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区组织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和落实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愿景和目标离不开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将国内沿线民族地区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通过区域内高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民族地区顺应时代潮流自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应有之举。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地区组织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际地区组织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系统地描述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趋势特征,对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等,通过一些成功案例探索国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跳跃式发展有提升意义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经济结构调整

伴随着中国西部发展的五年道路,是中国加入WTO后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进程加快。西部经济因此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惠及,进而为我国落后的西部经济结构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跃迁提供了历史性的锲机。西部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或进行结构调整时,必须明确自身在国际产业之林中的清晰定位。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简介

随着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转移不仅发生于国家内部,而且发生在国家之间。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的过程。其基本方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

国际产业转移对于移出国意味着比较劣势产业的收缩。对于移入国意味着移入或采用先进的生产函数,有助于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有利于新的工业部门的产生发展,有利于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

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研究和了解这些趋势对西部地区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至关重要。

(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

发达国家为了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其产业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更进一步扩大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接纳,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

(二)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不仅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转移,并且其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和信息、电子产业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三)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

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色,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区和欧盟区是国际产业转移最为明显的经济区域。如欧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主要是在欧盟内部进行,其1/3的对外投资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近年来APEC区域内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日趋活跃。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的自由化,提高了区域内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和再配置效率。

(四)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首先,国际产业转移已经由原来的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转换成为包含单一的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在内的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其次,国际间接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再次,以证券投资和跨国兼并方式进行的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最后,跨国的企业间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五)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它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发展和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发展中国家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契机。

三、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影响

(一)引进跨国公司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全新思维。西部开发不能循规蹈矩,更不能搞封闭式的建设。而引进外资不能忽视跨国公司的作用,因为跨国公司可以带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劳动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结合能力,从而间接提升产业结构。

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缺乏资金、技术、人才。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是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在高科技领域拥有垄断地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0-50%,对外直接投资的90%,拥有全球90%的技术转让份额,是国际上技术开发与转让的重要力量。吸引跨国公司来中国西部投资,使西部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引进其高新科技,可使西部相关产业在高层次上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东部地区最初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时就从“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出发,取得了成功经验。西部开发中引进跨国公司,无论采取合作开发或控股引资,都将是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

跨国公司不仅拥有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科研设施,而且还拥有严密的企业组织结构、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和营销技能。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引进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合作,会吸引一批人才到跨国公司工作,有利于培养西部的人才。西部相对东部科技教育发展落后,人口素质较低。引进跨国公司,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我国开发西部的决心和动作,必然会引起跨国公司的关注。如果我们注意发掘西部特有的比较优势,及时提供配套设施,就不难引来跨国公司的青睐。

(二)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

漫长边境线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印度等十四个国家接壤,陆上边境线漫长,与比邻国家形成了密切联系,这有助于西部地区与接壤国家通过边境贸易进行相应的分工与协作。西部边境是与南亚和西亚进行联系的纽带,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有利于西部地区在贸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新亚欧大陆桥全长共1.09万公里,我国境内长度为4331公里,有80%的部分经过西部地区,这极大方便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间的物资运输,节省了运输费用和时间;将极大地改变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和投资环境,使西部地区的对外经济交流由单纯的边境贸易向内陆方向发展。

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是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大潜在优势。西部地区是我国水、油、矿藏自然资源的富集区,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能将上述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则其将在国际产业格局中取得有利地位,资源优势将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利用外资的有利条件。国家有关部门规定西部地区对限制类和限定外商股权比例项目的设立条件和市场开放程度,可比东部地区适当放宽;鼓励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之内,按5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据统计,西部地区的铁路密度是全国最小的,仅为全国水平的约三分之一和东部地区的五分之一;西部地区的航空设施也较少,许多城市至今尚未通航。另外,在新经济时代,要参与国际分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西部地区的通讯设施和手段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都不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反而可能使资源外流。

2.产业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决定了其出口商品的状况,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大、以原料型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重小;同时,进口贸易商品结构中生产资料所占比重大,而先进技术和设备所占比重小。可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决定了其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较低。

3.资金瓶颈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数目较少且分布不平衡。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较差是外资进入的重要障碍,除了交通、通讯上的落后状况外,缺乏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障也阻碍了外资的投入。

