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教学法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成长基础的一个重要时期。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创新意识等。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有利于开展层次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然后明确指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异步教学法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异步教学法管理论文 篇1:

探析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具有“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分层教学和异步达标。具体来说,分层异步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认知能力等进行分层教学,将认知水平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让学生获得尊重和自由,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必要性,然后明确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分层异步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1 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促进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

分层异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代表着一次彻底的教学改革。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对各个环节的引导和管理。因此,这就对教师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灵活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全班学生的有效观察和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引导和启示。由此来看,分层异步教学法融入了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属于一个全面的创新和改革,是小学教育的一种必要尝试。

1.2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分层异步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法,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既尊重学生,又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这种教学方法最独特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满足学生各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推动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而分层异步教学法就是其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2 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对学生进行分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处于启蒙时期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学好数学是不容易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较差。因此,为了保证每个小学生都能快速掌握课堂知识,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在不同阶段设置教学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2 分化教学目标

虽然教学大纲是一样的,但却存在分层相异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优等生和中学生,还要考虑差生。优等生需要拓展学习内容,丰富课堂知识,中等生需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而差生只需要打好基础。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够得着,进而吃得饱。例如,教师在教学《位置和方位》时,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对于优等生来说,这可以使他们更充分地理解位置的描述和方向的阐释,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课堂知识;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老师耐心地教学,他们能够懂得如何辨认方位,并进行详细描述,从而达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对于中等生来说,在学习基本课堂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督促他们思考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促进其挑战力的提升。

2.3 分层提问及评价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進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需要以学生分组、目标分组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老师需要设置一些基本的问题向他们提问;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发散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课本知识,让他们能够在答对问题时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由此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喜悦。例如,在教学《除法的验算》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后,提出一些难度不同的问题,然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还可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思考自己关注的问题,随后教师需要结合分层评价模式对其给予指点、进行启示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3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实施,广大一线教师逐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分层异步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理想、高效的教学法,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辅助下,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每一位学生明确不同的教学任务,以确保教学内容真正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郭素玲.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0,(26):60-61.

[2] 张淑惠.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2):54-55.

[3] 陈忠海.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育,2020,(10):61-62.

[4] 周晓甜.分层异步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成才之路,2020,(10):86-87.

[5] 张小燕.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20):93-94.

[6] 王杰.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05):89-90.

[作者简介:陈海燕,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思源中学。]

作者:陈海燕

异步教学法管理论文 篇2:

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成长基础的一个重要时期。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创新意识等。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有利于开展层次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然后明确指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分层异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 策略

引言

小学生因为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所以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并未形成,这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则无法获得良好的成效,反而会给部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分层异步教学法则是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础创建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具有“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分层教学和异步达标。具体来说,分层异步教学法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等进行层次化教学,把处于相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让学生获得尊重和自由,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能够促进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分层异步教学法存在一定的独特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代表着一次彻底的教学改革。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所以,这对教师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灵活、有效解决,通过对全班学生有效观察和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引导和启示。由此来看,分层异步教学法融入了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属于一个全面的创新和改革,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必要尝试。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摒弃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能够按照每一位学生的实際情况及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不仅尊重学生,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这种教学方法一个最独特之处是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基本要求,使其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信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对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态势,而分层异步教学法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

二、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处在启蒙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数学并不容易。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且不够灵活,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若要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迅速掌握课堂知识,教师需要最大化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并按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在新课改理念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设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以便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24时计时法》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分层异步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层,在这之前,教师需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能力、性格特点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同类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有针对性地授课,这样能够让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及进步空间,为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分化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虽然是一样的,却存在分层相异的特点。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优等生、中等生,而且要考虑差生。优等生需要拓展学习内容、丰富课堂知识,中等生需要保持稳定、逐步提升,差生则需要打好基础。对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理、科学等原则,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够得着,进而吃得饱。例如,在《位置和方位》教学时,数学教师通过分层异步教学法进行授课,对于优等生而言,这能够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位置的描述和方向的阐释,能够促使其开阔眼界,丰富其课堂知识;对于学困生而言,通过教师的耐心教导,他们能够懂得如何辨认方位,并进行详细描述,从而能够达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对于中等生来说,在学习基本课堂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督促他们思考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促进其挑战力的提升。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真正地发挥主导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才能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进步。

