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毕业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分析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和MIS网各自的架构和特点,找出交融点,分析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结合的现状与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毕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毕业论文 篇1:

电力通信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电力通信是为了保障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在电网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电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化电网和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成为了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等核心业务,电力通信直接关系到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主要通过全面的分析电力通信的特点和现状,加强对电力通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对于发展电力通信,保障电网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网系统;通信技术;意义和作用

一、引言

电力通信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需求而形成的,总结来说,电力通信就是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而存在的。随着通信行业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高,以电力通信网为基础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的电网给电力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电力通信在协调电力系统发、送、变、配、用电等组合部分的联合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运行方面发挥着应有作用。一般而言电力通信的业务可以划分关键运行业务和事物管理业务。前者是对远程信号、数据的采集,对系统的监控,继电保护信号和调度电话。后者是对行政电话、会议电话、会议电视和信息数据的管理。都要求通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及特点

电力通信网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采取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发挥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势和特点。电力通信的在电力系统中特有的表达方式主要有:电力线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无线通信还有其它的通信方式如:传统的明线电话、音频电缆及新兴的扩频通信等方式。

三、电力系统通信特点

电力系统通信对比公用通信与其它专网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对于电力通信的要求高,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二)电力通信是协调电力系统中各个方面的综合运行,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多个方面,种类复杂,但传输信息量少,但要求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电力通信是保护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重要的环节,所以在面对电力系统事故的时候,要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

(四)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复杂,可以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

(五)电力通信范围点多,面积广。

(六)电力通信站点多,但是值守的机房有限,虽然一方面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了额外开支,但是另一方面却不利于设备的维修。

四、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

我国的电网发展虽然比一些发达国家要起步晚,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电力系统设备和电网规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电力通信伴随着电力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在现代化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通信综合业务网,电力通信业务不断的扩展,满足了各种用户对电力通信的需求;其次,技术装备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已经适应了自动化电网的发展需求和现代化的电力通信的需求;再次,通信机构和通信队伍已具规模,国家各级电力单位和电力系统都设有了相应的通信机构,并且积极的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为电力通信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依次,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为电力系统和电力通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的知识;最后,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使电力通信的发展统一化、规范化,从而提高电力通信的管理和发展效率。

五、电力通信的意义和作用

电力通信系统是电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通信深入电力系统中的发展,电力通信对电力系统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直接决定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为了适应国家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而存在的,所以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责任重大,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转的重要手段。电力通信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为电网调度指挥提供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语音通道,方便了电网调度员和电网运行人员的操作和使用,使电网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准确的、清晰的了解情况,并且及时的下达命令,采取措施以便解决问题。第二,电力通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使电力系统数据能够及时、稳定的传输。再次,电力通信为电力系统提供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保护传输通道,确保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和快速切除,改善和提高了继电保护动作性能,维护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最后,电力通信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它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道保障,在电力系统故障事故后,电力通信能够及时的发动紧急装置,减少事故带来的冲击,维护网络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可靠运作。

六、总结

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转的保障,随着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现代化电力通信的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有效的防止和控制了电力系统故障,对加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数据的收集传达,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信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电力通信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规定[S].2005.

[2]赵悦清,何乔貌.通信机房集中告警系统[J].铁道通信信号,2004.

[3]陈积民.电力安全生产[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4]王顺兴.光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组网方案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2010.

[5]洪丹伟.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维护及管理[J].中国高科技术企业,2011.

作者简介:白茂楠(1985—),陕西人,200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助理工程师,现供职于内蒙古阿拉善电业局调度管理处。

作者:白茂

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毕业论文 篇2:

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交融

摘要:分析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和MIS网各自的架构和特点,找出交融点,分析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结合的现状与趋势。结合电力系统的业务特点,提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融具体使用的可能性,展望其使用前景,最后分析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和MIS网的运维模式如何适应技术的革新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网络;通信;IP

Network&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lend i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Tang Xiaorong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Changzhou213003,China)

電力通信网是国家专用通信网之一,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化办公程度的提高,企业对电力MIS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两套网络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互兼容的趋势日渐明显。

一、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和MIS网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新兴起来的计算机应用学科,一般说来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以改进管理为目的的MIS建设,对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是MIS最基本的平台,也就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最基本的平台。它要求在技术上确保地区输变电、供配电系统安全,建设一个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心,实现上与有关领导,下与局直属单位的计算机远程通讯。以太网是电力信息网中的主导网络技术,以太网接入采用异步工作方式,很适于处理IP突发数据流,目前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也都是与以太网兼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从10Mbps逐步扩展到100Mbps、1Gbps、10Gbps。多种认证技术的出现,使Ethernet获得更好的用户管理特性。电力通信网是集传输、交换、终端为一体的有多个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设备带有各自网管,互相独立,互不兼容。电力通信网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各种电力生产和管理业务信息。

