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与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针对德国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双轨制的法规建设,全面系统地的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法案,并从六个方面对修改后新法案的创新之举做了重点论述,从而阐明这些创新举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篇1: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的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为促使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环境,但目前国内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运行不紧密,这必将影响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下的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探索职教集团背景下的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运行管理机制。

关键词:特殊教育;院校教育;职业培训;管理机制

一、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现阶段,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国内有6种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模式。学员为对象培训的河南模式,开展“订单培训”盘活职业教育,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以教师为对象培训的江西模式,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在专业基础上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班的黑龙江模式;企业与学校共建学院的丽水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实现“双城培训”;借鉴国外体制的现代学徒制和德国双元制的模式。加快职业教育集团背景下的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实施路径构建和运行管理机制研究,可以有效促进职教集团化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内涵式发展转变、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率,促进政府支持力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等。

二、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内涵和主要问题

1. 研究内涵

院校学历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职业培训,也称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职业培训的具体含义是: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职业培训的内容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受训者经过职业培训,获得谋求职业或保障职业安定必需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取决于职业培训的程度,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受职业培训的程度有关。综上所述,职业培训在对象、目的和内容上,与普通教育都不相同。但是,职业培训和普通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既要有良好的文化水平,也应有精湛的职业技能。

2.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模式下,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数量大规模提升,但是运行衔接中的问题也更加突显如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的不紧密、职业培训的实用性不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院校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对培训重视程度不足、“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职教集团资源利用不充分、职教集团背景下的院校运营机制不够灵活、政府宏观协调等。

三、完善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运行管理机制的策略

1. 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督

职业教育集团必须坚持“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发展的两条腿走路,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把真正的政策性文件落到实处。加强对各个职业教育集团的监控,尤其是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运行管理中,政府在政策性方面,继续细化文件,及时建立规范运行管理机制相关文件出台,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建立和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备适应社会岗位需要专業技能型人才。要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鼓励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学习,企业也要给院校提供可以学习培训的场地对教师技术指导;建立“双师型”教师完善的准入、培训、考核、评价体系,由院校和企业共派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考核评价小组共同管理;选拔在企业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中来。

3. 合理开发利用职教集团的资源

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等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这样的办学模式必将带来资源的再整合、再利用和资源的共享。院校统筹资源,建立各方面资源库、达到人财物在空间、时间、范围的最大限度利用。

参考文献:

崔晓杰.我国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辽宁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行性研究”(课题批准号:JG16EB155)。

作者简介:胡玉博(1981— ),女,辽宁沈阳人,管理学学士。

作者:胡玉博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篇2:

德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法规建设的创新举措

摘要: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与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针对德国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双轨制的法规建设,全面系统地的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法案,并从六个方面对修改后新法案的创新之举做了重点论述,从而阐明这些创新举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法案;创新举措

20世纪以来,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早已闻名于世,并成为许多国家争相效仿的典范。进入新世纪,为进一步保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领先地位,德国一直很关注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也非常重视其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更新。2005年1月,德国众议院在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法案的基础上,重新审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改革法案(以下简称为法案),并于同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与实施。该法案中所阐述的改革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培训机构,并面向德国所有年轻人(不分地区及其社会背景)的高质量职业培训,并注重培训效果。这项法案的颁布与实施,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德国所有年轻人平等、公平地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了新的途径。

德国职业教育与

职业培训法规建设的理念创新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一向被世界公认为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近几年来,德国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轨制,并坚持以为年轻人提供进入技术领域的能力和机会作为根本出发点,使其能够担当起生活所赋予的重任。同时,该体制也在保证未来德国工业拥有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劳动力,为德国工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和日趋走向繁荣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确保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德国已经意识到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必须迎接新的挑战。只有通过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体制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社会和世界一体化中出现的各种变化。

新法案的颁布,为德国年轻人参与职业培训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该法案的目标旨在为所有不同地区及其社会背景的年轻人提供和增加接受高质量职业培训的机会。德国联邦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对年轻劳动力开展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其工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这项新法案的颁布与实施,为德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决策者提供了更大空间去努力实现上述目标,从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年轻劳动力的技术竞争,使他们自身走向成功之路变得更加快捷。

