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体系下建筑工程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分析模板施工的基本要求,并以楼面模板的安装为例,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模板体系下建筑工程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模板体系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1:

如何有效解决建筑模板施工中面临的问题

摘要:建筑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美观度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建筑模板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建筑模板施工管理和控制,优化模板工艺,提高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推动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建筑模板施工面临的问题和建筑模板施工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阐述了建筑模板施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模板施工;有效解决;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来制作建筑模板,使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按照要求的几何尺寸和位置成形,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建筑工程实际要求,针对建筑模板施工中面临的问题,严格把关模板选材、制作、施工和拆除等各个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模板施工管理体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模板施工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一、建筑模板施工面临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利用模板可将混凝土制作成设计要求的形状,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目标,因此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但是模板施工比较复杂,需按照固定顺序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当前建筑模板施工面临以下问题:

1、建筑模板选材不合理

建筑模板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支护设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不同材料的模板,施工操作技术不同,其获得的建筑效果也会不同。有些建筑企业没有严格把关模板质量,使用的模板质量不合格。同时,在建筑模板施工中,相关施工单位出现安装缝隙过多、选材零碎等问题[1],在模板选材时,工作人员采用大量的零碎材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另外,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存在著模板材料强度不足、平整度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模板制作质量不达标

在建筑模板制作过程中存在着模板不平整、做工粗糙等问题,有些施工单位使用的建筑模板平整度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在制作建筑模板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模板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符合施工设计图,导致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美观效果和施工质量。

3、模板安装施工不规范

模板安装是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建筑模板安装施工时,经常出现安装施工操作不规范、模板漏浆、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并且在安装模板时,支撑力不足,导致建筑模板安装不准确,出现模板涨裂、跑模、模板位置偏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模板安装施工质量。

4、模板拆除不科学

在建筑模板施工结束后,需拆除模板,这是非常重要的操作环节。在建筑模板拆除时,主要存在着拆除操作方法不正确、拆模时间控制不合理等问题,一些工作人员在拆除模板时,用力过猛,导致建筑模板损坏。

二、建筑模板施工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当前,建筑模板施工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施工单位缺乏对于模板选材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不了解模板种类和材料,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忽视模板平整度检测。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对于模板施工的设计要求是不同的,不同模板材料直接影响着模板强度,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模板的专业知识不足,忽视了模板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2]。同时,建筑模板施工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在选择各种模板时,没有提前进行检验,不能及时发现模板材料存在的问题,这给建筑模板施工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另外,建筑模板安装施工和拆除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模板制作工作人员缺乏丰富的技术经验,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经常出现随意操作、盲目施工等问题。

三、建筑模板施工的有效策略

1、严格把关模板选材

建筑模板施工之前,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严格把关模板选材。相关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首先应全面了解不同模板材料的特性,然后结合实际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并且对模板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模板质量和性能达标后,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建筑模板应尽量选用完整的板材,板材的平整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2、加强模板制作质量管理

建筑模板制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的大小和尺寸,制作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减少毛糙和损坏,加强模板制作质量管理,注意模板制作中小细节,提高建筑模板制作质量。

3、加强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优化和改进建筑模板安装施工工艺,不断提高建筑模板安装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建筑模板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模板安装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目标,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落实责任制度,强化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建筑模板安装施工质量。另外,建筑模板安装施工中应加强质量监理,监理人员应做好施工现场监理,模板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把关各个施工环节,做好模板施工指导,及时纠正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3],确保建筑模板安装施工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4、严格控制模板拆除过程

在拆除建筑模板时,要仔细检查建筑工程混凝土情况,在混凝土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再拆除建筑模板,并且在拆除过程中可借助于其他工具设备,采用正确的拆除方法,严禁盲目或者随意拆除,避免损坏模板。

