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封闭因素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不同的客观条件在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动态化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所有客观条件都具有一定的復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等性质和特点,也正是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是那么的迅速,其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封闭因素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封闭因素论文 篇1:

经济欠发达地高等职业园区师资源共建享策略研究

摘 要: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中的关键因素,高校的扩招使得学校长期处于师资短缺状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呼和浩特高职园区为例,分析了造成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对园区内实行师资建设整体统筹、共建共享,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高职园区;师资;共建共享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国务院及多个部门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多个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文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大篇幅对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规划.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区投巨资建起了职业教育园区.但从全国范围看,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纯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这种差距不是办学硬件的差距,而主要是办学机制的差距,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理念方面.

人才的流动激活了国家的经济,但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压力变得更加巨大.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示范(骨干)院校”拔尖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拔尖建设、“双高计划”拔尖性建设等建设计划.这些项目极大的提升了骨干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但同时也使得优质师资向少数院校集中,给其他院校的发展造成等了一定的困难,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解决职业教育优质师资短缺,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师资共建共享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优质师资短缺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呼和浩特职业园区建设为例,对师资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呼和浩特高职园区于2007年开工建设,是集文化、教育、经济服务为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园区.目前已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入驻,所设的专业涵盖了化工、建材、机械、电气、信息、金融、管理等领域.呼和浩特高职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三个高职园区之一,位于自治区首府,它的建设与发展对自治区职业教育起着示范作用.

1 高等职业园区师资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园区建设,是一个地区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的核心,优化师资资源配置,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费的短缺,各校进行全学科配置优质师资困难极大,因此,在职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施行师资共建共享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1.1 可以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

呼和浩特职业园区目前有六所院校,在校生6万余人,六校专职教师2500余人,园区总师生比为1:24,已超过了限制招生的红线,教师总量严重不足.由于各校教师管理均处于独立状态,各校均须配备基础学科、思政等课程的教师,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呈现结构性短缺与过剩问题.而通过师资共建共享,可以优化职业园区整体师资配置.

1.2 可以解决高层次优秀人才短缺问题

高层次人才助推学校发展,但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学校发展的成本.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吸引优秀人才,往往许以优厚的待遇,引进成本甚至比发达地区还要高.每一个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背后都是巨额的工资、福利、住房等支出,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通过职业园区师资共建共享机制进行统筹,减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可以用有限的资金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1.3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师资队伍共建共享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性、适应性、实践性、大众性、中介性、终身性等其他特点[1].其中,职业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所体现的是职业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和技能性,其目的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对师资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培养知识复合型的教师又需要较长的时间,但通过校际合作师资共享组成知识复合型教学团队,可以迅速扭转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现状.

2 高等职业园区师资共建共享的制約因素

2.1 主观意识方面的制约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隶属关系限制了园区内的校际合作,近些年虽有改善,但仍然是阻碍职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

第一,弱化了学校管理者的合作意识.职业园区内的院校隶属于不同的办学主体,本学规模、经费划拨渠道不同,各校需向各自的办学和投资主体负责.以呼和浩特职业园区为例,园区内的六所院校中,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隶属于呼和浩特市政府,其他五校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这种归属观念、等级观念给合作制造了障碍.

第二,限制了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意识.政府投资建设高职园区的初衷,就是为了形成合力,推动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入驻园区的学校分属不同上级单位,学校的发展建设缺乏统筹,使得一些院校失去了获得国家投资的机会.例如,呼和浩特职业职业学院是园区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强、教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但在“升本”、申请“示范(骨干)院校”、“双高计划”等建设项目过程中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屡屡失利.

2.2 师资管理制度的制约

传统的师资管理是封闭的,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方面,虽有专业侧重,但整体上讲的是一个“全”字.独立的师资管理体制所固有的封闭性,不仅阻碍了师资的共建共享,同时也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上述报道证明师资互聘是可行的,并且是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有效方法.呼和浩特高职园区面积仅为4km2多,实行师资互聘,在地理空间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在各校均已实现人事管理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跨校教师发展管理平台,可以在教师授课、教师培训、教师引进等方面实行园区内统筹,可以优化整体师资配置,避免重复引进,实现效益最大化.

4.3 学分互认

学分互认是师资共享的另种形式,需要高职园区内各校在学籍学分管理上进行对接,可参考“学分银行”运作方式来实现.“学分银行”最早出现于美国,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6].2010年被引入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被认可和推行.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第八条“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7]让近年热议的“学分银行”再次升温.在高职园区内推动“学分银行”,实行校际学分互认,不仅可推动师资共享,同时也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现“一专多能”“多能一身”.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学生由于专业问题而厌学、无法转专业等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风,最终实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的目的.

5 结语

师资共建共享,是优化高职教育园区整体师资配置的最佳方法之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在优化师资结构的同时,可以最大化地降低师资队伍建设成本,所节省的经费一方面可以从其他方面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形成人才的良性循環.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学校领导只有广开思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小碚.职业教育导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8.

〔2〕段向帅.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成效与发展策略——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75-79.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OL].http://old.moe.gov.cn/,20061116/20191120.

