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下高中语言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抒情散文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应把抒情散文的各种读法交错使用,体会其语言的“形象之美”“神韵之美”“逻辑之美”,从而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以读代讲,精美讲读,从而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对抒情散文进行合理的文本解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抒情散文下高中语言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抒情散文下高中语言论文 篇1:

如何生成并运用语言练习策略实现课程目标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生成并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其中,如何生成语言练习策略是前提,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教学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关注学情是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的依据;实现课程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目的;最后,还应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来生成系列的语言练习活动。如何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是关键。在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时应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生成,抓住训练时机,将语言练习落到实处。还要通过语言练习策略将读与写相结合,将片段写作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常态,以品读鉴赏名家名篇的文章为契机来促进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生成;运用;语言练习策略;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拓展与应用

引言:语言练习策略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由教师设计紧扣文本解读的语言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语言情景,在学生完成语言练习活动的过程中既深入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又由课内文本的感受与鉴赏拓展延伸到相关文本,从而探索并思考相似文本的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且在实际的表达和写作中加以运用和创新。这种语言练习策略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即“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展和创新”)恰好是相符的。

一、如何生成语言练习策略

(一)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本文的教学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

要想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首先应精读文本,吃透文本,小到字句意思、大到写作手法、文章主题、文章结构等都要了然于胸,只有这样,你预设生成的语言练习策略才是紧扣文本重难点,有明确目的性的训练,而不是毫无目的空有形式没有意义的活动。比如针对《蜀道难》这篇文章,教学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把握李白诗歌雄奇豪放的语言魅力,因此,我设置的第一个语言活动是让学生把开篇的三个语气词“噫吁嚱”替换成现代汉语最普通的“唉”“啊”这样的语气词,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三个语气词加强惊叹语气的语言效果。然后又让学生联系实际,将“噫吁嚱”换成方言语气词来感受,一下就将学生带入了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学生又体会了不同语气词的魅力所在。最后,又让同学仿写“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几句诗文,要求赞叹的内容换成家乡的山水风物,同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在学完全篇文章后,我还要求同学们进一步学习李白全诗运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诗贯穿全篇,反复咏叹,同时形成诗意转折的这种写作方式,再次以家乡的山水风物为吟咏对象将之前的仿写扩展成侧重不同的三段内容,再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可见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是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

(二)关注学情是生成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的依据。

将文本吃透并掌握文本的教学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基础,但如果忽略了本校学生乃至不同班级的学情,这样的语言练习策略只能对一部分同学有意义,对另一部分学生必然流于过场。比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我依据本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景物和教学目标之二学习本文由情到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我依次设置了以下语言训练的任务群:一是重点分析文章写景的3、4、5段,让学生探讨感悟写景句用词的妙处,二是任意写一个通感的句子,三是运用通感这一手法来描写某一景物,四是运用两种以上的手法来写一个写景的片段,五是学习《荷塘月色》的行文结构,课后布置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要求按照“心境—去往某地路上的心境—由情到景,到达某地后所见到的景—离开某地后路上的所想所感—再写心境与开头呼应”这样的行文思路去写。在实验班,对于由文本的感悟鉴赏到文本之外的相关语言训练,学生都很积极,且当堂生成了很多精彩的句子和文段。而在语言表达相对较弱的平行班,对单个句子和片段的练习尚可,但课外的写作训练则徒有形式,感悟千篇一律,写景句生搬硬套,且抄袭网络文章的现象严重,没有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在生成设置语言练习策略时一定要根据学生语言领悟和表达能力的优劣来设置生成难度不同的语言练习活动。

(三)实现课程目标是生成语言练习策略的目的。

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只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和鉴赏,而忽略了由这一篇文本拓展到文体或内容相关的文本,只侧重于理解、积累,而忽略了思考领悟和对文本写法在实际表达写作中的应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成语言练习策略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某一篇文本的感悟鉴赏和零碎知识的积累,只关注前两个目标,同时要兼顾课程目标中后三个目标的实现,把后三个目标融入具体的语言训练活动中。比如多设置一些仿写句子,仿写某一片段的训练,或者评价文本中某一人物的思维训练。再如学习了必修一的《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这几篇文章后,虽然这几篇文章时代不同,写作的人物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但所写人物的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也可以成为以后我们写作的素材,所以学完这四篇课文时,我都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写一副对联评价文中人物,还有选择一个中心话题譬如爱国、责任心、勇气等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

