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开始,阐释了论文选题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之后对高校创业基地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高校创业运营模式,就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自身的特点和运营发展中的存在问题,运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对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提出了实时、适事的几点意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论文 篇1: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模式,其在政府主导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创业基地的服务重点错位,关键性的服务措施不足或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跟踪筛选机制、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了整体规划。

关键词: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

一、引言

2014年9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创业基地在功能上与传统的孵化器相似,但是在创建主体、孵化企业类型以及准入机制等方面,两者又存在诸多不同。创业基地是孵化企业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模式,是由政府创建或者政府联合社会机构共同创建,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相对于孵化器针对的是较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基地更适于培育形形色色的小微企业。但是,目前创业基地存在许多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例如政企不分,服务体系落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这无疑不利于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因此研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二、创业基地的建设现状及现存问题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创业基地从初建到发展再到快速发展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创业基地呈现蓬勃发展的面貌。

以江苏省为例,全省各地生产经营场所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创业基地有1百多个,总资产2474990.4万元。基地已入驻企业7285家,以制造业为主,少量企业为软件、设计、贸易等第三产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0家。基地内企业平均用工38人/家,占地3.1亩/家,年产出408万元/家,安排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近2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

江苏省创业基地开展的信息服务项目中,入驻企业对政府政策信息的需求量最大;在资金服务中,投资融资和贷款担保的需求量最大,反应了小微企业创业投融资困难以及贷款难的问题;技术提升服务方面,创业基地已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人才引进服务并且入驻企业对技术方面的服务需求都很高,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性。据调查,免费比率高于50%的服务占大多数,“高于成本收费”的比例相当小,可以看出服务基地的非赢利性质。

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的,政府为其带来了资金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基地迅速达到很大的规模,满足更多创业者进行创业的需求。但长远来看,政府的过多干预使使创业基地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

一方面,各级政府往往要求创业基地优先接纳本地企业,创业基地无法对其进行筛选评价。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自身的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增长,政府会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让本该毕业的成熟企业继续留在创业基地内,创业基地也无法对其办理毕业手续。另外创业基地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很可能成为部分官员展示政绩的工具,为搞“形象工程”一味扩大基地规模,不注重入驻企业的筛选和毕业制度的建立,导致基地“超载”。

(二)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

创业基地投资渠道单一,具有较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是政府的财政能力的限制,另外创业基地内的小微企业创业初期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样政府扶持资金分摊到每个企业就显得较少。同时创业基地的担保体制的不完善,加上风险投资机制的缺失,导致小微企业既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也无法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

(三)非赢利的组织性质

在基地创建初期,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支持,不盈利不会影响基地的运营,随着基地的发展,不赢利无法吸引人才,无法激励内部员工,导致服务得不到改善;不赢利导致基地无法自我“供血”,难以实现“自收自支”的良好循环。

(四)服务积极性不足

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与员工的利益无关,即使创业基地的运营效果很好,在经济上也不能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编制和薪酬的限制也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愿意主动站在入驻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业基地的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员工的收入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的构建

分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机制,首先要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培育机制即培育流程进行设计。创业基地建成之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创业基地,创业基地通过审查批准之后与小微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培育便开始了。接着入驻企业在基地的各项服务支持下进行孵化,此时需要分析创业基地的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小微企业在基地内培育一定年限之后,创业基地根据毕业标准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达到要求的小微企业即可毕业。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到入驻创业基地到毕业需要一整套的跟踪筛选机制。

(一)跟踪筛选机制

由于新创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创业基地的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筛选出具有前景的企业,需要对小微企业的整个孵化过程进行筛选。分别在企业申请入驻、企业成长、企业成熟这三个阶段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即可继续孵化或毕业,不合格的将被列入“留下察看”,若继续观察仍不合格,企业将会被淘汰。

