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技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社会发展变化万千,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建筑创作和建筑技术也会随之趋于人性化,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创作时正运用到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抽象派的一些建筑语言。借助空间形式来表现环境中的事物,将其概括为几何体形态。这样就会使人们接近它时,将置身于思维的艺术世界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建筑技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态建筑技术论文 篇1:

生态建筑设计及生态技术的应用

摘要:生态建筑遵循生态法则,?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以期达到三者的和谐共生。发展生态建筑,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有效率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生态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生态材料

前言

1970年之前,全球经济空前繁荣,是现代主义建筑最盛行的时候,建筑设计向全面机械化、设备化的模式发展,例如全天侯的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系统、夜不熄灯的人工照明等设计遍布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能源危机之后,全球范围之内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开始对自然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刻反思和变革,包括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探索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整体地思考建筑、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合并成Arcology,?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概念。196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1 生态建筑设计

1.1 我国生态建筑的相关规范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本世纪于80年代初期,截至2002年,我国节能建筑总面积仅为2.3亿m2。在每年近20亿m2的竣工面积当中,只有五六千万m2是节能建筑,仅占3%左右,其他97%都属于高耗能建筑。为全面推广节能设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

1.2 生态建筑设计的两个取向

1.2.1 生态决定论

“生态决定论”的观点是所处的环境的生态系统决定一切,建筑空间的微生态系统依附于自然环境,号召回归自然,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倾向。符合深层生态学理论,深层生态学理论要求建筑至少满足三方面要求:不破坏周围环境、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应该深入体现建筑和环境之间的整体感。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绿色运动”更推向及至。是一种反西方主流意识。主张拯救受人类社会工业与文明破坏的自然而进行抗争。

1.2.2 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建立建筑自有的生态系统,并与自然生态达到和谐统一。“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新技术产生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达到持久而设计的方式。1973年E.F.舒马赫《小的是美的》提出“中间技术”概念。它具有以下特点:“价格低廉,人人可以享用,适合于小规模应用,适应人类的创造需要”。 使用中间技术的运动也逐渐演化成在第三世界倡导的发展利用当地的“适宜建筑技术”。 后来的技术发展更使生态高科技技术运用成为普遍,发展成高技术生态建筑。

(1) 主动式生态技术

新材料运用(新热阻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太阳能供热和供电、高技派的生态技术应用。

(2)被动式生态技术

传统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利用建筑的朝向,方位的布置,建筑内外形体和结果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来达到生态要求。

1.3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3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生态建筑设计可按照美国《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中6条“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细则”,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的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增强适用技术的公共意识,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環使用的意识;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减小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

2 生态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将进一步减少直至枯竭。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的同时还必须要开发和利用绿色环保并可再生的新能源。

2.1 墙体技术生态化

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由镜面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隔层充入干燥空气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两层和三层之分,两层中空玻璃由两层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三层玻璃则是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热、防结霜、防潮、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据测量,当室外温度为-10℃时,单层玻璃窗前的温度为-2℃,而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室内温度为13℃。而在夏天,两层中空玻璃可以挡住90%的太阳辐射热。阳光依然可以透过玻璃幕墙,但晒在身上大多不会感到炎热。使用中空玻璃幕墙的房间可以做到冬暖夏凉,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

2.2 通风系统生态化

采取“顺应”的方式适应自然变化,通过对建筑造型、结构、构件的改进,大大减低能耗,同时利用“主动”的设备进行通风,对抗较恶劣的气候条件,实现公共建筑通风设计的生态化。对于通风生态化设计,可以将常见的生态式通风方式约略分成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3类。它们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建筑生态化通风发挥自己的作用。大循环,指的是从建筑物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造型上对通风的考虑。大循环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尺度上的通风循环,实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林茨的会议展览大厅的屋顶结构设计成一个扁平的、由玻璃表面覆盖的拱。钢梁架使屋顶结构可以承受荷载,跨度达到76 m,覆盖了一个204m×80m的范围。小循环,指的是从房间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替换式通风等形式。小循环的典型方式包括最近国外正流行的一种替换式通风,在这种方式下,比室内气温约低1℃的空气从地板下以很低的速率(一般0.2 m/s)提供。这些空气被使用者体温、计算机等设备和照明光源加热,然后上升通过天花板和高窗排出,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程度。坐落于英国伦敦的HELICON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一建筑占据了伦敦一整个街区。包括6层办公室以及其下的5层零售商店(其中2层位于地下)。微循环,指的是从建筑构件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双层幕墙等形式。微循环的一种典型的形式是双层外墙系统。外墙是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的分界,其设计往往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在生态方面的表现,特别是玻璃幕墙。外墙应该能满足自然光照、太阳能的主动或被动利用防止过度热辐射、减少室内热损失。在新时代的公共建筑中,通风生态化设计正在被日益广泛地采用,它在不同尺度上把握建筑的形体、结构与构造,降低了能耗,提升了建筑内部空气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使改善建筑内部微气候,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2.3 建筑材料生态化

