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现代物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旅游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很多旅游企业也开始将ERP引入到仓储及物理管理中,不仅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提高仓储和物流管理效率,还可以减少资金浪费,维护旅游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对旅游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篇1:

基于JIT理论的电子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系统优化探讨

【摘 要】随着物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和优化整合,精益理论在物流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还是在供应链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制造商,实现精益物流是二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以JIT理论为指导,对电子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系统优化与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制造企业;JIT精益生产;精益物流

一、引言

精益物流是精益思想在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和实施,意在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一切不带来增值的环节,避免各种浪费,提高客户满意度。当今,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精益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还是在供应链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制造商,实现精益物流都是二者共同追求的目标。精益物流是客户拉动的物流系统,其与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紧密结合,制造企业作为精益生产的实施者和精益物流的最直接需求者,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制造企业的精益生产推动着精益物流的产生,精益物流随着精益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进步。本文将围绕电子制造企业中的精益物流系统应用展开讨论和研究。

二、JIT管理思想及内容

JIT准时化管理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准时化生产方式,在管理手段上采用看板管理、单元化生产等技术方法,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原材料及零部件和半成品的挤压。它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占用,而且提高了相关活动的管理效率。准时化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在正确的时候以正确的数量生产正确的产品(at right time to product right goods with right quantity),它要求企业采用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等技术和方法实行拉动式生产(Pull Manufacturing),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产成品、在制品及原材料等各类库存,提高生产及经营效率。事实证明,准时化库存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能够有效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并大大降低库存水平、缩短设备调整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准时化系统把企业的管理事业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覆盖了上到供应商、下到顾客的整个供应链环节,是库存管理理念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三、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精益物流系统

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精益物流要求精益思想要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认为精益物流是个不断完善的物流系统。首先,任何先进的设施和系统都要人来完成。人的因素往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精益物流系统的实施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在精益物流系统中,如果员工能够理解并接受精益思想的精髓,领导者能够制定使系统实现“精益”效益的决策,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那么就能在生产制造企业中达到全面物流管理的境界。“A3 REPORT”(A3报告)就是在先进的生产制造企业内部非常流行也非常实用的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工具之一。物流部门的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发现日常生产中存在的浪费和影响生产效率的地方,并把这些问题通过A3报告的方式直接向老板发邮件提出。这样不仅能最有效的解决问题,还能提升员工和整个团队对精益物流的责任感和提高处处都可以做到精益的信念。

四、电子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系统实证分析

企业要实现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要具有强势影响力和使供应商认同的潜力,要有强大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具备先进的流程管理方式。本文以某电子制造业影响并帮助3PL优化收货流程、提高整体效率、实现双赢作为探讨,对电子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系统优化与实施进行了探讨。

1.案例背景。电子制造企业A是一家跨国的高端半导体芯片生产制造商,在该地拥有生产车间和物流仓库。如图1所示。

物流仓库作用有二:一是接收供应商发来的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运送至生产车间保证生产的原材料仓库;二是对生产出来的成品进行储存、流通加工和发货的成品仓库。其原材料管理是由3PL主要负责,同时制造企业A有权利对3PL服务提出建议和要求。该案例是制造企业A对3PL在原材料收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对该流程提出改善方法和建议的一个实际案例,意在说明精益物流观念是怎样在具体物流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和实施的。

2.实证分析与实施。(1)基本情况概述:除开行政班人员,原材料系统入库由2人轮班负责,工作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其余人员实行A/B翻班制,负责对物料的具体操作,如:货物上架,下架,出货到工厂等。工作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与晚7点到早7点,每班6人,其中1GC(ground control主管);5MS(material specialist物料专员)。(2)原材料仓库中涉及的材料种类:直接生产材料(芯片零件)、间接生产材料(包装材料),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原材料从仓库收货到货品上架需要经过三道流程,一是货物被供应商运送到仓库码头(接受点),由码头人员负责接收确认,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移;二是货物被运送进仓库内部的零时货物存放区域,由专门收货人员进行货物系统入库,使货物进入仓库数据库;三是物料专员将货物放置到货架上。

3.存在问题。收货周期为24小时,即从运输车上下货到码头到最后实现原材料的实物上架需要一个周天的时间。这对于任何仓库来说这都是相当长的上架周期,本身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是无法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反应,扰乱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二是一旦货物量激增会导致货物无处安放等的严重后果。如图3、4、5所示。

