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工作安全技术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开采第一现场也就是文中将要提到的开采工作面的爆破施工对技术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作为一项煤炭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财产安全极为不利。基于此,对煤矿开采第一现场的爆破施工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煤矿采掘工作安全技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煤矿采掘工作安全技术论文 篇1:

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解析

摘要:煤矿采掘工作属于井下作业,存在较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煤矿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煤矿工作的安全,以便遏制煤矿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大量实践证明,煤矿爆破事故绝大多数均出现在采掘工作面,所以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已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文章首先分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提出预防爆破事故的基本措施,最后探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技术。

关键词: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安全技术;井下作业 文献标识码:A

煤矿开采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而做好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工作是关键,尤其是爆破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当然,只有确保爆破工作的安全,才能使煤矿采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煤矿开采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上,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问题也是矿井作业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地遏制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事故,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从整体上提高采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重点解析了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技术,以便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随着我国煤矿产业的迅速发展,煤矿采掘比较频繁,但是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事故依然很频繁,这些现象与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紧密相关。具体地讲,在煤矿采掘工作中,绝大多数人员忽视了煤矿采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许多小型煤矿企业被经济效益冲昏了头脑,几乎没有意识到安全采掘的重要性,以至于安全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损失惨重。例如:很多采掘人员缺乏爆破知识,经常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爆破事故发生率;还有些人员不了解当地区的地质结构,没有真正掌握爆破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方法,直接给煤矿采掘工作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

1.2 爆破技术落后

尽管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企业中,但是很多煤矿企业的爆破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小煤矿),不但更新不及时,而且有的人还将爆破器当作简单的爆破工具,从来不考虑其安全性能。此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执行过程十分复杂,令人容易忘记,再加上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针对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有及时地去制止和纠正。

1.3 其他安全因素

实际上,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过程中,影响爆破安全的其他因素很多,比如缺乏严格的管理,缺少正规的操作爆破人员,像有的爆破员不具备专业资格,也没有持证上岗。同时,在爆破管理工作中,同样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习惯性地违章;凭借经验进行施工;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安全技能不足等,这些都是引起爆破事故发生的根源。

2 预防爆破事故的基本措施

2.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预防爆破事故,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在安全教育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首先,需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引导其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明白岗位职责。其次,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侥幸心理,此操作是一种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再次,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确保爆破工作的有效完成。最后,需要加强爆破现场的安全管理,严肃处理一切引发安全事故频发的人员和违规操作的

人员。

2.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要预防爆破事故,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具体地讲,在煤矿爆破工作中,企业必须将安全工作和个人利益进行相结合,充分调动爆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要将职工考核制度落实到位。此外,还要严格检查爆破材料是否合格或一次使用的雷管电阻是否匹配,以便保证煤矿爆破的质量。例如: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电雷管、短路的桥丝等,这些零件极易造成煤矿事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利用煤矿,同时要在没有伴生矿的情况下利用,由于伴生矿的回收率特别低,会影响矿产的综合利用率,一次使用的电雷管若电阻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残爆、拒爆等现象。

2.3 尽量采用压喳爆破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预防爆破事故,尽量采用压喳爆破。其实,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用压喳爆破,其爆破能的利用率高,能使其均匀,有利于改善爆破效果,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具有优势。另外,在爆破之前,应当认真收集地质资料,分析爆破作业地点的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爆破,同时要严格控制炸药的使用量,不断改进爆破技术,从而增强煤矿采掘爆破的科学性。

3 爆破安全性技术探讨

3.1 升级爆破系统及其设备

进行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爆破工作,关键要升级爆破系统及其设备。一般来说,煤矿企业需要全面检查煤矿采掘工作面的整个爆破工作,一旦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千万不要爆破;同时,在企业内部,需要不断地强化安全爆破意识,实现爆破的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升级爆破系统,完善爆破设备,从而确保煤矿业的安全生产。