设计筛选机制需要制定筛选标准,随着企业发展,其各个阶段的筛选标准会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按照初期筛选的标准。创业基地在选择入驻企业时,需要从政府的硬性规定、基地实力、该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在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考虑筛选标准。入驻企业的综合能力指标包括企业是否能够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财务能力。在企业的成长期,创业基地需要衡量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商业计划书的偏离程度,评估企业产品与现阶段市场的匹配程度,预估企业的发展态势并重新进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经过三到五年的培育,企业到达成熟阶段,此阶段的筛选机制就是毕业机制。创业基地需要对企业进行最后的考核,具有稳定的市场、完善的管理、充足的资金以及广阔前景的企业将是孵化成功得以毕业的企业。例如,经过有效的筛选以及培育,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现有27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3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款动漫产品为国家重点动漫产品,9家企业和6个项目荣膺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述指标均列江苏各大基地之首。

(二)融资机制

创业基地的初创时期,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专项资金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随着创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基地积累了一定资金之后对基地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另外,小微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和吸引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融资。

在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而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创业基地通过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机制,对技术市场较好的企业提供担保,可以帮助初创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暂时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创业基地对其进行诊断和建议,直至其符合条件再进行推荐。

加强与风险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的合作模式有:一是外部合作模式。两者在组织上保持独立,只是在业务上发生联系。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定期组织“投融资洽谈会”,帮助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直接对接;二是内部合作模式。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合资建立创业基地或者在创业基地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机构。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引进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形成了35亿元规模的园区投资基金,通过发挥常州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常州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两大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功能,为基地企业打通融资渠道。

(三)收益机制

创业基地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保证自身良好的运营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基地的收入来源有:政府专项资金;政府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收入;投资收入。创业基地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随着企业的成长,创业基地可以获得企业分红或者通过出让股份来获得资本收益。投资收入是创业基地的长期收入来源。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自身的良好运营,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持续攀升。2009~2011年,基地创意产业实现营收分别为63.5亿元、109亿元、151亿元,年平均增长为55%;2011年贡献税收7.7亿元;2012年,实现营收突破180亿元,贡献税收9.21亿元。

(四)激励机制

完善创业基地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地内工作人员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服务热情,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小微企业的成长。首先对基地内的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淘汰不胜任现在工作的员工,二是对通过考核的员工进行精神奖励(晋升、培训、嘉奖等)或者物质奖励(加薪、股权等),加强对其的激励措施。同时,对员工的考核将更加注重来自小微企业的意见,创业基地的建立目的是培育小微企业,基地内的工作都应该是围绕扶持小微企业展开的,所以小微企业的意见对员工考核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中,不同的员工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个人需求很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员工要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提供专业性服务的技术人才,除了一般的升职、加薪、嘉奖的激励外,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股权收益作为激励,这个股权既包括创业基地的股权也包括基地内企业的股权。例如,常州市颁布的《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规定“对高新技术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根据其实际贡献,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所占股权比例不受限制”。

四、结论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政府或政府联合社会机构投资创建,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价格优惠的硬件和软件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集公益性与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然而目前创业基地在政府主导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存在着较多问题: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非赢利的组织性质;服务积极性不足。这些问题较为严重的影响了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若这些问题得不到优化,创业基地的功能发挥将受到较大限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跟踪筛选机制、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了整体规划,以保证创业基地内的企业质量,充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激励创业基地内的工作人员主动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实现创业基地“自我造血”,促进基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观兵,梅强,万武.一种新型的孵化组织模式:创业基地[J].改革与战略,2011(12).

[2]梅强,赵观兵.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与案例分析[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3]陈丽兰,戚安邦.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筛选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5).

[4]邓建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孔德涌.科技孵化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07(11).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周巧梅为通讯作者)

作者:周巧梅 梅强 赵观兵 刘冬霞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论文 篇2:

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模式

内容摘要: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开始,阐释了论文选题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之后对高校创业基地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高校创业运营模式,就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自身的特点和运营发展中的存在问题,运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对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提出了实时、适事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创业基地 运营模式 高校创业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家积极地鼓励并引导高校学生创业,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钻石理论,知识经济兴起,势必会取代单一的、无技术含量的经济模式,国家提出适合时代国情的发展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培养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载体。