从上面3个图表中不难看出在整个收货流程中存在种种问题。首先,原材料仓库的入库码头是整个入库的第一步,仓库码头工作人员除了检查货物数量是否与运单匹配和查看包装是否有破损的日常工作外,其主要职责是对货物的接收工作。由于该跨国制造企业位于出口加工区内,很多原材料都要经过海关统一审批才能正式运送至仓库接收,由于这一客观原因的约束,收货时间往往是从当天的下午3点到晚上12点,但是真正实现货物上架却是在次日的下午。如果说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在下午和晚上集中收货,那么第二、三步就是我们需要改善流程的重中之重。

从上述分析可知,该原材料仓库的原材料类型有直接生产材料和间接生产材料两种,实际操作中GC将两种货物分配给不同的MS分别负责,如图3和图4所示,直接生产材料的系统入库是由专门的原材料系统入库人员来完成,但间接生产材料的系统入库却没有单独负责的人员(这一部分工作是由A/B翻班人员中的那5个MS负责),这导致系统收货人员和A/B翻班人员工作量上的分配不均,并产生了闲置劳动力(5MS翻班人员很忙碌,2人翻班人员却被闲置)。同时,可以从图4看出,即使同是A/B翻班组人员,白班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夜班的工作量(后半夜从工厂接收成品往往只需要两人即可,接收次数是2~3次,每次半小时。那么剩余的3~4个劳动力可以说是被完全闲置着的)。

4.解决方案。一是收货周期由以前24小时缩短到12小时的JIT运作模式,确保整个原材料仓库的有效高速运作。二是将直接原材料系统入库人员合并到A/B翻班组当中去。三是A/B翻班组MS需要掌握所有流程操作,包括直接材料系统收货、间接材料系统收货、叉车作业等,以便于GC能偶按照实际工作量灵活安排物流作业,以保障工作量的均匀分配,提高整体产能。四是为保障12小时上架的目标,夜间开始安排系统入库作业和原材料上架作业。

如图6可以看出,在原材料系统入库和实物入库两个不同的排班人员进行合并之后,不仅人员工作量得到了均衡,还保证了12小时内货物上架的目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更改并不和原有的翻班工作时间相矛盾:早7点到晚7点的A班能保证在晚7点前将货物系统入库并上架;晚7点到晚7点的B班同样能够使在其工作时间内所接受的货物实现系统入库和上架。这样一来,从货物到进入仓库码头直至货物被安放在货架,整个过程由原来呆板而固化的作业模式变成了流动的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JIT的快速高效的要求,也保证了整个作业流程的流畅化、合理化。科学化,使仓库变得生机勃勃,能够对紧急情况做出快速反应,杜绝潜在的库存风险。

上诉案例是精益物流在一某子制造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精益物流可以是对一个物流流程的分析和改善。通过对物流仓库收货流程的精益化改造,不仅降低了各种浪费(此案例主要体现了人员上的浪费),也提升了仓库运作的效率(从以前24小时的货物上架周期缩短到了12小时的货物上架周期);不仅使制造企业有了更加安全的生产物料保证,还提高了3PL(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满意度,最终实现了双方共赢。

五、结论

精益物流是伴随着制造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精益思想在物流领域的应用,JIT准时化管理思想是精益生产的理论支柱。本文以JIT理论为指导,探讨电子制造企业精益物流系统优化问题。研究并实施精益物流,有利于制造企业优化内外部流程、减少生产运作中的存在的浪费及合理配备机械和人员。在当前全球市场日趋成熟、顾客需求日益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相应缩短的环境下.精益物流的有效实施对于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渗透、联动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郭超,王甫茂.我国企业MRP与JIT生产方式的比较及应用研究[J].职业时空.2011.11,Vo17,No11:118~119

[2]王茂林,刘秉镰.精益物流运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J].管理现代化.2009,Vo12:42~43

[3]齐二石,霍艳芳.工业工程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李军,张勇.方法研究在G公司作业标准制定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5(6)

[5]蔡兵科.某小批量多品种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十论文.2010

[6]王丹丹.初探中国制造业是否适用精益生产[J].商业文化.2009(10):265

[7]刘晶晶.基于企业文化的影响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因素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58~59

