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也不得不发生改变。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篇1:

浅议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

[摘 要]: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大量产生,逐步成为真实记录经济建设和社会情况,反映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确保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逐步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并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加强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档案作为信息宝库中的重要信息源之一,除了真实地记录高校发展的历史轨迹之外,还有就是为档案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特别是电子计算几何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办公方式,正逐步代替过去用纸墨、照相等形成和传递的政府机关公文的模式,电子文件应运而生,成为社会改革发展和增效的宝贵资源,具有档案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要归档保护,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 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1 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想迫切的事情来抓。当前,电子文件的不断产生已形成为文件管理的主要问题。它与纸质文件一样,同样涉及到保密、安全、管理、归档、利用等问题。与纸张文件具有同等作用。各级领导要把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摆上议事日程,方可使办公自动化体系正常运行。再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等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宣传电子文件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社会电子文件意识。

2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电子文件,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法制体系。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电子文件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不善,同没有一个电子文件法规有着重要关系。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政府信息产业部门联合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法,确认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信息产业部门的职责,统一电子文件的软硬件设施,依法管理电子文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使电子邮件的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了承担不久将要面临的指导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任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增设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使监督、检查、指导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职权。

3 在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之间建立一个“通道”,解决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双套制”保存问题。建立“通道”,即是将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以文本方式和映像方式共同存储在一张光盘上,然后利用软件和数据库索引将二者结合,实现电子文件自动管理和检索。对永久保存的文件,应形成一套纸质文件保存。

4 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文件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文件的安全防护,首先要抓好信息储存载体制成材料这个问題,严把电子文件制成材料质量关,提高电子文件载体的保存寿命,为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打下基础。二是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体安全。实体安全主要指环境和设备的安全,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应用,有良好的室内环境,保证机器设备和磁介质不会因温度太高或温度巨幅波动及火灾受到致命的伤害。三是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可设定登录限制、使用文件权限和文件属性等,这在一定范围内对服务器文件与数据提供了保护。四是做好数据库备份工作,保证信息安全。五是预防病毒,防止网络系统遭受侵害。要在计算机系统上安装防毒软件,它可自动杀毒。再是不允许随便使用外来磁盘,光盘等,必须使用时应严格进行病毒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另是在不需要读写文件的地方使用“无盘工作站”,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二 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人员培训,建设一支现代化管理队伍

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要有一支适应其新形势的管理队伍,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是数字化,文档处理需要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是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势又是多样化,造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形成了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

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电子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备维护及标准化知识等。同时也要可掌握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如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文书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等,还要熟练地掌握英语。

电子文件归档及其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是一件新生事物,其管理人员社会上有储备量很少。培养和造就一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是当务之急,必须引起档案界、教育界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要采取高度重视,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可采取以下三种途径培养电子档案管理人员。

一是各高等学校的档案专业,要把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按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拟定教学大纲,组织教材编写。要按“技术工程”的要求招收新生,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尽快造就成批的电子档案人员,以适应电子档案管理迅猛发展的需要。

二是从社会上广范招集具有理工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懂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或数学通信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由档案系统的教育部门组织,进行一年左右的短时期集中培训,就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文书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学等,进行系统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档案意识,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环节、管理原则,办法及保护技术等,以适应对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

三是从档案战线抽调一批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具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且对电子档案有一定了解的档案人员,由档案系统的教育部门组织,进行一至二年的集中培训,要求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学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应用技术等进行系统培训,以适应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

现在档案系统的各种工程技术人员少,而且不够稳定,这不利于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尤其不利于电子档案的管理。这应该引起国家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应考虑设置电子档案管理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制定相应的有利于吸引和稳定电子档案管理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措施。总之,要采取多途径,多办法培养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扩大档案系统的工程技术队伍。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的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各高校应把高校档案工作纳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加以建设与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邱 敏

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篇2:

论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也不得不发生改变。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62

1 背 景

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海量数据不断产生,谁能掌握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也不得不发生改变。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2 大数据概述