(四)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来生成系列的语言练习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每一篇都运用不同的语言练习策略,不免显得多而杂乱无章,学生们会疲于应付,对每个语言练习活动只是浅尝辄止。如果以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为依据形成系列性的语言练习任务群,学生则会由浅入深,强化某类语言感悟及运用能力。比如针对诗歌这一文体,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其中的关键字词,体悟其妙处。为此,我在每篇诗歌的学习中都设置了替换关键字词对比与原文的不同这一语言练习环节。如《沁園春·长沙》一文中的漫江碧透的“漫”能否换成“满”字?鹰击长空的“击”能否换成“飞”字?鱼翔浅底的“翔”能否换成“游”字?“潜”能否换成“浅”字?再如《再别康桥》中的“金柳”这一意象能否替换为“松树”或“沙枣树”?“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的“水草”这一意象能否换成“鱼儿”或“一棵树”?再如《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一句中的概数“十余”能否换成确数?“暧暧远人村”一句中的“暧昧”能否换成“暖暖”二字?鸡鸣桑树颠能否换成鸡鸣“桑树下”?狗吠深巷中的“狗”这一意象能否换成“马”或“牛”?让学生在感悟字词的不同含义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炼字炼句的妙处。同时还在讲解诗歌时设置了改写写景句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感悟诗中不同意境的特点。如将《沁园春·长沙》中的写景句“漫江碧透”至“万类霜竞自由”这几句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改写出来,将《归园田居》中的“榆柳荫后檐”至“鸡鸣桑树颠”改写成散文化的句子。这样一种语言练习策略在同一类文体中反复训练,可使学生对同类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二、如何运用语言练习策略

(一)關注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生成,抓住训练时机,将语言练习落到实处。

在课堂上运用语言策略的目的除了联通教与学,让学生解读文本有了切入点,还要使学生以本篇文章的理解感悟为依托,提升学生对这一类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语言运用与拓展能力。所以在实施语言练习策略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情况,抓住最佳时机,才能找到学生语言感悟与运用的薄弱点,从而真正起到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比如我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地体会意象和意境的特点,我让学生选取文中的任意一个意象来仿写一小节诗,结果学生在诗的形式上和词语的灵动上做得很好,但空有华美的言辞,不能通过意象的描写来突出意境特征进而传达写作者的心境。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不但限定了意象还限定了意境特点再让学生写作,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对于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间的关系就理解得更透彻了。

(二)通过语言练习策略将读与写相结合,将片段写作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常态,以品读鉴赏名家名篇的文章为契机来促进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通常把读与写割裂开来,针对必修课本中选择的文本只限于讲解感悟鉴赏,对于作文训练则只在专门的写作课中进行,这样即使每学期上的作文课次数较多,也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因为写作训练的次数毕竟是有限的。而如若将片段的写作训练融入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步得到提升。比如在讲解《鸿门宴》时,我们在学习司马迁描写人物的精妙语言时,可以适时地让学生学习司马迁描写樊哙出场的片段,也写一个人物描写的小片段。在讲解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关联词语在传达人物情感的妙处,我以文中的第四部分前两段“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有向执政府请愿的事”至“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为例,先让学生品读感悟原文,再把其中的关联词语去掉让学生比较阅读,而后又让学生保留关联词补充和自己有关的新的内容来感受关联词语的好处。在具体的语言训练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写作,大胆交流,佳作频出,在同班同学的掌声和我的鼓励声中,显然学生们既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也找到了自信。可见,通过语言练习策略将读与写结合,以读促写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成功运用语言练习策略,首先应关注其生成问题,生成合理有效地语言练习策略是前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是关键,实现课程目标则是运用语言练习策略的最终目的,只有这三方面都兼顾到,这样的语言练习策略才是行之有效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运用语言练习策略实现课程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213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徐海梅

抒情散文下高中语言论文 篇2:

