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型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前提,为此,有必要在每个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设定满足该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并为农民所接受的农业经济设定目标。在明确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之后,通过在农村地区引进技术,举办讲座等,提高农民对可持续农业经济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国家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技术农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技术农业经济论文 篇1:

新型农业技术助推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可以将农民的收入以及产品质量提升,有利于农村振兴战略的推广以及实施,而且农业经济不只是涵盖完善基础设施构造,还需要重视农业相关设备的利用,由此来对农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因此,要想让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可以通过增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来实现,将推广工作的方式加以完善,加大投入力度,为现代化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型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发展;技术推广

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果,提升农业工作者的生活水平,促進农村的稳定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经济进步的核心方式,农业现代化由于逐渐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得以广泛进步以及发展,由此可以说明重视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现代化,并且可以将农业经济的发展得以提高,对农村社会的进行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的农业技术还没有全方位发挥作用,而且相关有关制度以及方式都需要进行优化,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这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优化的。

1 新型农业技术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新型农业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即使对于农业经济进步以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而言,新型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动作用,但其在现实使用以及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优化与改革。

1.1 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新型的农业技术在推动农业经济进步的时候需要具有新型的推广方式,才能够将农业技术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就目前来说,农业技术通过实行的有关战略持续得到完善以及应用,但是其推广的方式缺缺少创新之处,依然采用传统的一家一户的推广方式,获得的效果不大,而且农业技术推广体质也存在不足之处,无法有效地利用微信等网络交流软件,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 有关制度与措施不完善

新型农业技术在农业以及农村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由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实用得到一些发展;农民获得的利益得到提升,进而其生活水平也得到完善;农业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也由于使用了新型农业技术得以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优化激励体制以及规定制度对发展新型农业技术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就目前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工作也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导致无法发挥重要的作用。

1.3 农业工作者整体素质不够

现如今,我国农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让农业工作者去理解有关知识以及农业方面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可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如今,在农业工作者中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的时候,常常忽视对其相关人员的培训,致使有一部分人员无法顺利地理解相关农业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2 新型农业技术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2.1 加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与之有关的制度,要渐渐结合技术发展以及实际的需求开展调整工作,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素质要开展不断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引入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具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构建一个高水平的推广队伍,优化管理培训相关制度,定期进行培训工作,保证工作人员的能力达到提升,符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充分地发挥现代农业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提高。

2.2 优化有关制度措施

为了将工作效果得以提高,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农业技术大范围推广,对于规定制度要做到及时优化,对每一个制度都需要严格落实到位,由此才可以确保新型农业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推广以及实施。在设置规定制度的过程当中,要对现实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分析,按照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要求以及农业经济设置的目标,使规章制度按照农业技术的发展来加以优化,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严格开展责任制是有很大帮助的。

2.3 加强新型农业人员培训工作

新型农业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发展农业经济都需要对农业人员进行有关培养。所以,科学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使用函授、夜大学以及网上主动学习等方式,通过利用这些方式加强人员的培训,使其可以顺利地理解新型农业技术应用技术以及规定,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重视新型农业技术以及机械设备推广和运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农业种植。而且,要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理论知识的同一时期还需要加强实际的训练,在生产实践当中合理使用新型农业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农产品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最终让农村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得以实现。

3 结语

为了提升农业经济,应该先对新型农业技术的影响进行深入了解,并针对出现的不足之处采取对应的改进方法。还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让新型农业技术得以有效推广,增大其投入力度,对有关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可以科学地理解新型农业技术。有利于新型农业技术得以更稳定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进步以及推动农村健康社会的步伐,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敏.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助推农业经济发展[J].农家参谋,2020(14):13.

[2] 柳凤敏,陈永杰.建设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支撑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经济,2007(4):31.

作者:邓成林

农业技术农业经济论文 篇2:

新型农业技术助推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新型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前提,为此,有必要在每个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设定满足该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并为农民所接受的农业经济设定目标。在明确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之后,通过在农村地区引进技术,举办讲座等,提高农民对可持续农业经济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国家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技术;经济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始高度重视生产的工业化,这大大降低了農业的重要性,而农业的重要性在规模和现代化方面与工业截然不同。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的条件稀缺和质量差,多数农业道路崎岖限制了大型运输车辆通行,农业灌溉用水质量差,电力供应不足和信息化程度低,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 目前农业技术和经济发展分析

1.1 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

不同的基本经济参数、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发展速度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依托地理优势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逐步建立起主导产业基地或工业区,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共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而有些偏远、科学技术不发达、土地面积占用量较少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就相对落后。

1.2 区域之间生产主要因素流通不畅

不同产业部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在相关产业部门之间流通和分配不同。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是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分配,目前,农业经济结构和结构资源配置不当,资金、技术、人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等缺乏动力的新型农业企业滞后,因此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推销市场,充分利用其收益,发展集约化农业。

1.3 产业化程度不同

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企业,加工农产品增值,扩大了渠道,增加了生产和收入,并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了农村区域经济。开发工业发展园区,但大多数农场只能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市场体系形成,农产品作为原料进入市场,农业仍停留在农业生产中,生产链条较短。

1.4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农业工人人数众多,农业活动规模小。机械化应用领域低下直接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这影响了农业的规模。

