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专业下建筑学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建筑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创新意识欠缺、课程体系老化、实践力度不够、模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从培养创新思维、转变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实习、建立多元评价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建筑专业下建筑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建筑专业下建筑学论文 篇1:

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建筑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務。广东省相关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宏观上课时学分分配、课程类别占比差异不大,微观上着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设计课与技术课双轨并行实施教学。研究认为,应搭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纵横交错的课程组织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保障条件,加快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步伐。

关键词:建筑学;人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文本分析;高校教学

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的稳步发展需要一批“眼界高、能做事、会创新、敢创造”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更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建筑学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建筑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一)国家对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大力支持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2]。相关高校应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建筑学专业实习需求与企业要求的对接,综合运用学校内外资源,完善学校与企业校外实践教学的合作机制。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高校要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提升实践能力上两手抓,鼓励建筑学专业学生实地调研、动手作图,引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锤炼专业素养,突破传统教育禁锢,在建筑学专业实践过程中敢于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新形势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4]。建筑学专业学生只有提升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自主探索创新意识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扰。目前,用人单位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普遍较高。针对建筑市场对A高校学生设计能力的要求,以及目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状况,对广州两家建筑设计机构的负责人甲级资质的F公司(该公司现有11位A高校毕业生)W总建筑师和G公司(该公司现有3位A高校毕业生)的Z创意总监进行访谈。W总提到建筑设计要将监控施工现场作为重点,设计方案与设计图规划应形成互通的有机整体,而这些都有赖于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毕业生缺乏设计方案深化改进能力,室内设计的空间构造材料知识欠缺,大多重形式而轻技术。W总建议高校应加强设计课程的技术训练。Z总认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将设计方案落地落实的能力更重要,公司新入职毕业生“方案想法”很多,但缺乏项目可行性评估能力;建议高校建筑教育多关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观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用人单位负责人的反馈来看,企业更青睐能够细化、改进设计方案,并使方案能真正实施的建筑学人才。学生的工程素养、技术素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各高校应着力加强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对比分析

建筑“老八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显著,对国内建筑学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5]。本文选取华南地区五所高校(下文用A、B、C、D、E高校代替)进行研究。这五所高校分别为建筑“老八校”之一的A高校、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C、D高校与未通过高校建筑学专业评估的B、E高校等,这三类高校在办学历史、特色、师资配置等方面均有差异。对该五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相互借鉴优势、改进不足,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建筑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五校学时学分及实践教学周数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总学分最少的是D高校为204学分,最多的是E高校为218学分;总学时(不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最少的是B高校,学时最多的是E高校;实践教学周数最少的是D高校51周,最多的是C高校58周。各高校学时与学分对应关系并不完全按照一个学时对应一个学分,有些高校理论课程按照学分对应学时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按照每周对应学分设置;有些高校灵活调整学时与学分的关系,比如B高校实践课程中设计课为学时对应学分,而E高校实践训练课为学周对应学分。因此,表1中显示各高校学分差异不大,但总学时数却上下浮动,实践教学周数均在50~60周之间,整体上符合《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二)五校课程类别学时数及占比对比分析

体现教学体系的载体为课程。表2按照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个类别对比分析学时数,五所高校总学时差距范围为72学时~808学时。通识类课程学时差异较小;学科基础课程D高校学时数最少;学时总数差异在专业课程上表现得最为明显,D高校、E高校的专业课学时数远远高于其他三所高校。这与每所高校办学特色有关,如D高校将大量课程学时用于培养高质量建筑工程师,是五所高校中开设专业选修课最多的高校,高达768学时,旨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教育资源。E高校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以及继承发扬建筑文化,在专业必修课中开设了其他四个高校都没有的课程,比如功能体验、形式语言、节点与西部、表皮与组织等颇具艺术气息的课程。

由图1可知,五校各类课程占比略有差异,通识课程占比的差异较小,主要与各校通识类课程开设的学时数差异有关。其中D高校通识类课程特色显著,设置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建筑学院以外的学院开设的专业课、通识类选修课,以及同一所高校其他校区互选课中的选修课程。,并且学生至少要选择4个“第二课堂”才能满足毕业基本条件。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差异与各高校将相同课程划分到不同的课程类别有关。如建筑设计课程,C高校将其列入专业核心课,配合安排原理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而其他四所高校将其列为学科基础课程。D高校专业课程占比最高,学科基础课程占比最小;C高校恰好相反。究其原因,D高校开设了一系列专题研讨课、专题交流讲座等,这类讨论课的开设有效解决了缩减总学分背景下专业课程被迫缩水的问题,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变革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新趋势;特别是将交流讨论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相结合,充分显示了创新思维、交流互动所独具的教学特色。C高校专业课程占比较低的原因是学时学分对应关系严格,可变动性小,在缩减总学分的要求下,通识类课程学分必须满足最低学分要求。