(四)国际产业转移与西部资源成功结合的案例

中国西部地区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吸引世界目光。近一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飘洋过海踏上中国西部。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中已有近百家企业在我国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在IT业院校和人才集中的成都、西安、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开展了几十个投资与合作项目。惠普公司斥资6800万元人民币在西安建立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中心;摩托罗拉公司投资1000多万美元在成都构筑网络系统研发中心;康柏公司正在参与四川、重庆、宁夏的几个大型电子商港建设,日前又与四川签订了建设全球最大中药网的协议……在网络服务业以外,一些跨国公司的投资还向软件开发和关键性上游产品研发生产延伸。比如,IBM公司在西安投资2000多万美元搭建大型软件开发平台;瑞典ABB公司投资1000多万美元与西安合作生产大功率晶闸管;美国安森美、摩托罗拉分别以上亿美元的投资在四川开发半导体及小元器件。

跨国公司对中国西部市场的兴趣在食品、商业、轻工等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目前,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公司、麦当劳、肯德基、伊滕忠商事、家乐福、沃尔马等世界大公司,已在有近3亿人口的中国西部建立起相当可观的生产经营规模。同样,瑞典ABB集团投资重庆开发生产变压器,加拿大民科公司在甘肃投资探矿,比利时杨森公司在陕西西安的制药厂历时10年,其股本回报率达百分之百,法国拉法基建材集团与四川都江堰市合资13亿元建设西部最大的水泥厂,英国BP阿莫科公司与重庆合资拓展醋酸市场,韩国SK商事即将在四川自贡投资6亿美元开发直纺差别化涤纶短纤和新型包装材料,看中的也都是当地的资源和市场。

四、 西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思路

无数成功案例证明,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愈发完善,国际资本也开始越发关注西部地区的资源和投资机会,逐步加大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

西部地区须明白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深刻影响并提前做好产业布局,有选择性地迎接即将到来的产业变迁,从而加快自身跳跃式发展,如此才能逐步缩小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分享中国经济快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成果。

西部在注重引进国外资本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特别是中东、中亚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注重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有效益、有前途的高科技产业;将发展对外贸易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结合起来,在注重商品输出的同时,大力组织西部的劳务输出;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和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在注重发展边境贸易的同时,大力推进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将引进外资与国有企业改革、西部老工业基地改造结合起来,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避免二元结构的扩大;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和人的素质提高密切结合起来,在注重投资环境改善的同时,大力培养和引进适合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人才群。

西部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又是有重点、分阶段的。西部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伴随着工业化推进的对外开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基本国策。工业化的进程表现出阶段性,对外开放也会表现出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恰当的对外开放战略和策略,需要调整已有的政策。因此,从西部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也就是西部对外开放的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林峰.跨国公司战略调整与中国对策.

[2]韦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西部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3]贾国富.西部开发如何参与国际分工.经济日报.

[4]海萍.西部,拿什么吸引跨国公司,东方网.

[5]李永文.西部应向跨国公司抛“绣球”. 新疆天山网,2005, (6).

[6]徐海俊,丁卫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经济纵横, 2006,(1).

