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基本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阶跃性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党对在发展道路上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不断完善着党的基本理论、路线以及纲领,逐步形成了能够解决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实际存在问题的方针、政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的经典总结,并汲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营养,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现阶段,我国不但要逐步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还必须努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发展,并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面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目标。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进行发展思路的开拓创新以及发展内涵的丰富深化,同时增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协调性。中国共产党是为服务人民而在人民中产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亘古不变的宗旨,作为人民公仆,我们务必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竭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要自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把科学发展观实际应用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二、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深入认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曾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签署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自此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保护地球环境、推动地球发展的共同纲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世界要持续发展,人口的数量必须维持在合理范围,我们既要限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等问题,同时也要认清当今存在的原材料和能源紧张的问题。而现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又十分严重,富人追求奢侈生活、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穷人为了脱贫,不断上演着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历史典故,这些都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严重破坏。社会要想持续发展,全社会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以及法制观念都必须加强,并在全社会加大力度普及科学知识。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对可持续发展观也有阐述,马克思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只有积极摒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所有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所有、经济计划统筹和社会民主治理的发展体制,才能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统一,才能真正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矛盾,最终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都斯等起草的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按当时的增长趋势一直不变,一百年内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必然会达到极限,很可能产生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一夜之间的衰退、下降甚至瞬间崩溃的现象。很多学者都以经济学的角度为可持续发展下定义。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曾指出,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前提下,人们从资产中得到的最大利益。而巴伯认为,在保证自然资源及其所提供服务质量的条件下,使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利润达到最大限度就是可持续发展。由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基础产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与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特征上的共性,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经济发展自身的特性。尽管经济可持续发展仅仅是和生态、社会等可持续发展有着平行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分支,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社会等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多方交叉并相互影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多的体现了多维发展公平性和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多维的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推崇的方式,而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恶性趋势不加以及时的控制势必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的衰退。经济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人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最根本的利益目标。我们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换言之,当前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代价。

参考文献

[1]晨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理论宣传努力办好党刊》.《今日新疆》.2008(11)

[2]傅如良,李冬.《科学发展观理论“三进”路径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3]廖婧.《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环境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法制与社会.2009(3)

作者:喻强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论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基本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阶跃性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胡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①

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要坚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2)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其基本内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地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学说和重大课题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20多年发展实践的总结。第二,它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第三,它是全党的新认识,既是对我党关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也是一次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二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发展委员会(WECD)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他们为寻求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目标之间的冲突问题的方法,第一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②该理论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点,其主旨在于人的生存发展共同体,其可持续发展既按照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又按照自身的单独发展机制实现。要按照两者的客观要求,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中与核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一,公平性原则。所谓的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

第二,可持续性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第三,和谐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到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需求性原则。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柱,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而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还使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第五,高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实际上已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的满足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第六,阶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③

三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重要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压力的加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必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全面地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与资源保护、生态安全与生产安全等因素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1)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通过认识、解释、反演、推论等方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2)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通过舆论引导、观念更新、伦理进化、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要通过政府规范、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总之,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宏大的命题,其实质主要是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体现在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地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得以真正地实现,在事实上包含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发展度是指由保持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较好地满足就业、粮食、能源、饮用水和健康的基本生存需求这三个方面去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协调度是指由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和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平衡这两方面去体现。以此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持续度的含义是由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和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这两个方面去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我们应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注 释

①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7

②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③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晨〕

作者:陈茹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工业、农业;改革、开放等各种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工业、农业;改革、开放等各种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内涵

重大意义 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不发展,就无法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发展,就无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距离;不发展,也就无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所以说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到来,应该不失时机地改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逐步向集