二、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日益结合的现状与趋势

如今电力部门需要通信部门为其提供多种业务的服务,包括语音通信、电视会议、LAN数据传输、虚拟网划分等,电力通信服务的对象也不再单纯是电力调度。特别是随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力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电力工业各部门对电力通信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力信息网已广泛采用通信的SDH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与Ethernet方式互相融合,既避免重复建设,也提高了信息网建设的灵活性。尤其是在MSTP技术在SDH上的规模应用,充分利用SDH技术对传输业务数据流提供保护恢复能力和较小的延时性能,采用MSTP组网,可以实现IP路由设备10M/100M/1000M POS和2M/FR业务的汇聚或直接接入,支持业务汇聚调度,综合承载,具有良好的生存性。根据不同的网络容量需求,可以选择不同速率等级的MSTP设备。

VoIP的应用,则是网络技术的融入给通信网带来便利的典型例子。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即所谓的“宽带电话”,是指在互联网和基于IP的数据网上进行的语音、数据传送,体现了网络融合基础上的边缘化发展趋势。VoIP将模拟的声音讯号经过压缩与封包之后,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的环境进行语音讯号的传输,通俗来说也就是互联网电话、网络电话或者简称IP电话的意思。简单说来就是用IP网络实现话音通信,利用网关实现与PSTN的互连互通,利用关守实现网络的呼叫控制、认证/授权、管理、计费等功能。

传统的语音接入方式是近距离直接使用电缆,远距离依赖光端机PCM复用设备提供,设备维护量大且提供的话路容量很有限。而有了VoIP技术,只需在有信息网的地方部署一只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即可方便得实现语音业务的接入,无需专门部署光端机或布放大对数电缆,并且运行稳定可靠。

与VoIP相配套的是软交换在电力通信中的逐步应用。NGN是“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或“新一代网络(New Generation Network)”的缩写。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VoIP是NGN的一种应用。

与传统程控交换相比,NGN是在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PSTN网络中逐渐迈出了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步伐的,它承载了原有PSTN网络的所有业务,同时把大量数据传输卸载到IP网络中以减轻PSTN网络的重荷,又以IP技术的新特性增加和增强了许多新老业务。GN网络建设完成后,将能提供多种综合业务。

IP协议在因特网上已应用了20多年,实践证明,它是数据传输网最成功的网络协议。但是IP协议面对网络的负载规模的急剧增长,用户的新需求、新业务及新技术的引入,其固有弱点,如IP地址匮乏,服务质量(QOS)无保证等,也暴露出来。因此未来的传输网发展趋势是把IP网络与近年来应用的ATM,SDH,WDM相融合,发挥这些技术在IP网上运行的优势。未来以SDH为主要技术体制的通信网,将会发展为以IP优化光纤网络技术(IP/ATM,IP/SDH,IP/WDM)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网。

其中,IP over optical/WDM显得前景最广,它把IP与全光网络的WDM和路由选择相结合,由IP通过PPP协议直接映射到光路层的WDM。这项技术可跳过ATM和SDH/SONET层,克服了电的瓶颈,获得更高的速率及更大的带宽。

总之,所有网络将向以IP为基本协议的分组网统一,未来的的综合网络都将综合到由统一的IP协议规范的IP网上(IP over ATM/SDH/WDM),难怪,有人说,IP is everything。

三、展望未来通信网和信息网的运维模式

随着通信网与信息网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逐渐形成,加上光缆为两者共同的主要传输媒质的事实,通信部门与网络部门,原本不怎么相关的两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接触;往往故障的判断在与对方共同分析后会变得很容易,工作现场的彼此照顾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建设规划时,更是需要考虑与对方的规划是否同步协调。

其实,电力通信部门与网络部门的工作性质可谓一致,即本身不参与电力化的工作,都是为电力系统日常工作提供最基本的工作平台,具有保障的性质。有专家预言,不管下一代网络如何发展,一定将要达到三个世界,即服务层面上的IP世界、传送层面上的光的世界和接入层面上的无线世界。下一代传送网要求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这非光纤网莫属。工作性质的相同加上技术层面的日益重合,将通信部门与网络部门进行整合将是未来的趋势。对通信、信息网进行统一的管理、运行和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精干的电力通信和信息管理部门,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通信发展的潮流。

结束语: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应用是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正是由于通信与计算机的相互结合,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原有通信与计算的概念。现有通信与计算机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的范围还很有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融合通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一体化解决方案”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巩俊强.变电站无缝通信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

[2]中国通信年鉴中国通信年鉴编委会编.中国通信年鉴,2004

[3]深圳中兴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ZXOAN中兴光接入网技术简介》

[4]张天云,何珍祥,宋晓宁.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文章中数据,部分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汤晓嵘(1979-),男,200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通信技术专业,现就职于常州供电公司信息中心。

