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财富管理对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财富管理的组织架构、业务范畴、产品体系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对摩根大通、瑞银集团以及汇丰控股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财富管理业务具有个性化强、综合程度高的特点,良好的组织架构、完善的产品体系以及通畅的跨部门协作是确保银行财富管理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论文 篇1:

商业银行财富中心高端客户财富管理业务服务模式

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其源泉和动力为高端客户。一家银行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维系、发展高端客户。因此为促进银行发展,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业务服务模式。本文主要论述在商业银行财富中心,针对高端客户应采用相应的财富管理业务服务模式。

在亚洲,位于北京市的8n财富中心在优势地理位置的影响下,将营销手段不断扩充,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作用下,其营销渠道更加先进,同时对高端客户市场积极拓展,在高端客户中,使得工商银行的影响力和信誉度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应将服务于高端客户的业务模式积极提出,从而促进工商银行的长远发展。

一、对于8n财富中心来说,全面分析其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一)其基础为专业理财,促进特色理财规划积极打造。开业初期,8n财富中心对国外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力求打造更好的工商银行。在服务高端客户期间发现,客户对单一产品的短时间收益并不看重,而是比较注重理财规划。在不断努力下,8n财富中心确定的服务格局的中心内容为客户理财规划,使其核心竞争实力得到打造。按照客户实际状况,为客户指定了部分内容,包括投资规划、目标分析、财务诊断及财务状况分析等,其框架为综合理财规划,同时打包营销个人金融产品,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其手段为特色活动,使高端客户忠诚度显著提高。8n财富中心对“主题理财沙龙”坚持树立,能够使客户经理的经验得到有效培养,将客户理财意识积极启发,使得客户的理财需求得到充分激发,将固有投资意识转变,使得我行金融产品得到有效营销。沙龙内容主要包括养生保健、服饰美容、汽车养护、养老、保险及账户管理等。为使高端客户忠诚度提高,将主线设定为情感维系,将节日时机抓住,积极回馈客户,例如举办亲子联谊会等,从而使银行和客户的距离拉近。

(三)其支持为优质服务,使客户利益确保实现最大化。在给予客户优质服务期间,客户经理需要将优质的金融咨询和金融服务提供给客户,使得理财服务更加多元化。与客户接触期间,客户会问及一些与银行业务无关的问题,例如,部分客户需要出国探亲,银行向其提供资信证明的同时,客户还会问及签证问题。因此客户经理的知识储备应绝对专业化,最大程度的为客户提供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对高端潜力客户大力挖掘。财富中心为快速积累高端客户,借助其周边高档社区、科研院校及高校较為集中的优势,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计划,积极进行主动上门服务,主要针对个人高端客户服务,对市场积极拼抢。首先可向单位进行积极宣传,为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对金融工具,例如信用卡、电子银行等进行重点介绍,使客户兴趣得到激发,促进主动服务形象在客户心中树立。

二、改进财富管理业务的相关策略

(一)对于理财经理来说,应将其后备支持不断增加,促进其实现专业理财。在国外,针对部分私人银行制度来说,理财中心经理会得到产品经理的产品支持,有利于使业务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得到保证。因此,8n财富中心参照国外私人银行,产品经理应为其进行专业提供,使得服务业务的规范性得到保证。

(二)理财预约制度积极制定,使其管理优势得到凸显。现阶段,一些专属的理财产品已经为高端客户积极推出,对于高端客户来说,理财产品能够保证其产品的优质性。然而在销售实践期间,因无法预约销售专属理财,仅在一至两个小时时间内会将额度销售完毕,对于高端客户来说,其理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在设计产品过程中,应将专属理财预约机制建立起来,高端客户决定购买的情况下,客户经理应将额度为其保留,从而使其实际需求得到切实满足,使理财优势得到凸显。

(三)针对高端客户,应将推荐制度实行开来,实现其稳定积累。现阶段,在财富中心中,主要为历史客户积累的高端客户和新挖掘的客户,存在极为缓慢的客户积累。因此,针对高端客户,应将推荐制度实行开来,从而在财富中心快速积累高端客户,并保证稳定积累高端客户,有利于银行顺利开展财富管理业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分析8n财富中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可见,专业理财是其基础,特色活动是其手段,优质服务是其支持,同时需要大力挖掘高端客户。在全面分析其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改进财富管理业务,包括增加后备支持、制定预约制度及实行推荐制度等,促进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顺利展开。(作者单位为河北经贸大学、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作者:张晓鸣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论文 篇2:

欧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典型模式研究及其启示

摘 要:财富管理对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财富管理的组织架构、业务范畴、产品体系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对摩根大通、瑞银集团以及汇丰控股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财富管理业务具有个性化强、综合程度高的特点,良好的组织架构、完善的产品体系以及通畅的跨部门协作是确保银行财富管理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根据民生银行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至2015年中国可投资金融资产达100万美元(即650万人民币)或以上的人数近200万,年复合增长率20%,可投资资产在1亿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人数将近13万,约为2012年近两倍,我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财富管理市场之一[1]。财富管理业已经成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着力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财富管理的差异性、发展模式和策略、竞争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riga等(2009)梳理了不同机构间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差异性,发现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等机构的目标客户以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所不同[2]。德勤公司(2010)发布的研究报告分析金融危机对瑞士财富管理业务的影响,通过2004—2008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认为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决定财富管理业务收益的关键因素[3]。Victor等(2009)则从投资规划、金融管理、税收规划、退休规划、保险规划、地产规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为财富管理发展策略提供建议[4]。而Norbert等(2010)回顾了欧洲财富管理发展历史,认为金融危机后的财富管理发展、投资活动应采取新的策略[5]。

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叶央(2008)通过研究瑞士银行集团 “一个企业”(One Firm)的财富管理模式,认为通过其内部伙伴关系可增加集团跨客户、跨部门的业务,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收入[6]。康志榕(2009)研究发现美国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年平均利润高达35%,并且增长快速,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7]。尚震宇(2012)研究认为我国2006—2010年14家上市银行绝大部分处于财富管理的综合效率无效状态[8]。俞炯玲(2011)则认为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打破同质化竞争、辅助产业资本走出去、实现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9]。

上述研究仍缺乏对不同模式下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梳理,以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具体收入贡献分析。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将在梳理两种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模式下对应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及收入贡献。

一、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

(一)摩根大通——独立实体模式

摩根大通的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典型的实体独立特征,即在同一的银行集团(控股公司)下,设立多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业务。

摩根大通将业务分成五大条线(见图1),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则通过五大独立法人实体共同组成,包括富林明资产管理(JP Morgan Robert Fleming)、高桥资本管理(High Bridge Capital Management)、私人财富管理(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私人银行以及2008年收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成立的JP 摩根证券(JP Morgan Securities)。

摩根大通为客户提供分层的资产管理业务。其中,私人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和JP摩根证券均向普通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私人财富管理还向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对于超高净值客户,则由私人银行为其提供综合化财富管理服务;JP摩根证券则主要服务原贝尔斯登的客户。法人分设模式有其显著优点:一是各个法人实体可以根据所面对的细分客户,进行独立产品设计、销售和维护客户,为相对明确的目标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二是财富管理产品设计部门与销售部门相对独立,各个实体可以依靠自身品牌进行营销,绩效考核也相对独立,有利于团队激励。其缺点是削弱了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

(二)汇丰银行——控股公司模式

汇丰在集团层面将业务分为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Retail Banking and Wealth Management)、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ing)、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Global Banking and Markets)和全球私人银行业务(Global Private Banking)等四个业务条线,并通过多个实际控股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业务。例如,根据所在国家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全球设立卓誉投资管理(HALBIS Capital Management)、信汇资产管理(SINOPIA Asset Management)、汇丰投资(HSBC Investments)和汇丰自营投资(HSBC Principal Investment)等四大独立投资平台,每个平台都具有独特之处。其中,卓誉主要投资股票基金类产品,信汇资产则主要提供量化资产管理方案,汇丰投资以提供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为主(包括客户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以及投资方案);设立于香港的汇丰自营投资则主要提供私募基金服务。

(三)瑞士银行——内部整合模式

以财富管理闻名的瑞士银行集团,财富管理是其核心业务,其他业务均围绕财富管理客户展开。瑞银的财富管理采用典型的整合业务模式(Integrated Model),下设瑞银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瑞银美洲财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 Americas)、瑞银全球资产管理(Global Asset Management)和财富管理及瑞士银行(Wealth Management & Swiss Bank)等四个子公司(见图3)。瑞银集团通过设立投资产品及服务部(Investment Product and Service,IPS),聚合投资银行、全球资产管理以及财富管理和瑞士银行的专家,通过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介绍、产品交换和业务间的配送服务,实现为跨区销售便利,最终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完整的投资解决方案、产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