3.2 做好爆破前的准备工作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应当做好爆破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好准备工作,爆破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爆破知识,严格按照安全方法进行操作,若露天爆破,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将要遇到的天气状况,如果在雷雨天气中,爆破工作需要立即停止。其次,监督爆破现场,需要安排安全人员,并且明确分工爆破人员的岗位职责。最后,爆破员需要协调工作,加强对爆破材料的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增强爆破效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严格检查爆破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一切无误后,才能进行爆破。

3.3 主动检查危险性因素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还要主动地检查危险性因素。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检查爆破位置的所在区域,针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不良因素,必须坚持清除。与此同时,爆破人员还要认真检查周围的安全情况,并排除一切危险因素;一定要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坚决杜绝爆破事故的源头;还要不断提升爆破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做好预防爆破事故的工作,主动地检查危险性因素,严格照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规程进行,从而确保煤矿爆破工作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采掘工作中,需要加强爆破安全性技术的培养,认真教育实际生产中的爆破人员,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并且能够认真规范个人的业务行为。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煤矿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消灭一切安全隐患,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强化煤矿采掘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健全爆破安全制度,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以便全方位地实施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爆破技术。

参考文献

[1] 田长有.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探究[J].河北企业,2013,(12).

[2] 曹强.煤矿采掘工作面发生爆破事故的原因与安全爆破技术[J].河南科技,2013,(3).

[3] 张茂生.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

作者简介:郭同俊(1983-),男,贵州优能(集团)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罗州煤矿矿长,助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蒋建华)

作者:郭同俊

煤矿采掘工作安全技术论文 篇2:

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分析

摘要: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开采第一现场也就是文中将要提到的开采工作面的爆破施工对技术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作为一项煤炭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财产安全极为不利。基于此,对煤矿开采第一现场的爆破施工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爆破系统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的增多,这一发展形势带动了我国煤矿开采业的发展。在煤矿开采量不断加大的同时,开采施工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开采工作面爆破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深受人们的关注。论文以国内某一煤矿井为实际案例,针对煤矿开采第一现场爆破安全技术进行分析,在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安全技术的管理措施。

1 煤矿爆破作业

爆破是煤炭矿产资源众多开采工艺中的一种。煤矿开采工作面的爆破就是借助火药的威力作业就是利用炸药降低开采的难度。在使用爆破工艺之前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是根据作业难度选择合适的类型。在材料的总量上也要确保精准性,避免任何误差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然后要选择优质的雷管,雷管与炸药的科学搭配才能确保爆破工作的有效实施。最后还要保证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煤矿开采作为一项技术型生产活动,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开采第一现场的爆破作业中尤其要注意安全技术管理。

2 煤矿采掘工作面出现爆破事故的原因分析

从煤矿生产开始起,一直发展到现在,煤矿生产事故从来没有消失过。尤其是煤矿开采第一现场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开采工作面之所以会是事故高发的环节,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爆破作业者缺乏健全的安全意识理念,粗心大意,操作失误;第二,煤矿企业预警控制措施不到位,发生爆破崩人事故;第三,爆破作业不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发生支架倒塌、瓦斯爆炸等问题,随即出现大型事故问题。

3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系统

3.1案例分析

在某一矿井下共有5个采掘第一现场,而且都是用了爆破技术工艺。除此之外,在对一些煤井巷道的修复和零星开采中也使用了这类方法。可以说,爆破安全技术的实施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为此,论文对该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的实施与效果进行了专业的实验探究。

3.2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实验

3.2.1爆破安全技术基本思路

首先,负责爆破安全技术的技术实施者对所有必须的器材设备进行了检查,发现该煤矿一直沿用着最传统的已经落后了的起爆技术工艺,技术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化开采作业的需求。另外,负责安全技术操作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其次,煤矿开采爆破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部分操作流程不规范。