作者:汤晓嵘

电力公司信息通信毕业论文 篇3:

通信电源的使用与维护

摘 要: 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系统的“心脏”,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通信系统全部中断,因此在通信网中必须保证有高可靠性的、不间断供电的电源系统,从通信电源的组成入手,论述通信电源的维护与检修以及一些故障处理方法。

关键词: 通信电源;高频开关电源;蓄电池;电源维护与检修

0 引言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网也在全方位高速发展,电力通信网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它更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而通信电源作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心脏”,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信电源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通信系统全部中断,严重时影响电网安全。因此,电力通信网必须保证有高可靠性、不间断的电源系统。

为了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各通信站都配备有独立的通信电源。目前电力通信系统常采用的通信电源一般由交流配电部分、直流配电部分、整流器、监控单元和蓄电池组等五部分组成。

1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

1.1 交流配电单元

交流配电单元是通信电源系统的输入部分,它一般由两路市电引入交流380V或220V。在交流配电单元的输入端必须有防雷击、浪涌的保护装置,并有可自动或人工操作的切换装置,确保两路市电的不间断供电,并提供各种容量的交流输出。

1.2 整流器部分

整流器是通信电源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交流配电单元提供电源,完成AC-DC的转换。它一方面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经滤波后提供给负载,另一方面对蓄电池以恒流限压方式充电。电力通信电源系统一般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它具有积小、重量轻、模块化、功率因素高、可靠性高以及可带电热插拔等优点,在一个高频开关电源系统,通常是几个高频开关整流器并联运行,各整流模块输出电流自动均衡。

1.3 直流分配单元

直流分配单元是将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流汇集到直流母排,再进入直流配电,由直流配电将电压进行分配,一路给蓄电池组充电,其它分配给通信设备和其它直流用户供电。

1.4 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与整流器并联运行,组合成为浮充供电系统。通常由整流器作直流输出,蓄电池荷电待用,起平滑滤波、降低整流器输出杂音、提高供电质量的作用。当整流器出现故障或交流电中断时,由蓄电池组对负载供电,确保供电不中断。目前使用的蓄电池组都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简称VRLA),它采用密封结构,无酸雾、无毒、无有害气体溢出,不污染设备和环境,可与设备同室安装,无需加电解液维护。

1.5 监控模块

监控模块是通信电源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实时监测和控制电源系统各部分工作。即监测和控制交流输入电压、电流,整流器模块并联输出电压值和每个整流器模块的输出电流,负载电流,对蓄电池组进行自动管理。

2 通信电源系统的检修与维护

2.1 通信电源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通信电源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关系到通信电源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通信电源系统目前广泛采用高频开关电源,电池采用免维护蓄电池,这使得维护工作变的简单,但在维护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清扫、检查、试验,确保使用安全。

通信电源应定期检查、测试、清洁、并试验:首先应检查电源外观,有无可闻可见的告警,发现告警应及时检查消除;其次应对电源设备进行清扫、除尘;测量电源设备的引入电压是否正常,确保电源输入正常;测量各级电源输出是否正常,确保电源设备运行正常;还应定期进行电源切换试验,检查两路交流输入是否能正常切换;检查交、直流是否能正常切换;检查在外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蓄电池是否能正常工作。

2.2 电源容量选择

通信电源的设计应按照使用要求和功率余量来配置,在使用中要避免随意增加大功率的额外设备和满负载运行。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电源系统几乎是在不间断状态下运行的,增加大功率负载或在基本满载状态下工作,都可能造成整流模块故障,严重时将损坏变换器。

2.3 电源故障的处理

通信电源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通信设备不间断供电。一路交流输入异常时,应能保证另一路能正常投入;两路交流输入故障时,维持系统的直流供电不中断。电源系统出现切换异常时,应能保证直流供电;整流模块出现故障时,应能保证其他模块正常供电。

通信电源出现故障时,需分段排查。应查清是电源系统本身故障,还是交流输入问题,是负载故障还是蓄电池的问题。通信电源系统的维护关系到通信电源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当交流输入异常时,可与变电站值班人员联系,确认交流输入是否异常,及时处理;当交流配电单元故障,无法自动切换时,应检查交流接触器;整理器不工作,应检查整流器的交流输入,若交流输入正常,还需检查交流输入熔丝,若熔丝也正常,则可能是模块故障,另外,整理器无输出,还应应检查整流器输出熔丝;整流模块过热,可能是风扇故障;直流配电单元故障告警时,应首先检查整流器的输出情况,若输出正常,则应检查直流负载是否有短路等现象,切断直流负载后,检查故障是否消除;监控单元故障,影响电源系统工作时,可先退出监控单元。