(三)五校实践课程开设状况对比分析

A高校、D高校实践课程集中于实践周,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研发地,开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集中训练。B高校实践教学包括通用技能的训练、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较单一,不太重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乏校内专门供学生实践的集中场所;C高校课外教学内容由“两课教学”、公益劳动、社会调查、高年级体育训练及科技实践组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涵盖从专业到综合能力、从智育到体育等方面;E高校实践课程侧重于学生建筑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和建筑情操的陶冶,多依托工作室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各高校都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列入教学计划,包括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的培训。但这类培训主要借助校外建筑机构,校内缺乏实践基地;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展示课件为主,校外主要依托建筑机构的不同项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仍受到各类条件的限制。

(四)五校理论类、设计类、技术类课程学时占比对比分析

图2 五校设计类、技术类、理论类课程学时占比统计表从总学时学分、课程类别学时、实践课程开设等方面对五校培养方案进行宏观分析,以總体把握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但真正能体现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水平的当属微观课程,涵盖设计类课程、技术类课程和理论类课程,尤其是用人单位格外看重的技术类课程。如图2所示,设计类课程学时数最高,五所学校设计类课程占比均几乎达到一半,A高校以设计类课程为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一、二)、建筑设计(一、二、三、四、五、六)、建筑设计原理。A、B、D、E高校的理论类课程学时数都比技术类课程占比高,唯有C高校反之。C高校技术类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两门课共占163学时;A高校的技术课程占比最低,这与其课程整合理念一致,即将技术类与设计类课程相融合。E高校追求“艺筑同构,思行并重”核心理念,将理工技术与人文素养交叉、科学与艺术融合,因此设计类课程占比最高,技术类课程占比较低。

三、五所学校培养方案特点的分析

A高校为华南地区著名高等学府,是“A类双一流”高校,更是建筑“老八校”之一,自1932年开办建筑学专业至今已有88年,历史底蕴深厚。该校利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开设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等研究性课程,拓展学生建筑思维;建筑设计课程拆分为6门课程,贯穿二年级到四年级全过程;建筑设备、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基础等技术类课程均安排在第6学期之前完成,学生在四年级后就已具备基本的建筑技术理论知识,建筑设计课与实践实习则着重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建筑技术问题的能力。此外,开设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设计与结构等整合课程,建筑物理课程分为热工学、光声方向,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体系化。

B高校在传授建筑师职业基础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方面较有特色,开设了许多交叉学科课程,比如建筑法规与防火设计、建筑经济、建筑实务等系列课程。C高校建筑学专业实行 “3+2培养模式”,前3年奠定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后两年产学研相结合,依托工作室完成建筑设计等设计类主干课程教学任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此外,开设建筑技术设计等研讨课,重视对学生综合技术能力的培训。D高校专业选修课最有特色,学生可以从第一学期开始选修专业选修课程,毕业前至少选修44学分,既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完整教授,又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E高校课程计划呈现方式新异,以“*”号标识专业核心课程,以“☆”号标识专业实验课程,但所有课程学时普遍较多。

受建筑学领域“老八校”影响,各校培养方案在宏观上有趋同走势,总学时学分、实践周数、课程类别占比等都未有明显差异,但在实践课开设内容上差异较大,设计类、技术类、理论类三大专业课程,除A高校外其他高校都以并列方式安排讲授,课程整合也只在内部范围内进行。普通院校很难达到“双一流”高校师资团队的水平,因此,各校教学体系特色就体现在课程组织方式与特色课程开设等方面。

四、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化探索

课程体系决定各类课程开设的顺序和排列方式,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组织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纽带。课程体系改革加快了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速度,课程组织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特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增强教学活力,保障软硬件教学条件能够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推进螺旋式课程组织结构变革

虽然各高校的实力参差不齐,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作为建筑名校,A高校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即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一二年级借鉴北京工业大学“一核两翼三位一体”的做法,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基础设计思维能力、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有对学科前沿的关注意识与工程实践意识[6];在基础阶段着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专业。三四年级则以设计课程为中心,将技术课程的学习融入设计课程。一方面,打破技术课程和设计课程的壁垒,将设计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7],达到对学生进行整体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借鉴英国伦敦巴特雷特建筑学院(该校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课程以技术课程为导向)技术课程体系构建经验[8],抽取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重新组成一门大课,将设计与技术高度融合,从易到难分阶段在四个学期内实施教学,由设计院教师指导,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图解报告,以综合培养学生识别技术图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五年级以实践为主,主要开设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课程,以及开展设计院实习、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教学。

