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管理制度骨科护理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隨着医学技术水平的稳定发展,骨科护理工作也更加成熟和完善。但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骨科护理依然存在潜在隐患。针对以上作者阐述目前在骨科护理中存在着的问题,并给出对应措施,最后阐述了骨科未来发展的前景。【关键词】骨科护理;护理安全;对应措施;发展前景1我国现状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人员管理制度骨科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员管理制度骨科护理论文 篇1:

浅析提升骨科护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提升骨科护理质量的有效策略。方法: 结合本院骨科工作实践,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规范骨科护理工作的策略。结果: 骨科护理质量的提升,需要借鉴风险管理方法,降低护理风险,保证骨科护理安全,提升骨科护理质量。结论:提升骨科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骨科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骨科护理;质量提升;有效策略

骨科是医院系统的重要科室,骨科护理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骨科护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情况,由此可知,骨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骨科护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提升自身护理技能,总结护理经验,探索骨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护理方案,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升骨科护理质量。

1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不善:现阶段,我国各级医院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从业标准,护士的学历有了整体提升,但也应看到,护理人员队伍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一般而言,护理人员时常是超负荷工作,这难免对护理工作形成不利影响。有些医院缺乏对护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对护理工作督查的力度不够,加大了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质量监管工作不利,这都是威胁护理质量提升的不利因素。

1.2对潜在风险预见和估计不足:骨科患者病患的产生,很多都带有突发性因素,如果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经验贫乏、预见性不足,将使护理操作不当或不规范,极易带来安全隐患,增加了医疗护理的潜在风险。以对车祸所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为例,很多护理人员仅关注于患者肢体肿胀、畸形、出血等骨科创伤类症状,却忽视了颅内缓慢性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症状。

1.3患者方面的不利因素:护患隔阂和护患矛盾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有患者因素所引起。一般而言,骨科患者的伤情复杂、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受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心情烦躁;患者文化程度存在差距,个人素质和年龄、习惯也有所不同;患者还存在对医院的制度、办事程序、所做检查等往往存在不满意的地方,这都加大了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难度。

2提升骨科护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2.1将培训与安全管理并行:每年都对45周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对其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护理技能进行强化,增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后进行严格考核,对于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再次进行强化训练,以确保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尽力为护理人员创造外出学习机会,鼓励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激励他们进行科研创新,为骨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骨科还依据科室特点,制定了《创伤骨科病房工作制度》、《创伤骨科护理事故防范措施》、《当班护理人员职责与流程》等诸多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加以规范和引导,使骨科护理质量监管工作有序进行。

2.2护理人员的相互带动:骨科护理的每个环节都关乎护理质量,为了实行细化管理,本科室专门成立了质控小组,成员由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师组成,实行质控员定期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的监管制度,对于检查中的个体问题,及时与当事人接洽,对于检查中的普遍性问题,在科护士会议上指出,并集中商议解决策略。护理人员的相互带动,使医院规章制度得以落实,护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得到提升,预见性思维能力得以加强,潜在安全隐患被及早发现和处理,召开骨科安全分析会,查找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对医院护理手册进行相应调整,以保障骨科护理工作在融洽的氛围下进行。

2.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与人沟通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骨科护理人员应发扬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加强心理培训和沟通技巧训练,成为与患者沟通的高手和心理护理的行家,从而提升自身护理水平。护士应对患者做个性化分析,对患者的受伤原因、治疗情况、病后情绪等做全面的了解,掌握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真诚和患者沟通。不但如此,还应将宣教工作和沟通工作并举,将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相结合,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和因事而异,杜绝护患隔阂和护患矛盾的发生。

2.4有效改善住院环境:对于广大住院患者而言,医院就是他们临时的家,如果病房不能给患者安全、温馨的感觉,将不利于治疗活动的开展。为了营造更好的住院环境,必须对医院、病房的布置、医疗设施的放置、生活用品的摆放等都加以注意。这些工作的施行,应从安全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努力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

3结论

骨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需要整个医院、整个科室的人都付出努力。大量的护理实践已经证明,对患者实行人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对患者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于突发的异常状况施以应急措施,对患者实施规范有效的护理,能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有助于提高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芝;宋丽娜;陈萍.骨科护理中常见护患纠纷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4期

[2]王丽华.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07期

[3]龙厚积;李春亮;王大伟.影响骨科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活动的因素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2期

作者:谭小琴

人员管理制度骨科护理论文 篇2:

阐述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对策和未来发展前景

【摘要】隨着医学技术水平的稳定发展,骨科护理工作也更加成熟和完善。但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骨科护理依然存在潜在隐患。针对以上作者阐述目前在骨科护理中存在着的问题,并给出对应措施,最后阐述了骨科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骨科护理; 护理安全; 对应措施;发展前景

1我国现状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护理问题。

1.1 护士的业务水平较弱

护士的业务水平较弱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而言,护士大多比较年轻,缺乏临床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助; 在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又不能正确地为病患制定出合适的护理方案。很多护士还存在着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和护理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以及对骨科护理业务不熟练,手法生疏,技术不过硬,不注重学习和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应变能力差等问题。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各医院都应组织护士进行整体的培训,组织模拟治疗来增加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还要特别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护理技巧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

1.2 医院制度的欠缺

许多医院关于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欠缺,这使得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监控不到位,许多护理措施也就得不到落实。一些护士不按照医院里的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常常擅自隐瞒、处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失误。