社会整体对于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官本位”的保守思想意识严重;高校创业者整体的创业出发点不明确,短暂的功利性比较强;高校创业理论的指导和教育层次浅且相对滞后;创业基地设施相对落后,“空壳子”现象严重。

(二)研究意义

本文完善了高校创业基地的有关运营模式的基础信息,建设性的提出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在个体创业基地的运营中具有总结性的指导意义。为高校创业基地的实践者,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思想和总结性的实战经验,从实际的角度,为山东女子学院的在校创业大学生,分析了创业基地运营的模式和作用;为创业基地的领导组提出了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三)国内外研究阐述

英美发达国家,在以麻省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导的创业基地运营模式中,政府、产业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创业基地运作模式,一方面接收政府和產业界的订单和合同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成果化的合作,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英国国家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国家科学创业中心,将创业分为商学院创业和大学专业创业两种模式,并根据这两种模式分别进行相应不同的科学创业教育,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从而促进其创业目的的达成。

我国各大高校的创业基地大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完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基地,可以推动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研究思路

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系统的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之后对创业基地的概念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解释,结合当前山东女子学院的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提出了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模式进一步可优化的建议。

首先,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和文献。

其次,搜集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建设的相关材料。

最后,制定店主访谈的相关问题提纲,结合访谈内容和实际的观察数据,提出创业基地一步可优化的建议。

二.创业相关概念阐述

(一)创业基地的概念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暂行)》中对创新创业基地的定义如下:孵化基地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专门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含有中小企业生存与共享所需要的共享服务项目和系统空间孵化器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报告《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中指出:“孵化器是一种受控制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专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在这种环境中,使徒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那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的企业。”

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基地的概念做出如下解释:创新创业基地是一种由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四元一体组成的企业初期用于设计和研发的办公和经营的场所。

(二)高校创业基地的作用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我国目前高校虽然普及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和欧美国家相比,在创业教育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方面有所欠缺,综合创业素质较低,创业观念差,功利性强。完善高校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短板”,增强学生们的创业实战能力,让高校的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推动创业企业孵化。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经验都相对较少,市场意识和风险评估意识相对较薄弱,容易对市场产生盲目的判断。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可以帮助新创建的小微企业规避一部分的风险,提供一些市场经验和规则,帮助创业企业完善相关的公司规章制度,促进创业企业的成熟。另一方面,创业企业逐步孵化后,可以推动和完善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为后来者提供经验,促进自主创业,增加就业。

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潜力,而创业型人才资源则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和完善,在推动教育体系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三)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基础的、既定的一种规范制度的参考标准体系。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基本分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和企业主导的半营利性组织;“四元一体”的营利性组织。

第一,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政府主导型的创业基地,一般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高校创新科技园出资设立,一般会设立相关机构的管理委员会或者办公室,对入住创新创业基地的企业进行管理,履行相关行政职能。一般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型”和“协调型”,“集权型”的建设模式一般会让权力极大的倾向于园区管理委员会,“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就会逐步显现,容易造成园区的建设和市场环境脱轨,与城市建设脱节。“协调型”的管理模式下,园区管理办公室一般不会参与园区的建设和规划,只负责对园区业主的经营和管理进行基本的督导,这种模式下有利于园区的经济体充分的参与市场的竞争,推动市场经济的活跃。

第二,高校和企业主导型的半营利性组织。这种模式下一般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创业基地,企业投资,学校建设,学术成果产业化。这种模式十分有利于师生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使的校企双方互惠互赢,推动学校创业型企业的发展。

第三,“四元一体”的营利性组织,“四元”是指:政府、高校、企业和个人。政府提出工商税务的优惠减免政策,企业和高校出资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共同组成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由个人承担创业风险,国家对企业实行硬性指标或者要求,给予创业基地企业适当资金和经验上的支持。这样的模式更有利于创业型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会给企业带去成熟的创业劳动力。

三.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创业基地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之久,各大高校基本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处在探索阶段,仍然存在“摆设”的现象;在公司制度、资金来源、人员培养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和企业主导的半营利性组织,还是“四元一体”的营利性组织,都存在着指导老师帮扶较弱,学生数量庞大,手段和工具缺乏,实践课程不足的固态;高校学生创业大都存在观念上的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形势严重,对市场和风险把控能力不足。