3.2.2爆破安全系统组成

在这次实验中,通过远程连锁功能,新的爆破安全系统能够降低爆破事故发生的频率。爆破安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FD200D(A)多功能发爆装置,该装置由人力控制。在施工作业中,爆破员、瓦检员以及班组长要加强对第一现场的监督管理,奖“一炮三检”、“三人联锁爆破”等相关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达到人力闭锁,远程解锁的效果。在“一炮三检”没有完成的情況下,三人联锁发爆器具有自动闭锁的功能,同时充电爆破也无法进行。

第二部分,FD200D(A)多功能检测系统。在实施爆破操作前,首先要对整个系统的全电阻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查,当系统电路发生断路、短路问题,或者是缺少电爆网络全电阻的检测作业的时候,系统发爆器会执行自动闭锁操作,因此没法进行充电爆破作业。

第三部分,KXH9爆破警戒系统。该系统是借助安全反光预警网以及爆破预警声光语音报警设备发出预警提示消息,通知开采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迅速离开,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运输巷、回风巷以及通道是相对较为安全的地方。

3.2.3爆破安全技术系统试验

在完成爆破试验仪器设备的检查之后,使用一次起爆的爆破手段。实验流程:

首先,进行打孔,共62个。其中,周边眼28个、辅助眼28个、掏槽眼6个。

其次,以爆破点为中心,对周围20m以内的范围通过洒水的形式降尘,并对瓦斯进行定期检测、完成爆破环境检测,按照规范标准完成弹药填装。且电雷管全部选用毫秒电雷管。

然后,安全技术实施工作者以大串联的形式完成连接。注意,要确保让两个雷管脚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最后,完成瓦斯检查,确保各项措施满足爆破工作的需求。

最后,在爆破点100m处设立预警线,爆破操作人员可将爆破母线拉到预警线以外,与爆破设备连接在一起,然后插上爆破器钥匙,给系统充上电,在系统爆破器电压升到8128V的情况下,对爆破网络体系进行检测。

4 爆破安全技术系统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论文提出以下四个有利于提高煤矿开采爆破技术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合理应用开采第一现场的爆破安全技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完成爆破作业,提高爆破作业操作工的技术水平,降低爆破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通过网络系统对电爆作业进行动态监测,更准确,更及时地将断路或短路状态体现出来,避免拒爆和残爆问题的出现。

第三,借助爆破设备和爆破预警提示,将潜伏的危险信息提前通知给工作人员,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第四,第一爆破开采现场安全技术系统的有效利用,能够从源头上降低爆破事故的发生,减轻爆破事故的损害,有利于生产作业安全性的提高。

5 结语

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的很多方面都需要煤矿资源作为能源供给,这就决定了煤矿资源势必会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工程。煤矿开采离不开爆破工艺技术,同时爆破作业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着开采作业的安全度与煤矿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论文在对爆破安全技术进行举例分的基础上总结除出了爆破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希望能有利于煤矿生产安全性的提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评率,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贵平.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10):153154.

[2]陈立辉.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9):67.

[3]卓健祥.浅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77.

[4]郭同俊.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解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4):155156.

[5]张茂生.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114115.

作者:周伟光

煤矿采掘工作安全技术论文 篇3:

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

摘要:文章针对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进行分析,首先简单指出了采掘工作面出现爆破事故的原因,然后又结合具体的案例综合分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系统,最后简单分析了爆破安全技术系统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关键词: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爆破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我国的煤矿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关于煤矿采掘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作者通过调研,针对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性进行分析。

1 煤矿采掘工作面出现爆破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直以来,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多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爆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第二,各项警戒措施不到位,出现爆破崩人现象;第三,爆破工作不规范,出现支架倒塌、爆破引燃瓦斯等现象,继而形成大型事故。

2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系统

2.1 案例分析

在我国某一煤矿井下一共有1个炮采工作面以及4个炮掘工作面应用了爆破技术,其中关于一些巷道修复及零星工程同样也使用了爆破技术。现阶段,为了防止煤矿生产过程中爆破伤人事故的发生,煤矿特意进行了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实验。