IPS联接了直接参与财富管理业务的三大部门,一方面保持了各部门的独立性,能够从本部门业务的专业角度衡量产品的可行性和盈利性;另一方面又使三个部门面临同一业务目标,从而更好解决可能出现的部门利益冲突。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式也有利于聚合客户个人的投资资金流,实现机构规模投资,为客户提供更有利的投资回报。

如图4所示,投资银行可将其发行的产品向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销售,后者再将产品销售给自己的客户。这种内部交易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同质化产品开发,实现客户资源共享,提升集团层面财富管理服务的效率,方便客户获取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助提升各子公司之间对业务成本效益的认识,更加掌握跨部门、跨客户的业务发展趋势,加深交叉销售的深度和广度,扩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二、财富管理业务范畴

(一)摩根大通资产管理业务范畴

摩根大通的资产管理业务为全球的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管理资产,客户主要分为机构客户、零售客户和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其管理的资产覆盖股票、固定收益产品、不动产、对冲基金、私有股权等。2012年,摩根大通为客户管理各类资产达到2.1万亿美元,而银行总资产为2.36万亿美元。

从机构角度看,摩根大通资产管理业务由摩根富林明投资管理、高桥资本管理、私人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四个实体组成。其中,摩根富林明投资管理面向客户为机构和零售投资者;高桥资本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为其提供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资产管理服务;私人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则针对个人客户和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化财富管理服务。

(二)瑞士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范畴

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条线主要按地域和客户两个维度分层。在地域维度,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负责美洲之外的财富管理,近三分之一瑞士本土的家庭以及近一半的公司是瑞银财富管理客户;瑞银美洲财富管理的业务范围涵盖美国业务单元、加拿大业务以及在美国登记的国际业务。在客户维度,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和瑞银美洲财富管理均根据客户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进行细分,主要分为超高净值客户、高净值客户和核心富裕客户三类。其中,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仅在瑞士本土为核心富裕客户提供服务(见表2)。2012年,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服务可投资资产在一千万瑞士法郎以上的客户占55%(见图5),是最大的客户群。

在瑞银财富管理产品体系中,按属性可分为委托和咨询两类(见表3)。委托类产品根据风险属性不同又可分为稳定型、参与性和机会性产品。以稳定型产品为例,稳定型产品面向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其投资标的主要配置股票和债券资产。稳定型产品包括绝对收益类产品和特殊投资组合产品两类,前者主要投资于基金、结构化产品和衍生产品等,后者主要投资于另类投资品和房地产基金等。

(三)汇丰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范畴

作为2010年由《欧洲货币》杂志评出的“最佳环球财富管理者”,汇丰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卓越理财(Premier)、运筹理财(Advance)和明智理财等三项特色的服务。在香港,三项业务门槛分别为100万港元、20万港元和1万港元;对于企业客户,“全面理财总值”不低于100万港币的归为“商贸理财”;“全面理财总值”介于50万至100万港币的归为“商业”理财客户;“全面理财平均总值”介于25至50万港币的归入“理财易”商户。在集团层面,可投资资产超过400万美元的客户则由私人银行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在产品体系上,汇丰财富管理的产品主要由卓誉投资管理(HALBIS)和信汇资产管理(SINOPIA)开发提供。其中,卓誉投资管理提供的产品涵盖新兴市场类、固定收益和绝对收益类产品;信汇资产管理则主要提供股票类、固定收益类、绝对收益类、承诺型及机构化等产品。

三、财富管理业务收入贡献

(一)摩根大通财富管理收入贡献

摩根大通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依托产品驱动,围绕产品营销获取佣金手续费收入,其基本模式是按交易收取手续费。2012年,摩根大通通过资产管理业务线为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及零售客户提供服务实现的利润总额达99.46亿美元,占其全年总利润的9.41%(见表4)。整体上,资产管理业务对摩根大通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大约在10%~15%之间(见图6);从业务结构来看,以高净值客户为主的私人银行业务贡献最大,收入占财富管理总收入的54.36%(见表5)。

