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德育健身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中小学学校体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以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等融合德育教育为路径,提出了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竞赛,加强体育教师德育教育的文化素养以及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全方位的对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进行宣传的相关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德育健身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德育健身论文 篇1:

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每个历史时期中,体育德育教育除完成传统的德育任务外,无不反映出各时代的特点,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单一的传统德育观念教育,九十年代的开拓进取精神的培养,新时期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融入。德育只有与体育有机地结合,符合时代的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教育过程,德育在不同的时代为各阶级的政治服务。

体育是以锻炼身体为基本手段,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人们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受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的约束,为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

德育和体育的关系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讲是紧密相关的,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一个教育体系。体育把学生引入一个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人际交往领域,他们相互接触,共同协作,培养竞争意识,此时,他们的思想品质会从行为举止中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精神,而且能提高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诚实、睿智、勇敢、进取的心理素质,对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二、体育德育的意义

1.德育的现实意义

德育是体育教育的思想核心,而体育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供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教师通过情感交流、树立道德榜样,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并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激励其奋发向上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德育教育左右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教师必须遵从德育的现实性。每个时代德育的目标、任务虽不尽相同,但它是国家教育所需、民心所向,是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相一致的。特别在当前,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创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2.德育的思想意义

德育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有教育形式,它依靠社会舆论、内心的信念和传统习俗所维系,并以善与恶、美与丑、公与私作为评价的原则规范,是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在他们处世接物、为社会服务时体现出来。德育起到调节人才,培养、检验人的道德水准的作用。

3.德育的必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品质教育已成为所有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组成了有效的教育网络。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按照国家目前的有关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参加体育活动1小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阳光体育”活动之中都贯穿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和任务。由此足以说明品德教育在新时期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重要性。

三、体育教学中对德育影响的主要因素

1.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很大。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场地进行,不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身体锻炼任务。在酷暑中,教师站在烈日下,带领学生活跃在操场上;在严冬里,教师顶着凛冽的寒风,陪伴着学生在跑道上疾奔。艰苦的自然环境给德育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学生进行着抗争、磨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审视自己,从而发生质的转变。同时,教师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学生的德育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当前的社会,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各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和参与的方式。

2.纪律约束的影响

体育教学课堂大、人员多、队伍散,因而组织难度大。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学生一要知道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的安排,如超越教学许可的范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将会受到谴责,对己对人都不利;二要服从教师的权威,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样可以获得教师的爱护和集体的支持,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统一管理尺度,一视同仁。

3.榜样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和听取动作要领讲解来接受理论知识,并通过自己的身体练习来实践体会。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感知对象,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道德风范、人格力量和专业水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观察,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模仿教师的道德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

4.内容的影响

体育课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在理论课上,学生通过听取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提高正确的思想品德认识水平;通过学习体育史,能够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实践课上,学生通过身体锻炼,能够懂得磨练意志品质的必要性;通过对规则的了解和学习,能够知道应该如何遵纪守法,遵守体育道德。教师还可以有的放矢地选用教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长跑,能磨练学生的意志;篮、排、足球,能使学生懂得通过彼此的默契配合,反映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5.比赛的影响

体育比赛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检验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德育有促进作用。在比赛中,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非常强烈,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容易释放自己的感情,能够意志坚定地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此外,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维护体育道德,在和谐氛围中和规则的约束下,思想境界会得到净化和升华。

新时期学校仍然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复合型人才的主要场所,把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中,是每个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体育教师应深入进行体育德育研究,以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其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修心、养性。当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可片面地强调德育教育,更不能违背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而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努力完成新时期体育德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健康快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作者:鲁中良

体育德育健身论文 篇2:

中小学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中小学学校体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以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等融合德育教育为路径,提出了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竞赛,加强体育教师德育教育的文化素养以及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全方位的对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进行宣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德育教育 路径

党的第十八大中首次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强调了品德在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又一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我们国家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为了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根本任务,德育教育在当今中小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德育也是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中,体育与德育是并肩发展的,习近平主席也在讲话中强调“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体育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抓手”。本文是对中小学体育教育如何与德育融合以及促进路径进行研究探讨。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

1.德育与德育教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规划的,有目的的对社会群众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加以影响的活动,包括社区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意识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体育、智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对学校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2019年教育部推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指南中明确的指出了德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认同,理解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政治素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内在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除此之外,工作指南还明确划分了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学段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以及具体的要求。

2.体育和学校体育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智力和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机能提高和技能形成等规律,达到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为人们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为此,国家也制定了很多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的政策和计划。比如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修订)总则第二条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中包含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其任务与德育教育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

