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50例用药者为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50例用药者为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差错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6.00%),有显著差异(P<0.05)。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论文 篇1:

护理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建立安全用药管理考核登记表,对患者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的质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护理用药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护理部。科室与护理部之间及时处理解决,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反馈及评价并制作药品标识卡;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结果:用药差错、缺陷发生率及药物过期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深了护理人员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提高了知识水平,规范安全用药行为。减少了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临床用药;安全;标识;护理管理

临床用药安全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是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有研究报道:在美国,住院患者所受到的医疗伤害占3.5%,其中因用药疏忽或错误占7%[ 1 ],我国一项研究显示,与用药安全有关的缺陷占所有护理缺陷的33.5%[2]。护士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护理管理者监控的重点。几年来,护理部始终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来抓,建立安全用药管理考核登记表,对患者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的质控进行分析统计,完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护理用药安全教育和培训,加深了护理人员及医师用药安全意识,提高了知识水平,规范安全用药行为。减少了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措施

1.1 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护士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药上的失误,轻者影响治疗,重者危及生命,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医疗纠纷,如何加强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是有效增加患者信任度,有助于构建和谐关系,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为此,护理部在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同时,成立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各科护士长组成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考核标准、方法、程序,负责对临床护士进行安全用药的教育、培训及定期督导等,最终达到安全用药规范。减少了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1.2 护理用药安全隐患的查出

对实施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三年来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小组讨论查找出直接及根本原因,如下:

1.2.1 医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医护缺乏沟通、表现为医嘱下达后,医生未及时通知护理或护理未及时核对,造成医嘱遗漏;医嘱下达有误,护士未能辨识出错误或虽有疑问,但护士缺乏用药知识或责任心不强而盲目执行。

1.2.2 每天到药房领药过程及科内药物保管存在的问题 药房发错药,与取药护士核对有误;科内药品不规范冷藏、避光等;药品管理混乱,存放过多,药品过期等;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没有醒目标识;麻醉药物未加锁专人管理;不定期清点核对。

1.2.3 给药及巡视观察存在的问题 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混淆,护士在执行过程中三查八对不认真,导致用药有误;不严格按规范操作,如:不戴口罩、不用消毒砂轮锯瓶颈及反复对瓶塞穿刺等,无形中造成药液微粒污染;需避光药品未采取避光措施使用等,降低了药品疗效;不掌握药品的安全有效时间,如:青霉素等抗生素不现配现用,放置时间过长;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不遵医嘱,如:甘露醇,医嘱为“q12h”,执行时间应为8AM、8PM,而护士提前或错后给药,影响用药疗效;药品配伍不当,外观虽无变化,但药效已降低;还有静滴速度不合理,有的护士不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药性能调节滴速,造成不良后果。

分级护理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巡视病房,发现液体外渗及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差,缺乏向患者宣教药品知识的能力,缺乏对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而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1.2.4 安全用药管理监督存在问题 护理部对护理用药监管不到位,护士长缺乏主动上报不良反应/事件的意识,对存在的问题未及时分析与改进,不能及时发现苗头并及时纠正以避免重大过失或事故的发生;药品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危药品的管理机制。

1.3 设计并制作药品标识卡

医院组织用药护理安全小组成员到外院参观学习,与药剂科一起学习药品管理相关法规,由医务科、药剂科与护理部联合制定高危药品目录、高危与高浓度药品标识[3-4]、近效期药品标识卡及药品管理卡等,通过在两个科室试点应用,进行修订,推广到全院,最终确定各类标识的颜色与规格。高危药品标识卡为白底黑字塑料牌、高浓度药品为白底红字塑料牌、近效期药品分3个月与6个月内两类,3个月内近期标识为白色底黄字塑料牌,6个月内近效期标识为白底蓝字塑料牌。各类塑料牌大小为5cm×9cm,分别定位黏贴或悬挂。药品管理卡为3cm×3cm大小的硬质底卡,内容有药品名称、剂型、有效期。