2 现代化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方法

2.1 加大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需要,逐步调整,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稳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要建立高素质的信息宣传小组,完善管理培训体系,开展定期培训项目,为员工提供先进培训,满足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农业科技复兴”战略可以为农业健康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改革农业科学技术机制。因此,有必要鼓励在农业科学技术机制中引入创新,以使技术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此外,要积极组织与农业技术有关的培训活动,并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及时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

2.2 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应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措施。日常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农业技术的取得。在制定规则和限制的过程中,有必要彻底调查和分析实际情况。根据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农业设定的经济目标,有必要在发展与工作效率相关的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慢慢转变,促进责任体系的改善和严格实施。

2.3 适当增加相应资金投入

需提前做好投资准备,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科学计算投资比例,实现有利于农业的农业技术推广目标。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依据,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工资发放提供预算资源,此外,我们应该有预算和加强资金审核,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各项资金使用支出到位,避免资金使用不当,防止资金滥用。

2.4 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农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培养已达到更新知识、创新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进行函授讲座、夜校、远程教育、在线自学等有效的学习,使农民掌握农业技术的运用技术和标准,提高科学和文化素养。而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改善实践性的训练。有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有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改善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发展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3 总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农业与工业的差距,特别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与工业的差距日益扩大。因此,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加快新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参考文献

[1] 丁艳芳.农业经济管理及其技术推广探讨[J].农家参谋2020(14):47.

[2] 李磊.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9.

[3] 朱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作者:张秋华

农业技术农业经济论文 篇3:

关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

摘要:本文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针对农业技术进步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更好的推动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经济增长;贡献

我国本身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土地面积方面也并不狭小,但将之均分后所呈现出的人均土地面积极少,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对我国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种情况下,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但在基础农业生产工作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此时需进一步分析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影响。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是以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念作为依据开展的,对于生产要素而言,“创新”是其中的重新组成部分。此时,农业技术进步,便是在农业生产实际之中,充分的融入研究创新之中的新技术,使之在农业生产之中得到应用实践,并促进农业生产之中的投入与产出能够得到更高的经济收益,就其本质便是利用小于或等于的投入,来获取超出投入的产出。而就朱希刚所概括的农业科技而言,其不仅仅是指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而是将其包含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之中,还需进行综合管理控制、决策科学等等,其在范围方面更大、需要从自然、社会等多个角度去看待。

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农业生产增加值

农业生产增加值指的是,在去除价格波动因素的基础上,依照农产品的相关销售价格进行折算,便可得出农业生产数据的增加部分。经研究表明,我国在2014到2017年之间的农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在GDP之中农业生产增加值所占据的比重有所下降,其占比为2.88%,但就农业生产增加值的本身而言,其在增長的速度方面较快,达到了12.6%[1]。

(二)农业资本投入

农业资本投入指的是在农业之中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情况,其不仅仅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的体现,还能够作为在农业发展史之中,农业技术方面进步的一种标志。对我国2014到2017年之间的农业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表明,农业资本在发展之中所呈现出的年增长速度为11.8%,其远远超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此过程当中农业资本的投入较大增速较快。

(三)农业劳动力投入与产出

以技术投入与农业劳动力产出角度进行分析,将其二者进行对比及关系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之中投入应用的效果。在投入比例产出的定量分析之中,经研究表明,人均产出率年均提升12%,与预期效果相符合。

三、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研究统计之中得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其主要有以下两点实例。第一点,2008年董运来等人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统计,其开展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了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其从1991年起开展计算研究,得出15年贡献最大,已经高达66.77%。第二点,2010 年郝利等人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情况从1999年开始统计,发现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占据的份额较高为78.32%,是农业经济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农业技术进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作物产量

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在农业领域之中的应用形成了农业技术,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农业领域带来的最为直观的影响,便是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提升。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实现了农作物种植方面的高效及高产,使得农业生产方面的收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且因农业生产方面机械设备的不断推广,实现了农民劳动力极大限度的的解放,这又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得到有效增长。

(二)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就农业本身而言,其不仅仅是指农业生产之中的农作物种植,其还包含了林业、畜牧业等与农业相关的产业,是整农业个发展之中的大农业。于此相对应的农村第二产业农村工业,也就是指农产品加工业。而农村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指批发零售业、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在农业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随着农业的飞速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也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并在农民的家庭收入之中占据比例逐渐加大,其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大了资金的闲余量,提升了消费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2]。

(三)农业技术进步提升了农民的知识水平及整体素质

在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之中,势必伴随着对农民的知识及技术方面的教育及普及,加之在当前阶段的发展之中,农民对农业知识及技术重要性方面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使得农民对农业技术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较高,也就能够更好的掌握当今发展之中先进的生产技术。而随着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不仅仅使农业生产之中对农业技术利用率得到了提升,还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不断的对农业生产的方法及技术的选择进行创新,更好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及农作物的产量,进而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四)农业技术进步有效提升了管理决策水平

农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此时相应达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思路、资源整合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且在此种发展趋势之下,农业直属的上层部门的决策,也会建立在对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史的基础上开展,这就使得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决策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农业技术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伴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业经济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二者之间所呈现出的关系为正相关,这一点在农业技术进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知识水平及整体素质、提升了管理决策水平等方面便可以看出。

参考文献:

[1]王晓雪.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J].纳税,2018(10):199.

[2]韦姿旭.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西部皮革,2017,39(04):91.

[3]洪梦茹.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台湾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3):263-268.

作者:唐福生

上一篇:大学生团员个人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