2.1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这个概念是源于互联网的,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多用于描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规模巨大的信息流。但是,大数据的概念本身并不局限于人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各式各样的足迹和信息,它可以指一切源于生产和生活的规模巨大、甚至是逼近全体样本的信息数据。大数据指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组,而且该数据组的规模已经不能用普通的数据处理工具来储存、管理和分析了。

2.2 大数据的特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进,存储和运算的硬件不断升级,被认定为大数据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对于大数据这一概念的定义也是纷繁多样,常见的有依其特征进行划定的“3V”,即多样性(Variety)、高速型(Velocity)以及规模性(Volume)(Laney.2001)。其中多样是用来描述数据的种类和资源的广泛,速度是指数据输入、输出和传播的快速,而规模是指数据组和数据库的规模巨大。另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有“4V”特征,其中第四个特征可以为价值(Value)、可变性(Variability)或者虚拟性(Virtual)(Zikopoulos和Eaton,2011)。

3 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收集数据、利用数据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得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现代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尽快转变工作思维,实现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收集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教职工的档案,这是最主要的内容,还有学校退休人员的档案资料,以及离开学校但是没有提走的教职工的档案。高校教师的知识水平比较高,社会对这样的人才有较高的渴求,高校教师的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人事档案资料没有及时转走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果按照学科对高校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工作量非常大,即使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加强信息化建设,但是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进程稍显滞后,很多人事档案依旧是纸质状态,对这些档案如何进行归档和管理,对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3.2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业务面临的挑战

从目前来看,我国不少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依然实施传统的管理方式,人们基本是通过手动查询的方式利用、检阅人事档案,高校人事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可想而知。进入大数据时代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引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但这样的改变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面临巨大的挑战。

3.3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面临的挑战

如今,我国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旧缺乏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他们的服务理念不够先进,在服务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即有人来档案管理部门查找资料,工作人员才会提供相应服务,这样的情况难以使他人感受到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热情,进而导致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在云数据库中实现档案的聚类、分类和相关性分析,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现有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显然难以应对这样的任务。

4 大数据时代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虽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4.1 建立大数据人事档案管理理念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是大势所趋,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认清形势,主动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层、基层人员都要对大数据时代形成清醒的认识,整个档案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对大数据建设的认知,意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轨道中,促进人事档案大数据建设与信息化建设“齐发展”的格局。同时,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大数据理念,对大数据时代的内涵、特点和要求形成全面認识,进而促进高校人事档案大数据建设的推进。高校相关部门要对大数据加强宣传,使其深入人心,争取更多人的配合。

4.2 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使其能认清形势,不断谋求新的发展。首先,管理高校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愿意为档案管理工作献计献策,还要牢固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对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加强培训,结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现实情况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各种要求,通过各种培训方法,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胜任大数据背景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高校还要积极组织专题学术活动、业务交流会议、在线交流活动等,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讲解最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技能,使他们认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使他们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另外,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新技术和新技能,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4.3 构建人事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

从目前来看,高校的人事档案资料非常烦琐,各种各样的纸质档案不仅加大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对学校有限的库房资源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人事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事实证明,数据的标准化和开放性是提升人事档案资料管理效率的重要基础。按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本身的性质来说,需要将校内不同院系、不同机构的教职工个人信息资料实现统一管理和科学规划,这就要求构建一个多中心、多层级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使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能统一收集、整理、查阅、利用和共享高校内部的人事档案信息,进一步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另外,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进一步整合高校人事处、教研处和教务处等工作人员的档案资料,以便高校能及时查看各个院系的人事变动情况,为高校进一步制定人事资源规划、实现长远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4.4 加强数据库建设力度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要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大数据建设,也必须依靠大量的科学的原始信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筛选出最真实、最可靠的人事档案资料后,就要考虑建设基础数据库了,为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人事档案提供方便。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高校开始着手人事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但不管如何建设,都应该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标准,对数据库的建设投入应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一系列具有通用性和标准化的多媒体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文件条目数据库等,为相关人员查阅、利用人事档案提供便捷,事实证明,虽然人事档案数据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储备性,但是有了数据库的支持,再烦琐的人事档案,也能在第一时间被调阅出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人事档案机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上是采用FoxPro、Dbase以及FoxBASE等系统来进行编写的。从严格角度而言,这些系统自身基本是按照一般的操作系统進行进一步延伸,使用面局限在高校内部,要想尽快实现大数据的建设目标,还要进一步弥补这些系统的不足之处,以此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功能性和安全性。高校与高校之间要加强联系与合作,一起联合开发适用于各种操作系统与硬件平台的数据库,共同建立统一、规范的云数据库,真正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及时更新与高度共享,为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供参考。