1.4 各类药品标识的规范使用

高危药品与高浓度药品单独放置,专人管理,并贴有相应标识。除原盒存放的药品必须使用药品管理卡,散装口服药将纸卡用橡皮筋捆于棕色药瓶外,药剂科每半年统一回收处理科内过期针剂与口服药。注射用药按失效期先后次序摆放,有效期在3个月内或6个月内的药品必须摆放近效期标识牌,高危药品单独摆放,并用醒目标识标明药品名称[5-6]。

1.5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部制订护理工作手册,人手一册,包括:护理各项工作制度,突出核心制度、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流程及常用护理操作规程等。重点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核心制度,认真落实“三查八对”制度,严格执行药物查对制度。调整排班模式,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中午、晩夜班的双班及新老搭班的制度,减少单人操作时的确定性风险[7]。并制订核对提示卡,用红底黄字牌(你核对了吗?)透明塑料三角架,放在治疗桌及治疗车醒目位置,随时随地提醒操作护士。在核对患者身份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让患者主动说出自己的姓名,保证用药对象的准确性,消除护理用药差错发生,力争做到零缺陷。

1.6 完善护理人员临床用药培训制度、提高其安全意识

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随着医药的快速发展,护士在校所学药理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建立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临床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临床用药安全、新药用法、药品不良反应等专题讲座。制作统一的管理手册,保证全员熟悉各类药品使用、标识及管理规定,减少用药管理的盲目性,确保护理安全。

1.7 加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的监控管理

护理部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完善护理用药缺陷分析收集渠道,每月根据护理安全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科室,护士长组织科室成员进行认真讨论,找出原因、分析,制定完善、可行的整改措施,跟踪指导,落实到位,每一个用药环节严格监控,应用科学管理手段,保证临床用药护理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对发生缺陷的科室,立即组织召开分析、讨论会,总结经验教训,让其他科室引以为戒,不再发生同类错误,警钟长鸣,使临床用药安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 效果

2.1 降低了用药差错发生率(见表1)

2.2 降低了用药缺陷发生率(见表2)

2.3 减少了药物过期发生率(见表3)

3 讨论

3.1 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降低了用药差错与缺陷的发生率

结果显示,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降低了用药差错及缺陷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通过使用标识牌起到了警示作用。尤其是对新上岗护士更为重要,建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了护理用药差错的发生。用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了护理用药安全,通过制定与严格实施双人核对制度,有效减少了单人操作的护理风险。而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操作的查对环节,并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疗与用药,为安全用药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3.2 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了药物过期的发生率药物的分类放置,定期进行整理、更新,悬挂及黏贴3个月及6个月近期失效标识,保障临床各类普通用药、急救用药的完好率,有效减少了过期药品的发生率(P<0.05),确保了临床的用药安全。通过定期督导和检查及时弥补了常规护理质量检查中对用药安全督导的不足,从而避免药物过期现象的发生。

总之,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核心目标,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薛素兰.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14):718.

[2]白月玲,马双莲.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4-16.

[3] 环晓锋,吴玲玉.护理标识系统在安全管理中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9-750.

[4] 韦秀芬,李慧敏.产科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91-292.

[5] 赵丽丽.用药警示标识在我院用药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J].海峡药学,2011,23(4):231-232.

[6] 李红双.护理用药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药事,2011,25(4):321-322 .

[7] 薛洁.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策略[J].护理研究,2011,25(1A):6-8.

作者:李冬英 蕫宪菊

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论文 篇2:

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50例用药者为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50例用药者为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差错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6.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药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降低用药差错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应用

藥物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而用药过程中,出现各种原因而导致用药差错,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疗效,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形象[1]。因此,在用药护理干预实施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50例用药者来源于本医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用药者来源于本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作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如下表1所示,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