(二)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收入贡献

2012年瑞银财富管理的三大业务部门管理客户资产2.174万亿瑞士法郎,虽比2007年3.189万亿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6),但近年来,瑞士银行逐渐将财富管理业务向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延伸,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客户有效支持了瑞银财富管理业务的复苏。瑞银财富业务主要依靠佣金收入,不同产品的手续费有所不同。

2011年,财富管理及瑞士银行贡献了集团85.90%的运营利润,并且在该业务模块中财富管理贡献了58.22%的利润,而零售和公司业务合计贡献41.78%的利润。在投资银行和公司中心业务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财富管理在瑞银中的作用更显重要。

(三)汇丰银行财富管理收入贡献

与摩根大通盈利模式有所不同,汇丰银行采取依照客户类型收取月费和按次计费相结合的模式,并对利用汇丰财富管理网络系统进行相关操作的客户也收取一定费用。

在汇丰银行的业务条线中,2012年,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贡献了46.37%的税前利润(见表8),占比比2010年的20.17%大幅度上升;全球私人银行贡献了4.89%,比2010年的5.53%也有所下降。在金融危机后,汇丰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在2011年出售拉丁美洲多地分支机构后,汇丰有意退出在亚洲多地的私人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原因是汇丰在部分亚洲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出现亏损。因此,汇丰银行在北美洲、亚洲等地积极出售附属子公司的动作不断,2012年便出售了汇丰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给瑞士信贷集团。

商业银行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调整可以从该业务的成本效率比率指标找到深层次的直接原因。在集团层面,成本效益比率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金融危机中,汇丰银行通过裁员收缩部分业务减少运营支出,将运营成本从2008年的490.99亿美元大幅下降至2009年的343.95亿美元。2012年由于受到美国和墨西哥等国洗钱指控的罚款及Libor操纵案等因素的影响,汇丰银行成本效益比上升。其中,私人银行和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率(见表9),主要原因是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运营收入比商业银行业务高96.14%,而运营支出却高出160.19%,直接导致财富管理的成本效益比率降低。

四、对我国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启示

(一)财富管理业务有利于转变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依赖存贷利差,约80%利润来自利息收入,存在严重的同质性,而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利润的40%以上来自非利息收入,其中财富管理成为维护客户、实现交叉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同时也为其他业务的渗透提供了切入点。本文所考察的三家银行来看,财富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并且相比自营交易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更为稳定。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转变盈利模式,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建立合理的财富管理组织架构

财富管理业务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需要多部门配合,其服务对象具有高度的差异性,本身又涵盖业务咨询、产品设计和实际投资等活动,需要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的团队协同配合。本文所考察的三家银行中,从机构角度看既有相对独立的模式,也有整合的“一个企业”模式;从客户细分上,既有严格的客户分离模式,也有共享客户的模式。但这些模式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矩阵式组织框架下,由各专家团队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与策略,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相比国内银行通常采用的总分行制模式,矩阵式的财富管理模式更符合财富管理业务的特点,更有利于提高银行内部资源利用效率。

(三)建立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高净值客户是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客户,但这类型客户往往具有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其承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对投资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上文中三种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均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将细分的客户引导到不同服务部门,再根据与客户对应的产品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服务。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在产品体系上,同质性非常强,在销售模式上,往往限于一次销售,交叉销售,纵向延伸式销售仍有待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发达的国家,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已经涵盖固定收益产品、私募股权、衍生品和房地产等,相应的服务覆盖投资咨询、房地产投资、信托服务以及资产管理等。因此,我国现阶段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完善的产品体系和个性化服务将极大增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力。

(四)树立鲜明的财富管理品牌

卓越的财富管理是瑞士银行蜚声全球的品牌印象,卓越理财和运筹理财也成为汇丰鲜明财富管理品牌,摩根大通则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吸引众多投资者。国内商业银行尽管也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受制于产品服务的同质化,投资能力差异性不强,致使品牌建设成效并不显著。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品牌建设上,应不仅仅是限于某种产品,而应将其内涵扩展至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包含了客户的细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投资能力的提升,应深刻认识到财富管理将成为支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着力点。

(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财富管理最后的落脚点是银行的实际投资能力,而为满足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银行需要把握未来市场机遇,平衡产品的盈利与风险;广泛投资于境内外的各类市场,良好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外银行针对财富管理业务的特征,为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条例,并配以先进的IT系统建立灵活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财富管理风险管理仍然依赖于传统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难以根据其特点灵活高效进行监管。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根据财富管理业务特征量身制定风险管理条例,确保稳定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王艳)

参考文献:

[1]民生银行,麦肯锡.2012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R]. 2012.