(三)分层提问及评价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进行授课,以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需要以学生分组、目标分组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对成绩不错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课本知识,能够在答对问题时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由此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喜悦。例如,在《除法的验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对学生分组之后,提出一些难度大小不一的问题,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而且能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自己关注的问题,随后教师需要结合层次化的考核模式对其进行指点、启示和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敢于出错、不怕出错,且及时纠正错误,学习得到进步、成绩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逐渐为广大一线教师所运用。其中,分层异步教学法是一个科学、理想、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在实际教学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辅助下,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每一位学生明确不同的教学任务,确保教学内容真正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提升作铺垫。

参考文献:

[1]刘转霞.分层异步 同步达标——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6(11).

[2]岳青.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少年,2019(5).

[3]孙治强.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2):38.

[4]宋丽娟.浅谈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8):7273.

[5]马登奎.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教育观察,2013, 2(32):4749.

作者:汪爱莲

异步教学法管理论文 篇3:

高职信息技术课异步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摘要】异步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具有“提优补差”的效果。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及课程特点,在分析高职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异步教学法引入高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实施策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异步教学;高职

一 引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1]寻求适合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要、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学习、工作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同步教学模式下,因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大,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能否借鉴异步教学法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一种适合高职学生个体差异、能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课主要采用投影讲授与上机练习相结合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先统一讲授,然后学生上机练习。尽管教师和学生均对该课寄予很大的期望,也付出了努力,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调研报告》中对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程度的最新调查显示:入学时真正已掌握大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占14%,学过但未达到要求的占36%,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占50%。[2]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2 教学效果差

因投影课与上机练习分开上,投影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上机练习时学生主要模仿教材中的案例,学习好的学生做完案例后便无所事事,学习差的学生则做不完案例。由于只听或只练,形不成新的学习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仅能保持较短时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自学能力欠缺,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3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课堂教学以课本为纲,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及未来工作需要,存在为考而学、学用分离的倾向。学习内容缺乏挑战性,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学习兴趣逐减。

4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学生在上机练习的时候通常只会模仿教师课堂做过的案例,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设计、制作有创意的作品。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解决,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发现,以上是当前高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急需一种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个别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教学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异步教学法,为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三 异步教学法

1 异步教学法的内涵

异步教学法是在班级教学的建制下,以学情为基础,使学生的个体学习与教师的异步指导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目标同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需要直接挂钩的开放的信息化教学方式。[3]异步课堂教学采用六段教学结构: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其实质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解决了班级教学中学生人数多与个别化教学的矛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和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教学“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思想。

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

(1) 教学内容问题化。异步教学将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学以致用。

(2) 学习方式个体化。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使用“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步学习法学习,学习以“独学”为主。[4]

(3) 指导方式异步化。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情况下,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方法和评价标准,创设一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特点和理解水平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的异步教学环境。

(4) 教学活动过程化。异步教学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以人为本,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交流,为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异步教学在高职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对于同步教学,异步教学是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具体的实施需要有相关条件的支持。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行异步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课程方面

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对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学习内容需要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实用性,而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与生活實践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紧密结合易于生成多层次的良构和劣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实施异步教学的前提。

2 学生方面

在高中阶段,多数学校已开设过信息技术课,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理论与操作基础,教师不需要在基础操作上花费较大的精力。高职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性普遍较强,不愿受太多约束,具有根据自己兴趣学习的主观愿望。另外,学生来源广泛,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很大,若要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实行异步教学是必然的选择。

3 教师方面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无升学压力,教师因不受升学利益的驱动,有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普遍能够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无偏爱和歧视,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民主观念与作风。这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这正是实行异步教学的基础。