5、加强建筑模板质检

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应及时更新当前的规章制度,例如建筑模板施工管理制度没有明确质检单位的责任,但是由于建筑模板施工的复杂性以及模板施工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相关质检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模板工程的检查和监督,建筑模板施工管理制度应规定质检单位必须检测建筑模板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并且,建筑模板质量保障体系为模板施工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建筑模板施工的质量评价体系。

6、严格把关每个施工环节

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在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关每个施工环节,特别是在建筑模板安装施工时,应仔细计算建筑模板的受力情况,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测。必要时,在建筑模板施工现场,做好模板性能试验,特别注意分析支撑结构的力学性能,结合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材料的建筑模板,确保建筑模板材料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到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建筑模板施工面临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模板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建筑模板施工管理和监督力度,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俊超.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

[2] 王明友.关于建筑模板工程中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8:141-142.

[3] 陈建龙.浅谈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68.

作者:魏铁钢

模板体系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2:

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 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分析模板施工的基本要求,并以楼面模板的安装为例,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概述

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及构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而确保相对位置的准确性。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建设部提出以钢代木的政策起,我国建筑行业便由此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建筑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建筑项目在性价比、抗震能力等方面上的要求,建筑工程结构也逐渐转化为浇混凝土结构,从而也促进了模板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相关的研究人员不断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使模板施工技术逐步实现标准化、多样化、商品化、系列化,目前我国在模板施工技术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模板施工的特点要求模板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足够的稳定性,以便于在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安装与拆卸,其次对模板表面的光滑平整以及密实度等方面也有严格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模板施工。

2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 1 模板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模板施工的基本技术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测量技术、模板制作技术、混凝土结构等,首先,对于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先要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通过相关的审核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动工,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等在进入施工现场时需首先进行质量检查验收,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质量。其次,对于测量技术,需采用有关合格的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根据施工设计图先用经纬仪测出每条轴线,再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与中心线,以便安装和校正模板,另外采用水准仪使建筑物的水平标高与模板安装位置平齐,准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再者,模板制作需要按照相关的配模图进行一定的加工与配制,制作好的模板,要注意标志模板的尺寸、数量以及模板位置等,经过质量检验之后把合格的模板按照一定的施工现场规则分类堆放在指定区域。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施工。这就要求在模板施工过程中,模板的尺寸和位置必须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模板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度,必须承受住混凝土的重量以及侧向的压力,并且构造应尽可能简单,以便安装与拆卸,模板的连接处必须严密,以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才能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并缩短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

2. 2 模板安装以及拆除技术

对于模板的安装,包括梁模板、楼面模板、垫层模板等,下面以楼面模板的安装来举例说明模板安装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楼面模板的安装,首先要调节支顶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并架设小龙骨,楼面模板的安装可以从四周铺起,然后在中间收口,在楼面模板铺完后,对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进行复核,检验预埋件与预留孔是否有漏设的现象以及布设位置是否准确,并对支模顶架的稳定性、牢固性进行检验审核,最后要把模板梁面、板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对于模板的拆除,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模板支撑完成相应的设计作用时,经过检验确认不再需要模板支撑体系之后并由相关的监理单位签字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拆除技术交底后方可展开拆除工程,对于高支撑支架的拆除,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报告分析。2) 对于多层梁楼板支柱拆除时,要先确认上部施工负荷不需要传递的时候才能进行下部支柱的拆除。3) 模板的拆除务必要按照顺序进行,按照自上而下、先外后里的顺序从一段向另一段逐层进行拆除,例如,先拆主承重模板然后再拆次承重模板和支撑体系。4) 模板的拆除要按照规定依次进行,切不可用硬物敲击或者采取大面积撬落的方法,例如拆除连接部件时,不可以硬拉或者敲击,先开启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此外,拆除模板、连接件等构配件时禁止从高空直接抛掷到地面,而且不得留有悬空模板,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应利用槽或者绳慢慢滑下。

