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计算工程造价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确立为引领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以云平台、企业中台、物联平台等为核心的基础平台,打造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以电力数据为核心的能源大数据中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造价计算工程造价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造价计算工程造价论文 篇1:

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计算分析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铝合金门窗的造价预测与控制能力,本文从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四方面简要阐述了铝合金门窗的造价组价,然后根据相关规范对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计算流程进行设计,详细分析工程造价计算要点,旨在解决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计算存在的问题,实现计算方法的优化。

【关键词】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造价计算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76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由于不同造价人员、咨询公司对铝合金门窗的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门窗工程造价难以准确计算。因此,分析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组价内容、探究科学的计算方法与标准,成为业界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1、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组价分析

1.1材料费

材料费包括主材费和辅材费。其中,根据铝合金门窗施工图复核出的正门窗尺寸、数量,然后细化安装方式、外墙材料等产生的费用称为主材费,每米材料单价乘以材料损耗长度便可得出门窗的造价,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确定。辅材费则是指安装门窗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螺丝螺钉、美纹纸、填缝剂等材料消耗的资金,辅材费要细化到每一扇门、一扇窗,以此保证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

1.2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向铝合金门窗制作人员、安装人员支付的费用,要求企业严格按照产量实行承包制进行工程的每平米造价,始终结合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进行计算。操作工人稳定、安装技术及时更新、施工设备及时更新等均可保证铝合金门窗的施工效率。因此,为避免人员产生大幅度波动,企业还会给予工人福利、关怀等,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奠定坚实基础。

1.3机械费

关于铝合金门窗施工工程的机械费包括制作机械费和安装机械费。其中,制作机械费产生于焊接设备、切割设备、打孔设备的消耗;安装机械费主要是指设备折旧、水电费、维修费等费用。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计算中的机械费,需要根据门窗的具体使用方案进行确定,进而保证机械费组成的全面性与完整性[1]。

1.4管理费

管理费包括铝合金门窗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工资、工厂租金等,需要结合适当的付款条件进行确定,充分考虑时间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最终保证工程造价能够满足预期的利润目标。

2、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計算流程

2.1确定门窗清单分项

铝合金门窗清单分项的确认依据为工程招标文件与施工图,是进行准确计算的基础。第一,明确合同类型。涉及到的合同类型有单价合同、成本加酬合同,对于单价合同,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合同中列出的工程量,结合门窗安装整体工程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实际结算的工程量,最终完成工程总价的计算。对于成本加酬合同,发包人按照与承包人约定好的酬金支付方式,开展相应的造价计算工作,以此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第二,研读门窗施工图。根据工程项目建筑的层数与楼高确定铝合金门窗的消耗量,并做好有关门窗的保护工作,为准确的工程造价计算提供有力依据。第三,分项编码。分项编码工作需要依靠清单计价规范进行,一般采用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的造价方法适用于造价不大的项目,投标人无需自行计价,只需确定与合理造价相符的价格之后,由招标人选取合适的中标人。

与此同时,将预算定额作为清单编制的依据,并将面积作为衡量铝合金门窗工程的依据,每一类型的铝合金门窗,其用途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工程造价计算人员进行合理区分,然后以规范的计算单位进行编码,将同一类型的门窗工程合成一个编码,进而保证造价计算的完整性。定额作为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的计价基础,应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技术方案、质量、技术标准、施工周期等关键因素,以此避免计算标准不同而导致解决出现争议。第四,对照建筑图纸。工程造价计算人员应仔细比对铝合金门窗的工程平面图与立面图,仔细核对门窗使用数量与安装面积,以此保证计价的合理性。

2.2运用造价计算智能化模型

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计算使用到的表格有材料计算表、密封件表、窗玻璃表,是工程材料询价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门窗材料计算表与建筑施工图、门窗施工图存在一定出入,导致工程造价计算存在一定偏差。此时,造价计算人员应利用信息化计算方式,切实优化原有的表格法算量[2]。信息化、智能化造价计算平台应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原有的工程造价方式进行了升级与优化。首先,创建造价预测模型。主要利用全样本回归分析方式对建筑工程所用的铝合金门窗进行全寿命周期的造价模拟,同时给出相应的量化评价参数,并根据程序设置的控制方法自行修正。其次,采用效益最优约束方法对门窗造价进行统计预测与博弈控制,并从中得出最优经济与最劣经济,以此实现最优造价计算方案的输出。最后,将得到的有关于铝合金门窗的性能分析结果带入到相应的智能模型中,得到有关门窗的工程代号,以此实现工程造价计算准确度的提高。