[2]Imola Driga, Dorina Nita, Ioan Cucu. Private Banking and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Offered by Banks[J]. Annal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sani Economics, 2009, 7: 231-240.

[3]Deloitte. Winning in Wealth Management[R], 2010.

[4]G Victor Hallman,Jerry S Rosenbloom.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The Complete Reference for the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er[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2009.

[5]Norbert M Mindel,Sarah E Sleight.Wealth Management in the New Economy[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2010.

[6]叶央.瑞银集团成功财富管理模式借鉴[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9):44-46.

[7]康志榕.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金融学院,2009.

[8]尚震宇.基于DEA的CCR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财富管理的竞争力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5):60-63.

[9]俞炯玲.以财富管理为着力点 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J].浙江金融,2011(5):4-8.

作者:刘维泉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论文 篇3: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摘要: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财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的扩散,有效的财富管理也成为我国金融机构重要业务内容,目前财务管理的服务需求在金融市场当中越发普遍,商业银行基于财富管理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本文围绕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进行阐述,全面了解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发展给予科学的建议指导。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战略分析

一、基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SWOT分析

(一)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的优势

财富管理是一种财富积累的过程,其和文化积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对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来说,可以积极利用自身的企业文化优势来开辟市场、吸收客户。除此之外,财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也不能忽视自身地区上的优势,全面了解自身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了解财富管理的客户群体,从而为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提供帮助。另外,目前随着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改革,商业银行整体的服务效率更加高效,对于金融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捷,在财富管理上可以更好地满足基层客户群体的需求。

(二)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的劣势

目前财富管理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体系当中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其相关的政策机制以及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业务监管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漏洞。不仅如此,现阶段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在行业的竞争中缺乏一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很难有效吸引社会金融主体的关注。另外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在财富业务管理中仍然保持着陈旧的管理思想和运营模式,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还比较粗放,无法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

(三)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的机会

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使得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均收入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这进一步提高加快了社会居民的财富积累,财富管理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有效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同时也能为商业银行积累更多优质的客户群体。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创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财富管理业务的革新和发展。目前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环境来看,也为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机遇,推动着财富管理业务向本土业务的发展,现如今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也衍生了很多专业化的财富管理机构,进一步推动着财富管理的市场化发展。

(四)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的威胁

财富管理在本质上是一个混业经营的概念,目前财富管理的市场管理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方面都比较宽松,所面临的风险要素也都比较多,这会给商业银行的运营和发展都会带来巨大的威胁。不仅如此,现如今在国内财富管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各个金融机构当中业务竞争也比较激烈.目前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纷纷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探索,这会使银行内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对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策略

(一)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优化组织管理

财富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全新的业务板块和内容,对其的业务管理和服务还需要保持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积极从自身的内部组织机构上进行改革和优化,提升财富管理的风险意识,做好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同时,商业银行也要积极创新自身财富管理的产品结构,丰富财富管理产品内容,例如:金融主体提供代缴费业务和代理保险业务等,以此來满足金融主体多元化的产品需求。另外,商业银行也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来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积极与微信和支付宝建立合作,为金融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树立品牌意识,实现精细化管理

当前商业银行系统当中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竞争还比较激烈,对此商业银行也要积极把握时代和市场的机遇,积极树立品牌意识,将财富管理业务的推广与自身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了解商业银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此来因地制宜地安排营业网点和相关的资源配置,针对不同财富层次的金融主体,要打造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结构稳定客户群。同时在财富管理业务的提升上,商业银行也可以积极组建创新型以及学习型的管理团队,加强对高素质财富管理业务人员的培养,明确岗位责任机制,保证财富管理业务的高效和有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体系的重要分支,商业银行要针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革新给予重视,积极立足于市场发展的角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采取科学的发展战略.提升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笑泳.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8(5):27-29.

[2]宿鹏.谈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战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15):162.

[3]刘然.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冯硕,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

作者:冯硕

上一篇:感恩父亲演讲稿范文下一篇:寒假生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