C高校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人才”,D高校则专注于培养“高级设计人才”,两所高校课程体系还不十分完备。因此,对这两所已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高校而言,课程设置由“3+2”模式到“2+2+1”模式的过渡还需一段时间,必须立足就业市场现状,以培养技术精湛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一二年级以打牢专业基础、培养专业素养为主,课程以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三四年级以技术课程内部整合为主,注重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将建筑结构、材料、造型等融合为一门技术课程,既有效节约了教育资源,又避免了技术课程内部割裂的现象。此外,以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融合为辅,融合方式以设计项目为中心,四个学期完成四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课题,突出课题的工程性,由设计和技术两类教师轮流授课,避免学生空有设计理念而技术支撑不足的问题。五年级则为学生提供建筑机构真实的设计项目开展实习实践,以实战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B高校开设建筑学专业时间不长,以“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E高校是建筑教育独特性强的艺术高校,主要围绕培养“优秀建筑设计人才”来开设课程。因此,对建筑学专业正处于发展初步阶段,而且仍未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高校而言,实践课程的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大学前3年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后两年主要开设技能训练课程。按照分散与集中原则划分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板块以课内教学实习、第二课堂活动为主;实践基地教学板块以实践作业模拟、工程产出流程为主。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案例的分析讲解[9],着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高校实际开设特色选修课

五校位于充满岭南文化的珠三角地域,应结合城市地域特色,以及各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开设岭南建筑、岭南城建发展史、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岭南文化、岭南传统建筑工艺与文物建筑修缮、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保护等课程。设计、技术类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高學生的城市建筑设计能力。特色课程考核方式不拘泥于笔试,而应强调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积累建筑设计经验,提高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应适当增设“粤港澳城市建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建筑与历史、建筑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关系[10],为将来步入建筑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建筑名校,A高校始终重视特色实践课程建设。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该校调整全英课程、双语课程、研究型课程、创新实践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等课时比例,增加外语类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学时数,在加强对学生进行图纸设计、绘画、测量、材料、构造等一系列专业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国际建筑思维能力的训练。此外,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创新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学生最高级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建筑设计大赛等,在实践中拓展专业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C、D高校建筑学专业还处于发展上升期,通过适当增加特色课程的课时比例,凸显学校的专业特色。实践课程实行工作室制度,以充分发挥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指导作用。D高校通过开设多样化专业选修课,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利用各种海外教育背景和资源,开展对外合作人才培养;以“项目+竞赛”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B、E高校建筑学专业处于起步奋力追赶阶段,比较重视特色课程的开设,将建筑学科与其他优势学科交叉互通,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建筑+”领域特点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实践人才。如E高校在“建筑+艺术+”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增强学生对生活现实的体验和感知,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保障措施

将学校基地教育与校外基地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线上线下相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强化课程体系保障措施。第一,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11]。各校建筑学院积极申请启动基金,促进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以保证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第二,课程体系的最终实施效果取决于教师。为此各校着力培养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全能型”教师,或充分利用广东一线城市的地域优势,引进高水平建筑专业教师,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第三,充分利用自媒体提供的便利,积极构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开设精品视频公开课,逐步实现实践课程操作动态课件演示、网上实践交流、在线实践教学辅导等[12],利用“两微一端”扩大实践教学空间,实现实践教学线上化目标,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五、结语

上述五所广东高校都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做法值得全国高校相关建筑专业借鉴和思考。建筑“老八校”高校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软硬件实力,低年级课程教学参照“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设计思维+创新实践意识”模式,实施高起点高质量课程体系;高年级课程着眼实践课程的高度整合,从以下两方面推进实践课程改革:一方面着力进行技术类课程的高度整合,如与建筑力学、材料、设备、构造等密切联系的技术课程的整合;另一方面以设计课程为中心,同时渗透技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的开设时间由4~6学期延长至6~8学期,以解决设计与技术脱节的问题。此外,重视特色课程的创新。已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高校主要以“3+2”模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以设计项目为核心组织实践课程,加深学生对专业技术问题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专业实践课程选择的范围。未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高校则致力于打牢基础,“以新取胜”“以异制胜”,突出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的与众不同,彰显专业特色。

综上,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进一步完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强化高质量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发挥自媒体信息交流的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多层次的优秀建筑专业人才,推动国家建筑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2]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018-10-08.