2.3计算、汇总人、材、机消耗

铝合金门窗工程人、材、机消耗量计算单位为“樘”,每樘窗材料计算内容为材料重量、五金件的套数、玻璃安装面积,每樘窗材料计算单价需要根据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单价乘以铝合金门窗材料消耗量便得到合价。人工费用的计算,则需要工人时价与工程周期,机械费用的计算依据为台班单价与台班总数。此外,安装每单位面积的铝合金门窗所用到的安装费用、运输费用也应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计算。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造价计算人员应积极运用数字化软件进行计算,不仅有利于工程造价准确度的提高,还有利于减轻员工的工作量,为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4工程量清单计算

工程造价计算人员在计算工程量清单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按照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机械费等项目分类进行计算,以此保证造价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铝合金门窗工程产生的直接工程费用的费率为100%,利润率为15%,同时还要考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将计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具体体现在信息化表格中。在此过程中,造价计算人员应注意投标合同中标明的计量单位,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结算,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使得铝合金门窗各个工程造价环节科学合理。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国建筑事业不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确定合理的造价区间、采用科学的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实施有效的造价管理成为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相关企业只有解决各分项工程消耗量计算繁杂的问题,牢牢把握铝合金门窗工程造价组价,创新造价计算方式,最终提升铝合金门窗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琼.面向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性模式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1,40(19):1-7.

[2]葛云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造价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13.

作者:张厚亮

造价计算工程造价论文 篇2:

数字新基建下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搭建与应用

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确立为引领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以云平台、企业中台、物联平台等为核心的基础平台,打造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以电力数据为核心的能源大数据中心。

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革。特别是“单纯造价控制”向“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转变已成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共识,传统电力工程在造价计算过程中存在的计算量大、精确度低、更改频繁、阶段割裂等问题,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新要求。而建筑领域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具有3D可视化、可模拟、全程管控的特点,能够整合电力工程建设的多个阶段信息,实现系统规划、三维设计、虚拟施工、协同管理、辅助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和信息共享。本文依据数字新基建的建设背景,从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的视角,应用BIM技术,搭建集自动算量、计价、联动更新、存储、对比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造价计算数据平台,为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包括建设期的造价管理和运营期的造价管理,具体内容包括造价计算方式和造价控制方式两个部分,如表1所示。

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

本文依据计算造价的内容,应用BIM技术搭建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此平台涵盖了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造价计算,是全生命周期造价自动计算数据平台。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由工程各阶段的造价集合组成,计算形式有两种: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和全生命周期联动造价计算。

(1)单阶段独立造價计算。单阶段独立造价包括:①建设期,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确定投标报价、施工阶段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决算;②运营期,运营维护阶段和拆除阶段的技改检修概预算及拆除工程的概预算,保修阶段一般没有相关资金编制需求。

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主要有四个步骤:①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材料表计算工程量;②定额录入,根据已计算工程量、设计提供的工程设计说明及相关材料表进行对应定额录入;③费用计算调整,查询相关政策文件调整相应的费率、税率,查询造价市场信息并更新材料设备的最新价格;④对比分析,可分为方案对比分析、标准价对比分析、预算投资对比分析和工程量对比分析。

(2)全生命周期联动造价计算。根据在决策、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各阶段设计方案的改动和调整,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团队进行可研估算、初设概算、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预算及工程结算等的联动修改与更新。

BIM技术支撑的造价计算

BIM技术具有可视功能、模拟功能、双向关联功能、协调功能与优化功能,其应用主要包括专项应用、集成应用和协同应用。在电力工程造价方面,BIM技术的集成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BIM技术能保证不同应用软件之间能够基于统一的模型和标准进行高效互用和信息互换,实现各单项应用的集成;二是集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应用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形成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和决策等立体信息化体系;三是BIM技术与项目管理集成应用,有效解决企业之间、企业到项目、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同管理问题,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集成整合,实现了岗位作业层与管理及决策层信息化的有效结合。本文主要利用BIM技术的集成应用来构建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实现自动算量、组价、更新、对比分析等功能。

