力度,对运输费用的各个款项予以合理设计,选用科学的计税方式,促进运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第二,政府部门在对高速公路运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密切结合当前国内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选用合理的方法,充分协调运力与运量之间的关系,有效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升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第三,从政策上加大对运输企业及个人的支持力度,合理规避恶性竞争情况的出现;第四,相关管理部门应对高速公路运输车辆型号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全面普及集装箱运输的方案。

3.实施计重收费方式的方式,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针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中收集方式,依据重量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有效改善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情况。如果存在空驶车辆,可以依据情况降低收费标准,对于超限车辆则依据规定提升收费标准,对于严重超载的车辆,必须要求其将货物卸载后方可通行。采用集中收费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车辆监控网络系统,有效实现对运输车辆的超限管理。同时,加大关于超限运输管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升运输企业及个人的法律意识和超限管理意识,为确保高速公路超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支撑。

4.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得以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普及使用。在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合理方式,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予以充分运用,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路面监控网络,有效实现各个路段信息的管理和共享。在高速公路超限治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还能明显提升公路超限运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众所周知,高速公路车辆超限运输管理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采取长效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监督、查处和管理,一旦发现有超限运输的车辆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超限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超限运输车辆予以严格管控,尽最大努力保护高速公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人们出行安全以及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白铭,贤红.浅谈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J].价值工程.2011(09):112-113.

作者:张艳丽

高速公路运输管理论文 篇2:

抗金属标签天线的专利分析

【摘要】 当普通RFID标签需要贴附于金属物体表面时,金属与RFID标签之间由此产生近距离耦合效应,使得RFID天线的工作特性发生变化,进而严重影响RFID读取器对RFID标签的读取距离,甚至无法读取而导致天线失效。因此,为了保证标签天线可以在金属表面上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性能,近年来大量的抗金属标签天线被应用到RFID标签领域中。本文是针对抗金属标签天线专利技术的分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项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抗金属 RFID 标签

一、引言

金属物体表面对RFID标签的影响主要有:金属表面对入射电磁波的反射作用,将会有较强的反方向电磁波也穿过电子标签,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位叠加后相互会抵消,电磁强度大大削弱;另外,读写器与RFID标签间产生的磁通量在金属表面感应涡流,同时吸收射频能量转换为自身的电场能,其方向与原来的射频场强方向相反,削弱了原射频场强的总能量。

因此,抗金属标签天线应运而生,抗金属标签天线主要是通过对标签天线与金属之间的处理或者对标签天线本身的优化来实现在金属表面上RFID标签天线的正常使用。

二、抗金属标签天线专利分析

2.1 抗金属标签天线的发展

就全球的关于抗金属标签天线的专利申请量而言,自2005年以后,申请量增长极为迅速;而我国的关于抗金属标签天线的专利申请,2008年前后申请量开始出现增长,并基本保持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申请人中66%的申请来源于企业单位,另外,高校研究所和个人申请分别占到了20%、14%。

出现大部分申请来自企业单位的原因在于,随着国外对于射频标签的研究的发展,RFID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将RFID产品的研究作为重点项目,另外,在高速公路运输管理、车辆出入管理、铁路运输监控方面,RFID系统都有这广阔的应用前景。在RFID技术的应用中,大量的标签天线被应用在金属表面或是金属物体附近,因此,随着射频标签天线应用的发展,对于抗金属标签天线的研究也随之不断进步。

2.2 抗金属标签天线的主要分支通过对抗金属标签天线专利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为了改善RFID标签在金属环境下的读取情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增加标签天线与金属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避免金属表面造成的反射波对工作电磁波的影响,天线的性能得到保持,常用的增加距离的技术手段有:利用支撑装置将RFID标签垫高、设置RFID标签与金属位于装置不同部位等,另外,还可以调节标签天线与金属部件之间的距离,当天线与金属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调整为0.25λ时,金属表面造成的反射波和工作用电磁波将同向叠加,天线的性能将得以改善。

第二,在RFID标签上设置电磁干扰抑制材料,通过电磁干扰抑制材料可以排除金属带来的电磁干扰,从而实现RFID标签天线的抗金属性。常用的电磁干扰抑制材料包括吸收材料,也可以叫做抗金属材料。

第三,为了降低抗金属RFID标签的成本,将金属作为RFID标签天线的一部分是实现标签天线抗金属性的一重要手段。首先将金属体作为天线的接地层来使用的天线,应被考虑为金属体附着型标签天线;其次可以将金属作为天线臂或是天线的边界条件考虑,不仅不增加标签天线的制作成本,还可以优化天线的性能,实现抗金属性。