[3] 教育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2019-02-23.

[4]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 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tent_5374314.htm.2019-03-16.

[5] 常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6] 吕元,刘悦,熊瑛,等.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筑学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68-71.

[7] 屈万英,李洁,庄凌,等.基于创新与实践并行的建筑设计课程多元化模式的研究[J].中外建筑,2016(9):68-70.

[8] 高露.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9] 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1): 52-56.

[10] 伍国正,隆万容,郭俊明.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82-83.

[11] 彭建国,高盛.以就业和社会适应性为导向培养建筑学应用型人才[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3):74-76.

[12]田波,吴雅君,孙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128-133.

Key words:architecture; talent training;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text analysis; university teaching

(責任编辑 王 宣)

作者:杨丹

高校建筑专业下建筑学论文 篇2:

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建筑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创新意识欠缺、课程体系老化、实践力度不够、模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从培养创新思维、转变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实习、建立多元评价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建筑学 实践

[作者简介]周军(1972- ),男,辽宁沈阳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学教育及建筑设计。(河北 石家庄 050043)潘立勇(1972- ),男,河北阜城人,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战略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城市化进程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成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建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面对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筑学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培养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筑设计创新型人才。

一、高校建筑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建筑教育在20 世纪 90 年代进入了空前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末全国设置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共计120 所,截至2011 年 5 月,共有 45 所院校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自 1992 年我国开始实行建筑学专业教学评估制度,高等建筑教育在专业评估标准的要求下,积极规范培养计划,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尽力寻求新的突破,创设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学术环境,激发建筑学专业活力;“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并结合区域性城市建设特点,丰富了地方建筑学教育的层次和结构,提升了建筑学专业竞争力,推动了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但是很多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成立时间短,专业特色还不够突出,专业培养模式有欠成熟,不容忽视的问题有:(1)创新意识欠缺。很多高校建筑学教育教学的培养定位还停留在建筑工作者或绘图员层面上,而非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建筑人才。(2)课程体系老化。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与学生培养目标偏离,课程之间缺少联系且结构松散,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太远,严重束缚了高等建筑学教育的活力。(3)校外实践力度不够。学生到企业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只重视建筑表现形式,相关知识的运用及综合驾驭能力相当欠缺。(4)教学模式单一。建筑学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特色,学生多数处在被动状态,缺乏调研、分析、思考,领会问题肤浅,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5)考核评价方法陈旧。所用的考试方法仍然是以闭卷笔试为主,忽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评图依然是教师“一支笔”。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说,评估方式的单一性、评估对象的被动性、评估内容的简单性、评估结果的随意性,其弊端日渐显露。

二、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1.创新思维培育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今后各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决定了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发挥的有效性。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坚守“以人为本,创新为先”的教学理念,遵循锐意进取、去旧革新、灵活应变、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始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生逐渐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促进学生构建坚实的建筑学理论底蕴、实践经验和人文意识。其次要使学生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状态,突破思维障碍,不囿于既有理论和固定模式,不盲从,能多角度换位思考,勇于求异,敢于超越,关注新兴科技并加以利用。再次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养成,如诚信,坚毅,专注,严谨,思维开放,富有挑战精神,具有旺盛的求知欲、风险防范意识、科学的批评质疑精神以及奉献社会的良好志愿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促使学生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课程体系改革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建筑学科本身是一门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兼融的综合性学科,注重开放性、实用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技术和实用要求,保持对现实的批评和反思。因此,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以就业岗位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跨学科发展的建筑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向更宽的知识领域迈进,增强本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在建筑设计课的作业中,经常反映出学生综合考虑欠周详,在结构布置、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消防设计、设备安排、声光处理等方面概念模糊,为此,高校建筑学需加强课程综合化,优化课程整体结构:(1)应将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及建筑材料等多门课程联系起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注重专业课程的衔接、渗透与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综合知识交叉学习及运用,建立平衡的综合专业课程体系。(2)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设计表现思维的训练。手绘、模型和计算机的图形绘制能够使设计构想具体呈现,扎实的建筑表达功底能够提高工作环节的效率。(3)关注学术前沿,及时吸纳建筑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先进内容,促进国外多元建筑文化的引进,把最新的学术观点、案例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由于建筑学相关知识体系的知识量急剧增长,可根据建筑企业需求增加新课程。(4)每学年的春季学期末尾、暑假前抽出3~4周构成一个较短的小学期,小学期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快速设计、综合实践等,用于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横向联系,互相促进。