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

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将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计算按阶段划分,借助BIM技术,构建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主要包括3D模型、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和全生命周期联动造价计算模型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3D模型能绘制和识别三维设计图,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能自动计算工程某个阶段的造价投资,其核心是造价信息数据库,通过库中各功能模块的联接,对造价数据进行查找、识别、筛选、计算、匹配、分析、更新;全生命周期联动造价计算模型由3D模型、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组成,能同时联动计算、更新电力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投资。

造价信息数据库

依托BIM技术的专项应用、集成应用和协同应用,构建集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分配、数据预警功能为一体的造价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包括六个数据模块:计量数据模块、计价数据模块、市场数据模块、标准造价模块、造价方案存储模块和对比分析存储模块。

计量数据模块。按照定额的分类方式导入相对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包括计量公式、扣减规则、清单及定额中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等,构建符合我国电力工程计算规范和计价规范的计量数据模块。

计价数据模块。按照电力工程造价定额编制的类目进行分类和分项,导入每类工序对应的定额条目和定额选取计列规则。

市场数据模块。按行政区域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分为网络数据单元和本地数据单元。网络数据单元中,联动全国及各地方造价数据信息网,实时更新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本地数据单元中,各地各单位可根据所获取的行业资料(如行业设备材料季度价格、招标价格、财评价格及其他费用中的协议价格等)进行上传,实现数据积累和共享。

标准造价模块。根据标准设计方案自动生成标准造价。在标准造价数据模块与市场数据模块之间设置联动。当市场价格信息随时间变化时,在该模块中会生成并储存每个时点的动态标准造价版本。

造价方案存储模块。按行政区域进行分类,行政区域下再按工程类型和电压等级进行细化,分类储存全国各行政区域各类工程在各个阶段的造价版本。

对比分析存储模块。自动进行设计方案、标准价、预算投资和工程量的对比分析,并将对比分析报告进行储存。

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

本文以设计阶段或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计算为例。

1.模型构建

依托BIM技术的集成应用,将目前已普遍应用的3D模型与构建的造价信息数据库相连接,搭建了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

2.模型运作分析

(1)识别三维图,计算工程量。将3D模型与造价信息数据库中的计量数据模块相关联,3D模型对三维图上构件信息属性进行识别,在计量数据模块中找出对应的计算规则,并根据对应的规则进行内部运算,得出工程各部分工序及构件的工程量。根据设定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计价规则,形成工程量清单项目。最终形成完整的工程量清单,保存在造价方案存储模块中。

(2)匹配定额,形成本地预算。数据平台程序将自动统计出的工程量清单与造价信息数据库相关联,系统地对清单项目特征、施工组织方案等信息和计价数据模块中的定额进行双向识别,并根据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及其所需要的构件对定额进行筛选,建立两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按照设定的模板进行工程定额的匹配输出,形成工程的本地预算版本,并保存在造价方案存储模块中。

(3)更新费用,形成市场预算。系统将形成的本地预算版本与市场数据模块相关联,根据规格、型号、类型等对本地预算版本中所列出的人、材、机信息与网络实时更新的当地造价信息相对应,筛选出相匹配的价格信息,进行自動填录。对本地预算版本中的其他费用子目、相关费率、税率等在最新政策文件中进行筛选更新,从而得到调整人材机及相关税费后的市场预算版本,并保存在造价方案存储模块中。

(4)联网市场信息,更新标准造价。将标准设计方案放入单阶段造价模型中,将会自动计算生成标准造价。在标准造价数据模块与市场数据模块之间设置联动。当市场数据信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标准造价模块中的预算金额也随之变动。在该模块中会随时生成该时点下的标准造价版本。

(5)提取数据,进行标准造价对比分析。系统将形成的市场预算版本与通用造价数据模块相关联,通过与动态的通用造价相对比,得出各项设计模块的变动情况及其相应的具体工程量与造价变动分析,实现电力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当工程的设计有比选方案时,系统还可以将造价方案存储模块中的比选方案的市场预算版本与推荐方案的市场预算版本相比较,做出工程各部分的工程量及造价变动分析,为工程方案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从造价方案存储模块中调取预算投资进行三算对比分析及工程量对比分析等。所有形成的对比分析输出后保存在对比分析存储模块中。