[8]蒋丙南,毛海军,汤希峰.城市物流节点空间布局规划探析明[J].物流技术.2009,28(12):30~32

[9]张国庆,刘龙青.基于时间的企业物流成本综合控制[J].物流管理.2010(3):44~47

[10]陈菊红,史成东,杨阳.供应链产品物流过程模型及时间瓶颈的识别[J].物流管理.2010(4):55~60

[11]贾明明.企业逆向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J].企业导报.2009(10):63

[12]王岐山.从戴尔公司“直销模式”看企业物流管理田[J].物流管理.2010(6):91~92

[13]余泳泽,武鹏.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物流管理.2010(6):6~l1

[14][英]DavidTaylor,DavidBrunt著.丁立言译.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精益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15]WangMaolin,LiuBinglian;Model design for the subcontract of mul

ti-task in lean logistics environment.Logistics for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M].v387:751~757,2010

[16]De Haan,J.Naus,F.;Overboom,M.Creative tension in a lean work

environment:Implications for logistics firms and workers.ProductionEco

nomics[J].v137,n1:157~164.May,2012

作者:叶露茜 吴健

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篇2:

ERP系统对旅游企业仓储及物流的集成管理

摘 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现代物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旅游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很多旅游企业也开始将ERP引入到仓储及物理管理中,不仅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提高仓储和物流管理效率,还可以减少资金浪费,维护旅游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对旅游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ERP系统对旅游企业仓储和物流的集成管理,希望可以给相关旅游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ERP系统 旅游企业仓储 物流集成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物产仓储和物流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将ERP系统融入到旅游企业管理中,实现旅游物产仓储和物流的集成管理,减少资金浪费,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在新形势下,旅游企业管理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人们对数据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必须采用ERP系统实施管理,完善信息集成等多项操作,促进旅游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概述

从旅游企业的实施发展来看,目前很多旅游企业都开始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高机械化发展,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等进行各项操作。从实际分析可知,旅游企业仓储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平面库时期。此阶段可以借助吊车、人工等方式进行材料输送和加工,由于此阶段耗费的材料数量较少,所以主要利用纸质文档储存相关信息,可以满足当前生产和加工需求,但实际操作效率较低下,优势是操作实时性较强,非常直观。第二,平面库与高架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开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了自动识别和分拣操作,促进了仓储的发展。很多旅游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时,也开始不断完善产品,实现了产品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旅游物产操作速度,促进了旅游企业的发展。同时在计算机的辅佐下,各项生产物质均得到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可以详细的记录出库及进库时间,精确定位了库位情况。使用计算机进行仓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及时有效的控制库存信息,而且库存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及时控制货源和生产货物,进而制定出合理的供货决策,但缺陷是计算机必须在平面库和高架库中应用,不能与其他设备相联系,只能独自进行自动化控制。第三,平面、高架库与立体库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很多烟草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断将各种新型的设备和仪器引入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中遵循技术为第一生产力路线,成功建设了众多科研开发领域,可以利用高集成化的技术进行铸造、金属切削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实现了一体化操作。目前,很多烟草公司都已经形成以卷烟包装设备为主,零配件及高科技的产品制造,生产值取得了重大突破,产品遍布全国各个区域。除此之外,很多计算机也逐渐应用到各个企业的生产作用中,实现了物质调配一体化操作,可以结合旅游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灵活的安排各个生产部门的作用,实现了各部门生产的一体化操作,进而形成了“集成系统”。集成化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便于协调各项操作,实现了各部分操作的有机结合,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了重大提升,减少了企业资本浪费,实现了旅游企业长久发展。

二、ERP与旅游企业仓储及物流

第一,分析仓储在ERP中所处的地位。ERP起源于制造业,在生产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旅游企业进行的业务主要是接受客户订单和原材料采购,可以将仓储理解为中间产品,进而生产制造成品,销售成品并进行产品售后服务。随着旅游企业的发展辩护,ERP系统领域也逐渐扩大,内部包含的模块也不断上升,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旅游企业各项生产作业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借助ERP系统不仅可以保证旅游企业产品的正常输送,还可以管理旅游企业各部门资金流,形成了统一协调的管理局面。所以旅游产品的仓储管理与ERP 紧密相连,可以给企业提供较大的价值参考,实现了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给旅游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ERP 系统可及时解决旅游企业内部的各项问题。相关数据显示,物流成本在我国企业总产品中占据40%左右,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没有采用ERP系统前,很多公司只能进行物流安排活动,而且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生产计划管理,缺少生产协调和配合,不能及时分配应急物资,影响了各项作业效率。受长期库存积压影响,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运行速度。使用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解决发展难题,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协调了旅游企业各项物资利用,例如设定安全库存数量和批量订货天数等。