以年轻人受益为本的职业培训创新

在德国,人们已经意识到让所有年轻人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掌握一种职业技能有若干途径,过去人们尝试了很多不同方法。直到最后,实践证明,职业培训才是一种通向成功的捷径。这项新法案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加速了年轻人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进程。

在德国,一些年轻人离开学校后,参加了由联邦就业局举办的普通或高等的职业培训项目。在那里,他们获得了最初的职业资格,这些都有利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而新法案的颁布与实施,对更多年轻人通过职业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认证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目前,德国有19多万青少年接受全日制学校教育。过去,在劳动力市场中,人们只认可“双轨制”职业培训,不太认可学校职业培训。因此,约有40%的年轻人,通过参与其他双轨制职业培训,来提高对学校职业培训的可信度,这不但浪费了年轻人的很多时间,而且也浪费了一些技术和资源。因此,新法案的颁布为更多年轻人接受学校职业培训提供了新的途径。

除此之外,新法案还为学生通过学校职业培训考试提供了捷径,这种职业培训考试由德国议会授权地方政府执行,离校生也能参加由议会统一组织实施的考试。与此同时,新法案中还把新兴产业和新职业所涉及的一些职业培训的理论知识,培训的比例做了相应调整,并且规定职业培训资格证书能与中等学校资格证书或高等学校资格证书结合。这些措施,都对学生更好地获得资格证书以及接受更有效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区域合作模式

共同发展的模式创新

21世纪初期,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和适应未来行业的结构性变化,许多内容、形式新颖、时间和模式不同的职业培训,都通过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培训的合作来实现。伴随着职业培训学校之间成为合作伙伴,职业培训学校与企业间也将成为新的合作伙伴。

这种企业和职业培训学校间的新型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平衡区域企业内财政赤字,并为那些尚未开展职业培训的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培训条件,从而进一步满足新职业资格认证的需要,随着新法案的颁布与实施,这种情况逐渐成为现实。伴随着这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建立,人们将清楚地认识到学校职业培训和企业培训同样是培训行业,学校职业培训与企业培训享有同样信誉。

基于高速职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创新

高速现代化职业培训体制是德国联邦政府职业培训政策的核心内容。21世纪初,德国大约有76种职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近几年,已有30多种新职业的现代化被推广实行,这是自1969年职业培训法案实施以来,推行的最大范围的职业现代化。

职业现代化进程已刻不容缓。随着职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针对为新职业现代化以及职业技术人才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和良好就业前景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许多良好建议。如针对不同职业和培训周期,年轻人能以需求为导向自主选择职业培训;在完成两年最初培训后没有机会继续接受培训的人,都可以在失业两年半后参加热门职业的考试。与此同时,一些为现代化职业服务的新培训合同签订率也远远超过了50%。

新法案中规定,将通过缩减法定咨询机构数量来加快职业现代化进程。德蓝德(the L?覿nder)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委员会将被取消,由德国工业协会,贸易同盟等代表所组成的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委员会将依据法律实行规范管理。

由于新法案逐级修改了培训条例,明确了所认可的相关职业培训资格,这就为那些需要持续两年的职业培训带来了便利。

依靠现代网络技术的职业资格创新

修改后的新法案首次制定了德国以外其他国家所认可的共同部分的“双轨制”职业培训体系。同时,德国还在欧洲范围内积极参与促使职业资格在欧盟内达成共识的各项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还开发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资格制度信誉体系。

此外,新法案还致力于消除不同地区间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僵化界限,并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参与和接受双重职业培训提供有利机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职业培训与高级资格证书相结合、达到高等教育所认可的证书水平的能力。

新法案还增加了更多的职业资格,这些职业资格都超出了以往培训章程所规定的范围。这些职业资格都以单独考核和独立证书为特点,在培训初期起到了提升培训层次的作用。

无论是国家培训和国际培训,普通培训与职业培训,还是初期培训与继续培训,这些都为初级技能者提供了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为了适应世界一体化发展的需求,这些相互联系的培训,尤其为那些高技能者增添了双重培训的吸引力。