(二)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星期二,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人住的创业店铺有:博文美术、MTSE作室、浩轩科技、卓创广告、青柠摄影、木兰工作室、城里的木匠铺七家店铺,七家店铺都已经实现盈利。这七家店铺中5家店铺是女性店主,女性创业者多。

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以指导型的创业导师居多,专业型的创业导师较少,导致学生创业理论储备多而实践少,创业项目大都停留在打印、复印和证件照拍摄这几个方面,可操作性强但技术含量低。创业人员较多,但是大多数创业者市场风险意识较差,缺少长远规划和专业的团队配合和操作。

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卓创广告的店主说:“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同级院校而言,设施相对陈旧,希望校方能改进。”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已经相对完备了,但是物业管理相对不到位,办公用具、水电基础设备等相对较简陋,服务程度低。

四.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发展规划

(一)创业基地定位

山东女子学院的创业基地是一个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和服务的一体化综合型的平台。它的功能范畴表现在为山东女子学院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教育、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经验和场所的服务。它的功能定位为: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孵化企业以及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创业型人才。

(二)创业基地组织机构建设

创业基地组织机构一般包括:管理委员会、创业基地管理指导中心、其他部门。

管理委员会是创业基地最高的管理和决策机构,由学院领导、企业老板、知名专家组成,功能职责主要是:项目审批;管理人員配备;资源配备;对创业基地进行宏观调控。

创业基地管理指导中心设置3名指导老师,一名常驻,两名兼职。指导老师最好是白手起家的企业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比如:与西联动力创业基地合作,不定期的对我校创业基地学生实战化的创业训练。

其他部门主要包括信息部和媒体部,信息部主要职能为创业基地企业和外界对接企业的信息对接服务以及和政府部门之间各个信息的沟通服务。媒体部主要负责学校企业的媒体公关工作,积极宣传我校创业企业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处理危机公关事件。

(三)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分别是:物质基础建设,制度和文化基础建设。

物质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水、电、网络和场所的基础硬件的建设,确保硬件设施安全第一。注意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显性文化”的建设,突出女性主义创业基地的建设,在硬件上凸显女院特色。

制度和文化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制度建设和企业绩效和激励制度建设。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各个企业应当设立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使得各个企业都有企业辨识度;规范企业日常行为规范,将规范的企业绩效制度,设立月、季、年度计划,根据业绩分薪记酬,设立创业基地鼓励政策,从物质奖励到精神奖励两个方面,建立双重奖励制度。

五.结束语

本论文通过对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模式和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存在的女性的性别优势和创新观念和系统运营方式上的不足,较为系统的提出了符合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进一步推进仍需要深一步探讨。

作者:鲁真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论文 篇3:

纺织服装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金融综合改革

0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民营经济是其中一支活跃的力量,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持续上升。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却成为困扰其壮大和发展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晋江模式是泉州市、福建省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成果。纺织服装被称为晋江传统的第一产业支柱,是当前国内纺织服装品牌最具活力、最为集中的重点区域。本研究旨在分析在中国国情下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业融资难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1 小微纺织服装企业

1.1 小微企业定义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1年新版本中指出一种新型的名称“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统称为小微企业,此定义是根据企业的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为标准进行划分的,针对不同的行业,划分区间的范围不同[1]。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采纳的是2011年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作为划分标准。

1.2 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特征

1.2.1 集群效应

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近年来数量增长速度快且基数大,成为国内独树一帜的晋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来看,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初期大办企业、中期形成产业、后期发展为产业集群,并稳定发展建成一个初步完善的地方生产系统。从产业载体发展趋势来看,晋江小微企业产业转型顺序是孕育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最后实现工业制造基地。但与温州的产业载体不同的是,晋江主要模式是由“外引”转化为“内生”。

