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现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持续双顺差现象是一种收支状况的失衡,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直观的最新的统计数据,主要分析2006年到2009年的国际收支状况,重点剖析双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和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贸易顺差现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贸易顺差现象论文 篇1: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成因与对策研究

摘 要:我国通货膨胀现象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益严峻。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物价上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及特征和通货膨胀形成机制,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可以通过化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加强外汇储备的调控等反通货膨胀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成因;对策

一、引言

2008年下半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爆发,为此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陷入了低迷状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外汇储备及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了保持我国的经济稳健、激励经济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帮助我国抵御了金融危机、从而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经济逐渐改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物价却不断上涨,诱发通货膨胀的相干因素不断积聚,并最终致使了最近一轮传播范围广且延续时间长的通货膨胀,如图1所示我国2007年-2013年3月的通货膨胀率,这就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具有破坏性的。为了使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我国要在温和通货膨胀时期采取一定措施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从而防范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正处于温和通货膨胀时期,因此深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物价上涨的问题。

二、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1.通货膨胀定义

查阅文献发现,关于通货膨胀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主要有三点: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货币量的过度增长、生产成本增加;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过程。

2.通货膨胀度量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可以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来度量。

3.通货膨胀成因

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一般包括:货币因素型;需求因素型;成本因素型;混合因素型;结构因素型;输入因素型;预期因素型。

4.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通货膨胀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其中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3%~6%之间,普遍认为温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允许的、合理的通货膨胀;奔腾通货膨胀指在较长时期内,物价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持续上升,年通货膨胀率一般在两位数以上,甚至高达百分之几十,一般认为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的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水平的上涨以加速度增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稳定是破坏性的,甚至还会现社会动荡。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及特征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增强

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通过对期货市场和一些贸易依存度高的农产品的价格影响来影响我国国内的价格。例如,在2010年7月后,国内大连、郑州的商品交易所的粮食期货价格指数全面上涨,而这一定程度上是受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粮食期货价格上涨影响,这又带动了国内相关商品现货的价格上涨。并且,国际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涨对国内农产品的成本有不利影响,进而导致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2.商品价格上涨为主

由图2可知,CPI与PPI变动基本趋于一致,说明以生产资料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是引发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现实生活中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贡献率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我国通货膨胀经历了四个时期,1994年-1997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至今,而期间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贡献率分别为51%、88.5%、85%和70.2%。所以可以看出,近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而最早时期的通货膨胀是由食品与非食品价格上涨推动。食品价格一直以來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而不同时期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是不同的:前期的推动因素主要是量时价格上涨,而2009年至今的推动因素主要是猪肉、肉禽的价格上涨。

3.外汇储备过度增加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出口额与日俱增,贸易顺差总额曾一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巨额数字。在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额位居世界首位,超过3万多亿美元。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维护我国的固定汇率制度,我国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而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实现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会引起我国货币供给量过度扩张从而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4.虚拟经济的膨胀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胀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当前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在最近一轮通货膨胀中,我国证券资产价格和房价的涨幅,远远大于其真实商品价格的涨幅。随着国内资金不断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的流向,直接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阻,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社会生产受阻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能达到有效供给。而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不断的升高,使人们产生财富效应,同时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最终发生通货膨胀。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

1.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达到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使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增加信贷投放力度这一举措放松了贷款要求,让以前一些达不到贷款要求的企业如今很容易可以获得贷款审批。然而在实体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一些企业把贷款的钱用来投机房地产业并从中获取利润。这样就导致了在在增加社会流动性的同时,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节节升高,直接导致货币释放途径可能发生变异。一些资金被用来进行期货投机,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后果。

2.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

后金融危机时代成本推动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由于在外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城市吸引力降低,人们素质不断提升等因素,导致在外务工人员数量相比以前数量有大量减少,一度出现劳动力空缺现象。因此企业要想招募劳动力必须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再把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而物价水平上升必然引起生活水平上升,人们又会要求提高工资水平来应对生活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通货膨胀的不断发生。