2. 3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工序中主要控制模板技术的有以下五方面: 第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虽然对于基础的高度要求不高,但是对于体积要求很大。在安装模板之前,必须对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进行准确的核实并提前弹出轴线和四周的边线,为了维持模板的稳定度,必须在校正模板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对模板进行支撑固定,垫层模板安装完成后,清理相应的杂物,以便后续工程的进行。第二,基础模板,基础模板中对基础梁要求不仅跨度要大而且梁宽要较小,首先要对基础梁底的土方进行压实并采用砖砌胎膜以及一定比例的水泥浆进行浇筑,外侧模板要求拼接整齐即可,但为了保证标高尺寸的准确性,确保模板的稳固,必须弹出垫层上梁两侧边线。第三,柱模板,柱的尺寸小、高度较高等特点,要求在柱模板安装之前,首先要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并由相应尺寸的板进行拼接,从而组成组合定性模板,为避免漏浆,在钉柱模板时应注意在板间接触处加上海绵条,柱模板在安装时,必须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并在横管与柱模外边预留一定的空间,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校正,比如,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时,需校正柱模板的两头。校正检验通过之后,再对柱模板进行固定。第四,墙体模板,墙体模板中一般采用两侧模板拼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墙面的垂直平整。第五,梁模板,在安装后要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若梁的跨度大于4 m时,要把梁模板跨度中间设为拱形,在底模安装过程中,钢管支撑架要采用斜撐,由此充分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2. 4 模板施工安全控制

对模板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如期完成的前提条件,对模板施工安全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相关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资格证等相关证件,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引发安全事故,无关的工作人员一律禁止入内。2) 对于模板搭设施工,首先要保证搭设材料必须经过检验且合格之后方可采用,尤其是钢管扣件,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其次需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按照搭设的顺序进行搭设施工,若出现突发情况,要及时向相关专业人员反映,通过审核之后方可改变原来方案,此外,搭设架体时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且对架体的完工验收需分段进行,例如,对立杆基础进行验收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高架体验收。3)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减少泵管运行时对模板以及架体产生的冲击力,可以通过使建筑主体结构7 层的内架横杆与高支撑架体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侧向压力,减少其对模板的冲击力。应当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切勿把杂物堆放在高支模架体上,以此避免浇筑平面不齐。

3 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模板施工技术也在逐步更新进步,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前景相当可观。所以,相关人员应不断更新模板施工技术,加强模板施工技术中的要点控制,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立乾.浅谈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3,6( 12) : 125-126.

[2]马晶晶.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3,10(22):182-183.

[3] 徐顺财.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 6) : 21-22.

作者:傅正

模板体系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3:

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和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模板支架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承载施工前期混凝土结构荷载力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以此提升模板支架安全性,强化管理效果,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文中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对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施工是尤为重要的内容,模板支架施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载施工期间模板、钢筋混凝土等自身荷载及施工荷载,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如果在模板支架施工中存在模板支架构件不合格、搭设不规范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同时影响模板支架的稳定性,既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施工安全。由此可见,模板支架施工十分关键和重要,因此,做好建筑模板支架安全技术安全也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加强了对模板支架的安全管理,才能够保证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1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

1.1模板支架材料问题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模板支架搭设中,施工人员常用的支撑材料主要为胶合板、全钢(组合)大模板、钢管,最常使用的是轮盘扣件式钢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会引进劣质钢管,导致钢管对扣件受力水平较低,影响扣件的使用性能,且由于钢管材料是多次重复使用,会降低扣件质量,出现钢管弯曲、缺损等情况,从而形成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

1.2模板支架施工方案问题

在模板支架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钢管扣件进行搭设,形成水平结构,支撑混凝土模板。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对重点部分施工参数数值的重视,没有计算具体部分的参数数值,缺乏对不同位置钢管扣件参数规格的把控,且施工方案内容简单,没有进行科学设计,导致模板支架的稳定性不足,造成安全隐患,不利于维护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