1.2.2 技术水平高

晋江市设立了纺织服装技术开发中心,使“千里马”遇到“伯乐”,吸引人才,聚集技术。购进国际自动化穿棕机替代传统手工穿棕机,提升产品质量,节约人力;引进德国自动化卷绕机台,细线由288根丝组成,较好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智慧物流,即在服装生产流程中引进全自动悬挂线、立体仓库,每件产品都有对应的条形码,在生产、仓储、配送运输环节对接准确且迅速。晋江市积极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进行沟通合作,对纺织服装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使厂房设备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1.2.3 营销网络广

晋江市纺织业3 000多个销售网点分布于全国各地,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市场,只有少数地区尚未发展。与国外的50多个国家建立了购销联系,通过商贸代理、参加展会等途径,已经在东欧、东南亚甚至西欧、美洲、中东和南非的销售市场占据一隅之位。

1.2.4 品牌建设薄弱

虽然晋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创品牌氛围浓厚,但是在品牌建设与运作方面,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还是处于简单模仿阶段。一部分企业只看重短期的利润,对大规模的来料、来样加工或者贴牌生产比较推崇,一味简单地复制国外的产品。第一,没有品牌的商品难以进入大型商场、超市。第二,品牌建设的好坏对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有较大的影响。国外消费者目前更看重名牌商品体现的文化和内涵及企业的经济实力。

1.2.5 固有根基的薄弱微机化

第一,晋江很多小微企业是家族企业,当家族企业规模扩大时,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經营权必然分离,否则将制约企业的发展。家族成员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使得他们难以放弃家族利益,排斥非家族成员在企业高层就职,从而很难发现人才,更难以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家族企业存活概率低,国外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概是24年,中国家族式企业的寿命更短。第二,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纺织服装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容易发生“羊群效应”,纺织服装业结构低下,整体竞争力低。

1.2.6 生存压力大

第一,国外经济形势变化。欧盟、日本、韩国等我国服装主要出口地区先后出台纺织服装安全新规,对进口纺织品的标签、成分等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必须采用昂贵的安全、无毒、环保原材料,并且生产成本和检测费用也大大增加。第二,国内政策要求。政府把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意味着银行要抽贷,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小微纺织服装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或者人力资源等对企业综合成本的影响很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第三,人民币倘若升值一个百分点,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利润率将下降10个百分点。第四,一些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对经营理念、未来的竞争和转型思路及市场战略没有清晰的规划,盲目跟风上市,导致后续发展与生存空间有限。

2 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现状

2.1 晋江市对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支持

2.1.1 政府方面

小微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搭建融资对接平台,晋江市定期举行与中小企业相关的融资对接会。成立金融改革发展律师服务团,为晋江市企业提供关于上市、挂牌、发行股票、融资租赁等资本运作事务的法律服务,同时给地方准金融机构、民间金融组织的政府服务、监管相关的事务提供法律服务等。同时,律师服务团还将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处置企业不良债务与资产、清算重整企业资产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在金融法律方面帮助缺乏法律意识的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从业人员。政企联合组建晋江市纺织鞋服融资担保公司,降低企业联保互保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支持和帮扶。

2.1.2 银行方面

晋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晋江支行推出的“税贷通”,是针对晋江鞋服类小微企业创新的一项融资项目,将企业纳税信用视为企业授信依据,帮助中小微企业将“纳税贡献”变为“融资资本”,不再单纯依赖小微企业的抵押物。招商银行借助移动互联和数据技术对其服务、产品、流程及风控等进行全面升级。此外,晋江农商银行推广“阳光信贷”工作制度,将支行划分为不同等级进行管理,给予支行更大的直接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

2.1.3 企业方面

“政、银、保”三方共同分担风险,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晋江市金融工作局与晋江农商行、人保财险晋江分公司签署晋江市“保险贷”合作协议,形成“政府+保险+银行”三方一同承担贷款风险的合作模式。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金融,旨在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贷款互助资金池,打造融资租赁特区。上线中小企业征信平台,这一征信平台涵盖企业素质、履约记录等相关信息,企业信用报告内容十分全面;企业关系图谱清晰简洁,能够让人很快地理清企业的各级股东或者复杂的投资者关系;财务诊断表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并给出相关提示。