职业培训考试新模式的管理创新

德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法案自196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成为职业培训,继续培训及职后培训的坚实基础,这项改革法案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此外,这项法案融合了30多年德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研究成果,使培训规章制度更加适应现代职业培训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已有许多单独和特殊的规定,在独立和透明的体制制约下,将那些尤其涉及指导者资格以及竞争者能力的问题融为一体。现在,职业培训考试新模式将最后举行的考试分为两部分,职业学校的考试成绩将作为最终的考试结果。职业培训考试新模式的推行,为考试委员会成员单独指导举行的考试提供了可能性。这项新开发的考试检验规则,为适应目前无法预测的职业培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会。

目前,素质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仍是德国联邦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年轻人和企业都非常期待他们的努力结果,能够体现在确保准入、质量、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训体制中。因此,德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改革法案的合法结构及其培训规则,必不可少地促进了这一愿望的实现。

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新方法和新途径。德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法案的实施,给德国职业培训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晓莹.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9).

作者简介:

王爱武(1964—),女,天津市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作者:王爱武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论文 篇3:

美国职业教育形式与职业教育项目

摘要:美国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的办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先教会学生做人,后教会学生做事。其职业教育形式涵盖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衔接通畅的体系,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充分突出了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建立了基于市场化生产的实习教学环境,培养了学生准职业人素质,其教师培养也有严格的程序,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形式与项目;师资队伍

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其发达的职业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美国有门类齐全、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院校、研究所和各种规模、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项目,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美国中学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

美国中学职业教育的目标将学生的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而将职业技能放在较次要的地位。美国人认为,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中学职业教育项目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传授学生一生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基于这个出发点,美国普通中学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我指导、终身学习的品格;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和公民意识;服务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和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全球生态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观念。

美国职业教育的形式

美国的职业教育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的,这一阶段主要是职业意识教育,并不涉及专项职业技能。中学前两年是职业基础教育,主要教学目标是讲授并练习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不同职业所需技能是不同的。中学后四年是职业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进行为期四年的系统的职业教育。一般来说,经过四年的职业教育,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某些岗位的初、中级职业技能,并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

美国的职业教育大体上有下列几种形式:

一是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职业高中,以职业教育课程为主,文化课为辅;二是综合高中,既开设一般文化教育课程,也开设若干职业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文化课程,小部分学生选修职业教育课程;三是职业教育中心。在美国进行职业教育需要专门教师和相应的教学设备,每个中学都不可能举办门类齐全的职业教育项目,一则经费负担有困难,二则所设的职业教育项目不可能很多,因此,往往由一个学区或若干个学区共同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学生部分时间在学校上文化教育课,部分时间到职业教育中心上职业教育课,职业教育所得学分与文化课所得学分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到高中二年级,学生要自己选课,一般到高中毕业需要30个学分,在职业教育方面最多选修9个学分。

二是社区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一年或二年。具体也有几种不现的类型:一种是社区学院,一部分学生学习一年或两年职业教育课程后直接就业;一部分学生则继续升入高等学院接受高等教育。另一种是技术学院,主要进行职业培训,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此外,一般大学和学院都有附属的二年制职业教育项目。

三是成人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的时间性很灵活,短则一周,长则一两年。接受这种教育的是年满18岁以上的失学、失业人员和在职员工,他们的学习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升或寻找更好的职业,有的则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和爱好。为了适应这种多元化的需要,职业教育中心、技术学院、社区大学甚至一般大学都举办有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学习课程与学习时间很灵活,白天、夜晚和周末均可开班,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家学习,这种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很受社会的欢迎。

四是合作教育。训练对象主要是失学、失业人员,常常是由劳工部门提供经费,由工厂企业进行训练。对劳工部门而言,这比自办职业培训所花费用要节省很多,而且训练出来的职员也适合工厂企业的需要,就业较为容易。对工厂企业而言,可在一定时期内使用一部分劳动力而无须支付任何代价,又能掌握学员的情况,便于从中招收自己需要的职员。这样训练与就业可以较好地衔接,能提高参加训练者的就业率,是就业培训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

