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翻译人才与中医药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武术对外传播主要或正在经历:形出去(中国功夫对外传播)—言出去(武术书籍的出版)—规则出去(国际武术套路和规则的制定)—神出去(武术文化传播)这四个阶段。目前,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存在跨文化意识缺失、翻译人才缺乏、标准建设不统一、内容单一等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医药翻译人才与中医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医药翻译人才与中医药论文 篇1: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医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分析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认为社会对中医药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从经院式、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针对中医药翻译人才行业知识匮乏、翻译经验不足、文化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翻译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义乌诚兴商会合作开办的“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使得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外贸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医翻译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创新能力

一、研究背景

本世纪初,为培养满足中医药国际传播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外语+医学”专业。目前,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13所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医学、医药、中医药、中医药贸易。近年来,为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需要,各中医院校相继开设硕士点。比如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中医外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又新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3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中医英语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招收“医药外语研究”和“医药翻译研究”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庆荣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下招收“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医藏象学说”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河南中医学院在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下招收“中医药典籍的英译研究”和“中医药英语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中医药产业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意识到对于高水平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对于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采用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翻译理论教育与研究为主,以翻译实践为辅。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但在另外一方面忽略了翻译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和对接,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复合型的特点,却难以满足社会及经济文化发展对于中医翻译人才的具体需求。

二、中医药翻译市场的需求分析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中医术语标准化及中医典籍的传承和翻译等领域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也培养了相关的人才,中医药事业得到平稳高速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来自日、韩等的竞争压力也使中医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遇到挑战,甚至有中医药文化话语权旁落的危险。面对这些挑战,为了争取国际市场的承认和认可,就需要高素质翻译人才搭建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桥梁。因此,不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市场都需要大量具有中医药背景、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如转换的实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

为了摸清市场对中医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市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企业状况调查”“口笔译员工调查”“企业招收翻译人才标准调查”“翻译人才在企业的表现调查”及“企业对翻译人才的态度意见调查”等五个方面组成。参与调查的包括翻译公司、外贸企业、中医药企业在内的35家公司的负责人,以及企业旗下从事翻译及其相关工作的62名翻译人员。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此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值为0.819,能够满足研究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企业及外贸企业对于专业性、职业型翻译人才的储备不足,企业的翻译任务往往是外包给翻译公司来做,或者是由语言能力较好的员工来做。这样,造成了产品翻译质量低下、翻译不统一、翻译缺乏专业性等问题。根据市场调查问卷中体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行业知识匮乏。主要问题集中在对各行业术语或表达的深层次理解及行业表达方式或表达习惯的把握上。二是翻译经验不足。90%的公司表示,企业储备的翻译人才对于现实操作中的问题,尤其是国际会议中的口译项目难以胜任。而企业的翻译人员则表示,在学校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笔译实践,而且笔译实践多以文学笔译为主,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文本内容在中文的理解上有难度,而且确实存在翻译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文化沟通能力欠缺。翻译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沟通的过程,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医药文化不同于其他科技翻译的文本,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译者对两种文化都要有深厚的底蕴,不仅仅语言能力强,而且能够使用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在被试的62名翻译人员中,有70%以上的翻译人员提到学校学习的翻译技巧难以满足文化沟通的需求,自己翻译的文本不能够或者只能部分被英语国家的人理解。

调查发现,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日趋活跃,以及行业、高校及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从经院式、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传统的经院式翻译人才已难以胜任专业性领域内的翻译任务,而具备专业背景、具备实操经验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稀缺人才。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翻译产学研合作教育

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万亿。根据商务部的预测报告,2016年将达到6.5万亿。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批复》。李克强总理强调说:“跨境电商综试区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是中国未来新的发动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渠道。”

为加强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更符合行业发展与企业的需求,2015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义乌诚兴商会合作开办了“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实验班主要面向具备良好语言基础(英语六级以上),对中医翻译与外贸实践感兴趣的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专业优先录取。实验班注重传授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有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翻译及语言沟通技能,训练使用阿里巴巴B2B和B2C平台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企业文化、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自主创新的创业理念,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交易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实际的操作技能。