2.2 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现状

2.2.1 企业自身缺陷,影响金融支持

第一,企业自身规模小,高技术含量的设备稀缺,所以财产抵押实力不足。第二,企业的从业人员稳定性差且素质不高,甚至一些高层也欠缺管理知识,使得企业的经营存在短视行为。第三,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多数小微纺织服装企业是贴牌生产或者模仿生产,如果订单量突然增大,企业势必要融资,但是融资要经过烦琐的程序、漫长的时间,等资金到位,企业完成订单后,有可能服装流行趋势已经变化,导致企业货物累积,出现亏损而不能按时还款。因此,无论是银行还是中小金融机构都希望资金有保障。

2.2.2 企业融资费用高企

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有中小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担保公司两个渠道。从银行贷款情况看,大型企业用联名贷款的方式取得银行资金相比小企业的利息综合费用更低,因此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更高,整体回报率更低,保持更谨慎的态度是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从民间融资情况看,融资费用高企,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压力更大[2]。

2.2.3 资本市场不健全,融资渠道窄

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落后,企业融资渠道很少,直接融资的程序繁杂、控制严格,小微企业规模小及自身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很难达到银行的借贷要求。其次,随着企业贷款规模逐渐上升,银行的单位贷款处理成本会逐渐下降,因此银行倾向将资金贷给大型企业。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少,并且间接融资渠道的道路曲折[3]。

2.2.4 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步伐缓慢。健全的担保体系应该拥有4种类型担保。我国的政策性担保银行受到青睐比较多,但受政府干预多、运营效率低,担保风险容易转化为政府风险,而小微企业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提供给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有效的服务,只能发挥薄弱的作用[4]。

2.3 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3.1 企业自身原因

第一,从企业性质上看,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低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也低。第二,从管理上看,晋江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在初期阶段需要尽量使用自身的机会成本,而家族制度符合这一点,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制度逐渐演变为一种体制障碍,这种内部管理不符合要求,财务透明度低。有的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编制多套账本应付主管部门、税务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第三,小微企业抵押担保能力有限,小微纺织服装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少,可抵押的设备少,抵押担保的价值较低。

2.3.2 外部融资环境原因

第一,缺乏对应的融资体制。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创业资本源于自身的资金和亲友投资,在其后续成长也很难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资金支持[5]。第二,政府扶持力度低,小微企業融资渠道窄,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能力[6]。第三,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遭受阻碍的根本原因是征信体制不完善和信用环境缺失。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是目前金融机构获得小微企业信用违约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该系统缺乏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的资信评估。第四,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工作亟须加强。民间借贷是我国体制下无序的融资行为。民间融资信息分散且具有隐蔽性,一方面,民间融资的当事人不能获得对方准确的信息,这给融资机构造成极大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缺乏,因此相应的监管机构不能监测到位,而备案登记只能在一定程度保障企业部分信息的真实性。第五,金融监管不到位,针对金融监管领域的规定不完善,缺乏对应的法律保障。

2.3.3 金融机构因素分析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尚未真正独立展开业务,甚至一些专营机构只是外挂空牌子,缺乏对小微企业的考核机制、问责免责制度,信贷审批权限不够阻碍了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基层银行没有获得有效的授权制度,基层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需要集中上级审批,并且各项审批环节严格,审批时间久,审批否决率高。

3 破解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困局的对策

3.1 强化企业自身建设

3.1.1 提升小微企业自身能力

小微纺织服装企业需要从自身角度找问题,改善不良状况。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转变经营理念及准确定位市场,逐渐把“贴牌”生产转变为“品牌”生产,而不是以薄利多销为目的,应将眼光放长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利润,使得企业的内源性融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自身的财产抵押能力,扩大外源性融资。

3.1.2 加强小微企业信息体系建设

造成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企业道德问题,导致银行惜贷。小微纺织服装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真实、准确、良好地记录和保管企业运营管理、财务指标等信息。与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实现有效对接,提供让人信服的数据资料,提高贷款审核通过率[7]。