从读讲出发,探寻抒情散文如何教学

摘 要:抒情散文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应把抒情散文的各种读法交错使用,体会其语言的“形象之美”“神韵之美”“逻辑之美”,从而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以读代讲,精美讲读,从而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对抒情散文进行合理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抒情散文 课堂 读讲 教学

一、引言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素有“文学体裁之母”之称,在语文教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形散而神不散、短小而意深,从小处写起,反映大的哲理、内容情感真实朴素,是语文教材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抒情散文写得像“诗”一般,把感情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相融合,来抒写内心情致、陶冶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现如今一些教师把抒情散文教学和其他体裁教学混为一谈,用通读全文、划分段落、解释生词句、总结中心思想等传统教学手段来进行散文的阅读鉴赏,把抒情散文的教学目的归纳到应试教育上,不能让学生理解抒情散文的“真善美”,不能通过作者激情飞扬的文字体会其真挚饱满的感情,不能达到语文教材编写的目的,从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能力的提高和他们的文学素养的培养。王荣生说:“要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问题,关键是有合理的文本解读。”[1]所以,笔者认为应从讲读出发,对抒情散文进行合理的文本解读,这样既能保证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抒情散文的各种读法交错使用——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

作者用鲜活的意向、优美的语言雕琢富有意境的抒情散文,抒情散文的解读不能和其他类型的散文讲解一样,更不能和其他体裁的教学相提并论,需要进行不厌其烦的读来体会其意境。散文有各种读法:有朗读、熟读、背诵;有全文诵读和部分诵读;有单读、齐读、跟读、跳读、默读、朗诵,等等。[2]接下来我们便用散文的一些常用读法来品味抒情散文语言的“形象之美”“神韵之美”“逻辑之美”,从而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

(一)用部分诵读法来体会抒情散文语言的“形象之美”

散文的灵魂是情感,抒情散文的美处便在意境。抒情散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所传达的声音亦幻亦真、惟妙惟肖,使语言富有较强的表现力,以产生自然、亲切的形象感。

朱自清是写抒情散文的大师,文笔细腻优美,比喻生动新奇,《荷塘月色》是他广为流传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可以采用部分诵读法去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如第四段描绘荷叶和荷花的语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在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田田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也能感受到“袅娜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明珠似的”“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的荷花的姿态。我们边诵读边感受如同身临其境,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

(二)用朗读法来体会抒情散文语言的“神韵之美”

朗读法要求感情充沛、绘声绘色、声情并茂,[2]作为教师要先朗读一遍,把朗读的技巧、注意的事项向同学们阐明,然后请同学们朗读并说出感受。《荷塘月色》这篇抒情散文,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荷塘风韵,欣赏月色之美。

例如,郑桂华老师执教的《荷塘月色》,在简单的授课后设计了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请自由朗读文章的4—6段,列出每段描绘的主要景物、并读出其所在的语句,然后说出作者的视线发生了哪些变化?[3]

(生开始大声自由朗读,并用笔做记号,然后做出回答)

……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重点朗读描写荷塘的文字,体会其“神韵之美”,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荷塘的特点。

(生很快就找到了“曲曲折折”“被薄薄的轻雾笼罩着”等词句。)

几个小小的问题,便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并融入到文章优美的语言情境中,体会其“神韵之美”,完成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

(三)用单读法来体会抒情散文语言的“逻辑之美”

抒情散文不像诗歌那样靠语言的严格声律,不像小说那样靠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不像戏剧那样靠扣人心弦的冲突悬念来赢得读者,它必须靠读来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4]

郁达夫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在行文中很讲究词语的修饰和选用,从而获得语言活泼形象和富有生气的艺术效果,进行郁达夫散文教学时,我觉得要采用单读的方法去理解其文章,然后品味其用词遣句的“神韵之美”。例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里的一些语句[5]:

师:“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这句里的“因而”强调了鲜明的因果关系,“有时候”三个字较为准确地写出了江南红叶的生长时间,非常严密。下面请同学们单读文章,从中找出一些语句来证明其“逻辑之美”,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