作者:董玉华

国际地区组织管理论文 篇2: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摘 要】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和落实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愿景和目标离不开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将国内沿线民族地区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通过区域内高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民族地区顺应时代潮流自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应有之举。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更是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地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作 者】许纯洁,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以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濟,加强沿线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和经济发展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和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宏伟构想,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赋予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角色,而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一带一路”倡议由此将民族地区从以往的边远地区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16年7月教育部在《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立足各自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一带一路”能力,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的人才。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和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引导沿线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与深入发展,区域内经济、文化、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就“一带一路”沿线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其具备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良好社会和文化基础,这就为其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1]在此背景之下,“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自然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区域内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积淀和学科、科研、师资和资源条件,自觉肩负起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任务。为更好地加强和实现沿线国家的沟通交往、文明互鉴和共同繁荣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既是“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民族地区通过高校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之中,通常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为标志,被用来表示生产资料及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通与交换,其以垂直型的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在经济交往中通过资本输出将不同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集中体现为一种互补关系。以往,研究者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大多从外语能力切入,将能熟练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外语的人称为国际化人才。比如有研究者从人才性质入手将国际化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特质概括为以下几点:“1.有全球视野、国际观念,了解当今时代问题、世界发展历史与趋势;2.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现实国情,有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3.有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善于学习,适应变化,充分胜任竞争;4.有参与国际事务、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5.至少精通两门外语,听、说、读、写、译本领过硬;6.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2]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之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已经超出了对不同国家或民族语言的掌握,而更多朝向多元文化素养、沟通交流能力与复合型技能等方向发展。在此前提下,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化的问题视野,能够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待事物;二是熟悉掌握本专业的文化知识,具备复合型技能;三是熟悉掌握国际交流惯例,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四是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善于在不同的文化群体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把握重点与核心;六是具有多元文化的视野,能客观公正地对待任何一种人类文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人才提出的现实要求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早将“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因应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就意味着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得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使用知识的实际“素质”。换言之,复合型人才较之以往的“专才”而言,对其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学术界,对复合型人才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从学科专业角度入手,有研究者指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以跨学科或跨专业为前提的,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出能系统地掌握两个学科或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人才。”[3]也有研究者提出,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涉及多种或交叉学科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即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4]显然,这是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复合型人才内涵进行的阐述,侧重于对不同专业知识的习得,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专业人才。有研究者从培养模式切入指出:“复合型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即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复合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复合。”[5]与前者不同,这里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其中,为我们开展实践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有研究者指出了四个相互关联且逐步渐进的方面,分别是知识面广,知识交融度高,思维辐射宽与社会适应能力强。[6]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领域均获得了新的内涵,其范围也从经济走向更为广泛深刻的文化领域。经济领域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已经演变为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全球化;文化传播的路向從单向转向了多极化,形式更加多样;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也从单一的派遣留学转向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学习。在此形势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随之发生变化,复合型人才也因此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基于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国际化与复合型交集之下的现代化国际通用型人才,其中,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熟悉文化的国际交流规则且能在此过程中坚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基本的文化素质;具备不同学科及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是其知识技能素养;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自我发展并与来自异文化的他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其自身价值的最终体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广西实践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区内聚居着壮、瑶、苗、侗、京、回等少数民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充分发挥地缘、民族、文化、区位等独特优势,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面向东盟积极构建区域国际通道,奋力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努力形成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以下简称相思湖学院),充分利用学校位于“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地域优势,自觉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发挥自身在地理位置、语言文字、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优势及其东南亚语言专业的办学特色,以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凝聚特色专业集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相思湖学院实施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凝聚特色专业集群,以充分发挥专业集群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群聚效应”。有研究者在探析集群、产业集群、专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专业集群是一种专业组织形态,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稳定性的发展优势和结构性的特征,专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专业结构。[7]为此,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思湖学院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主要路径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学校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充分、广泛、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大广角思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从特色与质量水平、特色与内涵建设角度思考谋划专业集群建设,努力使专业集群由堆砌式的“物理变化”的专业重组转变为全新的“化学反应”或“基因改造”。具体而言,相思湖学院的专业集群由核心专业、支撑专业和依托专业构成,在专业集群这一基本结构中,将凸显学院办学优势的专业设定为核心专业,为人才培养提供知识架构拓展的专业设定为支撑专业,将完善人才基础能力结构的专业设定为依托专业。相思湖学院依据专业特点、服务对象和培养目标将32个本科专业、6个专业方向进行优化重组,提高专业与“一带一路”区域社会需求及经济的契合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语言文学类专业集群、贸易类专业集群、管理类专业集群等五个专业集群。通过专业集群建设,突破了单打独斗办专业的孤立专业观,打破了专业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增强了专业间的学科关联度,专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课程、师资、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在专业间得到了共享,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时代特点在专业内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体现,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和视野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集群、管理类专业集群和语言文学类专业集群主要采用“专业+语言”“语言+专业”的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增强文化自信,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爱国正直、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追求专业卓越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刻认知和关切多元文化、国际动态、人类共同命运,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国际理念和视野;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养成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作用,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推进课程内容改革