“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总课时为168个课时。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翻译技能模块+中医知识模块+跨境电商实操模块。其中“翻译技能模块”共30课时,主要是对外贸流程中的翻译问题,例如产品名称的翻译、外贸术语的翻译、中医术语的翻译等进行讲授和训练。“中医知识模块”共30课时,主要是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术语等进行讲授和培训。“跨境电商实操模块”共108课时,全部由浙江诚兴商会的企业家轮流进校进行讲授和指导。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B2B和B2C平台的操作技巧,外贸流程中的翻译实践和沟通能力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交易流程等。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企业以“1托2”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面对面的培养。所谓“1托2模式”指的是每一家企业向2名学生提供其企业的真实操作账号,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指导学生使用真实账号进行交易。学生在企业委派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熟悉企业产品、了解企业文化到翻译实践、沟通实践、外贸实操一步步学习和实践,其翻译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外贸实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促进。

四、结果与讨论

王少爽(2012)提出译者素质模型的概念,他指出翻译人才应当具有的七种能力:语言能力、应用能力、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为了明确“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否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产生了积极作用,根据译者素质模型,我们对参加“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43名学生进行了课程的前测和后测。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翻译理论能力、翻译实践能力、中医药翻译能力四个方面的考察。在课程开始之前,对43名被试者进行的前测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达到6级水平,翻译理论较欠缺,翻译实践能力较差,中医药翻译能力极差。

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培训,在课程结束后对43名学生进行了后测。后测的形式与前测保持一致,主要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内容与前测内容保持难度一致。后测的结果表明,43名被试者的语言能力略有提高,但并不明显,翻译理论无明显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提高较大,中医药翻译能力有所提高。

此外,在“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实践过程中,还为43名被试者建立电子档案袋,对每一位被试者的学习及实操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外贸实操次数、报单次数、询盘次数、询盘质量、产品翻译次数、产品发布次数、Presentation的次数等十余项。通过对形成性评价与后测的结果的分析,发现43名被试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外贸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至目前,43名被试者中已有21名被浙江诚兴商会旗下的公司录用成为正式员工。

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关切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医药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蓝图,是对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脱离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就是无的放矢,会造成一方面人才的难以就业,一方面企业缺乏人才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一定要接地气,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生活、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全民创新的新平台。借助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模式,一方面巩固大学生的理论基础,训练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从市场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具体需求,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体系,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进行合理的重组和塑造,突出培养其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反映和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ATA).American Certification

Program[EB/OL].http://www.Atanet.org/certification/eligibility_ap

proved.php#chi,2012.

[2]Laviosa S.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dopi,2003.

[3]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01).

[4]潘华凌,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

[5]刘习良.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我国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翻译,2006(04).

[6]叶苗.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7(03).

作者:余静

中医药翻译人才与中医药论文 篇2:

跨文化视域下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摘 要: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武术对外传播主要或正在经历:形出去(中国功夫对外传播)—言出去(武术书籍的出版)—规则出去(国际武术套路和规则的制定)—神出去(武术文化传播)这四个阶段。目前,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存在跨文化意识缺失、翻译人才缺乏、标准建设不统一、内容单一等问题。为促进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期规划;调整翻译策略,加快武术文化翻译标准建设;加强武术文化翻译人才培养。

关键词:跨文化;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

文化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比较出的特殊性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世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影响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下理应“走出去”,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增加国际友谊、增强国际双边或者多边人文交流做出应有贡献。

一、中国武术文化跨文化交流的实质

跨文化是指在正确认识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包容的心态适应和接受异于本民族的文化。跨文化交流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和思维方式的指引下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人们都习惯将自己所熟悉的、惯性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当作是理所当然的,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潜在的双重障碍。

中国武术文化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古典哲学的体现,这与西方竞技体育所展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有很大区别。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跨文化交流就是要在输入语与目标语谋求动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不断交流融合提高平衡标准,使受众理解、接受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1]。

二、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历程

中国武术对外传播的历程由来已久,通过梳理各类文献资料不难看出,中国武术对外传播主要或正在经历:形出去(中国功夫对外传播)—言出去(武术书籍的出版)—规则出去(国际武术套路和规则的制定)—神出去(武术文化传播)这四个阶段。

(一)形出去——中國功夫对外传播

中国武术对外传播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汉代。彼时,中国武术传入日本。明朝中期,源于少林寺和官衙捕快的柔术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柔道,并逐渐发展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明末清初,精武会的成立促进了中国武术在东南亚的传播。中国武术为西方世界所知晓源于1936年武术在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的表演。此后随着功夫影视文化的兴起与传播,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武术热”。尤其是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在传统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创立的“截拳道”使中国Kongfu名扬海外,大大加快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二)言出去——中国武术英译文本出现