生1:“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这句话中的“且”字表示江南地形的两个并列特点,“故”字是承前的原因而得出的结果,简短的半句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生2:“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这句话中的“也许不尽……也许不尽……”是对上文所引诗句背景的推测,使表达更为准确;一个“但”字强调了作者的观点,语气果断而有力,整个句子透着一种逻辑美。

通过采用这种单读的读法来理解文章,体会其语言的“逻辑之美”,更能加深对文章情境的体会,与文本展开意境性对话。

三、以读带讲,精讲美读——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

教师在教抒情散文时,教师主动引导、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技巧,提升文学素养。这种反复诵读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从读中发现问题,教师也要进行适当讲解,通过讲解分析,又能使学生更好地诵读。诵读—理解—再诵读—再理解,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像这样反复多次,就能加强字、词、句、篇方面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而不必由教师去搜索枯肠地搞“微言大义”。

教师以读带讲,教会学生阅读鉴赏,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例如以《乡土情结》为案例:

师:请在下文中找一个词来表达王维的心情。

生:魂牵梦萦。

师:请自由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来表达“魂牵梦萦”。

生:“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生:“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池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这书说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想到故乡。

师:作者都写了哪些情境呢?

生:“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指奔波劳累的情境。

生:“洛陽秋风,巴山夜雨”是想家的情境。

师:为什么是想家的情境呢?

生:因为我们学过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的就是思乡的情感。

教师让学生带领全体学生读、背这首诗,并进一步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并补充了学生没学过的张籍的《秋思》一诗。有学生马上打开了《唐诗鉴赏词典》,笔者顺势让他为大家读了一段对“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欣赏文字,学生们记下了这首诗。这样教师从读讲出发,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

(一)教师以读带讲,要注意读讲洗炼的字词

例如,让学生读《井冈翠竹》(袁鹰)中描写毛竹下山:“穿云钻雾,虎啸而走,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从而让学生体会这句话中用的一连串的动词十分准确、形象、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毛竹的生气,从而完成与文本的理解性对话。

(二)教师以读带讲,要注意读讲独特的句式

例如,《春》中“盼望着,盼望着”“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这一类的句式,让学生读这类变化的长句,体会其节奏的舒缓,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感受文章的意境,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

(三)教师以读带讲,要注意读讲修辞手法

例如,《白杨礼赞》中的“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让学生们读这种多种修辞手法交织在一起的语句,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分析关键性字、词、句,训练学生推敲词句的能力,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

四、结语

总之,抒情散文教学和其他体裁教学不同,笔者认为只有从读讲出发,把读和讲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抒情散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分析和思考,领悟抒情散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才能是抒情散文的教学获得突破性进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的实验与研究”[项目编号:2013zdjy176];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语文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14zjjh017];2014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三项改革专项课题“‘先学后导,展示训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淮北市濉溪县任集中心校为例”[课题编号:JGZXD201421]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9期,第31-39页,第49页。

[2]张隆华:《中学语文教学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沈龙明,陈玉根,王玉艳:《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版。

[4]曾祥芹,张复琮:《文体阅读法》,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史建筑:《走进名师课堂——高中语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郜培芳,任强 安徽淮北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35000)

作者:郜培芳 任强

抒情散文下高中语言论文 篇3:

抒情散文教学之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元语文”教学理论出现了。该理论根据语文知识水平提高与能力形成的根本特点,遵循高中生认知和智能建构的发展规律,通过“知识的广度”、“思维的深度”、“生命的强度”三个层面去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最终实现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喜欢读散文,可语文教师最怕讲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也许是由于散文本身具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自由多样,表现手法上又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缘故吧,所以拿到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常常觉得文章实在是好,就是不知道讲些什么。笔者对此也有同感,但经过一次公开课《想北平》的反复磨炼,对于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学法以及文体类型。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认为是重点,因为散文讲究华丽的词藻、精练的语言、隽永的行文、巧妙的手法,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有极大的益处。认为是难点,因为散文最大的特点是“神聚”但“形散”,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完整,也不能像说明文那样明白。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它以抒发感情为主,主要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对事物直接抒发感情来表达作者的意图。语文教师要教好抒情散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针对抒情散文的特点,再现抒情散文的意境,将文本中美妙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把文本中蕴藉的情感灌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吟诵”、“赏析”中,把握文脉,感悟语言,领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抒情散文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列宁非常注重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抒情散文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应该尽量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文本情境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导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尤其是对抒情意味浓重的散文,教师更应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言辞或者各种多媒体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从而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笔者在讲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抒情散文时,在课前先播放了满文军的《望乡》这首歌,接着开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因此,人们对故乡总怀有特殊的想念,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就像‘漂泊的旅人’一路走来,总也忘不了故乡给人生留下的‘恒久的烙印’。”