建筑材料工业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工业之一。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是建筑材料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建材产量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开发势在必行。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高性能建筑材料。生态建筑的材料选用原则:资源消耗,降低生产过程中天然和矿产资源的消耗;能源消耗,降低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环境影响,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本地化,减少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旧材料利用率,鼓励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旧建筑材料;室内环境质量,选用对室内环境无污染、无害的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或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资源能源消耗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再生循环率高。发展生态型生产工艺技术;水泥新型干法大型窑外分解技术;大吨位优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万吨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卫生陶瓷高压注浆成型技术;建筑陶瓷低温烧成技术,等(节能、降耗、环保、性能)。扩大资源的利用和再生;扩大低品位原料的利用技术;降解有害物质焚烧技术;余热利用再生能源技术;玻璃的全氧、富氧燃烧技术;节水型卫生陶瓷设计制造技术,等(节能、降耗、环保)。研究开发符合环境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环保)。开发具有特殊性能并促进人体健康的功能型绿色建材。用纳米、薄膜等高新技术生产具有杀菌、除臭、防霉、自清洁等特性的功能建材(环保、性能)。

2.4 建筑周围及内部环境生态化

人的一生中90% 以上的活动都与建筑有关,改善建筑环境质量无疑是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科学配置,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 提高生态建筑环境绿化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的能力,降低维护成本。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特有改善环境的能力,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与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有益气体,降低噪音,杀菌滞尘,维护建筑良好环境。选用耐旱、耐贫瘠、抗病虫害的绿化植物材料进行生态建筑环境绿化, 减少水资源浪费及肥料和农药的施用,达到节水和环保的目的。大力发展节地型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及复合结构的室外绿化技术,减少绿化对土地的占用,提高绿化率与叶面积指数,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汲取园林艺术精华,注重与建筑的整体协调性, 提升建筑环境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园林观赏性, 提高建筑品位, 为人们的工作、休憩、文娱生活创造理想的空间。

3 结语

现阶段,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还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运用适宜性技术和生态建筑理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即在充分利用己经研究开发并取得成效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取得新的发展与提高。然而规模化和高效率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源于高技术的生态建筑也必将是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方向,生态和高科技相结合,代表了新世纪建筑发展的必然趨势。因而,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生态理念,把这些新成就介绍到中国来,并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习惯、地方传统和文化等,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创造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同时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耗,降低污染,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婉娣“.空中花园”———现代高层住宅中的绿色空间[J].工程与建设,2007,05:40-41.

[2] 王军伟,田颖.试论生态建筑[J].山西建筑,2006,13:78-79.

[3] 葛盛.浅谈绿色生态住宅[J].山西建筑,2007,04:109-110.

[4] 白钊义.浅谈屋顶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5:63-64.

[5] 张志民.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因地制宜原则[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 6) : 109 - 110.

[6] 董景山. 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0) : 76 - 77.

作者:包昕

生态建筑技术论文 篇2:

探讨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摘要】 社会发展变化万千,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建筑创作和建筑技术也会随之趋于人性化,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创作时正运用到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抽象派的一些建筑语言。借助空间形式来表现环境中的事物,将其概括为几何体形态。这样就会使人们接近它时,将置身于思维的艺术世界里。近年来所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所依据的就是自然生态原则,通过对人、自然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探索,来营造出适宜人类生存的并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和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

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分析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二、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

同时,停滞不前的生态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态观。因此,应当考虑将现代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去,即“适宜技术”。“适宜技术”就是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的技术,又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适宜技术”这个设计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的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通常有三种手法:一是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二是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三是进行实验研究,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現“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

三、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作为关切人们生活的直接元素,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建筑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建筑设计要保证建筑的时空延续性。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就是关怀自然,关怀人类本身。

因此,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其中,也包含了自然因素的重要性,所以,由自然性进而就引发了时空上的延续性。其次,建筑设计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因此,在进行建筑创作设计时,要通过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讨,实现生产、生存与生活环境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一、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尽可能地利用再生资源,采取有效的能源策略,减少建筑体量,完善建筑空间结构,保证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二、结合建筑功能的要示,运用现代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避免废物的产生和能量的浪费,加强对陈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三、重视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通过地方文化脉络,提高建筑的文化性质。第三,建筑设计要面向建筑时空的全面性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讲,建筑设计的时空延续已性,并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虽然,时空延续性再现了空间文化的创新,但是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建筑设计的时空全面性,加强自然空间与人性空间的结合,保证建筑的适应性、舒适性以及生态性和文化性等,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承云.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们.广东建材,2009(O4).

[2]杨毅夫.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明.中外建筑,2010(08).

[3]陈易.生态危机的对策———建筑创作中的5R原则[J].建筑学报,2011(12).