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依靠和内在保障,正如有研究者指出: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专业集群建设要通过基于各群内专业的课程群来落实。[8]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理念的指导下,相思湖学院及时调整课程结构,重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在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构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一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与素质拓展课进行了重组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化就业导向,开设国际化学习、实习、实践等课程,突出国际化特色课程,建构起了科学合理的模块课程体系。二是优化课程内部结构。首先,调整课程体系的学时学分。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学分,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为不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供行动导向和制度保障。其次,增加专业限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在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根据区域社会对人才素养结构要求及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至少设置两个以上专业限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进行选择。再次,加强不同专业课程的横向联系,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在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相思湖学院根据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情感的要求,适时更新课程内容,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课程保证。课程内容改革具体方式有:结合、融合、整合等。其中,结合主要体现在将公共课程与专业结合以及相近专业的课程结合,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增强课程内容的有效性。融合主要是指将专业课程内容和心理健康课程、就业与创业课程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而课程内容的整合主要是对相近专业和交叉专业的课程进行整合,以此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课程内容的结合、融合与整合,实现了不同学科的交叉和共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责任担当、持续学习与更新、不断创造等核心胜任力,以不断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社会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思湖学院积极采取3+1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第一、第二和第三学年共三个学年学生在国内学习,第三学年学院大批选派学生到“一帶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院校学习,积极与境外国家、地区高校进行跨区域教学,联合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此,相思湖学院充分利用广西和东南亚国家人缘相亲、血脉相通、地缘相连、文缘相融、商缘相融的优势和条件,先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南、泰国、老挝、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院学习利用境外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师资和特色资源夯实了平台基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与实践期间,学生把自己“摆进去”成为“局内人”,加深了对学习对象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的了解和体悟,能够自觉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其接触的外部世界,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看待问题,在日常交往中善于与不同的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一带一路”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渗透到学生具体的行动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凸显。在国内,相思湖学院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课堂教学作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倡导教师依据教学任务采用互动式、探究式、研讨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把国际化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潜能,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进行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从2015级开始,相思湖学院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一学年都开设大学通用英语,第二学年开始,各专业根据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继续开设大学通用英语或另外开设行业英语;学生也可以根据专业学习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小语种如越南语、印尼语等小语种代替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改革一改以往大学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促进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认知与交流水平提供多种语言支持。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反思

相思湖学院在民族地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和纵深发展,为了能够使国内沿线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这一国际化发展进程,加快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步伐,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一)坚持人才需求导向,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既需要来自政策方面的外力推动,也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人才,是倡议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正如有研究者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因此,以“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培养为战略重心,着力“培养人才,打通人脉,互通人心”,是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必由之路。[9]也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教育而言,需要重视文化研究。[10]这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因此,为了能够在教育领域与他者之间开展更好的对话与交流,对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成为首要前提,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他者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文化,才有可能在文化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在当下,“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合作共赢、开放发展的理念既为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教育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因此,国内沿线民族地区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引导高校积极应对国际化提出的挑战,在独立自主办学的基础上,对外自觉吸收消化其他国家办学的有益经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拓宽学校发展的空间;积极利用“放管服”的有利条件,推进学校内部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学校发展的障碍和藩篱,在面向全世界的双向开放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为本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意味着要将视野从本区域投向他者、从国内转向国际,树立起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能在国际交流与竞争中以自身的思想、知识和技能获得发展。体现在语言技能方面,主要表现为双语双文化乃至多语多文化的习得;在知识能力方面,从单一能力转向多维的复合型,在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中积累和整合复合知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构建合理的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将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内化为学生素质。