当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时,往往就会带着一种急于领略文本之美的审美期待,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探究文章内部世界的兴趣,从而能领悟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神”韵

散文是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体裁,“形”虽“散”但“神”必须“聚”。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要将众多的联想、零散的材料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如果忽视文脉结构,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抒情散文教学中要抓住文脉,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神”韵。

如《想北平》,笔者扣住题目中的“想”字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想?”“想了些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脉络,理解了作者想到北平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北平。

可见,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文中的文脉,给课文定下整体的感情基调,将对学生理解全文起到很大的引导、启发作用。

三、品析语言,教会学生领悟深邃情感

抒情散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抒情性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美。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灵活而富于变化,有的朴素淡雅,有的简洁明快,有的优美隽永,有的含蓄凝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但这并不是将情感脱离开来的字斟句酌。

观摩一些抒情散文教学公开课,教师们总是喜欢把精力投放于语言和景物分析上,如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那个比喻是怎样的形象生动,此段景物或画面描写多么的美——诸如此类,甚是用心。然而对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不注重赏析,忽略了抒情散文的精髓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对文章中精妙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是必要的,对景物的反复玩味也是必要的,它们是抒情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欣赏的一部分,我们正是通过抒情散文中传神的语言、细腻的景物描绘而被深深感染的,所以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教学不是为了挖掘其中的旨趣,那么抒情散文的教学意义也就消失殆尽了——抒情散文所具有的人文特性被淹没。抒情散文的人文特性是将描写的自然景(或事、物)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景与情两种因素,情占主导地位,景为之服务。语言是媒介,有了情与景,语言才有了绚丽的色彩。

一位作家说:“一个贤明的读者不愿把光阴虚掷,他还要在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如何教会学生在对抒情散文的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景物领悟作者的情感,欣赏语言、景物、情感的有机融合。因为阅读是欣赏与理解、感知与感悟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学生单是欣赏语言,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单是感知景物,没有感悟景物之外的东西,是不可能被触动的。

如《想北平》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写北京的日常生活,用对比的手法将北京的“动静相宜”、“布局匀调”、“接近自然”的特点描述得细致入微。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和描写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透过语言、景物来理解作者之情。

四、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情感。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师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品析语言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领会到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审美情操。所以,要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抒情性散文的美就必须进行口、耳、情皆到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言语,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使文章通过出己之口,达到入己之心,让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通过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如笔者讲授《想北平》时,学生难以体会老舍先生那种对北京“说不出”的爱意,就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间接抒情中所折射出的浓浓深情。原本以为年龄尚小的学生是无法体会这种浓浓思乡之情的,可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体验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认为文中两次“欲落泪”——在作者想到自己母亲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欲落泪,在文尾想念北京到极致时欲落泪——是相通的情感,作者将对北京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联系1936年的北京,这文尾的泪是为北京的“健康而不放心”而落的。这位学生就是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了。

五、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同样也缺少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一堂成功的抒情性散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自我陶醉,更应该有学生的情感参与。所以,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可用对话型教学的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的目的。

笔者在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一文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所蕴含的情感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学生谈及自己想家的感受时畅所欲言。其中一位学生的所想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想到了妈妈为他做的红烧肉。教师进一步追问,妈妈煮的红烧肉和大饭店的红烧肉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妈妈煮的红烧肉嚼在嘴里硬硬的,可能没有大饭店的好吃,可是他就喜欢妈妈煮的。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了作者丰富而独特的情感。

总之,抒情散文语言美,景物美,意境中的情感更美。在抒情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元语文”理论具有启发意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理清文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神韵;品析语言,教会学生领悟深邃情感;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地欣赏体验抒情散文之美。

作者:薛小玲

上一篇: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市妇联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