二、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及融合路径

学校体育的目的及任务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体育运动是最好的实践来帮助中小学生生来促进道德品质的完善。德育的所包含的内容: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的教育都可以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实现。

1.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中小学学校体育最直接的实施途径就是体育课的教学,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老师通过在体育课上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增强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精神。体育运动中所展现的体育精神无处不在,在实践中表现为热爱自己的祖国,敢于拼搏,敢于奋斗,不畏艰难、追求理想和卓越,公平的与他人竞争、自信乐观,顽强的团结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在体育课教学中将体育精神与德育教育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教育相融合效果会事半功倍。

2.运动队训练与竞赛中的德育教育

中小学组建各项目运动队,如团体项目中的篮球,排球等能够帮助培养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运动,在训练和竞赛中遵守项目制定的竞赛规则,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中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在大型比赛中,仪式感是贯穿整个比赛的始终,在赛前通过升国旗奏国歌来培养开场比赛的仪式感,例如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礼仪规范,运动员在进入道场后,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鞠躬礼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以及对教练的尊敬;在比賽中,乒乓球运动员会按照比赛规定擦汗,休息以及出现意外球时向对手说抱歉并举手示意;在比赛后无论输赢与对方教练运动员进行握手,颁奖典礼穿着代表自己学校的服装。在每一项体育比赛中,通过仪式感学习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集体荣誉感以及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

3.早操和课间操的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课业压力以及升学压力较大,同时学校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导致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奏国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早操和课间操加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固定时间的清晨慢跑,课间做,通过这些活动微微出汗之后分泌的多巴胺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业压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常年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也会更加的自信乐观,坚持和勇敢。

三、促进校园体育与德育融合的建议及措施

1.加强中小学课程改革

各中小学需要对学校体育的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改革,并在教学目标的方向上提出具体的要求。首先,对体育课内容中的每一个运动项目增加德育教育内容,增加课堂中比赛的时间,根据德育的内容对比赛规则进行创新,多增加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及团体项目的学习,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团结互助,磨练意志品质为目标。其次,为效果达到最佳,学校需要提升体育课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从时间上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等。此外,中小学校园需要积极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鼓励中小学生多多参与运动,让中小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和感受集体凝聚力,遵守规则,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体育文化的传播。

2.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竞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中小学应该要举办各种校园体育竞赛,如大型的校运会,单项比赛,团体比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实践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友爱、拼搏奋斗,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

3.加强体育教师德育教育的文化素养,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的益处已毋庸置疑,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人,因此,对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德育教育的学习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必不可少,体育老师也应该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仅仅只专注在在体育课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要增加对德育内容的理论知识学习,对如何在体育课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行课程创新,不断探索新型的体育课程道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4.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全方位的宣传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

新媒体的运动可以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发展,各中小学利用学校的微信公共平台,网站。宣传栏,黑板报,横幅等在中小学的校园里对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进行全方法的宣传,也可以定期的对学校校内有体育特长的同学进行宣传和报道,展现身边同学的体育精神风貌以及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观,积极向上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各中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体育明星进校园进校开展体育活动,利用体育明星的奥运精神和体育精神扩大体育在校园的影响力,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通过建立学校体育文化特色标示,如学校吉祥物,学校队服等文创用品,将体育文化深入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将体育精神与校训结合起来,提出相关口号,促进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

[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修订).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9.

[4]季浏,马德浩.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2019年(第39卷)第3期Vol.39,No.3,3-12,2019.

[5]张铁民,王靖涵.青少年体育精神培育与实施路径选择(J)2016年第4期.

[6]李储涛.身体德育:学校体育的德育起点.上海体育学院学,2012(6).

[7]马瑞,俞继英.美国青少年体育精神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學报2007(6).9.

[8]彭蕾.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教育与管理」2016(7).

[9]德育与德育教育,百度百科.

[10]学校体育,百度百科.

作者:白德勤

体育德育健身论文 篇3:

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摘 要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的传授和功能的发挥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效地发挥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能够切实地健全学生的人格,反映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本文对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德育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实现优化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具体对策,使今后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中德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学校体育 德育功能 现状 路径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又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如何把体育与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体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是体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与作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仍是体育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任务之一,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研究和在教学中有效落实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学校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学校体育中德育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了加强实现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的具体路径,希望学校体育在德育发挥更好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的概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工作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为直接目的,培养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可见,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德育的作用,它使人们在精神领域找到了方向。德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兼顾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的、按照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而作为德育载体的学校体育在德育功能方面同样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学校体育与德育功能目标有其一致性,学校体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等;学校体育可以在教育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政治导向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观念融入其中,使受教育者在精神领域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与德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体现了体育和其他学科有互通性和渗透性。