3 蓄电池的使用

蓄电池作为通信电源系统不间断供电的保证,在整个电源系统中的作用尤为关键。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影响着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1 阀控式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3.1.1 阀控式蓄电池的使用环境

应将蓄电池存放在清洁、通风、干燥的房间内,要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照射并且要存放在不易产生火花的地方,安全距离为0.5m以上。蓄电池宜在15℃~20℃环境中工作,防止因环境温度过高使蓄电池容量严重下降,缩短使用寿命。

3.1.2 对蓄电池应进行定期巡视检查

应清洁蓄电池极板、连接片并检查蓄电池表面;检查蓄电池的单体电压值;检查连接片有无松动和腐蚀现象,如有应及时紧固,否则极有可能引起烧毁电池等事故;检查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检查极柱与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溢出;测量蓄电池的整组电压值;测试绝缘电阻是否下降;查蓄电池温度是否过高等。

3.1.3 阀控式蓄电池的浮充充电

蓄电池的浮充是指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由电源系统向设备供电的同时,并对电池系统的自损耗电的一种补充方式。均充是由人为设置一个周期段,对蓄电池进行的强制大容量充电,激活蓄电池极板,保证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要使蓄电池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应使用性能良好的自动稳压限流充电设备。应采用恒压方式进行浮充电。浮充电时,严格控制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上、下限,防止蓄电池因充电电压过高或过低而损坏。

3.1.4 应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测试

蓄电池应每年进行一次放电试验容量测试。放电前应先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以达全组电池的均衡。放电过程中如有一只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继续放电须先排除落后电池后再放。放电前,先检查整组电池是否拧紧,再根据放电倍率来确定放电记录的时间间隔。在对一组电池放电前,应先保证另一组电池充好电。放电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比较落后的电池,以防止某个单体电池的过放电。并将此次记录与前次记录进行比较,对整组电池的运行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开关电源所配置的2V电池,建议每年做一次,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对于UPS所配置的12V电池,建议每季度或半年做一次,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记录电池单体电压和电池组总电压,及时更换故障电池。对于2V电池,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容量测试放电,放出额定容量的80%;对于12V电池应每年进行一次容量测试放电,放出额定容量的80%。详细记录放电过程中各单体电压和电池组总电压,进行分析,及时更换容量较差的单体电池。

3.1.5 应定期对蓄电池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

所谓核对性放电试验就是指在正常运行中的蓄电池组,为了检验其实际容量,将蓄电池组脱离运行,以规定的放电电流进行恒流放电。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长期使用限压限流的浮充电运行方式或只限压不限流的运行方式,无法判断阀控蓄电池的现有容量,内部是否失水或干裂。只有通过核对性放电,才能找出蓄电池存在的问题。

3.1.6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使用的注意事项

不要把不同厂家、不容量、不同性能、蓄电池联在一起使用,否则可能会对整组电池带来不利影响。应及时更换容量落后的单体电池,及时更换已过期的电池组,以免影响到电源系统和设备主机。

3.2 蓄电池的维护与检修时常见问题的一些处理方法

阀控式蓄电池出现壳体鼓胀等异常时,需检查充电电流,检查蓄电池内部是否有短路或局部放电,可通过调整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压来改善,并检查安全阀体。若蓄电池出现端电压偏差超过标准值,应检查充电电压和电流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蓄电池壳体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蓄电池出现极板、连接片爬酸或腐蚀,应及时清理,做好防腐处理,严重时须更换连接条、螺丝。若蓄电池出现内阻值增高,则应检查蓄电池的运行方式是否正常,蓄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规定,温度是否过高。蓄电池壳体温度超过35℃时,应检查蓄电池通风情况,检查蓄电池是否有短路现象,是否有过充电现象,应及时处理。若蓄电池容量下降,应检查蓄电池的浮充充电电流,以及蓄电池温度是否过高等。若蓄电池内部出现失水干涸、电解质变质,可以用反复充放电方法恢复容量,经过连续三次充放电循环后,如果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则应更换蓄电池。蓄电池出现绝缘下降,应检查蓄电池存放环境,查看室内通风情况、是否过于潮湿,还应检查电解液是否有溢出现象,如果有溢出现象需用酒精清擦蓄电池外壳和支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058-2000,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799-96,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3]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

作者简介:

杨润芳(1973-),女,甘肃兰州人,1995年毕业于江苏工程学院电信系通信工程专业,工程师,从事通信设计、运行、维护工作;李海曦(1976-),女,山东青岛人,199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学士学位,工程师,从事通信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张颖(1973-),女,吉林长春人,1995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从事通信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作者:杨润芳 李海曦 张颖

上一篇:上半年工作总结(统计)下一篇: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