研究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管理方法:(1)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选择科室的护士长作为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成员由病区护士长、药品管理员组成。该小组主要负责总结当前用药安全护理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制定相应的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定期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进行考核,提高安全用药知识。(2)规范药品使用标识。单独放置较高浓度及危险性的药品,并粘贴醒目的药品标识,清楚的标明药品名称。对于散装的针剂药品,要放置小卡片,在小卡片上写明药物名称,置于针剂盒的上端。不同的剂型要写不同的药品管理卡。定期清理口服药,按照药品的期限顺序放置药品。对于有效期在半年内应贴近期标识牌。(3)规范制定药品标识卡。由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商讨,完善药品管理手册,制定不同的药品标识卡,并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药品的有效期,如:白底黄字、白底蓝字,前者可表示期限在3个月内,后者可表示期限在6个月内。卡片材质采用硬质为主,卡片上清晰的标明厂家、剂型、名称、有效期等。尤其对于高浓度或者高危药品,需采用白底红字来标识,清晰明了。(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三查八对标准,确保用药安全性。采用排班方式来核对药品,每次的药品需至少2人核对,完成日常查对工作,降低用药差错率。患者用药期间,应反复校验患者身份及疾病类型,以免用药错误。(5)寻找用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每周五召开相关会议,通过讨论方式找出用药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如:患者信息与使用药物信息不一致,对于此隐患,护理人员可反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及年龄,以防出现名字重复的用药差错。仔细确认医嘱,要求取药人员与医嘱核实无误,发放给患者药物时,再三核对患者信息。(4)加强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知识培训。由于医院药品时长更新,且种类繁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药物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的安全管理培训,包括用药安全、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知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相挂钩,从而确保用药准确性。强化医护人员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用药观念,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药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能力。还应出版关于西药合用的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合理用药知识掌握度,使患者配合临床治疗,从而提高用药疗效。(5)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在医院设置临床医师咨询台,可邀请药学方面的专家来讲解药物合用的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展开相应的用药教育。建立药物合用的监测机制。对于用药过程中的用药途径、剂量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的沟通交流。药学部邀请临床医师加入到“微药师”的微信公众号,并利用QQ群等院内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临床医师、药师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干预机制。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记录两组用药差错发生率,包括用药剂量、用药类型、过期药物。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所示:

3、讨论

用药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治疗患者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临床多数护理人员不重视用药护理,使得用药护理中出现护患纠纷,不仅降低患者用药疗效,而且还影响了医院形象[2]。因此,做好用药护理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提出了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规范药品使用标识、规范制定药品标识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寻找用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加强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等管理方法,旨在降低患者用药差错率。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用药剂量、用药类型及过期药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3]。

综上所述,用药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可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风军.安全用药护理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426(19):73-75.

[2]郭静.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隐患与应对措施[J].药品评价,2019,3(20):7-8.

[3]闻美茹.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45-46

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 安徽淮北 235000

作者:梁桂荣

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论文 篇3:

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在病区6S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应用于病区6S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 将2015年8~12月常规的病区6S管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5月应用分片分段责任制法的病区6S管理方法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本病区护士执行的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和达标率,每月采用专人专日实地查看的形式,再根据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标准表对病区护士进行评分,并进行数据比较。 结果 将前后5个月本病区护士执行的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和达标率进行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在病区6S管理中能有效改善病区环境,更好地促进病区6S管理的开展。

[关键词] 分片分段责任制; 6S管理;环境清洁完成率;达标率

Application of fragment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wards 6S management

SHAO Hong XU Ju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Center, the Second Hospital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010, China

[Key words] Fragment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6S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clean completion rate; Compliance rate

6S管理即6S現代企业管理模式[1],起源日本的5S企业管理法[2],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环境, 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3]。6S管理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的管理, 并于近年引入到医院管理当中,对医院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提高质量、确保安全,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4]。同时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础与关键,其核心的要求是员工素质的提升,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本质[5]。6S管理法包含整理(Seiri)、清扫(Seico)、清洁(Seiketsu)、整顿(Seiton)、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6项内容[6]。它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具有广泛性、潜隐性、持久性、直观性、全员性的特点[7]。环境管理是6S管理的中间重要环节,起着承接各环节的作用,本研究从2015年8月实施6S管理法对病区进行管理后,病区的环境面貌较前有不少改善,但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细节上,特别是实施环境整洁时仍有不少缺陷,为了改善这个局面,更好地完善病区的6S管理,从2016年1月起,本病区采用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即:将治疗室、换药室、护士站、护士办公室、储藏室、无菌储藏室、病房等进行区域划分,白天落实到各个班次包干负责,晚上由值班护士管理的方法。实施这种方法后,本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和达标率有显著改善,有效保证了6S管理在病区的顺利开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病区现代化管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5年8~12月的本病区全体护士执行的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和达标率作为对照组,2016年1~5月本病区全体护士执行的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和达标率作为研究组,两组进行比较。参与被检查的两组护士和被检查的总例数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本病区的全体护士进行6S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以护理部《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标准》的检查项目为依据设纵列,以各位护士姓名为横列,制定《骨-脊柱外科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标准》。每月10、20日进行检查、记录。以实地查看形式进行评核。由两位责总长负责本病区护士的检查。同时两位责总长两人相互检查。未检查到的护士,在以后的日期内及时补充检查,并定期反馈。