除课堂以外,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为常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活跃同学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创造性的追求:(1)邀请建筑名师、专家开设讲座及研讨会,开设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新技术、绿色建筑与人类的行为方式等论坛沙龙。(2)让学生更多地观摩学习丰富多样的建筑实体及校内或校际间建筑设计作品展。(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级别、富有挑战性的建筑设计竞赛。“以赛促学”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潜心向学。

3.教学模式多样化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面对建筑市场的日新月异,高校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的教育和多方位的培训,拓展教学时间、空间、范畴、目标、手段、成果等,对建筑学人才进行全面培养。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良好的建筑素养。以理论课“城市规划原理”为例,除课堂理论精讲外,可以将学生们划分小组,分别对学校所在城市按区域划分进行课下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区域规模,建筑规划、功能、布局,道路设置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设情况。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可以把调研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除实地调研外,还可利用网络、图书馆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互动交流,最后整个小组完成一套城市区域规划图纸。每组学生选派代表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对调研成果进行总结汇报,组际间可以互相概括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营造思维活跃、自由开放、人人争先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与设计方法的学习,强化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采用“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即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企业导师,由导师确定专题,如公共服务设计、绿色建筑、低碳城市与建筑、城市生态景观等,题目要具有前瞻性、多元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生选择适合的专题进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方案讨论、设计分工、最终成果表达等,导师起到向导与顾问的作用。“设计工作室”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既提高了学生自我构架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

4.实践教学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源于实践”,建筑学科是一门与实践连接紧密的学科,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传统建筑测绘实习、美术实习、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工地实习等。上述大多数实习以参观、学习为主,偏于感性,缺少与实际工程接触的机会。因此,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增加企业建筑师业务方面的实习,建立“校企合作——行业标准、任务载体、项目驱动、能力核心”的有效机制,使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在“真枪实干”中得以强化,同时职业道德观、人格和意志品质也得到不断提升。

企业建筑师业务实习激发实习学生创造活力的关键在于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方面:(1)在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指导下,锻炼实习学生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建筑方案设计须经历形象构思、细部深化、平面功能和结构设计等环节,指导学生不要过于注重设计结果的视觉传达,而忽视建筑归根结底为“人”服务的本质。(2)建筑施工图设计需要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学生绘图软件的表达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但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如交通流线、防火、防洪、节能、地下空间以及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协调等,建筑整体考虑很重要,因此指导学生注重建筑设计基础规范知识的学习,增强综合理论的融合能力。

5.多元化教学评价是建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客观、科学、全面、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是建筑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教学评价应注重目标导向,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实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评价目标需要具体化、明细化和可操作化,改变以往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摒弃肤浅创作习性和浮躁学风。每一门主干课程可采用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考核内容包括作业、论文、调研报告、设计调研等。期末则采用多维评图方式结合的形式,可采用学生答辩式评图、师生分组评图、教师联评、外聘专家评图等方式,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例如答辩式评图,通过学生讲述和发表意见,锻炼学生的描述讲解图形能力。

高校应加强建筑师企业业务实习的管理与评估,实习生所在实习单位根据统一标准给予学生相应分数,包括学生对于岗位实习的认识、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及协作精神,将社会评价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之一,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效,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在岗”锻炼。

当前,拥有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高层次建筑设计人才和建设管理人才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需求热点。只有避免建筑设计企业花费人力、物力、时力进行“二次培养”,才能形成高校建筑学专业“进口旺、出口畅”的人才培养局面。高等教育建筑学专业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建筑设计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梅洪元,孙澄,陈剑飞.秉承传统 历久弥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J].南方建筑,2010(4).

[2]丁玉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当代建筑教育探议——伦敦AA建筑学院的启示[J].中外建筑,2010(7).