第四,标签天线的读取距离直接和天线阻抗和芯片阻抗的匹配程度相关联,而金属对于标签天线的影响作用恰恰在于破坏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之间的匹配,因此,调节标签天线的阻抗来实现与标签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是抗金属标签天线的重要手段,也是抗金属标签天线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抗金属方法。

三、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抗金属标签天线专利在全球以及在中国的申请情况,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几种RFID标签天线抗金属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抗金属标签天线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艳芳 梅金燕

高速公路运输管理论文 篇3:

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在道路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财务内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财务内控,可以有效避免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发生,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推动道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来看,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财务内控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管理机构的内控意识还不强,严重束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本文先分析了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意义,然后指出了道路运输财务内控面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财务内控;道路运输;应用

在我国道路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阶段,高质量的财务内控在保障道路运输事业稳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不注重道路运输各个细节的管理,以至于道路运输管理中存在许多风险,影响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发展。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财务内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将财务内控贯穿落实到道路运输管理全过程中去,进而更好地规范管理行为,改善管理环节,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1.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应用财务内控的意义分析

在道路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有助于道路运输事业的更好发展。但是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制度因素等,影响到道路运输管理效率,进而会给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带来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也决定了道路运输财务内控的重要性。财务内控就是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保证会计资料合法、完整、真实的一种管理活动。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应用财务内控,对内部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不仅可以有效协调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改善内部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会计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创造更好的效益[2]。

2.道路运输管理中财务内控存在的不足

2.1财务内控意识不高

有效的财务内控有利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内控意识比较低,重发展,轻财务内控的观念依然存在,在这种观念的诱导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就会忽略财务内控,造成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变得有名无实。由于领导层不具备内控意识,就会导致下属对自身行为不管制,对领导层制定的决策的实施抱着敷衍的态度。

2.2财务内控机制不完善

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现阶段,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所应用的管理机制建立时间比较早,只适用于早期,而伴随着时代的将进步与发展,道路运输管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财务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新要求,但是我国道路运输关机机构却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对管理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至于财务内控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到财务内控作用的发挥。

2.3内控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内控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对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的要求。然而就目前来看,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许多工作人员借助职位的便利,谋取私利,中饱私囊,从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中马虎大意,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办事,从而造成财务信息失真,无法真实反映道路运输实际情况。

3.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财务内控与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做好财务内控工作,可以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财务内控,为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1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经营环境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管理内容会增多,风险因素会增多,而要想推动道路运输事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就必须重视起财务内控,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意识。一方面,管理机构要将财务内控上升到战略高度,加大宣传,提高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使其具备内控意识;另一方面,将财务内控理念贯穿与道路运输管理整个活动,强化财务内容管理,进而更好地规范财务工作,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财务风险[3-4]。

3.2健全财务内控管理机制

制度是一切工作有效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只有建立起与道路运输管理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和约束财务行为,提高财务内控的有效性。首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结合实际,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明确财务工作流程和程序,从制度层面对相关行为作出规范,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次,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实现事前、事后、事中的有效结合,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再者,落实责任制,明确道路运输管理中的权责利关系,将相关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身上,进而内控质量[5-6]。另外,落实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投入到财务内控工作中来。

3.3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工作人员是财务内控风险的主要因素,如果工作人员不熟悉规章制度,管理能力不强,就会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影响到财务内控质量和效率。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注重工作人员的培训。首先,强化工作人员对相关管理制度的学习,使其了解制度要求,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其次,强化工作人员能力的培训,结合财务内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管理能力;再者,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为财务内控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5]。作为管理人员,更要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使自己能够胜任财务内控工作的需要。

3.4推进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

传统管理模式下,道路运输机构各部门各自为政,严重影响到了内部信息的共享,阻碍了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现行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范围、内容不断增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迫切需要改进财务内控方式。信息化时代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推进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进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道路运输各部门有效的联系起来,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手段,对财务工作进行动态监管,从而促进财務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7-8]。另外,在推进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注重工作人员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并做好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财务信息完整、真实。

4.结语

综上,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实施财务内控,有助于内部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财务风险,带动整个道路运输的稳定发展。基于财务内控的积极作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建立起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推进心下忽建设,从而为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力条件,推动道路运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付运宏.分析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8):277-278.

[2]薛丽洋.浅谈道路运输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建议[J].甘肃科技,2018,34(21):104-105.

[3]张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大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32-33+35.

[4]丁国琼.探究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8(02):45-46.

[5] 于喜刚. 浅议道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完善[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14):88-89.

[6]李慧敏.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57.

[7]王萍.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策略[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26):30-31.

[8]苗卓. 浅谈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与优化措施[J]. 会计师, 2017(10):55-56.

作者:杨信颖

上一篇:体会(精选2篇)下一篇:中外银行信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