作者:方海滨

生态建筑技术论文 篇3:

从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建筑技术的属性,以此来对建筑技术和建筑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着重对现阶段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绿色生态建筑是目前建筑发展的方向”这一观点例举实例进行佐证。

[关键词]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建筑创作;环境

建筑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今新技术革命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其更加深刻地影响了建筑和建筑创作的影响。人们一直在建筑创新的道路上上下求索,渴求开辟出一片理想化的乐土。建筑师的设计独具匠心,仔细考究每一个图形的角度、密度和方位,使其蕴含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但我们要知道,没有建筑技术作为坚实的后盾,建筑师们是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

1建筑技术的属性

1.1 本质属性

建筑技术包括了施工工艺、结构设计等在内的很多方面知识[1]。其借助的是最前沿、尖端的科学技术,用来解决建筑施工中的诸多难题。建筑的发展经过了由简到繁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从单一到综合的建筑功能。建筑中用到的材料和工具等也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得到了发展。没有建筑技术就无法建成一座安全的建筑。

1.2 自然属性

如今对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尤为提倡。很多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看起来似乎就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在建筑创作中运用生态技术,同时将积极的自然思想体现出来,始终坚持探索和发展多种技术,并且很自然地将其在建筑中体现出来,试图寻找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系。只要是活着的有机体,不论是其外在型式还是内在形式,都能为建筑设计提供思想启迪,且确保自然同时不破坏自然。

1.3 艺术属性

建筑艺术指的是遵循美的规律,对独特的建筑艺术语言加以运用,从而使得塑造的建筑形象兼具文化与审美价值,兼具象征性与形式美,将民族性与时代感同时体现出来。技术与建筑和艺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建筑创作用技术作为表现手段,同时也是创意的源泉。中国建筑体系主要是独立建筑,以木结构为特色,在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艺术处理的成就辉煌。但在表现建筑艺术的同时少不了对技术的持续更新以作为支持。创新运用组装结构技术,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着重处理精美细部构造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特征。

2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

2.1 绿色生态建筑形势

21 世纪将迎来全新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而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也已转变知识集约型。生态绿色智能建筑顺应形势而生,它的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满足了信息化社会和相应的产业结构的需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新技术,已是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2.2建筑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运用

2.2.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21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生态可持续发展间的城市建造之风。我国也随之在唐山市启动曹妃甸生态城建造计划,并陆续开展选址勘测、设计规划等一系列工作。“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倡系统解决‘共生城市’概念和方法”[2]。这将方法将有助于对局部优化有所避免,同时为新城的发展提供机遇,使其在经济、环境等方面都获得一定效益。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在整体的项目规划上就体现出了较好的生态环保创新理念。资源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整合管理生态系统,具体包括城市能源、垃圾处理和水循环等方面,也就是要在同一地点将垃圾焚化厂城市生态循环设置统一建立起来,以促使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加强城市生态循环;科教城:对环保工程、节水减排等工程大力发展,同时努力建造国际教育基地,并结合起港口和工业区产业的需求;青龙湖度假区:占地300多km?。是我国北方的高档生态休闲度假区,实现了森林公园 、休闲与度假的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中心:这种建筑的核心技术在于其生态性和环保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技术先进性,其融入了国际上最为前沿的环保节能技术和理念,即将建成一座集智能化与技术化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型的新型示范建筑,同时也为我国的环保和工业发展的协调持续发展建立可能,并建立了一个示范性的环保节能建筑。这里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园区,作为新建的工业区也是国家唯一的。曹妃甸将“未来之城”视为其战略定位。这也就意味着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一座崭新的城市,可以协调好产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重要的是要促使这一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新城将打造成为“生态城市”,在这座生态之城、未来之城里,将实现高度的开放、繁荣和文明,还将实现在文化、体制和环境上的创新,并将产业、资源和生活方面协调好,最终促使这座幸福之城拥有发达的经济、科技与服务。

2.4.2 可持续社区

如今建造材料的一大特征便是“绿色”,那么必然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这一绿色,这也将逐渐成为设计的基础。可持续社区在设计往往追求完美,最主要的是在每一层和每一个方位和维度都附带了“绿色”的外衣,这就彻底地贯彻了可持续性的理念。将会有一个无止境的“莫比乌斯带”呈现到我们面前,而社区内的全部建筑也都将会实现完美地交织。

可持续社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对整个社会环境进行平衡和整合;规划上遵循先见性的、高水准的理念,要求具备较高的设计水平,试图留给未来以足够的发展余地,这就使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对环境和生态予以高度重视,运用现代规划理念,同时做到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最终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核心是要将社区活力持久地激发出来,不断提升其自我更新和调节的能力,这样的社区环境才能安全健康、社区文化才能持久繁荣。

3结语

社会发展变化万千,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建筑创作和建筑技术也会随之趋于人性化,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创作时正运用到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抽象派的一些建筑语言。借助空间形式来表现环境中的事物,将其概括为几何体形态。这样就会使人们接近它时,将置身于思维的艺术世界里。近年来所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所依据的就是自然生态原则,通过对人、自然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探索,来营造出适宜人类生存的并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总之,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正是生態建筑[3]。

参考文献:

[1]杨瑛.城市居住社区的整体营造[J]. 建筑学报,1999( 6) .

[2]宋哗皓,栗德祥.整体生态建筑观、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和生物气候缓冲层[J].建筑学报,1999( 3) .

[3]董卫.略谈生态建筑[J].世界建筑,1998( 1) .

作者:赵彩江

上一篇:公司考察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爱已教育思考论文