2.2 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实验

2.2.1 爆破安全技术基本思路。首先,爆破安全技术人员分析了该煤矿的爆破器材在现场使用状况,发现近年来,该煤矿的起爆技术一直没有根本性的发展,起爆器技术的落后,而且工作人员也缺乏相关的起爆安全理念,煤矿的发爆器自从投入生产以来就没有发生改变。另外,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下,缺乏较硬的监督手段,在工人工作过程中,出现许多违章操作,导致了国家的相关爆破规程和制度等形同虚设,未能有效执行。

2.2.2 爆破安全系统组成。在本次的实验中,爆破安全系统利用遥控连锁功能有效地避免了爆破事故,其共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FD200D(A)多功能发爆器。其主要是由人控实现机控。在工作过程中,爆破员、瓦检员以及班组长需要停留在爆破现场,并严格遵从“一炮三检”以及“三人联锁爆破”的制度,实现人工闭锁遥控器解锁,然后爆破员进行充电爆破。如果没能够实现“一炮三检”,那么三人联锁发爆器就会自动闭锁,充电爆破也不能够实现。第二部分,FD200D(A)多功能检测系统。在进行爆破之前,其首先进行电爆网络全电阻的数值检测,一般情况下,如果电路出现断路、短路状态,或者是未进行电爆网络全电阻的检查,发爆器都会处于自动闭锁的状态,无法进行充电爆破。另外,当多功能检测系统检测发现爆破区域内有矿灯灯光,爆破器同样处于自动闭锁的状态,无法进行充电爆破。第三部分,KXH9爆破警戒系统。其主要是利用安全反光警戒网以及爆破警戒声光语音报警器不断发出声光警报或者是语音提醒方式,通知人员进行撤离,避免其进入爆破区域。通常情况下,主要设置在运输巷、回风巷以及通道等处。

2.2.3 爆破安全技术系统试验。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调试之后,即进行现场实际爆破试验,实验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的方式。其中,如图1和图2分别为试验现场平面图和巷道现场爆破技术参数图。

实验过程:首先,进行打眼,共62个。其中,周边眼、辅助眼以及掏槽眼分别为28个、28个以及6个。其次,以爆破点为中心,在周围20m以内进行洒水防尘以及瓦斯检测、爆破环境检查,后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装药。其中I段、Ⅲ段、V段电雷管分别为6发、28发、28发。且电雷管全部选用毫秒电雷管。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串联的方法进行联线。注意,联线过程中,要特意让两个雷管脚线联接不实。结束后,可以进行联线检查。最后,进行瓦斯检测,确定是否符合爆破条件。如图1所示,距爆破点100m处为警戒线,爆破人员可将爆破母线拉到警戒线之外,并连接在爆破器接线柱上,继而插上爆破器钥匙,进行充电,当其爆破器电压达到8128V时,进行爆破网络

检查。

3 爆破安全技术系统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作面爆破安全技术系统的使用,真正地实现了人控代替硬件机控,规范了爆破人员的操作行为,增加爆破的安全性。第二,电爆网络检测,能够清晰地显示断路或短路状态,有效地防止了拒爆和残爆现象的发生。第三,利用爆破器和爆破警戒声光语音报警器之间的联动方式,能够实现语音提醒和声光警报,及时告知人员进行撤离,且防止人员误入爆破区域,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第四,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系统的推广使用,能够从本质上消除爆破事故,真正实现了安全性生产。

最后,笔者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以下四点强化煤矿井下爆破安全管理的措施: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的爆破安全制度;坚持爆破工作持证上岗;坚持实施安全爆破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虹桥.基于精细化与自主化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0,(7):100-101.

[2] 潘海洋,徐颖,范宝宝.深孔松动爆破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2012,(8):124-125.

作者:张茂生

上一篇:医疗器械工作总结下一篇:街道办残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