(二)积极探索多样路径,不断提高实践水平

在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高等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课程结构也逐渐显现出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的不足。为此,教育研究者也对以往“专才”式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反思性的批判,并倡导“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念。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知识分化与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兴起促进了学科内部的繁荣与发展,体现在社会生产领域,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同时,行业之间的界限却在逐渐走向模糊,其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型技术产业领域,比如多媒体技术、互联网通讯,等,无不如此。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对此社会要求进行积极适应的一种回应,教育学术界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在辩论中,研究者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非是两个截然对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领域,二者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培养专而博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两极。如果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对其进行认识与实践显然有悖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要求国内沿线民族地区在开展其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时,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知识或技能的获得,而要从全局着眼,系统化地研究人才成长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文化营造及实践环节等等方面综合考虑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切实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实践性结合。同时,重视高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在交往、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国际竞争力,让人才培养理念落到实处。另外,可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引企入教”,和国际化企业共建实验室、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积极为国际化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平台,使企业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将企业运行与学校办学的诸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将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在任务驱动下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实践水平。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从影响人才成长的内外部因素来看,既有来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总体要求,也有学校内部办学理念对人才质量的限制,当然,更有人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自身发展的制约。那么,就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国内沿线民族地区要推动、引导高校综合考虑、有机整合以上影响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构建完善切实可行、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而言,在外部环境方面,一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如派遣留学生、召开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组织学生参观国外科技馆等,在深入学习他者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国际环境。二是进一步深化校际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学分相互认证的推进措施,从而落实理念分享与成果互享的高等教育目标。沿线高校可采取师资互换、生源交换培养、学术成果分享和优质资源共享等具体措施,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扬长避短、各取所需,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使用。在内部因素方面,一是要推动高校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依据国家“双一流”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愿景,积极建设学校的特色重点专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前提保障。从学校管理层面而言,一方面要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时调整校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按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学校管理、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活动,努力营造“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实现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学生个人层面,要通过教学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其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要以学生的国际视野、问题意识、科学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等的培养为主,从而使其具备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内在素养。

总之,“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为沿线国家经济、文化、教育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也对国内沿线民族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前者之于后者的功能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中介来显现其自身功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当下“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是教育领域对社会需求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当下高等学校因应社会发展对其人才培养在理念上转变的内部要求。为了能够使得高等教育能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引领与社会促进功能,国内沿线民族地区要引导、推动高校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结构改革与人才培养机制建构等方面着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參考文献:

[1] 薛阳.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9(1).

[2] 曹德明.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5).

[3] 胡毓智.谈跨学科跨专业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30).

[4] 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5).

[5] 胡开宝.复合型、研究性和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J].中国外语,2010(6).

[6] 金一平,吴婧姗,陈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7] 薛茂云,王国庆.专业集群建设:实现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

[8] 顾永安.应用型高校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

[9] 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10] 顾明远.“一带一路”与比较教育的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15(6).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ethnic areas; international compound talents; cultivation of talents

〔责任编辑:陆 露〕

作者:许纯洁

国际地区组织管理论文 篇3: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契机与策略研究

摘要:啦啦操项目与国际接轨的契机有利于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全国推动形势下及时了解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通过对该项目的发展契机与策略研究着实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路径,寻找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新思路,推动啦啦操项目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相结合发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新疆地区近4年啦啦操项目推广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组织管理、推广普及、竞赛开展、地域差异等;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应该强化相关职能的合作并给予项目发展必要的支持实现新疆体育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人才培养与健全推广结构,促进啦啦操项目在新疆的推广,做好基层培训提高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并合理搭配资源实现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啦啦操项目;发展契机;策略研究

啦啦操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它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在中国发展只有14年的时间,目前是国家体育与教育部门重点扶持对象,啦啦操项目得到了蓬勃发展,项目推广效果也有成效,参与人群数量和参与联赛的站数也在增加。在新疆该项目还正处于“幼儿’’阶段,而新疆的地理位置又具有战略意义,所以对于啦啦操项目在我区的普及与推广策略研究是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借鉴相关体育项目普及与推广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啦啦操项目推广模式之精华,尝试以学校体育啦啦操项目教学为推广切入点,用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具体问题,旨在根据新疆地区实际情况寻找出合适的推广策略,为啦啦操项目在我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啦啦操项目的推广策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研究目的与内容,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到2009-2014年关于啦啦操项目推广的期刊论文有98篇,硕士论文28篇。从中筛选出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且关于啦啦操项目推广的期刊论文24篇,硕士论文9篇进行重点阅读,同时结合国际体育协会官方网、国际啦啦操联盟官方网、中国啦啦操官方网、中国啦啦操联盟网等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利用2013年全国大中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2013年全国啦啦操总决赛第2届全国学校啦啦操高层论坛暨2013年全国啦啦操论文报告会等学习和参会机会,对我国5位啦啦操方面专家教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他们对于中国啦啦操项目发展状况的评价、接轨背景下中国啦啦操项目推广的思路,作为本研究啦啦操项目推广构想的前期思想积累,访谈专家名单及信息如下(表1):