李小龙著的《基本中国拳法》的英译本Chinese Gung-Fu将中国武术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向世界推广,迈出了由单纯技术层面传播向文化层面传播的第一步[2]。在该书中,李小龙详细介绍了中国武术流派、阴阳哲理和基本功训练等。该书问世后受到了西方武术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数十次再版。1974年,美国华人太极拳名家梁栋材在其英文版T’Ai Chi Ch’uan for Health and Self-Defense:Philosophy and Practice(《健身防身太极拳》)一书中对4部太极拳经典文献进行翻译并评注,进一步将中国武术传向西方。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的近50年间,约有2000余种英译武术书籍出版,但是大部分书籍都是由海外华人或国外出版社发行。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给中国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误读。

(三)规则出去——教材、章程问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专家编写的英文版武术推广教材《武术》、有关教练员培训的《国际武术教练员培训班教材》英文版和中国武术协会组织编写的《国际武术裁判员训练班教材》英文版面世[3]606, 中国武术对外传播从此有章可循。随着中国武术国际推广的不断加强,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伴随1991年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举办,国际武术联合会先后组织编写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章程》《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国际武术竞赛规则》[4]等书。这既满足了赛事发展的需求,又在在客观上规范了中国武术“走出去”。

(四)神出去——文化走出去

由影视行业兴起带来的武术全球热,因其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外国人在接受真实中国武术学习时产生强烈的落差,有碍于中国武术“走出去”的良性发展和中国武术文化在世界的传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俨然成为时代最强音。中国武术作为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代表,必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抓手。通过查阅文献不难发现,二十一世纪以来武术已经由单纯的套路、技术传播向文化传播方向演变。越来越多的西方中国武术受众的兴趣点由最初的招式、套路转向了背后的太极、阴阳、八卦等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困境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2017年1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提出,重点支持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面临新机遇。

根据对中国知网近20年的期刊检索发现,有关武术文化传播的文章共计394篇,但是有关对外传播和翻译的研究文章却不到50篇,这充分说明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路任重道远。

(一)跨文化意识缺失

余秋雨认为:跨文化传播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了解我是谁,也就是我背后的文化是什么。中国武术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之中,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哲学理念等不仅要求译者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还能够通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在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外译者都倾向于将招式、套路直接介绍给海外受众,或者遵从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而未同步介绍隐含在招式、套路里的武术文化。

(二)翻译人才缺乏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走出去”平台中,中国武术文化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武术翻译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并未包含体育专业,且精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翻译的人寥寥无几[5]。目前,中国武术文化的翻译主要依赖三条途径:一是武术专业人才通过技术进行传播,并采用汉语拼音方式进行注解;二是专业外语人才通过翻译理论研究方式进行传播;三是通过国外学者或者图书文化公司进行翻译。这三种传播方式的弊端在于:一是专业的武术人才虽然专业素质过硬,但外语表达能力相对不足;二是专业外语人才虽然外语表达能力强,但武术专业素养或者对武术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而由国外学者进行的翻译容易使中国武术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失真,造成文化误读。

(三)标准建设任重道远

从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来看,近十年来有关中国武术文化翻译方面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这表明“走出去”已经逐渐由形式过渡到了内容。但是就武术文化的载体——武术本身而言,高亮等在《国际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文本的跨文化英译研究》一文中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就“武术”一词,就有“Wushu”“Kungfu”“Chinese Wushu”“traditional Chinese combat exercise”“traditional Chinese boxing”“fighting arts,martial arts”等译法;对“太极”的翻译也有“Tai Chi”“T’ai Chi Ch’uan”“Tai Chi Chuan”“Taiji”“Taijiquan”“Taiji boxing”“Shadow boxing”等几种翻译[6]。这些翻译采用了音译、意译以及直译等三种不同译法,几种译法各有千秋,但并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版本。仅以这两词为例不难发现,目前武术文化载体——武术术语等的翻译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而武术文化内涵翻译的标准就显得更加任重道远。