[3]孙佳,孙祎.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作者:周军 潘立勇

高校建筑专业下建筑学论文 篇3:

以能力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筑行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建筑学毕业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以能力为核心,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成为该专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文章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能力;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前言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建筑专业起步较晚,直至近几年,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学专业才真正得到重视并迅猛发展。然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仍存在实践教育严重不足、研究水平层次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对此,高等院校应重视建筑学专业的内涵建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建设方面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社会竞争力。

二、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

(一)国外高等教育现状

二战之后,德国、日本等国家为推动本国经济快速复苏,高等教育应运而生,国家的重视推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不同,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以为市场提供人才为导向,始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保障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所急需的人才,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高等教育将学校教育、社会培养、企业锻炼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德国高等教育采用“双元”教育,学生不仅是学校学生,还是企业学徒,如此带动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共同提升。由此可见,国外高等教育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我国借鉴。

(二)国内高等教育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二战后又经历三年内战、大跃进、十年“文革”等,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我国起步较晚。并且,原有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作为主导,对实践能力重视度不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实训设置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现象明显,学生就业率下滑,国家发展趋于平缓。对此,培养实践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刻不容缓。对此,在建筑学专业中,以能力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推动我国向前发展。

三、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在高等院校中,从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明显不够。最终,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因其实践能力不强,就业率不高,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而在建筑行业中,专业性人才缺乏,抑制了建筑行业发展,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笔者探讨了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教育,轻视技能教育

一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以讲解理论知识的课堂教育始终占据主体位置,以实践能力锻炼的课外实践教学多是在假期开展,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实验室模拟训练多是一周开设一次甚至两周开设一次,因此,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弱于理论水平。并且,课程体系不合理,使学生产生了实践为理论附庸的错误观念。受此影响,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度不足,很少自主锻炼实践能力,導致初入社会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二)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高等院校中,建筑专业的创办,以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将工学有效结合,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在建筑学专业开办时,以特定训练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较高,力求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够快速胜任自身工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各个科目间的联系不足,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估不足,在建筑学教学体系中,仅有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几个环节,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抑制了建筑学专业的发展。

(三)教师专业水平不足

与其他专业不同,建筑专业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实际上,诸多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并非双师型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专业水平不足,这是建筑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在实践课程教学中,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很难提高。当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实践能力不足,势必影响未来发展。因此,完善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建筑专业水平,成为建筑学专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四)教学评估过程考核标准不完善

在我国多数高等院校中,建筑学专业对学生学业评估考核明显不足。在评估考核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拟定成绩,多以学生实习、过往专业知识成绩、对学生的主观印象等进行评定,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评定的不完善甚至功利化,影响了学生自身发展与能力展现,导致学生侧重理论而轻视实践,影响了学生未来发展。因此,要完善教学评估考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推动建筑学专业发展。

四、以能力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高等院校中,无论何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都应始终坚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筑学专业中,人才培养应以增强学生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学生设计能力、创新思维、项目策划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建筑行业方面的工作。总之,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一)明确教育目标,分层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建筑学专业中,教师可将该专业分为两个层次。其一为基础技能的培养,包括场地设计、流线组织、建筑方案设计等能力,学生掌握该层次的内容,能够胜任一般性建筑方面设计的工作。其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建筑方面人才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并且,在建筑工作中,环境不同,地质不同,若工作者不具备创新能力,很难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情况的现代化建筑。可见,创新能力在建筑学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总之,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明确教育目标,分层提高学生能力,才能真正根据目标向前发展,提高学生在建筑方面的能力。

(二)制定以能力为核心的环节链

新形势下,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以便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学生应具备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与判断能力,全面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学生应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工作完成率等。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升,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课程分为若干部分。以建筑设计为例,可将课程分为理论学习、设计前的调研、设计方案构思与讨论、设计方案汇报等,这样,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为主,形成一条环节链,在每个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相应的能力,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三)改革传统的学分制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分制被全面应用,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课程,提高了自主能力,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学分制的应用,使高等院校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如专业选择、学业规划、课程选择、教师选择等。但是,学分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选择宽泛,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掌握;教学评价不完善,学生专业外的能力并未有效提升等。对此,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应根据专业情况有效控制课程的选择,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间的比例,始终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主。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与其他专业相比,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为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全面提升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学校应以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为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教师根据学生实训传授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与市场发展与就业对接。

(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建筑学专业中可以明显发现,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不足,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学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学校可采用以下方式提高教师能力:其一,制定激励措施,推动教师自主学习,提高实践技能;其二,加强教师进企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对社会需求的人才有一个全面了解,在人才培养中能够依照社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其三,积极开展教师培训,请企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为教师授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其四,组织教师出国参观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应始终坚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抑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此,学校应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明确教育目标,分层提高学生能力;制定以能力为核心的环节链;改革传统的学分制;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改革,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人才竞争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楠.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 2016(12):237-238.

[2]陳瑞芳,王诗玉,胡娅春,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85-86.

[3]李继明,蔡小玲.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05):13-18.

作者:常民

上一篇:贸易公司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春季“校门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