3.通货膨胀国际联动性增强

我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发生都是由国内因素引发的,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近几年发生的通货膨胀除了国内自身因素还需要考虑国际市场价格及主要贸易伙伴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即国内外综合作用。2009年以来,通货膨胀也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月平均通胀率达到4.45%,其中,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中国“金砖四国”的通货膨胀特别严重,分别为5%、12%和6%、5%。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由0.38上升到0.59,这充分表明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如今我国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由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

五、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1.化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

首先,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我国资源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实施“引进来”战略,可以利用拿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的有利机会来扩大国内资源战略储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具有国际眼光,通过收购境外资源类公司等形式在海外建立国际大宗商品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其次,增强国内厂商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能力,在国际贸易中努力获取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2.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

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是预防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建立多元化房地产融资体系,除了目前房地产金融市场资金主要来源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个人住房贷款以及部分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企业中短期票据、私募基金甚至委托贷款等多渠道为房地产企业融資。其次,提高房地产税,如增值税、所得税等。人们之所以进行房地产投机,是由于通过房地产产权的买卖活动从而获取的高额利润,因此提高房地产增值税,可以有效的管制房地产投机活动。

3.加强外汇储备的调控

首先,政府应选择合适的货币对冲政策,其中包括对冲工具和对冲数量的选择。当前我国只通过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方法来对冲外汇储备上升造成的流动性增加,对冲工具过于单一而使调控效果不佳,因此可以通过扩大冲销工具的范围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利用外汇储备对国内外进行投资来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鼓励企业“走出去”,增加对海外的战略投资,加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减小了外汇储备的冲销压力,解决了外汇储备过度增加的弊端,使得外汇储备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吴迪.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D].吉林财经大学,2014.

[2]孙志军.通货膨胀成因再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3,(03):8-11.

[3]肖文兴,陶盈,彭应兵.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05):491-495+505.

[4]陈雅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机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5]李晓俐.国际热钱的进入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144-145.

[6]潘健平.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8):3-6.

[7]刘启云.我国外汇储备存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137.

[8]张国辉.外汇占款对金融调控效应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1):48-50.

作者简介:张猛(1996- ),男,安徽寿县人,安徽财经大学2014级金融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作者:张猛

我国贸易顺差现象论文 篇2:

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情况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国持续双顺差现象是一种收支状况的失衡,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直观的最新的统计数据,主要分析2006年到2009年的国际收支状况,重点剖析双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和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方法。

[关键词]持续双顺差;原因;影响;对策;改善方法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外部均衡在整个宏观均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上近几年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有所加剧,我国的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已由外汇短缺转到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增长过快。

从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不难看到一个现象双顺差现象,即经常性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都存在顺差的现象,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存在这个现象,21世纪尤为突出,2000年开始,经常性账户顺差20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9亿美元,这就是双顺差,从国际收支报告中了解,从2000年到2009年,全部呈现双顺差的情况,并且持续了10年。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平衡现象是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来逐步缓解的,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对保持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一 中国近几年国际收支状况和双顺差现象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收支继续呈现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双顺差”结构,顺差规模继续扩大,国际收支和内外部经济不平衡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经常性项目由上年2533亿美元增加到371.8亿美元,增长了46.8%;资本和金融账户,由上年67亿美元增加到735亿美元,增长10倍多。仅07年上半年外贸顺差累计达到1856亿美元,就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1774亿美元的水平。无论是货物贸易总额,还是顺差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这一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我国的外贸规模飞速扩大,我国的商品及服务不断为外国市场接受,顺差大幅增长。

2008年,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局势。其中,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增长15%,增幅较上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下降74%。2008年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奥运会,拉动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增长和外资的大幅增加,特别是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的爆发,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国际大宗商品需求不振,进出口贸易受阻,我国货物贸易增速较上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很多外国投资者为求自保,选择撤资回流到母国,这样外资投资放慢,且外债余额减少,导致下半年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是逆差的。所以这一年虽然是保持住了双顺差局势,但那是因为上半年增加的要比下半年减少多,所以总体保持顺差。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2008年是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6倍,2008年是下降74%。继续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上“双顺差”。在政府帮助和市场自我修复的双重作用下,各国经济开始复苏,国际金融市场信心增加。值得一提的是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近20年首次下降,货物贸易为顺差2495亿美元,下降了31%。直接投资项目中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急剧减少,为782亿美元,较2007和2008年分别减少了602.13亿美元和695.91亿美元。说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经济前景不乐观,各国均选择规避风险,着重于自我内部恢复,国际投资减少,加大了资金回流。