1.2.3 实地考察法 利用参与2013年11月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2014年4月新疆大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健康街舞大赛、2014年4月新疆自治区健美操与啦啦操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班等活动的学习与现场组织的机会,对实地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为本研究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推广策略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2 结果与分析

2.1 啦啦操国际接轨契机概述

2.1.1 国际啦啦操联盟(ICU) 国际啦啦操联盟(ICU)进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sport Accord)国际啦啦操联盟(International Cheer Union,简称ICU)是美国啦啦操管理组织中推广世界啦啦操运动的独立团体之_,成立于2004年4月26日,总部在美国,包括105个成员国,约350万运动员分布世界各大洲,每年举办的世界锦标赛超过70个国家参与,其现任总裁杰夫·韦伯(JeffWebb)在1961年与1974年分别创立过全国啦啦队协会(NCA)组织和全美啦啦队胁会(UCA)组织。2013年5月31日圣彼得堡时间上午10点,ICU国际啦啦操联合会经投票通过,正式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第109个成员组织,将作为啦啦操该项运动国际认可权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对于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而言是1次突破性的跨越,将在美国发展已经百年的啦啦操运动推向了世界,推向了另一个高度,被世界所瞩目与共享。啦啦操项目跻身国际联合会单项组织无疑是啦啦操运动国际化的开端,同样也承载着世界大民族的梦想。

2.1.2 国际啦啦操联盟竞赛规则引入国内 2013年10月28-31日和2013年11月23-26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在江苏南京相继主办了2期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培训班。重点学习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辨析国内外竞赛规则的评判差异,探讨竞赛具体操作方式、考核国际啦啦操竞赛执裁资格等相关问题,率先明确了我国啦啦操竞赛规则与国际接轨是促进中国啦啦操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一举动是中国啦啦操运动发展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启了中国啦啦操市场的新的大门,同时为实现中国梦与传播中国元素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的引人与实施是中国啦啦操运动实现与世界啦啦操同盟国际接轨的方向标。随着ICU正式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官方认证组织,在这一新形势驱使下,接轨国际赛事与国际新规则引入给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与推广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项目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2.2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现状

2.2.1 新疆啦啦操项目推广组织机构现状 新疆啦啦操项目推广的组织机构为新疆体育局下属的体操协会及新疆教育厅下属的新疆自治区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大组织。2大组织同时担任着啦啦操项目推广的任务,分别开展对不同啦啦操竞赛,对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培训。但是纵观近几年的培训情况,我区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有联合办培训的经历。

2.2.2 新疆啦啦操项目竞赛开展的现状

2.2.2.1 新疆啦啦操项目竞赛规则的培训与实施情况 竞赛规则作为竞赛制度的重要内容,它规定着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方向,是运动竞赛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区啦啦操竞赛主要以《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为竞赛评分规则,因为我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缓慢,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与对新规则的运用善缺乏经验。

2.2.2.2 新疆近4年啦啦操赛事各地州参赛队伍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地区近4年啦啦操竞赛的参赛队伍数量大体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与全国啦啦操发展的大形势以及2008年新疆派出啦啦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赛场表演的宣传分不开。2011年是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对啦啦操项目统一筹划的开端,开始计划与实施分站赛,而在新疆的发展也紧跟全国形势,组织了16支队伍参加比赛;连续的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啦啦操赛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是地区分布不均衡十分突出。在这些地区中以首府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3个地区为代表,集中于北疆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有些南疆偏远地区没有队伍参加比赛,也不知道有啦啦操这个项目,说明城乡差距比较大,推广的范围小。

从表3新疆靳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新疆分站赛参赛队伍的情况来看,运动员的总人数成比例增加,其中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的比例差距大,这与全国的大体情况相似,以后在推广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使比例协调,才可以促进项目的良性发展;参赛队伍数已经在表2体现,但是舞蹈啦啦操与技巧啦啦操的参赛队伍数相差甚大,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风险性、技术技巧的掌握程度、项目的推广力度等,以上的几个方面情况的变化都与全国啦啦操推广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如何进一步深化解决啦啦操项目发展与推广有待后续的努力。