美国职业教育的项目

美国中学的职业教育项目五花八门,常常一个学校有十几个职业教育项目,这些项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完全根据社会需求,每个项目的课程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要依据职业的发展作相应的变化。每个职业教育项目都有相应的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教师、职业岗位能手及社区相关企业的代表,每年开三四次会,研究本地区职业教育项目的课程内容、教学设备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委员会成员由学校聘请,是义务的,这种形式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把职业教育项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在实施职业教育时,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从职业教育的教室设计就不难发现。教室分为资料室和工作室两部分,资料室兼教室,里面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参考书、资料、电子计算机和学生的职业教育档案。工作室里有各种实验设备、原材料和学生作品。以“插花技能”职业教育项目为例,该项目共分为9个模块,学完这9个模块至少需要6周时间。教学是从实训室开始的,首先做一些辅助性工作,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加大实验的难度。在同一实验室里有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老生带新生,培养学生的协作和领导才能。学生的手工作品通过自己的插花艺术门市部出售,也接受订单。在整个活动中,有详细的劳动投入、资金投入和销售记录,在一定的时间内还要计算出劳动投入的回报率和资金回报率。

学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并不仅局限于学校,还必须有实地岗位技能培训。如选择“营销艺术”职业教育项目的学生,每年必须去相应的公司选择相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实地工作,并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在学生开始工作前,必须有详细的岗位培训计划与合约,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公司经理必须严格按计划与合约中规定的内容去做。在工作岗位遇到问题,可以跟同事或教师探讨,教师将定期对在岗培训的学生进行检查。学生在生产经营中如遇到实际问题,一般会自己独立查找资料,寻求解决,也有的将问题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以求获得解决的方法,也可以请教教师。一般情况下,教师并不直接解答学生的问题,只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几种途径,供学生自己选择。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美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在美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待遇相对较高,文化课教师一年只有9个月薪金,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则有12个月的薪金,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责任也更大,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开设一些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职业教育项目,并要保证学生达到社会需要的技能标准。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教师开设的职业教育项目失败,没有学生选择他开设的课程,他就会面临失业。

美国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大学毕业生,他们必须完成作为农业职业教育教师所规定的所有课程,需要达到B级(85分)以上的成绩,并通过州教育部举办的教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才能申请到中学的职教部任教。在任教的前三年为试用教师,在这三年中,每学期要由校长评估两次,经三年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转为正式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后,每学期评估一次,并将评估结果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二是来源于农业推广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因此必须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到相关学院选修相应的教学法课程,并通过州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成为正式教师后,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跟上社会的发展。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中县职业中学校长勒格特先生认为,作为职业教育教师,一定要在所教职业教育项目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要有较为密切的社会关系,对于某些技术含量高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师必须有十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

学习与借鉴

教育管理应以地方管理为主美国的各类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在内,是以州政府管理(教育部门)为主,联邦教育部门并不直接参与管理,其拨款也为数很少,而州的教育工作则根据立法进行。由于教育事业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利益关系,因此州一级政府要通过立法进行征税,这样就保证了社区学校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当地经济发展快,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需求大,教育经费也就多。另外,地方可以根据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通过地方议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办学形式应多种多样要针对社会需求和不同水平、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层次人员的需要,举办各类职业教育项目,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

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种职业教育项目美国职业教育的目标很明确,主要是为人们创造就业条件,因此会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职业教育项目。教育部门与劳工部门密切合作,劳工部门根据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作出预测,供职业教育部门参考。美国的职业教育院校都设有职业咨询办公室,对学校所在地区各类职业的发展作出预测,以供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项目时参考。

要保持教师队伍的整齐与高素质美国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选择教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帮助教师学习,不断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每一个职业教育项目都设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委员会,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好处。同时,为了巩固教师队伍,不断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要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就必须大力解决教师质量、教师进修培训与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

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能力,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美国的职业学校白天、夜晚和假期都分别招收学生,进行职业训练。一所学校可以发挥两所甚至三所学校的作用,学校教师不足,就从社会上聘人兼职,经济效益很好。我国现有的各类职业学校数量少,设备与教师不足,更应当千方百计地发挥现有的教学能力,培养更多的人才。

要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先生说:“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因此,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也应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Career Cluster Institute.A Brief History of Career Clusters:Supporting a New Vision for CTE.[EB/OL].http://www.careerclusters.org/index.cfm.2006-07-02.

[2]]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for 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 Consortium. Career Clusters Initiative Mission,Goals,Criteria.[R].Washington,DC,April 2005.

[3]陈晶晶,朱国清.基于职业群模式的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实践评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作者简介:

汪长明(1963—),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做一年的职业教育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王江英(1969—),硕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社科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作者:汪长明 王江英

上一篇:证券股票市场格局化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生新闻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