对策: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护士在护理的时候有章可循。做到“三落实”,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三落实”即指: 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监督落实。只有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性的制度管理,切实地监督检查,才能保证在医护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1.3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的欠缺

骨科护理不同于其他护理,呈现出患者急症多,合并伤多; 特殊检查多; 各种牵引治疗多; 骨科疾病病程长,护理工作繁重; 术前皮肤准备工作要求严格等特点。所以这就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来护理病患。有些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仔细、不及时; 护理记录也不完整、不准确,缺乏连续性,千篇一律,应付了事,书写不规范,记录不认真; 对待病患及其家属的态度冷漠,语气生硬,缺乏与患者必要的沟通。

对策: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一定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和改善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转变服务理念,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心患者,体贴患者,注重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其次,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关注,按要求定时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作好记录,如发生病变,及时上报处理。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最后,规范工作记录的书写,完善护理记录的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单作为客观性病例资料,将起到法律依据作用。护士应该重视工作记录的书写,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准确、规范、真实地记录患者的情况。

1.4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欠缺

健康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息以及增加疗效达到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作为卫生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主要渠道,经常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骨科护理人员可针对骨科疾病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对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可采取讲授法、书面的方法,也可以亲自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动作示范,指导病患学习自我护理的方法。

2骨科护理发展前景

目前整体护理已在各国普遍开展, 如在日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一切由护士承担。其护理以心理、社会及生活护理、健康宣教为主。但我国目前的护理仍未摆脱以疾病为主的护理模式。因此, 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将是21 世纪护理改革的方向。近年来, 一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 护理观念不断更新, 因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将成为提高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将成为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护理将会得到进一步实践。骨科病种复杂, 治疗方法各异, 康复时间长, 因此, 在骨科整体护理中需要慎重、准确地运用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并联系病人的实际,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相信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开展将会使骨科护理的发展揭开崭新的一页。

远程医疗是21 世纪的一场新兴的信息产业革命, 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 ) 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 已经在一些生物医学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骨科的康复训练中将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结合起来, 进行远程虚拟康复(Telerehabilitated Virtual Reality ) 已成为可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在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治疗骨科疾病,才能把骨科护理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远程虚拟康复训练系统在骨科术后护理的应用, 将会使患者康复训练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使得训练时间缩短, 训练效果更为显著。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可以预料, 我国骨科护理的发展将会以更快的脚步向信息化迈进。

参考文献

[1] 胡先荣,骨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询,2009年10 月,01( 5) : 166。

[2] 郑筠,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15) : 112 - 113。

[3] 苏敏,骨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首都医药,2009. 9( 下) : 14

作者:霍丽平

人员管理制度骨科护理论文 篇3:

提高骨科护理水平,完善医院护理制度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骨科护理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后,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骨科护理还是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本文主要是探讨目前在骨科护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骨科护理; 护理安全; 对应措施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骨外伤病患日益增多,而且常为多发性、复杂性外伤,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伤和多脏器伤,这无疑是给现代骨科护理增加了难度,所以随着骨科住院患者的日益增加,患者病情的日益复杂,这就对骨科护理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医院中的骨科护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目前,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有:

1 护士的业务水平不过关

护士的业务水平的不过关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而言,护士大多比较年轻,缺乏临床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助;在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又不能正确地为病患制定出合适的护理方案。很多护士还存在着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和护理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以及对骨科护理业务不熟练,手法生疏,技术不过硬,不注重学习和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应变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医院都应组织护士进行整体的培训,组织模拟治疗来增加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还要特别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护理技巧的培訓,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

2 医院制度的不完善

许多医院关于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这使得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监控不到位,许多护理措施也就得不到落实。一些护士不按照医院里的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常常擅自隐瞒、处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护士在护理的时候有章可循。做到“三落实”,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三落实”即指: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监督落实。只有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性的制度管理,切实地监督检查,才能保证在医护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3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骨科护理不同于其他护理,呈现出患者急症多,合并伤多;特殊检查多;各种牵引治疗多;骨科疾病病程长,护理工作繁重;术前皮肤准备工作要求严格等特点。所以这就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来护理病患。有些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仔细、不及时;护理记录也不完整、不准确,缺乏连续性,千篇一律,应付了事,书写不规范,记录不认真;对待病患及其家属的态度冷漠,语气生硬,缺乏与患者必要的沟通。这些都是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医院首先一定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和改善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转变服务理念,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心患者,体贴患者,注重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其次,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关注,按要求定时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作好记录,如发生病变,及时上报处理。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第三,规范工作记录的书写,完善护理记录的管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单作为客观性病例资料,将起到法律依据作用。护士应该重视工作记录的书写,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准确、规范、真实地记录患者的情况。医院应该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还要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定时地检查工作记录的记录情况,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帮助护士提高工作态度。

4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

健康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息以及增加疗效达到健康的目的⑤。健康教育作为卫生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主要渠道,经常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骨科护理人员可针对骨科疾病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对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可采取讲授法、书面的方法,也可以亲自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动作示范,指导病患学习自我护理的方法。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在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治疗骨科疾病,才能把骨科护理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胡先荣,骨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询,2009年10月,01(5):166

[2] 郑筠,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112-113

[3] 苏敏,骨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首都医药,2009.9(下):14

[4] 何奇志,骨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华医护杂志,2006,03(04):340

[5] 赵阳立,朱美玉,王素珍,李秋杰主编,骨科临床护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

[6] 任连英,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09年7月,6(21):110-111

作者:李建新

上一篇:纪委监察工作总结下一篇:母婴同室感染预防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