2.3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问题

2.3.1 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2.3.1.1 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效合作 从全国啦啦操项目推广的层面来看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操分会与中国蹦床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是致力于啦啦操推广与发展的2大组织机构,至今未有有效的啦啦操活动合作。在新疆自治区体育局与教育厅是负责啦啦操项目发展的职能部门,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厅的啦啦操项目推广工作相对比较早,所以在啦啦操赛事的组织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日后体育局的啦啦操项目培训积累了不少资源。但是由于相关部门条件的限制,出现了到底是参加体育局的比赛对学生的发展有益,还是参加教育厅的比赛对学生更有出路等问题,而体育局的比赛可以有较大范围的培训资源与专门政策支持、教育厅拥有着最大范围的生源与支配权力。对于这一两权分立的现象其实不利于体育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啦啦操项目在我区的推广与发展。

2.3.1.2 培训与安全监督机构缺乏 啦啦操风险管理包括教练预见风险的能力和在出现运动损伤之前教练所做出的调整,所有有关安全训练的守则都应该被持续地贯彻和加强。在啦啦操发展比较好的日本、美国等,有关啦啦操培训与安全监督机构比较齐全,然而相对于其他运动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有着相当的水平。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啦啦操培训与监督机构,在新疆地区更是没有,但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新疆啦啦操运动就更应该加强运动损伤方面知识,在体育院校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班的普及,这也是为了啦啦操项目的健康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2.3.2 推广普及方面的问题

2.3.2.1 赛事宣传力度不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新疆派出队伍进行赛场的表演,这是新疆啦啦操首次在大型舞台上亮相,这次亮相只是让新疆地区熟悉了这个项目,谈不上发展的趋势。在新疆的大部分院校都有承办教育厅比赛的机会,但是没有啦啦操赛事交流平台,虽然在偶尔1次的校运动会上有过类似于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展示,可仍然缺乏专业水准,对于健美操与啦啦操的界定不是很清晰。对于一些小型的商业表演,只是展示而已,没有相关的解说与评价,出发点的定位出现了问题,只是把啦啦操项目作为盈利的工具,没有考虑更长远的发展,所以新疆啦啦操项目的发展只是局限于小圈子。媒体是当今时代最好的传播工具,在新疆的大部分院校都缺乏外联的部分,这也是今后需要弥补方面。可以根据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传播体系,借力社会资源传播啦啦操文化,推广啦啦操项目。

2.3.2.2 师资力量薄弱 啦啦操作为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新兴体育项目,正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艺术品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还刚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啦啦操的规则、内容、风格都会不断更新,同样能够多样化地适应于校园的竞赛及职业体育的娱乐功能,这对今后新疆地区啦啦操方面的多方向的人才需求量更多。目前,在新疆地区啦啦操各赛事的组织与训练工作的承当者多是其他项目的爱好人士,同样在高校的推广教学也是出于初级阶段,除了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开始在体育专业开始设置啦啦操专业课程,新疆其他院校目前还没有实施,究其原因只要是师资力量与场地条件的限制。所以,先解决新疆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新疆高校体育专业对未来基层师资的培养,才能解决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推广与长足发展的问题。

2.3.3 竞赛开展方面的问题

2.3.3.1 竞赛规则与技术技巧运用有待及时更新 竞赛规则是啦啦操项目发展的航向标,对于竞赛规则的解读与关注有利于该项目在新疆地区的顺利推广。在新疆地区的相关规则培训班机会不多、信息传递的时间比较迟、对规则的解读缺乏精度。所以,会造成新疆的代表队出去比赛对成套的编排出现偏差、赛前调整成套动作等问题。技术技巧是啦啦操项目竞赛与训练水平高低的保障,对于1套高质量的成套套路需要对技术技巧灵活的运用。而对于目前新疆地区的竞赛水平情况分析知,大多是1个成套样品可以跳上几年,没有刨新与突破。这也是制约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推广的重要因素,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会是迎来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新手段。

2.3.3.2 赛事举办形式单一 从近几年新疆地区举办啦啦操赛事的总体情况来看,自治区级的赛事偏少,尤其是市级、校级啦啦操竞赛更是没有,赛事的缺乏不利于啦啦操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与新疆高校联合的作用,加大地州区的啦啦操竞赛开展与基层送培训的力度,实现啦啦操竞赛的多样化发展。