4 学校管理及设施方面

高职教师具有较大的教学自主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决定所任教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评价方式。最近几年,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投入,高职院校多媒体计算机房数量较多,除供学生正常上课使用外,还在课外时间开放,学生个人拥有计算机数量也逐步增加,为开展异步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 信息技术课程异步教学实验及结果

1 研究对象

对我市职业技术学院07级一年级4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班的学生进行汉字输入、编辑排版、网络使用三个项目的测试,经统计,从中选择两个成绩无差异的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男生14人,女生31人)和对照组(男生15人,女生30人),每班学生45人。

2 实验设计及过程

(1) 实验条件及时间

实验组采用异步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信息技术课全部在多媒体机房内上课。机房内安装有投影设备,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对照组采用传统同步教学方式上课,投影课与上机课轮流上,地点分别在投影教室和机房。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任教,所用计算机设备和教材相同。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结果使用SPSS 14软件统计。

(2) 实验组教学流程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活动如表1所示。

3 实验组异步教学实施策略

(1)目标设计策略

同时设定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对同一项学习内容提出难度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学习“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内容时,基础性的教学目标是“在文档中插入表格;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合并、拆分、删除、添加单元格;表格线条、颜色、字体的设置”,拓展目标是“除掌握上述任务外,能将表格与文本进行转换;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计算”。

另一方面,目标的选择要做到“指令性与指导性相接合”[5],明确各层次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对目标定位加以引导,在学生完成基本层次的目标后,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向更高一层次目标迈进。

(2)问题设置策略

异步教学实行问题化教学,即要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化为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指导学生按照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逻辑顺序,逐单元进行自主学习。刚开始时,先实行小单元问题化教学,将一个单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适时地进行大单元问题化教学。

(3)教师指导策略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较多地介入他们的活动并及时反馈和辅助,提供铺垫性问题以形成学习支架,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达标。对程度较好的学生要以“放”为主,倡导独立学习,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公平的机会,让学生相互补充、完善。程度好的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后,可在机房内离座巡查,承担作业检查、辅导程度差的学生完成作业等职责,以缓解学生人数多而教师指导时间有限的矛盾。

(4)学习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纵、横结合评价法,即个人纵向和班内横向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以更好的实现评价的激励和矫正功能。纵向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与自已比”,把自己近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作前后对比;横向是选择与自己学习状况相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对基础差的学生重在评价学习态度和过程,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结果,激发提升自我的欲望。

(5)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教师使用E-mail、个人博客、班级网站向学生提供任务、资源,同时作为与学生交流反馈、展示作品的工具。将学生作品分类上传,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的成长和进步情况。创建虚拟学习环境,形成积极向上、互信互助的氛围。

4 实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综合考试成绩统计见表2。为检查两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两组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回收率100%。满意度划分为“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两组选择“很不满意”的问卷数为0。统计结果见表3。

六 分析与讨论

为避免其它无关变量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由同一个教师任教,安排同样的教学时数,使用设备相同,两组学生男女性别比例高度相近,实验前两组学生计算机基础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SPSS软件对期末成绩分析(见表2、表4)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成绩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5<0.05)。实验组学生成绩全部在70分以上,其中高分段(80分以上)有36人,占班级总人数的80%。说明异步教学促进了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起到了“提优补差”的作用。

根据表3中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统计可知,实验组学生满意度达到100%,且全部在“满意”程度以上,远高于对照组。这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对异步教学方式是欢迎的。说明在高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使用异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七 结论

异步教学法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它所倡导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念,符合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直接接轨的合格学生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但它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2007]14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EB/OL].

[2] 劉爱国,褚建立,马雪松.高职高专《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122-123.

[3]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11.

[4] 黎世法.新时期高等学校异步教学改革思路[J].湖北大学学报,1999,26(4):69-75.

[5] 吴辛君.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57-60.

作者:张豪锋 刘华威

上一篇:设计总监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团委副书记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