全生命周期联动造价计算模型

1.模型构建

以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为基础,通过其自动造价计算功能,将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案及数据在 3D模型中进行识别,则可自动计算出全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造价投资,形成全生命周期联动造价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2.模型运行分析

(1)自动计算建设期造价。在电力工程建设期,3D模型对不同阶段的三维设计图进行识别,通过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的运行,自动计算出投资决策阶段的可研估算,设计阶段的概、预算,招投标阶段的清单和最高投标限价,以及施工阶段的资金投资计划和竣工阶段的工程结算。

(2)测算生成运营期造价。在电力工程运营期,工程还会产生人工维护费、维修费、拆除费等运营成本。将3D模型、单阶段独立造价计算模型相联接,可在投资决策阶段,自动计算出包括可研估算和运营成本在内的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投资,为投资决策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也可将运营期的技改检修、拆除作为独立的工程,自动计算各阶段的造价投资。

(3)联动更新全生命周期造价。当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有所变动时,3D模型可对变更后的三维设计图进行重新识别,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造价都会进行相应的联动更新,由此形成每个阶段的n个造价方案版本,便于追溯检查,对比分析与造价控制。

结语

数字新基建下的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依托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模型识别自动统计工程量,极大地节约了人工算量的时间,且正确率较高;其自动匹配组价功能解决了人工筛选定额不够精确的问题,使工程造价从人工化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市场信息的联动和自动更新,使得造价计算的精确性得到极大提升。从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来看,该平台的建立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水平,使电力工程在最初的方案决策阶段,不局限于仅从节约建设期造价成本来考虑设计方案,以致忽视后期更大的运营成本。同时,该平台有利于从建设期到运营期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对比,并筛选最优设计方案,促进各个阶段造价计算的联动,解决因涉及变动而产生的造价反复修改问题。

因此,完善BIM技术造价应用标准,充分利用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逐步搭建电力工程造价计算数据平台,实现造价计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造价编制与管理的精准性,满足泛在数字新基建任务建设需要,适应电力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P

作者:杨覃 余光秀 赵奎运

造价计算工程造价论文 篇3:

建筑工程造价计算的应用

摘 要:工程造价计价时分别可以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针对不同专业以那一指标为计算基础本文根据工程情况作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项目组成;程序;单项零散工程;人工费

工程造价是一种通称,在不同的场合下其含义也不同,近几年来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取得一定的成绩,完成定额从法定性向指导性过渡的阶段,找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计价办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有了法定性纲领,却少有对实际工程中应用介绍。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现对造价计算的常用方法进行介绍。

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B003]206号)中规定了两类计价程序:第一类,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包括: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第二类,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包括: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其中,工料单价法中的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计算程序是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

1.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

工料单价法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单价后的合计为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其相应价格确定。直接工程费汇总后另加问接费、利润、税金生成工程发承包价,其计算程序分为三种:

(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

(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现行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构成的基础上理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在单项工程计价操作上是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还是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还是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相关材料、规定中只是衡量那一方面占用主导地位就以那一方面为计算基础,没有量化,因此在具体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单项工程造价计算中土建工程以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水暖及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可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也可以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实际操作中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居多,以这样取计算基数容易在建设方、施工方达成共识。随着维修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不成系统的零散工程相继增多,因此如何有一个科学合理人工费是解决零散工程日工费用关键,对市场零散用工费用也是科学指导,在工程实际操作时一般以定额人工费为基数,根据当地用工情况对人工费进行调整(一般以当地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发布人工费调整文件为依据),再按上表取费费率进行取费得到最后零散用工人工费。以吉林省地区为例,在《吉林省房屋修缮及抗震加固工程计价定额》JLJD-XS-2010暖通工程部分规定人工费为58.00元,在吉建造【2013】7号文件规定人工综合工日单价调整为90元/工日,再按工程费用表对人工进行取费,费率和为83.76%,税金按3.41%,人工费调整后单价为170.59元,和现行零工价基本相当。

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如何计算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工程计价从业者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建.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J].城市建设,2011(9).

[2]刘秀凤.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4).

[3]王国友.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9).

作者:张信春

上一篇:学校培训方案(精选2篇)下一篇:产品营销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