5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经是势不可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们身边充斥着海量信息和数据,在高校内部,各种人事资源与档案也在不断增长中,这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认清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迎难而上,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慧,刘亚娟.浅析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实现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129-131.

[2]刘冬梅.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研究现状与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41-143.

[3]李永锋,章美仁.面向服务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6):221-224.

[4]田今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3):146-149.

[5]李涛.如何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 2016(6).

[6]段炼.数字时代 档案管理转变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12-13.

[7]周博. 如何运用计算机电子进行档案管理[J]. 电子制作,2012(12X):171.

[8]苏昕仪.浅谈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8):89.

[9]刘晖,张素丽,柳羽辉.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 信息系统工程,2011(11):103-104.

[10]贾晓辉. 浅谈现代化档案管理[J]. 网络财富. 2010(22):76-77.

作者:龙彦

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篇3:

“5G”时代高校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创新模式探究

摘   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高速,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也跟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改革与发展,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当前在高校档案管理活动中,仍存在着较多的现实性问题,如档案管理缺乏规范,管理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缺乏网络化管理的知识等。“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打破了束缚高校档案管理的传统理念,有效促进了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进程,为档案网络化管理建设做出了贡献。基于新时代的“5G”环境,分析其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探讨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问题,重点思考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5G”  “互联网+”  高校档案管理  创新策略

学生档案管理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也是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量度。基于“5G”时代背景,档案工作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为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有许多缺点,有必要及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要求。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方向是对档案管理进行创新思维和研究,并在网络环境下对档案管理创新内容进行分析。

1  “5G”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进入“5G”时代,知识、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流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这提出了高校档案管理的更高标准和要求。

1.1 高校档案管理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

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高校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各高校的档案网络化管理规范、数据库建设标准各行其是、层次不一,难以共建成一个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高校档案网络。档案信息网络化的目的不仅要实现电子化,还要实现信息共享与共建。由于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标准,导致高校内档案管理封闭,难以发挥高校档案的价值,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1.2 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没有完善的操作模式

目前,多数高校已引进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例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档案信息数据库等,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模式与管理体系,导致对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并未实现真正的转变。工作人员把电子版档案信息录入档案信息数据库之后,后续开展的各种操作就不再通过档案信息数据库,文件处理与档案管理依旧是脱节的,档案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1.3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网络化意识与技术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网络化的建设者,更是档案网络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多数高校管理人才依赖传统模式,相关档案管理方面知识短缺,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非专业或临时安置的人员,技术素养薄弱,专业能力不高,对于服务的认知仍旧处于“你查我找”的被动状态,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服务方式的改变。此外,部分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导致无法灵活使用现代化设备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更加不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将有用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利用与分析。大大阻碍了档案管理模式转型的进程。

2  “5G”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必要性及影响

2.1 必要性

2.1.1 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最明显的进步就是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在高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为维护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秩序,及时纠正和合理调整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掌握充分的、准确的学生信息作为决策依据。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需要人工查找大量的纸质文件,再逐级递交给学校管理人员,耗时耗力。“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运用网络化和数字化手段开发、优化、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得高校档案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不仅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实时更新,做到及时归档,有利于档案的随时获取和对比,还将有助于顺利开展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1.2 档案收集及时性、完整性的现实需要