〔4〕河北九高校互聘教师[J].教书育人,2003(16):2.

〔5〕光明日报.京津冀将启动教育对口帮扶项目[OL].http://news.gmw.cn/,20170218/20191120.

〔6〕百度百科.学分银行[OL].https://baike.baidu.com/,20191120.

〔7〕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OL].http://www.gov.cn/,20190213/20191120.

作者:李爱萍

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封闭因素论文 篇2:

优化北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一、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不同的客观条件在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动态化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所有客观条件都具有一定的復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等性质和特点,也正是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是那么的迅速,其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解决这些复杂的客观条件,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阻碍因素的制约作用,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环境恶劣。北疆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也相对脆弱的黄土丘陵与地势比较险峻的山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破坏程度严重,一方面有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另一方面是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自然灾害的问题也是特别严重。在一些贫困的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生存所带来的压力使得人们不计后果的对生态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式开发,由此所带来的就是: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的地区更深的陷入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贫困程度进一步加剧的恶性循环当中。

2.思想观念落后。人类发展的长河当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往往会主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会泯灭人们所具有的进取精神,使人们会依赖一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生活节奏当中,这更会阻碍人类的进步,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所处的环境地处在偏僻、交通不便的边远区域,其不仅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和外界缺乏着一定的联系,信息也是相对闭塞;与此同时,居住在那里的平民受不同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间接的导致并强化了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的封闭和思想观念的守旧,更别提先进的思想会占据居住在此处人民的思想。因此,在这些落后的观念和各种保守的思想下,西部民族地区现代文明的扩散受到了极大地阻碍,这一结果限制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北疆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然而其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小,但其缺乏一定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得所具有的产业素质较低;第三产业的增长缓慢。

4.人口素质较低。北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较低,教育水平落后,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等客观的因素更是直接影响了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的层次与质量,这种制约也直接的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势资源

1.丰富的生物资源。北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区域,然而西南地区互补性的是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条件,这就使得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相应的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物资源结构。而且我国所拥有的5个牧区,其全部也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因此北疆民族地区具有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只要这一潜力被挖掘出来丰富的生物资源就可以给这一地区带来福音。

2.丰富的能源资源。虽然北疆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但是其形成的丰富矿产资源却是一大潜在财富所在。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有利的因素为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动力保证,而这一优势是其他地方都不能匹敌的。

3.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北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这里所拥有的冰川、高原湖泊、草原等自然景观绝大多数都是分布在北疆民族地区。而且,北疆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此区域的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封闭发展过程中,更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自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民俗和民情,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人文旅游资源。这里所形成的这种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效的相结合,更是给北疆民族地区无形的提供了潜在的旅游资源。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1.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于边远的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想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完美结合,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逐步的去实现发展观、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改变;第二,不断在全国范围内退耕还林的举措之下,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的力度,去尝试修复已经严重受损的生态系统;第三,及时的采取轮牧、禁牧等有效的措施去恢复、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努力的去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创新思维。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多方面各种因素的限制,大体之下形成了一种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势。因此,为了树立开放的意识,努力去转变观念,并鼓励创新是必须所要做的事情,努力做到冲破狭隘的地方意识,并在良好的政策方针下大力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积极的去营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一系列新观念和新思维,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消除落后的生产观、经营观和消费观,让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同步,发展优势较强产业的同时构建比较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

3.发展现代农牧业,实行多样化经营。依据当前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地应该因地制宜,利用本身的有利优势,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去加强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田和草原的基本建设,努力实现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作为我国比较传统农牧区的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这里所拥有的农牧业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特别适合发展多种经营型的农业。

4.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从地理位置出发,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地缘上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国土相邻,地理位置相当的有利。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会使得北疆民族地区与邻国或从邻国转口进行外贸比内贸运输距离更短,相应的成本也会更低。在漫长的北疆民族地区所接壤的边境线上,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交流的历史非常悠久,自古代以来早已形成了许多通商的传统贸易通道和口岸。这些口岸无疑是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突破口。

5.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在地缘和人缘的优势基础上北疆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可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景点的建设,并重点的抓好世界级、国家级的人文遗产和风景名胜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着力举办一些新旅游项目的同时去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旅游商品的发展,并大力发展本地所具有的较高工艺水平标准和地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土特产等旅游商品,去不断地大力开发本土的旅游产业。

6.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鼓励科技制度创新。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一个有利的突破口,坚定不移的去确立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去加大对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点扶持,依照全国的教育方针严格的去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同时,另外想要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制度的创新是离不开的一个因素,加强先进科技的运用,使先进的科技为发展生产助力,并利用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去引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和生产组织的有效变革。

四、结语

北疆产业的结构优化会对北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同的意义,其在大的战略方针下对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本质上说,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应该着力体现在:适应缩小北疆与内地地区的发展差距上的同时,去在追赶型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努力的去发展经济,依照这一思路和北疆产业结构特征,北疆的产业结构优化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去统领全局,并在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之下,不断地去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本地的战略,不断围绕提高产业的层次,提高社会效应和环境的效应,着力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并着力的去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

作者:马哈巴尔?努斯甫汉

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封闭因素论文 篇3:

上一篇:中心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