上表说明,各年度经常性账户差额均为顺差,2002至2008年在稳步增长,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而下降。占总顺差的比例有所波动,但2005-2009年都有相对稳定的高占有额,可以看出,经常项目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也保持顺差,但存在很大波动,以2006年和2008年的波动最为显著,下降了很多。原因是,2006年,对外证券投资增长迅猛,对外证券投资资产流出1104亿美元,增长了3.2倍,所以资金外流很大,总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很小;2008年是受次贷危机影响,各项目总体增速缓慢,外资撤回,所以差额下降。但从总规模看,2008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仍然较大,经常项目顺差、货物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且外汇储备充裕,人民币汇率依然稳定,对外部门信心很充足。单说受金融风暴冲击的2009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下降,但外汇资金净流入规模逐步恢复,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经济复苏能力有保障,然而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突出,依旧保持大幅双顺差格局。

二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而平衡则是相对的、偶然的。不平衡包括周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和收入性不平衡,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就是一种接近结构性失衡的不平衡,与供求关系更密切,而供求关系是难以控制的,大多需要市场自我修复。

这种不平衡有很多有利的一面,反映了国际收益增加,国际贸易发展壮大,国内金融市场稳健发展,中国市场投资潜力增大,投资机会增多,国际综合实力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等。这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入WTO和IMF也为后续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大规模进出口贸易奠定了基础,还有政府的鼓励政策及良好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内部原因。

从国际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迁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1)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深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与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是分不开的,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加深。2006年,工业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我国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四位,其中172类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而且,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稳步增长,2007年,海关统计,我国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为2118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顺差的81%。且服务贸易的势头良好,以运输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产业做出了很大贡献,2009年二者占到了我国服务贸易总量的53%,服务贸易的进步,对国际收支状况也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2)我国储蓄持续大于投资

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供求失衡的结果。我国有高储蓄传统,在体制转型阶段由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尚未完全到位,居民用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预防性储蓄意愿较强。同时,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较快,但国民储蓄增长更快,导致储蓄相对投资的剩余有所扩大。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导致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出口,供求失衡。

(3)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市场

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与我国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也有密切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投资者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产业加快向我国转移。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金融机构)同比增长4.5%,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1496美元,较上年增长73%。同时,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业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融资,也增加了外资流入,促进顺差上涨。

三 双顺差的不利影响

首先是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大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其次是经济增长对外依赖加大,增加了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我国外贸依存度增加,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67%,如果外部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出口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再来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有一定脆弱性。目前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自贸易,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且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本国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附加值低等方面,不得不说是脆弱的根源。最后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加深增加资本冲击传染的风险。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方式日益复杂多样,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资本流向发生大的变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造成很大冲击。上述双顺差消极的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也均有体现。

四 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方法

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一样,都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表现,顺差或逆差过大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也因此,为了对内平衡,早在2006年底我国就提出要“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要从多方面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具体改善方法如下:

(1)正确对待和处理内部供需问题

要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涉外经济方面,根据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扩大进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这样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结构,促进国民消费的增加,并且能改善双顺差的结构,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

(2)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要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创新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借鉴进口售付汇真实性审核的做法,对于出口结汇实行海关、外汇局及银行等部门的联网核查。严格出口预收货款的收结汇以及延期付汇管理,加强贸易信贷统计与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加强外汇市场基础建设,完善人民币外汇交易新系统的功能,推动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继续扩大市场主体,促进外汇供求结构多元化。在特定地区推出货币兑换特许业务,进一步改进兑换服务。外汇储备的增长,面临的经营管理的问题也在增加,管理好外汇储备,对进出口贸易的监督,对资本和金融项目的调控和科学分析,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3)鼓励出口与对外投资,积极开展研发创新