3.1.3 小微企业需要树立诚信意识

企业的诚信积分与其融资有直接关系,诚信积分越低,融资难度越大。所以,小微企业只有拥有自觉的诚信意识,才能顺利获得贷款。企业要把自身的信誉视为生命,并且严格遵守市场规则,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在营运中要树立诚信意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时刻保持一颗诚信的心,既受道德的约束,也要受规章制度的约束。第二,企业要注重诚信文化的培养。第三,要想提高诚信积分,企业平时要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往来时要诚信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在需要融资时有“捷径”可走。

3.1.4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单个且独立的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很少能为贷款提供充足的担保,因为多个企业可将可供担保的抵押品集聚到一定数量使得财产抵押能力提高,从而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概率提高,各个小微企业承受的贷款风险由于分散而变得薄弱。

3.1.5 引进并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第一,完善创新机制。小微纺织服装企业需要与高校或者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引进这些机构研究的新型专利,提高纺织服装企业厂房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获得人才资源,引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不仅有利于现代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还可以对现在机器设备的不足进行改进,助力企业的创新更上一层楼。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还需要聚焦于市场需求,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第二,开发自主品牌。企业要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替代贴牌生产、低端路线。在品牌建设中,企业要明白消费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因此需要懂得利用自身优势,给自己的品牌赋予文化内涵,生产符合目标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第三,增加广告投放,完善营销机制。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虽然没有上央视投放广告的实力,但是可以发挥自己的风格特色,利用自身優势搭建展销平台,打造领先的销售渠道[7]。

3.2 融资环境的优化

3.2.1 融资体系的构建

国家以补贴风险贷款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只是授“鱼”而非授“渔”,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根据小微企业融资急、少、缺、特的特点,建立面向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逐渐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3.2.2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要增大对中小金融机构建设力度,包含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建设。中小金融机构要在保障自身的利益的同时,以区域化、商业化的经营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2.3 完善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可以弥补正规金融的一些不足。小微企业的融资恰好可以运用这一点,当面临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时间长、程序多且严的问题时,倘若资金需求紧急,企业可以选择民间金融这一条道路。但是,需要政府和自律性组织对民间金融进行正确的指引,避免小微企业因为融资费用过高望而却步。政府需要出台一些规定,针对不同的行业,对民间金融的贷款利率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制[8]。

3.2.4 进行小微企业社会征信登记

目前,国内对小微企业的数据没有详细的记录,上市的小微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纺织服装密集型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觉得贷款风险太大,企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自己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此外,为了避免出现道德问题,成立信贷登记机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建立企业信用系统,银行在此系统可以迅速查询到各企业的信用记录,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可以参考这些信用记录做出借贷决定,提升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贷款的成功率[9]。

3.3 加强财政扶持力度

第一,小微纺织服装企业是以出口为导向型的。政府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减少资金压力。所以,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规范退税流程,提高退税效率。第二,政府需要给予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一定的补贴,例如原材料购买费用的补贴,国家对棉花实施限价政策,原材料补贴能够减少原材料费用的高企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出口的运费补贴;给予员工培训补贴,提高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提高小微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的医疗保障,在政策上进行一定的帮扶,从而避免人员的流动性过快。

4 结论

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方式是由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组成的。这两种融资方式存在问题,需要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找原因。所以,纺织服装企业应该从自身角度提升自己:一方面需要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要改变“贴牌”为“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逐渐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政府应该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构建融资体系,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和引导民间金融的规范成立,弥补企业不能从大型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不足;对企业贷款各方面的信息实行登记制度,使得融资双方信息对称;针对小微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导向型的特点,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贸易便利水平,使得企业的资金紧张缓解,减小融资压力。金融机构也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在政府的引导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参 考 文 献

[1]张晓薇.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陈时兴.民间融资的风险成因与制度规范——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99-103.

[3]马刘霞,张小红.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5):49-51.

[4]王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J].证券市场导报,2006(7):61-68.

[5]陈会玲,汪段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及制度突破[J].企业经济,2009(2):179-182.

[6]贾海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行为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7]李倩倩,陈宏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203-204.

[8]王莹.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9]边文武,杨雪宁.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17(3):30-31.

作者:姚月清

上一篇: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安全生产治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