三、分析ERP系统对旅游企业仓储和物流集成管理的作用

在市场化发展的影响下,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内部均成立了销售部、修理部、制造部和采购部等部门,各个部门都配有信息化支持,但依然存在两方面矛盾:一方面,各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利用资金。如多个部门在相同时间需要同种资源,但由于该种资源熟练精确,导致实际物资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直接影响了生产速度,降低了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信息化运行中出现的不相容问题较多,部门间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不能及时进行各部门沟通流,直接影响了各部门工作效率。

经过实际应用发现,ERP 系统对旅游企业仓储和物流集成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果:第一,采购计划方面。利用ERP 系统中的MRPⅡ,可以及时对旅游企业各个时间端所需配件进整合,可结合实际计划下发订单。目前很多旅游企业还將开展寄销业务,选取实力强、配件质量可靠和售后服务齐全的企业共同完成各项操作,减少企业库存,降低供应链成本。同时供应商还可以利用WEB方式,及时对公司下达的采购订单进行分析,而结合实际生产进度有计划的安排各项生产程序。第二,制造整机方面。借助ERP系统可实现基础零件、机型及原辅材料的集成,利用各个模板强化了生产管理和控制,此外,计划人员还可以及时对订单中物料库存等情况进行查询,然后再进行旅游产品销售,充分发挥了产品的作用。第三,优化库存。随着新高架库的投入和使用,简化了原有库存分布,实现了七库区到三库区的转变,改变了原有的物质方式,提高了物质存取速度。同时借助ERP 系统还可以方便进行库存查询,及时安排零配件、库存楼层和具体库区等情况,方便了旅游企业管理需求,调整了库存结构,提升了库存效率。第四,产品大修。实现了各类型产品的分类储存,可以结合销售订单完成物料提取。事后还可结合厂家接配件需求等,详细计算各区域旅游消费明晰情况,进而将其作为库存依据,实现零件库存量的合理优化,降低库存资金。

四、结语

随着ERP系统的成功应用,实现了部门的系统化整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ERP 系统理解为人类的中枢神经,实现了各项生产信息和管理模式的结合,提高了旅游企业生产制造效率。而且采用此种系统还可以加强旅游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强化了生产制造的及时控制,满足了客户需求,降低了库存资本,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维护了旅游企业发展形象,促进了旅游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科.ERP系统在供电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5,(06).

[2]余祖德.基于ERP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2012,(05).

[3]饶飚.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2014,(01).

[4]苏杭;曾盛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制造业企业ERP[J].网络与信息,2013,(03).

[5]全莺歌.ERP系统在烟草工业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J].物流技术,2010,(03).

作者简介:张骞(1976.4—),女,汉族,河北深泽人,本科,副教授,目前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第二届委员,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企业管理。魏晓露(1976.6—),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作者:张骞 魏晓露

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论文 篇3:

浅析现代物流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物流及相关流通领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本文认为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价值、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领域。通过对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物流现代化案例的分析,指出企业要不断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泉。

关键词:物流现代化;企业竞争力

现代物流加快了物流速度、减小空间占用、大大节省成本,从而大大增加利润,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