作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应的档案资料也在积累与增加,档案种类繁杂,涉及范围广泛,这给档案收集与归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取传统的人工方式收集档案,常有档案收集不齐全和滞缓的现象.而且容易出现损毁等情况。基于此,需要改变档案管理模式,建设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平台,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管理工作中,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全面性知系统性。

2.1.3 面向社会提供档案资源共享的需要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档案的用户也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档案信息服务的对象从校内的教师、学生为主体逐步延伸到社会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社会团体。以往单一、被动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更多的用户希望通过快速、便捷“一站式”的方式获取所需要档案信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有必要破除“以存为土,重存轻用”的管理理念,破除“应答式”的服务方式,破除各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传统管理局面,要树立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意识,将分散的数据资源有效的整合,通過计算机终端和互联网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有效地获取其所需的各种档案信息,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2.2 影响

2.2.1 实现了档案信息检索的便捷化

通过建立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平台,与各种搜索引擎有效结合,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线检索和查询需要的档案信息。同时,在查询各种档案信息时,用户可以使用模糊查询、分类查询、组合查询等方式检索,快速、准确的查询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内容。

2.2.2 实现档案服务的高效化

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由于采取物理存储的管理方式,其管理与使用模式局限于固定地点与形式,虽然编制了很多检索工具,但当查阅的档案数量较大时,就会耗费很多人力和时间,档案使用效率较低,容易导致人为错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过构建网络化档案管理平台,用户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运用信息技术就能查阅和使用档案信息,速度快、效率高。

2.2.3 实现了档案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本身逐渐实现了数字化转变,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模式,而数据网络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又带动了电子档案从单机管理转变为网络化管理,通过构建网络信息系统,实现档案信息一次录入,多途径的利用,达到快速、广泛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目的,推动了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改革进步,使档案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  “5G”环境下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思考

3.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标准

建立健全的标准规范是档案网络化建处的基础和必然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遵循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国高校档案管理现状,从档案信息采集、档案信息分类、档案信息存储、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套适合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规范化标准。

3.2 加强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网络化

虽然“互联网+”计划对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纸质档案等逐步转变为电子档案,但档案信息的管理没有因此实现网络化,高校仍需要强化档案网络化管理的新观念,加强档案管理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发挥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的优势,实现档案信息的收集、检索和查阅都集成于系统中,省去了很多人工查找时间。所以,不仅要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还要推动平台的建设与开发,使档案信息网络平台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

3.3 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档案管理向网络化方向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地开展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进程,高校要树立“人才兴档”的理念,引进和培养具有档案网络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业务,还要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够分析和挖掘档案信息数据,还要具备发散思维,善于开拓创新。档案管理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其职业能力的提升更离不开和谐、尊重和鼓励的环境。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与时俱进的培训方案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3.4 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的网络安全

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中,个人档案或科研档案的查看与获取都是人工操作,查阅过程不仅步骤严格,而且过程繁琐,档案信息处于封闭管理的状态。在“互联网+”计划的推动下,高校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呈现,档案信息表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但是,档案信息对高校是宝贵的资产与财富,特别是特殊学生档案信息,是各高校的管理人员需要重点掌握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可能随时爆发。所以,在建设互联网的公开档案信息平台的同时,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重点关注网络问题,加强对信息平台网络安全的管理。

4  结语

高校档案实现网络化管理是高校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加速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树立档案网络化管理观念,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确保网络管理安全,充分整合和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结合实践不断完善、創新档案网络化管理模式,推动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事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凡.“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6(13):44-46.

[2] 李章程.论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基于浙江的实证[J].办公自动化,2011(20):7-10.

[3] 徐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共享研究[J].兰台内外,2018(4):51-32.

[4] 邹凡.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40-43.

作者:宋佳

上一篇: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下一篇:交通局强化安全教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