1.2.1 对照组 根据护理部的规定,实行护理部制订护理单元病房、办公区域(治疗室、换药室、护士站、护士办公室、储藏室、无菌储藏室)管理规范。规范办公区域物品及病房物品放置。规范陪护人员用物放置,规范输液架放置,及时查收硬纸板等用物,餐板专用,换洗衣物统一挂于晾衣室,病区护士做好宣教。

1.2.2 研究组 除按照观察组的要求继续执行的基础上,使用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即:将治疗室、换药室、护士站、护士办公室、储藏室、无菌储藏室等区域白天落实到各个班次包干负责,晚上由值班护士管理。本病区白天工作框架共分为6个责任组和1位主班护士,责任组由责总组,责1a、1b组,责2a、2b、2c 组三部分组成。具体分区:(1)主班负责护士站中段、换药室、储藏室、无菌储藏室;(2)作息8:00~17:00的责1、责2护士分别负责护士站东段、西段;(3)治疗室由作息8:00~16:00的责1、责2护士负责,16:00~17:00由责总长负责;(4)护士会议室由责2c 负责;(5)值班房由夜间值班护士负责。(6)病房及相應的廊区由对应的当值各组责任护士分别负责管理。

1.3 评价指标

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实际完成的例数/应完成的例数×100%;病区环境清洁达标率=达标例数/检查总例数×100%。病区环境清洁达标例数的定义:病房、办公区域(治疗室、换药室、护士站、护士办公室、储藏室、无菌储藏室)检查标准≥90分为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与病区环境清洁达标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病区实施6S管理的必然性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的发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主要内容5S管理是提升各单位管理水平的基本方法,也已经成功地发展成为一种有效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8]。同时在现代管理中,安全也开始纳入5S管理,形成6S管理模式,其可以提升效率,也能保障管理的安全性,在病房管理中有其特有的优势[9]。6S管理活动是医院骨科病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措施[10]。6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简称。(1)整理:就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将混乱的状态整理为井然有序的状态[11]。物品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12]。及时整理和丢弃护理站、治疗室、病房、无菌室等区域内不必需的物品,做到供需适宜,尽可能减少必要物品的库存。(2)整顿:将必要物品归类分区放置[13]。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用处、生产日期等进行统一排放,“定点、定容、定量”[14]统一管理。并做好物品取用原则标识,做到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方式取用物品,能方便有效取用物品,减少物品的堆积。各类抢救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清点登记本,每日专人清点。(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15]。及时处理垃圾,美化环境,保持工作场所及其他空间整洁,设备保养良好[16]。各个空间的设备、通道的前后左右,每个无菌柜和储藏箱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做到病区中无不用之物。护士站、治疗室、无菌室、值班房、移动查房车是重点,要做到台面清洁整齐,表面无灰尘和废弃杂物,移动查房车定点放置,车内配置整洁,病历夹定期擦拭消毒。(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等3S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后,清扫病区环境,保持清洁。(5)素养:组织培训,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6S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院内、科内培训等方法,提高全病区各层级护士的自身职业素质,提高慎独精神。(6)安全:病区内提高预防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确保病区各人员、设备、设施安全。消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张贴上墙,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17]。应用6S管理模式,可以提升科室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谐科室关系,增加满意度,提高护理安全[18]。本病区实行6S管理后,病区的物品存放更加井然有序,减少了不必要物品的存放和堆积,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病区环境有效地得到了改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效减少,住院日期明显缩短,有效保证了病区各类人员的安全,提升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3.2 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应用于病区6S管理中的重要性