一、 现代物流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提高企业效益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从而得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在带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同时,也会由于分工层次的增加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抑制了分工的进一步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构成了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当企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开始不足以弥补内部组织成本的增加,企业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时便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使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分工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在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企业发现如果将这些交易用市场方式来组织效率会更高,导致企业选择将这些交易外部化。这种行为增加了市场的分工层次,减少企业内部的分工层次,使得企业内的交易成本得到控制,从而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实行进一步的分工,促成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功能将进一步细分,企业或部门之间将有更明确的专业分工,各方之间的协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现代物流管理能提高生产率的根源还在于对现有企业业务流程的创新。从工业化以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被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一些工业化时期适合的控制步骤在今天的环境里变成了沉重负担。这些分割了的业务流程,步骤多、差错多、周期长、反应速度慢,成为今天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对这些业务流程的创新,能减少步骤,缩短周期,加快反应速度。随着步骤的减少,可能在每一个步骤上的积压和库存也就可能减少了,从而获得了生产率优势。现代物流管理注重的是整个供应链物流的管理,注重的是整个物流系统总成本的合理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对物资供应业务流程进行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中石化安庆分公司下属有炼油、化肥、丙烯腈、腈纶和电厂五个生产部门,原来每个生产部门均设有供应科和仓库,负责本部门的物资采购供应和仓储职责。上述设置造成人员众多、多头采购和重复储备,使得物资供应和仓储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对此,安庆分公司对物资供应流程进行了整合,撤销各生产部门的供应科和仓库,由物资供应中心统一执行物资采购和仓储职能,集中各生产部门的需求形成规模采购,整合了企业资源,形成“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物资供应新体制,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二、 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价值活动包括进货后勤、生产作业、市场营销,以及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活动,这些活动是企业的利润来源,构成了企业的直接价值活动。将价值链分解为单独的价值活动,可以观察到在每一个价值活动中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所起的支撑作用。物流不再是附属于生产活动的辅助流程,而是贯穿企业整个价值增值过程的重要流程。离开了高效运作的物流管理,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难以实现的。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企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是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兴起,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公司Dell提供了有效运用物流管理,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Del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订单信息流驱动的物流管理能力。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首先,企业密切跟踪市场,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政策信息,把握整体市场动态,建立月度市场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密切关注和分析物资供应市场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和工作安排;其次,加强战略采购策略研究,加大对煤炭、原材料、重要关键设备等战略性物资实施战略采购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保持长期的资源优势;第三,企业不断加强需求计划的提报管理,同时物资供应中心提前介入需求计划的形成过程,积极与需用单位沟通,把握需求动态。一只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供应链,并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整合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 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使企业为顾客提供“理想的”服务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的实践已表明,消费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并且消费不是简单地反作用于生产,而是调节生产。在买方市场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需求的多层次性、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使消费和生产功能互换。厂商要使顾客满意,不仅要提供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产品,而且要提高物流速度,缩短流程,这些都必须依靠专业化物流服务。

物流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一种劳动服务,联系和渗透于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影响着物质资料交换的速度和实现程度,关系到再生产过程的连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顾客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主要产出功能,并逐步成为物流系统的核心。最好的顾客服务水平能以最低的服务成本为企业留住及争取最有价值的顾客群。顾客服务水平是衡量物流系统为顾客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能力的尺度。顾客服务水平决定了企业能否留住现有顾客及吸引新顾客的能力,顾客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其盈利能力。

依靠现代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客户订单通过Internet、EDI或电话汇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供应商可以迅速地获取顾客定制产品所需零部件信息,并将零部件以JIT方式送达生产线。因为产品是客户定制的,生产过程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销售的实现,传统商品生产的“惊人一跳”顺利实现,不仅为顾客创造了价值满足,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具有竞争优势。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为满足生产需求,不断创新物资采购模式,增加企业供应物流创造的价值。一方面推进电子化采购,电子化采购突破传统手工采购模式的管理极限和时空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利用供应资源,能够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和采购过程公开,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优势;另一方面,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提高物资供应服务质量。该模式使企业可以对供应商的库存策略、订货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在已经达成一致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来管理库存。供应商与企业之间通过ERP系统实现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后,信息便代替了库存,达到最小的库存,大大降低缺货的概率,更好地改善服务水平,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系统成本、库存和固定资产,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

今天左右竞争的是灵活性、速度和生产效率,它们都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由于消费者可以得到无数的产品和选择众多的分销渠道,他们最终将塑造供应链管理的未来。需求链的方法也将超越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界限,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物资装备部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储雪俭.现代物流管理教程[M].上海三丽书店,2002.

2. 魏际刚、王胜旗、郑志军.企业物流管理[M].海天出版社,2004.

3. 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4. 汪晓春.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内涵、成果和趋势[J].经济管理,2004.20.

5. 温德成.制造业企业如何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博锐管理在线,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

作者:李 静

上一篇:毕业寄言(演讲稿整理)下一篇:钱大昕的实事求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