(四)内容单一

中国武术在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主要以拳种为媒介进行传播,因此对以养生为主的太极拳等的翻译较多。白蓝在《新时代武术文化对外翻译的瓶颈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在已经出版的550多本英文版中國武术书籍中,以介绍拳种技法等内容为主的有200多种,占比高达40%[3]607。即使在国际武术节、国际武术比赛等这样以竞技武术为主导、以传统武术为支撑的传播方式中,武术的翻译也仍然侧重于武术本身以及武技概念,而缺失了对武术文化内涵——“精、气、神”和武术理论的翻译。长此以往,无论是中国武术还是武术文化走出去的道路都会越来越窄。可见,中国武术文化要想真正实现“走出去”,必须逐步摆脱翻译中的单一选材,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精髓、蕴含的文化智慧以武术为载体传递给世界。

四、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期规划

第一,从宏观层面制定长期规划,在国家层面成立相应机构,对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进行统一规划,使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数量、人员组织、经费以及传播途径制度化、规范化,为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制度保障[7]。第二,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加强政府传播与民间传播的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武术赛事和武术交流活动挖掘、梳理、整合武术文化用语。第三,将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纳入课程体系,以提升传播者的综合素质,通过制度行业准入制度、对外传播责任制度规范传播群体人员行为,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促使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健康发展。

(二)调整翻译策略,加快武术文化翻译标准建设

翻译是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翻译界存在着归化与异化两种观点的碰撞和探讨:有人认为归化和异化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有人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在中国武术的翻译中以上两种翻译策略均有所体现。从促进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提质增效角度来看,亟需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调整、整合和优化,在尽可能忠实传递中国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国家受众的语言习惯,使翻译尽可能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针对目前中国武术翻译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建议成立专门的术语、文化翻译审定委员会,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由浅入深地逐步建立武术和武术文化翻译的标准化体系。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及时纠正不规范用语,逐步将规范化、标准化的武术文化翻译推广开来。

(三)加强武术文化翻译人才培养

在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本土译者还没有承担起主力军的角色。其原因在于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翻译难度较大,需要学校、社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翻译人才队伍。首先,高校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基于武术文化翻译的专业性,翻译人才培养应考虑跨学科合作培养,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翻译功底又精通中国文化尤其对中国武术有较多了解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其次,鉴于国外对中国武术翻译起步较早、成果较多,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吸引海外武术翻译专家、学者参与到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翻译中来,有效提升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牛梦莹.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谈中国武术的外宣翻译[J].开封大学学报,2019,33(02):48-52.

[2]张莺凡.武术英译的历史回顾与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07):17-20.

[3]白蓝.新时代武术文化对外翻译的瓶颈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09).

[4]罗永洲.中国武术英译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4):58-63.

[5]尚亚宁,曹敏杰.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的翻译人才问题思考[J].中国出版,2012(20):13-15.

[6]高亮,殷优娜,孙刚.国际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文本的跨文化英译研究[J].体育学刊,2020,27(02):37-43.

[7]白蓝.困境与出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对外译介传播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03):65-69.

作者:王文花 李红琴

中医药翻译人才与中医药论文 篇3:

产学研合作下的中医英语翻译人才教育的新特点

摘 要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中医翻译学是在中医药对外翻译与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达体系。在目前全球经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在产学研合作下的中医药翻译人才教育模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与市场发展有关,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关,与文化的交融交流有关,对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产学研 中医英语翻译 新特点

Key words research; Chinese Medicine English translation; new features

1 研究背景——产学研的新发展

在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始被提倡的早期,产学研合作大多是点对点的合作关系。但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势下,产学研主体之间幵展的各种合作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频度上都有着爆炸式的增长。产学研合作的参与主体数量以及每个主体合作的对象数量不断增加,合作层次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网络化特征。

Rothwell(1992)提出了五代产学研合作理论进程,并预言了第五代产学研合作关系。第一代为技术推动阶段。如某项理论或技术在学界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就为产学研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和推动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的诞生。第二代为市场拉动阶段。技术研发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的需求,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因此产学研合作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价值。第三代指的是双向模式。也就是说技术的革新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同时起作用,推动产学研的合作发展。在这个阶段,产学研合作体现出一体化和对等化的特点。第四代为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与单个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逐渐被部门之间的合作所取代。整个合作主要由生产部门与研发部分构成,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成为合作的主体。第五代为网络化的、多对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将打破某一所高校或研究机构与某一家企业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而是一种更为高效、灵活、快速、整合性强的合作关系。