1.3施工管理安全隐患

在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与验收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够全过程监控现场的搭设施工情况,没有定期为施工人员组织培训,从而出现施工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此外,不规范的驗收环节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支架的安全问题,导致在后期其他工序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提升安全与稳定性

结合上述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建议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模板支架材料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与规范标准,从而降低安全隐患水平,提升模板支架的安全管理效率。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模板支架材料采购融入建设材料采购中,通过公开招标、竞争谈判、定向采购等多种方式,选择信誉良好、经验丰富、承接项目较多的供应商,以此保证材料质量,避免购入劣质钢管材料。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采购材料进行抽检与试验,分别在进场前、入库前、使用前及使用之后进行抽样检查,分析钢管扣件性能,保证其性能参数符合规定要求;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检,进一步强化对材料质量的掌控,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一旦发现伪劣产品,则直接退回厂家,禁止使用到工程中。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管理模板支架材料,将其存放在避光、通风、空气干燥的区域内,做好防腐防水工作,避免出现材料腐蚀与损坏的情况,从根源处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2.2严格管理施工过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结合上述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建议工作人员要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保证现场施工人员规范操作,以此提升模板支架整体稳固性,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模板支架搭设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提出规范要求,要让其按照规范内容,在钢管底部设垫木,控制模板架安防角度为90°,保证角度误差范围在0.5%之内;同时检查施工材料,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规定之后开展作业。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培训,组织集体学习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手册、模板支架搭设技术流程、作业要求及违禁行为,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促使其能够更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模板搭设工作任务。爱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管理,全面检查现场是否存在漏电的情况,保证将杂物清除完毕之后开始拆除模板;还需要统一管理模板支架的小零件,妥善佩戴安全防护措施,以此维护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实现安全管理目的。

2.3引进BIM技术,提升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结合上述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建议工作人员积极引进BIM技术,进一步提升模板搭设施工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模板搭设施工质量与效率,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模板支架施工量较大、施工流程多、安全性要求高、人员较多的情况,利用BIM软件构建模板支架模型,针对方案中复杂的节点进行模拟施工与深化,快速找出节点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修改模板支架搭设方案,从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在技术交底时,一味的查看传统二维平面图纸容易出现漏洞,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将二维图纸幻化为三维立体模型,促使工作人员全面、直观的看到施工细节,了解支架搭设意图,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效率,更好的完成模板支架搭设施工。

2.4落实安全管理与验收,规范模板支架施工环节

结合上述建筑工程模板支架安全隐患,建议工作人员全面落实模板支架搭设安全管理与验收工作,进一步规范施工环节与验收环节。一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与方案设计,要积极与施工人员、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工作;还需要明确施工流程,保证每一个工序质量检验合格之后进入下一个工序,控制模板搭设高度在2m以内;若模板搭设高度超过3m,则需要设置其他支撑结构,承担负荷承载,避免出现坍塌、位移等情况。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模板支架附近不存在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灾事故。另一方面,在实际验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保证使用规范验收表格,反复核对表格内的施工工序内容、具体参数与交底情况,以严格的验收工作树立最后一道屏障,提高安全管理效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模板支架安全事故发生愈发频繁,如何有效解决安全隐患,维护施工现场人员及财产安全,顺利推动施工进程,是当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工作人员要结合目前的安全隐患问题,分别从质量、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与验收等角度入手,全面管理模板支架施工,提升支架稳定性,解决安全隐患问题,营造良好现场施工环境,从而发挥模板支架有效性,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健.浅谈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20(04):82,84.

[2]张巧兰.模板支架常见安全隐患与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9(16):16.

[3]汪阳.模板支架专项施工分析及相关安全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1):33-34.

[4]柴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预控探讨[J].建筑,2018(05):71-73.

[5]龙飞.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的管理分析[J].福建建材,2016(01):109-110.

青岛惠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 266600

作者:王志斌

上一篇:地方史志办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学生常规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