病区是实施医疗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环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1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患者对住院期间病房环境要求也相应提高[20]。前5个月本病区在开展6S管理过程中,虽然较以前病区环境面貌有所改善,但未能明确落实到点到人,有些细节把握不好,造成病区环境仍然存在部分区域未进行打扫,清洁整理不到位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病区6S管理的全面进行。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病区采取了改进方案,全面推行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做到责任到个人,分工明确,对各清洁区域进行划分,让每个人能明确了解各自的清洁区域,避免了重复清洁和遗漏清洁的弊端。而且采用人性化的手段,使用了分时段的方法,做到班班有人清洁,日日有人维护,在完成了清洁病区的基础上使环境的优化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随时接受责任总长的检查和评估,提高了护士管理的责任性,同时工作环境的整洁、规范也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心情,极大的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21]。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应用推动了6S管理病区的步伐,有效地维护了6S管理在病区中的应用,两者互为推动,使病区管理更为系统化、现代化,巩固了6S管理在病区的核心地位。

3.3 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应用于病区6S管理中有改进的空间

本病区通过5个月的实践推广,将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应用于病区6S管理中,使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提高了12.13个百分点,病区环境清洁达标率提升了14.96个百分点,但是仍未达到100%,多是因为承担各区域或者各时间段的病区护士,由于病区日常工作繁忙,分管床位的患者病情重,手术、出入院患者多,导致了无暇顾及自身负责区域的清洁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对分片分段责任制法提出了需改进的空间,本病区正在积极完善这种方法,使得病区环境清洁完成率与病区环境清洁达标率能更有效的提升,保证病区6S管理的全面完善。

综上所述,分片分段责任制法在病区6S管理中能有效改善病区环境,更好地促进病区6S管理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石少辉,吴国平,李茂廷. 6S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诊疗过程中的教学应用[J]. 中国临床医师杂志,2015,9(10):228-230.

[2] 马小芳,邓春艳,杨春霞,等. 6S管理法在ICU仪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8):101-104.

[3] 章西萍,王慧琴,邵在宏,等. “6S管理”结合目视管理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研究[J]. 中西结合护理,2015, 1(1):136-138.

[4] 郑尚英. 论6S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18):118-119.

[5] 胡敏,詹芳. 6S管理在病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四川医学,2014,35(4):517-518.

[6] 付晓玲. 6S管理法在提高药品管理安全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2):16-17.

[7] 谈超,吴开智,李燚,等. “6S管理”理论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事,2014,28(10):1153-1157.

[8] 蒋晓莲. 护理理论[J]. 护士进修杂志,2010,19(11):963.

[9] 朱昊. 如何进行现场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7-58.

[10] 师娟. 6S管理法在普外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14):3144-3145.

[11] 刘海燕. 6S管理法提高ICU用药安全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2013,28(11):44-46.

[12] 倪斐琳,祝亚男. 6S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3(4):778-779.

[13] 李克佳. “6S”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應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07-108.

[14] 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 6S管理在基层医院骨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研究,2014,34(5):580-583.

[15] 徐小雅,刘瑜霞,宋瑞润,等. 6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2011,23(7):1376-1378.

[16] 周旋,张琳. 6S管理模式在胸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101-102.

[17] 曾德春,温永芬. 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5):173-175.

[18] 陈玉荣,赵雪莲. 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27-128.

[19] 欧伯英. 开展病房环境管理,提高护理优质服务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287-288.

[20] 袁越,季红,赵军燕,等. 运用现代环境护理理论管理病房环境的效果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73-675.

[21] 戢美英,汪建英,兰勇. 5S理论在病房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1,17(26):123-124.

(收稿日期:2016-08-06)

作者:邵红 徐军

上一篇:公司客服工作总结集合下一篇:上半年中学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