约型生产方式转变,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一、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1.现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2006年人均GDP2065美元,再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均1000美元是个关口,搞的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均GDP由1000美元逐步上升到10000美元,如新加坡和韩国等;搞不好,长期经济徘徊不前,在1000美元到2000美元区间徘徊,如拉丁美洲的国家。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2.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正确利用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减缓经济波动幅度,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经济周期波动是指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交替进行的经济现象,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客观规律。以美国20世纪头40年为例,期间就发生过8次经济剧烈波动,谷峰落差在8.5个百分点至21.5个百分点区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经济曾经历5次周期波动。峰谷落差在15.6个百分点至48.6个百分点之间。1977年到2001年,又经历了4次周期波动,峰谷落差在6.4个百分点至7.8个百分点之间;在历次周期波动中,上升阶段的持续时间仅有一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经常出现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当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的时候,往往急于大干快上,结果总是在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资源供给的“瓶颈”制约下,经济的快速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就从高位跌落下来,甚至产生负增长,造成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所以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正确运用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减缓经济波动幅度,建立合理投资管理体制,强化投资责任,加强投资监控,防止大起大落。

3.面临战略机遇期,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去把握;面临经济社会的复杂性,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今后30年至50年中,我国面临着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的来说,世界环境有利于我们从事长期的经济建设与和平发展。世界一些重要的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以电子信息网络、基因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以节约能源、资源为主的技术进步正发挥后发优势,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去好好把握。

我国的发展也面临着严竣的挑战:一是人口众多,能源、土地和淡水等资源稀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压力大。二是金融资产质量有待改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还需要解决大量问题。三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带来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四是体制转型的关键是将目前行政管制型的政府转变成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五是降低各种关税,取消一些配额,开放金融服务业,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解决这些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党中央审时度势,2003年11月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要战备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实行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等。

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解决好“三农”问题。

中国13亿人口,近8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性问题,“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广大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生活不提高,由占人口总数38%的城市人口向占人口总数的62%的农村人口搞“利益让渡”,中国现代化的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所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其道理就在这里。由此可见,“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一位重要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1997年的2.47∶1扩大2002年的3.1∶1,根据经济专家分析,现在农民消费支出下降,农村市场萎缩,直接降低了国家“”启动消费”的政策效应。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总体上确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近两年连续实施一系列政策,包括保护和整治土地,确保18亿亩基本农田不减少,加强农村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免农业税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农业信贷,减轻农民负担,所有这些政策的出发点都在于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农”问题对温州来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温州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样存在,温州286个乡镇,欠发达乡镇有139个,占乡镇总数的48.6%,特别是山区、革命老区和海岛和农民、渔民,生活还比较贫困,还要继续给予帮助,尤其对是在城镇化中的失地农民要率先引进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欠发达乡镇的发展是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可解之题。温州市委、市政府实施的“139富民攻坚计划”就正在解决这个难题。实践表明,农村的繁荣稳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2.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根据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尔的论断:“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这个问题是我们讨论科学发展观针对性最强、最为现实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能源、淡水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投资环境改善、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均占有资源为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的比例:煤为55%,水为25%,石油为12%,气为4%。我国不仅资源短缺,而且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建国以来,我国GDP增长10倍多,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4%,但主要资源综合平均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27%,其中原煤高达31%,铁矿石30%,水泥高达40%。火力发电耗煤高出世界水平22.5%,大中型企业吨钢能耗高出世界水平21%,水泥高出45%,乙烯综合耗能高出31%。农村灌溉水利用系数是世界领先水平的一半,工业万元产值用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在很多地方和产业部门经济发展还处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状况。

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工作的重点是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由末端治理向生产起点和生产全过程防治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经济的发展动力,科学技术占80%左右,美国经济的发展,科技贡献率高达85%;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科技贡献率为65%。高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亮点”。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从三方面着手工作:一是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加科技投入,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要建立激励机制,把科技人员的工作做好了,实现科技创新就有了组织保证。三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的、现实的可操作性的作法,就是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在中外合作中引进新技术,实现科技创新。

4.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一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稳步推进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四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单位:温州城西房管所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郑钊)

作者:郑伟亚

上一篇:关心下一代工作计划范文2下一篇:市旧货调剂行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