2 中医翻译学的学科内涵

中医翻译学是在中医药对外翻译与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达体系。从狭义的层面上说,中医翻译是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意义转化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源语以听或者读的形式呈现,译者将此输入进行解码,并对信息进行转换,然后通过编码,以写或者说的形式用译语输出,从而完成整个翻译流程。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说,中医翻译不仅是一种信息转换过程,而且指代“译者”或者“翻译产品”,涵盖了翻译活动(translate)、译者(translator)和翻译产品(translation)三者的基本义项。

中医翻译学的研究目的是归纳出中医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是揭示中医翻译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探求关于中医翻译的客观真理,给实践翻译工作提供指导。其性质是一门涵摄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实用型学科。中医翻译学的外延广泛,至少涉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多个知识领域以及语言学、心理学、信息论、文艺学、社会学(包括国情学、文化学等)、计算机科学等现代多个学科门类。与中医翻译学相近的二级学科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等学科,但各自内涵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3 市场对中医药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组织成员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与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背景下,国家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出现空前高涨的态势。据仲善平和朱宪超研究发现,2005年全世界翻译市场为 200亿美元,中国翻译市场的产值达2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翻译界的年产值约占世界翻译总产值的1/8。2007年中国翻译市场的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人民币,一直到2009年这一数字就已经超过了400亿人民币。目前全国已有400 多家翻译公司,但是能够完成高难度笔译和口译任务的人才,特别是在专业领域内完成翻译及口译任务的人才却非常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日趋活跃,以及行业、高校及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之间交往日益频繁,传统的经院式翻译人才已难以胜任专业性领域内的翻译任务,而具备专业背景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稀缺人才。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和提高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中医术语标准化及中医典籍的传承和翻译等领域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也培养了相关的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来自日韩等国的竞争压力也使中医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遭受了挑战,使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甚至使中医药文化的话语权有旁落的危险。面对这些挑战或阻碍,为了争取国际市场的承认和认可,就需要高素质专业性翻译人才搭建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桥梁。因此不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市场都需要大量具有中医药背景,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如转换的实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

4 中医药翻译人才的教育现状

随着人类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及西方医学局限性的凸显,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以其独特的哲学观、诊疗技术和疗效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药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初,为培养满足中医药国际传播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外语+医学”专业。目前,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13所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医学、医药、中医药、中医药贸易。江西中医药大学也于2006年开始招收英语(医药贸易方向)本科生。

近年来,为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需要,各中医院校相继开设硕士点。如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中医外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又新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3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中医英语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招收“医药外语研究”和“医药翻译研究”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庆荣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下招收“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医藏象学说”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河南中医学院在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下招收“中医药典籍的英译研究”和“中医药英语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中医翻译学学科由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而来。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英语学科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将英语(医药)学科列入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医英语术语标准化和中医典籍翻译两个方面。学校先期投入学科建设引导资金,使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条件建设均步入有序快速发展的轨道。

5 中医英语翻译人才教育的新特点

在产学研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英语翻译人才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从平面化向网络化的转变。以往英语翻译人才的实习基地基本依靠学校与固定企业的合作,但在当前网络化发展的情况下,英语翻译人才的教育也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各类实践活动。2015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浙江义乌诚兴商会合作,通过十期历时半年的培训,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业务范围、产品、服务等,并通过网络直接成为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实践操作人员。第二,从专业化向职业化的转变。通过市场、企业对于翻译人才需求的转变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宽口径的翻译人才已经慢慢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以及中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而言,即具备扎实的翻译基础,又通晓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的人才明显更加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第三,从区域化向全球化的转变。从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型特点和发展来看,不管是技术的革新还是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合作。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很少有企业能够在一个区域长期发展,而脱离国际化的大环境。因此产学研合作不仅仅具有网络化的特点还具有全球化的特点。因此,中医翻译人才的教育不能脱离国际化的背景和特点。

在目前全球经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在产学研合作下的中医药翻译人才教育模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与市场发展有关,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关,与文化的交融交流有关,对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遵循新形势下的新常态,遵循产学研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中医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本论文为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13YB065《产学研合作下的中医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新特点》资助发表

作者:余静

上一篇:竞选食堂主任助理的演讲稿下一篇:民政领导政教服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