2.3.3.3 参赛队伍地区分布不均衡 在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竞赛参赛队伍地州分布很不平衡,新疆地区多元文化与啦啦操成套创新性就没能很好体现这些也是今后发展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表2可以看出,近4年的情况也是类似,参赛地州最少的是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新疆分站赛,只有3个地州参赛;而到了2014年的新疆大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健康街舞大赛,有6个地州参赛,其他地州几乎没有参赛。这是我区啦啦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现象。

2.3.4 地域差异方面的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中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部分,每个民族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其中包括语言、知识、好尚、信仰、礼仪、习俗、制度、规范等,而新疆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侵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新兴的啦啦操运动产生之初也正是在多民族、多人种的美国文化下发展起来,所以啦啦操文化的传播还得需要时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迁移融合,创造和构建了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西域文化,形成了独具异彩的浓郁西域风情。它为啦啦操项目的创新与融合留下了宝贵的元素,同样也有待后期的挖掘与整理。

2.4 国际接轨契机下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策略

2.4.1 强化相关职能的合作并给予项目发展必要的支持,使新疆体育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啦啦操项目的管理与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院系的合作与经营,从现在目前的形式来看,啦啦操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主导其他部门协调发展,政府的相关政策对新兴发展的啦啦操项目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啦啦操项目最终的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回归市场,因为通过市场的经营才能够为该项目注入新鲜的血液,赢得生存的资本与空间,特别是处在社会主义特色经济转型阶段,对于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体育推广政策,也需要紧跟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方向,进一步强化对啦啦操项目资产发展的管理职能,全面促进学校与社会市场者联合,对项目进行整合包装,开发体育产业的巨大价值与潜力,实现啦啦操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满足日益发达的社会需求。

2.4.2加强人才培养与健全推广结构,促进啦啦操项目在新疆的推广 啦啦操教学、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对于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在新疆地区啦啦操的师资匮乏、推广结构断层直接阻碍着啦啦操推广的进程。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出既精通啦啦操项目特点又能够进行啦啦操项目赛事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以及建立系统的啦啦操项目推广网络模式,成为目前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随着啦啦操项目的国际接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已经加大了对啦啦操项目的推广力度,如,在全国各地举办啦啦操夏令营、啦啦操下基层等活动。所以,我区需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啦啦操项目的培训中来,积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形成更加广大的啦啦操市场氛围,为新疆乃至全国啦啦操项目的推广注入新的活力。

2.4.3 及时关注新规则与新技术技巧的变化,并做好基层培训提高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 在不同的周期时段里,规则与技术永远都是主导,对于刚刚与世界接轨的啦啦操运动而言更是如此。新疆属于西北偏远地区,信息化相对全国其他地方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要实现与全国大形势接轨,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保持对新信息的掌握,并且做好对基层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工作,传递正确的信息与适时的技术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校校联合、分区推广等策略。加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啦啦操项目培训班阶段对啦啦操项目新规则与新技术技巧的介绍与推广,提高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

2.4.4 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并合理搭配资源,实现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可持续发展 对于少数民族元素加入啦啦操舞蹈编排当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课题,少数民族服饰与舞蹈元素融入也能够更加提高啦啦操项目的观赏性和创新性。新疆周边有很多中亚的邻国,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中亚留学生进入新疆高校进行深造,而利用新疆的特殊地位置和啦啦操项目在新疆的发展,将啦啦操项目的文化与技术传播给予中亚的留学生也是可行的,这样能够促进啦啦操项目在中亚地区的传播。所以,为了实现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包容各民族的元素与地域资源,打破—成不变的规矩与体制,根据不同的层次建立不同的推广系统,排除一切困难与阻碍,实现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近几年来,啦啦操项目在全国范围飞速发展,从小学到大学啦啦操项目已经深入学生群体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最广的地区,如何利用好啦啦操项目发展的契机做好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认同,做好项目顺应时代的潮流持续推广,是构建与全国其他地区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近几年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赛事工作的执行与组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问卷,针对现阶段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国际接轨契机下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些许建议,旨在进一步清晰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路径,帮助与推动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积极推广,以及引入少数民族文化与啦啦操文化领域的新思考,实现啦啦操项目发展见底,普及与时效相结合的目标。

责任编辑 种青

作者:王辉

上一篇:统计工作回顾下一篇:建立廉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