进一步拓宽我国对外投资的相关思路,更多地研究和挖掘对外投资的项目,把握扩大对外投资的机会。同时,政府可给予出口商适当的赋税优惠政策和出口信贷支持,鼓励出口商积极出口。增加产业科研的投入,改善初级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格局,逐步走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贸易形势。加强和多头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让资本的流通领域扩大,知识技术的革新加快,既增加了产业创新、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又能增加对外投资机会,开拓海外市场。而且,有助于国内外贸企业发展,有助于出口产品形成

“品牌”战略走向,能够更好地改善综合的贸易环境。

作者:张维

我国贸易顺差现象论文 篇3: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其调整

摘要: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但并非所有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外资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外资对华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中国及东亚经济体间形成了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我国亟需采取措施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使贸易各方真正从中美贸易中“共赢”。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高技术产品;形成原因;调整对策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发展。作为世界“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都超过其他国家。然而,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却呈现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其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调整,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现状

目前,中美两国商务部均已开始统计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但相比之下,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时间较早,数据较为充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方法,高技术产品主要分为10类: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武器和核技术。

从2002—2008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数据看,它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2002—2008年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保持着年均100亿美元左右的增长速度,七年累计总额高达3414.48亿美元,在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总额中的比重高达109.64%。第二,中美两国间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正从顺差转为逆差。自2007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生物技术、高新材料与核技术贸易正逐步从贸易顺差逆转为贸易逆差,而且2008年这三类商品的中美贸易逆差正日益扩大。第三,虽然部分关键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仍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其中有部分产品的贸易逆差额在缩小。

从2002—2008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结构看,并非所有类别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如在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等产品上,中国始终对美国呈持续贸易逆差,七年的贸易逆差总额分别达到18.12亿美元、179.19亿美元、42.53亿美元和292.99亿美元,只是因为中国对美国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数额过大,才使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整体表现为顺差。需要指出的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生命科学、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逆差正呈日趋缩小的趋势,相比2007年同期分别减少了0.07亿美元、3.83亿美元和19.68亿美元。

二、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对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的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做出解释,才能真正阐释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其成因。

1、外资对中国信息与通讯行业的产业转移。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要探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首先要解释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为什么会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在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率先步入“新经济”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东亚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对美国信息与通讯领域创新技术的模仿,世界信息与通讯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美国也因此开始调整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心。

首先,美国在继续鼓励国内信息与通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将处于衰退期的信息与通讯产业的核心制造与加工装配环节让渡给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建立起信息与通讯产品的全球生产网络。目前,美国将信息与通讯产品的零部件制造环节主要是让渡给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东盟进行,而将信息与通讯产业的加工生产工序,与东亚的这些国家或地区一起,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这使得以外资在华企业加工类产品出口为特征的对美出口不断增多,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中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外资引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的特征。

其次,美国开始将国内政策支持的重点转向新兴高技术产业。如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通过将资本、人力资源、税收优惠向这些新兴产业的倾斜,鼓励其产品研发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始终保持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优势,2008年美国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等产品上能够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与此有一定关联。因此,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可以认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息与通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是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

2、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地是从“重商主义”的角度解释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美国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实施的出口鼓励和限制美国对华出口政策,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其二,部分中国学者和国外机构认为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是造成中美高技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沈国兵(2006)认为1989年后美国对华实施的贸易制裁和技术禁运,加强了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致使中国从美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被扭曲,使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中美经济安全委员会(USCC)认为,中美贸易引发了战略技术利害关系,中国是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最大供给商,究其原因可归咎于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杜莉(2006)则明确提出,由于美国始终对中国怀有,“戒心”,因此一直限制涉及到安全问题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诸如核电站、卫星、超大型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等许多产品的对华出口上实施严格限制,使中国在高技术产品进口上出现了“愿买者无可买”的现象。

从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趋势看。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可以解释中美部分高技术产品,如光电技术、武器与核技术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但是,“中国实施出口鼓励和限制美国对华出口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观点却难以成立。2004-2007年中国在对美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对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这充分说明中国对外并没有实施奖出限入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否则在出现中美贸易顺差时,必然会出现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