二、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学校体育的功能更多局限于强身健体,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单一强调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健身功能,是与我国现在的教育理念相脱节、相背离的。新课程改革后,国家对体育的道德功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想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特别是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一系列精神品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阶段,人们一直存在着重知轻体的思想,体育在学校所有科目中的位置仅属于副科,学校体育的地位、课时数量、体育教师数量等明显置于其他文化课之后。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体育课教学场地开阔,学生必须按照课堂口令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内容,体育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纠正,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第二,体育游戏在要求的条件范围内进行操作,教师给予引导,以加强学生对规则的重视,从而养成规则意识。第三,在竞技项目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规则,这种比赛规则使每一位学生在公平竞争的道路上前行。这些不仅是学生本应具备的素质,更应该转化为学生今后身处社会的道德素质。然而,这种表现出来的道德内容不能完全反应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全部功能、作用和价值,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体育教师就规则教规则,就纪律教纪律,而没有真正对学生施加更加深层次的道德内涵引导和教育;第二,许多教师对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内容中隐蔽性的道德素材和内容挖掘深度与开发策略不够;第三,不能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破坏性道德行为和内容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得广大学生不能内化到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中去。

三、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核心要素

1.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平台,是完成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国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往往是通过重大的体育比赛而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人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体育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而学校体育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体育比赛情节和实践环节,通过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这种情感,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用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更为直接地体会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现实感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比赛、参与比赛等形式,诠释自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这正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2.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

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丰富,既包括了体育法律法规,也包含了许多体育规则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体育游戏或者体育比赛,自然会存在许许多多的规则限制和约束,学生必须在这些规则和要求范围内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参与,并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规则意识本身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学生在课堂上这种品质的养成自然会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带来影响。因此,遵守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法律法规和规则,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

从体育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体育是借助参与者的身体作为媒介,培养参与者的德、智、体、美等的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通过体育锻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既可以塑造学生的体型,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通过体育学习中的锻炼和比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冬泳可以适应寒冷的自然环境,耐力跑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等等。

4.集体主义和合作意识

体育是以集体形式来进行教学的一门特殊性课程,可以深刻地诠释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体育游戏内容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游戏的本质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团体性的活动中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以集体的利益为中心,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最后的目标。因此,体育游戏和各种球类运动等集体性参与项目,都是对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最好诠释。

5.审美意识和健全人格

体育具有一种塑造美的属性,体育欣赏就是体验美的心理过程,可以实现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体育本身蕴含着形态美、运动美、精神美等内容和形式,而体育欣赏可以使人在体会美的同时得到放松和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体育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体育课堂上的队列训练,培养学生守纪律、尊师长的良好品质。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树立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四、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1.加强学校体育硬件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体育教育中德育功能的物质保障。要实现学校体育政治功能的路径优化,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学校和相关体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实现学生想去运动场、愿意去运动场锻炼的主动性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才能感受到体育环境的美,才能调整文化学习所带来的压抑情绪,才能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中实现体育兴趣的培养。

2.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和体育相关制度建设,为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提供政策保障

体育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许多德育的精神文明内容,对于人类道德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现体育功能和目标,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作为政策性保障。针对当前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位置和边缘化趋势,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设立完善的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体育开展规章制度,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通过组织机构的完善和优化,对参与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确保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制度建设,把制度作为教育的保障,也将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情况作为制度考核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与价值真正实现。

3.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提供人才保障

体育师资队伍是实现体育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和关键者,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和整体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程度,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加大力度建设体育教师队伍。首先,规范引进教师的渠道和流程,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其次,对现有师资队伍,要定期进行思想及专业方面的学习,并定期进行业务能力、个人素质与人素养考核;再次,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让广大教师放心教学、愿意教学和努力去教学,只有教师自身投入了百分百的心思,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实现。

4.提升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

上级部门的有效监管,是实现学校体育德育目标的有力措施。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的优化,必须提升上级部门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监督不是一个形式,更不是一句空话,要让监督力度深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之中,深入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让广大师生成为教育教学的最直接的情况反映者和监督者。

5.构建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平台,全方位辐射学校体育德育功能

当今是一个多媒体时代,网络非常发达和便捷,这为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因此,把网络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把学生的内部和外部、主动和被动得以有机的结合。例如微信、论坛、QQ等,使师生得以互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曾小玲.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 徐山.塑造身体德性: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J].教学与管理,2014(11).

[3] 乔月枝.中等体育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4] 殷洁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初探[J].体育科技,2014(12).

[5] 吴建喜,邓世忠,等.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学归因[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

[作者:彭蕾(1977-),女,重庆南川人,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彭蕾

上一篇:社区管理调查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师德师风自查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