目前,“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论的解释力度

正不断减弱。美国在决定对外是否实行出口管制政策时一般基于四个原则:一是否涉及敏感技术和武器出口而危及美国国家安全,二是否影响美国国家战略目标和外部政策目标,三是否影响到美国经济利益,四是否允许美国对其先进技术出口进行终端使用情况检查。从这些原则看,由于光电技术、武器与核技术等关键高技术可能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美国必然会对其出口实行严格限制,导致美国在这些产品上对中国呈贸易逆差。然而,在与军事领域也有密切关联的航空航天技术与柔性制成品上,美国对中国却始终保持贸易顺差,这是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论难以解释的。

3、中国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2008年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最突出的变化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生命科学、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这间接地加快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速度,这很可能是近年来中国在这些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导致的。

21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中国国内科技研发水平日益提升,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的带动下,中国在上述几类高技术产品上的对美进口日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

三、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可行措施

随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各方间实际形成了一种“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贸易各方利益分配不均的现实客观存在,尤其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高技术产品生产网络中,中国主要从事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装配、贴牌定制等劳动密集型工序,这些工序相比美国从事的研发工序及东亚主要国家或地区从事的核心制成品生产工序,进入门槛低、替代性强、基本处于或接近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而常常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收益。如果这种利益分配不均一直持续,将可能拉大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及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保持或提升。因此,需要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贸易各方的真正“互利共赢”。

1、完善外资政策,强化对高技术产业外资流入的政策性引导。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而其主要来源是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在华企业。因此,当前要调整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就需要对外资在华直接投资方向做出调整。

目前,FDI在中国信息与通讯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仍然是中国对美信息与通讯贸易的主要方式。这种贸易方式不仅使中国获利较低,而且全部最终产品的出口均被计人中国对美出口。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对高技术产业中的外资流入结构进行政策性引导,逐步减少对信息与通讯产业加工类外资流入的“超国民待遇”,将优惠政策集中于其他新兴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引资上,降低外商对华信息与通讯加工制造业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引致扩大效应”,增加其他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引资额,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

2、改善中美政治关系,游说美国政府及国内利益集团。中美政治关系是否改善是决定中美经贸关系好坏的重要基石。当前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可行途径之一是逐步减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因此,当前中国政府应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中美政治关系,通过游说美国国内的部分利益集团,由其作为中国的“代言人”,游说美国政府将中国视为“正常的”贸易伙伴,取消对华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技术出口管制。

3、继续扩大内需,弥补美国进口需求的下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进口需求的下降是中国外贸政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不仅要想方设法维持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持续扩大,而且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政策,变国内过剩储蓄为国内消费,变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为国内销售。从而有效弥补美国国内进口需求下降给中国出口带来的“缺口”,使包括外资在华企业在内的中国国内企业的销售实现可持续增长。

4、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贸易顺差对外转移。当前,日本、韩国、东盟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对中国信息与通讯加工产业的转移,使这些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变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是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逐步减轻这些国家或地区对华FDI产生的贸易转移与贸易扩大效应,主要应从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快与日本、韩国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虽然近年来中国先后与中国香港、东盟10国等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但在东亚地区的“10+3”(中、日、韩3国与东盟10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却进展缓慢,因此中国应努力加快与日韩两国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使外部贸易内部化,最终减少对美国的出口。

第二,加快以对亚洲周边国家(或地区)为主要目标国(或地区)的“走出去”进程,扩大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通过建立加工装配类的高技术企业,扩大这些地区对美出口,缩小中国对美加工类高技术产品出口,从而使中美贸易顺差外移。

参考文献:

[1] 陈继勇,刘威,美中贸易的“外资引致逆差”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6(9):42

[2] 沈国兵,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3):77

[3] USCC,2004 Report to Congress,One HundredEighth Congress[EB/OL],[2004—06—10],ht—tp://www,usee,gov

[4]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96

[5] 陈继勇,刘威,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美中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J],财经问题研究,2008(11):111

[6] 张文宣,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分配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刘 威 陈继勇

上一篇:安全隐患排查制度3篇下一篇:疫情情况报告(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